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中的运用策略_第1页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中的运用策略_第2页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中的运用策略_第3页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中的运用策略_第4页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中的运用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每个学段的学生在“阅读与鉴赏”方面都提出了阅读整本书的要求,其中对第三学段(5~6年级)学生提出的要求是:阅读整本书,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积极向同学推荐并说明理由。整本书的主题、内容、人物等,都是教师启迪、引领学生把握文本主要内容的切入点。为了将整本书的主题结构化、内容清晰化、人物立体化,教师可指导学生巧妙、恰当、合理地运用思维导图。一、借助思维导图,使主题结构化整本书的主题,是指作者以书中的语言文字为载体,向读者呈现、传递的一种思想。或许组成整本书的不同章节会有不同的思想,但是,各个章节的思想通常都会有一种核心思想将其关联起来。借助于思维导图,学生可更为准确地理解整本书的主题,使主题结构化。根据核心思想与章节思想之间的关系,可以将整本书的主题分为“全景式主题图、层级式主题图和章节式主题图”等。(一)绘制全景式主题图全景式主题图,是从整体层面、宏观视角展示整本书主题的一种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观察、发现、了解整本书的框架结构,能够让学生更为准确、深入地理解整本书的内容。学生通过绘制全景式主题图,不仅能够准确把握整本书的主题,而且能够使整本书的主题结构化。某学生在自主阅读《西游记》的基础上,绘制了一张全景式主题图(如图)。该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不仅如此,还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例、举止,凸显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从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事例中,能够体会到他的勇敢;从孙悟空智斗金、银角大王的事例中,能够体会到他的聪明;从孙悟空五庄观偷吃人参果的事例中,能够体会到他的调皮;从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事例中,能够认识他的疾恶如仇;从孙悟空车迟国比法的事例中,能够体会到他的变化多端。从猪八戒高老庄娶媳妇的事例中,能够体会到他的贪财好色、好吃懒做。从沙僧背着行李走了十万八千里的举止中,能够体会到他任劳任怨的品格等。这一切,都是该学生从整体层面、宏观视角对《西游记》这本书主题的理解。结构化的全景式思维导图犹如一张关于整本书的鸟瞰图,能够较为清晰地反映学生对整本书主题的理解、把握。聚焦学生绘制的全景式思维导图,教师也能够对学生阅读整本书的程度、效果有较为准确的了解。(二)绘制层级式主题图整本书通常是由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章节组成的。尽管每个章节都会有相对独立的主题,但是这些主题与整本书的核心主题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以指导学生绘制层级式主题图为契机,能够让学生理清各个章节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对文章的内容有更为准确的理解。例如,某学生将《西游记》的内容分为“取经前”“取经过程”和“取经成果”三个方面。之后,将第一回至第七回归为“取经前”,将第八回至第一百回归为“取经过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括三个层级的层级式主题图。第一层为《西游记》,第二层为“取经前”和“取经过程”,第三层为“猴王初问世”“猴王拜师”“美猴王借宝”“大闹蟠桃会”“三打白骨精”等内容。“取经成果”又包括“队伍正果”“关于紧箍咒”和“对十万八千里路途的理解”三个层级。“队伍正果”则包括“唐僧:旃檀功德佛”“孙悟空:斗战胜佛”“猪八戒:净坛使者”“沙僧:金身罗汉”“小白龙:八部天龙”等。该层级式主题图,能够将各个章回之间的关系,清晰、直观地展现出来。尽管各章回都是相对独立的一个故事,但是,每一个章回的内容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显然,通过指导学生绘制层级式主题图,能够让学生对各个章节之间的关系有更为清晰的认识,进而为学生更进一步、更深层次地理解整本书的核心主题起到铺路架桥的作用。(三)绘制章节式主题图整本书的每个章节,通常都会有相对独立的主题。通过指导学生在自主、深入阅读章节内容的基础上,绘制章节式思维导图,能够助力学生更为通透、细致地理解章节知识。以指导学生阅读《西游记》中的“偷吃人参果”这一章为例,某学生根据自己对本章内容的理解,绘制了一张章节式思维导图。在这张思维导图中,清晰直观地展现了“偷吃人参果”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包括“师徒四人借宿大仙家——童子送果,三藏误以为是孩童,未敢食——八戒嘴馋,怂恿行者偷果,果遇土而入——土地神解说果之奥秘——三徒偷食果,童子发觉果少,怒骂三藏——行者怒而毁树——大仙擒师徒,行者拜观音——观音医树,树前行者与大仙结拜兄弟”。聚焦该思维导图,学生能够对“偷吃人参果”这个故事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持续不断的发展与提升。