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20249篇_第1页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20249篇_第2页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20249篇_第3页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20249篇_第4页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20249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20249篇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一中国古典名著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观三国烽烟,群雄们各展其才,逐鹿中原;识梁山好汉,豪杰们替天行道,南征北战;叹取经艰难,唐僧师徒降妖除魔,坚定西行;惜红楼梦残,豪门贵族兴衰沉浮,终为云烟……阅读名著,让我们与先贤对话,与历史握手,陶冶情操,获得心灵滋养。本单元围绕“古典名著”这一主题,选编了四篇课文,分别展现了“四大名著”的精彩情节。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学习名著时,要初步掌握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充分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更多名著的兴趣。所以,在课堂中,我十分注意运用多媒体手段来引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图片游戏,引出故事人物。利用多媒体依次出现诸葛亮、曹操、周瑜、鲁肃图片,提问学生他们的名字,引出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一个斗智斗勇的故事——《草船借箭》。因为课前利用活动课时间组织学生观看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一集,所以学生对图片人物比较熟悉。在看图片猜名字的游戏中,很快就将学生从生活里带入到课堂情境之中,在兴趣盎然的课堂氛围中,引出故事人物和课题。二、视频朗读,走进故事情节。(1)播放《草船借箭》课文朗读视频要求:边听边思考本文的主要内容。大屏幕投影的课文朗读视频实际就是《三国演义之草船借箭》的故事缩略版,同步的声音和图像,标准的配音再加上文字显示,学生还可以同时跟随默读,就能知道自己哪些音读错了,比学生单独朗读课文的效果更加突出了。同时对课文内容也有了初步的整体把握。这样,既降低了难度,也提高了环节操作的实效性。三、师播放动画演示船的受箭过程。船的受箭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很有难度。以往的教学法都是让学生反复读课文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今天多媒体课件就可以把抽象的文字化为形象可见的动画演示,使学生能更快、更好的突破这一难点,使学生有一个视觉定向。四、利用多媒体播放影视片段文中有二十几处“说”,但仅有这一处是“笑着说”: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师播放该段视频,生观后分析此时的诸葛亮在笑谁。该段视频和要学的课文内容十分贴切,连细节都彰显无疑,很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由于这一教学手段的采用,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讨论得十分热烈,简直可以说是妙语连珠,多媒体课件资源的应用是功不可没的。五、歌曲激情,品评故事人物。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生随之吟诵歌词。气势磅礴的歌词,荡气回肠的旋律,再次将学生带到了1700多年前那个群雄争霸的年代。为品评人物奠定情感基础。六、网上冲浪,丰富故事人物。学生通过专题网站,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趣味知识。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已经对课文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产生了高度的兴趣,这一兴趣导致了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欲望,这就是语文教学进一步拓展的有效契机,也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更是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人文魅力、唤起学生学习语文产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良方”。教学难点篇二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三导入:课前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师:这是哪部电视剧的歌曲?《三国演义》那个人物最有才能,智谋最高?板书:诸葛亮出示幻灯片:诸葛亮简介。生自读。出示学习内容:课本《草船借箭》;丛书《诸葛亮舌战群儒》;课外阅读《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出示学习目标:1.学会运用语言、动作、心理和侧面等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2.学习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学生轻声读学习目标。学习流程:一、初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1.读《草船借箭》,找到描写诸葛亮的句子,说说你眼中的诸葛亮是怎样的人,填写学习单。方法提示:我认为诸葛亮是一个()的人,从课文第()段()可以看出来,这是()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侧面等)。学生自由起立发言,大家共同补充纠错。学习《诸葛亮舌战群儒》,方法同上。学习《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方法同上。二、畅所欲言,交流收获小组讨论总结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可以用那些词语来形容?抽生到黑板上板书这些词语。3、读写结合,完成练笔。用今天所学描写人物的方法,如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一个你熟悉的同学,让其他同学说说你描写的同学是怎样的人,用到了什么描写。四、学习总结:1.我会通过……感受人物性格。2.我会运用学到的方法描写人物。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四2.草船借箭第一教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新词的意思。