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_第1页
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_第2页
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_第3页
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_第4页
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二、解释:1、神话2、神话的历史化三、填空TOC\o"1-5"\h\z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 、 、 、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 、 和 ,它保存在 中。四、简答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五、论述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第二章《诗经》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二、解释:1、风雅颂2、赋比兴3、四家诗三、填空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年间的篇作品。2、《诗经》本来只称 ,或连其诗篇数称 ,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3、《诗经》是按 、 、 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4、《诗经》共有 、 、 、 、 等十五“国风”,共 篇。5、《诗经》中的“雅”分 和 ,前者有 篇,后者有 篇,共篇。6、《诗经》中的“颂”包括 颂、 颂、 颂,它们分别有 篇、 篇和篇作品,共40篇。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 、 、 、 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 和 。现在流传下来的是 ,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毛诗正义》是西汉 传,东汉笺,唐 疏。《诗集传》是南宋 注的。TOC\o"1-5"\h\z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 、 、 、 、 和。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 、 、 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 、 、 ,它们和 、 、 合称为诗之“六义”。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 ”,“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 、 、 、 和 5篇。四、简答1、《诗经》是怎样编定成书的?《诗经》中作品的年代和作者情况如何?2、你同意“孔子删诗”的说法吗?为什么?3、《诗经》主要包括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是举代表作品进行说明。4、《诗经》反映周民族发祥、发展的史诗有哪几篇作品?请简述它们的内容。5、《七月》一是诗怎样描写奴隶的痛苦生活的?6、分析《采薇》末章的艺术特色。7、讲析《东山》。五、论述1、《诗经》最为精华的部分是“国风”中的民歌和雅诗中的“怨刺诗”。就你所知,谈谈它们所反映的内容。2、举例说明《诗经》作品的艺术成就。3、论述《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4、分析《关雎》的艺术特色。5、分析《氓》诗中女主人公的形象。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一、熟读《晋公子重耳之亡》、《勾践灭吴》、《苏秦始将连横》,并分析其结构和艺术特色。二、解释:1、叙事散文2、《左传》3、《国语》4、《战国策》三、填空TOC\o"1-5"\h\z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是 。2、反映我国早期记事记言的文字由简到繁的发展标志是 。3、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的是 。4、被司马迁称为“礼义之大宗”的是 。5、《左传》记事起于 年,止于 年。6、《左传》描写的重大战争有 、 、 、 、7、叙事散文中以记言为主的著作是 。8、突出表现纵横家思想和纵横家人生观的史书是 。四、简答1、怎样理解历史意识的产生和叙事散文的萌生与成熟?2、《左传》的叙事特征有哪些?3、《国语》的文学成就应当从哪几个方面去认识?五、论述1、简述《战国策》人物形象塑造的文学性。2、试论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一、解释:1、说理散文2、百家争鸣3、《论语》4、《孟子》5、《庄子》6、《荀子》7、《韩非子》二、填空TOC\o"1-5"\h\z1、《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是 。2、《老子》的文学性主要表现于哲学表述中的 。3、表明我国说理散文已经成熟的是 、 。4、《孟子》散文的特点是 。5、“养气说”的本质意义是 。6、“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庄子 。7、“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的意思是 。

