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昆明的雨》八年级下册(教案)_第1页
16《昆明的雨》八年级下册(教案)_第2页
16《昆明的雨》八年级下册(教案)_第3页
16《昆明的雨》八年级下册(教案)_第4页
16《昆明的雨》八年级下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Page216、昆明的雨(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情感,理解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2、理解文中昆明的雨的特点,品味文章的语言。3、把握课文叙写景、事、物的线索,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4、激发学生发现生活之美,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把握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体会作者对昆明的喜爱与想念。

教学难点:进一步品味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

教法:1、速读、跳读、精读等多种朗读方式的综合运用;

2、讨论点拨法。

学法:朗读感悟;2、自主研学与合作探究相结合;3、圈画关键词句突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汪曾祺先生是一位诗意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读他的散文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充满诗意。今天我们就随同作家汪曾祺先生一同来欣赏《昆明的雨》,感受这份诗意吧!揭示课题,读课题。二、预习检测,积累字词。

1、读准字音

鲜腴(yu)青头菌(jun)黄焖鸡(men)草茎(jing)择净(zhai)炽红(chi)绿釉(you)密匝匝(za)花骨朵(gu)扳尖(ban)2、理解词义(1)新鲜肥美。(鲜腴)

(2)比较、比得上。(

方比

)(3)琐碎;细小.细行;细节。

细碎)(4)夏季的第一个月。(孟夏)(5)、非常浓密的样子。(密匝匝)三、走近作者汪曾祺(1920年—1997年),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其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四、写作背景昆明地理位置属北纬亚热带,然而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素以“春城”而享誉中外,春城之雨,润物细无声。本文写于1984年,是作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7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还结识了后来与他相知相爱的施松卿。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作者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晚年汪曾祺的诗文书画中,也随处可见他对故人、故土、故事的魂牵梦绕的怀念之情。汪曾祺先生的昆明情结,至今都是非常感人或是具有深刻影响的,它已成为昆明文化的一项具有深厚意义的地域文化。精读课文,赏析文本(一)速读课文,整体感知默读课文,思考:1.昆明的雨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作者描写了昆明雨季的哪些景、事、人、物?作者是如何将这些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的?(昆明的雨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对昆明的想念喜爱之情。)学生快速浏览后交流。

(1)昆明的雨有什么特点?提示:雨季长、明亮、丰满。

(2)课文除了写昆明的雨,还写了什么?这些内容和雨有什么关联呢?(师随机板书)

(提示:课文除了写雨,还写了肥大的仙人掌、各种菌子、火炭般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以及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这些都是雨中之物、雨中之人、雨中之景。)

(4)作者看似信笔写来,无拘无束,将诸多的人、事、物汇聚于此,那么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这些人、事、物构成一副昆明雨季的生活图,在作者的笔下,无论是景物、滋味、人情或是氛围,都充满着美感和诗意,作者正是以此表达出对昆明生活的喜爱和想念之情。这也突出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二)精读课文,赏析语言《昆明的雨》是一篇充满美感和诗意的文章,其中有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试着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做些圈点批注。提示:1、勾画出你喜欢的语段或语句,圈点出重点词语,批注出你读到的情味。可以从描写角度、修辞手法、标点符号、精彩字句、语言风格等方面入手。2、按学习小组来学习。

3、学习后全班交流:学生选择自己理解较深的一段文字谈体会。

(1)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很舒服。(提示:有如大白话一般,没有任何秀丽华彩之处,但是直白平淡之中有一种拉家常的风格,让人感到亲切,这正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语言风格。汪曾祺散文的语言特点:直白平淡,流利自然,简洁而富有韵味,充满生活气息。)写出了草木里的含水量达到最高值,草木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2)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空气更加柔和了。(提示:这段文字用“戴”、“穿”、“坐”、“吆唤”一系列动词,对苗族女孩的外貌、动作、语言进行描写,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从而抒发作者对昆明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3)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提示:这句更是说一半留一半,富有余味。(4)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作者赞叹之情。)

(5)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寡妇)就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作者由缅桂花自然想到房东及其养女,房东惜花却送花,表现了昆明人的淳朴、热情善良,由花及人,进而展现了昆明的人情美。表达出作者对缅桂花的喜爱,对昆明人和昆明雨季的怀念与感动)(6)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通过细致地观察,生动地描写了鸡的动作、情态。)(6)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杨梅黑红的特点,让人感受眼前仿佛呈现了杨梅的色彩,表达了作者对昆明与的怀念以及对杨梅的喜爱之情,能够渲染出昆明的雨的气氛。而且雨和周边的景物结合,体现出风俗美。语言平淡有味,流露了作者对昆明的杨梅情有独钟。(7)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运用典雅别致的诗句,描绘出昆明雨季水分充足,植被繁茂的情景。“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这种乡愁体现在作者在莲花池时看到陈圆圆的石像联想到了吴三桂和陈圆圆的故事,这也给昆明的雨独添了一种历史风味。也给昆明的雨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8)各种菌子:a.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格调”原情“人或艺术品的品格或风格”,此指炒熟后青头菌的诱人色泽(鲜香口味)。这个词用在这里把普通的青头菌写得高雅有品味了。)b.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张目结舌”原指“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此指牛肝菌味道好得令人吃惊。把“干巴菌”比作“半干的牛粪”和“被踩破了的马蜂窝”,贴切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干巴菌的特点。)①昆明美味:昆明的菌子极多——牛肝菌,滑、嫩、鲜、香;青头菌,浅绿色,格调高;鸡枞,味道鲜浓,无可方比;干巴菌,这种东西也能吃?!……圈点勾画重点字词,品味这东西这么好吃?!(短短一句话,稍作改动,疑问、惊喜、感叹之情却情感尽在其中!);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么大,颜色黑红黑红,……一点都不酸。(9)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句解:用最有古典气息的诗句寄托情思,这份闲情雅致,只有文学修养丰厚的人才能表达得出。4、小结:五种菌子:(1)牛肝菌(便宜,色如牛肝,入口滑、嫩、鲜、香、好吃)(2)青头菌(略贵、格调比牛肝菌高)(3)菌中之王鸡zōng(味道鲜浓,比较名贵,但不是贵得惊人,倒也随处可见)(4)干巴菌(深褐带绿,中吃不中看)(5)鸡油菌(中看不中吃,只能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一种果子:杨梅(黑红黑红、有乒乓球那么大、不酸)一种花:缅桂花(密密的叶子、绿绿的颜色、很香)作者以昆明的雨为触发点,写了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物产,突出了昆明多雨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的深切怀念、对昆明、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

(三)研读课文,探究写法1、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

(1)作者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仙人掌、菌子、花,是昆明特有的现象与物产。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2)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3)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课文第3、第12自然段都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想一想这两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内容:深化主题,点明中心,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结构:照应第三段内容,收束全文,使结构显得完整。

3、有人说本文采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醇厚的情怀,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肥大的仙人掌、各种菌子、火炭般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以及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这些平常之物、平常之人、平常的生活承载着作者的情感,爱得越深沉,情感的载体就越细越小,这里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一位老人的醇厚情怀,这种“以小见大”的视角,彰显出汪老对昆明生活的热爱。)六、课堂小结

作者曾经说过:“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美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本文即是作者对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的捕捉与展现。愿我们在生活中能侧耳细听、俯身微察,发现更多的美,来点染我们的生活。七、推荐读物:《翠湖心影》、《葡萄月令》、《我的家乡》、《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