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文学类阅读·散文(教师版)_第1页
第四讲 文学类阅读·散文(教师版)_第2页
第四讲 文学类阅读·散文(教师版)_第3页
第四讲 文学类阅读·散文(教师版)_第4页
第四讲 文学类阅读·散文(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现代文阅读第四讲文学类阅读·散文第一节重识散文读写散文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也是一个长盛不衰的文体。它长幼咸宜,是普及程度最高的文体。但是,要写好散文却不是简单的事情。特别是当代散文,虽然与古代散文有关系,但并不是古代散文简单的延续。当代散文与现代散文一脉相承,它确实有这一文体的当代要求或当代性。在这一形式中,“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体现得最为充分。在这个意义上,散文可能并不是一个“随心所欲”的文体。一一孟繁华好看的散文,应该指向“情”郁达夫曾提出“散文的心”,认为有了这“散文的心”,方能求“散文的体”。在张怡微看来,“散文的心”是对汉语的新发现——它可以是词语,最好不被压缩,最好以自然的形态照亮我们绵延不断的经验流,又让人惊异。最重要的是,它应该指向“情”。“散文的质量取决于情感的质量,而高质量的情感不会是单一的情感,而是复杂情感。这复杂情感甚至难以用语言表达,语言只能作为一种标识指向它。”她说,余光中曾在《逍遥游》中提出“创造性散文”(creativeprose)这一概念,那一篇文章的结尾写道,散文是一个小女儿,诗和小说是大女儿、二女儿。“我感到很奇怪的是,散文其实是很阳刚的,它不是那么女性,而余先生在潜意识中还是把散文的性别转换了。在叙述散文是怎么一回事、什么是好的散文时,他把个人经验放进去,在这过程中做了一个转换,这个转换恰恰对现代散文是有意义的。”“我教散文课的一个很大改变,就是渐渐强调情感教育的工作。”张怡微说,“你要跟同学们一起讨论什么是复杂情感,什么是没有被命名的情感?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讨论语言的有限。”“小说处理欲望问题,散文处理情感问题。我们写好看的散文,取决于我们要提升情感的能力、有辨别好的情感的能力、建立良好生活的诉求。这是我写这本书还有我这三年最大的想法。”(张怡微《散文课》:在散文中理解自己的有限,成为更好的人)怎样去启发学生袒露内心的情感?因为中国大多数学生一直以来接受保守的应试教育,这会一个很难的部分吗?我们有两个女生写妈妈,一开始交出来的文章都是标准教科书式地歌颂妈妈,但叙事方式非常用力,总觉得不大对。事实上,妈妈是给她们非常大压力的角色,再深究,会得知妈妈可能比她们长得好看。她们对母亲的感情很复杂,当被问到一件不喜欢妈妈的事情,或者妈妈的缺点,会非常焦虑。所以你看,一个漂亮妈妈对小孩隐形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有时候我们很难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当她们在赞美母亲的时候,是出于压力,不得不这么做,真正和妈妈感情不错的,反而写不出什么。这种幽微的情感是也有文本书写过,比如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书中的妈妈是州小姐,很漂亮,女儿有非常多跟家庭内部的冲突,父母联合起来也没有办法协调。中国著名的伟大的人物,很多写过怀念母亲的文章,但若仔细去看,大多怀念的不是亲生母亲,而是嫡母,这也是很妙的一个地方。我们再看曾国藩家书,他从来没有给女儿写过信。当我们重新看待这些迷人的父母-子女结构时,会发现原来我们对亲情的认识是单面向的。我们课上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议题是友谊。有一个女孩子,上课从来不讲话,最后我说你总要交个什么吧,不然我没法给你成绩。她交了很短的散文,讲童年的好友,她们一直在一起玩,一起玩的还有两只鸡,文章从四个小生物谈起。但一直有一个阴影,就是她们的父母还想要个孩子。这时候其中一个女孩的妈妈怀孕,生活就此完全被打破,因为家里受到计划生育的冲击,被罚款,值钱的东西被搬走。后来女孩出来读书,她的好友去打工,后来再回家的时候,听说好友结婚了。就是这么一个情况。虽然她写得很常态,但我能感觉其中有很多疑虑,有很多隐藏的伤害,也许她本人也没有意识到她们被掠夺了什么。当她把这个东西作为友谊写出来时,我们会觉得这是友谊,而且是一个被打断的,被粗暴中止的友谊。如果没有这个散文写作课,很多事过去就过去了。可是当我们坐在一起,把记忆翻找出来,会发现过往的事情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影响,有时通过一件事情,两个很要好的人突然不来往了。我们不是从心理学,而是从文学上来分析,那个事情就是一个断裂,一个冲击。当我们重启这段记忆,把自己的经验,拿出来供大家讨论,会迫使你对自己的想法做一个整理。(张怡微的一堂散文课:整理那些无可挽回之事与未被命名的感情|镜相)

1、标题——情感词(主旨)名词(象征意)2、文章后三段——直接抒情名词的解释灵魂生命命运失败成功人生辉煌……3、人物(主体)事件结果主体之间的关系暗含主题①父母与孩子a.亲情—父母爱孩子,孩子关心/理解父母b.温暖—家庭的温暖,亲人团聚的欢乐c.沟通—家人和孩子沟通障碍,家人之间相互理解②动植物a.学到某种精神/品质b.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c.人与动植物之间的平等d.感悟生命③陌生人之间a.平等b.温暖c.沟通—人与人之间信任度降低,相互猜疑和提防④乡村——童年a.对童年生活的怀念b.对乡村美好自然风光的喜爱和赞美c.对故去之人的思念d.思乡e.高速的城镇化与乡村文明的冲突⑤古迹文化a.对历史遗迹和文化逐渐消亡的哀痛b.对传统文明和文化传承的忧虑c.商业化对历史古迹文化的冲击d.对传统文明焕发新机的欣慰☞ps:①哭—a.开心激动感动触动温暖……b.伤心痛苦内疚自责悔恨……c.其他意外情况—切洋葱沙子眯眼……②死—a.已去世——怀念b.未亡人——思念③核心点:绿色/阳光/积极/正能量