8、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是 。9、先秦作家中大量引用寓言故事说明事理的是 。10、我国说理文的主要模式是成熟于战国后期的三、简答1、《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体现于哪几个方面?2、怎样理解《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3、《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各有什么特色?四、论述试论先秦说理散文对后世的影响。第五章屈原与《楚辞》一、熟读并讲析《离骚》(力争背诵);默写并赏析《国殇》。二、解释:1、《楚辞》2、《离骚》填空填空1、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源头的是TOC\o"1-5"\h\z2、屈赋的代表作品是、 、 、 、 。3、从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中我们基本可以认定屈原的作品共篇。4、屈原在《离骚》中所创造的象征手法是5、被称为骚体的屈原作品在形式上的特点是6、屈原所作的一组抒情诗歌的总称是 。7、“天问”意思是 。8、宋玉的代表作品有四、简答1、你怎样理解《离骚》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2、《楚辞》在艺术上的新境界表现在那几个方面?3、如何看待宋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五、论述1、屈原《离骚》中的爱国精神。2、屈原《九歌》和《九章》的主要内容。第二编秦汉文学绪论一、填空1、西汉作家群体的再度生成大约在 和 时期。2、汉赋和 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汉宣帝时, 等人用诵读奇文等方法为太子治病。东汉时,王逸则写出了《 》的研究著作。3、汉初以招致文士闻名的诸侯王有 、 、和 。4、 曾令淮南王刘安为《 》一书作注解,其宾客还集体创作了《 》一书。5、汉代 、 、 等文化机构的设立,为稳定已生成的作家群体发挥了积极作用。6、言“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的人是 , 则说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后者选自《 》。7、汉代文人贵于名行,为实现理想不惜牺牲自己,因此他们的作品贯穿着一种 、 的精神,保持着 的格调。8、汉代文学从对 的批判发轫,经昌盛期的 ,最后以对 的批判而告终。9、汉代文人的地位经历了一个从 到 、再到的演变过程。10、汉代文学与先秦楚地文学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所以一开始就具有 色彩。东汉以后,文学作品的精神日益增强,辞赋创作中,班彪的《 》、班昭的《 》、 的《述行赋》、 的《刺世疾邪赋》都是现实性很强的作品。11、西汉的学校教育是 时期经 倡导后发展起来的。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两汉文学思潮很少超越的藩篱,《 》中主张诗歌“ , ”等观点,成为汉代文学思潮的灵魂和主调。12、 是汉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和之间。骚体赋的代表作有贾谊的《》,的《 》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 的作品代表了新体赋的最高成就, 的《归田赋》则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13、司马迁的《史记》开辟了 文学的新纪元,《 》是历史演义小说的滥觞, 的《》可视为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游记。14,汉代文学的发展可划分为期、 期、 期和期四个阶段。二、简答1、试析秦代文学创作的情况及其原因。2、简述汉代文人地位的演变过程。3、简析汉代文学经由批判,到歌功颂德,再到批判的发展演变历程。4、简述汉赋的源流、分工和合流。5、简述汉代文学的分期及其代表文学样式、作家和作品。三、论述1、试述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2、分析汉代文学激扬高昂格调的形成原因。3、试论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4、简述秦汉文学的概貌。第一章秦汉政论散文一、背诵默写篇目:《谏逐客书》二、解释:1、《吕氏春秋》2、李斯3、《过秦论》4、《淮南子》5、《论衡》三、填空1、秦统一全国之前,秦相 召集门客编成《吕氏春秋》一书。全书分《 》、《 》、《 》,再加一篇序文,共篇,二十多万言。《汉书·艺文志》把它列为“ ”,其中主要包含了 、 、等家的思想。2、《吕氏春秋》是一篇优秀的文学散文,其《 》篇讲了“圣人之治天下也,必先公”的道理,《 》篇则讲了音乐的产生、本质和功用等,有《》的文风。文章中也用了大量寓言,其《 》篇为了说明“因时变法”的主张,连用了“ ”、“ ”和“刻舟求剑”三个寓言。3、 先生曾言:“秦代文章, 一人而已”。《 》是他的代表作,全文共分段,最精彩部分是段。4、西汉初年的陆贾曾著文12篇纵论秦汉之得失等内容,号为《 》。《汉书·艺文志》则记载了贾谊散文共计篇,收录于《 》。5、代表汉初政论散文最高成就者是 ,他的作品可分为 、 、 三类,头二类的代表作品分别为《 》、《 》和《 》。《论贵粟疏》是 的作品,它上承《 》而发,进一步指陈了务民贵粟的主张。6、《过秦论》是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内容分为篇,全文结尾时留下一个野谚,叫“,”7、《淮南子》原称《》,东汉评此书,认为“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显然是汉初思想的继续。其《》篇前后引用了十几个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来进行说理;其《要略》篇运用大量句子,与陆贾、等人的文章共开了后世之先河。8、董仲舒的《 》三篇是优秀的政论散文,《 》一文则艰涩枯燥;刘向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品有《 》、《 》等,整理古籍时写成的《 》也见解深刻,文笔生动。9、西汉散文创作极其繁荣,司马如的《 》,东方朔的《 》、桓宽的《 》及扬雄的《 》、《 》等俱为名篇。10、 、 和 被并称为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11、王充政论散文的代表作是《 》,全书共篇,现存少一篇《 》。此书以 为写作宗旨,最能代表这种思想的有“ ”、“ ”、《 》、《 》等篇。12、王符的政论散文《 》成书于 ,是一部 之作,其《 》篇与汉代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有异曲同工之妙。《 》篇则批判了靡丽浮华的文风。四、简答1、简述《吕氏春秋》的说理方式和艺术成就。2、简述《谏逐客书》的创作缘由和特点。3、简述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4、简述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5、简述董仲舒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6、简述《潜夫论》内容及其艺术特点。五、论述1、试以《过秦论》一文分析贾谊专题政论文的写作特点。2、简析刘向散文创作的成就。3、简析西汉散文的演变过程。4、试述秦及汉初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5、分析王充散文的艺术特色。