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前20天考前梳理与指导-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题)_第1页
高考语文考前20天考前梳理与指导-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题)_第2页
高考语文考前20天考前梳理与指导-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题)_第3页
高考语文考前20天考前梳理与指导-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题)_第4页
高考语文考前20天考前梳理与指导-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考前20天考前梳理与指导倒计时15天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攻略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考情分析】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的考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在对文意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叙述事件或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推理,要求能说出某个论点的论据、某个事件的起因、某种事件的发展所导致的结果,或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评论。本考点是多年稳定考察点。这个考点考查的是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本内容进行筛选和分析、概括。备考过程中要整理归纳选项设误的常见类型,运用好比对法。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类试题,是考查考生全面把握文言文阅读材料内容与主旨的“压轴题”,也是高考的“必考题”。近些年来,分析综合类试题的考查形式虽稍有变化,但有一个共识没有变,那就是文言文阅读首先必须读懂文章,对选文有一个全面的把握,然后再进行分析综合。命题特点:①四个选项基本按照行文顺序设置,用现代汉语表述且内容属于文章主要部分。按照行文顺序设置,有利于快速找到信息区间,进行文题比对。②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错误,且该项错误也非全错,而是某一点错,注重细节。③选项常见的设误手段主要有张冠李戴、时空错乱、曲解文意、无中生有、弄混关系等。④概括性降低,选文偏重叙述的,选项以叙述分析为主;选文偏重议论的,选项以转述观点、看法为主。题型概述:近两年高考全国卷在文言文内容概述题的命制上有所变化,改变了过去先“概括”后“分析”的语言模式,选项偏向于转述原文中人物的观点、看法。但其改变的是形式,不变的仍是对文意分析理解的考查,且设误方式仍然是集中于人物、地点、时间、词义、关系、依据与结论等方面。所以解答此类题目较有效的方式仍然是“比对法”。【温馨提醒】准确解答古诗文阅读分析综合类试题,考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简单来说,解答这类试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正确解答这类题,需要仔细阅读全文,准确、全面地把握文意。如果遇到小的阅读障碍,可暂作疑问搁置。这种疑问有两种情形:一是冷僻字词或典故,未给注解,通常不会成为出题点,可忽略;二是冷僻的甚至不曾见过的内容出现在相关题中,这时往往会有提示,可以根据提示和上下文确认正误。2.细看选项,关注细节。(1)关注试题信息是否错位,人物、时间、事件的表述是否正确,是否在细节方面有张冠李戴的问题。(2)关注词语是否错解、分析有无错解,是否存在颠倒是非,选项中的表述是否符合原文意思。(3)关注选项中的相应关系,确认前因与后果、条件与结果等逻辑关系是否正确。(4)关注是否添枝加叶、无中生有,是否故意夸大或缩小、以偏概全或以全概偏等。(5)关注转述是否准确,确认对情节、细节的表述有无错漏,是否把不同时空的事糅合起来表述。3.查找问题,仔细比对。“概括”侧重对内容的提炼,要准确;“分析”侧重对内容的理解,要正确。特别是事件中的人物角色、行为程度等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注意与选项的词句间的差别。比对人物高考文言文所选的材料大都是记叙性的,除全文记叙的主要人物外,还会写到另一些相关人物。这类命题陷阱往往将“彼”强接在

“此”上,张冠李戴。辨析时应抓住“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等信息,尤其要看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比对事件高考文言文所选材料对事件的叙述有详略之分,对原因的分析有主次之分,对行事的描述有缓急之分,

对人物的评价有轻重之分。

命题人在设计错误选项时常常故意颠倒其详略、主次、缓急和轻重,

这就犯了对事情表述失度的错误。与此同时,命题人往往对原文关键的细节词语故意翻译错来迷惑考生。这些曲解文意的方式正是设题的主要陷阱。比对时间命题者常把事件发生的时间故意颠倒、搞错。考生作答时,要了解以时间、地点叙写的文言材料的顺序特点,要善于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注意敏感的时间顺序,识破“时间错误”的陷阱。比对地点比对选项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地点与原文是否一致,识破命题者所设“地点错误”的陷阱。分析综合技巧六法方法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只有整体阅读,总体把握,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才能准确、完整地去分析、评价人物和事件。阅读文章时要始终带着如下几方面的问题思考:①文章写了一些什么人的一些什么事;②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如何;③文章说了一些什么道理;④是以什么作为说理依据的。对记叙性文章,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议论性文章,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说明性文章,要理清说明对象、说明内容和说明方法。方法2、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读一篇文章时,应当特别关注中心句、关键句,以便快速把握文意。中心句、关键句的位置,常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如《六国论》的中心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在文章的开头,《过秦论》的中心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在文末。文章的层次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和脉络,它具体展现作者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的思路。分析的方法可按时间顺序归纳,可按地点的转移归纳,可按时空结合归纳,可按材料性质或类别归纳,要视具体的文章而定。方法3、把握要点和中心,分析判断细节围绕文意,仔细判断各选项中的有关细节,才能明辨各项表述的正确与否。要注意细节中是否存在着诸如人物的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事件杂糅、层次混乱、强加因果,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故意曲解,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常见错误。方法4、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及主旨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作者、文章出处、文后的注释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作综合分析,从而多方面、准确、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及主旨。方法5、回文查对,将选项与原文比照判断要坚持把选项中诸如事情的发展、因果,人物行为的程度、实效等方面的内容,细细从原文词句中查出并核对:把题目中用现代汉语叙述的内容迅速地从原文中找出来并对照解读,分析、评价选项叙述与文中用词造句的细微差别。方法6、分析概括评价文言文的观点态度的三个原则(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既要注意传主或作者观点态度的积极意义,又要注意其时代局限性。(2)必须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恰如其分地分析评价,不能无限拔高,也不能有意贬低。(3)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①看传主对人民的态度;②看传主对统治者的态度;③看作品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④看作品在今天有无现实意义。【方法点拨】考点1比对人物【考点精讲】1.命题设误(1)误解形象(1题)把人物的言行所揭示出来的性格或特点故意说错,造成对人物形象的错误理解。(2)张冠李戴(2题)把甲人物所为说成是乙人物所为,或者把甲事件结果说成是乙事件结果。2.比对方法要围绕“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有什么样的品质,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比对,要着重比对选项在这几方面的表述与原文是否一致。[即时训练]比对原文与选项,并作出判断和分析。[原文](刘)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因以讽谏。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皇太后闻之,亦大喜。[选项]当皇帝不听其他大臣进谏时,刘敞犯颜直谏,用一身正气折服了皇帝。()解析从误解形象的角度设误。“刘敞犯颜直谏”对人物性格的概括与原文不符,由原文可知,刘敞是用典籍和历史故事来“讽谏”,讽谏后“帝竦体改容”,并非“犯颜直谏”。“以苏武父亲和兄长之死指出汉朝的薄情”说法错误,应是以兄、弟之死指出汉朝的薄情。答案×【参考译文】

