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通关必做强化训练试题库300题及详解_第1页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通关必做强化训练试题库300题及详解_第2页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通关必做强化训练试题库300题及详解_第3页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通关必做强化训练试题库300题及详解_第4页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通关必做强化训练试题库300题及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通关必做强化训练试题库300题及详解一、单选题1.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对于排气筒中连续性排放的废气,如在1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样,应至少采集()个样品,计平均值。[2007年真题]A、2B、3C、4D、5答案:C解析:《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第8.2.1条规定,排气筒中废气的采样,以连续1h的采样获取平均值;或在1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2.某小河的断面宽深比为25,预测河段弯曲系数1.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该河流可简化为()。A、矩形平直河流B、矩形弯曲河流C、非矩形河流D、弯曲河流答案:B解析:根据现实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规定,河流水域概化要求:①预测河段及代表性断面的宽深比≥20时,可视为矩形河段。②河段弯曲系数>1.3时,可视为弯曲河段,其余可概化为平直河段。③对于河流水文特征值、水质急剧变化的河段,应分段概化,并分别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河网应分段概化,分别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3.(2017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工作内容中,不属于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工作内容的是()。A、工程分析B、环境现状监测C、环境影响预测D、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答案:D解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调查分析和工作方案制定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阶段。4.(2017年)下列炉窑中,污染物排放适用《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A、电石炉B、炼钢电炉C、生活垃圾焚烧炉D、铅冶炼焙烧炉答案:A解析:炼钢电炉适用《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活垃圾焚烧炉适用《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铅冶炼焙烧炉适用《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下列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的建设项目中,应开展枯、丰二期地下水水位监测的有()。A、位于沙漠分布区的建设项目B、位于丘陵山区分布区的建设项目C、位于岩溶裂隙分布区的建设项目D、位于山前冲(洪)积分布区的建设项目答案:D解析:ABC三项,沙漠地区、丘陵山区、岩溶裂隙等的二级评价项目应开展一期地下水水位监测;D项,山前冲(洪)积的二级评价项目应开展枯、丰二期地下水水位监测。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不属于声环境功能区质量评价量的是()A、昼间等效声级B、夜间等效声级C、昼夜等效声级D、最大A声级答案:C解析: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评价量分为昼间等效声级(Ld)、夜间等效声级(Ln),突发噪声的评价量为最大A声级(Lmax)。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如果符合可直接使用的气象台(站)有高空探空资料,对于大气环境一、二级评价项目,可酌情调查有关距该气象台(站)地面()高度以下的风和气温资料。A、1200mB、1500mC、1700mD、2000m答案:B解析:观测资料的时次根据所调查常规高空气象探测站的实际探测时次确定,一般应至少调查每日1次(北京时间08点)的距地面1500m高度以下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观测资料的常规调查项目包括:时间(年、月、日、时)、探空数据层数、每层的气压、高度、气温、风速、风向(以角度或按16个方位表示)8.对于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等线性工程以及港口项目,验收调查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近期预测生产能力(或交通量)()以上的情况下进行。A、70%B、75%C、80%D、90%答案:B解析:对于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等线性工程以及港口项目,验收调查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近期预测生产能力(或交通量)75%以上的情况下进行。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关于生态影响防护、恢复与补偿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A、涉及到敏感生态保护目标时,须提出可靠的避让措施或生境替代方案B、应按照避让、减缓、补偿和重建的次序提出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的措施C、所采取的生态影响防护、恢复的措施的效果应有利于修复和增强区域生态功能D、应按项目实施阶段分别提出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并提出实施时限和估算经费答案:A解析:生态影响防护、恢复与补偿原则包括:①应按照避让、减缓、补偿和重建的次序提出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的措施;所采取措施的效果应有利修复和增强区域生态功能。②凡涉及不可替代、极具价值、极敏感、被破坏后很难恢复的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如特殊生态敏感区、珍稀濒危物种)时,必须提出可靠的避让措施或生境替代方案。③涉及采取措施后可恢复或修复的生态目标时,也应尽可能提出避让措施。否则,应制定恢复、修复和补偿措施。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应按项目实施阶段分别提出,并提出实施时限和估算经费。10.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环境噪声现状评价内容不包括()。A、影响噪声传播的建筑和地形分布情况B、评价范围内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情况C、评价范围内现有噪声源调查结果D、环境噪声现状测量结果答案:A解析:环境噪声现状评价主要内容有:①以图、表结合的方式给出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功能区及其划分情况,以及现有敏感目标的分布情况;②分析评价范围内现有主要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噪声特性等,明确主要声源分布;③分别评价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内各敏感目标的超标、达标情况,说明其受到现有主要声源的影响状况;④给出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噪声超标范围内的人口数及分布情况。11.生态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是针对()进行保护。A、居住区B、水环境C、生态敏感目标(水生、陆生)D、水土流失防治答案:C解析:生态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是针对生态敏感目标(水生、陆生)的保护措施,包括植被的保护与恢复措施、野生动物保护措施(如野生动物通道)、水环境保护措施、生态用水泄水建筑物及运行方案、低温水缓解工程措施、鱼类保护设施与措施、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土壤质量保护和占地恢复措施、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等生态敏感目标的保护措施、生态监测措施等。1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大气防护距离的确定说法错误的是()。A、采用进一步预测模型模拟评价基准年内,本项目所有污染源对厂界外主要污染物的短期贡献浓度分布B、采用进一步预测模型模拟评价基准年内,本项目所有污染源对厂界外主要污染物的长期贡献浓度分布C、厂界外预测网格分辨率不应超过50mD、自厂界起至超标区域的最远垂直距离作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答案:B解析:8.8.5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8.8.5.1采用进一步预测模型模拟评价基准年内,本项目所有污染源(改建、扩建项目应包括全厂现有污染源)对厂界外主要污染物的短期贡献浓度分布。厂界外预测网格分辨率不应超过50m。8.8.5.2在底图上标注从厂界起所有超过环境质量短期浓度标准值的网格区域,以自厂界起至超标区域的最远垂直距离作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13.在一条河上进行水质调查,对于三级评价的小河,不论河水深浅,只在一条垂线上取一个样,一般情况下取样点应在水面下()处,距河底不应小于()。A、0.5m,0.5mB、0.5m,0.3mC、0.3m,0.5mD、0.3m,0.3m答案:B解析:垂线上水质取样点设置原则规定,每根垂线上按照水深布设水质取样点。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大于5m时,在水面下0.5m水深处及在距河底0.5m处,各取样一个;水深为1~5m时,只在水面下0.5m处取一个样;在水深不足1m时,取样点距水面不应小于0.3m,距河底也不应小于0.3m。对于三级评价的小河,不论河水深浅,只在一条垂线上取一个样,一般情况下取样点应在水面下0.5m处,距河底不应小于0.3m。14.排入河流的点源两排放口的间距较近时,可以简化为一个,其位置假设在(),其排放量为两者之和。