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共6页,共19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并将考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先秦文献中,“圣王”的说法频繁出现,并形成一股强大的思潮。据统计《墨子》中“圣王”出现122次《荀子》中“圣王”出现39次,《管子》中“圣王”出现46次,《韩非子》中“圣王”出现8次。这种思潮()A.表明诸子思想逐渐实现合流 B.反映了专制王权强化的趋势C.契合了重建社会秩序的需求 D.体现了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先秦各学派的著作中频繁出现“圣王”学说,说明当时诸子百家逐渐产生了“圣人当王”的共识,这寄托着诸子的政治理想,即重建社会秩序,C项正确;先秦诸子思想只是形成合流趋势,并未实现,排除A项;“圣人当王”不等同于王权专制,故排除B项;人本主义是一种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思想体系,与“圣王”学说的内涵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秦朝文书传递主要有“以次传”和“以邮行”两种方法。“以次传”是在政府中按郡、县,道的次序逐级下发,不得延误;“以邮行”是通过政府设立的邮舍逐程送达。负责传递文书的多为御史属下的卒人,“隶、臣、妾、老弱及不可诚仁者”则不准参与递送文书。由此可知,秦朝()A.交通运输系统发达 B.地方监察体系健全C.官僚政治日益成熟 D.注重政府工作效率〖答案〗D〖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秦朝(中国)。秦朝的文书传递中,“以次传”是在政府中按郡、县,道的次序逐级下发,“以邮行”是通过政府设立的邮舍逐程送达,除此之外,对于文书传递者有一定的要求,这种要求和传递方式的分类充分体现了秦朝注重政府的工作效率,D项正确;文书传递系统的分类不能体现出交通运输系统的发达,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监察体系无关,排除B项;秦朝时期,官僚政治刚刚建立,尚未成熟,排除C项。故选D项。3.隋朝,册立归附的东突厥染干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启民可汗以藩属自居。唐太宗时期,不再册立东突厥首领为可汗,而是任命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普通部众则是唐朝治下的臣民。这一调整意在()A.加强对北方边疆地区的管控 B.扩大中原政治文明的影响C.构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D.规范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唐(中国)。根据材料“唐太宗时期,不再册立东突厥首领为可汗,而是任命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普通部众则是唐朝治下的臣民”可知,这一举措有利于加强对北方边疆地区的管控,A项正确;材料强调对北方边疆地区行政上的管控加强,不能体现中原政治文明影响扩大,排除B项;这一调整的目的更多在于对北方边疆地区的管控,而不是构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排除C项;加强对北方边疆地区的管控与规范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4.宋代,“泉州扬客,为海贾十余年,致资二万万”,“度今有四十万缗”。经商航海的建康巨商杨二郎,“数贩南海,往来十有余年,累赀千万”。这反映出宋代()A.南北民间贸易活跃 B.区域经济差异明显C.经济重心移至南方 D.海上丝路贸易繁荣〖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宋代。据材料可知,宋代泉州和建康地区出现了依靠海外贸易发家的大商人,这表明当时海上丝路贸易繁荣,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南北民间贸易状况,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只列举了南方对外贸易的状况,未列举北方海外贸易的数据,得不出经济重心移至南方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5.如表所示为明代中后期乡里调解文书分类情况(部分)。这说明当时的乡里调解()土地纠纷重复买卖5件买卖山地1件侵越坟地1件主佃纠纷佃不应主役1件仆不应主役1件背主逃走1件租佃纠纷租银纠纷1件盗窃纠纷盗砍林木5件盗窃墓葬1件盗窃祭谷1件A.广泛应用到民众的日常生活 B.消除了民间的社会矛盾纠纷C.有利于扩大地方的行政权力 D.强化了基层组织的政治权威〖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当时的乡里调节涉及诸多事务诸多方面,广泛应用于民众日常生活,A项正确;乡里调解并不能彻底消除民间的社会矛盾纠纷,排除B项;乡里调解只是为维护社会稳定与治安,不能扩大地方的行政权力,排除C项;乡里调解是为了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并不会强化基层组织的政治权威,排除D项。故选A项。6.1903年1月,湖北留日同乡会在日本东京创办了《湖北学生界》。有人对其评价:“一篇一章,一行一句,无不补国人公德之缺点,启世界民族之思想,科学益其智识,理论开其精神,事实助其感情,文词增其美德,实足养成中国将来之国民。”由此可见,该刊物创办的主要意图是()A.唤醒国民实现救亡图存 B.揭露清政府的腐朽统治C.培育留学生的爱国精神 D.促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3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03年留日湖北同乡会在东京创办的《湖北学生界》,“输启世界民族之思想,科学益其智识,理论开其精神,事实助其感情,文词增其美德,实足养成中国将来之国民”,说明创办《湖北学生界》的目的是启发民智,唤醒国民实现救亡图存,A项正确;材料强调《湖北学生界》思想启蒙的作用,并未涉及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排除B项;该刊物创办于20世纪初,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不仅仅是培育爱国,而是救国,排除C项;1915年新文化运动才开始,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A项。7.1947年2月1日,中共中央主张暂时保留“三三制”。