刘敞侍奉英宗,担任讲读,常常依据经书谈论事情,借此来讽谏。当时两宫正有小人说离间的话,进谏的人揭发他人有时过于直率。刘敞在皇帝面前讲读《史记》,讲到尧把天下交给舜时,刘敞拱手进言说:“舜,(出身)极其低微,尧把帝位禅让给了他,天地享有他,百姓爱戴他,不是有别的办法,只是因为舜有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品德,光耀于天地罢了。”皇帝恭敬地站起身子,表情严肃起来,知道刘敞是用道理来讽喻。皇太后听说了这件事,也非常高兴。考点2比对时间、地点【考点精讲】1.命题设误(1)时序颠倒(1题)概括人物的典型事件时,命题者故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2)空间错位(2题)把不同空间、地点的事件糅合起来表述,故意在地点方面颠倒位置关系。2.比对方法分析时要特别注意选项中表述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的词语,并与原文比对,理清人物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即时训练]比对原文与选项,并作出判断和分析。[原文]后岁余,贾生(贾谊)征见。孝文帝方受釐①,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注]①釐:神的赐福。[选项]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解析从时序颠倒的角度设误。由原文可知,文帝先向贾谊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非常满意,且感慨自己比不上贾谊,没过多久,又任命贾谊做了梁怀王的太傅,选项表述颠倒了时间顺序。答案×【参考译文】一年多以后,贾谊被文帝召见。文帝正在接受神的赐福,坐在宣室接见贾谊。文帝因为对鬼神的事有所感触,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原本。贾谊因此详细说明了其中的道理。一直谈到深夜,文帝(听得很入神),在座席上不知不觉往贾谊身边移动。问完之后,文帝说:“我很久没有见到贾谊了,自以为超过了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任命贾谊为梁怀王的太傅。梁怀王,是文帝的小儿子,很受宠爱,又喜欢读书,所以(文帝)让贾谊做他的老师。考点3比对关键词语【考点精讲】1.命题设误(1)曲解文意(1题)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义,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学生,这种方式是命题的主要陷阱。(2)概括不全(2题)概括主要信息不完整,故意遗漏关于人物、事件、观点等方面的内容。

2.比对方法要细心辨析选项中对人物的分析、道理的阐述等有无夸大、歪曲或偷换概念的现象,要注意比对选项转述时是否漏掉了某个起关键作用的词语。[即时训练]比对原文与选项,并作出判断和分析。[原文](2020·全国卷Ⅱ)金人来归燕,谋帅臣,安中请行。王黼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选项]王安中外放任职,仕途屡遭坎坷。金人前来归顺,他自请燕山府任职,与辽降将郭药师共事;靖康初,因此前的行事备受指责,仕途随之沉浮不定。()解析从曲解文意的角度设误。原文“归燕”意思是“归还燕地”,而选项表述为“归顺”。答案×【参考译文】金人来朝归还燕地,朝廷谋求帅臣(去守卫燕地),王安中请求前往。王黼在皇上面前称赞他,皇上授任他为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燕山府知府,王安中与辽国投降的将领郭药师共同主持府事。考点4比对添加或删减内容【考点精讲】1.命题设误(1)无中生有(1题)故意添加原文中未涉及的人物、事件或观点等内容,致使选项的概括分析于文无据。

