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RAN PTN技术及应用》课件第3章 路由协议_第1页
《IPRAN PTN技术及应用》课件第3章 路由协议_第2页
《IPRAN PTN技术及应用》课件第3章 路由协议_第3页
《IPRAN PTN技术及应用》课件第3章 路由协议_第4页
《IPRAN PTN技术及应用》课件第3章 路由协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路由协议

路由概述与路由器发展历史

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

动态路由协议概述

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

动态路由之OSPF协议

动态路由之BGP协议第3章路由协议

路由概述与路由器发展历史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

动态路由协议概述

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

动态路由之OSPF协议

动态路由之BGP协议第3章路由协议路由概述与路由器发展历史3.1.1路由概述路由是指分组从源到目的地时,决定端到端路径的网络范围的进程。路由器是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第三层(网络层)的数据包转发设备。路由器通过转发数据包来实现网络互连。虽然路由器可以支持多种协议(如TCP/IP、IPX/SPX、AppleTalk等协议),但是在我国绝大多数路由器运行TCP/IP协议。路由器通常连接两个或多个由IP子网或点到点协议标识的逻辑端口,至少拥有1个物理端口。路由器根据收到数据包中的网络层地址以及路由器内部维护的路由表决定输出端口以及下一跳地址,并且重写链路层数据包头实现转发数据包。路由器通过动态维护路由表来反映当前的网络拓扑,并通过网络上其他路由器来交换路由,通过链路信息来维护路由表。路由概述与路由器发展历史3.1.2路由器的发展历史路由器的发展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下面五个阶段。第一代路由器:集中转发,总线交换最初的IP网络并不大,其网关所需要连接的设备及其需要处理的负载也很小。这个时候网关(路由器)基本上可以用一台计算机插多块网络接口卡的方式来实现。接口卡与中央处理器(CPU)之间通过内部总线相连,CPU负责所有事务处理,包括路由收集、转发处理、设备管理等。网络接口收到报文后通过内部总线传递给CPU,由CPU完成所有处理后从另一个网络接口传递出去。路由概述与路由器发展历史3.1.2路由器的发展历史第二代路由器:集中+分布转发,接口模块化,总线交换等技术由于每个报文都要经过总线送交CPU处理,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多,网络流量不断增大,接口数量、总线带宽和CPU的瓶颈效应越来越突出。于是很自然地想到:如何提高网络接口数量,如何降低CPU和总线的负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第二代路由器就在网络接口卡上进行一些智能化处理,由于网络用户通常只会访问少数的几个地方,因此可以考虑把少数常用的路由信息采用Cache技术(高速缓冲存储器技术)保留在业务接口卡上,这样大多数报文就可以直接通过业务板Cache的路由表进行转发,以减少对总线和CPU的需求。路由概述与路由器发展历史3.1.2路由器的发展历史第三代路由器:分布转发,总线交换第三代路由器采用全分布式结构,即路由与转发分离的技术,主控板负责整个设备的管理和路由的收集、计算功能,并把计算形成的转发表下发到各业务板;各业务板根据保存的路由转发表能够独立进行路由转发。另外总线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通过总线、业务板之间的数据转发完全独立于主控板,实现了并行高速处理,使得路由器的处理性能成倍提高。路由概述与路由器发展历史3.1.2路由器的发展历史第四代路由器:ASIC分布转发,网络交换网络流量特别是核心网络的流量以指数级增长,传统的基于软件的IP路由器已经无法满足网络发展的需要。一些厂商提出了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为专门目的而设计的集成电路)实现方式,它把转发过程的所有细节全部采用硬件方式来实现。另外在交换网上采用了Crossbar(或称为CrossPoint,交叉开关矩阵或纵横式交换矩阵)或共享内存的方式解决了内部交换的问题。这样,路由器的性能达到千兆比特,即早期的千兆交换式路由器。路由概述与路由器发展历史3.1.2路由器的发展历史第五代路由器技术:网络处理器分布转发,网络交换基于ASIC的硬件转发在获取高性能的同时,牺牲了业务灵活性。在IP互联网领域,业务发展非常迅速,平均每半年就会兴起一项新的业务,而这些业务可能就对转发流程有影响,需要转发程序适度调整来获得高品质支持。在此背景下,MPLS

VPN技术逐步成为热门,运营商需要在骨干网、城域网中开展MPLS

VPN业务,这时发现原来在骨干网应用的第四代路由器无法提供高性能的VPN业务,需要全面升级或另外建设专门的VPN承载网络。在当时的运营环境下,带宽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业务的快速应用才是核心,因此,ASIC固有的灵活性差、业务支持不足的问题成为了路由器发展的主要瓶颈。新的需求,带来新的矛盾,就又会造就新的发展。网络处理器技术兴起,促使第五代路由器出现。

