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沙雅县2024届中考历史仿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新疆阿克苏沙雅县2024届中考历史仿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新疆阿克苏沙雅县2024届中考历史仿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新疆阿克苏沙雅县2024届中考历史仿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新疆阿克苏沙雅县2024届中考历史仿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疆阿克苏沙雅县2024届中考历史仿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他学习的主题是()A.侵略与抗争 B.近代化探索C.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D.多民族国家的统一2.20世纪上半期,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中国都卷入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国都是战胜国B.一战后在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上都获取了很多利益C.中国的抗战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D.苏联、美国和中国在二战中联合对日作战3.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如果说国藩开辟了西化之路的话,左宗棠和李鸿章则是斗志昂扬地紧握西化的火把。”材料中的“西化”指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4.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以下关于这一时间表述正确的是()A.属于公元前5世纪初 B.属于公元前5世纪末C.属于公元前6世纪初 D.属于公元前6世纪末5.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以下科技发明属于宋代的是()①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改进造纸术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6.《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倘自由民打地位较高者之(脸)颊,则应于集会中以牛鞭之六十下。这一法律条文表明法典()A.不保护自由民的尊严 B.禁止了执行者随意量刑C.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 D.维护全体自由民的利益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提到中国近代的一场战争,说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是海军的出场和角逐。……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这场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8.“……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这说明中世纪西欧城市出现后多是作为()A.政治中心B.文化中心C.军事重镇D.经济中心9.2019年是西藏百万翻身农奴得解放60周年,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成为正式的行政区是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10.下图所示内容体现了A.世界各国空前团结B.世界贸易自由化完全实现C.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活动D.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11.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我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负责监察事务的官员是A.丞相 B.刺史 C.太尉 D.御史大夫12.四川农民张永贵在日记中写道:7月9日,菜子大队第二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大会,讨论本队土地经营实行哪一种方式。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包产到户……。该日记反映的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13.史学家常把1916年至1927年成为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其主要依据是这一时期A.帝制复辟B.军阀混战C.日本侵华D.东北易帜14.明清时期,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下列属于清朝强化君主集权措施的是A.完善三省六部制B.废除丞相制度C.设置厂卫机构D.设立军机处15.某同学利用下边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西汉强化监察制度C.唐朝创新中央官制D.明朝加强专制统治16.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实行“郡国并行制和内外朝制”;孝文帝“采用汉制,习儒家经典”;武则天“设武举、开殿试”;清雍正“以军机处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历代帝王这样做的目的是()A.为了政治改革的顺利进行B.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C.为了预防官员的贪污腐败D.为了彰显皇帝的特权地位17.18世纪中期,英国人用马车在脏分兮的路上或者用风力和水力在海上将货物缓慢地运到市场。到1850年,火车冒着蒸汽在英国2000英里的铁轨上轰鸣运行,将人和货物迅速、便宜、可靠地运到分布在各地的车站,给制造业、商业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是A.改变了生产方式B.提高了运输能力C.促进了城市发展D.加剧了环境污染18.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就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这些石碑上的“条款”来自A.《查士丁尼法典》 B.《汉漠拉比法典》C.《权利法案》 D.《资本论》19.日本宋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下列成就不能支持此结论的是()A.造纸术的发明 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D.指南针用于航海20.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不包括(