(2)以偏概全(扩大或缩小范围)(2题)将原文对某一方面的判断通过增加或删减表范围或程度及其他类的词语,故意扩大或缩小判断对象的范围。2.比对方法辨析时应将选项的内容与原文仔细比对,检查是否有故意添加的而原文中未涉及的内容或词语,或者筛查选项中有无漏掉原文关键词(尤其是表范围或程度的副词)的情况。[即时训练]比对原文与选项,并作出判断和分析。[原文]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选项]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他虽然对田文担任魏相表示不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而对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担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国。()解析从无中生有的角度设误。选项中“而对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错,从原文可知,田文死后,公叔任相国,娶了魏国公主,忌恨吴起,吴起害怕获罪,逃到楚国,并没有“深表不满”。答案×【参考译文】魏国设相国,任命田文为相。吴起不高兴,对田文说:“请让我与你比一比功劳,可以吗?”田文说:“国君年轻,国人疑虑不安,大臣不顺服,百姓不信任,在这个时候,是把政务交给你呢,还是交给我呢?”吴起沉默了许久,说:“应该交给你。”田文说:“这就是我的地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啊。”吴起这才自知比不上田文。田文死后,公叔任相国,娶了魏国公主,忌恨吴起。吴起害怕获罪,于是离开(魏国),去了楚国。考点5比对关系【考点精讲】1.命题设误(1)改变因果(1题)命题人将原因说成结果,或将结果说成原因,或给句子强加因果关系,或将因果关系改变成了其他关系。(2)事件杂糅(2题)将文段叙述的几件事情或事情的细节进行杂糅混编,或把多个人做的事说成一个人做的,故意制造事实的混乱状态,使学生难以理清头绪。2.比对方法辨析时理清人物与事件的关系,事件产生的原因、结果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将选项与原文仔细比对,检查关系是否恰当。[即时训练]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括分析是否有误。[原文]上尝与侍臣论狱。魏征曰:“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於士澄捕之,少涉疑似,皆拷讯取服,凡二千余人,帝悉令斩之。大理丞张元济怪其多,试寻其状,内五人尝为盗,余皆平民。竟不敢执奏,尽杀之。”上曰:“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君臣如此,何得不亡?公等宜戒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选项](2021年全国乙卷第12题D项)魏征说,隋炀帝滥杀无辜,张元济不敢谏诤;唐太宗认为正是因为臣不尽忠,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因此告诫群臣一定要吸取教训。答案有误。原文说唐太宗认为隋朝灭亡有“君无道”与“臣不尽忠”两个原因。而选项只说其中一个,属于一果多因,只说一因。【参考译文】太宗曾跟近侍大臣讨论诉讼案件,魏征说:“隋炀帝时曾发生盗窃案,隋炀帝命令於士澄逮捕窃贼,稍微牵连是非难断的,全都拷打审讯迫使服罪,总共两千多人,隋炀帝下令全部处斩。大理寺丞张元济奇怪窃贼如此之多,试着查究他们的罪状,(得知)其中五人曾是盗贼,其余都是平民百姓;(可是)(张元济)最终没敢坚持(公道)奏报(真相),把所有人都杀掉了。”皇上说:“这岂只是隋炀帝无道,那些大臣也没有尽忠。君臣全都这样,(朝廷)怎么能够不灭亡?你们应该以此为鉴戒。”【类题举隅】1.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原文](2020·浙江卷)自三代以来,最喜读太史公、韩退之之文。司马迁奇迈慷慨,自其少时,周游天下,交结豪杰。其学长于讨论寻绎前世之迹,负气敢言,以蹈于祸。故其文章疏荡明白,简朴而驰骋。惟其平生之志有所郁于中,故其余章末句,时有感激而不泄者。韩愈之文如先王之衣冠,郊庙之鼎俎,至其放逸超卓,不可收揽,则极言语之怀巧,有不足以过之者。嗟乎!退之之于唐,盖不遇矣。[选项]B.作者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评价司马迁和韩愈因触犯君主,遭遇灾祸,一生理想郁结于心,而文风典雅,如同庙堂礼器。答案张冠李戴。“评价司马迁……如同庙堂礼器”错。由原文可知,“因触犯君主……理想郁结于心”说的是司马迁,“文风典雅,如同庙堂礼器”说的是韩愈。【参考译文】从(夏商周)三代以来,我最喜欢读司马迁、韩愈的文章。司马迁超群脱俗,充满正气,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周游天下,结交才能出众之人。他在学问方面擅长探讨推求前代的事迹,凭恃意气,敢说真话,以致遭受祸患。所以他的文章流畅奔放,明白通达,(文笔)简单朴素但纵横自如。他平生的志向积压在内心,所以他的一些其他的文章和句子,常常流露出感动奋发之情但又没有(完全)表露出来。韩愈的文章如同先王的衣服帽子,祭祀先祖宗庙中的礼器,到他豪放不羁、高超卓越而不可收拾的时候,就极尽言语的瑰丽精巧,(这)不值得拿来当作缺点来指责他。唉!韩愈在唐朝,大概是不被赏识的。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原文]元帝建武元年。流民张平、樊雅各聚众数千人在谯,为坞主。及①豫州刺史祖逖出屯②芦州,遣参军殷乂诣③平、雅。乂意④轻⑤平,视其屋,曰:“可作马厩⑥。”见大镬⑦曰:“可铸铁器。”平曰:“此乃帝王镬,天下清平⑧方⑨用之,奈何⑩毁之!”乂曰:“卿未能保其头,而爱镬邪!”平大怒,斩乂,勒兵⑪固守。逖攻之。岁余⑫不下,乃诱⑬其部将谢浮使杀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有删改)[选项]A.祖逖最初派遣殷乂劝降张平未果,又亲率大军攻打张平,最终不能取胜,后来让自己的部将谢浮杀掉了张平。[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让自己的部将谢浮杀掉了张平”错。结合“岁余不下,乃诱其部将谢浮使杀之”分析,是祖逖引诱张平的部将谢浮杀掉了张平。【参考译文】晋元帝司马睿建武元年。流民(首领)张平、樊雅各自在谯城聚集几千人,自称坞主。等到豫州刺史祖逖带兵驻扎芦州后,派遣参军殷乂去拜访张平、樊雅。殷乂内心看不起张平,看了张平的房子,说:“这屋可以用来养马。”看见大鼎,他说:“这可以用来铸造铁器。”张平说:“这是帝王用的鼎,天下太平时就能使用,为何要毁掉呢!”殷乂说:“你的头都保不住了,还爱惜鼎干什么呢!”张平十分愤怒,杀死了殷乂,率领军队固守城堡。祖逖率军进攻。一年多都未能攻克,后来引诱张平的部将谢浮杀掉张平。3.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原文](2018·全国卷Ⅰ)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选项]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空间错位。由“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可知,被侵占掠夺的是天水郡,不是蜀地。【参考译文】曹真去世后,宣帝接替曹真的职位,便任命鲁芝为参骠骑军事,调任天水太守。天水郡和蜀地相邻,多次被蜀军侵犯掠夺,人口减少,盗贼四起,鲁芝竭力镇守防卫,改造城市,几年时间恢复了旧时边境。升任广平太守。天水各族百姓都非常仰慕他的美德,老幼到皇宫上书,请求留下鲁芝。

4.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原文]马光祖,字华父,婺州金华人。……加①宝章阁直学士、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始至官,即以②常例③公用器皿钱二十万缗④支犒⑤军民,减租税,养鳏寡孤疾⑥无告⑦之人,招兵置砦⑧,给钱助诸军昏嫁⑨。兴学校,礼⑩贤才,辟召僚属,皆极一时之选。拜端明殿学士、知江陵府,去而建康之民思之不已。帝闻,命以资政殿学士再知建康,士女相庆。(节选自《宋史·马光祖传》,有删改)[选项]B.马光祖广施仁政,深受爱戴。他第二次担任建康知府时,兴修废坏,免除前任拖欠钱款,减免鱼利赋税,以至于离任后建康百姓对他思念不止。[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他第二次担任建康知府时……以至于离任后建康百姓对他思念不止”分析错误,“百姓对他思念不止”是在马光祖第一次担任建康知府的时候,时间错误。【参考译文】马光祖,字华父,婺州金华人。……加封宝章阁直学士、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建康府知府兼行宫留守。刚到任上,就按照通常定的公用器皿钱二十万支付犒赏军民,减少租税,赡养鳏夫寡妇孤儿患病没有依靠的人,招兵设寨,提供钱财帮助众位士兵娶亲。兴建学校,礼待贤才,征召下属官员,都是当时最出色的人选。拜授端明殿学士、江陵府知府,离任以后建康的百姓思念不止。皇帝听后,命他凭借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再任建康知府,男男女女互相庆贺。5.比对原文与选项,并作出判断和分析。[原文](朱筠)为学使时,遇教官诸生贤者,亲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殷勤,去而人爱思之。[选项]朱筠致力文教,奖掖后进。他督学地方,尊崇先贤,引领学风;对寒门才俊极口称善,待门下学子亲若同辈。()[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从归纳不全的角度设误。原文是“遇教官诸生贤者,亲若同辈”,并非只有选项中的“门下学子”。答案×【参考译文】(朱筠)当学政时,遇到贤能的老师和学生,对待他们好像同辈人一样,劝别人做学问要先从识字开始,语气神情诚恳殷切,离开之后别人喜欢回想他说的话。

