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页例1,“做一做”和练习十二的第3、4题。二次备课教学课时第十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课前准备挂图教学流程(一)教学例21、
出示挂图。让学生看图交流图中提供的信息。让学生读出木星的直径及其与太阳的距离。提问:这些数怎样表示读写会比较方便?引导学生回答: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读写比较方便。2、教学改写方法学生独立将例题中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改写后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改写的。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小结:改写时在万位或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写上“万”或“亿”字,并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可以了。教师提醒学生:在改写时,不要忘了写“万”字或“亿”字,遇到有单位名称的数时不要忘记写单位名称。3、区别改写与省略尾数出示:改写后的数7.7833亿千米
和
近似数7.8亿千米。提问:他们有什么区别?结论:一个数省略尾数是把指定单位以下的数四舍五入,这样求得的数是一个近似数;而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单位的数是改变原数的单位,得到的是一个精确数。(二)巩固练习1、练习十二的第3题,介绍我国最大的两个岛屿并给出相应的面积,让学生将其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并求出其近似数。2、练习十二的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是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改写的。关键说清楚既保留有改写应该怎样改写。(三)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8——79页整理和复习、练习十三二次备课教学课时第十四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2、能力目标: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1、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流程一)整理和复习1、第1题,让学生先列举说明什么数是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再说出小数的数位顺序。再完成第1题。2、第2题,先让学生想一想:小数的性质是什么,整数有没有相同的性质;并联系整数大小的比较说一说怎样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小数的大小比较与整数的大小比较有什么不同。在此基础上完成第2题。3、第3题,引导学生尽量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总结、归纳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4、第4题,先让学生想一想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并结合第(1)题说一说精确到十分位即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和保留整数的含义和方法;结合第(2)题说一说把非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二)练习十三1、第1题,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小数知识,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小数的实际含义。2、第2题,名数改写,学生做完后,说一说改写方法。3、第3题,完成练习时,要加强学生对小数点移动与小数大小变化之间关系的认识。4、
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5、
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指名说一说是怎么做的。(三)小结本课练习情况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第五单元三角形教科书第80、81页,练习十四第1、2、3题二次备课教学课时第一课时三角形的特性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思想教育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课前准备师生分别准备木条(或硬纸条)钉成的三角形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1、展示课本第80页情境图:我们的城市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新的变化。瞧,这是正在建设中的会展中心,不久的将来就会落成,成为我们城市新的标志性建筑。你在建筑框架上、吊车上发现三角形了吗?请你描出几个三角形。2、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3、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上的三角形:电视接收塔上的三角形、铁桥上的三角形、交通标志牌上的三角形、晾衣架上的三角形等。4、导入课题:三角形在生活中有这么广泛的运用,究竟它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将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板书课题)(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请你画出一个三角形。边画边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展示学生画的三角形,组织交流;三角形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班数,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引导:大家对三角形的特征达成了一致的看法。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以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或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2)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3)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叫三角形;(4)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5)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讨论:哪种说法更准确?阅读课本:课本是怎样概括三角形的定义的?你认为三角形的定义中哪些词最重要?组织学生在讨论中理解“三条线段”“围成”。3、
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出示练习纸:三角形屋顶的房子和斜拉桥。你能测量出三角形房顶和斜拉桥的高度吗?学生在练习纸上操作。反馈:你是怎么测量的?指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出示教材第81页上的三角形。提问:这是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吗?在这个三角形中,你还能画出其他的底和高吗?学生操作,然后评议交流。(三)实验解疑,探索特性1、
提出问题。出示教材第81页插图:图中哪儿有三角形?生产、生活中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的,它具有什么特性?2、