第二节真题选讲(含随堂与课后练测)一、文学类阅读-单文本(2022秋·上海宝山·高一上海交大附中校考期中)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放蜂人之歌项丽敏①昨晚又梦到太平湖,梦到湖边的黄檫和山樱开花了,油菜地浮起一片明黄,蜜蜂倾巢而出,驮着阳光的金色粒子在低空飞舞。还梦到一位戴着面罩的放蜂人,在湖边的大树上搭了个树屋。到处都是暖色调的浓稠阳光,在梦里我同那些蜜蜂一样,被放蜂人的歌谣催眠,跟在他后面,从一座山到另一座山,走着走着竟然轻飘飘地飞起来。②但是很快,这个梦就变成灰色调——飞在半空中的我撞进一团乌云,灰蒙蒙什么也看不见。恐惧从四面袭来,绳索一样捆住我,喊救命,却怎样也喊不出声音。在拼命的挣扎中醒了过来,回想方才的梦境,觉得那个放蜂人有几分面熟,虽然戴着面罩看不清眉眼。③十多年前住在太平湖时认识一个放蜂人。二月末尾放蜂人的帆布帐篷突然出现在湖边的油菜地旁,一同到来的还有放蜂人的妻子、孩子,一只大黄狗和围在地上的一排排木头蜂箱。从我的窗户就可以看见放蜂人的帐篷,放蜂人的妻子将头发随意挽在脑后,怀里搂着孩子,安静地晒着太阳。④放蜂人的家在北方,祖孙三代以养蜂为业,放蜂人说他自记事起就跟着父亲到处跑,没有读过书,长大后想改行也不行了,只有接过父亲的蜂箱,长年在野外过着流浪者样的生活。“等孩子上学就不出来了,自己耽误也就算了,不能再耽误孩子。现在蜜蜂也不好养,到处都在建楼,蜜源地越来越少,好不容易找到蜜源地又是打过农药的,蜜蜂采了打农药的花就会死,前年有十多箱蜜蜂就这样没了。”⑤放蜂人离开的时候是春末,也不知道是哪天,当我打开窗户望出去,觉得少了一些什么的时候,才发觉帐篷已经不在了。想起几天前有辆大货车停在帐篷外面,放蜂人一家应该是跟着货车迁徙到别处去了。⑥如果不是这个梦,我早已忘记了那个放蜂人。不过我梦里的放蜂人似乎又并不是他。我梦里的放蜂人是会唱歌的,一首没有歌词的春之歌,可以把全世界的蜜蜂和花朵领着,翻过一座又一座山的歌。就在我醒来的那刻,耳边还响着歌声。⑦梦到放蜂人可能跟最近看的一部纪录影片有关。影片的拍摄地在欧洲的北马其顿。哈提娜是养蜂女,也是这部纪录片的主角,与年老的母亲生活在已然成为废墟的村庄里。⑧哈提娜的养蜂手艺很古老,近于天然,高山岩壁、村庄废弃的石墙、树洞,就是她的养蜂之所。对她来说,蜜蜂是她除了母亲之外的亲人,需要她看顾照料,也给予她生命和情感的喂养。哈提娜已经不年轻了,样貌苍老,甚至有些丑陋,不过她的身体还是轻盈的,如同一只野鹿,当她背着蜂笼逆光走在山间,或跪在地上,将蜜蜂放飞在开满花朵的草地,嘴里发出温柔的充满魔力的歌调时,完全就是山野牧神的样子。和那些蜜蜂、树木、石头一样,哈提娜属于这片山野。⑨哈提娜在固定的月份收获蜂蜜,她撬开墙洞的石块,看着储满蜜糖的蜂脾——“恩赐,这是上天的恩赐”。无论蜂巢里的蜂蜜多么丰足,哈提娜遵循祖辈的规矩,只收取一半,留下一半供蜜蜂食用,繁衍它们的族群。⑩哈提娜很容易就能获得满足和快乐,尤其是和孩子们在一起时,她甚至比那些孩子更像个孩子,拉着他们的手唱歌跳舞,舞姿有让人感动的笨拙与天真。那些孩子是在某天随着父母来到这个村子的。一同涌进村子的还有大群饥饿的牛。村子的宁静被突然到来的这一家人打破了,尘土和喧闹声四处宣扬。⑪很显然,这户人家的到来意味着某种入侵。不过哈提娜似乎并不那么在意,她领着孩子们唱歌跳舞之后又喂他们吃蜂蜜,这是她能拿得出来的最好的东西,也是她愿意与邻居分享的东西。当邻居向她讨教养蜂技艺时,她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他们。⑫邻居很快用车子拖来了蜂箱,在与哈提娜一墙之隔的空地饲养起蜜蜂。起先他们还能依照哈提娜所说的“取一半留一半”的规矩,但没多久邻居就抛开了这个规矩,他们有那么多孩子要喂养,这就使得他们觉得拥有的始终不够,还需要更多。⑬邻居饲养的蜜蜂在失去食物后开始大量减少,哈提娜的蜜蜂也跟着遭殃,被邻居家前来夺食的蜜蜂攻击、咬死。哈提娜再也没有地方放飞她的蜜蜂,草木来不及生长就被牛群啃食,村庄和周围的山野变得更为荒凉。当哈提娜在应该收取蜂蜜的月份撬开岩壁石块时,没有像从前那样看见里面挂满蜂蜜的蜂脾,她原本宁静自足的生活被击溃了。⑭这部名叫《蜜蜂之地》的纪录片拍摄了三年之久。在这三年里,哈提娜失去了她的蜜蜂,后来又失去了她的母亲。哈提娜的母亲半失明,长年卧在靠窗的窄床上。纪录片里有很多母女的对话,那些随意说出来的,有一搭没一搭的话,听起来又温暖又心酸。当哈提娜问母亲“你能想象春天来的时候吗?”母亲说:“有春天吗?我已经历了太多冬天。”⑮母亲去世之后,村子里就剩下哈提娜一个人了——那户有着众多孩子的邻居也走了。⑯不知道那些消失的蜜蜂是否还会回到哈提娜身边——应该还会回来的,在村子恢复了宁静、春天来临、草木又生长起来的时候。1.赏析第①段加点词“浮”“驮”“飞舞”在文中的表达效果。2.第⑧段画线部分是如何塑造哈提娜这一人物形象的?请加以分析。3.本文以关于放蜂人的梦境入笔,请分析这一梦境在文中的作用。4.概括本文的主旨,并谈谈你的阅读感悟。【答案】1.“浮”描绘远眺油菜花盛开的景象,富有动态感地刻画出其面积之广、花瓣之轻柔、色调之轻盈。“驮”“飞舞”将蜜蜂拟人化,既形象地表现出阳光撒射蜂群时光芒的璀璨,又生动地表现出蜜蜂在阳光下自在飞翔的生命活力。阳光、蜂群与花海,共同构建出一幅自然和谐、诗意盎然的梦幻景象。2.欲扬先抑,以苍老丑陋样貌反衬哈提娜身处自然温柔圣洁的形象;以野鹿的比喻,生动地刻画出她行走于山间的轻盈体态;以“背”“跪”“放飞”等一系列动词描绘山野放蜂的动作,古老而天然的生活方式体现出哈提娜的纯真质朴、热爱自然。3.引出标题中的“放蜂人之歌”,以梦境的形式对理想中的自然生活进行诗意化的展现,增添抒情意味;以梦为线索,引出并勾连起两个放蜂人的故事;梦中的“乌云”等充满隐喻,暗示现实中放蜂人的黯淡命运,引发读者的关切。4.本文讲述了两个当代放蜂人的故事,既有对融于自然、充满诗意的生活方式的讴歌,又有对放蜂这种古老而天然的生活方式普遍难以为继的忧虑,更有对未来维持生态平衡、恢复自然宁静生活的深切期盼,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在现代化的城市进程和产业发展中,人们往往为利益所驱,主动或被动地远离自然,失去心灵的宁静自足。本文使我们对急功近利的生活追求有所反思,鼓舞读者即使现实不如人意,依然可以怀抱对大自然“春之歌”的纯净追求和温暖希冀。(2022秋·上海奉贤·高一校考期中)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回不去的渡口傅菲①渡口,一棵老洋槐树作为标识。我们总以为,树有多老,渡口也有多老。树是洋槐树,皲裂的树皮把我们带入时间深深的皱褶里。②事实上,那是一个荒滩,一条砂石路直通下去,是石埠。石埠上,妇人在洗衣,淘洗豆子、白米。小孩在石埠下的河水里,摸螺蛳、捉虾,光着身子,嘻嘻哈哈地傻闹。一条竹筏,被一根绳子系在洋槐树下。老毛竹煻了火,黝黑,两头翘,六根毛竹用老藤扎起来,一头一尾,中间再扎两绑,便成了竹筏。河水并不深,大人卷起裤腿,可以淌水过河,小孩翘起屁股,手举衣服,也可以游到对岸,竹筏也仅仅是渡口的一个象征。河是饶北河。年少时,记得有一个艄公。竹筏上摆着几个矮板凳。艄公也是戴尖帽的斗笠,穿一件棕黑色蓑衣,光着脚板。他撑第一竹篙的时候,会“嘿呀吼”地吆喝一声,竹篙插入水底,竹筏慢慢滑动,竹篙斜起来,再拔出水面,插入水底。