6.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原文]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①朝宫渭南上林苑②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③五丈旗。周④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⑤南山。表⑥南山之颠⑦以为阙⑧。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⑨之咸阳,以象⑩天极阁道绝⑪汉抵营室也。隐宫⑫、徒刑⑬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发⑭北山石椁,写⑮蜀、荆地材皆至。关中⑯计宫三百,关外⑰四百余。于是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因徙⑱三万家⑲骊邑,五万家云阳,皆复不事⑳十岁。(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豪杰亡秦》,有删改)[选项]C.秦始皇在上林苑中修建阿房宫,在东海边上竖巨石,迁大量百姓到骊邑和云阳,加重了他们十年的赋税。[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加重了他们十年的赋税”错误。原文是免除了他们十年的赋税和徭役。选项的说法曲解文意。【参考译文】始皇认为咸阳城里人口太多,而先王的宫廷又窄小,便令人在渭水以南的上林苑中建造宫殿,先建前殿阿房宫,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殿上可容纳一万人,殿下可竖立五丈高的大旗。周围架起阁道通行车马,从阿房宫的前殿直达南山。以南山的顶峰作为宫阙的标志。又建筑复道,从阿房宫渡过渭水河连接咸阳,以此象征天上的北极星与阁道星相连,横穿银河抵达营室星。征发判处宫刑和因犯罪服刑罚劳役的罪犯七十多万人,分别建造阿房宫和骊山秦始皇陵墓。并开凿挖掘用作棺椁的北山石料,砍伐蜀地与楚地的木材,全部运到这里。在关中共计兴建三百座宫殿,在关外建造四百座。于是在东海边的上朐界内竖巨石,作为秦国的东方大门。又迁三万家民户到骊邑,迁移五万家民户到云阳,他们全都被免除十年的赋税和徭役。7.比对原文与选项,并作出判断和分析。[原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惟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于是人皆克励,风俗大改。

[选项]梁彦光重视教育。梁彦光创立学堂,招纳名儒授课;在厅堂设宴款待特别优异的学生,让其余成绩差的学生都坐在走廊下。()[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从以偏概全的角度设误。由文中“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可知,梁彦光让喜欢争辩是非、懒惰、学业无成的学生坐到庭院中,并不是“让其余成绩差的学生都坐在走廊下”。答案×【参考译文】当初,北齐灭亡后,士绅大多迁往函谷关内,只有手工业者、商人以及从事音乐的人家,移居在州府内外。因此人们都很阴险狡诈,无端散布谣言,到官吏那儿告状的,名目繁多。梁彦光想要革除弊病,于是用俸禄招纳太行山以东有名气的儒生,在每一个乡设立学堂,不是圣哲的书籍不能教授。经常在每季最后一个月召集学生,(梁彦光)亲自出题考试。特别勤奋好学、聪明有美名的学子,在厅堂设置宴席招待他们,其他人一起坐在走廊下。有喜欢争辩是非、懒惰、学业无成的学子,让他们坐到庭院中,摆上粗劣的饭食。于是人们都克制私欲,力求上进,风俗有了很大改变。8.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原文]癸未,元张弘范乃四分其军,自将①一军,相去②里许③。令诸将曰:“宋舟西舣④厓山,潮至必东⑤,急攻之,闻吾乐作⑥乃战,违令者斩。”时黑气出山西。李恒乘⑦早潮退攻其北,张世杰以⑧淮兵殊死⑨战。至午,潮上,元军乐作,世杰以为⑩且⑪懈,不设备⑫。弘范以舟攻其南,世杰南北受敌⑬,兵士皆疲,不能复战。俄⑭有一舟樯旗仆⑮,诸舟之樯旗皆仆。世杰知事去,乃抽精兵入中军。诸军大溃⑯,翟国秀、凌震等皆解甲⑰降元。(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二王之立》,有删改)[选项]B.张世杰腹背受敌,军士疲惫,不能够再战斗。等到所有船上的樯旗接二连三倒下之后,宋军大败,许多人放下武器投降元军。[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樯旗接二连三倒下之后,宋军大败”错误,以偏概全。根据原文“兵士皆疲,不能复战”可知,张世杰知大势已去,抽调精兵进入中军,才导致失败的。【参考译文】癸未年,元朝的张弘范于是把他的军队四等分,自己率领一军,相互之间保持一里左右的距离。命令各位将领说:“宋军的船停靠在厓山西面,潮水到达必定往东面走,这时疾速攻打他们,听到我的乐声响起便战斗,违令者斩。”当时黑气从山的西面出现。李恒趁着早潮退去攻打宋军北面,张世杰率领淮兵拼死作战。到了正午,潮水上涨,元军乐声响起,张世杰认为元军将要懈怠,没有设置防备。张弘范率领船队攻打宋军南面,张世杰南北遭受敌方的攻击,士兵都疲惫,不能再战斗。不久有一条船的樯旗倒下,所有船的樯旗都跟着倒下。张世杰知道大势已去,于是抽调精兵进入中军。宋军全军大败,翟国秀、凌震等都放下武器投降元军。9.[原文]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六国论》)[选项]文段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如燕国起初全力反抗秦国进扰,但后来由于派遣刺客,杀了良将李牧,于是终至灭亡。[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但后来由于派遣刺客,杀了良将李牧”不正确,由原文“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可知,燕派刺客是去刺杀秦王,而不是刺杀李牧;由原文“洎牧以谗诛”可知,李牧是因为谗言被诛杀的【参考译文】燕国和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自己的土地,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灭亡在后,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啊。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多次作战,败少胜多。后来秦国又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受谗言被赵王杀害,都城邯郸就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它用兵抵抗却没能坚持到底啊。

10.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原文]八月,庚申①,(裴)度赴②淮西,上御③通化门送之。右神武将军张茂和,尝④以胆略自衒⑤于度。度表⑥为都押牙,茂和辞⑦以疾,度奏请斩之。上曰:“此忠顺之门,为⑧卿远贬。”辛酉,贬茂和永州司马⑨。(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宪宗平淮蔡》,有删改)[选项]B.右神武将军张茂和因为裴度不忘旧日恩怨,对自己挟私报复,所以借口有病而不接受随行出征的任命,为此皇上将他贬为永州司马。[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裴度不忘旧日恩怨,对自己挟私报复,所以……”错误,无中生有。原文信息是“右神武将军张茂和,尝以胆略自衒于度。度表为都押牙,茂和辞以疾,度奏请斩之”,大意是说“右神武将军张茂和,曾经在裴度面前炫耀自己的胆量韬略。裴度上表推荐他为都押牙,张茂和声称有病在身推却不受,裴度上表要求斩了张茂和”。【参考译文】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八月庚申(初三日),裴度出发前往淮西战场,唐宪宗登通化门亲自送行。右神武将军张茂和,曾经在裴度面前炫耀自己的胆量韬略。裴度上表推荐他为都押牙,张茂和声称有病在身推却不受,裴度上表要求斩了张茂和。唐宪宗说:“张家一门忠贞,我一定为了你将他贬到荒远的边疆。”八月辛酉(初四日),贬张茂和为永州司马。【典题例析】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2小题。材料一:《大学》(节选)人之其所亲爱而辟①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材料二:《北史》(摘编)赵绰字士倬,河东人也。性质直刚毅。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稍以明于见知,为内史中士。隋文帝为丞相,知其清正,引为录事参军。文帝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每有奏谳,正色侃然,渐见礼重。上以盗贼不禁,将重其法,绰进谏曰:“律者天下之大信,其可失乎?”上忻然纳之,因谓曰:“若更有闻见,宜数言之。”迁大理少卿。大理掌固来旷上言大理官司太宽,帝以旷为忠直,遣每旦于五品行中参见。旷又告少卿赵绰滥免徒囚帝使信臣推验初无阿曲帝怒命斩之。绰固争,以为旷不合死,帝拂衣入阁。绰矫言:“臣更不理旷,自有它事,未及奏闻。”帝命引入阁,绰再拜请曰:“臣有死罪三。臣为大理少卿,不能制御掌固,使旷触挂天刑,一也。囚不合死,而臣不能死争,二也。臣本无它事,而妄言求入,三也。”帝解颜。会独孤后在坐,命赐绰二金杯酒,并杯赐之。旷因免死,徙广州。刑部侍郎辛亶尝衣绯诨,俗云利官,上以为厌蛊,将斩之,绰曰:“法不当死,臣不敢奉诏。”上怒甚,谓曰:“卿惜辛亶而不自惜也?”命左仆射高颎将绰斩之。绰曰:“陛下宁杀臣,不可杀辛亶。”至朝堂,解衣当斩。上使人谓绰曰:“竟如何?”对曰:“执法一心,不敢惜死。”上拂衣入,良久乃释之。明日,谢绰,劳勉之,赐物三百段。时河东薛胄为大理卿,俱名平恕。然胄断狱以情,而绰守法,俱为称职。上每谓绰曰:“朕于卿无所爱惜,但卿骨相不当贵耳。”仁寿中,卒官,上为之流涕。[注]①辟:情绪偏颇。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有(