第二章汉代辞赋一、背诵默写篇目:《刺世疾邪赋》二、解释:1、骚体赋2、新体赋3、京都大赋4、抒情小赋5、《七发》6、司马相如7、王褒8、扬雄9、《两都赋》10、赵壹三、填空1、“彼寻常之汙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这句话选自贾谊的《 》,此文是以 写成的一篇抒怀之作。作者的另一篇赋作《 》,阐明了自己对生死、祸福达观的态度,表现出鲜明的 倾向。2、枚乘是 群体的杰出代表,《 》载乘赋九篇,其《 》、《 》均为前人所称道,然而以《 》最为著名。3、《七发》对先秦文学多有借鉴,其中涉及劝谏楚太子的养生理论和《 》的论述相关,而《七发》一文的理论渊源可以从《 》找出。TOC\o"1-5"\h\z4、《七发》在体制上沿袭了《 》的《 》和《 》,区别是《七发》把铺排对象作为 因素加以了处理。《七发》一文中以 一段的描写最为精彩,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把描写对象写成是一支声势显赫的 。5、《七发》辞藻繁富,多用 和 ,以叙事写物为主,是一篇完整的 赋。在它以后以七段成篇的赋成为一种专门文体,号称“ ”。6、 去世和 继位,是汉代文学由初期进入盛期的转折点,这一时期文坛上以赋见称的作家有 、 、 等。7、司马相如的代表作是《 》和《 》,此外还有抒发对秦迅速败亡的《 》,针砭崇尚神仙之事的《 》,号称历代宫怨作品之祖的《 》,还有《 》、《难蜀父老》等等作品。8、在《子虚赋》、《上林赋》中,作者虚构了 、 和 三人。文章结构,都是篇首几段用 领起,中间用 铺叙,篇末又用 结尾。作品句法灵活,用了许多 ,并间杂 。描写景物时,大量采用了 ,如描写游猎主要用 ,这就使得文章音节短促,应接不暇,文采斑驳陆离。9、汉武帝以后至 、 时,文坛重又焕发异彩。其中以赋名世并影响后代文坛的当推王褒和, 、 父子的汉赋作品也颇有文采。10、汉宣帝时,上层社会发生了一场关于 乃至 的讨论。在这场辩论中,宣帝指出了某些不以为宗旨的文学作品存在的合理性,对以为旨归的 流派给予了必要的肯定。在这种思潮支持下,以“ ”为特征的赋,取得了较大成绩。TOC\o"1-5"\h\z11、王褒的赋作主要有《 》和《 》。扬雄赋作中,《 》实开了后世京都赋的先河,《 》、《 》、《 》、《 》四篇是他的代表作。刘向的赋多不出《》窠臼,刘歆的《 》对后来的述行言志作品较有影响。上述赋中,是西汉文坛具有“辩丽可喜”、“虞说耳目”特点的代表作是《 》。12、东汉初年,面对都洛、都雍的争论, 作了《 》,这篇作品是东汉赋风转变的重要标志。京都赋题材中,影响最大的当推的《》,的《 》也占有一席之地, 的《 》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才能,为作者赢得“辞赋英杰”的声誉。13、东汉抒情赋主要分为 和 两类。前者开了后代文学的先声,其殿军人物是 ,代表作品为《 》。另外,的《 》和的《 》也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为后者注入巨大活力的人物是,除了大赋作品,他也写了《 》、《 》等抒情之作。此类作品中, 的《 》是东汉早期的重要作品, 的《 》和它在基本精神上多有相承。东汉末年, 创作的《 》、《 》等此类作品也别具特色。四、简答1、简述汉赋的发展脉胳。2、汉代骚体赋、大赋和抒情赋各有什么特点。3、简析贾谊骚体赋作品及创作特点。4、简析司马相如的《长门赋》。5、简述宣、成二帝时西汉文坛的勃兴及其表现。6、简述扬雄生平及其赋作。7、简析王褒《洞箫赋》的内容及艺术成就。8、简述东汉抒情赋的分类及其代表作家、作品。9、简析张衡的抒情赋及其成就。10、简析赵壹的抒情赋及其成就。五、论述1、试论枚乘新体赋《七发》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2、试论《子虚赋》、《上林赋》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点。3、论班固的《两都赋》。4、试论东汉抒情赋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表现。5、试论汉赋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发展阶段。第三章秦汉叙事散文一、解释:1、司马迁2、《史记》3、《汉书》4、《吴越春秋》4《封禅仪记》。二、填空1、现存的秦代刻石文共有 篇,大都出自 之手。它们分别是 、 、 、 、 、 、 。其中除 刻石为两句一韵外,其余6篇皆为 一韵。2、西汉散文发展中出现了以剖白个人思想心迹为主的体散文,代表著作有邹阳的《 》、枚乘的《 》、司马迁的《 》和杨恽的《 》等。3、刘向一生有著作多种,其中《 》、《 》等书的部分篇目具有小说的意味,实开了六朝《世说新语》类小说之先河。4、《史记》代表了古代 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先生在《 》中称它是5、司马迁,字 ,汉代成就最高的散文家。少年时曾随学习古文《》,向学习公羊派《 》。后任 ,并参与制定了《 》,因 案被处以宫刑。征和二年(前91年)最终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共历时年。6、司马迁曾在 》中提及其修史的宗旨是:“ , , ”。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描写 为中心的通史,全书由 、 、 、 、组成,记述了从至年间大约年的兴衰沿革史。8、东汉 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 史,它在 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9、和《史记》 的笔法不同,《汉书》重视 ,行文 ,从而形成和《史记》迥然有别的风格。10、《吴越春秋》是成书于的一部散文,作者是。其书今存卷,主要叙述 的故事。它在体例上兼有和 史书的特点,是 的雏形。11、成书于 的历史散文《 》内容许多与《吴越春秋》相同。它们都以 为主线索,又都出自文人之手,因而也都带有鲜明的 的特点。12、东汉碑文和代文有渊源关系。崔瑗的《 》用简洁的文字展示了的学问品格。的《 》则短小精悍,多用偶语,妙语天成。的碑文在东汉最为著名,代表作是《 》和《 》。13、 的《 》是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游记,后来的《 》、《 》在笔法上和它多有相似之处。三、简答1、简述秦代刻石文。2、简述刘向叙事散文的成就。3、简述司马迁的生平和他写作《史记》的密切关系。4、简述《史记》的成书和体例特征。5、简述《史记》所弘扬的人文精神。6、简析《汉书·苏武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7、简述《吴越春秋》的内容及写作特点。8、简说《吴越春秋》和《越绝书》的异同。9、简述东汉碑文的发展及表现。