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一、单选题1.《管子》载,齐桓公“北伐山戎”,将山戎特有的两种农作物冬葱、戎叔“布之天下”。《国语·齐语》载:“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夷)。”由此可见,春秋时期(

)A.周的统治秩序被完全破坏 B.戎狄蛮夷与中原地区有经济交流C.各国间兼并战争日益剧烈 D.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2.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该遗址的考古发现中,能直接佐证其“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的是(

)A.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稻堆积B.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C.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D.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3.“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该观点属于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4.为了巩固和稳定社会局势,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的政策为A.严刑峻法B.休养生息C.以商为本D.大兴土木5.墨子既“贵义”又“尚利”,提倡“他人之利,天下之利”。他把利看作义的内容、目的和标准,把义看作是达到利的手段,提出以利作为行为的道德价值标准。这说明墨子的义利观(

)A.具有反传统的启蒙意义 B.带有浓厚的民本主义色彩C.体现出鲜明的政治立场 D.否定了法家的重义轻利观6.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认为,(西周)所有新建的封国都是少数周族的贵族统治多数被征服族人,其土既非周人所有,其民也与周人不类,这些新来者的统治地位,如果没有坚强的武力作其后盾是支持不住的。这表明A.分封具有武装殖民性质 B.血缘关系是分封制基础C.新来统治者遭坚决反对 D.周朝军事实力非常强大7.如图为《云梦睡虎秦简》中的一枚,该竹简记载的是《秦律》相关内容。该竹简反映了当时(

)盗采人桑叶,赃不盈一钱,何论?货(罚)徭三旬(三十天)。诬(诽谤)人何论?当黥(脸上刺字)。——云梦睡虎地秦简A.赋税徭役繁重 B.基层治安混乱 C.刑法严酷苛刻 D.社会风气较差8.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当时各家学派针对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下列主张中最符合当时统治者需要的是A.无为而治 B.施行仁政 C.兼爱非攻 D.以法治国9.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汉武帝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引起大夫的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伸舒断案时认为:大夫胸怀母爱之情,虽然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仲舒的断案反映了西汉时期A.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 B.儒家伦理思想渗透到法律之中C.开始推行判例审判制 D.废除了原始社会同态复仇原则10.我国古代不少君王曾颁布《罪己诏》以求得宽恕,其内容一般是君王反省自己的德行和政策。如唐德宗曾颁布《罪己大赦诏》曰:“天谴于上而朕不悟,人怨于下而朕不知。”上述思想主要来自(

)A.孟子B.荀子C.董仲舒D.顾炎武11.有史料记载中国古代某一官员的职能:“周行郡国,省察治政,黜陟能否,断理冤狱”“课第长吏不称职者为殿,举免之”。据此判断,这一官员最有可能是(

)A.秦朝的御史 B.汉代的刺史 C.魏晋的中正 D.宋朝的通判12.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王莽篡汉后,按照《周礼》描述恢复了西周的井田制。北宋张载说:“为政不法三代者,终苟道也。”这反映了A.西周制度影响深远 B.西周的井田制延续到了后世C.儒家学者思想保守 D.西周制度是当时最好的制度13.先秦时期,墨家学派与儒家学派并称“显学”。秦汉之际,墨家急趋衰微,最终于西汉中期淡出历史舞台。墨家学派淡出历史舞台的最可能因素是(

)A.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 B.墨家学派背离了传统思想C.小生产者大规模减少 D.因秦始皇焚书而遭到断绝14.请根据下列图示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反映了秦朝、汉朝、明朝、清朝四朝的情况B.反映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C.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失D.反映的趋势是行政层级减少,政治走向民主15.从唯物史观看,我国历史上,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变化的根源是(