)A.材料一的谚语意为人总看不到自己孩子身上的恶习,总不认为自家庄稼比别家壮硕,因为人对自己所亲近喜爱之人往往会偏爱,对自家之物总嫌少。B.大理寺掌固来旷诬告赵绰徇私舞弊,把不该赦免的犯人释放了,被文帝怒判斩刑,赵绰却向文帝力争来旷法不当死,最后来旷被免死罪,流徙广州。C.在刑部侍郎辛亶穿绯辉这件事上隋文帝量刑过重,赵绰宁死也要依法而行;大理卿薛胄处理案件合情合理,两人都有执法公平宽容的名声,十分称职。D.赵绰性格朴实、直率刚毅,又执法平允、谦逊谨慎,隋文帝接受禅让登基后,先授其为大理丞,后又迁大理少卿,文帝对其从不吝惜官爵,赵绰后来官居极品。【参考解答】AB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BC三项契合材料内容。D.“赵绰后来官居极品”错误,原文有“朕于卿无所爱惜,但卿骨相不当贵耳”,可知文帝因赵绰骨相不该富贵并未授予高官。故选ABC。2.材料一列举了人易偏颇的五种表现,而赵绰处事公允平正,请结合文本,说说赵绰的言行与哪几种“偏颇表现”不相符。【参考解答】①“之其所贱恶而辟焉”,对犯事之人甚至诬告自己的人不因其恶而厌弃。②“之其所畏敬而辟焉”,对文帝不因敬畏而亦步亦趋、盲目照做,执法一心,不惜其死。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之其所贱恶而辟焉”,对自己所轻视厌恶的人往往会一味厌弃,为偏颇表现。结合“上以盗贼不禁,将重其法,绰进谏曰:‘律者天下之大信,其可失乎?’”“绰固争,以为旷不合死”可知,赵绰对犯事之人甚至诬告自己的人不因其恶而厌弃。“之其所畏敬而辟焉”,对自己内心敬畏的人往往会盲目遵从,为偏颇表现。结合“上以为厌蛊,将斩之,绰曰:‘法不当死,臣不敢奉诏。’上怒甚,谓曰:‘卿惜辛亶而不自惜也?’”“上使人谓绰曰:‘竟如何?’对曰:‘执法一心,不敢惜死。’上拂衣入,良久乃释之”等内容可知,赵绰对文帝不因敬畏而亦步亦趋、盲目照做,执法一心,不惜其死。【参考译文】材料一:人们对于自己所亲爱的人往往会偏爱;对自己所轻视厌恶的人往往会一味厌弃;对自己内心敬畏的人往往会盲目遵从;对自己同情的人往往过于怜悯;对自己所傲视怠慢的人往往过于轻蔑。因此,能够做到喜爱某人而又深知其丑恶的一面,厌恶其人又能肯定其美好的优点,这样的人天下少有啊!所以民间有句谚语说:“人都看不到自己孩子的错误,也都看不到自己庄稼的丰硕。”材料二:赵绰字士倬,河东人。性格朴实直率明毅。北周初年担任天官府史,因为为官谦逊谨慎恭顺辛劳,被提升为夏官府下士。(他)渐渐地因为明智和有才干被上级了解,担任了内府中士。隋文帝当时任丞相,了解到他清廉正直,荐举他担任了录事参军。隋文帝接受禅让登基,任命赵绰为大理丞。赵绰执法公正,政绩考核连年为优等。每次向朝廷上报案情,都表现得严肃刚直,渐渐地被皇上礼遇尊重。皇上因为偷盗抢掠难以禁止,将要改变刑法,加重处罚,赵绰进谏说:“法律是天下最重要的信约,难道可以失信吗?”皇上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就对他说:“如果你再见到什么情况或听到什么意见,应当多多地说说。”升任赵绰为大理少卿。大理寺掌固来旷上言说大理寺执法官吏对囚犯量刑定器太宽,隋文帝因此认为来旷忠诚正直,让他每天早晨站在五品官员的行列中参见。来旷又上告说大理少卿赵绰违法释放囚徒,文帝派遣使臣前去调查,发现赵绰根本没有枉法偏袒之事,文帝非常愤怒,下令将来旷斩首。赵绰苦苦谏诤,认为来旷按照法律构不成死罪,文帝不听,拂衣进入中。赵绰又假称:“我不再申理来旷的事情,我还有别的事没有来得及奏闻。”文帝让人引赵绰来到后,赵绰再拜奏请说:“我犯了三项死罪:身为大理寺少卿,没有能管制约束住掌固来旷,使他触犯了朝廷刑律,这是第一;因犯罪不当死,而我不能以死相争,这是第二;我本来没有别的事,而以胡言乱语诈称有事求见隆下。这是第三。”文帝听了他的话,脸色才缓和下来。当时正碰上独孤皇后在坐,就下令赏赐赵绰两金杯酒,并且连金杯也赏赐给他。因此,来旷得以免除一死,被流放到广州。刑部侍郎辛亶曾经穿着红色的裤子,俗说这样可以有利于升官,皇上认为这是巫术,要将他处以斩刑。赵绰说:“依据法律,辛亶不应该定为死罪,我不敢奉旨。“皇上大怒说:“你是只顾怜惜辛亶而不怜惜自己了?“下令让左仆射高颎将赵绰处斩。赵绰说:“陛下宁可杀了我,也不能杀辛亶。”把赵绰押到朝堂上,脱下他的官服将处以斩刑。皇上派人问赵绰说:“你终究打算如何?”赵绰回答说:“我一心一意执法,不敢顾惜自己的生命。”文帝气得拂袖而去,过了好久才下令释放了赵绰。第二天,皇上向赵绰道歉,慰劳并鼓励了他,并且赏赐给他绸缎三百匹。当时河东人薛胄任大理卿,与赵绰都有执法公平宽容的名声。但薛胄处理案件凭感情用事,而赵绰严格守法,两人都很称职。皇上常对赵绰说:“我对你,并不吝惜官爵,只因你的骨相不该富贵罢了。”因仁德而长寿终,赵绰在官任上去世,皇上为之伤心流泪。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4题。《靖康传信录》自序