实验解疑。下面,请大家都来做一个实验。学生拿出预先做好的三角形、四边形学具,分小组实验:拉一拉学聚,有什么发现?实验结果: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请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四)巩固运用,提高认识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的第1、2、3题。(五)总结评价,质疑问难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对三角形有了哪些进一步的认识?还有什么有关三角形的问题?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页和练习十四第4题二次备课教学课时第二课时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遍。2、能力目标: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思想教育目标: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生活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课前准备不同长度的小棒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1、
出示:课本82页例3情境图。(1)这是小明同学上学的路线。请大家仔细观察,他可以怎样走?(2)在这几条路线中哪条最近?为什么?2、
大家都认为走中间这条路最近,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大家看,连接小明家、商店、学校三地,近似一个什么图形?连接小明家、邮局、学校三地,同样也近似一个什么图形?那么走中间这条路,走过的路程时三角形的一条边,走旁边的路走过的路程实质上是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和,根据刚才大家的判断,走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要比第三边大,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有这样的关系呢?我们来做个实验。(二)实验探究1、
实验1:用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5根小棒,请大家随意拿三根来摆三角形,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动手操作,发现随意拿三根小棒不一定都能摆成三角形。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摆不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寻找原因,深入思考。
2、
实验2:进一步探究三根小棒在什么情况下摆不成三角形。(1)每个小组用以下四组小棒来摆三角形,并作好记录。
4
4
①
5
②
4
6
6
3
3③
3
④
2
6
6
小棒组别能或不能摆成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是否大于第三边①
4+5
6
6+5
4
4+6
5②
4+6
4
4+4
6③
3+3
6
6+3
3④
2+3
6
6+3
2
2+6
3
(2)观察上表结果,说一说不能摆成三角形的情况有几种?为什么?(3)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又有什么规律?(4)师生归纳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遍。(三)应用深化1、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三角形三条边的一个规律,你能用他来解释小明家到学校那条路最近的原因吗?
2、请学生独立完成86页练习十四的第4题:在能拼成三角形的各组小棒下面画“√”。(单位:厘米)
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做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关系来检验。)
你能用下图中的三条线段组成三角形吗?有什么办法?
4厘米
2厘米
6厘米3、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厘米和5厘米的木棒。(1)
用长度为3厘米的木棒与他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2)
用长度为1厘米的木棒与他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3)
要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时(
)。(四)反思回顾在这节课里,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知识?是怎样学?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3——84页例4,练习十四的第5——8题二次备课教学课时第三课时三角形的分类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要三角形、等边三角形。2、能力目标: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他们。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知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要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他们。课前准备剪好的三角形纸片教学流程
(一)动手操作1、让学生以小组位单位把课前剪好的三角形分类。(小组商量好按什么分,然后进行操作)2、学生汇报。让各小组谈谈把哪些三角形分为一类,为什么?请学生给三类三角形命名。比较三类三角形的三个角,看有什么相同电和不同点。指出什么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明确: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另外一个角是锐角、直角、钝角中的一个。并出示集合图。(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教师指出:按边分类有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并说明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观察这两种三角形的特征,然后测量验证。列举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这两种特殊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三)巩固练习1、“做一作”,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2、练习十四的第5题,重点让学生说一说等腰直角三角形既可以进直角三角形的洞,又可以进等腰三角形的洞。3、练习十四的第6题,学生在钉子板上根据要求围出各种三角形。4、练习十四的第7题,游戏在小组内进行,猜的内容不局限于教材上的一种,可先准备好多个三角形,由1人报出1个三角形的某个特征,其他同学猜测。5、练习十四的第8题,学生动手剪一剪,并说说是怎么剪的。(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5页例5,“做一做”和练习十四的第9题二次备课教学课时第四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2、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已知角的度数,求出未知角的度数。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能够根据已知角的度数,求出未知角的度数课前准备表有各角度数的三角形教学流程(一)游戏导入。让学生说出手中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教师马上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学生奇怪)教师:想知道我是怎么那么快就知道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二)教学例51、