3.通过读课文,理解诸葛亮的为人。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大意。教学难点:给课文分段。教具:录音、投影教学过程:一、审题激趣:我们知道中国古典文学中有一部是写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的书,其中“桃园结义”、“过五关斩六将”等故事,你知道这是本什么书?(《三国演义》)二、学生自学课文,自学生字词。出示思考题:1.课文中谁是主要人物?围绕“借箭”,主要写了哪些内容?2.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三、质疑问难,分清因果。1.学生提问,教师整理后存疑。2.带着问题边读边想。组织讨论,着重解决:(1)诸葛亮为什么到东吴来?为什么要借鉴?(要求学生细读课文第一段,弄懂事情发生的原因。)(2)“妒忌”是什么意思?以“妒忌”为线索,抓住有关句子边读边议:周瑜怎样步步紧逼,故意为难加害诸葛亮?诸葛亮又是怎样将计就计,成竹在胸的?(3)对话朗读训练,(4)讨论:诸葛亮为什么不揭穿周瑜要陷害自己的阴谋?3.首尾两句联系对照,通过朗读,思考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读最后一段,抓住关键词“交箭”—“长叹”分清事情的。结果。四、小结:学习叙事的课文,应该分清事情的起因、结果,才能深入理解课文。五.填空:因为周瑜()诸葛亮的才干,想以此来()诸葛亮;诸葛亮()答应()天交箭,并立下军令状。经过“草船借箭”,又一次证明了诸葛亮是一位()的人。作业:抄写生字新词。作业本1、2题板书:接受任务——做好准备——草船借箭——按时交箭(1—2)(3—5)(6~9)(10)教学后记:第二教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探究课文,理解诸葛亮草船借箭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2.深入认识诸葛亮这一人物,简要复述课文。教学重点:学习探究课文,深入了解诸葛亮。教学难点:简要复述课文。教具: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一、细读课文3—5自然段,讨论:1.周瑜派鲁肃去探听情况,“探听”可以换成什么词?2.鲁肃是怎样对待诸葛亮的?二、细读课文6—9自然段,切入重点抓住“借”字,思考:草船借箭为什么成功?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一个中心词来概括回答,并用上“因为所以”(神机妙算)三、引导学生探究,领悟方法。1.理解“神机妙算”2.诸葛亮敢于用“草船借箭”,首先“神机妙算”到了什么?联系“大雾满天”一句,说说诸葛亮是怎样一个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朗读小结:刚才我们是怎样读懂“神机妙算”的?(抓住关键句—联系上下文)四、导学法,探究讨论。1、根据学法,再读课文,讨论诸葛亮还“妙算”到了什么?怎样安排计策?划下有关句子2、组织讨论,在读读议议中把握重点。(1)读“诸葛亮笑着说”一句,体会他充分“妙算”到的情况。(2)读议“一字儿排开”一句,想想诸葛亮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结果怎样?(出示挂图)“一字儿排开”与“一列纵横”有什么区别?再读“飞箭如雨”句,“船头掉向”又说明了什么?(3)结合第9自然段,你还读懂了什么?齐读。3.小结:学习课文,要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五、扩展探究,加深认识。1.默读课文,哪些地方也表现出诸葛亮“神机妙算”?(学生相互交流)2.讨论:诸葛亮为什么能神机妙算?(知己知彼,博学多才,善于分析,巧妙运用计策)六、简要复述课文。抓住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复述。自由复述—指名复述—同桌复述七、填空:“草船借箭”是一次()的较量。诸葛亮深知周瑜(),鲁肃(),曹操();还利用()()天气和()条件,巧妙的安排,运用()进行借箭。借箭的成功,充分说明诸葛亮是一个既()又()的人。作业:作业本3、5、6题板书:知天时:大雾草船借箭识人心:周瑜鲁肃曹操诸葛亮懂地理:顺风顺水资料提供者:张欢琴教学过程篇五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解题质疑。1.谈话激趣,引导交流:我们国家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我国的“四大名著”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你知道是哪四大名著?它们的主人公分别是谁?2.全班交流,教师小结。3.在“四大名著”中,你最喜欢哪一名著?能说说理由吗?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指导学生发言。5.教师小结:老师最喜欢“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原因一《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故事开始于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结束于王浚平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军事、政治斗争。文字浅显、人物形象刻画深刻、情节曲折、结构宏大。原因二《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张飞等人性格尤为突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经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历史上是“宁我负人,休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家、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了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原因三作者罗贯中(1330年一1400年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据传说,罗贯中曾充罗贯中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他还创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戏剧。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水浒传》后三十回也是其所作。原因四《名家彩绘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由戴郭邦、陈白一、戴宏海等35名丹青高手,以如椽彩笔绘就292幅国画。各位画家风格各异,流派纷呈,或工笔、如穿针引线,一丝不苟,或写意,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多姿多彩地展示了三国时期宏大的战争场面和从多的人物形象,达到了《三国演义》绘画创作的顶峰,同时也展示了国画这一中华未瑰宝的独特风彩。