路由概述与路由器发展历史

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

动态路由协议概述

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

动态路由之OSPF协议

动态路由之BGP协议第3章路由协议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3.2.1工作原理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它比交换机更智能,能理解数据中的IP地址,如果路由器接收到一个数据包,就检查其中的IP地址,如果目标IP地址是本地网络的就不理会,如果是其他网络的,就将数据包转发出本地网络。路由器利用网络寻址功能在网络中确定一条最佳的路径。路由器通过数据包中IP地址的网络部分确定分组的目的网络,并通过IP地址的主机部分和设备的MAC地址确定到目的节点的连接。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3.2.1工作原理路由器具有路由选择和交换的功能。路由选择功能是指为传送分组,路由器会使用地址的网络部分进行路由选择以确定一条最佳路径。路由交换功能是指路由器有能力接收分组并进行转发。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3.2.2路由工作过程路由工作过程如下:路由发现:学习路由的过程,动态路由通常由路由器自己完成,静态路由需要手工配置。路由转发:路由学习之后会按照学习更新的路由表进行数据转发。路由维护:路由器通过定期与网络中其他路由器进行通信来了解网络拓扑变化以便更新路由表。路由器记录了接口所直连的网络ID,称为直连路由,路由器可以自动学习直连路由而不需要配置。路由器所识别的逻辑地址的协议必须被路由器所支持。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3.2.2路由工作过程R1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3.2.2路由工作过程R2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3.2.2路由工作过程R3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3.2.3路由表详细介绍路由器通过路由表选择路由,把优选路由下发到FIB(ForwardingInformationBase,路由转发表)中,通过FIB表指导报文转发。每个路由器中都至少保存着一张路由表和一张FIB表。路由表中保存了各种路由协议发现的路由,记载着路由器所知的所有网段的路由信息。FIB表中每条转发项都指明了要到达某子网或某主机的报文应通过路由器的哪个物理接口发送,就可到达该路径的下一个路由器,或者不需再经过别的路由器便可传送到直接相连的网络中的目的主机。路由表被存放在路由器的RAM上,当路由器重新启动后原来的路由信息都会消失,如果路由器要维护的路由信息较多时,会占用较多的RAM空间。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3.2.3路由表详细介绍1.路由表项DestMaskGwInterfaceOwnerprimetric10.26.32.0255.255.255.010.26.245.5gei-1/1BGP200010.26.33.253255.255.255.25510.26.245.5gei-1/1OSPF1101410.26.33.254255.255.255.25510.26.245.5gei-1/1OSPF1101310.26.36.0255.255.255.24810.26.36.2gei-5/2.1Direct0010.26.36.2255.255.255.25510.26.36.2gei-5/2.1Address0010.26.36.24255.255.255.24810.26.36.26gei-5/2.4Direct0010.26.245.4255.255.255.25210.26.245.6gei-1/1Direct0010.26.245.6255.255.255.25510.26.245.6gei-1/1Address00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3.2.3路由表详细介绍1.路由表项Dest:目的逻辑网络或子网地址。Mask:目的逻辑网络或子网的掩码。Gw:与之相邻的路由器的端口地址,即该路由的下一跳IP地址。Interface:学习到该路由条目的接口,也是数据包离开路由器去往目的地将经过的接口。Owner:路由来源,表示该路由信息是怎样学习到的。路由来源一般分为本机地址、直连路由、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和缺省路由。Pri:路由的管理距离,即优先级,决定了来自不同路由来源的路由信息的优先权。Metric:度量值,表示每条可能路由的代价,度量值最小的路由就是最佳路由。Metric只有当同一种动态路由协议,发现多条到达同一目的网段路由的时候,才有比较性。不同路由协议的Metric不具有可比性。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3.2.3路由表详细介绍1.路由表项1)路由来源

路由表中,Owner为Address表示路由来源为本机地址。与路由器直接相连的网段生成的路由,由链路层协议发现。

直连路由只能发现本接口所属网段。直连路由产生方式Owner为Direct,路由优先级为0,拥有最高路由优先级。其Metric值为0,表示拥有最小Metric值。

系统管理员手工设置的路由称之为静态(Static)路由,一般是在系统安装时就根据网络的配置情况预先设定的,不会随未来网络拓扑结构的改变而自动改变。静态路由产生方式Owner为Static,路由优先级为1,其Metric值为0。

缺省路由是一个路由表条目,用来指明一些在下一跳没有明确地列于路由表中的数据单元应如何转发。对于在路由表中找不到明确路由条目的所有的数据包都将按照缺省路由指定的接口和下一跳地址进行转发。缺省路由也是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目的地址与掩码配置为全零(0.0.0.00.0.0.0)。缺省路由产生方式Owner为Static,路由优先级为1,其Metric值为0。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3.2.3路由表详细介绍2)管理距离

为了识别最优路径,各路由协议(包括静态路由)都被赋予了一个管理距离。这样,当存在多个路由信息源时,具有较小管理距离值的路由协议所发现的路由将成为最优路由,并被加入到路由表中。RouteSourceDefaultDistanceConnectedinterface0Staticrouteoutaninterface0Staticroutetoanexthop1ExternalBGP20OSPF110IS-IS115RIPv1,v2120EGP140InternalBGP200Unknown255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3.2.3路由表详细介绍1.路由表项3)度量值

路由的度量值(Metric)标识出了到达这条路由所指的目的地址的代价,通常路由的度量值会受到跳数、带宽、线路时延、负荷、线路可靠性、最大传输单元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动态路由协议会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因素来计算度量值(如RIP用跳数来计算度量值)。该度量值只在同一种路由协议内有比较意义,不同的路由协议之间的路由度量值没有可比性,也不存在换算关系。

静态路由和直连路由的度量值为0。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3.2.3路由表详细介绍2.路由匹配原则

