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同步练习 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同步练习 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同步练习 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同步练习 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同步练习 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中华文明自产生以来,就在东亚一直处于文明辐射中心的地位,精神的“火焰”一直燃烧得比较炽热。下列关于中华文化对东亚地区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在汉字的基础上朝鲜创造出喃字,日本创造出假名,越南创造出谚文B.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C.瑞典首都的中国宫陈设为中国传统样式,四壁挂有中国字画D.中国的文字、艺术、思想、宗教以及风俗习惯在印度产生了影响2.浩如烟海的日本古代典籍,保存了大量中国已经失传的唐诗作品和唐代诗学理论材料,成为中国学者辑佚唐诗作品、研究唐诗的重要史料。这表明(

)A.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B.唐朝抛弃传统夷夏观念C.日本对外政策开明开放 D.日本深受中华文化影响3.朝鲜《高丽律》篇章内容都取法于《唐律》;日本文武天皇制定《大宝律令》也以《唐律》为蓝本:越南李太尊时期颁布的《刑书》大都参用《唐律》。这反映了(

)A.《唐律》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B.《唐律》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C.中华法系对周边国家产生影响 D.这些国家完全采用中华法系4.中华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不少来源于异国他邦的文化,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下列不能说明该论断的是(

)A.春秋战国时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B.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日趋兴盛C.宋明时期,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D.1862年,京师同文馆在北京设立5.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促进了世界文明发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②孕育了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③造成了西方近代工业的兴起

④促进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②③④6.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各国在汉字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比如朝鲜创造出了谚文,日本创造出了假名,越南创造出了喃字,这说明(

)A.从提高人们的知识度和完善教育制度的角度来讲,亚洲各国仍有必要坚持汉字教育B.上述国家借用大量汉字来翻译或创造一些新文化用语,形成自己的文字特色C.上述国家把汉字融入到自己的文字系统里,显示出中华文化的大国辐射这一世界意义D.东亚国家依靠汉字作为载体,在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中汉字起着非常重要的媒介功能7.四大发明之所以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重要标志,是因为四大发明(

)A.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B.在推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作用巨大C.发明时间长,技术含量高 D.领先西方时间长,历史悠久8.隋唐时期中国科技走在世界前列。下列科技成就属于隋唐时期的是(

)①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②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③国家颁行的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唐本草》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9.朝鲜在16世纪不时接受周边部分女真部落的朝贡,并以“小中华”自居,给部落首领分封官职。而越南在向明朝朝贡的同时,也接受中南半岛诸“夷”国的朝贡。由此可见(

)A.东亚民族国家观念开始萌发 B.世界各国之间联系日益紧密C.华夷观念在中华文化圈传播 D.西方殖民扩张侵蚀朝贡体系10.新加坡法院的调解最早由最高法院前首席大法官杨邦孝引入,他将西方的调解方式与亚洲文化融为一体,鼓励当事人庭外和解。此后,新加坡的调解经历了从法院鼓励到社会广泛接受的过程,新加坡也逐步成为亚太地区国际纠纷解决中心。新加坡的调解机制体现的儒家精神是(

)A.社会为先 B.经世济民 C.勤奋节俭 D.以和为贵11.20世纪80年代,为遏止社会上的重利风气,在新加坡政府的号召下,新加坡各界广泛宣传儒家伦理道德,图书馆建立了专门介绍孔子思想的书橱,《南洋商报》等各大华文报刊发表了大量关于儒学伦理的社论,国际儒学研究会等机构也纷纷成立。上述举措意在(

)A.提升华人的社会地位 B.构建新加坡文化的多样性C.塑造新的社会价值观 D.抵制西方社会的文化渗透12.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意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将science译为“科学”,呼吁“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年,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作“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这表明了(

)A.翻译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B.向西方学习进程不断深入C.中国近代科技突飞猛进 D.程朱理学对后世影响深远13.印度门阀等级很严,故佛学中说有一种人没有佛性,中国人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认为人人都有佛性。佛教中有轮回之说,认为今生修行的成就可做来世修行的根基,如此历劫修行,积渐始能成佛,中国人却说此生中可以“顿悟成佛”。这说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A.出现了本土化特色 B.赢得了广大民众的认可C.受到传统文化抵制 D.动摇了儒家的正统地位14.朝鲜古代文献大多是用汉语文言文写的,如高句丽建国初期,就有人用汉文记下高句丽史事一百卷,叫作《留记》;公元414年,高句丽在辑安城东九华里处建的好太王碑,四面环刻汉字碑文,共44行,每行41字,竟达1804字。这可用于印证(