四、论述1、试论《史记》的叙事艺术。2、试论《史记》在人物刻画方面的特点。3、试论《史记》的风格特征。4、怎样理解鲁迅先生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5、试以《项羽本纪》篇为例,分析说明《史记》的艺术手法。6、试述《史记》的地位及其影响。7、试析《汉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第四章两汉乐府诗一、背诵默写篇目:《有所思》、《上邪》、《陌上桑》、《十五从军征》、《上山采蘼芜》、《羽林郎》。二、解释:1、汉乐府2、《乐府诗集》3、寓言诗三、填空1、两汉乐府诗是指由 或相当于 职能的 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2、乐府的行政长官叫 ,隶属于。西汉另一掌管音乐的机构是 ,隶属于 ,主管。3、最初用楚声演唱的乐府诗是《 》十七章,另外, 的《 》在祭祀沛宫原庙时也用楚声演唱。4、乐府的职能、地位在时进一步加强,至末年,乐府人员多达八百余人, 登基后,下诏罢乐府官,裁减乐府人员。5、东汉管理音乐的机关分属两个系统,一个是 ,一个是 ,后者在 时已有,实际上发挥了西汉 的作用。6、沈约编篡《 》时,其《》篇收录了大量两汉乐府诗。宋人编的《 》,把汉代至的TOC\o"1-5"\h\z乐府诗搜集起来,共分为十二类。其中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 、 、 和 中,而以 数量最多。7、现在所能见到的两汉乐府诗,可以认定是西汉作品的有:《》、《 》17章、《 》19章和《 》18首等等。8、相和歌辞中对人民苦与乐的反差进行了深刻揭示,其代表作分别是:苦有《》、《 》、《 》等,乐有《》、《 》、《 》等。《 》中“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的描写对后世小说《 》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9、两汉乐府诗在表现人世间的苦与乐、两性关系的爱与恨时,受《 》影响较深,有 、 的余韵;而在抒发乐生恶死的愿望时,主要继承了 的传统,是《 》、《 》的遗响。10、两汉乐府诗都是“ 、 ”的,诗中既有诗,也有诗,其中以诗的成就最为突出。11、两汉乐府寓言诗可划分为 类型,主要作品有:《 》、《 》、《 》、《 》、《 》等等。12、汉高祖刘邦的《鸿鹄歌》是 言诗,《安世房中歌》是 诗,铙歌十八首各篇则均为 。成帝时长安流传的《 》和《 》,都已经是标准的五言诗。13、从西汉 到 ,再到 ,这就是早期五言诗发展的基本轨迹。四、简答1、简述汉乐府的成立及其兴废历程。2、简析《陌上桑》的思想和艺术成就。五、论述1、试析汉乐府诗歌的思想内容。2、试析汉乐府诗歌的艺术特点。3、试析《孔雀东南飞》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4、试析两汉乐府诗对中国古代诗歌样式的嬗革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第五章东汉文人诗、背诵默写篇目:《行行重行行》、《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星》。、解释:1、《古诗十九首》2、“苏李诗”、填空1、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的《 》,他的其他五言诗则收录在《 》和的《 》篇中。另外,他的《 》今存残篇,是一首完整的诗,原来当是系于赋尾。赋末附诗,当始见于 。2、张衡的五言诗《 》描写了一新婚女子,它明显借鉴了 的表现手法。张衡的《 》是整齐化之后而形成的七言诗,另外,附于《 》结尾的也是一首七言诗。3、班固、张衡对 诗都有所继承,不过班固诗继承了 的风格,而张衡诗则继承了 的特点。二人诗班固长于,张衡则长于。从张衡起,东汉文人五、七言诗形成了以为主的基本走势,的《 》三首,成为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成熟之作。

4、汉桓帝以前,东汉文人诗歌经历了由向、由 到 的转折,但诗歌的基调没有太大变化。诗人们表现的是 的之美。时期 、 、 的五言诗具有典型乱世文学的特征。他们的代表诗歌分别是《 》二首、《 》二首和《 》,其中后者又是一篇 诗歌。6、《古诗十九首》作为一个整体被收录在《 》之中,它代表了 的最高成就,产生的年代大约不晚于时期。7、《古诗十九首》的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钟嵘《诗品》称它“ , ”,刘勰《文心雕龙》也称东汉“古诗”实“ ”。四、简答1、简述班固五、七言诗及其艺术特点。2、简述张衡五、七言诗及其艺术特点。3、简述东汉灵帝时期诗坛的新变及其表现。4、简说《古诗十九首》及其作者。五、论述1、试述《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2、试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一、解释:1、文学的自觉2、文笔之分3、生死主题4、游仙主题5、隐逸主题6、文学家族二、填空1、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开始的,其终结应以隋文帝统一中国为标志。其时间断限是公元年到公元年,它共经历了年。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 ;第二期是 ;第三期是 。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了 、 、 的变化过程。TOC\o"1-5"\h\z3、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 。第二, 。第三, 。4、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 》始,有陆机的《 》、刘勰的《 》、钟嵘的《 》等,再加上肖统的《 》、徐陵的《 》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5、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 、 、 。6、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禁锢的崩溃,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理论形态就是魏晋 。三、简答1、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繁荣情况。2、魏晋南北朝的新的文学思潮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意义何在?3、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四、论述1、动乱的社会对文学的主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谈谈你对当时文人风尚的理解与认识。