在路由器中,路由选择的依据包括目的地址、最长匹配、管理距离和度量值。默认的路由选择过程如下:根据目的地址和最长匹配原则进行查找。若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由符合,则查看管理距离,不同路由协议的管理距离值不同。管理距离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当管理距离相同时,会查看度量值。度量值越小,优先级越高。路由的最长匹配就是路由查找时,使用路由表中到达同一目的地的子网掩码最长的路由。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3.2.3路由表详细介绍2.路由匹配原则DestMaskGwInterfaceOwnerprimetric1.0.0.0255.0.0.01.1.1.1gei-1/1.1Direct001.1.1.1255.255.255.2551.1.1.1gei-1/1.1Address002.0.0.0255.0.0.02.1.1.1gei-1/1.2Direct002.1.1.1255.255.255.2552.1.1.1gei-1/1.2Address003.0.0.0255.0.0.03.1.1.1gei-1/1.3Direct003.1.1.1255.255.255.2553.1.1.1gei-1/1.3Address0010.0.0.0255.0.0.01.1.1.1gei-1/1.1OSPF1101010.1.0.0255.255.0.02.1.1.1gei-1/1.2Static1010.1.1.0255.255.255.03.1.1.1gei-1/1.3RIP12050.0.0.00.0.0.01.1.1.1gei-1/1.1Static00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3.2.4原理算法路由工作包含两个基本的动作:一是确定最佳路径,二是通过网络传输信息。1.路径选择Metric是路由算法用以确定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的计量标准,如路径长度。为了帮助选路,路由算法初始化并维护包含路径信息的路由表,路径信息根据使用的路由算法不同而不同。路由表比较metric以确定最佳路径,这些metric根据所用的路由算法而不同。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3.2.4原理算法路由工作包含两个基本的动作:一是确定最佳路径,二是通过网络传输信息。2.路由算法路由算法的基本要求:优化高效简单稳定快速聚合灵活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3.2.4原理算法路由工作包含两个基本的动作:一是确定最佳路径,二是通过网络传输信息。3.算法特征平坦与分层智能域内与域间快速聚合链接状态与距离向量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3.2.5路由协议分类路由器学习路由信息、生成并维护路由表的方法包括直连路由(DirectRouting)、静态路由(StaticRouting)和动态路由(DynamicRouting)。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3.2.5路由协议分类1.直连路由直连路由是由链路层协议发现的,一般指去往路由器的接口地址所在网段的路径,该路径信息不需要网络管理员维护,也不需要路由器通过某种算法进行计算获得,只要该接口处于活动状态(Active),路由器就会把通向该网段的路由信息填写到路由表中去,直连路由无法使路由器获取与其不直接相连的路由信息。直连路由会随接口的状态变化在路由表中自动变化,当接口的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状态正常时,此直连路由会自动出现在路由表中,当路由器检测到此接口down掉后此条路由会自动消失。产生方式(owner)为直连(direct),路由优先级为0,拥有最高路由优先级。其metric值为0,表示拥有最小metric。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3.2.5路由协议分类2.静态路由静态路由是网络管理员通过手工配置指定的路由。当网络结构比较简单时,只需配置静态路由就可以使网络正常工作。静态路由不像动态路由那样根据路由算法建立路由表,也不能自动适应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当网络发生故障或者拓扑发生变化后,必须由网络管理员手工修改配置。静态路由在路由表中产生方式为静态(Static),路由优先级默认为1、Metric值默认为0。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3.2.5路由协议分类2.静态路由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3.2.5路由协议分类2.静态路由静态路由具有以下优点:1)静态路由无需进行路由交换,因此节省网络的带宽、CPU利用率和路由器内存;2)静态路由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在使用静态路由的网络中,静态路由表的生成完全是在网络管理员对全网拓扑熟悉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路由需求来进行配置的,因此可以达到对网络中路由行为的精确控制,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静态路由的缺点:1)需要网络管理员必须真正理解网络拓扑并正确配置路由。2)网络的扩展性能差。在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静态路由不会自动改变,需要管理员及时对静态路由表进行调整。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3.2.5路由协议分类2.静态路由默认路由又称为缺省路由,也是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目的地址与掩码配置为全零(0.0.0.00.0.0.0)。当路由表中的所有路由都选择失败的时候,为使得报文有最终的一个发送地,将使用默认路由。如果报文的目的地不在路由表中且没有配置默认路由,那么该报文将被丢弃,将向源端返回一个ICMP报文报告该目的地址或网络不可达。默认路由可以是管理员设定的静态路由,也可能是某些动态路由协议自动产生的结果。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3.2.5路由协议分类2.静态路由静态路由负荷分担

对同一路由协议来说,允许配置多条目的地相同且开销也相同的路由。通过静态配置,可以使得转发表中,对于同一个目的地址,有多条可用的优先级相同的静态路由条目,当到同一目的地的路由中,没有更高优先级的路由时,这几条路由都被采纳,在转发去往该目的地的报文时,依次通过各条路径发送,从而实现网络的负载分担。负荷分担可使超出单个接口带宽的流量均分到多条链路上,实现流量在各条链路上的负载均衡。负荷分担的转发机制支持两种方法,逐流模式和逐包模式,表3-4给出了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3.2.5路由协议分类2.静态路由静态路由负荷分担

负荷分担方式优点缺点逐流模式到给定目的的包可以保证走同一条路径,即使在有多条可用路径的情况下;到不同目的的包可以走不同的路径当流量中只有少量的目的地址时,可能会引起流量集中在少数路径上,分担不均衡;当流量中目的地址增加时,负荷分担会更有效逐包模式路径利用率高,因为逐包模式使用轮转法来确定数据包走的路径,使得转发负荷均匀地分布在各条路径上对于到给定目的的流量可能会选择不同的路径,造成接收端的排序,对于VoIP和其他要求有序的流量不适用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3.2.5路由协议分类3.动态路由动态路由是与静态路由相对的一个概念,指路由器能够根据路由器之间的交换的特定路由信息自动地建立自己的路由表,并且能够根据链路和节点的变化适时地进行自动调整。当网络中节点或节点间的链路发生故障,或存在其它可用路由时,动态路由可以自行选择最佳的可用路由并继续转发报文。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3.2.5路由协议分类3.动态路由特点静态路由动态路由配置的复杂性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配置越来越复杂通常不受网络规模的影响管理员需要的知识不需要额外的专业知识需要学习高级的技术和原理拓扑结构的变化需要管理员参与会自动根据拓扑的变化进行调整扩展性适用于简单的拓扑结构简单和复杂的拓扑结构都适用安全性比动态路由安全比静态路由安全性差资源需要情况不需要额外的资源占用CPU、内存、网络带宽等资源可预测性通过相同的路径到达目的IP地址根据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到达目的IP地址的路径也会变化。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3.2.5路由协议分类3.动态路由动态路由机制的运作依赖路由器的两个基本功能:路由器之间适时的路由信息交换,对路由表的维护:1)路由器之间适时地交换路由信息。动态路由之所以能根据网络的情况自动计算路由、选择转发路径,是由于当网络发生变化时,路由器之间彼此交换的路由信息会告知对方网络的这种变化,通过信息扩散使所有路由器都能得知网络变化。2)路由器根据某种路由算法(不同的动态路由协议算法不同)把收集到的路由信息加工成路由表,供路由器在转发IP报文时查阅。

路由概述与路由器发展历史

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

动态路由协议概述

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

动态路由之OSPF协议

动态路由之BGP协议第3章路由协议动态路由协议概述动态路由协议是一些动态生成(或学习到)路由信息的协议。在计算机网络互联技术领域,我们可以把路由定义如下,路由是指导IP报文发送的一些路径信息。动态路由协议是网络设备如路由器学习网络中路由信息的方法之一,这些协议使路由器能动态地随着网络拓扑中产生的变化,更新其保存的路由表,使网络中的路由器在较短的时间内,无需网络管理员介入自动地维持一致的路由信息,使整个网络达到路由收敛状态,从而保持网络的快速收敛和高可用性。按照区域(指自治系统),动态路由协议可分为IGP(InteriorGatewayProtocol,内部网关协议)和EGP(ExteriorGatewayProtocol,外部网关协议);按照所执行的算法,动态路由协议可分为DV(DistanceVector,距离矢量)协议和LS(LinkState,链路状态)协议,以及思科公司开发的混合型路由协议。动态路由协议概述动态路由协议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式。1.按寻径算法分类动态路由协议按寻址算法的不同,可以分为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1)距离矢量路由协议距离矢量路由协议采用距离矢量算法,是相邻的路由器之间互相交换整个路由表,并进行矢量的叠加,最后学习到整个路由表。距离矢量算法的优点包括:路由器之间周期性的交换路由表,交换的是整张路由表的内容;每个路由器和其直连的邻居之间交换路由表。网络拓扑发生了变化之后,路由器之间会通过定期交换更新包来获得网络的变化信息。距离矢量路由协议有RIP、BGP等

