鄂教版语文五级下(第十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1页
鄂教版语文五级下(第十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2页
鄂教版语文五级下(第十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3页
鄂教版语文五级下(第十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4页
鄂教版语文五级下(第十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整组备课单元内容简析:本单元围绕“读书生活”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背课文》讲述“我”小时侯背课文的经历和感受;《钟楼读书》反映了读书的无穷乐趣;《意外》赞扬了高尔基关心青少年的高尚品质。学习这组课文,要注意加强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加强阅读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加强本单元各部分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和会认本组课文中的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体会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4、培养主动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和习惯。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用要素串连、问题概括、标题追溯、内容借助等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指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顺序和典型的写作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享受读书的乐趣,交流读书的收获,提炼、总结出好的读书方法。2、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单元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语言。2、引导学生用要素串连、问题概括、标题追溯、内容借助等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单元课时安排:1背课文2课时2钟楼读书2课时3意外2课时诗词诵读江畔独步寻花1课时语文乐园(二)5课时4.背课文[教学目的]

一、知识教学点了解作者小时侯背课文的经历和感受。

二、能力训练点

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

2.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主动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1、了解作者小时侯背课文的经历和感受,从中领悟到读书的方法和背课文的好处。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表达情感的能力。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合作交流

1、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2、说一说课文写了“我”背课文的哪些经历和感受?

重点品读、感悟。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过渡: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作者对背课文一直是充满热情和兴趣。第一部分中,因为所背内容简单有趣,在作者看来背书就像唱歌一样。可随着课文越学越多,越来越长,背书的难度不断加大,又是什么使作者对背书仍然充满热情呢?请自由读文章的第二部分,思考这个问题。2.生自由读第二部分,自主思考。3.全班交流。(以下为预设的教学板块,不分先后顺序。)(1)所背课文隽永有趣。品读义小引用的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厂,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结合文中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体会作者对《匆匆》的喜爱。指导学生把感受带进朗读。(2)教师的示范激发了“我”背书的兴趣。扣住“一字不差”体会作者当时的惊奇、佩服。教师可以适当介绍《匆匆》,让学生认识到一字不差地背下《匆匆》并不容易。指导朗读,突出“一字不差”。(3)妈妈的激励。“妈妈拿着课本,很平静地说:‘你学的都是白话文,念起来就像说话,不难背啊!”引导学生关注妈妈的语气,体会到“平静”的语气说明妈妈的分析理智客观,还要体会到妈妈的责备之情。“妈妈接着说:‘我小时候,学的是古文。还不懂啊,就让背。’说完,她就背起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师可以以结合作者引用的妈妈背的孔子名言展开教学:指名读读孔子的这句名言;教师给出这句话的译文;比较古文和译文,体会背古文的难度较大。“我听着很新鲜,看看妈妈,她容光焕发,背得那样起劲。”理解“容光焕发”,说说为什么妈妈背得容光焕发,那样起劲。再指导朗读,读出作者的感受。4.小结:虽然背书是个艰难的过程,但作者多找积极因素,不断树立背好课文的信心,童年的学习生活也因此变得趣味横生。第二课时一.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指名读第三部分,想想这部分写了“我”背课文的哪些经历和感受。2.全班交流,重点指导理解两个重点句子。“书读千遍,其义自见。”(1)文中哪些语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句话,请把它们画下来。(2)交流,教师相机介绍《桃花源记》,帮助学生理解“在我们的脑海中,渐渐地活画出那个捕负人有趣的经历……”(3)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4)指导朗读第17自然段,注意感情的变化。。“多背一些名篇,储存在记忆里,在一次次的重温中,不断地加深着理解,就好像牛儿吃下草,经过多次反刍,慢慢地消化,慢慢地吸收。”,(1)指名读该句,说说“反刍”的意思。(2)这卫把温习背过的课文比成牛儿反刍好在哪里?从两个“慢慢”你读懂了什么?(3)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说说“背课文”给自己带来的乐趣。3.小结:在背课文的过程中,作者掌握了科学的读书方法,从背书中获益颇多。二、你原来对“背课文”持什么态度?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新的看法吗?5.钟楼读书[教学目的]