到1947年12月25日,毛泽东指出,“建立联合政府的口号还是要提,但‘三三制’就不必提了”。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背景是()A.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B.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C.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 D.新民主主义政策改变〖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7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中共中央的主张由暂时保留“三三制”到“建立联合政府的口号还是要提,但‘三三制’就不必提了”,其原因是:1947年2月,解放区力量薄弱,所以中间分子、党外进步分子还应吸收进来,因而中共中央主张暂时保留“三三制”;到1947年12月,解放战争进入反攻阶段,国共力量结构发生变动,政治建设也进行调整,C项正确;1947年阶级矛盾仍是主要矛盾,排除A项;当时土地改革尚未全面展开,排除B项;当时新民主主义政策并未发生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8.1963年,印尼发起并举办新兴力量运动会,中国克服巨大阻力,派代表团参加。周恩来总理在贺电中说:“新兴力量运动会的召开,标志着新兴国家的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对国家体育事务的操纵和垄断的斗争中所取得的重大胜利。”由此可知,中国参加新兴力量运动会()A.全方位突破了美国的封锁 B.加强了与亚非拉国家的团结C.旨在改善周边的政治局势 D.直接推动了第三世界的兴起〖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型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目的题,时空是1963年的中国。根据材料“1963年,印尼发起并举办新兴力量运动会,中国克服巨大阻力,派代表团参加。”“新兴国家的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对国家体育事务的操纵和垄断的斗争中所取得的重大胜利”及所学可知,新中国在面临西方国家遏制封锁的背景下参加新兴力量运动会,目的是与印尼等亚非拉国家一起抵制西方国家的制裁,以体育交流促进中国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团结协作,B项正确;“全方位突破了美国封锁”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改善中国周边的政治局势”并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第三世界兴起始于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诞生,排除D项。故选B项。9.如图所示为20世纪90年代我国民营企业产值及其增长率的变动情况。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A.城市经济改革曲折发展 B.国内产业结构日益完善C.国家政策激发经济活力 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分析表格数据可知,20世纪90年代,我国私营企业整体产值稳步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民营企业得到快速发展,由此可见,国家政策调整助力民营企业的发展,激发了经济活力,故选C项;从材料中看不出城市经济改革的曲折性,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无法说明产业结构日益完善,排除B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于21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0.在中世纪西欧,各庄园领主和佃农们共同组成村民会议,商讨公共事宜。例如,1425年,在莱斯特郡的一个包含3个庄园的村庄,村民会议规定:“共用地使用须协商一致,要经过3位领主和整个村庄的一致同意。”这种做法()A.深受古代雅典政治的影响 B.有利于增强决策的权威性C.体现了庄园自给自足特点 D.保证了村民获得广泛权利〖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根据材料“在中世纪西欧,各庄园领主和佃农们共同组成村民会议,商讨公共事宜”可知,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村民会议的决策权由领主和佃农共同掌握,这有利于增强决策的权威性,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雅典政治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了公共事宜的决策,并未体现庄园自给自足,排除C项;“保证了”一词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11.15世纪,意大利很多城市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摒弃了对《圣经》的研读,新开设了读写、算术、逻辑学、哲学以及体育等课程。另外,为了适应城市商业的兴起和发展,有些地方还开设了商科等课程。这表明当时意大利()A.思想解放促进教育变革 B.教育开始呈现世俗化的趋势C.教育已摆脱宗教的束缚 D.资产阶级政治地位得到提升〖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5世纪的意大利。根据材料可知,15世纪的意大利教育日益世俗化,这主要得益于当时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发展,影响了当时的教育改革,A项正确;材料信息可以反映当时意大利教育的世俗化,但不能表明这一时期才开始世俗化,排除B项;当时意大利依然受到宗教的束缚,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资产阶级政治地位得到提高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12.1750年,法国东部一位总督对他的继任者说:“这个地方的贵族非常贫穷。同他们过去的境遇相比,他们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一位法国贵族成员在1755年不禁感叹:“贵族每天都在破产、消亡,第三等级却占有越来越多的财富。”材料可用于说明()A.