A、排污量较大的排放口B、两排放口之间C、任意一个排放口D、排污量较小的排放口答案:B解析:对于点源排放口位置的处理,包括:①排入河流、大湖(库)的两个排放口的间距较小时,可以简化为一个排放口,其位置假设在两排放口之间,其排放量为两者之和;②排入小湖(库)的所有排放口可以简化为一个排放口,其排放量为所有排放量之和;③排入大湖(库)的两个排放口间距较小时,可以简化成一个排放口,其位置假设在两排放口之间,其排放量为两者之和;④一、二级评价且排入海湾的两个排放口间距小于沿岸方向差分网格的步长时,可以简化为一个排放口,其排放量为两者之和;⑤三级评价时,海湾污染源的简化与大湖(库)相同。15.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时,可以确定污染物含量等于或低于()。A、土壤环境背景值B、风险筛选值C、风险管制值D、风险平均值答案:B解析: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建设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等于或者低于风险筛选值的,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16.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可不包括()。A、生态系统组成B、生态系统结构C、生态系统功能D、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三项。ABC三项,反映生态系统在外来干扰下维持自然状态、稳定性和自组织能力的程度。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应从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如连通性、破碎度等)与功能(如系统提供的各种产品、服务)三个方面进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的保证,但不是评价其完整性的必要条件。17.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基础防渗层符合要求的是()。A、0.5m厚、渗透系数为1×10-7cm/s的黏土层B、0.5m厚、渗透系数为1×10-6cm/s的黏土层C、1m厚、渗透系数为1×10-7cm/s的黏土层D、1m厚、渗透系数为1×10-6cm/s的黏土层答案:C解析: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危险废物堆放要求中指出,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m厚黏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18.下列环境噪声监测点布置,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是()。A、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测点,距墙壁或窗户1.0m,距地面高度1.3mB、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测点,距墙壁或窗户1.5m,距地面高度1.0mC、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内测点,距墙壁或窗户1.5m,距地面高度1.8mD、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内测点,距墙壁或窗户1.5m,距地面高度1.3m答案:A解析:《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环境噪声监测点选择的条件为:①一般户外,距离任何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3.5m外测量,距地面高度1.2m以上,必要时可置于高层建筑上,以扩大监测受声范围,使用监测车辆测量,传声器应固定在车顶部1.2m高度处;②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距墙壁或窗户1m处,距地面高度1.2m以上;③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距离墙面和其他反射面至少1m,距窗约1.5m处,距地面1.2~1.5m高。19.在声环境预测过程中遇到的声源往往是复杂的,需根据()形式简化处理。A、声源的地理位置B、声源的性质C、声源的空间分布D、设备的型号、种类答案:C解析:在声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根据靠近声源某一位置(参考位置)处的已知声级来计算距声源较远处预测点的声级。在预测前需根据声源与预测点之间空间分布形式对声源简化成三类声源,包括:点声源、线声源和面声源。20.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以下属于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区的是()。A、风景名胜区B、居住区C、农村地区D、文化区答案:A解析: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规定,环境功能区的分类如下:①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②二类区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BCD三项均属于二类区。2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把两个以上的生态信息叠合到一张图上,构成复合图,用以表示生态变化的方向和程度,此种生态现状评价方法为()。A、生态机理分析法B、图形叠置法C、质量指标法D、生产力评价法答案:B解析:图形叠置法,是指把两个以上的生态信息叠合到一张图上,构成复合图,用以表示生态变化的方向和程度,本方法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简单明了。图形叠置法有两种基本制作手段:指标法和3S叠图法。22.当农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超过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时,应该采取()。A、严格管控措施B、可以忽略C、安全利用措施D、严禁使用该土壤答案:A解析: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是指农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超过该值的,食用农产品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等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高,原则上应当采取严格管控措施。23.《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各种工业炉窑烟囱(或排气筒)最低允许高度为()。A、8mB、10mC、15mD、20m答案:C解析:根据《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关于烟囱高度的规定:①各种工业炉窑烟囱(或排气筒)最低允许高度为15m;②当烟囱(或排气筒)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有建筑物时,除应执行以上规定外,烟囱(或排气筒)还应高出建筑物3m以上。24.某企业有两根排放相同污染物的排气筒,一根高20m,另一根高30m,距离小于两者几何高度之和,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计算的等效排气筒高度为()。A、B、C、D、答案:D解析:两个排放相同污染物(不论其是否由同一生产工艺过程产生)的排气筒,若其距离小于其几何高度之和,应合并视为一根等效排气筒。其中,等效排气筒公式为:式中,h为等效排气筒高度,h1、h2为排气筒1、2的高度。25.当进行污染事故排放监测时,应按需要设置()。A、采样时间和采样频次B、采样标准和采样时间C、采样地点和采样频次D、采样标准和采样地点答案:A解析: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的规定,当进行污染事故排放监测时,应按需要设置采样时间和采样频次。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的采样时间和频次,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办法执行。2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飞机噪声评价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效感觉噪声级为声源源强表达量B、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为声源源强表达量C、有效感觉噪声级和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均为声源源强表达量D、有效感觉噪声级和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均为声环境质量评价量答案:A解析: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评价量为昼间等效声级(Ld)、夜间等效声级(Ln),夜间突发噪声的评价量为最大A声级(Lmax)。根据《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9660—88),机场周围区域受飞机通过(起飞、降落、低空飞越)噪声环境影响的评价量为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WECPV)。声源源强表达量:A声功率级(LAw),或中心频率为63~8kHz8个倍频带的声功率级(Lw);距离声源r处的A声级[LA(r)]或中心频率为63~8kHz8个倍频带的声压级[Lp(r)];有效感觉噪声级(LEPN)。27.以下在《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未作规定的是()。A、锅炉烟气中烟尘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B、锅炉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C、锅炉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D、锅炉烟气中烟气二氧化氮的排放限值答案:D解析:《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分年限规定了锅炉烟气中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汞及其化合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的排放限值。28.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工程调查”的内容不包括()。A、工程总投资B、工程环境保护投资C、水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D、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时间答案:C解析:工程调查的内容包括:①工程建设过程。