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24 诗词曲五首 (分层作业)(解析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24 诗词曲五首 (分层作业)(解析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24 诗词曲五首 (分层作业)(解析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24 诗词曲五首 (分层作业)(解析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24 诗词曲五首 (分层作业)(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4课《诗词曲五首》分层作业▲字音字形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踌躇(chóu)

瀚海(hàn)

冷难着(zháo)B.松柏(bǎi)

羌笛(qiāng)

寥落(liǎo)C.狗窦(dòu)

风掣(chè)

飘絮(xù)D.狐裘(qiú)

兜鍪(móu)

羹饭(gěng)【答案】C【解析】A项中的“着”应读zhuó;B项中的“寥”应读liáo;D项中的“羹”应读gēng;故选C。▲词语达标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零丁洋里叹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B.坐断东南战未休(占领,占据)C.瀚海阑干百丈冰(浩瀚的大海)D.望西都,意踌躇(迟疑不决,这里形容心潮起伏)【答案】C【解析】“瀚海”应解释为“沙漠”。故选C。▲文学常识达标3.填空(1)岑参,代诗人,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风格与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2)辛弃疾,字,号

。(朝代)派词人、将领,与苏轼合称“”,有词集《》等传世。(3)文天祥,初名云孙,字,一字履善。自号、浮休道人。(朝代)家,诗人,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4)张养浩,字,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代著名家,家。【答案】(1)唐边塞高适(2)幼安稼轩南宋豪放苏辛稼轩长短句(3)宋瑞文山南宋末年文学爱国宋末三杰(4)希孟元代政治文学▲修辞达标4.顶真(顶针),亦称联珠、蝉联,是一种修辞方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例如“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上句的结尾和下句的开头都是“山”字。下列古诗中,使用了这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使至塞上》 B.《饮酒》 C.《过零丁洋》 D.《登飞来峰》【答案】B【解析】A.该诗全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其中并无顶针手法的使用;B.该诗全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其中“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采用了顶针的修辞,前一句的结尾与后一句的开头都采用了“山”字;C.该诗全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知全诗中没有顶针修辞的运用;D.该诗全文: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可知全诗中没有顶针修辞的运用。▲标点达标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C.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一一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D.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答案】B【解析】B.“吹面不寒杨柳风”为完整引用,引号内的逗号要放在引号外;故选B。▲病句达标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平时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B.我们欣赏文艺作品,不仅要理解文字的表层含义,还要透过文字进入作品意境,体验阅读的快乐。C.“双减”政策的实施并颁布,切实解决了中小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问题。D.开展讲述身边榜样人物故事的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启发与提高。【答案】B【解析】A.两面对一面,在“是”后加“能否”或去掉“不会”“不能”;C.语序不当,将“实施”和“颁布”交换位置;D.句式杂糅,删去“目的”或“为了”;故选B。▲语法达标7.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世界杯足球已经落下帷幕,但是人们的运动激情仍在燃烧。这句话中“帷幕”“激情”“燃烧”三个词词性相同。B.“时光流逝”“高大雄伟”“提高成绩”,这三个短语类型分别是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动宾短语。C.“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句子主干是:赵州桥显示智慧和力量。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首诗中四个句子的语气分别是陈述、疑问、感叹、祈使。【答案】B【解析】A.“帷幕”“激情”为名词,“燃烧”为动词;C.这句的主干是: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显示智慧和力量;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首律诗四个句子的语气分别是陈述、疑问、祈使、感叹,而不是陈述、疑问、感叹、祈使;故选B。▲文化常识达标8.填空(1)《乐府诗集》代所编。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2)到了元代,出现新兴的体裁——。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二是。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套数和小令两种基本形式。套数由若干曲子组成,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有标题的小令。本篇“山坡羊”是小令的名,“潼关怀古”是。【答案】(1)宋郭茂倩乐府汉乐府(2)曲剧曲散曲小令曲牌标题。▲对联达标9.下列诗句没有使用对偶修辞的一项是(