早期殖民活动迟滞了法国发展 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必然性C.法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速度加快 D.经济发展引起法国社会结构变化〖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750年”“这个地方的贵族非常贫穷”“贵族每天都在破产、消亡,第三等级却占有越来越多的财富”和所学可知,伴随着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法国的贵族形成巨大冲击,即经济发展引起法国社会结构变化,D项正确;早期殖民活动有助于法国的发展,排除A项;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资本原始积累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3.如表所示是19世纪后期与20世纪初德国三大产业劳动力的占比情况。对此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德国()类型1882年1907年农业劳动力42%35%工业劳动力39%42%服务业劳动力19%23%A.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 B.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C.国家经济竞争实力增强 D.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缓慢〖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后期与20世纪初德国。据材料可知,与19世纪后期相比较,20世纪初德国三大产业劳动力的占比更加趋于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德国国家经济竞争实力的增强,C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德国产业结构趋于合理,而非严重失衡,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社会贫富分化是否日益加剧,排除B项;工业劳动力占比增加,说明工业化程度提升,而非进程缓慢,排除D项。故选C项。14.1923-1924年,苏联的自然经济占比迅速下降到0.6%,小商品经济占比扩大到51%,几乎不复存在的私人资本主义占比恢复为8.9%,国家资本主义由无到有占比为0.1%,社会主义经济占比为38.5%。由此可知,此时苏联()A.经济建设的国内外环境恶劣 B.走上了发展市场经济之路C.经济发展政策调整成果显著 D.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3-1924年(苏联)。根据材料“1923-1924年,苏联的自然经济占比迅速下降到0.6%,小商品经济占比扩大到51%,几乎不复存在的私人资本主义占比恢复为8.9%,国家资本主义由无到有占比为0.1%,社会主义经济占比为38.5%”可知,这一时期苏联自然经济、小商品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经济都有所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了调整,成果显著,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此时苏联经济建设的国内外环境恶劣,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苏联此时走上了发展市场经济之路,排除B项;苏联没有在这一时期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排除D项。故选C项。15.如表所示为小楚同学在学习探究时引用的历史事件。据此判断,该同学探究的主题是()时间事件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开始运作1999年二十国集团成立A.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B.国际治理机制的发展C.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 D.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9-1999年(世界)。根据材料“亚太经合组织成立”“欧洲联盟成立”“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开始运作”“二十国集团成立”可知,材料反映了国际治理机制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国际治理机制的发展,没有体现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排除A项;材料中涉及的国际组织除了政治领域还有经济领域的,政治多极化发展说法不够全面,排除C项;欧盟、世贸组织还有二十国集团不属于区域经济集团,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道题,共55分。16.【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材料一汉代选官,除了少量通过世袭任荫和赀选买官外,(汉武帝后)主要用三种办法来选拔官员。一是不定期的,由皇帝提出并命题,命各地诸侯王公卿、郡国选送人才,诏举“贤良方正”。二是由地方官以“孝顺亲长、廉能正直定期向中央推举孝子廉吏,经中央考察后委任的各级官员。三是汉武帝立五经博士,设太学,学员是各地推荐的优秀平民子弟,向通经的博士学习儒家经典,通过考核后,选拔成绩优异的学员为官。这三种选官方法有一共同点,就是以信奉儒学、士子道德水平的高低作为标准。汉代这种与儒学治国理念相匹配的选官制度,规范了读书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道路,使这个信奉儒家的道德精英阶层,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不可或缺的组织力量。——摘编自金观涛,刘青峰《中国思想史十讲》材料二唐初所开设的科目,如明法、明算、明字诸科,颇能切合实用,拔取真才,其后仅重明经、进士二科,明法科更随之而废,流弊因而产生。唐代科举有考前品评的惯例,士人先把平日作品送呈京师名人品评,为此不惜奉上大量金钱,以搏取好评。唐朝虽原则上规定平民阶层皆可应试,但仍讲究门第,名望贵族子弟仍居优先地位。从官员总数看,非科举入仕者仍占很高比例,科举取士并未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上述状况直至宋代方有明显改观。