宋·李纲元年正月三日,差充行营司参谋官。四日,除尚书右丞、充留守。五日,改充亲征行营使。二月三日,以姚平仲事罢职。五日,以士庶伏阙复旧职,改充都大提举京城四壁守御使。金寇退师,除知枢密院事。六月,差充河北、河东路宣抚使。七月,出师,次怀州。八月,召赴阙议事。九月,还次封邱,除观文殿学士、知扬州。十月,以言者改差提举亳州明道宫。寻落职,责授保静军节度副使,建昌军安置。寻移宁江。以二年行次长沙,闻召命复官,除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时金寇再犯阙半年京师之围未解四方盗贼蜂起。余荷两朝厚恩,国步艰难,不敢自爱,方率义旅以援王室。追念自乙巳之冬迄今才岁余,一身之进退荣辱、天下之安危利害,纷然如此,岂非真梦耶?然一岁之间再致大寇,虽曰天数,亦人事也。去春致寇,其病原于崇观以来军政不修,而起燕山之役。去冬致寇,其病原于去春失其所以和,又失其所以战。何也?贼以孤军深入,前阻坚城而后顾邀击之威,当是时不难于和。而朝廷震惧,其所邀求,一切与之。既割三镇,又质亲王,又许不赀之金币,使贼有以窥中国之弱,此失其所以和也。诸道之兵既集,数倍于贼,将士气锐而心齐,朝廷畏怯,莫肯一用,惩姚平仲劫寨之小衄而忘周亚夫困敌之大计,使贼安然厚有所得而归,此失其所以战也。失此二者之机会,故令贼志益侈,再举南牧无所忌惮,遂有并吞华夏之心。譬犹病者证候既明,当用毒药而不用,虽暂得安,疾必再来。以今日而视去岁,人心、国势之不相侔,何止相什百哉!臣子之义,惟当奋不顾身,死以殉国家之急。及其成功,则天也。然自是之后,朝廷非大有惩创,士风非大有变革,内外大小同心协力,以扶持宗社、保全家室为事,扫去偷惰苟且之习,娼嫉谮诉之风,虽使寇退,亦岂易支吾哉?故余于此录记其实而无隐,庶几后之览者有感于斯文。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有(

)A.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自身官职频繁变迁,国事危恶层现,让作者有如梦之感。B.李纲认为金人两次南侵主要原因是姚仲平劫敌寨失败,但主要责任是朝廷畏怯。C.割地、抵押亲王、纳币,宋廷的这些屈辱行为,使金人攻灭华夏的欲望更加强烈。D.在国运艰难时勇于担当、领军勤王,面对无能朝廷激愤不已,作者堪称爱国名臣。【参考解答】ACD。ACD概括分析契合材料内容。B项中,金人南侵的原因主要是宋廷军政不修及畏怯。4.

作者认为朝廷上下存在哪些弊病?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参考解答】①军事和政务荒废(割地抵押人质纳币);②软弱胆怯;③欠缺勤政之心;④上下不同心;⑤相互诋毁倾轧。评分建议:共3分。每点1分,答出3点即可。【参考译文】靖康元年正月三日,我任职行营司参谋官。四月,被授官尚书右丞、担任留守。五日,改任亲征行营使。二月三日,因为姚平仲(劫寨失利)事被罢职。五日,因为士大夫和百姓们拜服宫阙向皇帝吁请,我得以恢复旧职。改任都大提举京城四壁守御使。金人退军后,我被授知枢密院事。六月,任职河北、河东路宣抚使。七月,出征,驻扎怀州。八月,被召回京议事。九月,回来驻军封邱,授官观文殿学士、扬州知府。十月,因为进言之人的缘故改任提举亳州明道宫。不久被贬职,降级授予保静军节度副使,在建昌军安置。不久迁至宁江。在靖康二年行旅抵达长沙,听闻皇帝召我命我恢复官职,授官资政殿大学士、治理开封府事务。当时,金兵第二次进犯京师,半年,京师的围困没有解除,四方各地的盗贼又蜂拥而起。我承受两朝皇帝深厚恩德,国家命运艰难时刻,不敢吝惜自我,正率领义军来驰援王室。追想自从乙巳年冬到现在才一年多,自己的进退荣辱、天下的安危利害,竟像这样的杂乱,难道不是真实的梦幻吗?然而一年之间两次招致敌寇,虽然可以说是天数,恐怕也是人的原因。去年春天招致敌寇,那问题源于崇宁、大观年间以来军事政务不起整治,从而引发燕山之役。去年冬天招致敌寇,那弊病源于去年春天丧失了那用来讲和的时机,接着又失去了那用来作战的时机。为什么这么说呢?敌人凭借孤立无援的军队深入我方,前面受阻于坚固城防,后面还要顾虑我军截击的威势,在这个时候是不难于求和的。但是朝廷震惊恐惧,金人的要求,全部都给予他们。割了三镇之后,又把亲王送去做人质,又答应给不计其数的金币,让敌人有条件窥探到中原的软弱,这就是失去讲和的时机。各地军队已经汇集,多出敌人几倍,将士气势正盛心正齐,但朝廷畏惧胆怯,不肯用一下军队击贼,警记了姚仲平劫寨的小小挫败,却忘掉了周亚夫围困敌人的成功大计,使敌人安然地获取丰厚的收获然后回军,这就是丧失作战的时机。失去讲和与作战的这两个时机,故而让敌人野心更加放纵,第二次发动南侵无所忌惮,于是有了吞并中原华夏的企图。就好像病人的病症已经清楚了,应当使用猛药却不用,即使暂时能够平安,但疾病一定还会发作。以现在情况来回顾去年,人心、国势已经都不能相提并论了,相差何止是十倍百倍啊!臣子的道义,只有应当奋不顾身,用死来献身于国家危急。如果能获得成功,就是天命了。然而从此以后,如果朝廷没有大的惩治,士人风气没有大的改变,朝廷内外大小力量同心协力,把扶持国家、保全家族作为所应追求的事,扫除苟且怠惰的习气,嫉妒谗毁的风气,那么即使让敌寇退去了,又怎么能够容易支撑下去呢!所以,我在这里毫无隐瞒地记录那些实情,希望后来阅读的人,对这些文字能有感慨触动。【模拟练习】【题组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若伯夷者,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岑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也。当殷之亡、周之兴,微子贤也,抱祭器而去之。武王、周公圣也,从天下之贤士与天下之诸侯,而往攻之,未尝闻有非之者也。彼伯夷、叔齐者,乃独以为不可。殷既灭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独耻食其粟,饿死而不顾。由是而言,夫岂有求而为哉?信道笃而自知明也。(选自韩愈《伯夷颂》,有删改)材料二:事有出于千世之前,圣贤辩之甚详而明,然后世不深考之,因以偏见独识,既失其本,而学士大夫共守之不为变者,盖有之矣,伯夷是也。夫伯爽,古之论有孔子、孟子焉。以孔、孟之可信而又辩之反复不一,是愈可信也。孔、孟皆以伯夷遭纣之恶,不念以怨,不忍事之,以求其仁,饿而避,不自降辱,以待天下之清,而号为圣人耳。然则司马迁以武王伐纣,伯夷扣马而谏,天下宗周而耻之,义不食周粟,而为《采薇之歌》。韩子因之亦为之颂以为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是大不然也。夫商衰而纣以不仁残天下,天下孰不病纣?而尤者,伯夷也。尝与太公闻西伯善养老,则往归焉。当是之时,欲夷纣者,二人之心岂有异邪?是武王一奋,太公相之,遂出元元于涂炭之中。伯夷乃不与,何哉?盖二老,所谓天下之大老,行年八十余,而春秋固已高矣。自海滨而趋文王之都,计亦数千里之远,文王之兴以至武王之世,岁亦不下十数,其伯夷欲归西伯而志不遂,乃死于北海邪?抑来而死于道路邪?抑其至文王之都而不足以及武王之世而死邪?如是而言伯夷,其亦理有不存者也。且武王倡大义于天下,太公相而成之,而独以为非,岂伯夷乎?天下之道二,仁与不仁也。纣之为君,不仁也;武王之为君,仁也。伯夷固不事不仁之纣,以待仁而后出,武王之仁焉,又不事之,则伯夷何处乎?余故曰,圣贤辩之甚明,而后世偏见独识者之失其本也。鸣呼,使伯夷之不死,以及武王之时,其烈岂减太公哉!(选自王安石《伯夷》,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韩愈看来伯夷反对伐纣和耻食周粟之举,不仅是符合“义”的特立独行,更是深明君臣大义的臣下对“道”统的崇奉和维护。B、韩愈将伯夷与微子对比,盛赞伯夷是天地之间、古往今来最不顾世俗非难的人,他的精神与日月、泰山、天地相比而丝毫不逊色。C、王安石此文,针对《史记》及韩愈《伯夷颂》有关伯夷的记述和评论展开辩驳,体现了王安石不盲从权威、不苟顺流俗的理性精神。D、王安石认为,伯夷是姜太公一类的人物,不满商纣暴政又德高望重,如果活到武王时期并辅佐他,其功劳成就将完全不逊于姜太公。2、下图是材料二的思维导图,请补充完成横线处的空缺内容。【题组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4题。材料一:

凡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夫杀人之父兄,利人之货财,臣妾人之子女,此皆盗也。故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兵之所加者,农不离其田业,贾不离其肆宅,士大夫不离其官府,由其武议在于一人,故兵不血刃而天下亲焉。超

众号武王伐纣,师渡盟津,死士三百,战士三万。纣之陈亿万,蜚廉、恶来,身先戟斧,陈开百里。武王不罢士民,兵不血刃,而克商诛纣。无祥异也,人事修不修而然也。(节选自《尉缭子·武议》)材料二:传语称:“纣力能索铁伸钩,抚梁易柱。”言其多力也。“蜚廉、恶来之徒,并幸受宠。”言好技力之主致技力之士也。或言“武王伐纣,兵不血刃。”夫以索铁伸钩之力,辅以蜚廉、恶来之徒,与周军相当,武王德虽盛不能夺纣素所厚之心纣虽恶亦不失所与同行之意。虽为武王所擒,时亦宜杀伤十百人。今言“不血刃”,非纣多力之效,蜚廉、恶来助纣之验也。案武王之符瑞,不过高祖。武王有白鱼、赤乌之佑,高祖有断大蛇、老妪哭于道之瑞。武王有八百诸侯之助,高祖有天下义兵之佐;天下畔秦,宜多于纣。高祖伐秦,还破项羽,战场流血,暴尸万数,失军亡众,几死一再,然后得天下,用兵苦,诛乱剧。独云周兵不血刃,非其实也。言其易,可也;言不血刃,增之也。凡天下之事,不可增损,考察前后,效验自列,是非之实有所定矣。世称纣力能索铁伸钩,又称武王伐之兵不血刃。夫以索铁伸钩之力当人,则是孟、夏育之匹也;以不血刃之德取人,则是三皇、五帝之属也。以索铁之力,不宜受服;以不血刃之德,不宜钝兵。今称纣力,则武王德贬;誉武王,则纣力少。索铁、不血刃,不得两立;殷、周之称,不得二全。不得二全,则必一非。(节选自《论衡·语增篇》)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认为,用兵不是为盗,目的只在于惩罚祸首一人而不伤害无辜,兵不血刃就能赢得天下人的亲附。武王伐纣就是如此。B、传言纣王力大无比,又宠信蜚廉、恶来等猛士。材料二推断,商周对战之时,即便纣王被擒住,武王也不能做到“不血刃”。C、材料二认为事情不能随意夸大,仔细考察,真相才会得到判定。纣王力大无穷与武王兵不血刃不能同时成立,必有一个说法错误。D、材料一以武王商纣力量悬殊却能轻易克敌的事例,论证了修行人事的重要性;材料二则通过具体分析推断,否定了这一观点。4、请根据材料二第2段,用自己的话将下面的推理过程补充完整。(3分)前提:(1)相比武王,高祖的祥瑞更加明显;(2)相比武王,

(3)即便如此,

推断:

【题组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6题。李骥,字尚德,郯城人。举洪武二十六年乡试。入国学,居三年,授户科给事中。时关市讥商旅,发囊篋,骥奏止之。寻坐事免。建文时,荐起新乡知县,招流亡,给以农具,复业者数千人。内艰去官,官民相率奏留者数四,不许。永乐初,服阕,改知东安。事有病民,辄奏于朝,罢免之。有嫠妇子啮死,诉于骥。骥祷城隍神,深自咎责。明旦,狼死于其所。侍郎李昶等交荐,擢刑部郎中。奏陈十余事,多见采纳。坐累,谪役保安。洪熙时,有诏求贤,荐为御史。陈经国利民十事,仁宗嘉纳。宣德五年巡视仓场,军高祥盗仓粟,骥执而鞠之。祥父妾言,祥与张贵等同盗,骥受贵等贿故独罪祥。刑部侍郎施礼遂论骥死。骥上章自辩,帝曰:“御史即擒盗,安肯纳贿!”命偕都察院再讯,骥果枉。帝乃切责礼,而复骥官。其年十一月,择廷臣二十五人为郡守,奉敕以行。骥授河南知府,肇庆则给事中王莹,琼州则户部郎中徐鉴,汀州则礼部员外郎许敬轩,宁波则刑部主事郑珞,抚州则大理寺正王升,后皆以政绩著。河南境多盗,骥为设火甲,一户被盗,一甲偿之。犯者,大署其门曰盗贼之家。又为《劝教文》,振木铎以徇之。自是人咸改行,道不拾遗。郡有伊王府,王数请嘱,不从。中官及校卒虐民,又为骥所抑恨甚及冬至令骥以四更往陪位行礼及骥如期往诬骥后期执而桎梏之次日乃释。骥奏闻,帝怒,贻书让王,府中承奉、长史、典仪悉逮置于理。骥持身端恪,晏居虽几席必正。莅郡六年卒,年七十。士民赴吊,咸哭失声。(选自《明史·李骥传》,有删减)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骥在担任户科给事中时,曾上奏阻止关市讥讽商旅并搜查其行囊的行为,表现出他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公正执法的坚持。B.李骥在新乡任知县期间,积极恢复农业生产,招回流亡百姓,并给予他们农具,成功使数千人重返家园,显示出他的治理才能和对百姓的关爱。C.李骥在处理高祥盗仓粟一案时,虽然被诬陷受贿,但他坚持自我辩护,最终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支持,证明了他的清廉和坚韧。D.李骥在河南任知府时,严厉打击盗窃行为,设立火甲制度,对犯罪者进行公开羞辱,并通过教育引导百姓改过自新,有效地维护了社会治安。6.李骥去世后,“士民赴吊,咸哭失声”,可见他深受百姓爱戴,请结合文本概括其受爱戴的原因。【答案与解析】【题组一】1【参考答案】B【解析】“将伯夷与微子对比”理解错误。韩愈并未将伯夷与微子对比,文中真正对比的是天下贤士、诸侯跟随武王伐纣与伯夷、叔齐反对武王伐纣的不同态度。2、

【参考答案】①孔孟;②扣马而谏,耻食周粟;③伯夷避世以待仁君,武王为君仁义,伯夷不可能反对。【参考译文】材料一:士人志行高洁不随波逐流,只是适合于“义”的标准罢了,不顾虑别人对自己看法如何的,都是豪杰之士,(都是)崇奉“道”无比笃诚并且能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人。像伯夷,哪怕穷极天地绵延万世,他都是最不顾虑世人非议的人。(跟伯夷比,)光明的日月不足以称为明亮,高峻的泰山不足以称为高大,高远的天地不足以称为包容万物。在商衰落而周兴起之际,微子贤能,(屡次劝谏纣王无果,见商将亡,)抱着祖宗的祭祀礼器离开了商都。武王、周公圣明,率领天下的贤士和诸侯,前去攻打商纣王,不曾听闻有谁非议此举的。那伯夷、叔齐,竟偏偏认为不可以。商朝灭亡之后,天下遵奉周为宗主。那伯夷、叔齐二人竟偏偏认为吃周朝的粮食是可耻的,饿死也不后悔。由此说来,(他们)难道是要博取什么才这样做吗?是因为崇奉“道”无比笃诚并且能清楚地认识自己啊。(选自韩愈《伯夷颂》,有删改)材料二:有些事情发生在千百代之前,古圣先贤们虽然已经把它们说得清楚且明白,但后世之人不去深入考察探究,仅凭借自己的偏见和浅见,(就提出某种说法,)导致失去事情的本来面貌,而学者、大夫们全都信守这种说法而不改变,这是有的啊,伯夷的事情就是这样。伯夷,古代谈论他的有孔子和孟子。凭着孔孟二人值得信赖而又对此不止一次地重复论说,他们的这些说法就更加可信了。孔子、孟子都认为伯夷遭遇纣王的暴政,不记旧怨,又不忍屈心侍奉,而追求自己信奉的仁义,甘心受饿,退避隐居,不肯降低操守侮辱自身,来等待天下政治清明,于是被称为圣人。然而,司马迁却认为武王伐纣时,伯夷拉住马进谏阻止,天下归周后,伯夷感到耻辱,坚持君臣之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作了《采薇》这首歌。韩愈沿袭了这个说法,也为他写了篇《伯夷颂》,认为没有伯夷、叔齐这两个人,后世乱臣贼子就会接连不断地出现,这是非常不正确的。商朝衰落,纣王用不仁残害天下人,天下人谁不怨恨纣王呢?而最怨恨的,是伯夷了。(他)与姜太公曾经听说西伯侯善于奉养老人,就打算前往归附。在这个时候,想要消灭商纣的心情,他们二人难道会有不同吗?这时武王奋然起事,姜太公辅佐他,于是将百姓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伯夷却没参与,这是为什么呢?要知道伯夷、姜太公都是当时德高望重之人,八十多岁,年龄(在当时)本就很高了。从北海之滨奔赴文王的邦都,算起来也有几千里远,从文王兴起到武王时代,也有几十年的时间,难道伯夷想归附西伯侯的愿望没等实现,就已死在北海了吗?还是死在奔赴西岐的路上了?还是到了文王的邦都却没有等到武王的时代就死了呢?根据这些分析推论,司马迁所说的伯夷“叩马而谏”、不食周粟这些说法就没有道理了。况且武王向天下人倡导大义,太公辅佐他完成大业,而唯独认为(此举)不是正义的,难道这个人会是伯夷吗?天下的政道有两种,仁义的和不仁义的。商纣执政为君,不仁义;武王执政为君,仁义。伯夷固然不侍奉不仁义的商纣,而要等待仁义的君王再出山,但武王明明仁义,(伯夷)也不侍奉他,那么伯夷是想把自己置于何地呢?所以我说:古圣先贤说得清楚明白,但后世人怀着偏见浅见令事情失去了本来面目。唉,假使伯夷不死,赶上武王的时代,他的功业又岂会低于太公呢?(选自王安石《伯夷》,有删改)【题组二】3【参考答案】D4、【参考答案】①高祖的实力更为雄厚;②高祖付出惨重代价才打败秦国;③武王不可能兵不血刃就打败纣王(或:武王也要付出惨重代价才能打败纣王)【参考译文】材料一:凡是用兵,不要进攻没有过错的国家,不要杀害无辜的人民。所以用兵的目的,是用来平定暴乱、制止不义行为的。军队讨伐的国家,要使农民不离开他们的土地,商人不离开他们的店铺,官吏不离开他们的官府,因为用兵的目的只在于惩罚祸首一人,所以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