应说明建设项目立项时间和审批部门,初步设计完成及批复时间,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完成及审批时间,工程开工建设时间,环境保护设施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环境监理单位,投入试运行时间等。②工程概况。应明确建设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项目组成、工程规模、工程量、主要经济或技术指标(可列表)、主要生产工艺及流程、工程总投资与环境保护投资(环境保护投资应列表分类详细列出)、工程运行状况等。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变更时,应重点说明其具体变更内容及有关情况。③提供适当比例的工程地理位置图和工程平面图(线性工程给出线路走向示意图),明确比例尺,工程平面布置图(或线路走向示意图)中应标注主要工程设施和环境敏感目标。29.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属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阶段。A、准备阶段B、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C、影响预测与评价阶段D、结论阶段答案:C解析: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划分以下四个阶段:①准备阶段;②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③影响预测与评价阶段;④结论阶段。其中影响预测与评价阶段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依据国家、地方有关地下水环境的法规及标准,评价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可能造成的直接影响。30.下列不属于环境保护目标的是()。A、需特殊保护地区B、生态敏感与脆弱区C、社会关注区D、工业园区答案:D解析:环境保护目标如下表所示。3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建设项目可能导致受纳水体富营养化的,评价因子还应包括与富营养化有关的因子,下列属于必须评价的因子的是()。A、总磷B、总氮C、叶绿素aD、高锰酸盐指数答案:C解析:建设项目可能导致受纳水体富营养化的,评价因子还应包括与富营养化有关的因子(如总磷、总氮、叶绿素a、高锰酸盐指数和透明度等。其中,叶绿素a为必须评价的因子)。32.某改扩建工程项目位于重要生态敏感区,在其原厂界范围内6km2,新增占用陆地面积8km2,新增占用水域面积7km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该项目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答案:B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规定,依据影响区域的生态敏感性和评价项目的工程占地(水域)范围,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将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见表。改扩建项目的工程占地范围以新增占地(含水域)面积或长度计算,本题中,重要生态敏感区,新增占用面积8+7=15(km2)<20km2,评价工作属于二级。33.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不属于环境敏感目标调查内容的是()。A、土壤盐渍化区域与工程的位置关系B、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内容C、有特殊价值的生物物种资源分布区域的位置、规模D、实际环境敏感目标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环境敏感目标的变化情况答案:A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环境敏感目标包括需特殊保护地区(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有特殊价值的生物物种资源分布区域)、生态敏感与脆弱区以及社会关注区。对环境敏感目标进行调查,应调查其地理位置、规模、与工程的相对位置关系、所处环境功能区及保护内容等,附图、列表予以说明,并注明实际环境敏感目标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变化情况及变化原因。3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第一类污染物不包括()。A、总银B、总镉C、总锌D、总铅答案:C解析:《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的第一类污染物有: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a]芘、总铍、总银、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总锌属于第二类污染物。35.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噪声测量结果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A、各个测点的测量结果应单独评价B、各个测点的测量结果取平均值进行评价C、同一测点连续两天的测量结果取平均值进行评价D、同一测点昼间、夜间的测量结果按昼夜等效声级进行评价答案:A解析:噪声测量结果评价包括:①各个测点的测量结果应单独评价;②同一测点每天的测量结果按昼间、夜间进行评;③最大声级Lmax直接评价。36.对于以线源为主的城市道路等项目,评价范围设定为()。A、线源中心两侧各200mB、线源中心两侧各100mC、面源中心两侧各200mD、点源中心两侧各200m答案:A解析: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是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的,即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km矩形区域。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对于以线源为主的城市道路等项目,评价范围可设定为线源中心两侧各200m的范围。37.下列新建生产设施中,大气污染物排放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是()。A、铅熔炼炉B、陶瓷隧道窑C、火电厂锅炉D、火电厂碎煤机答案:D解析:在我国现有的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中,按照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有专项排放标准的执行相应的专项排放标准,其他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例如:除有专项锅炉标准的锅炉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火电厂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33—2011),工业炉窑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炼焦炉执行《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水泥厂执行《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恶臭物质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各类机动车排放执行相应的标准。故四个选项中,火电厂碎煤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3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规定的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级依据中包括()。A、污水排放量B、清洁生产水平的先进性C、污水防治措施的可行性D、生产工艺的复杂程度答案:A解析:根据现实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规定,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按照影响类型、排放方式、排放量或影响情况、受纳水体环境质量现状、水环境保护目标等综合确定。39.某建设项目拟向规划水域功能为GB3838中Ⅱ类的水体排放污水。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关于该项目污水排放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项目排放污水执行一级标准B、该项目排放污水执行二级标准C、该项目排放污水执行三级标准D、该项目不得在该水体新设排污口答案:D解析: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分级为:①排入GB3838—2002中Ⅲ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排入GB3097—1997中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②排入GB3838—2002中Ⅳ、Ⅴ类水域和排入GB3097—1997中三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③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④排入未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必须根据排水系统出水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分别执行“①”和“②”的规定;⑤GB3838—2002中I、Ⅱ类水域和Ⅲ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GB3097—1997中一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现有排污口应按水体功能要求,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以保证受纳水体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D项,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分级,该建设项目禁止在GB3838—2002中Ⅱ类水域新建排污口新建排污口。40.(2017年)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下列污染物中,不属于燃煤锅炉要求控制污染物项目的是()。A、颗粒物B、二氧化硫C、汞及其化合物D、铅及其化合物答案:D解析:41.(2013年)某学校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教室受某企业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噪声影响。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教室内结构传播噪声的等效声级应执行()限值。