竹筏在水面嘶嘶嘶嘶地滑翔,青山在飞。在冬春之季,我们去对岸,都由艄公撑竹筏渡河。③对岸是另一个村子。两个村子隔一条河。对岸有很多沙地,种西瓜,种花生,种荸荠。这是我们村没有的。我们村有柴火,有茶油,是对岸村子没有的。两岸因此有了很多的偷盗和争夺,发生械斗;也因此有了婚配姻缘,随便入哪家的门,开口便是亲戚。艄公把嫁妆送到对岸去,把送亲的人接过来。外出读书的人,被一只竹筏,送到小镇的车站,坐上去县城的客车。送别的母亲和姐姐,站在渡口,一直在挥手,不停地挥手,直到竹筏没入河湾的柳树林,像一片树叶,飘在水面,母亲哗啦啦的泪水流了下来。④据说,这个渡口,在很早以前,很繁忙,有木船,密密麻麻地排在河岸。河滩宽阔,秋季开满了白蓼花,米白米白的,一大片。岸边是麻白麻黄的芦苇。芦苇从秋风里抽出摇曳的花束,空茫。——我的祖父,我的曾祖父,从这个渡口出发,挑一担箩筐,去浙江海边挑海盐。木船顺河而下,入信江,逆流而上,入衢州;也把夏布,蚕丝,带去浙江。木船,一个码头一个码头地停靠,夜一日一日地凉。⑤这里确是晨读的好地方。石埠由一块石灰石大石板铺设。我们坐在石板上,听着湍湍而流的河水,背诵课文。苍老的洋槐,在暮春,散发一种黏稠的气味,一串串垂挂下来的洋槐花,一直垂到我们额头。被嘴唇磕碰出来的汉语,有了水的韵味和植物的气息。有一个练声的人,每天会来到这个渡口,把镜子悬在树上,对着口型,练声。我一直记不起他的名字,只知道他是一个艺考生,考了几年也没考上,后来去深圳,村里也几乎没有他的音讯。我外出生活之后,每次回家,我在父母身边坐几分钟,说说话,便会去渡口走走,站站。我说不清为什么。⑥渡口还是哭丧的地方,故去的老人,到渡口买水。炮仗啪的一声,零星地炸开。哭丧的子女,跪在埠头上,哭得全身瘫痪。渡口,是去另一个世界出发的地方。河流,或许是人世间最长的路。活着的时候,没走完,死了,接着走,渺渺茫茫地走,不分白日黑夜,风雨兼程,身上不需要长物,不需要口粮,不需要牵挂和被牵挂,一个人走,再长的路,再艰难的路,也不觉得孤独寂寞,也不凄冷忧欢。我们需要另一个世界来打开现世的世界,放下恩怨,放下爱恨,驱除内心的黑暗。没有死,我们无法理解生。没有死的永恒,我们无法理解生的短暂。死是对生的救赎。死是生的皈依。⑦没有到过渡口的人,不足以谈论生离死别。我是这样以为的。⑧公路开通之后,渡口迅速被人遗忘。石埠两边,长满了荒草。早年拴木船缆绳的石桩,黝黝的,全是苔藓。作为时间的标记,石桩多了一份轮回的沧桑。石桩上面,搭了一块长条形的石板,石板连通石埠侧边台阶。溽热的夏天,我们躺在石板午睡,歇凉。洋槐的树荫浓密地盖在赤裸小身子上。河水清幽的凉风,从水面卷上来,我很快进入梦乡。除了山中的岩洞,我再也找不到,比这里更凉爽的地方。事实上,我们几乎不午睡,和几个差不多大的孩子,从石板上,一个纵身,跃入河中,青蛙一样游泳。清澈见底的河水里,一群群游鱼梭子一样,来来回回。我们常常玩得忘乎所以,不记得上课。⑨现在的渡口,完全荒落了。石柱和石板,被人连夜偷走,卖给浙江人。和对岸村子相连接的,是一座石桥。石桥也无人走,因为下游几百米的河面上,有了一座公路桥。一个完全无人踏足的荒滩。蒿草和白蓼,再一次占领。洋槐依然散发蓬勃的生命,郁郁葱葱,即使冬天落尽了叶子,也苍劲,宛如深远岁月的写意。我几次带我小孩去渡口,看看那种荒凉。我小孩看了一次,再也不去,说,没什么好看的,都是草,还有很多垃圾。⑩这是一个时间的渡口,每一个人,都是它的客人。人,只是渡口的不系之舟,终有一天,会离开渡口,在河面上飘,直至不知所终。当我想起这些,我对生命,保持敬畏的沉默。(有删节)5.文中多次提到“老洋槐树”,请简要分析其作用。6.本文第2段回忆了年少时的渡口,请分析其用意。7.以第4段为例,赏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8.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通过对特定时期的渡口刻画展现了故乡饶北河渡口的风景画,展示了故乡人们的风情、风俗,体现作者的思乡之情。B.文章第二段对年少时渡口旁人们活动的描述可谓细致入微,可见渡口的热闹场景也曾给作者留下心中难以抹掉的美好回忆。C.渡口是河两岸相互联系的生活的见证,是去另一个世界出发的地方,也是作者年少晨读的好去处。D.“人,只是渡口的不系之舟,终有一天,会离开渡口”,既饱含作者的坎坷经历,又有其对生命的深刻思考。9.全文围绕“渡口”进行构思,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渡口”的含义。【答案】5.老洋槐树是渡口的标识,与渡口一样古老,一起构成渡口独特的风景线;老洋槐树给我留下独特的渡口记忆,如晨读时洋槐花的气息、树荫带来的阴凉;老洋槐树依然散发蓬勃的生命与渡口的荒落形成对比,凸显自然的永恒魅力和人事的沧桑变化;老洋槐树在文中多次出现,增加了渡口的意蕴,丰富了文章的内涵。6.文章第二段对年少时渡口旁人们活动的描述可谓细致入微,可见渡口的热闹场景也曾给作者留下心中难以抹掉的美好回忆。文章回忆以前的渡口并描述渡口旁人们的各种活动,与题目和开头段以及后文内容紧密照应,而今渡口荒芜的现状形成对比照应,表达了惋惜之情,也有对他人命运的悲悯同情、对生命与生离死别的升华与思考。7.(1)第④段以短句为主,如“这个渡口,在很早以前,很繁忙,有木船”“木船顺河而下,入信江,逆流而上,入衢州”等,运用节奏明快的短句,细腻地描述了渡口曾经的繁忙以及我的祖辈由渡口出发经商的过程。(2)多处运用叠词描述对象,如“密密麻麻”“米白米白”“一日一日”等,形象确切地刻画了渡口相关事物景致的特点,富有音乐美。这些语言运用,贴切地描述了渡口的景象,更好地表达作者对渡口的情感,内容与语言表达形式达成有机的统一。(3)富有诗意的语言。如“木船,一个码头一个码头地停靠,夜一日一日地凉”,营造出一种抒情的氛围,富有诗味,意味深长。8.D9.①作者由现实中的渡口写起,它是人们过往生活的一个美好记忆,是河两岸人们相互联系的生活的见证,是由此外出讨生活的起点;②由渡口还是哭丧的地方,赋予渡口去另一个世界出发的地方的内涵,建立起生与死的关联;③由渡口的被人遗忘、荒落,与渡口边生机勃勃的植物形成对比,赋予渡口时间的内涵,引发我对生命的敬畏与思考;④同时,“渡口”象征生命中的某一起点,生命仿佛是从“渡口”出发的“不系之舟”,在不断地前行中发现、探索生命境界,增加对生命的体验与领悟。(2023秋·北京怀柔·高一统考期末)阅读下面散文,完成下面小题。杏花①杏树是我国古老树种之一,北方居多,南方也不稀有。因而,杏花作为一种意象而多次出现在古人的诗词中。如北宋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南宋陆游的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以及宋朝志南和尚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诗境都很美。