)A.中朝文化有共同的历史渊源 B.儒学得到朝鲜社会普遍认同C.东亚文化圈形成并深入发展 D.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15.1583年,欧洲传教士利玛窦进入中国。在华期间,他努力学习汉语,钻研中国传统经典,并以儒家所言的“天”“上帝”来称呼天主教的天主。利玛窦上述行为旨在(

)A.打开中国市场 B.研究儒家思想 C.融入中华文化 D.减少传教阻力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孔教和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勋)、康(有为)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注:pǒu抨击)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材料二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开办情况表(截至2009.10月)地区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数量(单位:所)7094872110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陈独秀对传统儒学的态度。(2)材料二中孔子学院在全球开办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对待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西域文化的渗入,特别是唐代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由此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佛教、精密深邃的佛教哲学,并对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产生深刻影响。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融合。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这是中国文化第三次融合的开始。——摘编自李良玉《新文化的起源》材料二佛教的禅宗一支,是先秦儒学演进到宋明理学的真正的阶梯。宋明理学的出现,说明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到空前成熟的时期。它极大地深化了传统的儒学,进一步凸显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儒、释、道的分界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在理学的新天地中得到了升华,并进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进入了社会生活……王守仁的学说虽然没有像朱熹那样得到官方的认可,但在士林的影响却是很大的,特别在晚明,几成笼罩之势。——摘编自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总序》等材料三唐朝三百年间,由于学生、学问僧学来和带回的中国文化产物,不断给予日本新的启迪,中国前进,日本也前进。因此,日本的文化一刻也没有停滞,不断吸收中国的优点,经过整理提炼、咀嚼融化,终于在平安中期以后,在各个方面都逐渐摆脱了唐风,产生了优美、典雅的日本文化。