A、类房间,1类区B、类房间,2类区C、A类房间,2类区D、B类房间,1类区答案:C解析: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学校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教室受某企业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噪声影响。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教室内结构传播噪声的等效声级应执行A类房间,2类区的限值。因此,答案为C。42.根据《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在环境噪声现状测量中,机场飞机噪声的评价量为()。A、声级及等效连续A声级B、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C、最大线性声级及A声功率级D、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及A声级答案:B解析:《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9660—88)中采用一昼夜的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作为评价量,用LWECPN表示,单位为dB。43.某酒店位于Ⅰ类声环境功能区,设有娱乐场所,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娱乐场所通过建筑结构传播至该酒店客房内的再生排放限值的说法,正确的是()。A.各倍频带声压级执行B类房间噪声排放限值B.各倍频带声压级执行A类房间噪声排放限值A、最大声级超过B类房间噪声排放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0dBB、C、最大声级超过A类房间噪声排放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答案:B解析: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将建筑物室内房屋类型分为:①A类房间指以睡眠为主要目的,需要保证夜间安静的房间,包括住宅卧室、医院病房、宾馆客房等。②B类房间指主要在昼间使用,需要保证思考与精神集中、正常讲话不被干扰的房间,包括学校教室、会议室、办公室、住宅中卧室以外的其他房间等。该酒店为A类房间。根据《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对于在噪声测量期间发生非稳态噪声(如电梯噪声等)的情况,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0dB(A)4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对pH值的监测分析方法是()。A、碘量法B、温度计法C、玻璃电极法D、电化学探头法答案:C解析: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部分项目的分析方法见表。45.下列大气污染物中,不属于《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规定的控制项目是()。A、氟化氢B、二噁英类C、一氧化碳D、二氧化硫答案:A解析:《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规定的控制项目包括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氯化氢,汞及其化合物,镉、铊及其化合物,锑、砷、铅、铬、钴、铜、锰、镍及其化合物,二噁英类,一氧化碳等污染物。4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获取一级评价项目敏感目标处声环境质量现状数据必须采用的方法是()。A、引用已有数据B、类比测量C、现场实际测量D、专家咨询答案:C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对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一级评价时,评价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现状需要实测。对实测结果进行评价,并分析现状声源的构成及其对敏感目标的影响。4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工作等级说法错误的是()。A、建设项目的影响范围内有自然保护区,评价等级为一级B、跨流域调水,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C、允许在一类海域建设的项目,评价等级为一级D、同时存在多个水文要素影响的建设项目,分别判定各水文要素影响评价等级,并取其中最高等级作为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等级答案:A解析:表2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判定48.下列炉窑中,其污染物排放适用《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A、电石炉B、炼焦炉C、废物焚烧炉D、水泥回转窑答案:A解析:《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适用于除炼焦炉、焚烧炉、水泥工业以外使用固体、液体、气体燃料和电加热的工业炉窑的管理,以及工业炉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49.下列对于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安全评价包括环境风险评价B、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不相关C、安全评价即是环境风险评价D、安全评价的资料可用于环境风险评价答案:D解析:环境风险评价有别于安全评价,环境风险评价是把预测和评价事故对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提出防范、减少、消除对人群和环境影响措施作为工作重点。环境风险评价的源项分析与安全评价的分析方法相同,但目的和侧重点不同。50.关于危险废物填埋场选址,()符合《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要求。A、优先选用废弃的矿坑B、填埋场与居民区的距离600mC、地下水位在不透水层下1.5m处D、填埋场建成后可保证使用15年答案:D解析:A项,填埋场场址选择应避开下列区域:①破坏性地震及活动构造区;②海啸及涌浪影响区;③湿地和低洼汇水处;④地应力高度集中,地面抬升或沉降速率快的地区;⑤石灰溶洞发育带;⑥废弃矿区或塌陷区;⑦崩塌、岩堆、滑坡区,山洪、泥石流地区;⑧活动沙丘区;⑨尚未稳定的冲积扇及冲沟地区;⑩高压缩性淤泥、泥炭及软土区以及其他可能危及填埋场安全的区域。B项,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的位置及其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并经具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可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C项,地下水位应在不透水层3m以下,否则,必须提高防渗设计标准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取得主管部门同意。51.(2018年)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污染物中,属于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类别的是()。A、PM10B、TSPC、NOXD、氟化物答案:A解析:5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可用景观生态学法开展生态现状评价的是()。A、物种多样性丰富程度B、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C、区域生态系统空间结构D、河流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答案:C解析:景观生态学法是通过研究某一区域、一定时段内的生态系统类群的格局、特点、综合资源状况等自然规律,以及人为干预下的演替趋势,揭示人类活动在改变生物与环境方面的作用的方法。景观生态学对生态质量状况的评判是通过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空间结构分析,二是功能与稳定性分析。空间结构分析基于景观,是高于生态系统的自然系统,是一个清晰的和可度量的单位。53.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风电厂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调查的内容不包括()A、工程占地情况B、工程影响区域内的水利设施状况C、工程影响区域内的农作物耕作制度D、工程影响区域内的水土流失现状答案:C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HJ/T394—2007),生态影响调查的内容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设置,一般包括:①工程沿线生态状况,珍稀动植物和水生生物的种类、保护级别和分布状况、鱼类三场分布等;②工程占地情况调查,包括临时占地、永久占地,列表说明占地位置、用途、类型、面积、取弃土量(取弃土场)及生态恢复情况等;③工程影响区域内水土流失现状、成因、类型,所采取的水土保持、绿化及措施的实施效果等;④工程影响区域内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地等生态敏感目标和人文景观的分布状况,明确其与工程影响范围的相对位置关系、保护区级别、保护物种及保护范围等,提供适当比例的保护区位置图,注明工程相对位置、保护区位置和边界;⑤工程影响区域内植被类型、数量、覆盖率的变化情况;⑥工程影响区域内不良地质地段分布状况及工程采取的防护措施;⑦工程影响区域内水利设施、农业灌溉系统分布状况及工程采取的保护措施;⑧建设项目建设及运行改变周围水系情况时,应做水文情势调查,必要时须进行水生生态调查;⑨如需进行植物样方、水生生态、土壤调查,应明确调查范围、位置、因子、频次,并提供调查点位图;⑩上述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增减。54.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关于危险废物焚烧厂选址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A、集中式危险废物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人口密集的商业区B、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C、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地补给径流区D、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答案:C解析:危险废物焚烧厂选址要求: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Ⅰ类、Ⅱ类功能区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即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地区。