但我感觉大都写的是南方的杏花。花虽都是一样的花,但意趣却终究是不同的。南方的杏花能以枝来卖,说精巧、纤弱、柔媚应该都是不为过的,这也是与南方温润气候相关的,这种美是与北方杏花的美完全不同的。北方杏花的美以一个“壮观”统领着,说妩媚有一点儿,但绝不纤弱。我想,如果诗人们面对北方的万亩杏花,会做如何的感想呢?②杏花是造物主献给北中国灿烂春天的一份礼物。杏花开了,开在北方春寒料峭的时节里,她应该是花色贫瘠的北方春天里第一枝灿烂的花朵,因此给她贯之以“造物主献给北中国春天的礼物”并不为过。花开时节,这些满山满园壮观的美色不仅有蜂蝶欣赏,也让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像蜂蝶一样跑来欣赏。他们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里蛰伏了整整一个冬天,春天一到便迫不及待地跑到乡下,亲近泥土,续接地气。城里人的这种寻春行为,使得“杏花节”便这样诞生了。城里的赏花者盯着满田野的杏林花海,举办者则盯着城里人的腰包。杏花则什么都没盯着,她只是兀自开放着,迎接着扑向她们的蜂蝶。③过不了多久,你如果留心一下,会在某些场合,看到一些城里人吟咏杏花的文字,或柔媚,或雄壮,或平和,或激荡。这些文字其实流通的范围很小很小,根本抵达不了开满杏花的乡村;流通的时间也很短很短,在文字海洋中转眼就沉了底,顶多做为一种浮力,托举着那些流传了千古的经典文字。你如果再留心一下,还会发现,“杏花节”带来的种种成绩:有多少城里人外地人来此参观,那些人喝掉了多少矿泉水,吃了多少当地的小吃,带动了多少当地的经济指标……杏花依然不管这些,她们只管自己开放着,她们知道自己前面的路有多长。花开有期,在那些城里人走了没多久,万亩杏园就已经是落英缤纷、蕾生叶长了。④和众多的赏花者一样,我也曾是家乡杏花的欣赏者。每年的春天,我和家人一起徜徉在杏花带来的春色中。至今我的相册里还保存着众多与杏花相伴的瞬间。但现在我却感到我们其实只是一群很肤浅的赏花人,我们只是蛊惑于杏花的美色,沉迷于杏花的芬芳,感叹于杏花的壮观,我们并没有真正读懂杏花。⑤那一年到有名的杏乡观看了万亩杏林花海之后,一场冰雪忽然于夜间降临,覆盖了家乡的广袤田野,冰冻了杏花的一场春梦。我回到家乡的老村后,看到乡亲们面对受冻的杏花而流露出来一种深深的无奈,那是一种欲哭无泪的表情。这表情深深地刺痛了我,那一刻,我忽然感到了自己的浅薄,感到了乡亲们才是杏花真正的知音。事实上,这众多的杏树正是乡亲们用勤劳的双手种植出来的,如果说杏花是北中国春天使者的话,那么这使者也是乡亲们派派遣的。种植杏树,从育苗、植苗,到锄草、裁剪、驱虫,哪一步没有浸透着他们的心血呢?⑥而做为杏花本身来讲,它是杏树生命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实际上就是杏树的繁殖器官,它的美色和芬芳其实是专为蜂蝶而释放的,它是杏树通往杏果的一条生命的必经之路。我们许多人只是垂涎于杏花的美色,往往忽略了杏树的生命存在,就像我们过多关注于人的漂亮颜面而忽略了她们本身一样。而只有乡亲们才是杏花真正的知音,他们不仅懂得欣赏杏花的美,更懂得欣赏杏树的美,他们非常清楚,杏花美只是杏树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四月的杏花美只是杏树犹抱琵琶半遮面似的流露出的美的一角而已,是杏树在春天丢给人们的点点希望罢了。杏树的大美在七月流火的季节,缀满红杏的杏树表露出来的美才是一种成熟的美、完满的美。因此,乡亲们才会在面对杏花时,既能欣赏到杏花的美色,更能领会到寓于美色中的那一种生命的气息和希望。他们会将杏花的花事常挂在口头嘴边,挂在街头巷议,挂在地角旮旯。他们会说“今年空花少、实花多,杏树能丰收”,会说“今年空花多、实花少,是树太瘦了”,会说“去年杏结得太多,今年该休枝了”,会说“可不要再下冷雨了,不然杏花该冻了”……说这些话时,好像面对的不是杏花、不是杏树,而是他们精心哺育的孩子,语气中流露的是一种为父为母者对子女的无边的牵挂。这种深邃诚挚的情思,是众多的赏花者难以企及的。(取材于安海同名散文,有删改)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引用三位诗人的诗句,为的是强调南国杏花之美远胜北国,即便是二者各有千秋。B.第②段加点词“她”指代杏花,拟人化称呼不仅利于抒发情感,更拉近读者与杏花的距离。C.第③段写到吟咏杏花的城里人和追求杏花节效益的人,暗讽他们并不真正懂得欣赏杏花。D.文章表明同样的杏花带给欣赏者不同的审美体验,这和人们对杏花渗透的情感深厚有关。1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同例句中加点词语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里蛰伏了整整一个冬天A.在文字海洋中转眼就沉了底B.到有名的杏乡观看了万亩杏林花海C.它实际上就是杏树的繁殖器官D.杏花美只是杏树犹抱琵琶半遮面似的流露出的美的一角12.文中两次写到“乡亲们才是杏花真正的知音”,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理由。13.第④段作者为什么说“我们其实只是一群很肤浅的赏花人”?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答案】10.A11.D12.①乡亲们面对受冻的杏花流露出无奈、欲哭无泪的表情。②种植杏树,每一步都浸透着他们的心血。③他们不仅懂得欣赏杏花的美,更懂得欣赏整个杏树的美。④乡亲们既能欣赏到杏花的美色,更能领会到寓于美色中的那一种生命的气息和希望。⑤乡亲们谈论杏花的语气中流露的是一种父母对子女的无边牵挂之情。13.说明了我们只是在欣赏杏花的色、香、势,是一群很肤浅的赏花人;为下文写乡亲们才是杏花真正的知音做了足够铺垫,突出了乡亲们才是了解杏花、懂得杏树生命的人。(2023秋·重庆渝中·高一重庆巴蜀中学校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黄土的儿子王安忆①去陕北是我难忘的经历。那是在1990年的初春,陕西电视台正在播放根据路遥长篇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平凡的世界》。我们走到哪里都能听见人们在议论《平凡的世界》。对于他们来说,全世界的作家只有一个,那就是路遥。②像我们这些城市里生长的人,我们生活在一个再造的世界,我们与自然已经很隔膜。我们特别善于从理论上去了解生活和对待生活,我们把生活也看成是书本那样的再造的自然。我们的头脑还不错,心却渐渐麻木。当我们闻说陕北的贫困闭塞之时,就对路遥提出这样一个科学大胆的建议:为什么不把人们从黄土高坡迁徙出去?