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五中学2022年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龙岩五中学2022年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龙岩五中学2022年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龙岩五中学2022年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龙岩五中学2022年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河南烩面享誉全国。烩面选用优质面粉,配以粉条、豆腐丝、青菜、羊肉等辅料。其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青菜 B.豆腐丝 C.羊肉 D.粉条2.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制取二氧化碳 B.氧气的验满C.过滤浊液 D.测溶液pH3.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微粒观: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B.守恒现: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为200mLC.转化观:水和氢气两种物质可以互相转化D.能量观:天然气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4.如图所示的食物中维生素含量比较丰富的是()A.西红柿B.纯牛奶C.米饭D.鸡蛋5.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制作汽水 B.氧化钙作干燥剂C.氧气用作燃料 D.石墨制作电极6.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要放在阴凉处,否则易爆胎,这是因为轮胎内的气体分子受热时()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C.体积增大 D.个数增多7.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但却不能被动植物呼吸作用直接吸收。氮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A.78% B.50% C.21% D.0.94%8.美国科学家卡尔•克利特在真空条件下,成功制得盐粒状的“氮5”(化学式为N5),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设备.因此科学家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它可以成为火箭和导弹的理想燃料.有关“氮5”的说法正确的是()A.“氮5”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B.每个N5分子由5个氮原子构成C.“氮5”是一种化合物D.真空条件下“氮5”是一种气体9.下列物质转化过程中一定有气体生成的是A.Fe→FeCl2B.Fe2O3→FeCl3C.Cu(OH)2→CuCl2D.CaCO3→CaCl210.抗癌新药“西达本胺”(C22H19FN4O2)已全球上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西达本胺中碳元素含量最高B.西达本胺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一个西达本胺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D.西达本胺中C、H、F、N、O元素的质量比为22:19:1:4:211.下列有关气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B.氧气可用于气焊,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点燃可燃性的气体之前,都需要检验其纯度D.喝可乐打“啊”,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12.下列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死灰复燃B.木已成舟C.火上浇油D.百炼成钢13.下列是探究灭火原理的四个实验,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Ⅰ中蜡烛熄灭、实验Ⅱ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B.通过上述实验能得出,灭火原理包括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可燃物C.实验Ⅲ中蜡烛熄灭,因为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D.实验Ⅳ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14.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A.用燃烧的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氧气B.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和尿素C.灼烧后闻气味区分羊毛线和腈纶线D.用酚酞溶液区分稀硫酸和硫酸钠溶液15.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发生事故,常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安全的是A.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火B.家用电器着火时,应立即用水浇灭C.煤矿的矿井注意通风并严禁烟火D.厨房煤气泄露,立即打开油烟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一种照明用的台灯,其中标示的各部件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A铜合金的插座B玻璃灯管C塑料灯座D铁螺丝钉(2)小明在家烧柴火煮饭,他往灶膛里塞满木柴,结果不仅燃烧不旺,反而产生了很多浓烟,这说明可燃物充分燃烧通常要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有足够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_____。同时小明还发现锅底有一层黑色的物质,该黑色的物质是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用下图1实验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最终钟罩内上升后的液面略低于刻度1,某同学对该现象作如下探究。钟罩内剩余气体探究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钟罩内O2或生成的CO2有剩余。该同学查阅资料得知:O2+4KI+4HCl=2I2+4KCl+2H2O,于是进行了如下图2实验:A中观察到________,证明有CO2剩余。B中观察到_________,证明有O2剩余。C中观察到黑色固体变成红色,说明结果偏小的第三个原因可能是生成了不能被NaOH溶液吸收的__________(填化学式)气体。钟罩内溶液的成分探究NaOH溶液与过量CO2反应会生成NaHCO3;Na2CO3受热不分解而NaHCO3受热易分解。该同学取一定量钟罩内溶液经低温蒸发、干燥等操作得到白色固体,作如下猜测:白色固体可能是:①Na2CO3;②NaHCO3;③Na2CO3和NaHCO3。(4)取适量白色固体加热,产生CO2,则猜测_________(选填序号)不成立;取8.4g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CO2的质量________(选填“<”、“=”或“>”)4.4g,则猜测③成立;该同学进一步查阅资料认为该固体可表示为:aNa2CO3•bNaHCO3•cH2O。称取该白色固体33.2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先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4.5g;再通过碱石灰,碱石灰增重2.2g(假设气体均被完全吸收)。a∶b∶c=________。将该固体长期浸泡在NaOH溶液中,固体全部转化为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18.(8分)氯化钡是一种可溶性重金属盐,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工业上以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杂质为Fe2O3)为原料,通过下列流程生成氯化钡晶体(BaCl2·xH2O)并进行组成测定。已知:①BaSO4+4C4CO↑+BaS②CaO、BaO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焙烧时,焦炭与杂质Fe2O3也会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_____;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焦炭,其目的是使重晶石充分反应,提高产率和_____。焙烧时,温度和时间对硫酸钡转化率的影响如下图,则最佳温度约为_____℃,时间约为_____min。酸溶时,硫化钡(BaS)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硫化氢气体(H2S),该反应方程式为_____;气体X成分除H2S和少量挥发出的HCl、水蒸气外,还含有_____。除铁反应中试剂Y可以是_____(填字母)。a.NaOH溶液b.氨水c.生石灰d.BaO固体证明铁已除尽的方法是: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_____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已除尽。滤渣水洗的目的是提高晶体产率和_____。测定晶体(BaCl2·xH2O)的组成:Ⅰ.称取24.4gBaCl2·xH2O晶体,置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使其全部溶解。Ⅱ.再边搅拌边滴加稀硫酸到沉淀完全,静置;Ⅲ.过滤并洗涤沉淀;Ⅳ.将盛有沉淀的滤纸包烘干并中温灼烧后,称得BaSO4沉淀质量为23.3g。①通过计算,确定x的值。_____(写出计算过程)②操作Ⅳ中,如果空气不充足和温度过高,可能会有部分沉淀被滤纸中的碳还原为BaS,这使x的测定结果_____(填“偏低”、“偏高”或“不变”)。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某同学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A和滤液B,并对固体和滤液的组成进行探究。(1)该同学对滤液B所含的溶质作出猜想:猜想一:溶质只有Zn(NO3)2猜想二:溶质为Zn(NO3)2和Cu(NO3)2猜想三:溶质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2)请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的溶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三成立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A【解析】