)A.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B.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C.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D.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答案】C【解析】C项显然不符合这一特点。故选C。▲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1.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A.诗人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开篇,含蓄地点出了战争之长和当时兵役之重。B.“兔从”到“井上”四句,从侧面描写了老兵的家荒凉破败的景象、控诉了战争给普通百姓造成的灾难。C.诗的最后两句通过对老兵“出门张望,老泪纵横”这一细节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老兵心中的悲凉之情。D.全诗以老兵回家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波澜起伏,引人深思。【答案】B【解析】B.有误,“兔从”到“井上”四句,直接写出了老兵的家荒凉破败的景象、控诉了战争给普通百姓造成的灾难;故选B。(二)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2.下列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以“咏雪”为主线,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承上启下,既点明环境,又渲染送别氛围。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冬景写春景,设喻新颖,写出边塞风光。D.“风掣红旗冻不翻”的奇丽形象,体现戍边将士不畏艰苦、昂扬勇毅的精神风貌。【答案】2.C【解析】C.有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诗以春景写冬景,以梨花喻冬雪;故选C。(三)阅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完成问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3.下面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登亭远眺,感慨历史兴衰,大处落笔,时空交融,慨叹“千古兴亡”悠远难追。B.褒扬在京口开创伟业的孙权,气魄宏大雄壮,在小令中含如此大题材的,并不多见。C.“年少万兜鍪”是诗人回忆自己年轻时统率千军万马的情形,抒发杀敌报国的壮志。D.以三问三答来结构全篇,自相呼应,层层推进,创前所未有的意境,情感豪迈奔放。4.叠词能够突出意象的情态,如《诗经》里“蒹葭苍苍”“关关雎鸠”“青青子衿”等。请结合词作,从韵律、内容上谈谈你对“悠悠”或“滚滚”的理解。【答案】3.C4.示例:我对“悠悠”的理解:在音韵上,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律美,又与下文“滚滚”相和;内容上,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解析】3.C.有误,在这首词中,“年少万兜鍪”一句并不是指诗人自己年轻时统率千军万马的情形,而是指三国时代的孙权。这句诗描绘的是孙权年轻时率领的庞大军队,以此赞美孙权的英勇和才华。故选C。4.本题考查古诗词句的理解和赏析。首先,从韵律角度来看,“悠悠”和“滚滚”的叠词形式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使得词句在朗读时更加顺口,更具有节奏感。同时,叠词的形式也有助于强化诗歌的情感表达,使得诗人的感慨和思绪更加深入人心。其次,从内容角度来看,“悠悠”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表现出历史的深远和漫长。它暗示了历史长河中无数的兴亡更替,使得诗人对历史的感慨更加深沉。而“滚滚”则用来描绘长江的奔腾不息,形象地展现了江水的浩渺和壮阔。它不仅表现了自然力量的强大,也象征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和变迁。综合来看,“悠悠”和“滚滚”这两个叠词在诗歌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韵律和内容的双重强化,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深沉和强烈。同时,它们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慨,使得这首词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深意。(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着深挚沉痛的感情,富有艺术感染力。B.颔联使用比喻,形象地说南宋国势衰微如风中柳絮,个人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凉。C.尾联慷慨陈词,通过间接抒情的方式点明主旨,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天动地的艺术效果。D.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主要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威武不屈的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6.有人认为,诗歌的颈联堪称“天然妙对”,请你结合诗句分析“妙”在何处。【答案】5.C6.颈联意思为在惶恐滩头因兵败曾说起惊恐不安的心情,如今在零丁洋里又感叹自己的孤独无援。“惶恐”“零丁”巧借地名,一语双关,巧妙地表现了诗人兵败被俘的惶恐不安和孤苦无依的境况,渲染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意思对即可)【解析】5.C.有误,尾联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点明主旨,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动天地的艺术效果;故选C。6.