尤其是其中一些脍炙人口的名篇章,如桃园结义、大闹凤仪亭、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子龙单骑救后主、怒喝长坂坡、七擒孟获等,精彩纷呈。6.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学习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草船借箭》(板书课题:草船借箭)学生齐读课题。7.质疑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或想法吗?(学生质疑,教师筛选整理有价值的问题。如:(1)谁用草船借箭?(2)向谁借箭?(3)为什么要借箭?(4)怎样借箭?(5)借到箭了吗?)二、自由阅读,相互讨论。1.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提出阅读要求。(1)做到“四不”:不错字,不多字,不少字,不读破句子。(2)做到“四到”:眼到、心到、手到。(3)读到有疑问的地方多读几遍。2.四人小组互相交流,试着解决刚才所提的问题,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记录小组同学无法解决的问题。3.全班交流,解决小组同学解决不了的的问题。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学生自由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第二课时一、阅读课文,寻词突破。1.指名多个学生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2.课文的结尾说“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这段话中的“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3.提出问题:课文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二、精读课文,理解神机妙算。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能表现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相机小结:知天文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1.“大雾漫天”是什么意思?(到处都是大雾。)2.“大雾漫天”与“借箭”有联系吗?(有,这是借箭成功的外部条件。)从哪里能够看出来?(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3.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暗自高兴,因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在三天前就已料到的。)4.你从哪里看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三天前就料到的,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5.教师范读,学生交流读这段话后的感受。(1)感受到诸葛亮早在三天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2)感受到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神机妙算。6.交流小结: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了什么?(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懂地理、巧安排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1.小组交流:诸葛亮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全班交流,教师小结。(1)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增大。(2)军士“擂鼓呐喊”,既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操军队的注意力,引曹军出来射箭,又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方向。3.从这样的安排中你了解到什么?(诸葛亮考虑周全,安排巧妙。)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4.小组交流:诸葛亮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什么?5.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这样既能两面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也便于箭满后船轻水急返回,省去调头的时间。6.从这样的安排中你有了解到什么?(诸葛亮考虑周全,安排巧妙,保证船只充分受箭并顺利返回。)7.自由读句子,体会诸葛亮的考虑周密,算准借箭的地理位置,以及他的巧妙安排。识人心1.识周瑜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1)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意欲加害诸葛亮,所以周瑜设好圈套,明里共商军事,暗里设陷阱害人,假借“公事”逼迫诸葛亮承担造箭任务。诸葛亮“立下军令状”这不是正中周瑜的圈套吗?(不是。)(2)你从哪里能够看出诸葛亮早就知道周瑜的险恶用心?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3)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诸葛亮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肃向周瑜提借船之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早在立军令状之前,就算好了人,想好了整个草船借箭的计划。)2.识鲁肃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1)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暗藏杀机,鲁肃又是周瑜的心腹,为何还要请鲁肃帮忙?他不怕鲁肃向周瑜告密吗?(他知道鲁肃忠厚守信,又顾全大局,可以信赖,特向他借船,做好了借箭的准备。)(2)从诸葛亮这一大胆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什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有计谋、有胆略,知人善用。他早在立军令状之前,就算好了人,想好了整个草船借箭的计划。)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3)读一读说说自己了解到什么?(感受到鲁肃的忠厚守信和顾全大局,感受到诸葛亮的超人的计谋和胆识。)3.识曹操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靠近。”(1)读一读,说说自己从中感受到什么?