2、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是如何影响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的?3、试述佛学对文学的影响。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一、背诵默写篇目:《蒿里行》、《短歌行》、《燕歌行》、《白马篇》、《美女篇》、《咏怀诗》(夜中不能寐)。二、解释:1、三曹2、七子3、建安风骨4、正始风力5、嵇阮6、《咏怀诗》三、填空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 ,“三曹”是指 、和;“七子”是TOC\o"1-5"\h\z指、 、 、 、 、和。2、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 。3、曹操的诗歌其中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 》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另一部分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 》(“对酒当歌”)和《步出夏门行》的《 》。曹操的诗学习汉乐府,他采用 写时事。4、《 》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5、曹植的创作以 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 ,代表作有《 》。其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 的矛盾,其代表作有对自己和朋友遭受迫害的愤懑,如表现朋友无辜被害而自己无能为力的《 》,对任城王暴卒而表示悼念的《 》。还有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的《 》、《 》。前者以美女盛年未嫁寄托自己的怀才不遇,后者以“沉浮异势”自述无辜被弃。6、“七子”中成就最突出,被《诗品》列为上品的诗人是 和 。前者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后者“仗气爱奇”,他们的代表作一是写战乱中饥妇弃子的《 》,另一首是个人的抱负和遭遇的《 》3首。7、现存题为蔡琰的作品有 篇,其中较为可信的是五言体的《 》。8、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 和 。9、嵇康的四言诗的代表作是《 》。阮籍的代表作是《 》82首,他开创了中国文学上中 的先河。10、阮籍《咏怀诗》风格隐约曲折,《诗品》评为“言在耳目之内, 。”四、简答1、简述曹操诗歌的主要内容。2、简述曹操在建安文坛上的地位和作用。3、曹丕的《燕歌行》在诗歌发展上有什么地位?4、简述曹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5、略论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6、简述王粲、刘桢诗歌的艺术成就。7、试述蔡琰《悲愤诗》的成就。8、简述阮籍《咏怀诗》的影响。五、论述1、试论三曹诗歌的风格差异。2、试论曹操用古题乐府写时事的成就和影响。3、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和影响。4、谈谈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5、试述阮籍《咏怀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第二章两晋诗坛一、背诵默写篇目:《赴洛道中作》二首、《咏史》(“郁郁涧底松”)、(“弱冠弄柔翰”)二、解释:1、太康诗风2、咏史诗3、玄言诗4、兰亭诗5、潘陆6、游仙诗三、填空1、西晋太康时代最著名的作家有 、 ,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的以他们为代表的诗风。太康诗风的特征是 。与他们同时,号称“三张二陆两潘一左”的“左”是指 。2、西晋诗人多以才华自负,陆机、潘岳等人的努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二是追求的进步。陆机的代表作有摹拟《古诗十九首》的《》十二首和被召入洛阳留恋家乡之情的《》二首。潘岳的代表

作是《》三首。3、左思的代表作有《》八首,其内容主要是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它开创了咏史诗借的新路。4、刘琨的代表作是,郭璞的代表作是十四首。兰亭诗的内容,表现出山水的情趣和由山水直接抒发。5、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人物是和。四、简答1、什么叫“繁缛”?太康诗风“繁缛”的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简述左思诗歌的艺术特色有影响。五、论述试举例说明左思《咏史》的主要思想内容。第三章陶渊明一、默写:《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种豆南山下)、《饮酒》(结庐在人境)、《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二、解释:1、田园诗2、魏晋诗风3、《五柳先生传》4、《桃花源记》三、填空1、陶渊明,又名,字,号, (今江西九江西南)人。谥号为。2、陶渊明的作品,今存诗 首,赋、文、赞、述等 篇。其诗可分为五类: 、 、 、 、 。其散文辞赋的名篇是《 》、《 》和《 》。3、陶渊明的田园诗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有的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其代表作品有《 》其一(少无适俗韵);有的是写自己躬耕生活的体念,如《 》其三(种田南山下);有的是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生活的凋敝,如《 》(天道幽且远)。4、陶渊明的咏怀诗和咏史诗,继承了 、 的传统,它围绕着诗人 这个中心,表现了自己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品格。其代表作有《 》其二(白日沦西阿)、《 》其十(精卫衔微木)等。5、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可以归纳为主要两点:一是、 、 、 的浑融,二是平淡中见,朴素中见。