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感染课件_第1页
第5章 感染课件_第2页
第5章 感染课件_第3页
第5章 感染课件_第4页
第5章 感染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感染(

infection)

感染病原生物与宿主机体相互作用并引起不同程度病理过程称感染的影响因素病原体的致病性

宿主的防御能力

环境因素[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第一节病原生物的致病作用Pathogenicity(致病性)-病原生物引起疾病的属性是病原菌固有的特性,具有种和宿主特异性具有质的概念,如鼠疫耶尔森菌引起鼠疫;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结核;肝炎病毒引起肝炎~~~~又有量的概念-Virulence(毒力)-表示细菌致病能力或致病性的强弱程度不同种病原体其毒力可以不同-如01,02,03同种病原体的毒力也可有不同-如鼠疫的强毒株、弱毒株、无毒株(EV株),白喉棒状杆菌的有毒株、无毒株[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细菌毒力的测定半数致死量(medianlethaldose,LD50)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小病原体(或毒素)量

半数感染量(medianinfectivedose,ID50)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50%实验动物感染的最小病原体(或毒素)量

测定LD50/ID50的实验方法结论:#LD50/ID50越小毒力越大[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一、细菌侵袭力黏附与定植

繁殖与扩散抵抗机体防御功能毒素释放引起组织损害的大分子物质

如内毒素外毒素细菌的毒力的能力[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一)侵袭力黏附过程-细菌黏附因子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黏附因子(adhesivefactor)/黏附素(adhesin):

菌毛

细胞壁成分(磷壁酸)

生化反应

黏附—是感染的前题有利于细菌的定植、繁殖和扩散1.黏附与定植pilus[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2.繁殖和扩散只在局部繁殖不扩散

如霍乱弧菌—肠上皮表面痢疾杆菌—肠上皮细胞内既繁殖又扩散---引起扩散性炎症引起扩散的物质血浆凝固酶(coagulase)-抗吞噬作用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分解结缔组织链激酶(streptokinase)-纤维蛋白溶解毒素致病[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3.抵抗宿主的防御机能抗吞噬作用

荚膜、微荚膜-抗吞噬、抵抗杀菌物质的作用抗调理作用

荚膜物质与血清中H因子结合阻断补体C3b活化巨噬细胞--旁路途径活化受阻金葡菌A蛋白(SPA)竞争抑制抗体吞噬作用抗sIgA作用细菌产生IgA蛋白酶,如变形杆菌和淋病奈瑟氏菌产生IgA蛋白酶,使IgA裂解,降低了局部防御力[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二)细菌毒素(bacterialtoxin)致病菌具有产毒性(toxigenicity)一种细菌可产生一种或多种bacterialtoxin根据毒素来源、性质、作用的不同分为内毒素外毒素[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1.外毒素(exotoxin)来源

G+细菌及某些G一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化学成分是蛋白质结构特点由两个亚单位组成A-毒性亚单位具致病性B-结合亚单位具抗原性

[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编码外毒素的基因--有三类细菌染色体基因占绝大多数,如霍乱肠毒素质粒基因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剥脱毒素、炭疽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等前噬菌体毒素基因整合的温和噬菌体基因上携带有外毒素基因,如白喉毒素、红疹毒素、肉毒毒素

[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外毒素的作用特征--三强一弱

毒性作用强

如肉毒毒素的毒性比氰化钾强1万倍0.1µg-人致死靶细胞选择性强

引起特殊病症抗原性强

刺激产生特异性抗体抵抗力弱--理化稳定性差多不耐热,60~80℃,30分钟可被破坏对化学因素不稳定但葡萄球菌肠毒素是例外,能耐100℃,30分钟种类及生物学作用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肠毒素和其他毒素[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类毒素(toxoid)

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失去毒性保留抗原性,用于人工主动免疫1.制备类毒素(toxoid)抗毒素(antitoxin)

外毒素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称为抗毒素,用于治疗

2.生产抗毒素(antitoxin)外毒素特殊用处[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2.内毒素(endotoxin)来源

G-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LPS)-菌体崩解时释放出来成分类脂A性质--一强两弱对热稳定,1600C2-4H才能灭活毒性作用相对较弱免疫原性较弱产生的抗体中和作用较差[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LPS生物学作用毒性作用较弱,致病需要的量较大致病作用无选择性,各种G-细菌内毒素的致病作用基本相似

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内毒素血症与休克Shwartzman现象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内毒素的检测鲎试验(limuluslysatetest)鲎试剂--敏感,能测出0.01-1.0ng/ml内毒素家兔热原试验[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区别要点外

素内

素来源化学成分G+菌与部分G-菌分泌蛋白质G-菌裂解后释出脂多糖稳定性60~80℃,30min被破坏160℃,2~4h才被破坏毒性作用强,选择性作用弱,毒性效应相似作用方式与细胞的特异受体结合刺激宿主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血管活性物质抗原性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甲醛液处理成类毒素弱,中和抗体作用弱不形成类毒素基因控制质粒、前噬菌体和/或染色体染色体基因[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二、病毒病毒致病性病毒直接损伤导致免疫病理反应病毒感染(viralinfection)病毒性疾病(viraldisease)