(诸葛亮抓住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利用大雾的天气,前去“借箭”。)(2)“诸葛亮笑着说”,他在笑什么?(笑自己的神机妙算,笑曹操的不敢出兵,笑周瑜的自不量力,这是自信的笑,胜利的笑;笑鲁肃的忠厚老实、不知底细,这是幽默的笑,宽厚的笑。)三、再读课文,体会人物特征。1.教师小结: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料事如神的非凡才干。而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想设计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在鲁肃的帮助下,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2.课文中有很多人物对白,尤其是第二自然段是一段诸葛亮和周瑜的精彩对白,这些对白充分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课文。3.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读提示语,一组同学读周瑜的话,二、三组同学读诸葛亮的话,四组同学读鲁肃的话,五组同学读曹操的话。四、总结全文。1.教师小结:草船借箭的前前后后,的确说明了诸葛亮神机妙算。这句话照应了课文开头的第一句话“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正因为诸葛亮“挺有才干”,才遭周瑜的妒忌和暗算;又因为他有才干,才能挫败周瑜的阴谋,使周瑜自叹不如。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2.小组交流: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3.代表发言,全班交流,教师引导:(1)周瑜的智商不如诸葛亮,因为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诸葛亮想到的是“借”箭。(2)周瑜的胸襟不如诸葛亮,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诸葛亮宽厚待人,善于把握全局。(3)诸葛亮考虑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掌握天文、地理的能力都要胜过周瑜。五、拓展阅读。1.你还知道《三国演义》的那些历史故事?(自由交流)(1)曹操——煮酒论英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华容道、割须弃袍(2)刘备——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让徐州、三顾茅庐、借荆州、白帝托孤(3)关羽——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刮骨疗伤、走麦城(4)张飞——怒鞭督邮、古城相会、长坂桥、义释严颜(5)吕布——凤仪亭、连环计、辕门射戟、白门楼、夜袭徐州(6)诸葛亮——隆中对、舌战群儒、智激周瑜、借东风、三气周瑜、空城计、木牛流马(7)赵云——长坂坡(8)周瑜——蒋干盗书、苦肉计、火烧赤壁(9)吕蒙——白衣渡江(10)曹植——七步成诗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三国演义》。【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最新五年级上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相关推荐文章:教学目标篇六1.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调度、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3.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4.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七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2.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3.学会“妒、督、寨、擂、呐、丞”等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瑜、幔”等生字。教学重点:了解“草船借箭”一事的起因及经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有条件的,阅读《三国演义》第42回至第46回。了解当时魏、蜀、吴三国的形势以及周瑜为什么妒忌诸葛亮。教师准备制作本课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三国,导新课师:同学们看过《三国演义》这部书或电视剧吗?(看过)那你最喜欢三国里的那些人物?(学生发言)听了大家的发言,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喜欢诸葛亮,谁能说说喜欢他的理由吗?(学生各抒己见)如: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等。今天咱们学的这篇课文也和诸葛亮有关。板书:草船借箭(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大多数同学对《三国演义》中的一些故事和人物有些初步了解。老师抓住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更能激发他们学习本课的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下面再请大家自由的读读课文找出借箭的原因、经过和结果的段落。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些什么?1.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汇报交流(1)理清借箭的`原因(1—2自然段)经过(3—5自然段)结果(6—9自然段)(2)、概括课文大意。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梳理:这篇课文主要讲周瑜由于嫉妒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只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师:难怪周瑜长叹一声(出示句子:“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过他呀!”学生齐读){设计意图: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为探究性学习作好了铺垫}三、合作探究,领悟神机妙算,感悟人物形象师: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课文中的那些地方得到了充分体现?1.学生默读课文把认为最能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用波浪线画下来。2.小组互动,快速讨论、交流,准备汇报。3.全班互动,交流研究成果。引导品读感悟。