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常考选择题_第1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常考选择题_第2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常考选择题_第3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常考选择题_第4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常考选择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常考选择题汇总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1.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C)①半坡遗址②元谋人③北京人④河姆渡遗址A.②③①④B.①④②③C.②③④①D.④①②③2.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以下属于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共同点是(C)A.发现于黄河流域B.都发掘出头盖骨化石C.会制作工具D.都懂得人工取火3.火的使用是人类利用自然力的一个重大进步。下列远古人类中最早使用火的是(C)A.河姆渡人B.山顶洞人C.元谋人D.半坡人4.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看到的生活场景可能有(D)①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②北京人从自然界获取火种御寒照明③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④山顶洞人会用骨针缝衣有爱美之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北京周口店遗址被列为全国100项重点大遗址保护计划,是因为此地(B)A.可以展示北京古老的民俗风情B.为研究人类的演进提供了实证C.在这里发现了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D.地处郊区,环境优美,景色秀丽6.如图是我国主要远古人类遗址图中,序号④所在位置是(D)A.北京人B.半坡人C.河姆渡人D.元谋人7.在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择洞而居到半坡、河姆渡人的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人们居住条件改变中起决定因素的是(A)A.生产工具的改进B.种植技术的发展C.建筑技术的进步D.饲养水平的提高8.浙江余姚一处远古居民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在此处遗址,你不会看到(B)A.天然漆B.红底黑色纹饰彩陶C.象牙雕刻D.木结构水井9.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如图所示,居住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分别是(D)元谋人和半坡人B.元谋人和北京人C.河姆渡人和北京人D.河姆渡人和半坡人10.原始农业出现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A)①农作物的出现②饲养家畜③聚落④磨制工具⑤城市出现。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11.与如图中的文物和复原图相关的原始居民是(C)①半坡原始居民②河姆渡原始居民③生活在长江流域④种植粟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2.考古发现,距今约一万年前,我国已出现原始农耕。河姆渡和半坡文化的原始农耕,是新石器时代中期和晚期原始农耕的不同类型。它们的共同特征是(A)①原始农耕发展的同时,也存在渔猎经济②居住房屋和农作物品种的差异反映出不同地域条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③原始农耕生产对家畜饲养业有带动作用④制造陶器,定居村落⑤都使用磨制石器,但使用程度不同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C.①②④⑤D.②③13.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与良渚古城遗址经济支撑最相似的原始居民是(D)A.元谋人B.山顶洞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14.中国的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下列可以作为“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重要标志”进行研究的是(B)①北京人已学会用火②河姆渡原始聚落定居的干栏式建筑③半坡人主要种植粟④河姆渡和半坡人饲养猪、狗等家畜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5.如图图示中“?”处应该填写的战役名称是(A)涿鹿之战B.阪泉之战C.牧野之战D.巨鹿之战16.黄帝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与炎帝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下面关于传说中黄帝、炎帝的贡献与发明,不正确的是(D)A.炎帝教民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B.黄帝能建造宫室,制作船只,并发明弓箭C.炎帝教人们通商交换,还制作乐器琴瑟D.黄帝时期,伶伦发明文字,隶首发明算盘17.如果拍摄一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的电视连续剧,能够出现的情节是(D)A.炎帝发明指南车打败蚩尤B.尧发明了文字C.年老的禹经过考察让位于舜D.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18.《史记》的记载是我们研究黄帝的重要资料,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世纪之首。这表明(B)A.《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述具有唯一性B.传说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C.口头传说不足以印证历史D.文献记载没有参考价值19.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C)A.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B.是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C.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由炎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D.华人是黄皮肤20.参观历史景点是学习历史、走进历史的重要途径。参观下列哪一景点最有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A)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1.“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A)A.甲骨文B.大篆C.小篆D.隶书2.公元前841年,周王朝发生了“国人暴动”事件,当时周王朝统治者是(C)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厉王D.周幽王3.战国时期各国新兴地主阶级实行变法是为了(B)A.做诸侯中的“霸主”B.富国强兵,维护统治C.防御外来侵略D.维护周天子的权威4.后人写诗“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赞扬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这是因为李冰(D)A.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B.兴修灵渠,沟通两大水系C.治理黄河,杜绝了水患D.修筑都江堰,造福于民5.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D)A.当兵立军功B.不隐瞒犯法行为C.合法经商致富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6.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工艺精湛,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朝的_____(B)A.夏四羊方尊B.商司母戊鼎C.西周司母戊鼎D.商大盂鼎7.有人认为,“人类今天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智慧。”这里的“智慧”是指(D)A.“无为而治”B.“兼爱”与“非攻”C.“依法治国”D.“仁”和“礼”8.《史记》记载:“武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日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日鲁。封召公爽于燕。”这反映的是(B)A.武王伐纣B.西周分封制C.春秋争霸D.战国七雄9.成语“退避三舍、一鸣惊人、问鼎中原、卧薪尝胆”与中国古代哪一历史时期的史实有关?(B)A.夏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南北朝时期10.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兼并战争所起的共同的历史作用不包括(D)A.促进了民族交融B.加快了统一步伐C.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D.巩固了分封制1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开始的(A)A.商B.秦C.西周D.东周12.“夏传子,家天下”表明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确立?(B)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13.今天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A)A.司母戊鼎B.青铜立人像C.青铜编钟D.四羊方尊14.下列搭配中正确的一项是(C)A.老子——主张法治,建立中央集权B.墨子——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C.