3.3.1动态路由协议分类动态路由协议概述1.按寻径算法分类动态路由协议按寻址算法的不同,可以分为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2)链路状态路由协议链路状态路由协议采用链路状态算法。链路状态是一个层次式的,执行该算法的路由器不是简单的从相邻的路由器学习路由,而是把路由器分成区域,收集区域内所有路由器的链路状态信息,根据链路状态信息生成网络拓扑结构,每一个路由器再根据拓扑结构图计算出路由。链路状态路由协议有OSPF、IS-IS等。。

3.3.1动态路由协议分类动态路由协议概述2.按工作区域分类根据协议适用的范围,产生了相应的两种路由协议,分别是内部网关协议和外部网关协议。

1)内部网关协议内部网关协议是负责一个路由域(在一个自治系统内运行同一种路由协议的域,称为一个路由域)内路由的路由协议。内部网关协议的作用是确保在一个域内的每个路由器均遵循相同的方式表示路由信息,并且遵循相同的发布和处理信息的规则,主要用于发现和计算路由。内部网关协议有:RIP、OSPF、IS-IS等。2)外部网关协议外部网关协议负责在自治系统之间或域间完成路由和可到达信息的交互,主要用于传递路由。BGP是目前最常用的EGP。3.3.1动态路由协议分类动态路由协议概述2.按路由类型分类Internet中的IP数据包一般是点到点的应用,但也有某些情况是点到多点的应用,如音频/视频会议(多媒体会议),某些信息(如股票)的实时数据传送,网络游戏和仿真等,将点到点和点到多点这两种IP数据包的路由分别称为单播路由和组播路由。由此对应两种路由协议:单播路由协议和组播路由协议。1)单播路由协议单播路由协议是生成和维护单播路由表的协议。单播路由协议有RIP、OSPF、IS-IS、IGRP、BGP等。2)组播路由协议组播路由协议是生成和维护组播路由表的协议。组播路由协议有DVMRP、PIM-SM、PIM-DM、MOSPF、MBGP等。3.3.1动态路由协议分类动态路由协议概述3.3.2常见动态路由协议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包括RIP协议、OSPF协议、IS-IS协议、BGP协议等。1.RIP路由信息协议(RIP)是内部网关协议IGP中最先得到广泛使用的协议。RIP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是因特网的标准协议。RIP是Internet中常用的路由协议,路由器根据距离选择路由,路由器收集所有可到达目的地的不同路径,并且保存有关到达每个目的地的最少站点数的路径信息,除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外,任何其它信息均予以丢弃。同时路由器也把所收集的路由信息用RIP协议通知相邻的其它路由器。这样,正确的路由信息逐渐扩散到了全网。动态路由协议概述3.3.2常见动态路由协议2.IS-ISIS-IS(IntermediateSystem-to-IntermediateSystem,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路由协议最初是ISO为CLNP(ConnectionLessNetworkProtocol,无连接网络协议)设计的一种动态路由协议。IS-IS属于内部网关路由协议,用于自治系统内部。IS-IS是一种链路状态协议,与OSPF协议非常相似,使用最短路径优先算法进行路由计算。动态路由协议概述3.3.2常见动态路由协议3.OSPFOSPF(OpenShortestPath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内决策路由。OSPF是一种基于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需要每个路由器向其同一自治系统的所有其它路由器发送链路状态广播信息。利用OSPF的路由器首先必须收集有关的链路状态信息,并根据一定的算法计算出到每个节点的最短路径。OSPF将一个自治系统再划分为区,相应地即有两种类型的路由选择方式:当源和目的地在同一区时,采用区内路由选择;当源和目的地在不同区时,则采用区间路由选择。这就大大减少了网络开销,并增加了网络的稳定性。动态路由协议概述3.3.2常见动态路由协议4.BGP边界网关协议(BGP)是运行于TCP上的一种自治系统的路由协议。BGP是唯一一个用来处理像因特网大小的网络的协议,也是唯一能够妥善处理好不相关路由域间的多路连接的协议。

路由概述与路由器发展历史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

动态路由协议概述

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

动态路由之OSPF协议

动态路由之BGP协议第3章路由协议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3.4.1IS-IS协议概述IS-IS协议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用于CLNS(ConnectionlessNetworkService,无连接网络服务)的路由协议。IS-IS协议是OSI协议中的网络层协议,通过对IS-IS协议进行扩充,增加了对IP路由的支持,形成集成化的IS-IS协议。现在提到的IS-IS协议都是指集成化的IS-IS协议。IS-IS是一种链路状态协议,基于SPF算法,以寻找到目标的最佳路径,由于SPF算法本身的优势,IS-IS协议天生具有抵抗路由环路的能力。其工作机制是通过将网络划分成区域,区域内的路由器只管理区域内路由信息,从而节省路由器开销,此特点使其能适应中大型网络的需要。IS-IS协议使用了Dijkstra的最短路径优先算法(SPF)来计算拓扑。IS-IS根据链路状态数据库,并使用SPF算法算得的拓扑结构,选择最优路由,再将该路由加入到IP路由表中。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3.4.2IS-IS协议报文由于IS-IS协议基础是CLNS,而不是IP,因此在路由器之间通讯时,IS-IS使用的是ISO定义的协议数据单元(PDU)。IS-IS中使用的PDU类型主要有下面四种:LSP(LinkStatePDU,链路状态数据单元)链路状态数据单元用来在区域中传播链路状态记录。IIHPDU(IS-ISHelloPDU,IS-ISHello报文)Hello报文用于维护邻接。CSNP(CompleteSequenceNumbersProtocolDataUnit,全时序协议数据单元)PSNP(PartialSequenceNumberProtocolDataUnit,部分时序协议数据单元)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3.4.2IS-IS协议报文IS-ISHello报文格式如图所示。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3.4.2IS-IS协议报文CSNP(CompleteSequenceNumbersProtocolDataUnit,全时序协议数据单元)CSNP包含了网络中每一个LSP的总结性信息,当路由器收到一个CSNP时,会将该CSNP与其链路状态数据库进行比较,如果该路由器丢失了一个在CSNP中存在的LSP时,会发送一个组播PSNP,向网络中其它路由器索要其需要的LSP。PSNP(PartialSequenceNumberProtocolDataUnit,部分时序协议数据单元)PSNP在点对点链路中用于确认接收的LSP;在点对点链路和广播链路中用于请求最新版本或者丢失的LSP。CSNP和PSNP具有相同的数据包格式并且各自携带了LSP的摘要信息集合,两者区别是CSNP携带了本路由器的链路状态数据库中所有已知LSP的摘要信息,而PSNP携带的信息只是其中的一个子集。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3.4.3IS-IS中定义的基本概念1.IS-IS的区域划分为了支持大规模的路由网络,IS-IS在自治系统内采用骨干区域与非骨干区域两级的分层结构。