苏轼概括为“ 、 ”。四、简答1、简述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谈谈陶“崇尚自然”的含义。2、试述陶渊明诗歌的主要内容。3、为什么说陶渊明的咏史、咏怀诗继承了阮籍与左思的传统。五、论述1、试举例说明陶诗的艺术特色。2、论述陶渊明的典型意义。第四章南北朝民歌一、默写:《西洲曲》、《木兰诗》、《敕勒歌》二、解释:1、“吴歌”2、“西曲”3、《西洲曲》4、《木兰诗》5、《敕勒歌》6、“梁鼓角横吹曲”三、填空1、南朝乐府民歌约500首,大部分属于《乐府诗集·》,其中 326首, 142首, 18首。2、吴歌产生的地点在下游,而以当时的首都为中心,产生的时代以 和 居多。3、西曲歌产生的地点在 (今湖北江陵)、 (今江陵县附近)、 (今湖北襄樊市)、 (今河南省邓县之间),这些城市在中游和两岸,以江陵为中心。产生的时代以、、、河南省邓县之间),这些城市在中游和两岸,以江陵为中心。产生的时代以、、、的居多。TOC\o"1-5"\h\z4、南朝民歌喜用双关语,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同音异字的,如“莲”双关“ ”、“丝”双关“ ”;另一类是同音同字的,如布匹之“匹”双关匹偶之“ ”,以黄连之“苦”双关相思之“苦”等。5、北朝民歌主要见于《乐府诗集· 》中,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也有一小部分,共 余首。6、所谓“横吹曲”,是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因乐器有鼓有号角,所以叫“ ”。它是由梁代的乐府机关保存下来的,故又叫“ ”。7、北朝民歌是北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硕果,其中又以 语的歌辞居多,这些歌辞后来被翻译成汉语,如《 》。四、简答1、为什么说现存的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比较狭窄,而绝大多数是情歌?2、南朝民歌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特点是什么?3、北朝民歌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是什么?五、论述1、分别概述南北朝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2、比较南北民歌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体裁形式上的特点。3、讲析《西洲曲》。4、分析《木兰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一、默写:《登池上楼》、《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二、解释:1、山水诗2、元嘉三大家三、填空1、谢灵运所开创的 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2、山水诗如同游仙诗和玄言诗一样,与魏晋之后的 之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3、谢灵运山水诗的佳句,如“ ,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林壑敛暝色,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池塘生春草, ”(《登池上楼》)等。4、鲍照诗歌的代表作有充满对门阀制度不满情绪的 其六(对案不能食)、有描写边塞战争,表现诗人建功立业愿望的《 》(羽檄起边亭)等,其风格继承了 文学的传统。四、简答1、简叙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2、试述鲍照诗歌的主要内容。3、简述鲍照在七言诗发展中的贡献。五、论述1、试述从陶渊明到谢灵运诗歌艺术转变所表现的两个方面。2、试述鲍照诗歌的艺术的风格。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一、背诵默写篇目:《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玉阶怨》二、解释:1、二谢2、永明体3、宫体诗三、填空1、齐永明期间,由于汉字四声的发现和声律论的提出,于是形成了具有格律的 体诗。这种诗体由于是在永明年间形成的,所以又叫 体。2、新诗体的作家,除提出“八病”说的沈约外,还有以山水诗见长的南齐诗人 ,积极参与创制新体诗的 ,梁诗人 和陈诗人 等。3、文学史上把谢灵运和谢朓称为“ ”或“ ”,谢灵运因袭封康乐公,故又叫 ,谢朓因做过宣城太守,所以又称 ,他们都是南朝最著名的山水诗诗人。4、谢朓山水诗有一首写春江日暮景色的名诗为李白所激赏,题为 (灞涘望长安)。它的一些五言四句的小诗,富有南朝民歌气息,如 (夕殿下珠帘)和 (绿草蔓如丝)等。四、简答1、什么是新体诗?新体诗有哪些代表作家?新体诗在诗歌发展史上有何意义?2、什么是宫体诗?简述宫体诗的内容和特色。五、论述1、比较二谢山水诗的异同。2、分析《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艺术特色。第七章庾信与南朝诗风的北渐一、背诵默写:《渡河北》、《寄王琳》二、解释:1、《拟咏怀》2、温邢3、邢卫4、《哀江南赋》三、填空1、北朝文学的本土作家,有北魏的,由魏入齐,与温子昇并称的 和有“邢魏”之称的 。还有由南入北,著有《颜氏家训》的 ,被强留西魏和北周,写有《渡河北》的 和“暮年诗赋动乡关”的。2、“穷南北之胜”的南北朝最大诗人是 ,他早年是南朝有名的诗人,后羁留北朝,写下其代表作《 》27首。其五言小诗的名作是 和 。四、简答1、简述北朝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2、根据庾信的生平经历简说其前后期诗风的变化。五、论述1、试论述庾信“乡关之思”的内容与表现。2、试述庾信在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地位。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律赋、骈文与散文一、背诵默写:《登楼赋》、《归去来辞》。二、解释:1、骈文2、诗体赋3、《别赋》4、《水经注》5、《洛阳伽蓝记》三、填空TOC\o"1-5"\h\z1、魏晋散文刘勰以“气爽才丽”一语评价“三曹”。在建安各体文章中,曹操的 甚具异彩,有 之风。在应用文体中显露文学魅力的,是曹丕、曹植的 。在曹植传世的文章中,与书体相近的 文,如《求白试表》等也是情文并茂。2、抒情小赋在魏晋时涌现出一批佳作:如曹植的《 》、王粲的《 》、陶渊明的《 》等。3、南朝的骈文中,有代表性的名作有鲍照凭吊广陵的《 》,孔稚圭讽刺伪隐士周颙的《 》,江淹抒写各种离情别景的《 》和各种人的遗憾的《 》。