孔子——“仁”,“为政以德”D.韩非子——“兼爱”、“非攻”15.《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渠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据此推断,“此渠”是(B)A.芍陂B.都江堰C.灵渠D.郑国渠16.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二里头遗址是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假如你打算去参观,需要去的地方是(B)A.陕西西安B.河南洛阳C.山西临汾D.山西太原17.成语“酒池肉林”和哪一人物有关(C)A.周武王B.商汤C.商纣D.盘庚18.余秋雨曾经写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细流”。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李冰是(B)A.春秋时期秦国人B.战国时期秦国人C.秦朝人D.前秦人19.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B)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B.最后一个国君昏庸残暴C.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20.孔子将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D)A.仁政B.德政C.无为而治D.仁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的诗《古风》中这几句诗描述了(B)A.秦国商鞅变法的果断B.秦王嬴政攻灭六国的气势C.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残暴D.陈胜、吴广起义的悲壮2.2018年新设立的国家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为我国的反腐败斗争打造了一把利剑。秦时,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A)A.御史大夫B.丞相C.太尉D.军机大臣3.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后,在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货币是()4.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A)A.陈胜、吴广起义B.黄巾起义C.李自成起义D.太平天国运动5.象棋是中国人发明的,聪明的古人从战争中受到启发,在方寸之间划分楚河汉界,利用小小的棋子展现了中国人的大智慧。这里的“战争”指的是(C)A.牧野之战B.长平之战C.楚汉之争D.巨鹿之战6.面对秦军主力,项羽能够以少胜多;但在楚汉之争中却败给刘邦。此结果最能说明(D)A.刑罚不能过于残酷B.强者定能战胜弱者C.为人处世不能骄傲D.得民心者得天下7.刘邦打败项羽,统一了全国,建立汉朝,定都(B)A.咸阳B.长安C.洛阳D.阳城8.西汉初年,“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到了文景之世,“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D)A.实行休养生息政策B.注重农业生产C.减轻赋税和徭役D.郡县制的开创与实施9.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轻摇薄赋、发展生产“以德化民”的政策,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史称(C)A.贞观之治B.光武中兴C.文景之治D.开元盛世10.为解决表中反映的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A)A.颁布推恩令B.铸造五铢钱C.北击匈奴D.盐铁官营11.汉武帝为强化监察地方官员、抑制豪强势力,在地方设置的官职是(C)A.丞相B.御史大夫C.刺史D.郡守12.秦始皇统一后将县制推向全国,由于县的数量太多,在县上增设郡一级,形成郡县制。汉武帝时期为了监控地方,实行州郡县三级制。从以上叙述中可以得出()A.两次调整的原因是一样的B.两次调整都为了监视地方官吏C.两次调整都加强了中央集权D.两次调整都否定了分封制13.东汉刘秀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14.“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这一现象是指东汉()A.保守派和改革派的争斗B.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剧C.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15.公元184年爆发的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这次起义领导者是()A.王莽B.张角C.陈胜、吴广D.刘邦、项羽16.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汉武帝时期,出使西域并为丝绸之路开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A.张骞B.班超C.甘英D.班勇17.《新全球史》指出:“丝绸和香料从原产地向西,运输到达中亚、伊朗、阿拉伯和罗马帝国的消费者手里,罗马帝国生产的玻璃器皿、葡萄酒等也在丝绸之路上大量流动。”丝绸之路出现于()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18.新疆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地区,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标志着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是()A.西汉设置西域都护B.清朝在新疆建立行省C.元朝设置了宣政院D.清朝设置了伊犁将军19.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公布了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蔡伦排名第四。蔡伦排名靠前,是因为他()A.发明了指南针B.改进了造纸术C.发明了火药D.改进了印刷术20.2020年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中医药无论在防治还是救治方面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早在东汉时期,提出“治病”理论。倡导预防疾病的医学家是()A.蔡伦B.华佗C.张仲景D.李时珍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1.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A.赤壁之战B.官渡之战C.淝水之战D.长平之战2.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战役。这场战役()A.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关键一战B.是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C.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D.导致北方重新陷入割据状态3.在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A.这两次战役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B.这两次战役都是曹操取得了决定性胜利C.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D.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4.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如图图示符合我国历史上“三国鼎立”局面的是()5.小军同学想搜索一下西晋建立者的相关史料,那么他应该搜索的是()A.司马懿B.司马炎C.司马睿D.司马衷6.“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统一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下列事件标志着西晋王朝由盛转衰是()A.石崇、王恺斗富B.北方游牧民族内迁C.中原人口南迁D.八王之乱7.西晋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丝绸做成长40里步障,石崇就用织锦花缎做出50里的步障。这充分说明了()A.丝织技术高超B.社会经济繁荣C.统治阶级腐朽D.制糖技术发达8.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内迁。这一现象()A.促进了民族交融B.导致了三国鼎立C.传播了中华文明D.阻碍了江南开发9.东晋建立时,开国皇帝晋元帝倚重王氏,任王导为丞相、王敦专政军事,时称“王与马,共天下”。这里的“马”指的是()A.司马炎B.司马懿C.司马睿D.司马迁10.晋室南迁,为了仰仗随司马氏南迁的中原士族,司马氏皇族极力拉拢世家大族如王氏大族,“王与马,共天下”。上层士族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这反映出当时()A.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B.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C.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D.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11.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四个王朝,其中疆域最大的朝代是()A.宋B.齐C.梁D.陈12.从如图的人口迁徙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重要原因是()A.中原人口大量迁往江南B.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C.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D.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13.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来自于前秦与东晋之间的一次战役,此战役是()A.桂陵之战B.淝水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