教师:请同学们猜一猜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大概是多少度?学生可能回答:180度,我把量好的角加起来就知道了。问:同意吗?(学生:同意。)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呢?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来验证吗?学生小组合作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汇报验证方法。得出结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学生常识独立完成,然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计算出第三个角的度数的。2、
练习十四的第9题,想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求出未知角的度数,然后在练习本上完成。(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8——89页练习十四的第10——17题二次备课教学课时第五课时三角形练习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时180°。2、能力目标:进一步掌握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3、思想教育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时180°。进一步掌握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流程1、练习十四的第10题,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怎样求顶角是多少度,求顶角的方法。
2、练习十四的第11题,同为两个互相说一说各自的判断和想法,然后全班交流,得出结论不能。
3、练习十四的第12、16题,指导学生将图形分割成三角形,在计算它们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扩展:五边形、八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4、练习十四的第13题,由于剪的方法或步骤不相同,可由学生自行探索,再组织交流,只要学生的方法可行,就应给与肯定。
5、练习十四的第14题,根据条件所示画一画,通过画得出结论:三角形中不可能同时又两个直角或两个钝角。
6、练习十四的第15题,同为两人按书中提供的方法进行游戏。
7、练习十四的第17题,学生可通过有顺序的数的办法得出结论,也可以先找出三角形个数的规律在得出结论。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91页例6、例7,练习十五二次备课教学课时第六课时图形的拼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性、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性、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课前准备各种三角形教学流程(一)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1、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三角形拼四边形。拼好后说一说是怎么拼摆的。提问:用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四边形?学生回答: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等。问:是不是任何两个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学生拼摆验证,得出结论:任何两个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2、练习:练习十五的第1题,学生独立拼摆,展示。练习十五的第3题,学生在钉子图上画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每种都要画出两个不同的。如果学生画出的两个三角形共用一条边也是可以的。(二)用三角形拼出美丽的图案1、
展示学生作品让大家欣赏。2、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设计图案。3、
展示交流,互相欣赏。欣赏时,可让学生猜一猜拼出的是什么。也可让学生说一说都用到了哪些图形。(三)巩固练习1、练习十五的第4题,让学生利用“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直接判断拿三根小棒可以摆出一个三角形。2、练习十五的第7题,让学生动手拼一拼。如果有学生直接在所要拼成的图形中画线,看其中含有几个规定的三角形,对于这种逆思考要给与表扬。作业:“做一做”,练习十五的第2、5、6、8题。(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科书第95——97页例1、例2,“做一做”及练习十六的第1——2题二次备课教学课时第一课时一步计算的小数加减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2、能力目标:能正确的进行计算。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计算的算理、能正确的进行计算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出示主题图,从而出示成绩表。提问:根据表中的信息解决问题。让学生列出算式。(二)探索算理1、
学生列出算式后让他们计算出结果。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算的。共同交流算理。2、
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名总结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学生可能回答: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要把数位对齐。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计算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要把数位对齐,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第1题,通过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及验算,是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得以巩固。2、练习十六的第1题,学生快速口算后,集体订正结果。3、练习十六的第2题,小数加减法的笔算练习。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笔算时要写的漂亮些,仔细计算,自觉验算。(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8——99页练习十六的第3——8题二次备课教学课时第二课时一步计算的小数加减法练习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2、能力目标:能正确的进行计算。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能正确的进行计算。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流程1、练习十六的第3题,让学生以自主提问的方式:看到表中的数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将小数的计算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小数计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练习十六的第4题,通过计算电话费和上网费,使学生对复式统计表有进一步的认识。