——日本学者木宫泰彦(1)根据材料一,从文化区域的角度,指出中国文化三次融合的对象有何不同。(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指出中国文化的“包容力”和“生命力”的具体表现分别是什么?(3)根据第(2)小问和材料三的案例,并结合本课第一目第二目相关史实,分析中华文化对世界有何意义?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正反向推断目的原因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据本题材料“中华文化对东亚地区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B项正确;在汉字的基础上朝鲜创造出谚文,日本创造出假名,越南创造出喃字,排除A项;瑞典在欧洲,而不是东亚,排除C项;印度在南亚,而非东亚,排除D项。故选B项。2.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日本。据材料可知,日本古代典籍保存了大量中国已经失传的唐诗作品和唐代诗学理论材料,体现了日本深受中华文化影响,D项正确;交流是中日双向互动,而材料更多体现的是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未体现日本文化传入中国,排除A项;唐朝时期抛弃传统华夷观念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日本保存有大量的中国唐诗并不能说明日本对外政策开明开放,排除C项。故选D项。3.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由材料“朝鲜《高丽律》篇章内容都取法于《唐律》;日本文武天皇制定《大宝律令》也以《唐律》为蓝本:越南李太尊时期颁布的《刑书》大都参用《唐律》”及所学知识可知,朝鲜《高丽律》、日本《大宝律令》均以唐律为蓝本,说明作为中华法系的代表作,《唐律》超越国界,对亚洲一些国家的法律产生了重大影响,C项正确;《唐律》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唐律》只是中华法律文化的代表之一,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华文化,排除B项;“这些国家完全采用中华法系”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4.A【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反向题。时空范围为古代、近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并未吸收外来文化,符合材料设问,A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日趋兴盛,而佛教属于外来文化,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B项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B项;理学吸收了佛教思想,体现了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京师同文馆培养翻译人才,吸收了外来文化,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5.B【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思想文化的传播和思想解放,冲击了西欧的封建制度,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①正确;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不是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基础上孕育出来的,②叙述有误;西方近代工业的兴起与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兴起有关,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推动,③叙述有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包括指南针,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活动,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促使世界逐渐联结为一个整体,④叙述正确。结合上述分析可知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6.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亚洲)。根据材料“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各国在汉字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可知,朝鲜,日本语越南等亚洲国家借用大量汉字来翻译或创造一些新文化用语,形成自己的文字特色。同时,这些国家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表明汉字在他们的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B项正确;“亚洲各国仍有必要坚持汉字教育”的说法绝对化,排除A项;这些国家是在借鉴汉字的基础上,创造本国的文字系统,不是将汉字融入到自己的文字系统里,排除C项;材料主旨“汉字与周边国家文字的关系”,而“汉字与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7.B【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在推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作用巨大,因此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重要标志,B项正确;四大发明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并不能解释这些发明使得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这一事件,排除A项;发明时间长,技术含量高并非四大发明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的原因是其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并非因为领先西方时间长,排除D项。故选B项。8.B【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隋唐时期(中国)。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就已经存在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如雕版印刷的《金刚经》,①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晚期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②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家颁行的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唐本草》,③正确,①②③正确,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的药物学专著是《千金方》,《神农本草经》是汉代的医学成就,④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9.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的亚洲。根据材料“朝鲜在16世纪不时接受周边部分女真部落的朝贡,并以‘小中华’自居,给部落首领分封官职。而越南在向明朝朝贡的同时,也接受中南半岛诸‘夷’国的朝贡。”和所学可知,明朝时期,朝鲜和越南在臣服明朝的前提下,也接受了部分周边势力的朝贡称臣,形成了以各自为核心的小型秩序圈。在以明朝为核心的秩序圈中,朝鲜、越南处于“夷”的地位,而在小型秩序圈中,则摇身一变为“华”的地位,可以接受他国朝贡,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华夷观念在中华文化圈内部的一些国家传播,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化的影响力,非民族国家观念,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世界各国”,且材料主旨不是“联系紧密”,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西方殖民扩张对朝贡体系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10.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新加坡。依据材料概况可知:涉及的是新加坡的法院调解制度的发展历程,这种调解制度是西方与亚洲文化的结合体,体现的儒家精神是以和为贵的思想理念,D项正确;调解是个体双方,而非社会优先,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和解制度而非解决民生问题,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和解制度而非生活习惯,排除C项。故选D项。11.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目的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的新加坡。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为遏制新加坡社会上的重利风气,新加坡号召宣传儒家伦理道德,目的是塑造新的社会价值观以抵制社会上的重利风气,C项正确;宣传儒家思想与提升华人地位无必然联系,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儒家思想在政府推动下的发展,未涉及文化的多样性,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宣传儒家思想,但未涉及对西方文化的态度是抵制,排除D项。故选C项。12.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末清初(中国)。据材料可知,从最初将“science”意译为“格致”,到后来译为“科学”以及音译为“赛因斯”,这种变化反映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对西方科学的认识不断深化,也体现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进程在不断深入,B项正确;翻译事业的发展只是表象,背后反映的是向西方学习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对科学概念的认知变化,而非中国近代科技本身的发展情况,排除C项;材料重点是对西方科学的认识和学习,与程朱理学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B项。13.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在佛教流传到中国后,中国人在传播佛学时明显加入了中国思想倾向,使佛教思想近于老庄,颇容易被接受,这体现了佛教本土化发展的特色,A项正确;材料没有讲述民众完全接受佛教,排除B项;材料信息表明佛学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而不是抵制,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论述佛学发展动摇儒家地位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14.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古代(朝鲜)。朝鲜古代文献大多是汉语文言文写的,而朝鲜汉语是由中国传入的,可以用于印证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D项正确;共同的渊源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B项“普遍”过于绝对,排除B项;仅仅从朝鲜无法看出东亚文化圈的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15.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据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583年(中国)。据材料可知,利玛窦到中国传教,为了减少在传教过程中的阻力,他努力学习汉语,钻研中国传统经典,D项正确;欧洲传教士利玛窦进入中国是传播宗教,而非推打开中国市场,排除A项;“研究儒家思想”是传播天主教的手段,排除B项;“融入中华文化”也是传播天主教的手段,排除C项。故选D项.16.(1)态度:全盘否定传统儒学。(2)原因: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影响力大;中国的崛起,使中国的思想文化影响力扩大;传统儒学有利于世界和谐,世界发展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态度:批判与继承(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详解】(1)态度:根据材料“故其提倡孔教必掊(注:pǒu抨击)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可归纳出全盘否定传统儒学。(2)原因:从儒家思想的特征、中国的影响力、世界发展的需要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态度:围绕批判继承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17.(1)不同:第一次:本土文化内部融合;第二次:东方文化内部的融合(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第三次: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西方文化的融合)(2)包容力:儒学吸收佛教、道教,产生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儒、释、道都以自己的方式在理学中得到了升华,并进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进入了社会生活。生命力:宋明理学极大地深化了传统的儒学,进一步凸显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3)意义:①中华文化通过吸纳与借鉴外来文化不断发展、升华,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推动中国社会进步。②中华文化不断向外辐射和传播,既扩大了中华文化圈和影响力,又丰富了外来文化内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