)A.王权民主思想的加强 B.家国同构观念的萌生C.继承人的品德优良 D.社会生产力的进步16.下列不属于老子思想主张的是A.无为的政治主张 B.小国寡民的理想C.利用权术驾驭大臣 D.朴素辩证法思想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1)根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的是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3)根据材料三,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1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战国初期,秦国虽有一定的地缘政治优势,却是华夏体系中的落后国家,当时地处中原的国家都以“戎翟”这个贬义词来称呼秦国。商鞅确定的改革方略是:首先,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战争中有立足之地;其次,只有改革落后的制度,秦国才能强大;再次,只有摧毁落后和保守的秦国宗氏制度,改革才能进行。为此,商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大方略。具体而言就是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集权政策,以平民主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以法治主义为取向的以法治国方略。材料二:商鞅变法的意义重大而深远,“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材料三: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及商鞅在“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个方面所推行的具体举措。(2)据材料二,简述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3)提取材料三中图一至三三幅图片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它们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19.【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秦朝强力离散宗族的政策激化了与原东方六国地区的矛盾。汉初,刘邦以“汉政”代“秦政”,下诏复故爵田宅,六国贵族之后、豪强大姓无论是迁于关中还是回归故里,其宗族势力均迅速复活。他们交通王侯、操纵乡里,甚至成为诸侯王的依靠。景帝开始打击宗族不法行为,将抑制宗族势力纳入国家治理面。汉武帝增设刺史,以六条问事,第一条就是针对“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其余五条均为针对“两千石”的条款,打击核心都是宗族大姓及其保护伞。还通过加重资产税、算缗、告缗等措施,使依附于豪强的农民直接隶属于国家,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加强。不过,汉武帝打击宗族固然严厉,但不能从根本上抑制其发展。——据臧知非《秦汉宗族政策与基层社会治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宗族政策的变化及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时期宗族政策的特征。三、论述题20.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货币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媒介。货币的兴衰彰显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国家兴,货币兴;国家亡,货币亡”。在人类的经济画卷上,没有哪个细节能够与货币脱离瓜葛。黄金、白银、英镑、马克、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在世界货币的舞台上,有无数个角色上演着沉与浮的故事。在“现代经济学之父”凯恩斯眼中,随着野蛮的痕迹、超主权货币――黄金的演出落下帷幕,英镑打着“日不落”的旗号称雄世界,人类历史上诞生了第一个主权性质的国际储备货币。然而,盛宴总会结束,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与一次经济大萧条,英镑黯淡退场了,美元以势不可当之势崛起。直到今天,我们的世界还是美元时代。――摘自宋泓均高强《货币变局: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如果中国经济不出现致命的差错,人民币在未来世界经济与金融市场的格局中必将成为主导货币之一。未来世界金融市场的格局不出意外应该是多货币主导的格局,在这个格局中人民币与美元预计会成为两大货币,欧元、日元、印度卢比等由于不同原因,恐怕难以与人民币与美元相匹敌。即使断金融秩序创造出断的基准“世界货币”,人民币与美元也必将成为两大核心货币,但近期内民币应该继续执行资本项目封闭下的不可自由况换政策,且不应参与贸易保护主义下的贬值竞争。——张宁《人民币——未来的世界货币?》评析材料中关于世界货币主导格局变化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某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鲜明,史论结合)参考答案:1.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齐桓公……将山戎特有的两种农作物冬葱、戎叔‘布之天下’”“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夷)”可知,戎狄蛮夷与中原地区有经济交流,B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周朝统治被破坏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了齐桓公北伐山戎的内容,并没有提到其它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排除C项;材料只是提到了经济交流,并没有提到经济发展繁荣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2.B【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新石器时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发现能直接佐证“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的是墓葬的规模和墓葬中随葬品的数量以及质量,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反映出部落中少数特权阶层对财富的占有,阶级分化日益明显,B项正确;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稻堆积反映出当时水稻的种植,排除A项;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反映出当时住宅布局的特点,排除C项;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反映出该遗址存在的时间,排除D项。