3、练习十六的第5题,学生书写时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笔算时要写的漂亮些,仔细计算,自觉验算。4、练习十六的第6题,学生计算时,应作如下提示:想清楚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计算时,可先将复名数改写成小数,然后再计算;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5、练习十六的第7题,通过购买足球和排球,使学生体会组合的思想方法,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6、练习十六的第8题,练习时要让学生体会我国要赶超世界一流水平,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0页例3和练习十七的第1——2题。二次备课教学课时第三课时两步计算的小数加减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2、能力目标:能正确的进行加减及混合混算。3、思想教育目标:形成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教学重点
能正确的进行加减及混合混算。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出示主题图,从而出示里程表。提问:根据表中的信息解决问题。让学生列出算式。(二)探索算理3、学生列出算式后让他们计算出结果。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算的。共同交流算理。通过看图,让学生产生和爸爸妈妈共同学习的向上愿望,让每个家庭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三)巩固练习1、练习十七的第1题,既要引导学生用常规方法口算,又要引导学生注意方法的合理性和灵活性,使口算也能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载体。2、练习十七的第2题,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103页练习十七的第3——10题。二次备课教学课时第四课时两步计算的小数加减法练习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2、能力目标:能正确的进行加减及混合混算。3、思想教育目标:形成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教学重点能正确的进行加减及混合混算。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流程1、练习十七的第5题,计算时让学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即可。2、练习十七的第6题,计算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计算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算完后要验算。3、练习十七的第3、4、7、8题,需要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每题解答后,都应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算。4、练习十七的第9题,要求学生先将分母10、100的分数改写成小数,再进行计算。5、练习十七的第10题,突出计算器的工具性作用,通过练习,使学生体会用计算器计算日常“流水”帐,十分准确、方便、省时。6、思考题,让多数学生参与练习。引导学生先画示意图表示题意,然后根据数据特点用简便方法计算。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4页例4及“做一做”,练习十八的第1——3题,第7题。二次备课教学课时第五课时小数的简便计算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有限个例证使学生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2、能力目标: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
课件显示育才小学春季运动会的场景,伴随声音响起:下一个项目是四年级组男子4×50米接力赛,请四年级各班做好准备。画面分别出示四年级4个班运动员50米成绩的情况表:(练习十八第4题,将(1)班与(4)班的成绩对换了。)
提问:根据这张表提供的信息,请你猜一猜,哪个班可能得冠军?四(1)班可能得第几呢?
(二)经历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过程,理解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1、
在交流中感受算法的多样化。师:请你用自己的方法先算一算四(1)班的总成绩,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每个学生自主计算,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中的不同算法。在多数学生都完成的情况下,请不同算法的学生上台写出自己的计算过程(或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不同算法的计算过程),并说明理由。2、
在对比中感直较优的算法。师:上述三种算法种,你认为哪一种较优?为什么?引导学生先自己思考,自言自语或轻声说出较优算法的理由。然后再班上交流。让多数学生在交流中感受优算法的依据有二:一是应用了加法的运算定律;二是根据数据特点将加法变成乘法。3、
推出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师:你能用简便方法算出四(2)、四(3)、四(4)班的总成绩吗?算完后,用计算器验证你的结果,并预测冠军是哪个班,四(1)班可能得第几。(1)要求每位学生先用较优的方法写出简算过程,并说明理由,然后集体反馈。(2)全班学生用计算器验证。验证后将4个小数排队。(3)师:通过上面4次简便计算,你认为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适用吗?你能否再举1—2个例子说明。学生举例说明。请1——2名同学将所举例子写在黑板上,全班交流、评判。通过多个有限的简算实例,帮助学生合情推出“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4)小结:请学生翻开教科书104页,说明例4就是今天学习的内容。然后引导小姐,请学生默读并理解例4下面的一段话: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三)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1、
基本练习。自主完成“做一做”第1、2题,要求学生在每一题的后面写上简算的理由,做完后及时反馈。2、
综合练习。(1)用竞赛的方法完成练习十八第1题。对于口算错误较多的学生,应帮助其分析原因,及时更正。(2)自主完成练习十八第2、3题(第3题也可以在课外作)。提醒学生看清楚题目,弄清楚哪两个数合并能凑整,再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3)自主完成练习十八第7题。本题有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案,一般学生只需做一种,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课要求他们写出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3、
