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附答案ab卷_第1页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附答案ab卷_第2页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附答案ab卷_第3页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附答案ab卷_第4页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附答案a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属于太阳和月球的相同之处的有(

)。A.都是球体

B.都是红色的

C.实际大小相同2.以下关于月相变化的规律描述正确的是(

)。A.上半月的月相从缺变圆

B.农历十五会出现上弦月

C.新月就是一个新的月亮3.农历十五是出现的月相是(

)。A.满月

B.新月

C.上弦月4.如果我们把庞大的地球缩小,制成一个直径为1米的地球仪,赤道半径只比极半径长1毫米多,这么微小的差别在地球仪上很难表示出来,所以我们使用的地球仪都是正球体。地球不是一个(

)。

A.正球体

B.椭圆球体

A.正球体

B.椭圆球体5.一个完整的月相周期的时间为(

)。A.一个星期

B.一个月

C.一年6.下列关于月球环形山的叙述,错误的是(

)。A.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大小不一B.环形山有单个的,也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分布上没有规律C.环形山数量众多,但它们的深浅都是一样的7.通过观察地球仪,可以知道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

B.在地球仪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高度

C.中国的东部比西部高8.下列关于影子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物体就一定有影子

B.有光就一定有影子

C.有光源、遮挡物和屏才会有影子9.太阳和月球都(

)。A.会发光

B.一样大

C.是球体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云层越厚看起来越白

B.云层越厚看起来越黑

C.云的黑白与云层薄厚无关二.填空题(共10题,共34分)1.航海家(

)绕地球航行一周回到出发点,进一步用事实证明了地球是(

)的观点。他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

)。2.月球是一个(

),(

)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是反射(

)的光。3.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

)。4.农历初七的月相是(

),农历十五的月相是(

),农历二十三的月相是(

)。5.像太阳、电灯等能发光的物体叫做(

)。6.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

)。7.下图中所列的月相分别是某位同学在某月所看到的。上面五张月相图中按农历初一到三十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填月相的编号)。8.通过改变手形,我们可以变化出许多有趣的(

)。9.一般情况下,月亮上被照亮的部分总是月球面积的(

)。10.(

)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每时每刻都在以(

)方向围绕地球旋转。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月球本身并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才发亮。(