故选B项。3.C【分析】引文的意思为“要视他国为自己的国家;视其他人家为自己的家;对待他人像对待自己一样。”体现了待人如己,相亲相爱的思想主张。儒家“仁爱”思想强调仁者爱人,要做到待人宽容,儒家的“仁爱”是有等级有差别的“爱”,是推己及人,而不是待人如己,故A错误。道家主张顺其自然,取消国家,恢复小国寡民的状态,故B错误。法家“法治”强调严刑峻法。残酷无情,故D错误。墨家“兼爱”强调无差别平等的爱,故C正确。【详解】4.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由于秦末战乱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为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的需要,汉高祖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推崇黄老学说,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和兵役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故B项正确。严刑峻法、大兴土木是秦朝暴政统治的表现,是秦朝速亡的原因,排除AD两项。C项,汉代重农抑商,限制商人发展,排除。5.C【详解】根据材料“把利看作义的内容、目的和标准,把义看作是达到利的手段,提出以利作为行为的道德价值标准。”可知,墨子认为,做为统治者,既要“贵义”又要“尚利”,义是达到利的手段,以利作为行为的道德价值标准,这与儒家学说在道德价值观的范围内把义与利对立起来不同,体现了其鲜明的政治立场,C项正确;墨子表达了其对义利的观点,并非是反传统的启蒙思想,排除A项;墨子对义利的描述,体现的是其区别于其他学派的政治立场,而非带有浓厚的民本主义,排除B项;墨子认为既要“贵义”又要“尚利”,并非是对法家的重义轻利观的否定,排除D项。故选C项。6.A【详解】从材料中的“都是少数周族的贵族统治多数被征服族人,其土既非周人所有,其民也与周人不类”“如果没有坚强的武力作其后盾是支持不住的”来看,周人对各个封国的统治是依靠武力进行带有殖民性质的统治。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CD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BCD项。7.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秦朝。据题干及所学可知,秦律中规定偷盗不到一钱要罚徭役三十天。诽谤他人要脸上刺字。这反映了当时刑法严苛,C项正确;材料是秦律,而不是赋税,排除A项;材料反映秦律的严苛,而与基层治理无关,排除B项;不能因为秦律严苛就得出社会风气差,排除D项。故选C项。8.D【详解】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和君主专制,这种思想适应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局面,因而受到当时各国统治者的重视,D项正确;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不适合纷乱的局面,排除A项;仁政是儒家思想,不适合治乱世,排除B项;兼爱非攻是墨家的思想,也不适合诸侯争霸的时代,排除C项。故选D项。9.B【详解】根据材料“大夫胸怀母爱之情,虽然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可以看出,董仲舒认为该大夫心中有效道,胸怀母爱,主张减轻处罚,说明儒家伦理道德影响了法律,B选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汉朝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A选项排除。判例审判制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废原始社会同态复仇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10.C【详解】根据材料“天谴于上而朕不悟,人怨于下而朕不知”可知,君王将自己的行为和上天结合在一起,体现的是天人感应思想,来源于董仲舒,选项C正确;孟子、荀子并未提出天人感应主张,排除A、B;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而且唐朝就已经出现了《罪己诏》,与顾炎武时代不符,排除D。【点睛】解题关键是从材料“天谴于上而朕不悟,人怨于下而朕不知”解读出天人感应思想。11.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朝时期刺史,虽然级别不高,但是巡查时代表中央政府,体现的是“以小制大”特征,职责是“周行郡国,省察治政,黜陟能否,断理冤狱”,B项正确;秦朝的御史负责监察和考核官员,但秦朝“废分封,行郡县”,与材料“周行郡国”不符,排除A项;中正的职责是选拔官员,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宋朝的通判虽然也监察地方,但材料“周行郡国”反映了地方存在封国和郡县,不符合宋代的地方行政区划,排除D项。故选B项。12.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按照《周礼》描述恢复了西周的井田制。”与“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制度对于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以至于许多后人对于西周制度产生很多讨论,A项正确;西周的井田制在春秋战国时期瓦解,没有延续到后世,排除B项;“儒家学者思想保守”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西周制度是当时最好的制度”的说法绝对化,排除D项。故选A项。13.A【详解】根据材料中的“秦汉之际,墨家急趋衰微,最终于西汉中期淡出历史舞台”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墨家淡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素最有可能就是汉武帝时期的“儒学独尊”,儒家思想遂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A项正确;“墨家学派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主张,符合传统思想而非背离了传统思想,排除B项;随着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建立,小生产者会大规模增加而非减少,排除C项;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将非秦国历史的史书,非博士官所掌管的《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等,在30天内全部交给官府焚毁,据此判断“遭到断绝”的判断太过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14.C【详解】材料反映了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最终被废止,故C正确;三公属于秦朝,三省六部属于唐朝,内阁属于明朝,军机处属于清朝,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三公到三省六部,再到内阁、军机处,这反映了君主专制逐渐加强,不利于走向民主政治,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需要掌握秦朝、唐朝、明朝、清朝君主专制加强的趋势。