)A.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提出向西方学习 D.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21.民主建国会中央主任委员黄炎培,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不愿在政府中任职。新中国成立后,他欣然就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吸引黄炎培出山的主要原因是新中国实行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22.蒙古对亚欧大陆的征服成就了一个伟大的世界帝国,日本学者杉山正明称这一时期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交流”。下列史实可以说明此观点的是A.蒙古帝国分成四大汗国 B.阿拉伯商人在蒙古帝国境内经商C.元朝境内实行四等人制 D.忽必烈派军队跨海远征日本23.为了民族解放,“为抗战发出怒吼”,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写的歌曲是A.《毕业歌》B.《松花江上》C.《黄河大合唱》D.《义勇军进行曲》24.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是A.仁B.“兼爱”“非攻”C.有教无类D.“无为而治”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战国后期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修建了________,它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隋炀帝下令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________,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26.历史的记忆,需要特定形式的传承。“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将“”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历史价值的评价。“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宣读《和平宣言》,我们永远铭记的国殇是。27.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_____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_____”的建党建军原则。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当代历史正剧《汉武大帝》(1)汉武帝是个有为君主,请你说说他的开创性的贡献。材料二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2)举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把“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的史实2例并加以说明。材料三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中国发展的实践证明…邓小平同志不愧为中国改革开放的。——(3)结合史实,请你回答这样评价邓小平的理由。29.(6分)材料阅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也不能在和平期间维持常备军.材料二:“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材料三: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他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且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材料一出自哪个文献?这一文献的发表有何意义?这个国家成为19世纪上半期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因?材料二出自哪个文件?该文件宣称“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在哪些权利上体现出来?后来这个国家有发表了什么文献来巩固革命的成果?材料三出自哪个文献?这一文献的发表有何意义?中国也有一个和上述性质相同的文献是什么?30.(7分)大国崛起,因素众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各方面的巨变,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心(思想)的变化,下面两个人物就是引起人心巨变的代表。但丁: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新世纪笫一位诗人。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根据材料一,举出近代欧洲影响“人心巨变”的两件重大事件。材料二:英囯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材料二中英国“新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依据哪部法律文献而确立?根据材料二分析这种新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影响。材料三:美国前总统布什在演讲中说:“人类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对统治者的驯服,因为只要驯服他们,他们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从布什的话,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总统的权利是受到限制的,你知道把美国总统送进笼子里的美国早期法律是哪部?该法律体现哪一政治原则?材料四:然而到19世纪60年代,俄国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资本的年代》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60年代俄国“关键弱点”是什么?俄国是怎样解决“关键弱点”的?解决后的俄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根本变化?材料五:“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到日本)的,从此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1868年,一位日本官员话根倨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人为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进行了改革,改革中日本学习“西洋文明”的内容有哪些?这次改革对日本发展有何积极作用?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成大国崛起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内外交困,19世纪60---90年代,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与“求富”;19世纪末维新派的主张是变法维新;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开启了民主共和时代;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创造了民主科学时代;这四场运动体现了中国近代化探索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逐步深入,曲折发展的过程。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抓住题干图表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图表中四场运动体现了中国近代化探索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逐步深入,曲折发展的过程。2、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被驳回,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国内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使中国又回到被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所以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AC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3、A【解析】

依据题干“如果说国藩开辟了西化之路的话,左宗棠和李鸿章则是斗志昂扬地紧握西化的火把”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都是洋务运动的代表,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技术和设备的内容,是近代化的开端,A项符合题意;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不涉及题干的人物,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4、D【解析】

依据题干“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的纪年法从大数到小数,故公元前509年即6世纪末。D项符合题意。排除ABC三项,故选择D。【点睛】公元纪年方法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公元前”纪年法是从大数往小数数。如公元前509年就是公元前6世纪末;从公元前499年就是公元前5世纪初;“公元”多少年正好相反,如公元509年就是公元6世纪初。5、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北宋毕昇;改进造纸术的是东汉的蔡伦;宋代出现用于航海的指南针;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所以①③属于宋代的成就,故选B。6、C【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为了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和奴隶制社会秩序,汉谟拉比颁布了一部成文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自由民地位较高者犯法,应于集会中以牛皮鞭之六十下”,规定了处罚地点和处罚方式和数量。《汉谟拉比法典》中的这项规定突出地说明该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故选C。7、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材料中的关键词“海军、黄海海面”等,我们可判断出这是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的黄海大战,所以答案是D。8、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时期,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生产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那些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题干材料说明了中世纪西欧城市出现后多是作为经济中心,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故选D。9、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设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标志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选项C符合题意;唐朝是西藏称吐蕃,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亚洲基础投资银行成立”,举办“G20峰会”,体现了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活动,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与图片材料无关。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11、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御史大夫是秦朝时期负责监察事务的官员。因此D正确。丞相分管行政,太尉分管军事,因此AC错误。刺史是西汉设立的监察地方的机构,晚于秦朝,因此B错误,综上故选D。12、D【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包产到户”可知,该日记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项。故选D。13、B【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之后死去,北洋军阀分裂,中国进入军阀混战时期。1926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1927年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军阀割据的混战局面基本结束。B项符合题意;A项不合题意;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失败,开始侵华。C项不合题意;1927年张学良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党形式上统一了中国。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14、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在地上,拿笔记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是唐朝的政治制度,BC项是明朝加强君主集权的措施。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5、C【解析】

