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重点中学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重点中学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重点中学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重点中学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重点中学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B.C.D.2.用微粒的观点看世界是化学独特的视角,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食盐能溶解在水中,说明微粒是不断运动的B.流动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是因为水分子自身能量降低而导致运动减慢C.20mL酒精和2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D.在密闭的注射器内加热水,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体积变大了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B.物质的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C.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核是不变的,发生改变的只是原子核外的电子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ZnFeCl2水加水,过滤,洗涤,烘干BH2H2OCaO将气体通过盛有CaO的干燥管CCuOC无隔绝空气加热至高温DNaCl溶液NaOH稀盐酸加入过量稀盐酸A.A B.B C.C D.D5.常用的“灭火弹”里装有液态四氯化碳,使用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容易气化B.密度比空气大C.容易燃烧D.不支持燃烧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C.x的值是7D.丁一定是化合物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加入乙物质或蒸发溶剂能使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相同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D.t3℃时,将75g甲的饱和溶液与25g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8.甲物质的溶液可用作化肥、电镀液等。甲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是102.5g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20℃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8.6gD.将70℃甲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都有晶体析出9.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C.原子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D.分子一定比原子大10.2017年3月15日,央视曝光了另一种“瘦肉精”,其中添加了“人用西药”,如硫酸新霉素,其化学式为C23H18N6O17S,下列关于硫酸新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新霉素中含65个原子B.硫酸新霉素中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8:1C.硫酸新霉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硫酸新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2g11.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分子的是A.食盐水B.镁铝合金C.酒精溶液D.稀硫酸12.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错误的是A.①表示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B.②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Cu(OH)2和CuO固体C.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铁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D.④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和铝粉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下表为氯化钠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1020304050NH4Cl溶解度/g29.433.337.241.445.850.4NaCl溶解度/g35.735.836.036.336.637.0(1)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是______。20℃时,100g水最多只能溶解NaCl______g,氯化钠与氯化铵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______之间。向烧杯中加100g水和50.0g氯化铵配成50℃的溶液,再冷却到20℃,烧杯中析出固体______g。14.用化学符号填空:①1个氧原子_____;②氯酸钾中氯的化合价_____;③2个铁离子_____;④地壳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氧化物_____.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核外有_____个电子层,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电子(填“得”或“失”),所形成微粒的符号是_____,该微粒与铜离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15.为除去粗盐中Na2SO4、MgCl2、CaCl2等可溶性杂质,可进行如下操作:①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的NaOH溶液;④加适量的稀HCl;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⑥蒸发、结晶。[提示:Mg(OH)2、BaSO4、BaCO3难溶于水](1)过滤可以将溶解性不同的物质分离开来。请将右侧过滤操作图示补充完整_____。(2)写出一种能达到目的的操作顺序。_____(数字序号不能重复使用)(3)写出一个能使氯化钠晶体质量增加(与原粗盐中氯化钠相比)且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16.征服原子——揭开原子的神秘面纱伟大的科学家费曼说:“假如只允许把人类的科学史压缩成一句话,它就会是——一切东西都是由原子构成”。人类在探索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历史长河中,充满了智慧。1803年,近代化学之父,英国科学家道尔顿(DaltonJ)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道尔顿原子论”:一切物质都由原子构成,原子很小、呈圆球状、不可再分……但由于受当时实验条件限制,道尔顿无法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有些物质也是由分子构成,原子的基本工作形式是分子。1897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___________,进一步发展了原子、分子论。汤姆森主要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_________中的观点。1911年,卢瑟福又通过实验,推测原子是由_________构成,并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现代原子结构理论。道尔顿的原子论,不是事实的归纳,而是思维的产物,体现了直觉和想象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在科学研究中,像汤姆森和卢瑟福这样.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的过程叫做____。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位科学家都运用了_________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某研究性小组将某次实验室制得的CO2气体持续通入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测得pH值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已知:①NaHCO3溶液显碱性,NaHCO3溶液微热时不会转化成碳酸钠溶液。②Na2CO3溶液转化成NaHCO3溶液时,溶液的碱性会减弱。③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如下反应:CO2+2NaOH=Na2CO3+H2ONa2CO3+H2O+CO2=2NaHCO3试回答下列问题:(1)通入少量CO2气体时溶液仍显红色,其原因是_________。(2)实验刚结束时测得溶液的pH<7,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将最后所得的溶液微热后冷却至室温,溶液变_________色,其原因是_______。(3)若C点为某种溶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则C点是_____这种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18.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检验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火柴放在_____,观察到火焰熄灭,则收集满。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现有4g氧化镁与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计算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结果精确到0.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12+H2O,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形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详解】A.属于化合反应;B.属于分解反应;C.属于置换反应;D.不属于任何基本反应类型。故选B。2、D【解析】

