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逢入京使》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逢入京使》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逢入京使》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逢入京使》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逢入京使》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逢入京使》教学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逢入京使》这首诗。2.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诗中的生字、生词及其意义。3.学生能够理解诗的大意,领会诗人的情感。(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文学鉴赏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家人的牵挂之情。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视亲情的情感。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理解诗歌中的生字、生词,掌握其在文中的含义。3.领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旨。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深层情感和思想。2.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如朴素自然的语言风格。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当我们远离家乡,身在异地时,会是怎样的心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逢入京使》,就是唐代诗人岑参在远离家乡的边塞,遇到进京使者时所写。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那份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背景介绍"岑参,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尤其擅长边塞诗。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边疆的壮丽景色和士兵的艰苦生活,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国家的忠诚。《逢入京使》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3.诗歌朗读"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一起来朗读这首诗。注意感受诗人的情感,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4.诗歌内容概述"《逢入京使》这首诗,通过诗人与进京使者的偶遇,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中'故园东望路漫漫',描绘了诗人遥望家乡的情景,'双袖龙钟泪不干'则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因思乡而泪流不止。"5.情感体验"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想家的时候?当你们想家时,是什么样的感受?诗人岑参在这首诗中,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来体会这种情感,感受诗人的心境。"(二)朗读诗歌1.诗歌朗读技巧指导(1)教师示范①教师首先朗读整首诗,注意语速、语调和停顿,展示诗歌的韵律美。②强调诗歌中的押韵和节奏,如“漫漫”与“干”押韵,以及“故园东望”的节奏感。(2)学生跟读练习①学生模仿教师的朗读,注意模仿语调和停顿。②教师巡回指导,个别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2.诗歌情感表达(1)情感理解①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如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家人的牵挂。②通过提问,如“诗人为何泪不干?”让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理解。(2)情感朗读①学生尝试将理解的情感融入朗读中,使朗读更具感染力。②教师提供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情感。3.诗歌节奏与韵律(1)节奏感知①教师讲解诗歌的节奏,如“双袖龙钟泪不干”的节奏变化。②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练习节奏的把握。(2)韵律体验①通过拍手或敲击桌面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②学生尝试在朗读中加入适当的动作,增强韵律感。4.诗歌朗读展示(1)小组合作①学生分组,每组选择诗中的一个段落进行朗读练习。②教师提供指导,帮助学生准备展示。(2)朗读展示①各组轮流展示朗读,其他学生和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②通过展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朗读技巧。(三)生字生词学习1.课文生字词解析(1)生字展示与释义展示《逢入京使》中的生字,如“故”、“漫”、“龙”等,逐一解释其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通过举例说明,如“故”字在诗中指“过去的”,强调诗人对故乡的怀念。(2)生词讲解与运用讲解诗中的关键生词,如“龙钟”表示泪水淋漓的样子,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哀伤。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生词造句,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和记忆。2.句子结构与翻译练习(1)疑难句型分析选取诗中的疑难句型,如“马上相逢无纸笔”,分析其结构和意义。指出“马上”是状语,用来修饰“相逢”,而“无纸笔”则表达了诗人的无奈。(2)句子翻译与讨论指导学生将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如将“凭君传语报平安”译为“请使者带口信回家报平安”。鼓励学生讨论翻译的准确性和语言的美感,提高他们的文言文翻译能力。(四)问题探讨1.课文内容理解(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背景和情感。提问:“诗人在《逢入京使》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2)学生根据诗歌内容回答,例如:“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家人的牵挂之情。”(3)教师点评,指出学生回答的准确性,并进一步引导:“诗人是如何通过具体的句子来表达这种情感的?”(4)学生分析并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给出正确答案,并结合诗歌原文进行深入讲解,如:“‘双袖龙钟泪不干’这句诗通过‘龙钟’形容泪水淋漓的样子,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家的深切思念。”2.语言特色分析(1)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提问:“《逢入京使》的语言有哪些特点?”(2)学生思考并回答,例如:“诗歌的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3)教师点评,指出学生回答的合理性,并进一步提问:“你能从哪些具体的词句中感受到这种语言特色?”(4)学生根据诗歌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并给出正确答案,如:“‘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句诗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偶遇进京使者时急切想要与家人联系的心情。”(五)逐段讲解1.诗歌背景介绍(1)诗人生平简介①岑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其诗作多反映边疆生活和个人感。(2)创作背景阐述①《逢入京使》作于岑参西行途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②诗歌创作于天宝八载,诗人年34岁,正值壮年,心怀建功立业之志。2.诗歌内容逐句解析(1)开篇句“故园东望路漫漫”①介绍“故园”指诗人的家乡长安,以及“东望”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眺望。②分析“路漫漫”形容了诗人与家乡之间距离的遥远,以及内心无尽的思念。(2)情感深化句“双袖龙钟泪不干”①解释“双袖龙钟”形容泪水淋漓的样子,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家的深切思念。②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因思乡而泪流不止的情感。(3)情感转折句“马上相逢无纸笔”①描述诗人偶遇进京使者的情景,强调“马上”和“相逢”的偶然性。②讨论“无纸笔”的无奈,引出诗人急切想要与家人联系的心情。(4)结尾句“凭君传语报平安”①讲解“凭君”即请求使者,“传语”即带口信,“报平安”即报平安。②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在无法书写的情况下,通过使者传达对家人的问候。3.诗歌情感与意境赏析(1)情感真挚①通过“泪不干”等词句,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2)意境深远①分析“路漫漫”不仅指物理距离,也象征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距离。(3)语言朴素自然①讨论诗歌语言的朴素自然,如何通过简单的词汇表达深刻的情感。4.诗歌结构与特色分析(1)结构紧凑①指出全诗四句,每句都紧密围绕诗人的情感展开。(2)特色鲜明①分析“逢”字的使用,点明了诗题,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偶遇。②讨论诗歌如何通过朴素的语言,展现边塞生活的艰苦和诗人的豪迈胸襟。教学反思(一)教学方法的反思1.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积极参与。2.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二)学生学习情况的反思1.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找出存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