——摘编自高建彬《浅析唐代科举制的特点及利弊》(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选官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代选官制度的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代科举制的弊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状况至宋代方有明显改观”的原因。〖答案〗(1)特点:选官形式多样化;形成国家太学培养模式;主要以儒家学问和道德水平作为选官标准。(答出两点即可)积极影响: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规范了读书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道路;巩固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为汉王朝提供了大量国家治理人才。(答出两点即可)(2)弊端:考试科目实用性不强;考试程序存在漏洞;门第观念仍然较重。(答出两点即可)原因: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社会经济的发展;平民社会的形成;书院制度的建立;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推动知识普及。(答出三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朝(中国)。特点:根据材料“主要用三种办法来选拔官员”可知汉代选官形式多样;根据材料“汉武帝立五经博士,设太学,学员是各地推荐的优秀平民子弟,向通经的博士学习儒家经典,通过考核后,选拔成绩优异的学员为官”可得汉代选官制度形成了形成国家太学培养模式;根据材料“这三种选官方法有一共同点,就是以信奉儒学、士子道德水平的高低作为标准”可得汉代主要以儒家学问和道德水平作为选官标准。积极影响: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汉代选官制度积极影响有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规范了读书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道路,巩固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为汉王朝提供了大量国家治理人才等。【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宋朝(中国)。弊端:根据材料“唐初所开设的科目,如明法、明算、明字诸科,颇能切合实用,拔取真才,其后仅重明经、进士二科,明法科更随之而废,流弊因而产生”可得唐代考试科目实用性不强;根据材料“唐代科举有考前品评的惯例,士人先把平日作品送呈京师名人品评,为此不惜奉上大量金钱,以搏取好评”可得考试程序存在漏洞;根据材料“唐朝虽原则上规定平民阶层皆可应试,但仍讲究门第,名望贵族子弟仍居优先地位”可得唐代选官门第观念仍然较重。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情况到宋代有所改观的原因有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社会经济的发展;平民社会的形成;书院制度的建立;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推动知识普及等。17.【近代中国农村合作运动】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后期,为了农村赈灾和反共的政治需要,南京国民政府将西方传来的合作社思想付诸实践,开始用行政命令主动发起农村合作运动。在“救治农村”“调节农村金融”的口号下,通过政府的组织和宣传,将城市银行的剩余资金贷往农村,创办信用合作社。1928年,国民党中央执监会通过了《组织合作运动委员会建议案》,将其规定为国策运动之一。“经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提倡,始逐步具体化、普遍化,益以各方面的推动,合作事业之进展逐日形蓬勃矣。”但终因未能改变封建制度,农村合作运动未能起到挽救农业危机和复兴农村经济的功效。——摘编自傅宏《论19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农村合作运动》材料二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为了解决中央苏区粮食极度缺乏的问题,号召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合作社,并设立国民经济人民委员部负责管理。1930年2月闽西根据地发布的《合作社讲授大纲》作为第一个向群众系统讲述合作社的宣传材料,提出了合作社的多项原则,如合作社以增进社员共同的经济幸福为目的,社员必须是自动结合的,等等。1932—1933年,苏区政府相继颁发了合作社暂行组织条例等法律规则,推动了合作社的迅速发展。如他们在个体经济的基础上,为调剂劳动力和耕牛以促进生产而自愿结合组建劳动互助社、耕田队和犁牛合作社等。1934年2月,中央苏区的消费合作社、粮食合作社、生产合作社等成倍增加,在反经济封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摘编自葛文光、李录堂《新中国成立前农村合作社的历史沿革及其评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20年代后期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农村合作运动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苏区农村合作运动的特点及意义。〖答案〗(1)原因:农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农民生活困苦;维护国民政府统治地位的需要;受西方传来的合作社思想影响;应对中共力量壮大和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考量;列强向中国转嫁危机;城市金融业出现大量剩余资金;农村调查和乡村自治实验的开展。(答出三点即可)(2)特点: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编写专门的宣传材料;颁布相关法律规则;强调农民自愿(自动)结合(参与)重视经济效益和社员共同福祉;合作社种类较多;中共发挥领导作用(以中共为核心)。(答出两点即可)意义:调动了苏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苏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助于粉碎国民党政权的封锁;巩固了工农联盟,维护了苏维埃政权;对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经济建设有启迪作用。