A、食盐能溶解在水中,说明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故选项解释正确。B、流动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是因为水分子自身能量降低而导致运动减慢,故选项解释正确。C、20mL酒精和2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D、在密闭的注射器内加热水,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3、C【解析】

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该选项说法正确;B、物质的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不同的绿色植物适宜生长在不同酸碱性土壤中,人类体液酸碱性失衡会影响身体健康等,该选项说法正确;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是中和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核是不变的,发生改变的只是原子核外的电子,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睛】水的天然循环中,水蒸气、水和冰雪不断发生改变,实现了水的天然循环。4、B【解析】

A、除去锌中少量的氯化亚铁,加水溶解时,锌能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铁,过滤,洗涤并烘干,得到的锌固体中含有少量的铁,从而引进新的杂质,不符合题意;B、除去氢气中少量的水蒸气,将气体通过盛有CaO的干燥管,氢气不与氧化钙反应,水与氧化钙反应而被吸收,符合题意;C、除去氧化铜中少量的碳,隔绝空气加热至高温,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气体,虽然除去了碳,但部分氧化铜变成铜,不符合题意;D、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少量的氢氧化钠,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虽然除去了氢氧化钠,但溶液中有剩余的盐酸,引进了新的杂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除去某物质中少量杂质时,要遵守一个原则:不增不减原则,不要增加新的杂质,也不要减少主要物质。5、C【解析】

根据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灭火可知,四氯化碳不支持燃烧,不燃烧,气态时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气化。故选C。6、B【解析】

A、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故不符合题意;B、x=14+26+5﹣2﹣36=7,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4﹣2):(26﹣7)=12:19,故符合题意;C、x的值是7,故不符合题意;D、反应后甲、乙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丙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丁质量增大,是生成物,该反应是化合反应,甲和乙中的元素转化到丁中,因此丁是化合物,故不符合题意。7、C【解析】

A、t2℃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选项A正确;B、在溶剂质量不变时,增加溶质至不能再溶,不饱和溶液就变成饱和溶液,这是最可靠的方法,如果蒸发溶剂至有少量溶质析出,不饱和溶液也就变成饱和溶液,所以加入乙物质或蒸发溶剂能使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选项B正确;C、相同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因为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析出固体的质量应该是甲>乙,选项C错误;D、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75g甲的饱和溶液与25g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选项D正确。故选C。【点睛】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溶解度变化大,析出晶体就多。饱和溶液中加入溶剂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该是:原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与加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之比,在此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变化,溶液质量增加。8、D【解析】