同时,在绘制这张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分析、梳理、归纳、总结等。在此过程中,该学生的思维品质也会得到持续发展。通过指导学生绘制章节式主题图,能够让学生将某一章节的内容简洁、完整、直观地呈现出来。同时,聚焦每一位学生绘制的章节式主题图,教师也能够对学生阅读某一章节的深度有较为直观、清晰的认识与了解。二、借助思维导图,使内容清晰化行文线索、内容框架以及故事情节等,都是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需要理解、掌握的内容。本着指导学生清晰理解整本书内容之目的,教师可指导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行文线索、内容框架以及故事情节等。(一)借助思维导图,使行文线索清晰化行文线索是贯穿于整本书中的一条纽带。但是,这条纽带并不是显性的,而是隐性的。抽丝剥茧地梳理行文线索,是学生阅读整本书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学生准确理解整本书内容的一种有效方法。思维导图的巧妙运用,有助于学生理清行文线索。例如,某学生在自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基础上,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描绘了整本书的行文线索——“漂流”。四次漂流,四个不同的目的地,四种不同的遭遇,四种不同的收获。第一次漂流,目的地是伦敦,遇到了可怕的风浪,船被风暴击沉;第二次漂流,目的地仍然是伦敦,认识了船长,带了一批货物,在几内亚做生意,赚了很多钱;第三次漂流,目的地是巴西,极为不幸,遇到了土耳其强盗,在海上被葡萄牙船救起,在巴西种植园做了4年园主;第四次漂流,目的地是非洲,在贩卖黑奴的过程中,遇到了飓风,然后,触礁了,之后,漂流到了一个荒岛,生活了28年。但是,鲁滨逊在四次不同的漂流过程中,所表现的不畏困难、坚毅、勇敢、机智的精神、品格却是相同的。隐性的行文线索,通过学生的深度分析、细致梳理、简洁归纳,逐渐显现了出来。与此同时,通过绘制关于行文线索的思维导图,学生对整本书内容的理解也会从模糊变得清晰。与此同时,当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概括、总结整本书的行文线索时,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比分析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等,都会得到发展与提升。当然,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也会得到逐步发展。(二)借助思维导图,使内容框架清晰化内容框架,犹如整本书的骨骼,是学生全面、准确、细致理解整本书内容的切入点。为了引领、指导学生清晰、完整地理解整本书的内容框架,教师可设计、布置一些绘制思维导图的任务,即要求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整本书的内容框架。例如,本着清晰、完整地呈现《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内容框架之目的,某学生从“写作背景、作者简介、人物介绍和内容框架”四个方面绘制了一张思维导图。从这张思维导图中,可以看出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是“英国资本主义大规模发展”。“作者简介”则向学生介绍了开尼尔·笛福,他是一名英国小说家,也是一名作家。“人物介绍”包括鲁滨逊、主仆和星期五,鲁滨逊具有顽强、自立、乐观积极的性格特征;主仆具有自信、狂野的性格特征;星期五具有坚持、勇敢和懂得感恩的品质。其中“内容框架”尤为详细,如:“首次出海、被海盗抓、经营巴西种植园、搭建房屋、驯养山羊、种粮食、制陶器、造木船、绕岛航行、遇见野人、营救落难船长、在荒岛生活几十年、制服水手以及回到英国”等。该思维导图中的内容框架,是学生在深入阅读的基础上,对整本书内容的一种高度概括,也是对整本书框架的一种宏观认识。(三)借助思维导图,使故事情节清晰化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往往是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最引人入胜的地方。为了让学生对故事情节有更为清晰的认识,教师可指导学生绘制一些直观、清晰呈现故事情节的思维导图。“三借芭蕉扇”是《西游记》中一个较为引人入胜的故事。某学生在自主阅读该故事的基础上,绘制了一张展现该故事情节的思维导图。在这张思维导图中,该学生不仅用言简意赅的语言描述了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事实,而且表述了自己阅读这个故事的感受。三借芭蕉扇的起因是唐僧师徒要过火焰山,只有铁扇公主的扇子能够扇灭火焰山上的火焰。孙悟空几经波折,最终,向铁扇公主借到了芭蕉扇。该学生通过阅读该故事,能够感受到孙悟空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优秀品质,这种品质特别值得每个人学习。同时,还以形象、直观的图画呈现了三借芭蕉扇中的人物关系。以这张思维导图为媒介,该学生将三借芭蕉扇的故事情节清晰、生动、有趣地呈现了出来。思维导图的运用,让学生的阅读过程变得更加有趣,让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更加通透。当然,在根据故事情节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的分析、对比、归纳、推理、总结等思维品质,也会得到逐步发展。