这话其实是刺伤了路遥的心,他呈现短暂的一怔,然后脸上露出温和宽容的微笑,他说:这怎么可以?我们对这土地是很有感情的啊!初春的时候,走在山里,满目黄土,忽然峰回路转,崖上立了一枝粉红色的桃花,这时候,眼泪就流了下来。③后来我们亲眼目睹了崖上的桃花,它总是孤零零的一棵,枝条疏朗,那点点粉红几乎要被汹涌澎湃的黄土颜色淹没。黄土上的天空是格外的蓝,似乎专为了照耀这黄土,使这荒凉更加触目惊心。我不明白在这样荒凉苍茫的土地上,为何能迸发出如此娇嫩的粉红桃花。它好像是抽空了生命中所有纯洁如处子的情感,用尽全力,开放了花朵。如果没有路遥的提示,我们不会注意到它,它从黄土与蓝天的浓郁背景上只是轻描淡写的一笔,而它是路遥眼中永远伤及心肺的景色。④我们去到陕西的日子,还是作协里兴起“算命”热潮的日子。我们的算命方式带有洋务派的面目。据称来自弗洛依德,其实是一种心理测验。我们让被测算的对方迅速报出一只动物,然后报出由此动物所想起的形容词,报完一只动物,再报一只,一直报三只为止。我们说第一只动物的形容词是你对自己的描绘;第二只的则是别人对你的描绘;第三只却是实际上的你自己。我们看出路遥接受这测试是出于不使我们扫兴带有捧场的意思。他脸上带着温和宽容的微笑,像一个听话的好学生,一一回答我们的提问,然后耐心地等待我们破译。当我们说到第三个动物的形容词其实意味着实际上的自己的时候,路遥不由“哦”了一声,脸上的笑容消失,眼神变得严肃了。我记得路遥第三个想到的动物是牛,他形容牛用了沉重、辛劳一类的字眼。这游戏中还有一个问题,涉及到对死亡的态度,我已经忘了路遥的回答。这时候,我们谁也不曾想到,这个问题会真的降临到我们面前。⑤我们临走的那天晚上,路遥发火了。那是在西影厂食堂里,莫伸请客,也算为我们辞行的意思。饭桌上,不知怎么说起某些前辈经历一生沉浮,到末了却还放不下名与利这两件东西,为他们深表遗憾。说到此时,桌上有一位朋友,指着路遥、莫伸和我这些所谓青年作家说道,你们先别说这些话,到时候你们也会变成这样,这是自然规律,谁也过不去。我和莫伸听了这话,虽有异议却还能保持沉着应对的态度,不料路遥却陡地站了起来,说道:不,你说的不对,人和人不一样!那位朋友却坚执不移,连声说:就是这样的!路遥再一次对他说:人和人不一样。可他不听路遥说,路遥便去扯他的袖子,一定要他听,他说:人和人不一样,我小时候没穿过裤子,这怎么一样?那朋友就是不听路遥的,只是说:走着瞧吧!这一回路遥是真的动怒了,他恨不能立刻就证明自己,可是语言显得那么乏力。这是我唯一一次听路遥大声说话,我不能理解的是,这一句类似戏言的假设为什么会伤了路遥的心,他竟会如此激动,而他那句“我小时候没穿过裤子”的似乎有些辞不达意的辩白却叫我一直痛心着。在后来的日子,我情不自禁地想到:路遥无法向人们证明这一点了。路遥无法从容走完人生,向人们证明这一点了。他还来不及老。便走了。⑥据说路遥在病重时节流过泪,表示出不甘心的意思,这真是叫人痛断肠了。他是在四十不惑的日子里辞世,远没抵达知天命的年岁。不惑其实是最叫人痛惜的,一切都已明澈如水,什么都骗不了他。是他智慧最清明的时候,是他生命力最富理性的时候,他正走向通达最深哲理的路途中,走过去,便是真谛。而他却中途夭折,这带有一种强夺的意味,一种生剥活扯的意味。⑦我永远忘不了我们行走在黄土沟壑,就像行走在地的裂缝,崖上的桃花在遥远的天空映下疏淡的花枝,路遥的心是如何地被激荡了。我想他其实从来不是在稿纸的格子里写字,而是在黄土上,用他的心血。我想用文学这两个字去命名他的劳动是太过轻佻了,那其实是如同“人生”一样艰辛的跋涉。其实这世界原是由荒瘠的黄土凝成,绿地只是表面的装饰。这个世界上装饰是越来越多,将真相深深掩盖。其实,破开绿地,底下是黄土;风刮起黄土,底下还是黄土,路遥,我们都是黄土的孩子。(有删改)1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娓娓叙述有关路遥的一些生活片段、生活场景,其中不乏生动形象的细节刻画,也有真挚诚恳的抒情。B.路遥出于助兴的目的接受测试,“像一个听话的好学生”表示他的顺从与迎合。当测试结果与他沉重苦难的人生不谋而合时,他的内心又变得沉重,眼神也变得严肃起来。C.面对路遥的离世,作者一面对“四十不惑”的年龄段作出高度评价,一面对于命运之神“强夺”英才生命的不公进行无声谴责,字里行间流露出无比痛惜之情。D.作者自称提出的迁徙建议“科学大胆”,是对自己心灵麻木、不解风情、幼稚可笑的嘲讽。1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通过侧面描写,表明路遥的创作深受当地人的欢迎,路遥本人成为当地人的骄傲,自然引出下文,为后面刻画路遥作铺垫。B.第⑤段末尾运用反复手法,以平实的语言表达出作者对于路遥早逝的悲痛和惋惜,读之令人肃然动容。C.在饭桌上面对朋友的论断,我和莫伸的反应与路遥的反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路遥对这件事的执着,也表现了我和莫伸对此事的逃避。D.文章结尾发出呼唤,既是追念路遥,也是自觉的担当,照应了题目,升华了主题。16.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17.王安忆的作品被人评价为“善于从细节处窥见笔下人物的心灵,并抒发自己的情感”,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此的理解。【答案】14.D15.C16.悬崖上的花在荒凉苍茫的土地上拼尽全力开放,作者觉得它纯洁如处子,作者以此表达对路遥及其精神的理解与赞美。(意思对即可)17.王安忆善于从细节处窥见笔下人物的心灵,并抒发自己的情感。①面对我们把人们从黄土高坡迁徙出去的提议,路遥“短暂地一怔,然后脸上露出温和宽容的微笑”,写出了路遥对“我”的建议感到一种意外,但并没有呈现出一种不满,而是一种“露出温和宽容的微笑”,极其鲜明展现出路遥内心的宽容,友善。“眼泪就流了下来”表现了路遥对自然、黄土的感情。②作者提及因为路遥的提醒而观赏到悬崖上的桃花,表现了对路遥对黄土深挚而灼热的爱的理解与赞美。③作者回忆路遥配合我们做心理测试,但当测试结果与自己相符合时“变得严肃”,突出了路遥的心事沉重。④描写路遥的一次发火的经历,表现了他的纯真与坚守,作者痛心于路遥英年早逝,抱憾而终。(意思对即可)(2023秋·重庆沙坪坝·高一重庆八中校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生树下王开岭①《诗》云:“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桑树、梓树乃父母所栽,见之必肃立,心生敬意。父母者,为何要在舍前植这两种树呢?答案是:“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桑梓”便成了“故里”的代称。②树,不仅实用,还意味着福佑、恩泽和繁衍;不仅赐人花果和木质,还传递亲情和美德,承载光阴与家世。