4、南朝的山水写景文的代表作有丘迟的《 》、吴均的《 》和陶宏景的《》。其中丘迟描写江南暮春三月景色的有三句话,它们是: , , 。5、北朝散文的代表作有北魏郦道元的《 》和杨衒之的《 》。四、简答1、试述“三曹”散文的内容和风格。2、试述魏晋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家和作品。五、论述1、试述南朝美文衍化所表现的各个方面,你对它们有何评价?2、齐梁时期,文学的“新变”有哪三个方面?试作简要说明与论述。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一、解释:1、志怪小说2、志人小说3、《搜神记》 4、《世说新语》二、填空TOC\o"1-5"\h\z1、追寻中国小说的起源,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 ,其次是 ,第三是 。2、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为 和两类,代表前者的是干宝的《 》。代表后者的是刘义庆的《 》。3、《世说新语》共分门,其内容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 和玄虚清谈,可以说是一部的故事集。为《世说新语》作注的是梁代 。三、简答1、简述中国小说的渊源。2、简述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特点和影响。四、论述1、以《三王墓》、《韩凭妻》为例,试论述《搜神记》的批判性和现实性。2、试论述《世说新语》的文学成就。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绪论一、解释:1、华夷如一2、士人3、漫游4、入幕5、读书山林6、贬谪7、文以明道8、传奇9、词10、《全唐诗》二、填空1、唐代 的强大,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2、唐代的思想领域,是 并存,三者思想的交融,是唐代思想的基本特点。3、唐代文学的繁荣,表现在 的全面发展和作者众多上。4、以 为分水岭,唐代文学可以分为前后两期。5、唐散文的发展,主要出于 动机。6、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 小说作为一种文体的成熟。7、词的出现,主要因为 的需要。词随燕乐起,选词配乐,依调填词,都为了 。三、简答1、唐代士人的人生态度怎样?2、唐代文化的繁荣对文学有什么影响?3、佛教对唐文学有什么影响?4、道家、道教对唐文学有什么影响?5、唐代文学繁荣的自身原因是什么?6、唐代散文文体文风革新经过了哪几个阶段?7、词的出现与兴起有哪些原因?四、论述:论述唐诗的发展轨迹。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一、背诵默写篇目:《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野望》、《从军行》(杨炯)、《度大庾岭》、《渡汉江》、《感遇》其三十五、《登幽州台歌》。二、名词解释:1、贞观诗风2、上官体3、初唐四杰4、文章四友5、沈宋6、王绩三、填空1、隋代的建立,结束了 年南北分裂的局面。终隋一朝,南北诗风相互影响,呈现出明显的 的过渡性质。2、初唐四杰从宫廷诗人 的写诗倾向,转向了 。3、“文章四友”和“沈、宋”,属“台阁体”诗人,为唐代 诗的定型作出了贡献。4、陈子昂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 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5、隋、唐统一后,融合南北文学之长,创造新文学,经历了隋、初唐 年的探索过程。.沈、宋之称,成为 定型的标志。四、简答1、卢思道的《从军行》如何体现了北方诗人重气质的特长?2、贞观诗坛对南北文学的认识是什么?3、初唐四杰对文风的自觉追求是什么?4、陈子昂诗歌复古倾向有何得失?五、论述1、陈子昂诗歌主张与唐诗风骨的关系是什么?2、试述张若虚、刘希夷所创造的诗歌意境美。第二章盛唐的诗人群体一、背诵篇目:《使至塞上》、《山居秋暝》、《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春晓》、《宿建德江》、《钓鱼湾》、《题破山寺后禅院》、《江上琴兴》、《鹿柴》、《竹里馆》、《辛夷坞》、《凉州词二首》其一、《出塞二首》其一、《从军行七首》其一、其二、其四、其五、《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采莲曲二首》其二、《黄鹤楼》、《长干曲四首》其一、《古从军行》、《逢入京使》、《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凉州词二首》其一。二、解释:1、山水田园诗人2、王孟3、诗家夫子4、崔颢5、王翰6、李颀7、祖咏8、高、岑9、边塞诗三、填空1、王维在描写自然山水的诗里,创造出 的静逸明秀诗境。2、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大量出现,与 之风的盛行有直接关系。3、王维等山水田园诗人作诗深受禅风重染,作品多带有 。4、盛唐诗人中,有一群具有北方阳刚气质的豪侠型才士,他们的诗歌创作具有豪爽俊丽而风骨凛然的共同风貌,创造出了之美。这一些诗人有 、祖咏等。5、边塞诗人高岑共同的人生经历是都曾 边塞。四、简答1、王维早年的诗有什么特点?2、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造了什么样的诗境?3、裴迪、储光羲、刘昚虚、张子容、常建等诗风简介。4、王翰及其作品简介。5、崔颢及其作品简介。6、李颀及其作品简介。7、祖咏及其作品简介。8、陶翰及其作品简介。9、王之涣及其作品简介。五、论述1、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有什么特点?2、隐逸情结与山水情怀对诗境创造有什么意义?3、禅宗思想对诗歌感情格调有什么影响?4、王昌龄及其创作评论。5、高适及其创作评论。6、岑参及其创作评论。第三章李白一、背诵默写篇目:《峨眉山月歌》、《古风》其二十四、《将进酒》、《行路难》、《陪侍御叔华登楼歌》、《独坐敬亭山》、《劳劳亭》、《陪族叔游洞庭五首》其二、其五、《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山中问答》、《静夜思》、《秋浦歌》其十五、《越女词》其三。二、解释:1、乐府2、歌行3、紫云山4、大匡山5、平交王侯6、一匡天下三、填空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 。大约在李白五岁时,随家迁居蜀之 。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东出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2、李白是个功名心很强的人,有着强烈的 的儒家思想。