三、借助思维导图,使人物立体化人物是学生理解整本书内容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在整本书中,为了刻画鲜活的人物形象,往往会对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征以及人物关系等,进行详细的描述。为了引领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认识与了解某个人物,教师可指导他们绘制一些展现人物外貌、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的思维导图。(一)展现人物外貌的思维导图整本书中关于人物外貌描写的语句,是学生想象的支架。通过阅读、分析、理解描写某个人物外貌的语句,学生能够在脑海之中,逐渐勾画出一幅该人物的肖像图。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鼓励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该人物的肖像图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例如,某学生根据《三国演义》中关于描写关羽的语言文字,绘制了一张思维导图——“关羽传”。该学生不仅根据书中描写关羽外貌特征的语句绘制了一张关羽的肖像,而且还用言简意赅的文字对关羽的外貌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如: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中枣、唇如涂脂、丹凤眼、卧蚕眉、身着一袭绿袍、手持一把青龙偃月刀、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另外,该思维导图还介绍了关羽的一些故事,包括: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寻主,水淹七军,单刀赴会,刮骨疗毒,败走麦城等。通过巧妙、恰当的图画与文字结合,该学生将关羽的外貌特征清晰、生动地展现在了思维导图之中。与此同时,学生在根据文本信息,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他们的理解能力会得到不断提升,他们的知识视野会得到持续拓展。如:通过绘制关羽外貌特征的思维导图,学生对丹凤眼、卧蚕眉等词语,也会有更为准确、清晰的理解。(二)展现人物性格的思维导图在整本书中,作者为了刻画每个人物的形象,不仅细致描写该人物的外貌特征,而且会通过叙事、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凸显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在展现人物的思维导图中,学生不仅可以融入关于外貌特征的内容,而且可以融入关于性格特征的内容。仍然是以“关羽传”这张思维导图为例,该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清晰、完整地呈现了关羽的性格特征,如:忠诚、义气、勇敢、威武、刚毅等。学生对关羽性格特征的认识,源自于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细致研读。关羽的忠义表现,可概括为五个方面,即“为义而盟、守义而战、重义而动、护义而降、奉义而辞”。关羽的勇敢表现在“温酒斩华雄、刮骨疗毒”等方面。关羽的威武表现在武功高强,在漫长的战场生涯中,能够凭借自己的身手灵活运用各种兵器,在战斗中屡建奇功。关羽的刚毅体现在任何时候,他都不会有半分虚伪,从不害怕任何困难和挑战,能够始终坚定自己的立场,不被外界事物所改变等。教师可启迪、指导学生将关羽性格特征的具体表现,也融入到思维导图之中,以此让关羽的性格特征更加清晰、具体。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有限,所以他们所绘制的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思维导图,往往不太全面。鉴于此,教师适时适度地指导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过教师的悉心指导,学生对人物性格特征的认识会更加清晰、具体。同时,学生也能够绘制一张较为全面、细致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思维导图。(三)展现人物关系的思维导图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最令学生眼花缭乱、混淆不清的内容,往往是各种人物之间的关系。倘若学生对人物关系认识不清,那么,他们对整本书内容的理解也会有所偏差。因此,人物关系往往是学生阅读整本书的难点。思维导图的巧妙运用,有助于学生理清人物关系,突破整本书阅读的难点。例如,针对《三国演义》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某学生从“魏国、蜀国、吴国”三个层面绘制了一张思维导图。在这张思维导图中,蜀国的人物关系主要围绕“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以及五虎上将”展开;魏国的人物关系主要围绕“曹操、司马懿、夏侯兄弟以及魏国五子良将”展开;吴国的人物关系则主要围绕“孙坚、孙策、周瑜”等展开。此外,蜀国、魏国和吴国之间的人物关系,也有所关联,如:诸葛亮与周瑜的关系(亦敌亦友),刘备与孙策的关系(亦敌亦亲)等。这张思维导图能够让模糊的人物关系变得清晰,让学生对《三国演义》故事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通透、细致。通过绘制人物关系图,能够让学生从“人物关系”的视角,理解整本书的内容,提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