“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意为: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前句的“惶恐”“零丁”均指地名,分别是惶恐滩和零丁洋;后句的“惶恐”指对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零丁”指自己战败被俘,境况危苦。颈联将“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富含感情色彩的地名连用,语意双关,对仗工整。出语自然,以对两件令人痛心的具体情境的感慨,强化了诗人内心的隐痛叙写,流露出诗人的一腔悲愤和盈握血泪。(五)阅读下面这小令,回答问题。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7.选出对该曲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B.“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句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澎湃的情态。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8.“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答案】7.D8.一代王朝兴起,必卷土重来,建筑宫殿,劳民伤财的是百姓;一代王朝灭亡,首当其冲,深受其害的还是百姓。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历代统治者的愤慨。【解析】7.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表现了作者的悲愤,并不单单因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这一历史变迁的自然结果,而是对历史上朝代兴亡变迁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的感慨。作者的伤感悲愤是对封建兴亡给百姓带来的苦难的深刻反思,而不是仅因宫阙成了土。作者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为百姓在战争中的遭遇而伤心。故选D。8.“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意思是: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奢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他指出历代王朝的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无比愤慨。▲课外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临江仙[宋]苏轼夜饮东坡①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②?夜阑风静纹③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注】①东坡:苏轼贬谪黄州时,在城郊垦荒,称之为“东坡”,并自号“东坡居士”。②营营:为功名利禄奔波。③縠(hú)纹:比喻水波细纹。9.词的上片写到多种声音,有何妙处?10.联系诗歌内容,分析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9.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童如雷的鼻息声、自己的敲门声和江水声,衬托出夜的幽静和诗人心情的孤寂。10.孤寂,烦闷苦痛,旷达襟怀。【解析】9.“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句意:夜里在东坡饮酒,醉而复醒,醒了又饮。回来的时候仿佛已经三更。家里的童仆早已睡熟鼾声如雷鸣。反复敲门里面全不回应,只好独自倚着藜杖倾听江水微波荡漾、扑退滩岸的隐约轻叹声。三更天本来是寂静的,作者故意写出了家童“鼾声如雷鸣”“敲门”“江声”,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来衬托夜的幽静和诗人心情的孤寂。10.“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词人心中忧愁,所以在东坡饮酒,喝醉了睡觉,醒来又继续喝,又喝醉了。词人此时被贬黄州,要不是心中烦苦忧愁,词人不会如此饮酒,只不过想借酒消愁而已。(也可以认为词人放下了一切,豁达超然,所以痛饮。)“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穀纹平”,词人说自己寄生官场许久了,早已违背了自己最初的意愿,希望自己能够忘却功名利禄,能做回自己,内心回归平静,物我两相忘;“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希望自己从此能够过上闲散江湖的生活,无欲无求,超然物外,做回真正的自己。据此总结作答即可。(湖北黄冈·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乙】秋日登吴公台①上寺远眺唐·刘长卿古台摇落②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③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注释】①吴公台:在今江苏省江都县,原为南朝宋将沈庆之所筑,后陈将吴明彻重修。②摇落:零落、凋残,这里指台已倾废。③磬:寺院中敲击以召集众僧的鸣器,这里指寺中报时拜神的一种器具。11.【甲】词“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句中的叠词含义丰富,意蕴深厚,请你说说“悠悠”一词中所蕴含的内涵。12.【甲】【乙】两首诗词都是通过吊古来抒怀的,但抒发的情感不相同,请具体概括。【答案】11.“悠悠”一语双关,意指众多、悠长。叠词的运用,表现古今兴亡事之多,时间悠长久远,词人思绪无穷。12.甲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渴望建功立业的壮烈情怀,也流露出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嘲讽之情。乙诗通过观吴公台,抒发怀乡思归的感情,同时也表达了因历史兴衰无常(昔盛今衰、历史沧桑)而产生的惆怅悲伤之感。【解析】11.“千古兴亡多少事?”这是一句问话。词人禁不住发问,从古到今,到底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往事悠悠,是非成败已成陈迹,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悠悠”形容漫长、久远。