A、青菜中富含维生素,故符合题意;B、豆腐丝中富含蛋白质,故不符合题意;C、羊肉属于肉类,富含蛋白质,故不符合题意;D、粉条是由大米、小麦等制得的,富含糖类,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2、B【解析】

A、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下端应该浸入液体里,防止气体逸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B、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经集满,操作正确,符合题意;C、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要求,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测溶液pH值,应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观察试纸颜色变化,然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3、B【解析】

A.构成物质的微粒就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小于200mL,因分子间有间隔,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水和氢气两种物质可以互相转化: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天然气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4、A【解析】

A.西红柿属于蔬菜,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维生素,选项正确;B.纯牛奶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蛋白质,选项错误;C.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糖类,选项错误;D.鸡蛋,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蛋白质,选项错误。故选A。5、C【解析】

A.在加压、降温条件下水中可较多地溶解二氧化碳,制作汽水,此选项正确;B.氧化钙能与水反应,可作干燥剂,此选项正确;C.氧气支持燃烧,用作助燃剂,此选项错误;D.石墨具有导电性,可制作电极,此选项正确。故选C。6、A【解析】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要放在阴凉处,否则易爆胎,是因为温度升高,轮胎内的气体分子受热时间隔增大,故选A。考点:考查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及应用的知识。7、A【解析】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故选:A。8、B【解析】

A、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设备.因此科学家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它可以成为火箭和导弹的理想燃料,则可推断“氮5”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故A错误;B、每个N5分子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故B正确;C、“氮5”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C错误;D、在真空条件下,成功制得盐粒状的“氮5”(化学式为N5),真空条件下“氮5”是盐粒状的固体,故D错误。故选B。9、D【解析】

A、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也可能采用的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不一定有气体生成,故选项错误。

B、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没有气体生成,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没有气体生成,故选项错误。

D、碳酸钙难溶于水,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一定有气体生成,故选项正确。

故选:D。10、A【解析】

A.西达本胺中碳、氢、氟、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22):19:(14×4):(16×2)=264:22:19:56:32,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正确;