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3.4.3IS-IS中定义的基本概念1.IS-IS的区域划分将位于非骨干区域的路由器称为Level-1路由器,位于骨干区域的路由器称为Level-2路由器,每一个非骨干区域都通过Level-1-2路由器与骨干区域相连。同一区域内的路由器交换信息的节点组成1层(Level-1,或L1),区域内的所有Level-1路由器知道整个区域的拓扑结构,负责区域内的数据交换。区域之间通过Level-2路由器相联接,各个区域的边缘路由器组成骨干网,是2层(Level-2,L2),Level-2路由器负责区域间的数据交换。Level-1路由器将去往其它区域的所有流量都转发给本区域内最近的Level-1-2路由器,该路由器知道Level-2的拓扑。Level-1-2路由器(或称L1/L2路由器)是不同区域的边界路由器,提供区域连接。Level-2骨干区域实际是一个虚拟的IS-IS区域,由参与Level-2路由选择的路由器组成。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3.4.3IS-IS中定义的基本概念1.IS-IS的区域划分路由器之间可以建立的邻居关系如下所述:两台Level-1路由器只有在其区域ID(AREAID)匹配时才能形成一个Level-1邻居关系。两台Level-2路由器即使其区域ID不同也能够形成Level-2邻居关系。一台Level-1路由器和一台Level-1-2路由器只有在其区域ID匹配时才能形成一个Level-1邻居关系。一台Level-2路由器和一台Level-1-2路由器即使其区域ID不同也可以形成一个Level-2邻居关系。如果两台Level-1-2路由器的区域ID匹配,可以同时形成Level-1和Level-2类型的邻居关系。如果两台Level-1-2路由器的区域ID不匹配,就只能够形成Level-2类型的邻居关系。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3.4.3IS-IS中定义的基本概念2.NSAP地址ISOCLNS网络的三层地址被称为CLNP地址,IS-IS协议将CLNP地址称为NSAP(NetworkServiceAccessPoint,网络服务访问点)。NSAP地址是一个网络地址,也称为NET地址。NSAP由IDP和DSP两部分组成,其长度可以是8-20字节。IDP相当于IP地址中的主网络号,DSP相当于IP地址中的子网号、主机地址以及端口号。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3.4.4IS-IS邻居的建立IS-IS将网络类型分为广播型链路和点到点链路,在这两种链路上的邻居建立的过程是不一样的。1.广播型链路在广播型链路上,邻居的建立过程是通过三次握手的方式实现的。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3.4.4IS-IS邻居的建立2.点到点链路在点到点链路中,邻居建立过程分为两次握手方式和三次握手方式。1)两次握手方式当IS接收到点到点IIHPDU时,比较这两个IS的区域地址以确定邻居建立的有效性。如果两个IS具有相同的区域地址,则对于所有IS类型的组合都是有效的(除了Level-1IS和Level-2IS之间的连接)。如果两个IS的区域地址不相同,邻居关系仅能够在两个类型均有Level-2的IS之间建立。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3.4.4IS-IS邻居的建立2.点到点链路在点到点链路中,邻居建立过程分为两次握手方式和三次握手方式。2)三次握手方式通过三次握手的方式,在点到点链路上建立邻居,如图所示。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3.4.4IS-IS邻居的建立3.广播型链路上DIS的选举在一个广播型链路上IS-IS协议需要在所有中间系统(IS)中选举一个IS作为DIS(DesignatedIntermediateSystem,指定中间系统)。DIS用来创建和更新伪节点,伪节点是用于模拟广播网络的一个虚拟节点,目的是为了减少在该广播型链路上发送的LSP中所携带的邻居信息,并简化网络结构。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3.4.4IS-IS邻居的建立4.IS-IS链路状态数据库的同步LSP报文的“泛洪”(flooding)是指当一个路由器向相邻路由器通告自己的LSP后,相邻路由器再将同样的LSP报文传送到除发送该LSP的路由器外的其它邻居,并这样逐级将LSP传送到整个层次内所有路由器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泛洪”,整个层次内的每一个路由器就都可以拥有相同的LSP信息,并保持链路状态数据库(LSPDB)的同步。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3.4.4IS-IS邻居的建立5.路由泄露(渗透)路由泄露是指为了避免次优路由的出现,人为的把骨干区域的路由信息注入到普通的Level-1区域,保证普通区域也拥有整个IS-IS路由域的路由信息。

路由概述与路由器发展历史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

动态路由协议概述

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

动态路由之OSPF协议

动态路由之BGP协议第3章路由协议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3.5.1OSPF协议概述OSPF路由协议是用于IP网络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该协议是使用链路状态路由算法的内部网关协议,在单一自治系统(AS)内部工作。OSPF协议仅在单一自治系统内部路由网际协议数据包,因此被分类为内部网关协议。该协议从所有可用的路由器中搜集链路状态信息从而构建该网络的拓扑图,由此决定提交给网络层的路由表,最终路由器依据在网际协议数据包中发现的目的IP地址,结合路由表作出转发决策。OSPF