)2.海报的主题颜色只能是一种固定不变的颜色。(

)3.在地球上,朝任何一个方向一直前行,都能回到出发点。(

)4.太阳和月球离地球一样远。(

)5.在通常的地图上,蓝色越深,表示位置越高,红色越深,表示位置越低。(

)6.“火山说”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月球留下的痕迹。(

)7.月海是海洋,里面有很多水。(

)8.一个月相变化的周期大概是三十天。(

)9.小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北斗七星。(

)10.太阳的高度随着时间会发生变化。(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连线题。

农历初二

农历初七

农历十五

农历二十七

农历二十二五.填表题(共1题,共8分)1.填表题。小芳想制作月球档案卡,请你帮助她一起完成。六.简答题(共5题,共36分)1.观察地球仪,记录我们的发现。2.月相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如果月球本身会发光,那么我们会看到月相变化吗?如果月球不是围绕地球转动,那么我们会看到月相变化吗?3.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在地球模型上蓝色、白色和黄色各代表什么?4.小明认为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同一个物体,得到的影子是相同的。你认为他的想法正确吗?为什么?5.请你写出中国嫦娥探月工程计划分为哪三个阶段。七.材料题(共1题,共9分)1.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我们知道月球上有许许多多环形山,但你对环行山了解多少?“环形山”这个名字是伽利略起的,它在希腊文中的意思是“碗”,所以通常指碗状凹坑结构。环形山是月面最突出的一种地形结构,酷似地球上的火山口,四周高如山、成环状,中央有一块圆形的平地,外围是一圈隆起的山环,内壁陡峭,外坡平缓。环形山大多是宇宙物体冲击月面,或是月球上的火山活动造成的。其中大的直径超过100公里,小的不过是些凹坑;直径大于1公里的环形山总数33,000多个,占月面的7-10%。最大的环形山是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千米,比海南岛还大一点。而小的环行山甚至可能是一个几十厘米的坑洞,数不胜数。环形山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大环形山内再套一个小环形山,有的大环形山中央有一个很深的坑穴,如牛顿环形山,中心坑穴深达8000多米;还有的大环形山中央陡然矗起一座山峰,叫做“中央峰”。环形山大多数以著名天文学家或其他学者的名字命名。如哥白尼环形山、牛顿环形山等,其中以我国古代科学家名字的有4座:石申环形山、祖冲之环形山、张衡环形山和郭守敬环形山。另外,为纪念一位传说为尝试飞向天空而献身的万户而命名的环形山叫“万户环形山”。为了便于研究,人们对环形山进行了许多分类。其中,有个日本学者1969年提出一个环形山分类法,将环形山分为克拉维型(古老的环形山,一般都面目全非,有的还山中有山),哥白尼型(年轻的环形山,常有“辐射纹”,内壁一般带有同心园状的段丘,中央一般有中央峰),阿基米德形(环壁较低,可能从哥白尼型演变而来),碗型和酒窝型(小型环形山,有的直径不到一米)。(1)月球上的最大的环形山是哪座山?(2)科学家将月球上的环形山分为几类?(3)带有辐射纹的环形山通常是什么类型的环形山?八.综合题(共3题,共28分)1.小华用手电筒在墙壁前玩手影游戏,如下图。1.影子产生的条件需要光源、遮挡物、屏。这个手影游戏中光源是(

),遮挡物是(

),屏是(

)。2.小华想让墙上的手影变大,正确的做法是(

)。A.手电筒位置不变,手慢慢靠近墙B.手电筒位置不变,手慢慢靠近手电筒C.手位置不变,手电筒慢慢远离手3.如果手电筒改变照射的角度,所产生的影子(

)。A.方向相同,长短不同,形状不同B.方向相同,长短相同,形状相同C.方向、长短和形状都不相同4.如果手的位置不变,手影变小,需拉长(

)和(

)之间的距离。2.关于环形山的形成,科学家认为是流星、小行星等撞击月球形成的,我们来做模拟实验。1.在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原因中,托盘和细沙模拟的是(

)。A.月球

B.月海盆地

C.大小不同的环形山2.制造环形山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扔球B.可以扔完一个球取出再扔,也可以把所有球扔完后一起取出C.必须朝同一个方向扔球3.观察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的坑大,有的坑小

B.有的坑深,有的坑浅

C.有的坑重叠,有的没有坑4.模拟制造的环形山与真实的月球环形山比较(如图),得出的结论是(

)。3.在模拟实验中观察太阳和月球的大小,并记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A3.A4.A5.B6.C7.C8.C9.C10.B二.填空题1.麦哲伦;球体;环球航行2.不发光;不透明;太阳3.模型4.上弦月;满月;下弦月5.光源6.投影7.CEABD8.手影9.一半10.月球;逆时针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五.填表题1.四分之一;四十九分之一;八十分之一;六分之一六.简答题1.地球仪都是正球体,横线表示纬线,竖线表示经线。地球仪上的颜色分别有蓝色、绿色、黄色、棕红色、白色、红色以及黑色。2.答:月相的形成与月球围绕地球转动和月球本身不会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等因素有关。如果月球本身会发光,那么我们不会看到月相变化。如果月球不是围绕地球转动,那么我们也不会看到月相变化。3.答:蓝色代表水域;白色代表雪地;黄色代表高原。4.不正确。如果这个物体是规则的几何体,如圆柱体之类的不同侧面的影子可能会一致;如果形状不规则,那么不同侧面的影子是不同的。5.答:一期工程为“绕”,即绕月探测;二期工程为“落”,即实施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三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