提高练习。计算:1+1.2+1.4+1.6+1.8+……+9.6+9.8+10(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5——107页练习十八的第5、6、8、9题。二次备课教学课时第六课时小数的简便计算练习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有限个例证使学生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2、能力目标: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流程1、练习十八的第5题,先让学生想一想发票中的方框里要填什么,怎样列式,然后再动手做。做完后再用计算器检验。2、练习十八的第6题,学生口算后订正。3、练习十八的第8题,利用网上资源,让学生知道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口,从而体会控制人口增长是人类生存的一个重大策略。4、练习十八的第9题,用比赛的方式,看看谁算的又对又快,真正掌握“对、快”的一般方法。5、小结本课的练习情况。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第七单元统计教科书第108—110页的相关内容二次备课教学课时第一课时统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2、能力目标:使学生认识这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会画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3、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及科学的态度。通过实例向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品德教育,如: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和节约用水、节水保泉的教育教学重点认识这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课前准备:搜集、整理有关地下水位、气温变化、学校四年级人数和喜欢科普读物的人数,并制成条形统计图。教学流程(一)作业展示教师:昨天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同学们去搜集、整理一些数据,并制成统计图。现在谁想把自己的统计图展示给大家看?学生展示(二)探索新知1、
教师:××同学将×××的情况制成了条形统计图。教师: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学生:能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板书:各种数量的多少)你们见过这种统计图吗(出示折线统计图)?咱们给这种统计图取个名字吧。(学生取名)教师:数学上我们把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
你能绘制出一个折线统计图吗?(学生可能回答:能)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究,根据条形统计图的数据绘制出折线统计图。(学生研究、探索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并完成统计图)2、汇报、展示画法。教师:谁想把你们组的研究结果展示给大家看?说一说你是怎么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可以先让绘制有问题的小组展示,说画法。)教师:谁认为自己的统计图更完整,可以展示给大家。(进一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画的)教师在学生的汇报过程中总结:描点、连线、标数据教师:谁能说一说只要做到哪几点就可以完成一幅折线统计图?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边板书,边总结:通过描点、连线、标数据这三步就可以完成一幅折线统计图。3、学生调整折线统计图教师:检查一下你画的折线统计图规范吗?不规范的进行调整。(学生操作)
(三)归纳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师(出示同学完成的标准的折线统计图):××同学已经调整了,大家看他这个统计图画的怎么样?(生:挺好。)
问:通过他这个折线统计图,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学生可能回答:我能感觉到××在不断上升/下降。我感觉到……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品德教育:①
地下水位有所下降,这直接影响到我们泉城泉水的喷涌,作为少先队员,要从我做起,节水保泉。②
我校人数逐年减少,说明我国人口控制的比较好,人口数量已经得到了控制。③
多读课外读物,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面,丰富我们的内涵。④
气温变化无常,主要是因为人们对地球的破坏,所以我们要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共同保卫我们的家园——地球。(再出示几组的统计图)教师:这一幅统计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有什么感受?教师:通过几组折线统计图,我们发现,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的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板书;数量的多少
数量的增减变化)
(四)全课小结教师:现在谁想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有关统计的知识,课下希望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以下活动(出示练习纸):(1)
请你调查自己及身边不同年龄段的人每分钟的脉搏跳动次数。(2)
根据收集的数据把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3)
根据统计图说说自己发现了哪些信息。(4)
根据自己调查的结果,查阅相关资料,写一篇关于脉搏的科学校短文。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2——113页练习十九的第1——3题二次备课教学课时第二课时统计练习(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2、能力目标:进一步使学生认识这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会画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及科学的态度教学重点进一步使学生认识这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会画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课前准备教学流程1、练习十九的第1题,是某第2004年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的折线统计图,让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气温变化与月份的关系。教师可以出示本地区的气温变化情况,组织学生分析,从而对本地的天气温度变化有所了解。
2、练习十九的第2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完成折线统计图,在回答问题时,重点让学生感受我国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数据变化趋势,感受农民生活的变化,强化统计的现实意义。
3、练习十九的第3题,让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在回答“哪年到哪年增长的幅度最大”时,学
生可以根据题中提供的数据通过计算来解决。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折线的起伏变化,直接判断出结果。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4——115页练习十九的第4——6题二次备课教学课时第三课时统计练习(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2、能力目标:进一步使学生认识这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会画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及科学的态度教学重点进一步使学生认识这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会画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流程1、练习十九的第4题,是一个病人的体温计录折线统计图,可以先组织学生观察病人体温的变化,然后谈谈对人的体温状况有哪些了解,再对照正常值发现问题。图后的5个问题可以组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统计图,然后再回答。教师要让学生仔细观察,明确横轴数据表示的含义。