集中式危险废物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55.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环境敏感目标调查”的内容不包括()。A、地质公园的地理位置B、项目的职工生活区位置C、鱼虾产卵场与工程的相对位置关系D、基本农田保护区与工程的相对位置关系答案:B解析:环境敏感目标包括:①需特殊保护地区(地质公园、基本农田保护区);②生态敏感与脆弱区(鱼虾产卵场);③社会关注区。项目的职工生活区位置不属于“环境敏感目标调查”的内容。5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规定了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的分级,现有污染源分______级,新污染源分______级。()A、一、二、三;一、二、三B、1~5;1~5C、一、二、三;二、三D、1~5;2~5答案:C解析:《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现有污染源分一、二、三级,新污染源分为二、三级。按污染源所在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类别,执行相应级别的排放速率标准,即位于一类区的污染源执行一级标准(一类区禁止新、扩建污染源,一类区现有污染源改建时执行现有污染源的一级标准),位于二类区的污染源执行二级标准,位于三类区的污染源执行三级标准。5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污染防渗分区技术要求不需考虑的因素是()A、污染物类型B、污染控制难易程度C、地下水埋深D、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答案:C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11.2.2.1条规定,一般情况下,应以水平防渗为主。水平防渗技术应根据预测结果和建设项目场地包气带特征及其防污性能,提出防渗技术要求;或根据建设项目场地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污染控制难易程度和污染物特性,提出防渗技术要求。58.对于Ⅱ类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如果天然基础层渗透系数大于()cm/s时,应采用天然或人工材料构筑防渗层。A、B、C、D、答案:A解析:对于Ⅱ类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如果天然基础层渗透系数>1.0×10-7cm/s时,应采用天然或人工材料构筑防渗层,防渗层的厚度应相当于渗透系数1.0×10-7cm/s和厚度1.5m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59.某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应采用的方法是()。A、数值法B、解析法C、水量均衡法D、类比分析法答案:A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包括数学模型法和类比分析法。其中,数学模型法包括数值法、解析法等。一般情况下,一级评价应采用数值法,不宜概化为等效多孔介质的地区除外,二级评价中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且适宜采用数值法时,建议优先采用数值法,三级评价可采用解析法或类比分析法。60.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中,二氧化硫日平均浓度限值为()mg/m3(标准状态)。A、0.10B、0.15C、0.20D、0.25答案:B解析:根据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硫日平均浓度限值为0.15mg/m3(标准状态)。因此,选项B为正确答案。61.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A、三类B、四类C、五类D、五级答案:C解析: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如表所示。62.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以下对突发噪声表述正确的是()。A、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5dBB、夜间频繁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0dBC、昼间和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5dBD、昼间和夜间频繁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0dB答案:A解析:《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第5.4条规定,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夜间突发噪声,其最大声级超过环境噪声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6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边长为60km的山区复杂地形区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可选用的模式有()。A、估算模式B、AERMOD模式C、ADMS模式D、CALPUFF模式答案:D解析: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采用导则推荐模式清单中的模式进行预测,推荐模式清单包括:①估算模式,适用于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的确定;②进一步预测模式,包括AERMOD、ADMS和CALPUFF,三者均适用于复杂地形,但AERMOD模式和ADMS模式的适用评价范围均≤50km,CALPUFF模式的适用评价范围>50km;③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主要用于确定无组织排放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6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时,下列适用于预测O3对环境影响的模型的是()。A、ERMODB、ADMSC、AUSTAL2000D、区域光化学网格模型答案:D解析:65.烟囱周围200m半径距离内存在建筑物时,烟囱高度应至少高出这一区域内最高建筑物()m以上。A、3B、5C、8D、10答案:A解析: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如果在烟囱周围200m半径距离内存在建筑物时,烟囱高度应至少高出这一区域内最高建筑物3m以上。66.土壤环境影响评价中分别判定建设项目评价工作等级的依据包括()。A、涉及土壤环境生态影响型B、涉及污染影响型C、同时涉及土壤环境生态影响型与污染影响型D、涉及土壤环境生态影响型与污染影响型之外的影响因素答案:C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建设项目同时涉及土壤环境生态影响型与污染影响型时,应分别判定评价工作等级,并按相应等级分别开展评价工作。67.生态影响调查结论与建议中,总结的内容主要是()。A、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要求的落实情况B、建设项目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执行情况C、建设项目执行环境保护标准的情况D、建设项目对环保措施的投入运行情况答案:A解析:调查结论是全部调查工作的结论,编写时需概括和总结全部工作。总结的内容包括:①主要总结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要求的落实情况;②重点概括说明工程建设成后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现有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对环境保护措施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③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客观、明确地从技术角度论证工程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68.硫磺回收装置尾气焚烧炉排放硫化氢应执行的标准是()。A、《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B、《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C、《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答案:A解析:《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适用于所有向大气排放恶臭气体单位及垃圾堆放场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标准中规定了氨(NH3)、三甲胺[(CH3)3N]、硫化氢(H2S)、甲硫醇(CH3SH)、甲硫醚[(CH3)2S]、二甲二硫醚、二硫化碳、苯乙烯、臭气浓度等恶臭污染物的一次最大排放限值、复合恶臭物质的臭气浓度限值及无组织排放源的厂界浓度限值。69.某种经筛选后选定的污染因子在A地的浓度预测值为0.15mg/m3,对应的质量标准值是0.30mg/m3,则其评价指数为()。A、0.5B、0.6C、0.8D、2答案:A解析:评价指数的计算方法是根据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第i个污染物),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其中Pi定义为:Pi=Ci/C0i×100%。式中,Pi表示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i表示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C0i表示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本题中,污染因子的评价指数为:Pi=Ci/C0i×100%=0.15/0.30×100%=0.5。70.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最终应明确给出()。A、对敏感区城、关心点及评价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的预测结果的分析和评价B、项目选址、污染源的排放强度、排放方式、污染控制措施等的评述C、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给出推荐方案对评价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D、推荐方案对评价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的可行性结论答案:D解析: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中,应结合项目选址、污染源的排放强度与排放方式、大气污染控制措施以及总量控制等方面综合进行评价,明确给出大气环境影响可行性结论。