通过观察图片,可知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故答案选C。16、B【解析】

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实行“郡国并行制和内外朝制”;孝文帝“采用汉制,习儒家经典”;武则天“设武举、开殿试”;清雍正“以军机处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都是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ACD都具有片面性。所以答案选B。17、B【解析】题干的“18世纪中期,英国人用马车在脏分兮的路上或者用风力和水力在海上将货物缓慢地运到市场。到1850年,火车冒着蒸汽在英国2000英里的铁轨上轰鸣运行,将人和货物迅速、便宜、可靠地运到分布在各地的车站,给制造业、商业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表明工业革命中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提高了运输能力,故B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涉及运输问题,与改变了生产方式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促进了城市发展和加剧了环境污染与题干材料无关,故BC不符合题意。故选B。18、B【解析】

依据“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结合课本所学,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B项符合题意;公元529年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编成《查士丁尼法典》,A项不合题意;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C项不合题意;1849年马克思在伦敦完成了《资本论》,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19、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前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宋代,人们发明了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而我国在西汉末年就发明了造纸术,A项不能说明“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这一结论,符合题意;BCD三项都能说明这一结论,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是否定性选择题,做这种题型时,一定要将“错误”、“不正确”、“没有”、“不支持”、“不包括”、“无关的”、不属于”等词语勾画住,提醒自己不要选成“对的”。还需熟悉宋代居于领先世界科技成就的表现,逐项进行分析,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20、C【解析】

从题型而言属于否定式选择题宜用排除法,材料问题强调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依据所学可直接判断出俄国农奴制改革没有提出向西方学习,C项只符合日本明治维新的特征。故C符合题意。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改革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此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都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故ABD三项是二者的共同点,不符合题意。故选C。21、B【解析】

依据题干“民主建国会中央主任委员黄炎培,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不愿在政府中任职。新中国成立后,他欣然就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可知黄炎培属于民主党派人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属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与题干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党制度,故B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故C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主要反映的是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确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2、B【解析】

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阿拉伯商人在蒙古帝国境内经商反映了蒙古的远征促进了亚欧大陆国家、地区之间的交流,故B正确,蒙古帝国分成四大汗国与题干“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交流”并没有直接关系,故A错误,元朝境内实行四等人制,体现了元朝的民族歧视政策,不利于民族交流,故C错误;忽必烈派军队远征日本,结果以失败而终,故D错误。故选B。23、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作于1939年3月,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对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是田汉词,聂耳曲,B项词曲作者是张寒晖,D项是田汉词,聂耳曲。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24、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的孔子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因此“有教无类”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思想。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要有爱心;选项B.“兼爱”“非攻”,是墨家的思想主张;选项D.“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主张;所以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都江堰大运河【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后期,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修建了都江堰,它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隋炀帝下令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26、(1)仁。(2)《史记》。(3)南京大屠杀。【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历史价值的评价。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史事。(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宣读《和平宣言》,我们永远铭记的国殇是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时间长达六周,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式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这就是南京大屠杀。27、古田政治建军【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田会议是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在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召开的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因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这次会议也称为古田会议。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颁布“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辟丝绸之路等。(2)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农民分得了土地,巩固了人民政权;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进行三大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任2例)(3)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的南方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人新阶段。【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形成内外朝制、创设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西域纳入统治范围,开辟丝绸之路等。(2)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把“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的史实有:一五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分得了土地,巩固了人民政权;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文革后,掀起思想解放运动,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迅速从“以阶级争斗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回答了长期以来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人新阶段。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既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和的稳定,为中国的统一大业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29、(1)《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2)《人权宣言》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少一条全扣)《拿破仑法典》(3)《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美国诞生)(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解析】

(1)依据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也不能在和平期间维持常备军”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这个国家成为19世纪上半期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出自《人权宣言》,该文件宣称“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在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等权利上体现出来,后来这个国家发表了《拿破仑法典》来巩固革命的成果。(3)依据材料三“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他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且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76年7月4日,美国大陆会议颁布《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美国诞生。(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也有一个和上述性质相同的文献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30、(1)文艺复兴,启蒙思想运动。(2)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开放的环境,英国和平地实现现代化。(3)1787年联邦宪法,三权分立(或分权制衡)。(4)农奴制危机(或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废除农奴制改革(或1861改革)。俄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5)“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文明开化等。日本摆脱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6)思想解放,制度创新,法律保障,改革开放。【解析】

(1)据材料一“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各方面的巨变,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心(思想)的变化,下面两个人物就是引起人心巨变的代表。但丁: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新世纪笫一位诗人。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欧洲影响“人心巨变”的两件重大事件是文艺复兴,启蒙思想运动。近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