(答出两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原因:根据材料“农村赈灾和反共的政治需要”可得原因有农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农民生活困苦;维护国民政府统治地位的需要;应对中共力量壮大和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考量;根据材料“将西方传来的合作社思想付诸实践”可得原因有受西方传来的合作社思想影响;根据材料“将城市银行的剩余资金贷往农村”可得城市金融业出现大量剩余资金;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原因还有列强向中国转嫁危机以及农村调查和乡村自治实验的开展等。【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特点:根据材料“号召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合作社,并设立国民经济人民委员部负责管理”可得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根据材料“1930年2月闽西根据地发布的《合作社讲授大纲》作为第一个向群众系统讲述合作社的宣传材料,提出了合作社的多项原则,如合作社以增进社员共同的经济幸福为目的,社员必须是自动结合的,等等。1932—1933年,苏区政府相继颁发了合作社暂行组织条例等法律规则,推动了合作社的迅速发展”可得编写专门的宣传材料;颁布相关法律规则;强调农民自愿(自动)结合(参与)重视经济效益和社员共同福祉;根据材料“为调剂劳动力和耕牛以促进生产而自愿结合组建劳动互助社、耕田队和犁牛合作社等。1934年2月,中央苏区的消费合作社、粮食合作社、生产合作社等成倍增加”可得合作社种类较多,根据材料可知中共发挥领导作用。意义:根据材料“他们在个体经济的基础上,为调剂劳动力和耕牛以促进生产而自愿结合组建劳动互助社、耕田队和犁牛合作社等。1934年2月,中央苏区的消费合作社、粮食合作社、生产合作社等成倍增加,在反经济封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得意义有调动了苏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苏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助于粉碎国民党政权的封锁;巩固了工农联盟,维护了苏维埃政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苏区农村合作运动对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经济建设有启迪作用。18.【近现代国际法】材料一近代国际法虽然确立了国家主权独立,平等等原则,然而“非文明与半文明”的殖民地、附属国却无法享受这些原则的保护。在欧洲大国的主导下,近代国际法确立起保护关系,租借地、势力范围等原则,这些原则成为列强殖民扩张和统治的重要法律依据。——摘编自常大毅《从法的性质看国际的本质》材料二二战后,国际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法律”,应用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国际法领域的租借地、势力范围等原则被废除。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获得极大发展,在经济和文化领域订立了大量国际法规。广大发展中国家以“公平、合理、互利”为原则,并推动制定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规。为协调对太空的利用,各国还订立了《外层空间法》。国际法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摘编自谢晓庆《论国际法的历史发展与展望》(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现代国际法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国际法发展的作用。〖答案〗(1)趋势:适用范围从欧洲扩展到全世界;从传统领域扩展到文化,科技,海洋资源等方面;立法主体由大国主导变为国际组织和多数国家普遍参与;由大国强权到注重公平合理。(答出两点即可)原因: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及发展中国家的斗争;国际组织的普遍成立;科学技术的发展。(答出两点即可)(2)作用: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构建。(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世界)。发展趋势:根据材料“二战后,国际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法律’,应用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可得适用范围从欧洲扩展到全世界;根据材料“国际法领域的租借地、势力范围等原则被废除。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获得极大发展,在经济和文化领域订立了大量国际法规。广大发展中国家以‘公平、合理、互利’为原则,并推动制定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规。为协调对太空的利用,各国还订立了《外层空间法》”可得从传统领域扩展到文化,科技,海洋资源等方面;根据材料“在欧洲大国的主导下,近代国际法确立起保护关系,租借地、势力范围等原则,这些原则成为列强殖民扩张和统治的重要法律依据”“广大发展中国家以‘公平、合理、互利’为原则,并推动制定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规。为协调对太空的利用,各国还订立了《外层空间法》”可得立法主体由大国主导变为国际组织和多数国家普遍参与;由大国强权到注重公平合理。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原因有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及发展中国家的斗争;国际组织的普遍成立;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世界)。作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