这里,叠词的运用,不仅暗示了时间之慢,而且也表现了词人心中无尽的愁思和感慨。接着的“不尽长江滚滚流”句,词人借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意境,不但写出了江水奔腾而去的雄壮气势,还把由此而产生的空间感、历史感都形象地表达出来。12.本题考查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甲词:“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由登临北固亭望神州风光引发联想,把千古兴亡、国家兴衰的历史变迁比作滚滚东流、悠悠不尽的长江水,抒发了词人对古往今来国家兴衰变化无常的无限感慨及望不见中原的惆怅之情。“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运用典故,用对孙权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反衬南宋朝廷的怯懦苟安,表达作者对英雄仰慕、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之情,报国无门的悲愤和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愤慨。“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词人用“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一典故,表明自己希望南宋有像孙权那样的有志之士,暗示了自己就如孙权一样,有奋发图强、收复失地的伟大理想,同时也暗含了自己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恨之情。乙诗:首联由台上落叶起兴,触景生情。秋风飒飒,落木萧萧,使人顿生悲凉之意。颔联写登台所望之景。上句写近景,“野”字,投射出诗人处江湖之远、仕途失遇的苦闷;“少”字也暗示了诗人漂泊他乡的孤独。下句写远景,隔岸青山层峦叠嶂,云遮雾绕,清净幽深:这样一个超然于熙攘尘世之外的所在或许是荡涤诗人心头重重烦虑的佳处。颈联继续写景,由远而近,写出了古台四周苍茫的暮色。这两句表面上是发思古之幽情,但还是脱不了自我身世之痛。尾联议论抒情,因眼前之断壁残垣的萧索败落的景象,而浮想起南朝的繁华与战乱等等,只觉满腹的惆怅。“惆怅”是本诗的关键,点出了主旨。明则为历史兴衰无常而惆怅,实则有人生坎坷多难而伤感。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成大事者必有大情怀①《现代汉语词典》里将“情怀”解释为“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是一种出乎本心的,不虚、不私、不妄、无矫饰的真情流露。情怀能激励人最深沉的力量,一个人有了情怀,就会对自己的职业有发自心底的热爱。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单凭对职业的热爱还不够,必须增强事业心,涵养为国为民的大情怀。②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凡成大事者皆有家国天下的情怀。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民情怀;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胆忠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家国情怀早已沉淀为中华民族的品格,融入中华文化的血脉,成为激励一代代优秀中华儿女赤诚报国的精神之源。梁启超说:“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家国情怀、大我境界始终激励有志者勇毅前行。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专注打造“大国重器”,源于“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的大情怀;黄大年舍弃异国高薪岗位,回国带领科研团队刻苦攻关,为中国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做出突出贡献,源于“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大情怀;袁隆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源于“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大情怀。……正是这些心怀国家和人民的有志之士,用他们的大情怀、大担当、大作为撑起了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③许多时候,境界的高度决定了事业的高度。情怀的大小往往决定了一个人能干多大的事、挑多重的担子。一方面,情怀越博大、境界越高远、目标越远大,方向才会越坚定、脚步才会越有力。只有心怀“国之大者”,才能意志坚定、毫不动摇地服从党和人民的需要,为国为民努力奋斗。另一方面,只有始终想着国家和人民利益,才能以敢为人先的魄力和舍我其谁的担当勇担重任,做到风浪考验迎难而上、艰巨任务勇挑肩头、困难面前永不退缩。此外,越是大事业越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理想为指引,才能坚守正道,稳定心神,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持之以恒做到功成。④习近平主席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对人才提出了“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的殷切期望,要求我们“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因此,我们应该要涵养为国为民的大情怀,努力学习,长大后成就一番大事业。(选自《解放军报》,有删改)13.概括选文的中心论点。14.选文第②段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15.在选文第②段横线处补写出对事实论据的分析。16.阅读文章第③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下面的分析。本段围绕“境界的高度决定了事业的高度”首先从(1)方面进行论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