71.下列污染物中,其排放适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是()。A、水泥窑排放的氮氧化物B、电镀工艺排放的铬酸雾C、垃圾填埋场排放的氨气D、火电厂输煤系统排放的粉尘答案:D解析:A项,水泥窑排放的氮氧化物执行《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B项,电镀工艺排放的铬酸雾执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C项,垃圾填埋场排放的氨气执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72.依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可进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处置的固体废物是()。A、厨余垃圾B、平板玻璃厂的废玻璃C、电镀厂的含铬渣D、废弃的电子线路板答案:B解析:《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及已经建成投产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的建设、运行和监督管理。不适用于危险废物的贮存、处置设施和生活垃圾填埋场。A项,厨余垃圾属于生活垃圾不属于工业废物。CD两项,电镀厂的含铬渣和废弃的电子线路板属于危险废物。7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不包括()。A、噪声源种类和数量B、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等级的变化程度C、建设项目噪声有影响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环境噪声标准和人口分布D、建设项目规模投资额答案:D解析: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有:①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②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③受建设项目影响的人口数量。74.工程调查时提供工程平面布置图(或线路走向示意图),应标注()。A、主要工程设施B、主要工程设施和环境敏感目标C、环境敏感目标D、主要建筑物、河流、道路、人口分布答案:B解析:工程调查时应提供适当比例的工程地理位置图和工程平面图(线性工程给出线路走向示意图),明确比例尺,工程平面布置图(或线路走向示意图)中应标注主要工程设施和环境敏感目标。75.以下不适用《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炉窑是()。A、焦炉B、非金属熔化炉C、化铁炉D、炼钢炉答案:A解析:《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适用于除炼焦炉、焚烧炉、水泥工业以外使用固体、液体、气体燃料和电加热的工业炉窑的管理,以及工业炉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7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下列河流可以简化为矩形平直河流的是()。A、断面宽深比为10的中河B、河段弯曲系数为1.5的中河C、河段弯曲系数为1.8,断面宽深比为25的大河D、河段弯曲系数为1.2,断面宽深比为25的大河答案:D解析:根据现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规定,河流水域概化要求:①预测河段及代表性断面的宽深比≥20时,可视为矩形河段。②河段弯曲系数>1.3时,可视为弯曲河段,其余可概化为平直河段。③对于河流水文特征值、水质急剧变化的河段,应分段概化,并分别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河网应分段概化,分别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77.某新建高速公路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经计算距离高速路中心线260m处夜间噪声贡献值为50dB(A),距离高速路中心线280m的敏感目标处夜间噪声预测值为50dB(A),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应为高速路中心线两侧()范围内。A、35±5mB、200mC、260mD、280m答案:C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城市道路、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地上线路和水运线路等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包括:①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道路中心线外两侧200m以内为评价范围;②二级、三级评价范围可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和相邻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及敏感目标等实际情况适当缩小;③如依据建设项目声源计算得到的贡献值到200m处,仍不能满足相应功能区标准值时,应将评价范围扩大到满足标准值的距离。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声环境功能区昼间、夜间噪声限值分别为60dB(A)、50dB(A)。题目中给出距离高速路中心线260m处夜间噪声贡献值为50dB(A),所以应将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扩大到高速路中心线两侧260m范围内。78.()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A、生活垃圾B、工业固体废物C、一般工业固体废物D、危险废物答案:A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固体废物大体上可分为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79.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交通干线道路两侧铅垂向Z振级标准值为()。A.昼间70dB,夜间67dBB.昼间75dB,夜间72dBA、昼间80dB、夜间75dBC、昼间80dD、夜间80dB答案:B解析: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城市各类区域铅垂向Z振级标准值见表。交通干线道路两侧铅垂向Z振级标准值中,昼间75dB,夜间72dB。80.某工厂一设备产生高声级的突发性噪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其噪声源评价量为()。A、最大A声级及持续时间B、等效连续A声级C、倍频带声压级D、A声级答案:A解析: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场界噪声评价量为昼间等效声级(Ld)、夜间等效声级(Ln);夜间频发、偶发噪声的评价量为最大A声级(Lmax)。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建筑施工厂界噪声评价量为昼间等效声级(Ld)、夜间等效声级(Ln)和夜间最大A声级(Lmax)。发声持续时间和对敏感目标的作用时间段也是建设项目的声源资料。81.下列建设项目中,污水排放适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是()。A、甲醛厂B、烧碱厂C、磷肥厂D、肉类联合加工厂答案:A解析:《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适用于现有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按照国家综合排放标准与国家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下列行业执行各自的排放标准:造纸工业,船舶,船舶工业,海洋石油开发工业,纺织染整工业,肉类加工工业,合成氨工业,钢铁工业,航天推进剂使用,兵器工业,磷肥工业,烧碱、聚氯乙烯工业。其他水污染物排放均执行本标准。82.某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昼间、夜间等效声级分别为65dB(A)、55dB(A),昼夜、夜间最大声级分别为85dB(A)、70dB(A)。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该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A、昼间达标,夜间达标B、昼间达标,夜间超标C、昼间超标,夜间达标D、昼间超标,夜间超标答案:A解析: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建筑施工过程中场界环境噪声不得超过表的排放限值,且规定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A)。该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昼间噪声的等效声级为65dB(A),小于昼间噪声排放限值70dB(A),所以昼间达标。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A),夜间的噪声限值为55dB(A),该工厂厂界夜间最大声级为70dB(A),刚好符合标准。83.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关于焚烧厂选址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A、不允许建设在居民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B、不允许建设在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商业区和文化区C、不允许建设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D、不允许建设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地表水质量Ⅱ类功能区答案:C解析: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危险废物焚烧厂选址要求包括:①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Ⅰ类、Ⅱ类功能区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②集中式危险废物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商业区和文化区;③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84.