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单元习作任务群实现习作教学的三重转化_第1页
打造单元习作任务群实现习作教学的三重转化_第2页
打造单元习作任务群实现习作教学的三重转化_第3页
打造单元习作任务群实现习作教学的三重转化_第4页
打造单元习作任务群实现习作教学的三重转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训练式习作”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了习作内容与现实生活“脱钩”、习作体裁与实际运用“脱离”、习作素养与培养目标“脱节”等问题。为解决这一困境,教师从单元整体出发,以生活化的需求、情境化的任务展开习作教学,打造单元习作任务群,推动习作教学从“课堂”转向“生活”、从“粗放”转向“集约”、从“虚拟”转向“真实”,实现习作教学的转型。【关键词】习作任务群;支架;评价习作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但大多数教师都将教习作视为“烫手山芋”,大多数学生也视习作“难于上青天”。究其原因,与“训练式习作”的课堂教学模式高度相关。而这也造成了实际教学中习作内容与现实生活“脱钩”、习作体裁与实际运用“脱离”、习作素养与培养目标“脱节”等问题。那么,如何破解以上习作困境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课程理念,要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师可借鉴这一理念,打造单元习作任务群,以单元整组为依托、单元习作为核心创设情境,设计任务主题,形成系列化的习作活动,使习作教学从“课堂”转向“生活”、从“粗放”转向“集约”、从“虚拟”转向“真实”,从而有效克服训练式习作的通病。下面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探讨基于学习任务群理念的习作教学新样态。一、精心设计任务群,从“课堂”转向“生活”基于任务群的习作教学,其创生点源于生活,以真实的生活需求、现实的问题情境为前提。教师需要改变以往以单一的课堂训练为主的习作教学模式,有机衔接课堂与生活,围绕特定的学习主题,统筹谋划教材内容和学习生活,将习作巧妙地嵌入生活情境,在实际运用中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历程,实现从“课堂”向“生活”的转化。(一)联结教材,明晰内在逻辑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分析本单元的编排特点,可以发现其遵循的内在逻辑。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是综合性学习单元,主题是“难忘小学生活”。围绕这一主题,本单元编排了“回忆往事”和“依依惜别”两个活动板块。“回忆往事”板块要求学生结合单元语文要素“运用学过的方法整理资料”,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唤醒学生对往事的美好回忆,激发学生离别时的不舍之情。主题与要素,形式与内容,构成了高度依存、互利共生的学习逻辑,同时为“依依惜别”板块的活动打下真实的情感基础。“依依惜别”板块是“回忆往事”板块的延续,要求学生基于“回忆往事”板块的活动内容撰写策划书,举办毕业联欢会。一方面,撰写策划书是提供思路,举办毕业联欢会则是躬行实践,两者相向而行,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另一方面,以“回忆”厚积情感,借“惜别”喷发情绪,二者融为一体,又构成一个互相融合的任务逻辑。由此,在明晰单元内在编排逻辑的基础上,创建单元习作任务群,帮助学生实现情感升华与方法迁移,更好地开展习作实践。(二)联系生活,创建习作任务群习作任务群的创建需要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需求,激发真实的情感。要通过设计真实的任务、创设真实的情境、取得真实的成果,实现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本单元的主要任務是“举办毕业联欢会”,而办好毕业联欢会的前提是写出精彩的联欢会策划书。为回应这一需求,教师创建了以“难忘在联欢”为主题的单元习作任务群,征求最佳联欢策划书。然后,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了四个前后连贯的任务,并在每个任务下又分设了两个实践活动。大的写作任务集中明确,小的写作活动互相关联,逐步推进(如图1)。这一系列语言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习作活动,充分运用多种感官,在活动中蓄积表达素材,在实践中习得写作技能,从而将策划书这一美丽的蓝图逐步变成美好的现实。二、有序落实任务群,从“粗放”转向“集约”习作教学多年来呈现一种无序粗放的状态,缺乏系统、规范的指导和训练。因此,教师应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借助统整融合、搭建支架等策略,有效整合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和学习资源,切实有效地给予学生习作指导,助力习作教学从“粗放”向“集约”转变,进一步向“高效”迈进。(一)从“单一活动”走向“统整行动”基于任务群的习作教学,需要对有关联的内容进行优化重组,使学习活动变得凝练有序,形成一条丰富的“活动链”。教师应有机整合阅读与习作、方案与活动,实现“想清楚、写明白、做得好”的有机统一。本单元“回忆往事”“依依惜别”两个活动板块共编排了填写时间轴、分享难忘回忆、制作成长纪念册、举办毕业联欢会和写信五个活动,活动之间紧密关联。教师教学时,可以将这些活动看成一个整体,以“活动链”(如图2)的形式,将习作训练有机贯穿其中。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各项活动和阅读材料融入毕业联欢会,借助这一展示平台,以节目的形式回顾难忘的回忆,分享成长纪念册,朗诵毕业赠言,安排读信或互赠书信的环节,也可以让学生把毕业联欢会的内容编入成长纪念册。学生边策划边开展活动,各项活动内容交织、时间重叠。由此,习作任务群与单元阅读材料、学习活动互相融合,使单一习作发展为多元习作,从而推动学生习作素养的提升。(二)从“缺少支撑”走向“支架助力”学生此前已有一定的策划活动的经验,但对将活动策划转换为策划书却还很陌生。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架,为学生的习作助力。