协议在所有开启OSPF的接口发送Hello包,用来确定是否有OSPF邻居,若发现了,则建立OSPF邻居关系,形成邻居表,之后互相发送LSA(LinkStateAdvertisement,链路状态通告)相互通告路由,形成LSDB(LinkStateDatabase,链路状态数据库)。再通过SPF算法,计算最佳路径(cost最小)后放入路由表。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3.5.1OSPF协议概述OSPF协议的特性如下:适应范围广——支持各种规模的网络,最多可支持几百台路由器。快速收敛——在网络的拓扑结构发生变化后立即发送更新报文,使这一变化在自治系统中同步。无自环——由于OSPF根据收集到的链路状态用最短路径树算法计算路由,从算法本身保证了不会生成自环路由。区域划分——允许自治系统的网络被划分成区域来管理,区域间传送的路由信息被进一步抽象,从而减少了占用的网络带宽。等值路由——支持到同一目的地址的多条等值路由。路由分级——使用4类不同的路由,按优先顺序来说分别是:区域内路由、区域间路由、第一类外部路由、第二类外部路由。支持验证——支持基于接口的报文验证以保证路由计算的安全性。组播发送——支持组播地址。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3.5.2OSPF的协议报文OSPF协议支持基于接口的报文验证以保证路由计算的安全性;并使用IP多播方式发送和接收报文。OSPF有五种报文类型:HELLO报文(HelloPacket):最常用的一种报文,周期性的发送给本路由器的邻居。内容包括一些定时器的数值、DR、BDR以及自己已知的邻居。DD报文(DatabaseDescriptionPacket):两台路由器进行数据库同步时,用DD报文来描述自己的LSDB,内容包括LSDB中每一条LSA的摘要(摘要是指LSA的HEAD,通过该HEAD可以唯一标识一条LSA)。这样做是为了减少路由器之间传递信息的量,因为LSA的HEAD只占一条LSA的整个数据量的一小部分,根据HEAD,对端路由器就可以判断出是否已有这条LSA。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3.5.2OSPF的协议报文OSPF协议支持基于接口的报文验证以保证路由计算的安全性;并使用IP多播方式发送和接收报文。OSPF有五种报文类型:LSR报文(LinkStateRequestPacket):两台路由器互相交换过DD报文之后,知道对端的路由器有哪些LSA是本地的LSDB所缺少的,这时需要发送LSR报文向对方请求所需的LSA。内容包括所需要的LSA的摘要。LSU报文(LinkStateUpdatePacket):用来向对端路由器发送所需要的LSA,内容是多条LSA(全部内容)的集合。LSAck报文(LinkStateAcknowledgmentPacket)用来对接收到的LSU报文进行确认。内容是需要确认的LSA的HEAD(一个报文可对多个LSA进行确认)。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3.5.3OSPF的链路状态通告LSAOSPF路由器之间交换链路状态通告(LSA)信息。LSA也有几种不同功能的报文,在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LSATYPE1:routerLSA由每台路由器为所属的区域产生的LSA,描述本区域路由器链路到该区域的状态和代价。一个边界路由器可能产生多个LSATYPE1。包含了路由器链路RouterID、

接口地址、接口网络、接口花费等信息。

LSATYPE2:networkLSA由DR产生,含有连接某个区域路由器的所有链路状态和代价信息。

该类LSA由广播类型的网络和NBMA网络中的DR产生的,P2P网络则没有这一类

LSA,该LSA包含了该网段所有路由器的router-ID,网段掩码信息、DR

和BDR信息。只会在本区域中传播。LSATYPE3:summaryLSA由ABR产生,含有ABR与本地内部路由器连接信息,可以描述本区域到主干区域的链路信息,以路由条目的形式将本区域的路由信息传递到相邻区域。它通常汇总缺省路由而不是传送汇总的OSPF信息给其他网络。

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3.5.3OSPF的链路状态通告LSALSATYPE4:ASBRSummaryLSA由ABR产生,由主干区域发送到其他ABR,

用来通告到达外部自治系统的ASBR路由器的router-ID,含有ASBR的链路信息,与LSATYPE3的区别在于TYPE4描述到OSPF网络的外部路由,而TYPE3则描述区域内路由。

LSATYPE5:ASExternalLSA由ASBR产生,含有关于自治域外的链路信息,用来向OSPF通告到达外部自治系统的路由。除了存根区域和完全存根区域,LSATYPE5在整个网络中发送。LSATYPE6:multicast

OSPFLSA,MOSF可以让路由器利用链路状态数据库的信息构造用于多播报文的多播发布树。

LSAType

7:当人为定义一个NSSA区域的时候,会产生七类的LSA。用以通告如何到达自治系统外部,Type

7类LSA在传送到相邻区域的时候又被转换成5类LSA。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3.5.4与OSPF协议相关的基本概念路由器ID号一台路由器如果要运行OSPF协议,必须存在路由器ID号,即RouterID。RouterID的配置原则如下:1)如果路由器没有手工指定RouterID,也没有配置loopback口的地址,此时OSPF选择RouterID的时候会选择为第一个先激活的接口IP地址;若有多个已经激活的接口,则将路由器的最小的接口IP地址作为路由器的RouterID。2)

如果路由器没有手工指定RouterID,配置loopback口的地址,RouterID是所有Loopback接口中的最小的IP地址,不管其他物理接口的IP地址的值。3)路由器手动配置了RouterID,OSPF进程启动时就以配置的RouterID

做为路由器手动配置RouterID。

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3.5.4与OSPF协议相关的基本概念2.区域OSPF协议通过将自治系统划分成不同的区域(Area)来解决上述问题。区域是在逻辑上将路由器划分为不同的组。

骨干区域(BackboneArea)OSPF划分区域之后,并非所有的区域都是平等的关系。其中有一个区域是与众不同的,它的区域号(AreaID)是0,通常被称为骨干区域。骨干区域必须连接所有的非骨干区域,而且骨干区域不可分割,有且只有一个,一般情况下,骨干区域内没有终端用户。非骨干区域一般根据实际情况而划分,必须连接到骨干区域(不规则区域也需通过Tunnel或Virtual-link连接到骨干区域)。一般情况下,非骨干区域主要连接终端用户和资源。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3.5.4与OSPF协议相关的基本概念2.区域(Area)进行区域划分的优势:只有同一区域内的路由器之间会保持LSDB的同步,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首先在区域内更新。划分区域后,可以在区域边界路由器上进行路由聚合,以减少通告到其他区域的LSA数量,还可以将网络拓扑变化带来的影响最小化。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3.5.4与OSPF协议相关的基本概念2.区域3)一些人为定义的特殊区域(1)末端区域(StubArea):当将一个非骨干区域人为指定为stub区域后,该区域将不会接收区域外路由。末端区域具有这些特性:它可以从其他区域来的汇总LSA被引入;缺省路由作为一个路由汇总被引入。(2)完全末端区域(Totall