B.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而西达本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2+1×19+19+14×4+16×2=390,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西达本胺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不含氧分子,故错误;

D.西达本胺中碳、氢、氟、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22):19:(14×4):(16×2)=264:22:19:56:32,故错误。

故选:A。11、B【解析】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只有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故A正确;B、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故B不正确;C、可燃性的气体不纯,点燃会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的气体之前,都需要检验其纯度,故C正确;D、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成反比,喝可乐打“啊”,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D正确。故选B。12、B【解析】

A、死灰复燃,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木已成舟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C、火上浇油,油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百炼成钢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13、B【解析】A、实验Ⅰ中蜡烛因为没有氧气,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实验Ⅱ中因为氧气充足,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正确;B、实验Ⅰ中蜡烛熄灭、实验Ⅱ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实验Ⅲ中蜡烛熄灭,是因为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实验Ⅳ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但没有降低温度灭绝空气,错误;C、在实验Ⅲ中蜡烛熄灭,是因为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正确;D、实验Ⅳ中蜡烛熄灭,可以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正确。故选B。点睛:掌握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二氧化碳的性质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D【解析】

A、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种气体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B、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尿素不能,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C、灼烧后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产生特殊气味的是晴纶线,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D、稀硫酸和硫酸钠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不能鉴别,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15、C【解析】

A.油锅着火应立即用锅盖盖灭,切不可用水浇灭,以免发生危险,故错误;

B.家用电器着火时,不能用水浇灭,以免发生触电,故错误;

C.煤矿的矿井内弥漫着可燃性的瓦斯气体,遇到明火有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煤矿的矿井注意通风并严禁烟火,故正确;

D.煤气具有可燃性,煤气泄漏时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可能会引起爆炸,所以煤气泄漏时不能开油烟机,故错误。

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C足够大的接触面炭【解析】

(1)A、铜合金的插座,属于金属材料;B、玻璃灯管,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塑料灯座,属于有机合成材料;D、铁螺丝钉,属于金属材料;故选:C。(2)小明在家烧柴火煮饭,他往灶膛里塞满木柴,结果不仅燃烧不旺,反而产生了很多浓烟,这说明可燃物充分燃烧通常要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有足够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同时小明还发现锅底有一层黑色的物质,木柴不完全燃烧产生炭黑,该黑色的物质是:碳。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变浑浊溶液变蓝色CO①<a∶b∶c=2∶1∶2Na2CO3•NaHCO3•2H2O+NaOH=2Na2CO3+3H2O【解析】

(一)实验1:(1)A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剩余;(2)查阅资料得知:O2+4KI+4HCl=2I2+4KCl+2H2O,B中观察到溶液变蓝色,证明有O2剩余;(3)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中观察到黑色固体变成红色,说明结果偏小的第三个原因可能是生成了不能被NaOH溶液吸收的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实验2:(4)Na2CO3受热不分解,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取适量白色固体加热,产生CO2,则猜测①不成立;(5)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如下:即同质量的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生成二氧化碳的量少,取8.4g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CO2的质量<4.4g,则猜测③成立;(6)该固体可表示为:aNa2CO3•bNaHCO3•cH2O,称取该白色固体33.2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先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4.5g,说明生成水的总量为4.5g;再通过碱石灰,碱石灰增重2.2g,说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2.2g,设碳酸氢钠的质量为y,碳酸氢钠分解生成水的质量为x,则18/x=44/2.2g,x=0.9g168/y=44/2.2g,y=8.4g所以:结晶水的质量为4.5g-0.9g=3.6g;晶体中碳酸钠的质量为:33.2g-3.6g-8.4g=21.2g;。延伸:将该固体长期浸泡在NaOH溶液中,固体全部转化为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NaHCO3•2H2O+NaOH=2Na2CO3+3H2O。18、3C+Fe2O32Fe+3CO↑提供热量(维持反应所需高温)100060BaS+2HCl=BaCl2+H2S↑H2dNaOH(合理即可)减少废渣中可溶性钡盐对环境的污染(环保)2偏高【解析】

(1)根据题意,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一氧化碳,故填;通入过量焦炭后,可使重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