1.范例支架习法,具化文本样式课内范例明“骨骼”,课外示例知“血肉”。通过教材提供的范例——《毕业联欢会活动策划书》,学生可窥一斑而知全豹,对策划书形成直观概念,学会搭建框架结构(基本格式、内容和要求),掌握策划书的表达特点,即以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呈现,要素清晰,文字简洁。而从课外引入的优质策划书范例,则为学生提升表达能力提供了模仿支架,从而帮助学生实现言语结构的突破和重构。2.问题支架驱动,实化习作重点在语言实践中,问题是提升学生语用能力的关键。为此,教师须激发学生的问题需求,搭建问题支架,并以此为驱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用情境中逐步落实重点、化解难点,完成习作任务,形成学习成果。具体可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梳理相关问题。以“如何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毕业联欢会”为驱动性问题,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讨论,引导学生对书本资料、联欢会创意进行统整。这是一个真实而具体的问题,意味着语用探究就此发生。第二步,进行深度追问。预设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重难点,包括“分工职责要明确”“活动流程要清楚”,据此对学生展开一系列提问:有哪些任务?指标设置合理吗?达成标准可量化吗?设置了哪些岗位?岗位职责明确吗?人岗是否匹配?流程是否清楚?程序是否合适?衔接是否严密?这些问题成为推动学生语用能力提升的关键点,更是学生表达素养的生长点。第三步,开展头脑风暴。学生在组内轮流展示自己的设想,充分表达自己设计的策划书的特色。组内成员认真倾听、仔细思考,围绕“岗位安排是否合理”“人选是否合适”“环节是否优化”等问题提出疑问,请设计者解答。然后互相交流补充,完善策划书。学生在对问题的相互解答和补充过程中,打开眼界,激活思维,从而作出更合理、更完美的设计。3.图式支架铺路,显化构思过程为了使策划书的表述更加灵活多样,不局限于用文字表述,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地运用直观形象的图式工具,将其作为“思维支架”,显化构思过程。在任务一“毕业联欢发布会”中,可以引入统计图表,助力“‘头脑风暴征意见”活动;也可以结合教材提供的“思维工具”,用树形的“时间轴”助力资料的收集整理,用“编年体”“栏目式”表格助力资料的分类。在任务二的活动二“‘范文引路详编写”中,可以通过画示意图的形式,清楚说明会场布置情况(如图3)。如何选择节目内容、安排顺序、分配任务,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师可以用清晰的思维支架给予学生帮助。如:可以借助“分工表”,明确分成几个组,以及各组主要职责、负责人和成员名单、具体任务,解决人员分工问题;采用“最佳组合”解决节目的先后排序问题;等等。在思维支架的助力下,学生得以厘清策划书的言语结构,习作过程逐渐清晰。三、展示评价成果,从“虚拟”转向“真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本次习作评价的重點是策划书的创新性和可行性。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招标评审环节,构建完善、真实的评价系统,充分发挥评价的指导功能,使习作从“虚拟”转向“真实”。(一)标准“有量化”,提升评价精度成果展示是任务群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为学生搭建各类交流平台,让学生在真实的评价情境中展示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分享习作的兴趣。教师可组织开展“最佳策划”竞标活动,让各小组参与招标,向公众呈现策划方案,阐释策划理念,分析策划特色。学生、教师、家长通过抽签组成混合评审团,结合策划书水平与现场答辩情况,根据评价表(如表1)为各小组的表现打分,最终公布中标方案,颁发“最佳创意奖”“最佳策划奖”。活动结束后,各小组根据评审团的反馈意见,综合其他小组策划书的优点,对本组的策划方案进行完善,最后将优化后的策划书张贴于班级公告栏上进行展示。整个活动利用评价表,对评价标准进行量化,并设置了多元评价通道,通过“★”的数量综合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成效,从而提升评价的精度。(二)活动“真展示”,拓展评价深度策划书需要借助具体的活动进行落地。本单元的学习中,毕业联欢会就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平台。教师可组织学生通过毕业联欢会检验策划书的可操作性,在真实的情境中,拓展评价的深度。教师可组织开展“主创人员”访谈会,让学生在情境中交流反思。访谈会前,应先准备好采访提纲,可围绕“你们小组在毕业联欢会中做了什么?解决了哪些难题?这次活动让自己有了哪些经验?最喜欢哪一个节目?”等问题展开,让小组成员谈一谈活动的过程以及收获。结合活动分工,可以为不同小组设计不同的访谈内容。如针对节目统筹组,可以问一问节目单是如何确定的,为什么把某个节目放在最后一个。除了与各小组成员的互动,还可以组织观众发言。如介绍一个在这次联欢会中作出贡献的同学,或是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节目。上述活动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情境中,努力拓展评价的深度,从而提升学生的策划水平、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实现元认知能力与习作能力的共同发展,推动课堂习作走向社会、走进生活。(三)贯穿“全过程”,提高评价效度本次习作培养的关键能力包括:能策划毕业联欢会,写出策划书,做到主题鲜明,分工明确,活动流程清楚;能与人合作,筹备并举办毕业联欢会,表达对师友、对母校的惜别之情。教师应紧扣核心评价内容,创设多元评价模式,让评价贯穿习作任务群始终。既要关注针对“大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性评价,又要关注针对各“子任务”参与情况的过程性评价;既要进行等级式的结果性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