StubArea):当一个非骨干区域被认为的指定为Totally

Stub区域后,该区域中的路由器仅依靠从ABR来的一个缺省路由汇总的引入。没有其他的外部或汇总信息被包含到路由表中。这是对末端区域的扩展。(3)非完全末端区域(NSSA,not-so-stubbyArea)NSSA区域:该种区域是stub区域的一种改进,虽然不让注入Type

5类,但是会生成一条Type

7类的LSA

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3.5.4与OSPF协议相关的基本概念2.区域(Area)一些人为定义的特殊区域: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3.5.4与OSPF协议相关的基本概念3.OSPF的路由器1)DR(DesignatedRouter,指定路由器)为使每台路由器能将本地状态信息广播到整个自治系统中,在路由器之间要建立多个邻居关系,但这使得任何一台路由器的路由变化都会导致多次传递,浪费了宝贵的带宽资源。为解决这一问题,OSPF协议定义了指定路由器,即DR,所有路由器都只将信息发送给DR,由DR将网络链路状态广播出去,除DR/BDR外的路由器(称为DROther)之间将不再建立邻居关系,也不再交换任何路由信息。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3.5.4与OSPF协议相关的基本概念3.OSPF的路由器2)BDR(BackupDesignatedRouter,备份指定路由器)如果DR由于某种故障而失效,这时必须重新选举DR,并与之同步。这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路由计算是不正确的。为了能够缩短这个过程,OSPF提出了BDR的概念。BDR实际上是对DR的一个备份,在选举DR的同时也选举出BDR,BDR也和本网段内的所有路由器建立邻接关系并交换路由信息。当DR失效后,BDR会立即成为DR。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3.5.4与OSPF协议相关的基本概念3.OSPF的路由器DR和BDR在OSPF的Hello报文如图所示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3.5.4与OSPF协议相关的基本概念3.OSPF的路由器3)ABR(AreaBorderRouters,区域边界路由器)路由器的接口属于不同的区域,且至少有一个接口位于骨干区域,此时路由器的角色为区域边界路由器。4)ASBR(AutonomousSystemBoundaryRouter,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与其他AS交换信息的路由器叫做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3.5.4与OSPF协议相关的基本概念3.OSPF的路由器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3.5.5OSPF协议路由的计算过程每个支持OSPF协议的路由器都维护着一份描述整个自治系统拓扑结构的LSDB。每台路由器根据自己周围的网络拓扑结构生成LSA,通过相互之间发送协议报文将LSA发送给网络中其它路由器。这样每台路由器都收到了其它路由器的LSA,所有的LSA放在一起便组成了链路状态数据库。

由于LSA是对路由器周围网络拓扑结构的描述,那么LSDB则是对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的描述。路由器很容易将LSDB转换成一张带权的有向图,这张图便是对整个网络拓扑结构的真实反映。显然,各个路由器得到的是一张完全相同的图。每台路由器都使用SPF算法计算出一棵以自己为根的最短路径树,这棵树给出了到自治系统中各节点的路由,外部路由信息为叶子节点,外部路由可由广播它的路由器进行标记以记录关于自治系统的额外信息。显然,各个路由器各自得到的路由表是不同的。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3.5.5OSPF协议路由的计算过程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3.5.5OSPF协议路由的计算过程OSPF与IS-IS比较相同点IS-IS与OSPF同属于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作为链路状态路由协议,IS-IS与OSPF都是为了满足加快网络的收敛速度、提高网络的稳定性、灵活性、扩展性等这些需求而开发出来的高性能的路由选择协议。IS-IS与OSPF都使用链路状态数据库收集网络中的链路状态信息,链路状态数据库存放的是网络的拓扑结构图,而且区域中的所有路由器都共享一个完全一致的链路状态数据库。IS-IS与OSPF都使用泛洪(flooding)的机制来扩散路由器的链路状态信息。IS-IS与OSPF都使用相同的报文(OSPF中的LSA与IS-IS中的LSP)来承载链路状态信息。IS-IS与OSPF都分别定义了不同的网络类型,而且在广播网络中都使用指定路由器(OSPF中的DR,IS-IS中的DIS)来控制和管理广播介质中的链路状态信息的泛洪。OSPF与IS-IS比较相同点IS-IS与OSPF同样都是采用SPF算法(Dijkstra算法)来根据链路状态数据库计算最佳路径。IS-IS与OSPF同样都采用了分层了区域结构来描述整个路由域,即骨干区域和非骨干区域。基于两层的分级区域结构,所有非骨干区域间的数据流都要通过骨干区域进行传输。IS-IS与OSPF都是支持VLSM和CIDR(ClasslessInter-DomainRouting,无类域间路由)的IP无类别路由选择协议。IS-IS与OSPF都是标准协议。OSPF与IS-IS比较不同点IS-IS与OSPF最大的区别就是IS-IS的区域边界位于链路上,OSPF的区域边界位于路由器上,也就是ABR上。