A.根据图示可知,甲的溶解度是102.5g没有指明是在70℃时,选项A不正确;B.甲的溶解度在0℃到70℃时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温度大于70℃时,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选项B不正确;C.20℃时,甲的溶解度为28.6g。即:在20℃时在100g水中溶解28.6g甲可达到饱和,20℃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小于28.6g,选项C不正确;D.因为70℃时甲的溶解度最大,所以将其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都会因为溶解度减小而使甲无法完全溶解,都有晶体析出,选项D正确。故选D。9、C【解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分子式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C选项原子得到电子变为阴离子或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分子一定大于构成其分子的原子;故答案选择C10、C【解析】A、硫酸新霉素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1个硫酸新霉素分子中含有65个原子,错误;B、硫酸新霉素中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8):32=9:16,错误;C、硫酸新霉素C23H18N6O17S中碳、氢、氮、氧、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23):(1×18):(14×6):(16×17):32=138:9:42:136,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正确;D、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错误。故选C。11、C【解析】

A、食盐水是食盐的水溶液,食盐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镁铝属于金属单质,分别是由镁原子、铝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C、酒精溶液是酒精的水溶液,酒精和水均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别是由酒精分子、水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D、稀硫酸是硫酸的水溶液,硫酸是由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12、D【解析】A.①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溶质析出,溶剂的质量不变;B.②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Cu(OH)2和CuO固体,最后氯化铜的质量由酸决定,酸的量相同,生成氯化铜的质量相同;C.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铁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钾和氯化铁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氯化铁完全反应后,沉淀的量不再增加;D.④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和铝粉,最终氢气的质量由酸决定,酸的量相同,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选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NH4Cl36g10~20℃12.8g【解析】试题分析:(1)据表格数据分析,溶解度随温度差距较大的是氯化铵;(2)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100g水所能溶解溶质的质量,据表格可知20℃时只能溶解氯化钠36.0g;10℃至20℃之间,氯化钠与氯化铵溶解度有可能相等;(3)据表格数据,50℃时,溶解度为50.4,g说明此事50.0g氯化铵完全溶解,20℃溶解度为37.2g说明此时100g水只能溶解37.2g氯化铵,则析出50.0g-37.2g=12.8g氯化铵。考点:溶解度14、(1)①O②+5③2Fe1+④Al2O1(2)1得Cl_CuCl2【解析】试题分析:(1)①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一个氧原子,就可表示为O;②氯酸钾的化学式为KClO1,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1=0,则x=+5价;③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铁离子可表示为:2Fe1+;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氧化物还需要有氧元素,所以化学式是Al2O1.(2)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可知该元素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一般要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稳定结构,所以该元素的离子带负电荷,属于阴离子.该微粒与铜离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uCl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元素的分布及其化合价知识,原子结构示意图.15、③⑤①②④⑥(或⑤①③②④⑥或⑤③①②④⑥)BaCl2+Na2SO4=BaSO4+2NaCl【解析】

(1)由图可知,该过滤操作缺少玻璃棒进行引流,玻璃棒要紧靠三层滤纸处,盛原液的烧杯要紧靠玻璃棒,故填写:;(2)杂质氯化镁用过量的氢氧化钠沉淀,杂质硫酸钠用过量的氯化钡沉淀,至于先除氯化镁,还是先除硫酸钠都行,氯化钙用过量的碳酸钠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杂质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适量的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最后经蒸发操作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③⑤①②④⑥(或⑤①③②④⑥或⑤③①②④⑥),故填写:③⑤①②④⑥(或⑤①③②④⑥或⑤③①②④⑥);(3)能使氯化钠晶体质量增加,即生成物中有氯化钠,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只能是硫酸钡,因为氯化银中有氯离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不可能在生成氯化钠,因此,能使氯化钠晶体质量增加(与原粗盐中氯化钠相比)且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的反应是: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故填写:BaCl2+Na2SO4=BaSO4+2NaCl。16、电子原子不可再分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推理模型【解析】(1)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汤姆森主要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中原子不可再分的观点。卢瑟福通过实验,推测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2)在科学研究中,像汤姆森和卢瑟福这样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的过程叫做推理。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位科学家都运用了模型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并且剩余的氢氧化钠溶液也显碱性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红碳酸分解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溶液变成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解析】

(1)通入少量CO2气体时溶液仍显红色,其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并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