某建成的高速公路项目,短期内交通量无法达到设计能力的75%,根据《建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牧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该公路项目可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运行工况要求是()。A、必须等待交通量达到设计能力的75%或以上B、应在主体工程运行稳定、交通量必须达到设计能力的50%或以上C、应在主体工程运行稳定、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正常的条件下,交通量必须达到设计能力的25%或以上D、应在主体工程运行稳定、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正常的条件下进行,注明实际调查工况答案:D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HJ/T394—2007)的规定,对于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等线性工程以及港口项目,验收调查运行工况要求为:①验收调查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近期预测生产能力(或交通量)75%以上的情况下进行。②如果短期内生产能力(或交通量)确实无法达到设计能力75%或以上的,验收调查应在主体工程运行稳定、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正常的条件下进行,注明实际调查工况,并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近期的设计能力(或交通量)对主要环境要素进行影响分析。③生产能力达不到设计能力75%时,可以通过调整工况达到设计能力75%以上再进行验收调查。85.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规定Ⅱ类场场址应选在防渗性能好的地基上,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不得小于()m。A、0.8B、1.0C、1.2D、1.5答案:D解析:《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规定的Ⅱ类场选址应注意:①应避开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和饮用水源含水层;②应选在防渗性能好的地基上。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不得<1.5m。86.污染源概化包括排放形式与()的概化。A、排放规律B、排放影响C、排放功能D、排放目标答案:A解析:污染源概化包括排放形式与排放规律的概化。根据污染源的具体情况,排放形式可以概化为点源、线源、面源;排放规律可以概化为连续恒定排放或非连续恒定排放以及瞬时排放。87.下列有关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叙述错误的是()。A、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依据评价工作等级确定B、工厂、港口、施工工地、铁路站场等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建设项目边界向外200m为评价范围C、城市道路、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地上线路和水运线路等建设项目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道路中心线外两侧200m以内为评价范围D、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道路中心线外两侧200m以内为评价范围答案:D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依据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主要包括:①对于以固定声源为主的建设项目(如工厂、港口、施工工地、铁路站场等)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建设项目边界向外200m为评价范围;②城市道路、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地上线路和水运线路等建设项目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道路中心线外两侧200m以内为评价范围;③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各6~12km、侧向各1~2km的范围为评价范围。88.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的评价量是()。A、倍频带声压级B、等效连续A声级C、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D、A计权声功率级答案:C解析:根据《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9660—88),机场周围区域受飞机通过(起飞、降落、低空飞越)噪声环境影响的评价量为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WECPN)。89.下列关于环境标准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环境标准体系由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两类标准构成B、国家环境标准由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控制标准)两类标准构成C、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由水、气、土壤三类环境要素的标准构成D、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由行业性排放标准和综合性排放标准两类标准构成答案:B解析:选项A不正确,地方环境标准不属于环境标准体系;选项C不正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只包括水和大气两类环境要素的标准;选项D不正确,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包括大气、水和土壤三个方面,但没有行业性排放标准和综合性排放标准之分。因此,正确答案为B。90.根据《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位于工业区的某企业夜间偶然突发汽笛声的峰值不得超过()dB。A、55B、65C、70D、75答案:C解析:工业区夜间环境噪声排放限值为55dB,夜间偶发噪声的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A),故企业夜间偶然突发汽笛声的峰值不得超过70dB。9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NO2二级标准的年平均浓度限值为()μg/m3。A、40B、60C、80D、120答案:A解析: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氧化氮二级标准的年平均浓度限值为40μg/m3,日平均浓度限值为80μg/m3。92.(2013年)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指标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B、有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C、无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D、无组织排放废气只有监控浓度限值答案:D解析: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设置了三项指标:通过排气筒排放废气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通过排气筒排放的废气,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任何排气筒必须同时遵守上述两项指标,超过其中任何一项均为超标排放。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废气,规定无组织排放的监控点及相应的监控浓度限值。93.某项目生态影响区面积为40km2,可能导致评价区的荒漠化。如仅考虑前述条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该项目生态评价等级为()。A、1级B、2级C、3级D、2级或3级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该项目生态影响区域为一般区域且区域面积为40km2,则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查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可判断该项目生态评价等级为二级。94.建设用地规划用途不明确的,适用()的筛选值和管制值。A、第二类用地B、第一类用地C、第三类用地D、第四类用地答案:B解析: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建设用地规划用途为第一类用地的,适用第一类用地的筛选值和管制值;规划用途为第二类用地的,适用第二类用地的筛选值和管制值。规划用途不明确的,适用第一类用地的筛选值和管制值。9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项目排放的下列污染物中,可不作为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因子的是()。A、常规污染物B、有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特征污染物C、有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特征污染物D、无环境质量标准的特征污染物答案:D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的规定,预测因子应根据评价因子而定,选取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作为预测因子。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主要为项目排放的有国家或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常规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96.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时,风险识别的内容不包括()。A、资料收集和准备B、物质风险识别C、生产设施风险识别D、安全风险识别答案:D解析:环境风险识别内容包括:①资料收集和准备,主要收集建设项目工程资料、环境资料和事故资料,为进行物质风险识别和生产设施风险识别提供基础资料;②物质风险识别,对项目涉及的原材料及辅料、中间产品、产品及“三废”污染物,按其危险性或毒性,进行危险性识别;③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对项目主要生产装置、贮运系统、公用和辅助工程,逐一划分功能单元,分别进行重大危险源判定。