解题的关键是对图示的解读。区分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含义。15.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夏朝(中国)。结合所学可知,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指的是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按照唯物史观原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应运而生,私有制的出现使人类进入奴隶社会,而“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是与私有制相适应的,所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D项正确;天下为家是传贤到传子的变化,不是民主思想的加强,排除A项;家国同构,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材料未介绍国家政权结构,排除B项;审查继承人的品德优良是禅让制而非王位世袭制,与材料正好相反,排除C项。故选D项。16.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利用权术驾大臣”是法家思想,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都是老子的主张,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17.(1)分封制;特征: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与国家政治制度相结合);层层分封、等级森严。(2)原因:王室的衰落;宗法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血缘关系逐渐疏远。破解: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3)本质特征: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从世袭到任命;从地方分治到集权。【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封建子弟”不难判断出该制度的名称。至于该制度的特征,可根据关键词句“封建子弟”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从血缘关系和内部等级两方面组织答案。(2)注意提取材料信息“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说明王室的衰落;“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说明宗法制遭到破坏;“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说明礼崩乐坏;血缘关系逐渐疏远。(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都必须通过任命”等关键词句组织答案。18.(1)背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生产力发展,社会变革蓬勃兴起;秦国落后于东方诸国,秦孝公渴望国家强大。举措:农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功: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法治:以法治国。集权:推行县制。(2)历史意义: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3)措施:建立皇帝制度;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地方废分封、置郡县。意义: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后世所沿用。【详解】(1)商鞅变法的背景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生产力发展,社会变革蓬勃兴起;根据“秦国虽有一定的地缘政治优势,却是华夏体系中的落后国家”并结合所学内容得出秦国落后于东方诸国,秦孝公渴望国家强大。举措根据“商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大方略”得出农耕方面进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功上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法治上以法治国。集权上推行县制。(2)历史意义根据“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3)措施:根据图片内容可知,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包括建立皇帝制度;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地方废分封、置郡县。意义主要是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后世所沿用。19.(1)变化:从宽松到严厉打击。原因:统治者由吸取秦王教训、休养生息到有为而治;宗族势力威胁中央集权;汉朝国力强盛。(2)特征:行政(增设刺史加强监察)和经济手段结合;重点打击宗族大性及保护伞;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第一小问变化,由材料一“(刘邦)下诏复故爵田宅”“(六国贵族之后、豪强大姓的)宗族势力均迅速复活”“景帝开始打击宗族不法行为,将抑制宗族势力纳入国家治理层面”可知,刘邦时期宽松到汉景帝时严厉打击宗族。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宗族势力均迅速复活。他们交通王侯、操纵乡里,甚至成为诸侯王的依靠”可知,宗族势力威胁中央集权;据材料“刘邦以‘汉政’代‘秦政’”,结合所学,从汉初反思秦朝速亡教训、汉代国力变化等角度分析思考可得出,统治者由吸取秦王教训、休养生息到有为而治,汉朝国力强盛。(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由材料“增设刺史,以六条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