2、练习十九的第5题,是一道实践活动题。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用温度计测量室外一天温度变化情况,掌握收集、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并尝试用附页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在实践活动前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如:准备测量工具——温度计,学会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记录的方法等。提倡小组合作开展实践活动,发挥集体的作用。
3、练习十九的第6题,一方面让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了解沙尘暴的变化情况,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环保的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5——116页练习十九的第7——9题二次备课教学课时第四课时统计练习(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2、能力目标:进一步使学生认识这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会画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及科学的态度教学重点
进一步使学生认识这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会画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课前准备教学流程1、练习十九的第7题,让学生在教科书的附页上尝试绘制折线统计图,并独立对数据进行分析。练习时,教师要把教学要求,对又困难的学生要加强指导。
2、练习十九的第8题,是一道开放题,教师首先要组织学生选择合适的事例,所选事例如果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要呈现变化的趋势。鼓励学生团结互助,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学生对各组的折线统计图进行评价。
3、练习十九的第9题,让学生根据张浩家这几年旅游消费情况的统计表,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同时能从统计途中发现问题,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再次认识统计的作用。
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第八单元数学广角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的例1,做一做及相关习题二次备课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植树问题(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美化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通过探索,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课前准备实物投影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春天到了,春光明媚,正是植树的好季节。因为美化环境,造福人类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有不少同学就参加了植树活动。在植树的过程中,有些同学遇到了问题,你们能帮他们解决吗?(二)新授。1、教学例1植树的同学们接到了任务,出示:同学们要在全长是3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要栽多少棵呢?小组讨论一下,能栽多少棵?可以画画图试试小组汇报:
(重点解决分析
画图
列式)2、深入探索你们能找出什么规律来吗?
第一种情况,生没有发现。好,我们换个数试试,看看会不会有所发现。第二种情况,生探索出来(棵树比间隔数多1)带着结论,我们来验证一下。(学生即使探索出结论,也不全面)出示:同学们要在全长是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要栽多少棵呢?小组讨论一下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生结合着自己的线段图讲解重点强调:(1)100÷5表示什么
A间隔数B不算第一棵的棵数(2)算式中的“+1”的意思
A间隔数+1B加上第一棵同意吗?
这回你们发现了什么?
(能出规律可以出来)好,再试一个。3、学校门口有一条直直的小路长20米,在小路的一旁植树,每4米栽一棵树(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这回咱不写了,谁来说算式和表示的意思?这回发现了什么?生1
求出间隔数来之后,再加1就是棵数。生2
全长÷株距=间隔数
间隔数+1=棵数。生3
计算植树问题的时候要先不算第1棵,用除法计算出剩下的棵数,再加上第1棵。师:有补充吗?我认为得加上个条件,(放慢速度)只种一旁,两端都植。好,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在植树中遇到的问题,我们简称为植树问题吧。(板书课题)你认为解决植树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呢?(主要就是判断出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还得说上只栽一旁,两端都栽,如果是只栽一端呢?两端都不栽呢?其实,不一定在植树中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能遇到这样的问题。比如说:(学生答)(三)拓展练习。出示做一做开运动会时,同学们要把主席台前插彩旗,每隔2米插一面彩旗,一共插了36面彩旗,主席台前这条路共多少米?练习:从一条路的一旁从一头到另一头共安装了31盏路灯,每相邻两盏路灯之间相距10米,这条路长多少米?(四)全课小结折解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的例2,做一做及相关习题二次备课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植树问题(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美化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通过探索,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课前准备教学流程(一)投影出示例题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后汇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思考:小路的两端都市场馆,还需不需要栽树呢?学生理解后将自己的想法调整后再在全班交流。(二)巩固练习1、“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2、“做一做”第2题,可以结合实际,让学生来分析,找到相应的规律。通过这个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习惯。