路由概述与路由器发展历史路由器工作原理与路由表

动态路由协议概述

动态路由之IS-IS协议

动态路由之OSPF协议

动态路由之BGP协议第3章路由协议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组成3.7.1BGP协议概述BGP是一种外部网关协议,与OSPF、RIP等内部网关协议IGP不同,其着眼点不在于发现和计算路由,而在于控制路由的传播和选择最佳路由。BGP是一种路径矢量(Path-Vector)路由协议,采用到达目的地址所经过的AS列表来衡量到达目的地址的距离。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组成3.7.1BGP协议概述路由更新时,BGP只发送更新的路由,大大减少了BGP传播路由所占用的带宽,适用于在Internet上传播大量的路由信息。BGP路由通过携带AS路径信息彻底解决路由环路问题。BGP提供了丰富的路由策略,能够对路由实现灵活的过滤和选择。BGP易于扩展,能够适应网络新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组成3.7.1BGP协议概述发送BGP消息的路由器称为BGP发言者(BGPSpeaker),接收或产生新的路由信息,并发布(Advertise)给其它BGP发言者。当BGP发言者收到来自其它自治系统的新路由时,如果该路由比当前已知路由更优、或者当前还没有该路由,把这条路由发布给自治系统内所有其它BGP发言者。相互交换消息的BGP发言者之间互称对等体(Peer),若干相关的对等体可以构成对等体组(Peergroup)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组成3.7.2BGP的消息类型BGP有5种消息类型:Open、Update、Notification、Keepalive和Route-refresh。这些消息有相同的报文头。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组成3.7.2BGP的消息类型BGP的5种消息:消息类型描述OpenTCP连接建立后发送的第一个消息,用于在BGP对等体之间建立会话,包含版本号(如BGP3/BGP4)、HoldTime(是一个协商的过程,以较小的HoldTime为准)、RouterID(OSPF和BGP可以手动配置)、AS号(范围从1~65535,其中64512~65535的AS编号范围留作私有)。Update用于在对等体之间交换路由信息,一条Update消息可以发布具有相同路径属性的多条可达路由,也可以同时撤销多条不可达路由。消息包含了三个组件:网络层可达性消息(NLRI)、路径属性和被撤销的路由。Notification当BGP检测到错误状态时,就向对等体发出Notification消息,之后BGP会话会立即中断。Keep-aliveBGP周期性地向对等体发送Keep-alive消息,以保持会话的有效性。Route-refresh用于要求对等体重新发送指定地址族的路由信息。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组成3.7.2BGP的消息类型BGP的5种消息:消息类型描述OpenTCP连接建立后发送的第一个消息,用于在BGP对等体之间建立会话,包含版本号(如BGP3/BGP4)、HoldTime(是一个协商的过程,以较小的HoldTime为准)、RouterID(OSPF和BGP可以手动配置)、AS号(范围从1~65535,其中64512~65535的AS编号范围留作私有)。Update用于在对等体之间交换路由信息,一条Update消息可以发布具有相同路径属性的多条可达路由,也可以同时撤销多条不可达路由。消息包含了三个组件:网络层可达性消息(NLRI)、路径属性和被撤销的路由。Notification当BGP检测到错误状态时,就向对等体发出Notification消息,之后BGP会话会立即中断。Keep-aliveBGP周期性地向对等体发送Keep-alive消息,以保持会话的有效性。Route-refresh用于要求对等体重新发送指定地址族的路由信息。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组成3.7.3BGP邻居状态及转换BGP邻居建立中的状态和过程如下:Idle状态:为初始状态,当协议激活后开始初始化,复位计时器,并发起第一个TCP连接,并开始倾听远程对等体所发起的连接,同时转向Connect状态。Connect状态:开始TCP连接并等待TCP连接成功的消息。如果TCP连接成功,则进入OpenSent状态;如果TCP连接失败,进入Active状态。Active状态:BGP总是试图建立TCP连接,若连接计时器超时,则退回到Connect状态,TCP连接成功就转为OpenSent状态。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组成3.7.3BGP邻居状态及转换OpenSent状态:TCP连接已建立,自己已发送第一个OPEN报文,等待接收对方的Open报文,并对报文进行检查,若发现错误则发送Notification消息报文并退回到Idle状态。若检查无误则发送Keepalive消息报文,Keepalive计时器开始计时,并转为OpenConfirm状态。OpenConfirm状态:BGP等待Keepalive报文,同时复位保持计时器。如果收到了Keepalive报文,就转为Established状态,邻居关系协商完成。如果系统收到一条更新或keepalive消息,将重新启动保持计时器;如果收到Notification消息,BGP就退回到空闲状态。Established状态:即建立了邻居(对等体)关系,路由器将和邻居交换Update报文,同时复位保持计时器。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组成3.7.3BGP邻居状态及转换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组成3.7.4BGP路由通告原则BGP在进行路由通告的时候,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多条路径时,BGPSpeaker只选最优的给自己使用(负载均衡和FRR除外)。BGPSpeaker只把自己使用的路由(最优路由)通告给相邻体。BGPSpeaker从EBGP获得的路由会向所有BGP相邻体通告(包括EBGP和IBGP)。BGPSpeaker从IBGP获得的路由不向IBGP相邻体通告(反射器除外)。BGPSpeaker从IBGP获得的路由是否通告给其EBGP相邻体要根据IGP和BGP同步的情况来决定。当收到对端的refresh报文并且本端邻居支持refresh能力,BGPSpeaker将把自己所有BGP路由通告给对等体。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组成3.7.4BGP路由通告原则1.路由属性的分类

BGP路由协议中定义了各种各样的属性,每个BGP属性都有不同的用处,这也使得BGP协议成为扩展性最好的、最灵活的以及高度可控的路由协议。BGP路由属性是BGP路由协议的核心概念,是一组参数,在UPDATE消息中被发给连接对等体。这些参数记录了BGP路由的各种特定信息,用于路由选择和过滤路由,可以被理解为选择路由的度量尺度(Metric)。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组成3.7.4BGP路由通告原则路由属性的分类

事实上,所有的BGP路由属性都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公认必须遵循(Well-knownmandatory):所有BGP路由器都必须能够识别这种属性,且必须存在于Update消息中。如果缺少这种属性,路由信息就会出错。公认可选(Well-knowndiscretionary):所有BGP路由器都可以识别,但不要求必须存在于Update消息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可选过渡(Optionaltransitive):在AS之间具有可传递性的属性。BGP路由器可以不支持此属性,但仍然会接收带有此属性的路由,并通告给其他对等体。可选非过渡(Optionalnon-transitive):如果BGP路由器不支持此属性,该属性被忽略,且不会通告给其他对等体。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组成3.7.4BGP路由通告原则路由属性的分类

属性名称类别ORIGIN公认必须遵循AS_PATH公认必须遵循NEXT_HOP公认必须遵循LOCAL_PREF公认可选ATOMIC_AGGREGATE公认可选AGGREGATOR可选过渡COMMUNITY可选过渡MULTI_EXIT_DISC(MED)可选非过渡ORIGINATOR_ID可选非过渡CLUSTER_LIST可选非过渡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组成3.7.4BGP路由通告原则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