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课件-第3学时_第1页
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课件-第3学时_第2页
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课件-第3学时_第3页
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课件-第3学时_第4页
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课件-第3学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课件基础模块上册第三单元学习任务一知人论世,体悟思想情感第3学时一、观壮美之风景二、慕英雄之风流三、酹文人之风骨诵读词作上阕,找出直接描写赤壁景色的诗句,概括景色特点。一、观壮美之风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集中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从多个角度展示赤壁江景的特点。用“穿”字写山石,凸显其险峻气势;用“惊”“拍”写浪涛,从声音的角度突出浪涛拍打樵石的气魄;用“雪”来比喻浪花,并用“千堆”以示其多。几种物象作用于视觉、听觉,引发想象,呈现出一个有声有色、富有动感的画面。历史长河中的风流人物,正如滚滚波涛,在面前不断翻涌,不断消失,不断闪现。把无数的英雄尽收眼底,反衬出主人公雄视千古的高度。面对此情此景,作者想到了什么?“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本词中的作用是什么?

承上启下,既点明眼前景致壮丽如画,又转而引出下阕所怀之人。二、慕英雄之风流大家眼中的周瑜是怎样的?补充史实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军南下,周瑜与鲁肃坚决主战,并与刘备协力大破曹军于赤壁。补充史实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于乌林,走曹仁于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三国志·周瑜传》“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直接描写衣着、神态,感受指挥若定、决胜千里的儒将风采。“小乔初嫁了”能否改成“小乔出嫁了”?初,意为刚刚,以小乔的年青貌美,衬托周瑜的年轻有为。周瑜形象联系创作背景,对比苏轼和周瑜的经历等,完成表格,理解“多情”的丰富内涵。三、酹文人之风骨人物年龄职务际遇外貌生活苏轼47岁团练副使壮志未酬早生华发屡遭不幸周瑜34岁东吴都督功成名就英俊儒雅幸福美满周瑜雄姿英发,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苏轼被贬黄州,事业、生活处处失意。面对年华渐老,功业未就,苏轼在词中抒写了生命如逝水的伤感和造化弄人的感慨。解读“多情”示例江月曾见证过我名动京师的意气风发,也见证了我羁押乌台时的凄惶;江月曾见证过周瑜指挥若定的大将之风,也见证过日夜不息、淘尽英雄的滔滔江水。人生如梦,与奔涌不息的江水相比,人世短暂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想象苏轼站立赤壁江水边的内心独白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曾自我评价:“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请根据所学所悟,假如自己是苏轼,用3个名词或者意象填写对苏轼的评价:补写:问汝平生功业,

。(填写3个意象或是名词)请在此处添加您的图片补写苏轼功业通过“酹江月”,苏轼与世界和解,与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