树非速生,非一季一岁之功,它耐受、持久、长命,春华秋实,像一位高寿的家族长者,俯瞰儿孙绕膝。所谓“荫泽”“荫庇”“荫佑”之说,皆缘于树。有祖必有根,有宅必有树。再穷的人家,也能给后人撑起一大片树荫。这是祖辈赠与子嗣最简朴最牢固的遗产了。③幼时,父亲带我回乡下祖宅,院子里有一棵粗壮的枣树,上住鹊窝,下落石几。逢孩子哭闹,祖母便将房梁上的吊篮钩下,摸出红油油的干枣来。后来,老人去世,老屋拆迁,“老家”便没了。虽非桑梓,但我知道,此树乃祖辈所植,在其下纳过凉、吃过枣子的,除了我,还有我的父亲,还有父亲的父亲……④这样的树,犹若亲属。⑤老人们讲,闹饥荒时,都是树先枯、人后亡,因为果腹的最后一样东西,是树皮。人,只要熬到春天就不会饿死了,因为这时候,树抽芽,野菜生,槐花、榆钱、椿叶、杨穗,都是好食材。⑥几千年来,凡户居,必在一棵大树下;凡村头,必有一棵神采奕奕的老树。民谣中唱,“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树,是家舍的象征,是地址的招魂幡。它比屋高,比人久。离家者,最后一眼回望的是它;返乡者,远远眺见的也是它。⑦游同里古镇,听到个说法:江南殷实人家,若生女婴,便在庭院载一棵香樟,女儿待嫁时,树亦长成,媒婆在墙外看到了,即登门提亲。嫁女之际,家人将树伐下,做成两只大箱子,放入绸缎做嫁妆,取“两厢厮守”之意。多美的习俗!女儿待字闺中时,对该树的感情定是窸窸窣窣的微妙,那是自己的树啊,盼它长大,又怕它长大。⑧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⑨如今的家业里,少了样东西:树。没有了庭院,没有了户外,没有了供树根深入的大地,只剩下盆栽、根雕和花瓶。⑩我们解除了与草木共栖的古老契约,我们告别了在家门口折朵撷果的劳作和浪漫,我们放弃了对一棵树一株花的亲近与认领,我们失去了对四季和年轮的辨识……大自然里,不再有我们的一方蒲团、一幅凉席、一具竹榻。⑪树,在马路上流浪。我们只是乘车迅速地掠过它们,透过玻璃扫视它们。它们身上,没有我们的指纹和体温,没有儿童的笑声和攀爬的身影。人和树,亲情已断,形同陌路。⑫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⑬那年去贵州,走到从江县的月亮山,遇一苗寨,叫岜沙,即苗语“草木茂盛”。据说这支部落是蚩尤的后代。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林子可真密啊!那些人、房子、生活,全是躲在翠绿里的。你才醒悟了森林的“森”字,那“木”真是密密匝匝、层层叠叠,难以落脚。⑭恐怕再没有比岜沙人更膜拜树的族群了,男子蓄起直直的发髻,象征山上的树干,而身上的粗布青衣,模仿树皮。树,是岜沙人的神。他们尊崇树的能量和美德。在岜沙,凡重大活动和节庆仪式皆在林中进行,祈愿、盟誓、婚约的“证人”是大树,大伙有了心事,也去向大树倾诉。按俗约,盗木者除了退赃,还要罚120斤米、120斤酒、120斤肉,求族人谅恕。⑮最触动我的,是岜沙人的葬礼。一个婴儿降生时,村民会替他裁一棵树苗,祈祝他像它一样茁壮、正直、坚韧;待他年迈去世,家人就找到那棵树,凿空做棺,去密林深处下葬,不设坟头、不立墓碑,最后,在平填好的新土上,埋下一棵小树苗,预示生命再次启程,也象征灵魂的回家之桥。⑯他们是大森林的孩子。森林里诞生,森林里消失。⑰“我们都认得哪棵树是自己的祖先。”岜沙人说。⑱有一棵树,将陪伴一个人出生、长大,直至死去。除了葱茏,生命在世间不落任何痕迹。这是我听过的关于人和树最好的故事。⑲那天,夕阳西下,听着山风和鸟鸣,我坐在岜沙的石头上,心想——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应有一棵关系亲密的树,至少一棵。(选自《古典之殇》有删改)18.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引用《诗经》,表明人与树的不解之缘历史悠久,舍前栽种桑、梓承载着父辈美好的期盼,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对树的崇敬。B.回忆祖宅的枣树,枣树见证了一辈又一辈人的成长,默默荫泽家族的生息繁衍。树根植的不仅是童年记忆,更是终身无解的淡淡乡愁。C.引入江南关于香樟树的传说:在南方香樟树伴随着女子从出生到出嫁,最后作为妆奁终身相伴,寄寓着父辈对女儿美好人生的祝福。D.文中表达了对当今人与树、人与自然失去了传统的亲密关系的忧思,他认为要把个人的成长、命运和树、和大自然如过去般联系起来。19.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引用传说,引用民谣,引用民俗,既阐明了树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又使得文章内容生动有趣,富有文化内涵。B.女儿待字闺中对香樟树的感情使用叠音词“窸窸窣窣”来表现,生动、形象、细腻地表现了女儿甜蜜而矛盾的心情。C.“树,在马路上流浪”,运用拟人,写出了树的居无定所,表现了现实生活中人与树的隔阂疏离,表达了无言的哀痛。D.对树与人的关系今昔对比,使文章的主旨从对树人关系的赞美,深入到对现代生活方式尤其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20.请结合文章分析划线句“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这句话的含义。21.作者写贵州岜沙苗寨的经历富有深意,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这样构思的匠心。【答案】18.D19.C20.①没有了树,犹如我们失去了亲属,表达了作者对树远离我们生活的伤感之情;②没有了树,致使我们与故乡越来越疏远,表达了作者的哀伤与无奈之情;③没有了树,致使我们解除了与自然共栖的契约,表达了作者的忧伤之情;④没有了树,致使传统文化逐渐衰落,表达了作者的忧思之情。21.(1)引入贵州岜沙苗寨的见闻感受丰富了文章内容。以此作例证,通过作者亲身的所见、所闻、所感,有力证明了人类与树的亲密关系。就让文章形成了前后呼应,让作者的抒情更加有的放矢。(2)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岁月轮转中,人与树渐行渐远。引出下文对“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应有一棵关系亲密的树。至少一棵”的思考。(3)深化了主题,借这一故事表达了对遵守人与草木共栖的古老契约、珍视人与树亲密关系的呼吁,进一步表达了重拾人与树亲密友好关系的美好期待。(2023秋·广东深圳·高一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北戴河海滨的幻想徐志摩他们都到海边去了。