3、思考题,学有余力的学生思考,汇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三)全课小结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的例3,做一做及相关习题二次备课教学课时第三课时植树问题(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能力目标: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美化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通过探索,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课前准备实物投影教学流程(一)投影出示例题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后汇报。教师巡视。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提醒学生注意:在围棋判罪外层每个角上的棋子不要重复计算。学生理解后将自己的想法调整后再在全班交流。(二)巩固练习1、“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2、“做一做”第2题,除了解决课本提供的问题外,还可以结合实际,让学生来解决问题。通过这个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美化环境的意识。3、“做一做”第3题,学生小组研究完成,订正时,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解决方法。(三)全课小结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2——123页练习二十的第1——7题二次备课教学课时第四课时植树问题练习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能力目标: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美化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通过探索,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课前准备实物投影教学流程
1、第1题,是敲钟的用时问题,大钟敲响5下的时候,实际中间共有4个间隔,所以每个间隔时间是2秒;12时敲响12下,中间有11个间隔,所用时间是22秒。
2、第2题,12千米长的公共汽车行驶路线每1千米设一个车站,共有12个间隔,而两端都有车站,也就是公共汽车的起程站和终点站,因此共有13个车站。
3、第3题,知道电线杆的总数和每两根间的距离,求总的距离。这里16根电线杆中间有15个间隔,故总长为200×15=3000(米)。
4、第4题,是探讨关于封闭曲线的植树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完成。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5、第5题,先要求跑道的总长。求出总长100米后,再想现在要插26面小旗,也就是有25个间隔,100米被平均分成25份,每个间隔是4米。
6、第6题,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最外层共摆了28盆花。
7、第7题,学生可以实际摆一摆帮助理解,然后在完成。或者同位商量共同解决,再在全班交流。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第九单元总复习教科书第125页第1、2题和练习二十一的第1——5题二次备课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复习小数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思,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2、能力目标: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使学生能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小数。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为,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小数课前准备复习结构图教学流程(一)
整体复习提问:本单元有些知识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以下知识结构图:
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读写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大小比较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生活中的小数
单名数、复名数的互化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用数式计算小数加、简发,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总结小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二)
分层复习1、利用数为顺序表,复习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2、复习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完成练习二十一的第1题。3、复习生活中的小数。完成“总复习”的第2题。4、复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1)
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2)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一般方法。完成“练习二十一”的第2题。5、复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完成“练习二十一”的第3、4、5题。(三)
全课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5—126页“总复习”3—6题和练习二十一的第6—9题二次备课教学课时第二课时复习四则运算运算定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2、能力目标:能比较熟练的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加、减法运算。3、思想教育目标:进一步培养检验的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比较熟练的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加、减法运算。课前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流程(一)整体复习提问: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装饰公司提供装修工程监理合同
- 2024年度教育培训服务采购居间合同
- 2024年度版权购买合同with版权类型、购买价格等详细条款
- 2024年度文化艺术节承办合同
- 2024年度打桩设备租赁及购买合同
- 2024年度地铁专列广告空间租赁合同
- 2024年度货物进出口代理合同with物流与清关服务
- 2024年度虚拟现实技术研发与内容制作合同
- 2024年度采购合同争议解决
- 2024年度门卫工作交接合同:门卫安全责任书专用
- 高效电池片(TOPCon)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提供甲乙丙资质资信
- 小学生生命教育(课堂PPT)
- 氮气(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 代理报关委托书
- 安宁疗护患者生活质量、初次疼痛、埃德蒙顿症状、缓和日常体能评估量表
- 小学美术四年级质量检测试卷(共3页)
- 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分析报告
- 大班科学四季的变化ppt课件
- 建设部211文件
- 轿车白车身外观修复技巧精要
- 违规代客理财及同机操作的案例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