——算天(1)“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师;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怎样的心情?(引导学生读出害怕、吃惊的语气)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暗自高兴,因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在三天前就已料到的。)“假如你是诸葛亮,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暗喜、得意的语气)②但是光读这句,就能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出示:“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秘密把鲁肃请到船里。(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此句,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在读中悟出诸葛亮之所以敢立下军令状,是因为他在三天前就算准了这场雾。)怪不得周瑜长叹道:“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我比不过他。(齐读)”——算人。(1)算到了曹操谨慎多疑。出示: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靠近。(抓住“笑”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句,说说诸葛亮在笑谁?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如:笑曹操的谨慎多疑,笑周瑜的自不量力,笑自己的神机妙算。根据诸葛亮不同的笑进而读出不同的语气)诸葛亮虽然笑着说,但他并没有把要说的话说出来。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诸葛亮会说什么(指导学生练笔写出诸葛亮没说的话。如: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因为他太谨慎、太多疑啦!周瑜想害我,太自不量力了吧。)(2)算到了鲁肃不会告密鲁肃虽是周瑜的心腹,但生性忠厚老实。就是因为诸葛亮对鲁肃十分了解,就算准了他不会告密(引导学生找出句子: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算准了借箭的位置师:诸葛亮不仅能算天、算人而且还算准了借箭的地理位置。引读:“天还没有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头,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然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讨论:诸葛亮为什么要先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再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因为诸葛亮考虑周密,非常清楚借箭的地理位置,是他的巧妙安排。你们觉得诸葛亮怎么样?(神)难怪周瑜长叹一声:(齐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师:周瑜哪里不如诸葛亮?(通过与诸葛亮对比,感受周瑜形象:心胸狭窄,自不量力。){设计意图:以文眼“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这种学习模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交流过程中,老师不断引导学生用不同形式的读去感悟语言文字,感受文中的人物形象。使富有形象色彩的语言植根在孩子们的语言世界中。}四、总结全文,以读促读1.在不断深入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知人善用、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千百年来他的形象成了民族的化身,智慧的化身。2.如果同学们还想进一步了解诸葛亮或三国中的英雄人物,课后再去好好地读一《三国演义》这部经典著作。{设计意图:由三国开课,又由三国结束,使整个课堂前呼后应,完整一体。并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继续读《三国演义》从而激发学生好读经典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五、教学反思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课文写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教学时我落实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理念。1.从题入手,因题质疑板书课题,引导学生由课题展开思考,设疑。师:看了《草船借箭》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草船借箭”为什么说是“借”箭而不是“取”箭,“骗”箭等等。这一目的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教师从中寻找有价值的问题,确定教学活动的重点。2.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教会学生质疑,还要让学生学会解疑。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跟大家讨论。如“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全班交流,各抒己见表现个体思维等方面的差异。3.发散思维,勇于探索教学中选择有思维含量的“发散点”是有效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关键。课堂上学生质疑:如果三天内江面上没有大雾,诸葛亮“草船借箭”落空了会怎样呢?问题一提出,引起学生极大兴趣,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诸葛亮肯定大难临头中计了,有的说,诸葛亮足智多谋,定会有化险为夷的计策,有的说,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这一回诸葛亮很可能凶多吉少……围绕诸葛亮这个人物命运的预测,学生的看法虽然不同,但言之有据。教师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肯定学生的思维,并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继续探究。4.教学中存有不足之处让学生活动不够到位,担心教学内容没法按时完成,因此,有些体现学生主动性的动手,动口的活动还不够到位。个别学生的口头表达声音过小,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八第三课时教学要点学匀第三段,总结全文,完成作业。教学过程—、复习巩固,导入第三段学习、1、草船借箭的起因是(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