[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一)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

致病作用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性在宿主细胞内增殖-致细胞受损感染类型溶细胞感染、稳定状态感染、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和转化、病毒基因的整合、细胞成分改变[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1.溶细胞感染(cytolyticinfection)定义: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大量破膜释放,造成细胞破坏死亡的感染形式称为~特点:多引起急性感染,多见于无包膜病毒感染,如脊髓灰质炎病毒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造成下神经元死亡,出现小儿麻痹致细胞病变效应(CPE)

组织培养时,出现病毒感染的细胞变圆聚集、融合、裂解或脱落等现象,称为CPE-相当于体内的“溶细胞感染”

[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2.稳定状态感染

(steadystateinfection)定义:病毒在细胞内增殖,以出芽方式释放,不直接引起细胞溶解的感染形式称为–

特点感染过程缓慢经长期增殖,多次释放后-细胞死亡多见于有包膜病毒感染细胞表面获得新抗原成为靶细胞-免疫反应-细胞溶解如HBV等

[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3.细胞凋亡(cellapoptosis)病毒感染直接或间接诱导细胞凋亡发生机制诱导因子激发信号-激活细胞凋亡基因而使凋亡与细胞死亡不同的是,细胞凋亡是细胞基因自身指令发生的一种生物学过程表现形式细胞出现细胞膜鼓泡、细胞核浓缩并可出现凋亡小体由于染色体DNA降解,在凝胶电泳时出现阶梯式DNA条带

[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4.病毒基因组的整合整合(integration)

病毒核酸细胞染色体有两种方式:全基因组整合病毒DNA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中,形成前病毒,如逆转录病毒失常式整合

部分病毒基因或DNA片段随机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中,多见于DNA病毒整合的结果

病毒DNA可随细胞分裂而带入子代细胞中,不出现病毒颗粒病毒基因组的整合可造成宿主细胞基因组损伤[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5.细胞的增生与转化有少数病毒感染细胞后能促进DNA合成,促进细胞增殖与细胞转化转化细胞多具有旺盛的生长力,易变成肿瘤细胞--致畸、致癌

[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6.病毒感染细胞成分的特殊改变包含体形成包含体(inclusionbody)病毒感染后在胞浆或胞核内出现光镜下可见的斑块状结构称为~意义:可作为诊断的参考指标,因为包含体的形成与病毒的复制密切相关,其数目、大小、形状、在细胞中位置(核内或核外)和染色特性(嗜酸或嗜碱性)等依感染的病毒而有特征。如狂犬病—犬脑内“内基氏小体”

细胞膜的变化细胞融合--多核巨细胞或合胞体细胞表面出现新抗原-如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膜上出现流感病毒血凝素

[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二)病毒感染对机体的致病作用(1)对组织器官的亲嗜性与损伤

病毒对组织的亲嗜性

特异选择性、易感性机制:该组织细胞有该病毒受体和病毒增殖条件如流感病毒和鼻病毒对呼吸道黏膜有亲嗜性病毒亲嗜性是形成不同系统疾病的原因[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2.免疫病理损伤体液免疫病理作用II型超敏反应如登革热的出血和休克综合症III型超敏反应

引起免疫肾病及关节炎等细胞免疫病理作用Ⅳ型超敏反应

CTL对病毒感染细胞造成损伤[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3.对免疫系统致病作用病毒感染引起免疫抑制如麻疹患儿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转为阴病毒对免疫活性细胞的杀伤如HIV使CD4+T细胞数量减少病毒感染引起自身免疫病致免疫应答功能紊乱,失去识别自己与非己的能力而导致自身免疫病[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三、真菌(fungus)感染人类的真菌种类致病性真菌条件致病真菌产毒及致癌性真菌真菌致病特点一种真菌可引起多种疾病-真菌病(mycoses)不同的真菌可引起同一种疾病致病性真菌的种类多样、侵袭力强易产生耐药性而导致难治性的感染条件致病真菌感染呈明显上升趋势[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一)真菌的致病作用致炎性反应--机械刺激和产生酯酶分解细胞脂质浅表真菌--皮炎等深部真菌--肺炎、脑炎等损害免疫细胞--在吞噬细胞内繁殖的真菌损伤免疫细胞真菌超敏反应--各类型的变态反应如过敏性皮炎、哮喘,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等真菌毒素

(mycotoxins)真菌性中毒真菌毒素“三致”-致突变、致畸、致瘤如黄曲霉素致癌作用最强,可诱发肝癌[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四、寄生虫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致病作用)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化学性损伤(毒性作用与免疫损伤)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抗寄生虫感染免疫作用)

消除性免疫--罕见非消除性免疫--常见带虫免疫”(premunition)伴随免疫”(concomitantimmunity)[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第二节