97.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Ⅲ类土壤环境质量类别适用于()A、林地土壤B、牧场土壤C、蔬菜地土壤D、一般农田土壤答案:A解析: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将土壤环境质量分为以下三类:①Ⅰ类土壤环境质量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保持自然背景水平;②Ⅱ类土壤环境质量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不对植物和环境造成危害和污染;③Ⅲ类土壤环境质量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98.某建设项目所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1类地区,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5dB(A),则该项目的噪声评价等级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低于三级答案:B解析: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5dB(A)以上不含5dB(A)或受影响人口数量显著增多时,实行一级评价;建设项目所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2008规定的1类、2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3dB(A)~5dB(A)(含5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时,进行二级评价。在确定评价工作等级时,如建设项目符合两个以上级别的划分原则,按较高级别的评价等级评价。99.下列区域中,其声环境评价与管理不适用《声环境质量标准》的是()。A、受公路噪声影响的村庄B、受铁路噪声影响的集镇C、受施工噪声影响的学校D、受飞机通过噪声影响的机场周围区域答案:D解析:《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适用于声环境质量评价与管理。机场周围区域受飞机通过(起飞、降落、低空飞越)噪声的影响,不适用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适用于《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方法》(GB9661—88)。100.下列有关规划环境影响识别的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规划分为近期、中期、远期或其他时段,应选择其中重要的一个时段进行影响识别B、识别规划实施的有利影响或不良影响,重点识别可能造成的重大不良环境影响C、应识别规划实施产生的污染物与人体接触的途径、方式(如经皮肤、口或鼻腔等),以及可能造成的人群健康影响D、以图、表等形式,建立规划要素与资源、环境要素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答案:A解析:A项,重点从规划的目标、规模、布局、结构、建设时序及规划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等方面,全面识别规划要素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影响的途径与方式,以及影响的性质、范围和程度。如果规划分为近期、中期、远期或其他时段,还应识别不同时段的影响。101.与渤海水域相连的某地表水河口段水域环境功能为渔业水域和游泳区,该河口段应采用的水质现状评价标准是()。A、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B、海水水质标准C、渔业水质标准D、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答案:A解析:《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具有特定功能的水域,执行相应的专业用水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适用于全国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其中:①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特定项目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②与近海水域相连的地表水河口水域根据水环境功能按本标准相应类别标准值进行管理,近海水功能区水域根据使用功能按《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相应类别标准值进行管理;③批准划定的单一渔业水域按《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进行管理;④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及与城市污水水质相近的工业废水用于农田灌溉用水的水质按《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进行管理。与渤海水域相连的某地表水河口段水域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02.下列装置适用《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A、炼铁高炉B、炼焦炉C、生活垃圾焚烧炉D、燃气导热油炉答案:A解析:《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适用于除炼焦炉、焚烧炉、水泥工业以外使用固体、液体、气体燃料和电加热的工业炉窑的管理,以及工业炉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10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流程不包括()。A、规划研究B、规划分析C、规划方案综合论证D、公众参与答案:A解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流程包括:①规划分析;②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③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④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⑤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⑥环境影响减缓措施;⑦环境影响跟踪评价;⑧公众参与。10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可以采用点声源模式进行预测的是()。A、已知距卡车1m处的噪声级,预测距卡车30m处的噪声级B、已知距卡车30m处的噪声级,预测距卡车1m处的噪声级C、已知卡车声功率级,预测距卡车1m处的噪声级D、已知卡车声功率级,预测距卡车30m处的噪声级答案:A解析:在声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根据靠近声源某一位置(参考位置)处的已知声级来计算距声源较远处预测点的声级。点声源确定原则为:当声波波长比声源尺寸大得多或是预测点离开声源的距离d比声源本身尺寸大得多(d>2倍声源最大尺寸)时,声源可作点声源处理,等效点声源位置在声源本身的中心。如各种机械设备、单辆汽车、单架飞机等可简化为点声源。题中,已知距卡车(即噪声源)1m处的噪声级,30m>2×卡车的几何尺寸>1m,故可预测距卡车30m处的噪声级。105.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城市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执行的环境噪声昼夜标准值分别是()。A.55dB、45dBB.65dB、55dBA、50dB、40dBC、60dD、50dB答案:D解析:城市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属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各类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噪声限值见表。106.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不属于推荐的预测与评价的主要方法。A、数学模式法B、专业判断法C、类比调查法D、物理模型法答案:B解析:预测与评价方法主要有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调查法等,由各环境要素或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具体规定。10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应根据建设项目建设期、运营期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的工程特征,识别其()的环境影响。A、正常与非正常两种状态下B、正常与事故两种状态下C、正常状态下D、事故状态下答案:A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规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的基本要求有:①地下水环境影响的识别应在初步工程分析和确定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根据建设项目建设期、运营期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的工程特征,识别其正常状况和非正常状况下的地下水环境影响;②对于随着生产运行时间推移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有可能加剧的建设项目,还应按运营期的变化特征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分别进行环境影响识别。108.在土壤环境影响的预测与评价中,确定影响预测的范围、时段、内容和方法时应结合当地的()。A、产业结构B、地形特征C、气候类型D、土地利用规划答案:D解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规定,根据影响识别结果与评价工作等级,结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确定影响预测的范围、时段、内容和方法。109.报告书的结论就是()工作结论,编写时要在概括和总结全部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客观地总结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各阶段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与当地环境的关系。A、部分评价B、各环境要素评价C、各专题评价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