我为左眼发炎不曾去。我独坐在前廊,偎坐在一张安适的大椅内,袒着胸怀,赤着脚,一头的散发,不时有风来撩拂。清晨的晴爽,不曾消醒我初起时睡态;但梦思却半被晓风吹断。我阖紧眼帘内视,只见一斑斑消残的颜色,一似晚霞的余赭,留恋地胶附在天边。廊前的马樱,紫荆,藤萝,青翠的叶与鲜红的花,都将他们的妙影映印在水汀上,幻出幽媚的情态无数;我的臂上与胸前,亦满缀了绿阴的斜纹。从树阴的间隙平望,正见海湾:海波亦似被晨曦唤醒,黄蓝相间的波光,在欣然地舞蹈。滩边不时见白涛涌起,迸射着雪样的水花。浴线内点点的小舟与浴客,水禽似的浮着;幼童的欢叫,与水波拍岸声,与潜涛呜咽声,相间的起伏,竞报一滩的生趣与乐意。但我独坐的廊前,却只是静静的,静静的无甚声响。妩媚的马樱,只是幽幽地微冁着,蝇虫也敛翅不飞。只有远近树里的秋蝉,在纺纱似的垂引他们不尽的长吟。在这不尽的长吟中,我独坐在冥想。难得是寂寞的环境,难得是静定的意境;寂寞中有不可言传的和谐,静默中有无限的创造。我的心灵,比如海滨,生平初度的怒潮,已经渐次地消翳,只剩有疏松的海砂中偶尔的回响,更有残缺的贝壳,反映星月的辉芒。此时摸索潮余的斑痕,追想当时汹涌的情景,是梦或是真,再亦不须辨问,只此眉梢的轻皱,唇边的微哂,已足解释无穷奥绪,深深地蕴伏在灵魂的微纤之中。青年永远趋向反叛,爱好冒险;永远如初度航海者,幻想黄金机缘于浩渺的烟波之外:想割断系岸的绳缆,扯起风帆,欣欣的投入无垠的怀抱。他厌恶的是平安,自喜的是放纵与豪迈。无颜色的生涯,是他目中的荆棘;绝海与凶巘,是他爱取自由的途径。他爱折玫瑰:为他的色香,亦为他冷酷的刺毒。他爱搏狂澜:为他的庄严与伟大,亦为他吞噬一切的天才,最是激发他探险与好奇的动机。他崇拜冲动:不可测,不可节,不可预逆,起,动,消歇皆在无形中,狂飚似的倏忽与猛烈与神秘。他崇拜斗争:从斗争中求剧烈的生命之意义,从斗争中求绝对的实在,在血染的战阵中,呼叫胜利之狂欢或歌败丧的哀曲。幻象消灭是人生里命定的悲剧;青年的幻灭,更是悲剧中的悲剧,夜一般的沉黑,死一般的凶恶。纯粹的,猖狂的热情之火,不同阿拉伯的神灯,只能放射一时的异彩,不能永久地朗照;转瞬间,或许,便已敛熄了最后的焰舌,只留存有限的余烬与残灰,在未灭的余温里自伤与自慰。流水之光,星之光,露珠之光,电之光,在青年的妙目中闪耀,我们不能不惊讶造化者艺术之神奇,然可怖的黑影,倦与哀与饱餍的黑影,同时亦紧紧的跟着时日进行,仿佛是烦恼、痛苦、失败或庸俗的尾曳,亦在转瞬间,彗星似的扫灭了我们最自傲的神辉——流水涸,明星没,露珠散灭,电闪不再!在这艳丽的日辉中,只见愉悦与欢舞与生趣,希望,闪烁的希望,在荡漾,在无穷的碧空中,在绿叶的光泽里,在虫鸟的歌吟中,在青草的摇曳中——夏之荣华,春之成功。春光与希望,是长驻的;自然与人生,是调谐的。在远处有福的山谷内,莲馨花在坡前微笑,稚羊在乱石间跳跃,牧童们,有的吹着芦笛,有的平卧在草地上,仰看交幻的浮游的白云,放射下的青影在初黄的稻田中缥缈地移过。在远处安乐的村中,有妙龄的村姑,在流涧边照映她自制的春裙;口衔烟斗的农夫三四,在预度秋收的丰盈;老妇人们坐在家门外阳光中取暖,她们的周围有不少的儿童,手擎着黄白的钱花在环舞与欢呼。在远——远处的人间,有无限的平安与快乐,无限的春光……在此暂时可以忘却无数的落蕊与残红,亦可以忘却花荫中掉下的枯叶,私语地预告三秋的情意;亦可以忘却苦恼的僵瘪的人间,阳光与雨露的殷勤,不能再恢复他们腮颊上生命的微笑;亦可以忘却纷争的互杀的人间,阳光与雨露的仁慈,不能感化他们凶恶的兽性;亦可以忘却庸俗的卑琐的人间,行云与朝露的丰姿,不能引逗他们刹那间的凝视;亦可以忘却自觉的失望的人间,绚烂的春时与媚草,只能反激他们悲伤的意绪。我亦可以暂时忘却我自身的种种,忘却我童年期清风白水似的天真;忘却我少年期种种虚荣的希冀;忘却我渐次的生命的觉悟;忘却我热烈的理想的寻求;忘却曾经刳割我的灵魂的利刃,炮烙我灵魂的烈焰,摧毁我灵魂的狂飙与暴雨;忘却我的深刻的怨与艾;是的,忘却我的冀与愿;忘却我的恩泽与惠感;忘却我的过去与现在……过去的实在,渐渐地膨胀,渐渐地模糊,渐渐地不可辨认;现在的实在,渐渐地收缩,逼成了意识的一线,细极狭极的一线,又裂成了无数不相连续的黑点……黑点亦渐次地隐翳,幻术似的灭了,灭了,一个可怕的黑暗的空虚……(1924年6月,有删减)22.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远近交错,视听结合,以自然声音衬托出作者所处环境的静谧,表达作者对此种静定环境的珍视与安享。B.作者赞颂青年人热血拼搏、争取自由、追求梦想的精神,同时也指出青年人在遭遇失败或者梦想破灭后容易陷入悲伤失望之中。C.作者没有指明将如何应对理想破灭,却通过对日辉中希望的歌颂、对远处山谷美好景象的描绘,来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和悲伤。D.作者在幻想中模糊了过去和现在的界限,进入一种心无挂碍的虚空状态,表明作者在忘却一切之后最终获得了难得的平和安宁。23.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景物描写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现实与想象交融,以引出后文飞腾的想象。B.文章使用整饬的句式反复铺陈青春的特征,展现了作者内心的丰沛情感与浪潮般的思绪。C.文章将文言与白话、方言与欧化语言熔为一体,展现出华丽典雅又不失流畅潇洒的风格。D.文章综合运用了拟人、比喻、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语言活泼灵动,使得文意摇曳生姿。24.文中划线句子反复述说“忘却”“人间”,请结合文文本分析“人间”的特点。你觉得作者是否想“忘却”这样的“人间”呢?25.本文以幻想为线索,请结合文本分析随着幻想,作者经历了哪些情感变化?【答案】22.D23.C24.第一问“人间”的特点:①“苦恼的僵瘪的人间”“纷争的互杀的人间”“庸俗的卑琐的人间”“自觉的失望的人间”等点明人间有诸多苦恼、纷争、庸俗以及失望。②“阳光与雨露的殷勤”“阳光与雨露的仁慈”“行云与朝露的丰姿”“绚烂的春时与媚草”等又勾勒出人间的生机勃勃与温暖美好。第二问:答案一:作者想“忘却”这样的苦恼纷争的“人间”,希望抛却残酷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憎恶与藐视。答案二:作者并非真想“忘却”“人间”,对于人间的美好,他仍然无限留恋,反复诉说的忘却实则表现出对人间的执着与悲悯。答案三:作者幻想忘却苦恼纷争、庸俗残酷的现实,却又交织着对人间美好的留恋,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理。25.①高亢昂扬之情。作者富有诗意地赞美青春的反叛与冒险,自由与拼搏,冲动与斗争,表达出作者对青春的无限的珍视与激赏之情。