病原生物的感染类型隐性感染(inapparentinfection)或亚临床感染(subclinicalinfection)机体可获得足够特异免疫力能抵御同种病原生物的再次感染显性感染(apparentinfection)如流脑等急性传染病(infectiousdisease)潜伏感染(latentinfection)病原生物一般不出现在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中如结核分枝杆菌、疱疹病毒等的潜伏感染病原体携带状态-携带者”(carrier)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病原体未被消灭而在体内继续存在是最危险的传染源[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一、细菌引起的感染类型局部感染(localinfection)全身感染(systemicinfection)-分为:毒血症(toxemia)病原菌不入血,产生的外毒素入血引起症状。如白喉等菌血症(bacteremia)病原菌一过性入血,未在血中繁殖如伤寒早期的菌血症败血症(septicemia)病原菌侵入血流繁殖,产生毒素,引起中毒症状。如高热、瘀斑和肝脾肿大等脓毒血症(pyemia)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大量繁殖--扩散到其他组织或器官—引起新的化脓性病灶[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定义由于G¯菌感染,内毒素入血引起的症状内毒素来源细菌在病灶内大量繁殖,死亡崩解后释放入血细菌在血液中大量繁殖,死亡崩解后释放入血症状轻者只有发热重者可有DIC、休克甚至死亡如小儿中毒性菌痢[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不感染隐性感染潜伏感染显性感染带菌状态细菌感染的类型小结急性感染慢性感染局部感染全身感染毒血症(toxemia)

菌血症(bacteremia)

败血症(septicemia)

脓毒血症(pyemia)

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病毒感染与增殖部位入侵局部-在感染细胞内增殖入侵局部-在感染细胞及其所属淋巴结增殖-入血病毒血症(viremia)第︱次病毒血症-病毒入肝脏、脾脏细胞第‖次病毒血症,播散全身到达靶器官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

/病毒携带者(viralcarrier)

显性感染-分为2种急性病毒感染(acuteviralinfection)持续性病毒感染(persistentinfection)(二)病毒感染类型[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显性病毒感染(apparentviralinfection)(1)急性病毒感染(acuteviralinfection)

特点

潜伏期短、发病急,病程短(数日或数周)恢复后机体内不存在病毒并常获得特异性免疫如流感、普通感冒(2)持续性病毒感染(persistentinfection)特点

长期带毒-数月、数年、数十年,可出现也可不出现症状,重要传染源,还可引起慢性进行性疾病[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持续性病毒感染的类型-有三种慢性病毒感染(chronicviralinfection)经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持续存在于体内,并不断被排出体外如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等潜伏感染(latentviralinfection)病毒基因组潜伏在特定组织内,用常规方法检测不到病毒,在某些条件下病毒被激活,增殖而出现临床症状,并可检测出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潜伏-唇部单纯疱疹慢发病毒感染(slowvirusinfection)又称迟发病毒感染(delayvirusinfection)

潜伏期可长达数月、数年或数十年,之后出现慢性进行性疾病、常导致死亡如HIV,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三)真菌的感染类型浅部真菌感染深部真菌感染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四、寄生虫的感染类型带虫者、慢性感染、隐性感染-更多见机会致病寄生虫(opportunisticparasite)

多寄生现象幼虫移行症(larvamigrans)

皮肤幼虫移行症内脏幼虫移行症异位寄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IgE水平升高与高球蛋白血症

-血液原虫感染时-可激活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而分泌IgG或IgM

[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第五章感染学习重点LD50/ID50概念与意义

细菌的侵袭力及其构成因素

外毒素/内毒素的种类及致病特点,抗毒素及类毒素的概念病毒致病作用,(CPE)、包涵体的概念寄生虫的致病作用、抗寄生虫感染免疫特点细菌全身感染类型,败血症

的概念病毒感染类型

真菌感染类型寄生虫感染类型及特点,幼虫移行症(larvamigrans)的概念水平传播(horizontal),垂直传播(verticaltransamission)-p73[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1.第五章感染学习重点[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霍乱弧菌粘附于人回肠粘膜的M细胞上

[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定植、繁殖E.coli

黏附、定植、繁殖形成生物膜[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细菌的细胞壁成分-定居因子(colonizationfactor)[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破伤风痉挛毒素[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肉毒毒素[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白喉外毒素[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霍乱肠毒素[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脂多糖(LPS)G-内毒素[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G-内毒素脂多糖

LPS[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LPSLPS发热休克DIC活化凝血系统LPS作用示意图[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致细胞病变效应(CPE)[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小儿麻痹[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细胞膜表面获得新抗原[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病毒整合感染形成前病毒[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腺病毒在细胞培养中形成的集团样结构,即包含体可能由病毒颗粒或未装配的病毒成份组成也可以是病毒增殖留下的细胞反应痕迹

[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病原生物在机体间的传播方式[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显性感染与隐性感染[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鼠咬热螺旋体感染[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

HSV-1引起的口唇疱疹[临床医学]第5章感染机会感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