一、知识教学点了解在钟楼读书的经历,分享读书的乐趣,感受爱读书、乐读书的感情。

二、能力训练点

1.了解反复的写法在感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培养正确、流利地朗读。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主动主动读书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1、了解在钟楼读书的经历,分享读书的乐趣,感受爱读书、乐读书的感情2、培养主动主动读书的兴趣和习惯。[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三、合作交流

1、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2、说一说“我”在钟楼读书,享受到了那些乐趣?四、学习课文第4—6自然段1.指名读第4—6自然段,交流最感兴趣的地方。2.教师相机教学下列句子:“小刺猬弟弟、小白兔弟弟、小青蛙弟弟,都坐在幼儿园的小椅子上了帅:能不能把这句改成“小刺猬、小白兔、小青蛙都坐在幼儿园的椅子上了……”?指导学生比较、体会作者对书中小动物们的喜爱之情后感情朗读。“……看见小松鼠弟弟背起书包,从澳洲大沙漠跑来了;随后,看见长颈鹿小弟弟从非洲坐一条独木舟来了……”师:熊猫生活在哪卫?看见从澳洲和非洲来的小动物,生活在中国的小动物心情会怎样?作者的感情呢?指导朗读该句,读出作者的喜悦。“我看见熊猫阿姨向长颈鹿小弟弟看了一眼,长颈鹿小弟弟马上踏着舞步在草地上跳舞厂。”师指导学生休会动物们之间的默契,感受幼儿园小动物们的快乐心情。3.说说作者从这个故事中享受到哪些乐趣。相机指导学生从下列句子中体会作者的心情。“我赶紧把书翻下去。”“我好像听见书里有一阵音乐传来了……”“我非常喜欢我们学校的阅览室,它原是一座钟楼。”感情朗读。4.小结:在钟楼里读书,作者认识了好多可爱的动物,被小动物们的快乐情绪感染着,这就是作者读了这本书的乐趣。教学片断(二)第二课时一、学习课文第16—17自然段1.默读第16—门门然段,说说作者有哪些美好的愿望。2.结合前文说说,为{卜么作者想到奥登赛去看看,为什么还想到爱斯基摩人的渔村去看看?3.师述:读书:作者的视野不仅仅停留在家乡的大海和兴化湾;读书,使作者能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读书,使作者拥有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梦想……坐在钟楼里,看着周围那么多的书籍,对这座钟楼的喜爱之情怎能不喷薄而出?让我们一起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作者由衷的喜爱。4.齐读文章第17自然段。5.浏览全文,想一想作者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读书的乐趣。从全文来看,先介绍学校、学校阅览室;再写自己读书享受到的乐趣;最后写我的理想。6.读写三本书乐趣的语段,说说它们在段落组合上有哪些特点。仿照“有一天,我看到—本书,里面有……我好像……”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二.读书给你带来了那些快乐?请模仿课文的写法,鞋一段话。有一天,我看到一本书,里面有……我好像……6.意外[教学目的]