②悲痛哀伤之情。作者由幻象命定消灭而联想到青春也将幻灭,青春的热情终将消退,表达了作者对青春逝去的哀婉与理想破灭的悲哀。③憧憬向往之情。作者幻想在远处有福的山谷是一处充满无限的平安与快乐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与憧憬。④迷茫空虚之情。作者越是想要忘记,越是难以抹去人生理想破灭的伤痛,在现实中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而感到迷茫和空虚。(2023秋·上海浦东新·高一华师大二附中校考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玉皇山郁达夫①建炎南渡,推崇道教,甚至官位之中,也有宫观提举的一目;而上皇、太后、宫妃、藩主等退隐之所,大抵都是道观,一脉相沿,按理而讲,杭州是应该成为道教的中心区域的,但事实上却又不然。《西湖游览志》里所说的那些城内外的胜迹道院,现在大都只变了一个地名,院且不存,更哪里来的道士?②西湖边上,住道士的大寺观,为一般人所知道而且有时也去去的,北山只有一个黄龙洞,南山当然要推玉皇山了。③玉皇山屹立在西湖与钱塘江之间,地势和南北高峰堪称鼎足;登高一望,西北看得尽西湖的烟波云影,与围绕在湖上的一带山峰;西南是之江,叶叶风帆,有招之即来,挥之便去之势;向东展望海门,一点箕峰,两派潮路,气象更加雄伟;至于隔岸的越山,江边的巨塔,因为是居高临下的关系,俯视下去,倒觉得卑卑不足道了。像这样的一座玉皇山,而又近在城南尺五之间,阖城的人,全湖的眼,天天在看它,照常识来判断,当然应该成为湖上第一个名区的,可是香火却终于没有灵隐三竺那么的兴旺,我在私下,实在有点儿为它抱不平。④细想想,玉皇山的所以不能和灵隐三竺一样的兴盛,理由自然是有的,就是因为它的高,它的孤峰独立,不和其他的低峦浅阜联结在一道。特立独行之士,孤高傲物之辈,大抵不为世谅,终不免饮恨而终的事例,就可以以这玉皇山的冷落来作证明。⑤惟其太高,惟其太孤独了,所以玉皇山上自古迄今,终于只有一个冷落的道观;既没有名人雅士的题咏名篇,也没有豪绅富室的捐输施舍,以致弄得千余年来,这一座襟长江而带西湖的玉柱高峰,志书也没有一部。光绪年间,听说曾经有一位监院的道士托人编撰过一册薄薄的《玉皇山志》的,但它的目的,只在搜集公文案牍而已,记兴革,述山川的文字是没有的,与其称它作志,倒还不如说它是契据的好。⑥我闲时上山去,于登眺之余,每想让出几个月的工夫来,为这一座山,为这一座山上的寺观,抄集些像志书材料的东西;可是蓄志多年,看书也看得不少,但所得的结果,也仅仅二三则而已。这山唐时为玉柱峰,建有玉龙道院;宋时为玉龙山,或单称龙山,以与东面的凤凰山相对,使符郭璞“龙飞凤舞到钱塘”之句;入明无为宗师创建福星观,供奉玉皇上帝,始有“玉皇山”的这一个名字。清康熙年间,两浙总督李敏达公,信堪舆之说,以为离龙回首,所以城中火患频仍,就在山头开了日月两池,山腰造了七只铁缸,以像北斗七星之像,合之紫阳山上的坎卦石和北城的水星阁,作了一个大大的镇火灾的迷阵,于是玉皇山上的七星缸也就著名了。洪杨时毁后,又由杨昌濬总督重修了一次,现在的道观,却是最近的监院紫东李道士的中兴工业,听说已经花去了十余万金钱,还没有完工哩。这是玉皇山寺观兴废的大略,系道士向我述说的历史;而田汝成的《游览志》里之所记,却又有点不同,他说:“龙山一名卧龙山,又名龙华山,与上下石龙相接。山北有鸿雁池,其东为白塔岭。上有天真禅寺,梁龙德中钱王建寺,今惟一庵存焉。山腰为登云台,又名拜郊台,盖钱王僭郊天地之所也。宋籍田在山麓天龙寺下,中阜规圆,环以沟塍,作八卦状,俗称九宫八卦田,至今不紊。山旁有宋郊坛。”⑦关于玉皇山的历史,大约尽于此了。⑧玉皇山的坏处,实在也就是它的好处。因为平常不大有人去,因为山高难以攀登,所以你若想去一游,不会遇到成千成万的下级游人,如吴山的五狼八豹之类。并且紫来洞新开,东面由长桥而去的一条登山大道新辟,你只教有兴致,有走三里山路的脚力,上去花它一整天的工夫,看看长江,看看湖面,便可以把一切的世俗烦恼,一例都消得干干净净。我平时爱上吴山,可以借登高的远望而消胸中的块垒,可是块垒大了,几杯薄酒和小小的吴山,还消它不得的时候,就只好上玉皇山去。所以我说,玉皇山在杭州,倒像是我的一部秘藏之书;东坡食蚝,还有私意,我在这里倒真吐露了我的肺腑衷情。一九三五年十一月(有删改)26.概括第③段作者替玉皇山抱不平的原因。27.第⑥段与下文划线句都在游记中加入历史介绍,比较二者作用上的异同。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姚鼐《登泰山记》(节选)28.有人评价郁达夫的游记散文带有“遁世情怀(逃离人世,避开世俗之意)”,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答案】26.(1)地势高,有居高临下的优越感,登高可尽览周边自然风光;(2)离城近,便于游览。27.郁达夫游记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丰富的历史文化做依托,对其来历作细致的考证。本文作者用大段笔墨追溯了玉皇山自唐宋清三代再到如今的名称改变和修缮情况,使文章内容更具加详实可信,增强了文章的文化色彩和历史底蕴。《登泰山记》作者从地理环境着笔,写登泰山的经过,作者巧妙地利用介绍山谷而引出“环水”“天门溪水”等历史知识,在介绍有关的地理知识的同时,增加了对历史的介绍,使考证更加确凿可靠。28.(1)作者选取“玉皇山”这一道观作为游览观赏的去处,取其幽静偏僻,借以消解胸中块垒,吐露肺腑衷情,体现出对于当时的社会动荡,郁达夫采用的是回避的态度。(2)作者在游记中加入大量的历史介绍,以丰富的历史文化做依托,重视对景点历史的探寻,愿意与原住民对话,探究景物背后的历史文化意义,这也是一种避开世俗之意。(3)山水的壮美吸引了作家,再加上当时社会动荡的现实,使其想要在山水中暂时平静内心,在山水中求得灵魂的慰籍。二、文学类阅读-双文本(2022秋·浙江·高一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文本一:遍地应答韩少功打开院子的后门,从一棵挂满红叶的老树下穿过,就可以下水游泳了。风平浪静之时,湖面不再是水波的拼凑,而是一块巨大的整体镜面,让人不知如何是好。你在水这边敲一敲,水那边似乎也会震动。你在水这边挠一挠,水那边似乎也会发痒。若是有一条小船压过来,压得水平线撑不住,镜面就可能倾斜甚至翘起——这种担心一度让我紧张。在这个时候下水难免有些踌躇,有些心怯。扑通一声,令宝贵的镜面破碎,实为一大暴行。好在碎片经过一阵揉挤,一阵折叠,一阵摇荡,只要泳者停止不动,待倒影从层层褶皱中逐一释放,渐次舒展和平复,湖面又会归于平滑的极目一镜。在通向山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