一、知识教学点感受高尔基平易近人,关心青少年的优良品质。

二、能力训练点

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2.培养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继续培养爱读书,读好书的兴趣,逐步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感受高尔基平易近人,关心青少年的优良品质2、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3、培养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三、学习课文2—12自然段1.自由独第2-12自然段2.读后自主思考,全班集体交流。①陌生人主动搭话,碰到钉子后仍不放弃。师: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这个人就是《童年》的作者,苏联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让我们揣摩一下高尔基当时的内心。为什么他要主动和作者搭活,在碰到钉子后仍然不停地追问呢?启发学生结合作者看书的急切心情和剧院这个特殊的场所来思考。体会高尔基对青少年的关心。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不同的情感。②在作者大声哭了起来的时候,陌生人安慰“我”。指导学生把描写高尔基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分别画下来,认真读一读,说说从这些词句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全班交流,教师小结:从刚才大家的交流中,我们知道高尔基体察作者的内心感受,适时地安慰使作者走出了悲伤,他对青少年的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人对他不由得产生崇敬之情。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10自然段。③“我”和陌生人成了好朋友。扣住“微笑”一词,引导学生讨论:从高尔基的话语中,可以看出这是对作者在剧院中读书的批评。既然是批评,为什么还要带着微笑说?从“一同欣赏”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感悟高尔基刘·作者真诚的帮助和平等友好的态度。’指导感情朗读。第二课时一.揣摩作者的写作特点1。同学们,文章在最后才交代“我”遇到的是高尔基骨高高的,又非常面熟的人就是高尔基呢?为什么作者不一开始就点明这个颧2.学生自主思考,全班交流,教师总结:作者这样安排确实独具匠心。既符合事情发展的顺序,使事情更真实可信;又使文章跌宕起伏,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使文章耐人寻味。3.教师拓展:简单介绍用了类似写法的一些作品,并向学生推荐这类作品阅读。二.“我”读《童年》时大声地哭了,这也是读书地乐趣吗?你怎么看这个问题?《江畔独步寻花》一、教学目的要求:1、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蹊”、“恰”等词的意思3、背诵这首诗4、利用学校园艺景点资源引导学生创作二、教学重点:理解词语,读懂诗句,有感情地朗读三、教具安排:录音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启发谈话: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谁来背一首,指名学生背诵。本课我们学习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师板出课题,学生挤读。2、释题;题目什么意思,你能说说吗?不行的话,请看诗后注释⑴,指名学生说说诗题意思。(二)学习《江畔独步寻花》1、学生自读古诗3分钟左右,然后指名说说读懂了什么?2、精读第一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⑴指名读这一句⑵问:读了这一句你知道什么?“蹊”是何意?哪些写出了黄回娘家花的多?⑶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3、精读第二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⑴指名读这一句⑵问:黄四娘家的花很多了,这些花怎么样,你如何知道的?⑶想家:如果蝴蝶黄莺会说话,它们看见这么多这么美的花,会说些什么?⑷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4、品味、赏析;你最喜欢诗中的哪句或哪词?说……为什么?5、感情朗读古诗(三)迁移、应用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写出了春天草长莺飞,生机勃勃的景象,写得妙极了,同学们,看看窗外的植物园,想想我们美丽的校园,你能将本诗换何字变成你的吗?学生的诗:⑴植物园独步寻花植物园内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⑵学校独步寻花杨园小学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⑶尚湖独步寻花尚湖公园花满蹊………四、作业抄写古诗板书设计: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花多留连戏蝶时时舞花美自在娇莺恰恰啼语文乐园(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自主认读词语,在互相交流中积累词语,并弄清词语的含义。2了解包含因果关系的复句,并会正确运用。3积累名言警句。4通过读成语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成语故事,积累成语,受到启发。(二)过程与方法: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语言训练。(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探索读书的好方法。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教学难点:理解关联词的作用,并能熟练运用。教学安排:1课时一.学习“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1、学生自由读词。2、指名读。3、在小组中说说这些词语的含义。4、全班交流,理解词语意思。5、谈谈你发现了什么。二.学习“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1.学生自由读句子。2.说说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3.师讲解转折。4用这些关联词写句子。三.学习“读一读,记一记”:1.学生读句子,指名读。2.你知道这些句子的意思吗?学生交流。3.回想句子的意思,尝试背一背。四学习“成语故事”1自由读故事。2说说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3学习了故事给你什么启发?习作我开的小店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按照一定顺序表达的能力并努力做到详略得当。2、表达具体通顺,能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3、能够修改自己的文章。(二)过程与方法1课前观察了解:课中交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