建立盖世功业之后,功成身退 。3、 信仰在李白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给了他一种极强的自我解脱能力。4、唐文宗曾下诏:“以(李) ,裴旻剑舞,张旭草书称为三绝”。5、明人胡应麟说:“太白 ,字字神境,篇篇神物。”四、简答1、李白生平简述。2、李白的思想,人格有哪些特点?3、简述李白对古题乐府的创新及其个性特点。4、简述李白乐府诗的抒情方式。5、简述李白的地位。6、简述李白对后世的影响。五、论述1、论述李白歌行的价值。2、李白绝句述论。3、李白诗歌艺术个性述论。第四章杜甫一、背诵默写篇目:《春望》、《秋兴八首》其一、其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江村》、《春夜喜雨》、《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三、其五。二、解释:1、《箧中集》2、安史之乱3、元结4、组诗“三吏”、“三别”5、诗史6、夔州时期三、填空1、从盛唐到中唐,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就是衔接这个转变的伟大诗人。2、还在天宝年间,元结《箧中集》诗以悲愤写人生疾苦, 。3、杜甫, ,生于巩县。青年时期是在盛唐社会中度过的,过了一段南北漫游, 的生活。4、安史之乱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无数灾难,也给诗歌创作带来了变化, 题材很自然地进入诗歌创作中。5、杜甫诗风格多样,沉郁顿挫之外, 是又一重要特点,当他生活稍为安定时,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的一段时间,就有不少这类作品。6、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兵败被俘,有《 》二百首。四、简答1、杜甫生平简介。2、杜甫诗为什么被称为“诗史”?3、什么是“沉郁顿挫”的风格?4、萧散自然风格与杜甫处境心境关系简述。五、论述题1、试论杜甫诗高度成熟的叙事技巧。2、杜甫律诗成就述论。3、杜诗的地位与影响述论。第五章大历诗风一、背诵篇目:《滁州西涧》、《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上》、《夜上受降城闻笛》二、解释:1、大历诗风2、“十才子”三、填空1、大历诗歌的产生,主要出于两大诗人群体,一是以长安和洛阳为中心的钱起等“ ”诗人,作品多为之作;再就是长期在江南任职的 诗人,如刘长卿、韦应物、李嘉祐、戴叔伦等,作品大多描写 。就题材内容而言,他们的诗歌并没有比前人提供更多的新东西,其清雅闲谈的艺术追求,则深受盛唐 诗风的影响,有一脉相存的关系。2、向往隐逸的宁静,有意效法 的冲和平淡,成为 诗歌创作的主导倾向,往往能“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3、刘长卿的五言诗写的最好,曾自许为“ ”,早年爱写篇幅较大的叙事性的 ,但意脉似不甚连贯。后来他用较短的五古和 、 写离别与山水景物,颇多意象省净而极富韵味的优秀之作。4、所谓“十才子”有钱起、卢纶、李端等十人,其中 被公认为十才子之冠。5、顾况、李益的诗,与大历诗风 的主流情调有着不同的风貌,显示出异于同辈的艺术个性。三、简答1、大历诗风是怎样形成的?2、为什么说韦应物诗歌创作风格的变化代表了大历诗风的变化?3、为什么说刘长卿诗歌的情调,典型地反映了大历士人的孤独冷漠心态?4、“十才子”和韦应物、刘长卿等诗人,在诗歌创作技巧上有些什么探索?四、论述简述顾况、李益诗歌风格特色。第六章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一、背诵篇目:《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山石》、《左迁至兰关示姪孙湘》、《游子吟》、《秋怀》其二、《南园》、《雁门太守行》、《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竹枝二首》其一、《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江雪》。二、解释:1、韩孟诗派2、不平则鸣3、笔补造化4、郊寒岛瘦5、孟诗韩笔三、填空1、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是 、 ,此外还有 、 、 等人。这个诗派的主要风格是 。与 为诗皆以苦呤著称。《寒地百姓吟》是的作品,“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的佳句。既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又是善于摹仿民间俚歌俗调作诗的诗人。他的《竹枝词》等是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诗歌,都是诗人在 之间生活时写成的。4、“旧时王谢堂前燕, ”出自《 》诗;“沉舟侧畔千帆过, ”出自《 》诗。它们都是刘禹锡的脍炙人口的佳句。5、《江雪》和《渔翁》都是 著名的 诗。6、韩孟诗派里的重要诗人 是从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的一个代表者。其诗歌的中心内容是 。其独特的诗风是 。四、问答1、韩孟诗派是怎样形成的?2、韩孟诗派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五、论述1、比较论述韩愈、孟郊、李贺的诗风。2、比较论述刘禹锡、柳宗元的诗风。第七章白居易与元白诗派一、背诵篇目:《离思五首》之四、《悯农二首》、《观刈麦》、《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大林寺桃花》。二、解释:1、新乐府2、元白、3、元白诗派4、张王乐府5、元和体三、填空1、元白诗派重写实、尚通俗是中唐文化转型时期文学 的新思潮,其渊源可以追溯到三百篇中的“ ”诗和汉魏 那里,其近源则是安史之乱后一批具有写实倾向的诗人创作,尤其是伟大诗人 的创作。2、元稹的乐府诗创作受到 、 的影响,但他们的“新题乐府”却直接缘于 的启迪。写《新题乐府》二十篇,元稹和之,白居易又在他的基础上扩充为五十首,名曰“ ”,并在序里明确提出其诗歌创作主张,于是形成了一个重写实,尚通俗的诗歌创作新高潮。3、白居易的一生以 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 ”时期,后期是“ ”时期。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的主张是 在《 》一文中提出来的。5、白居易把自己的诗歌分为 、 、和 四类。他的《琵琶行》是属于 一类,《卖炭翁》是属于 一类,《大林寺桃花》是属于一类。四、问答1、元白等诗人是怎样把重写实、尚通俗的诗歌创作推向高潮的?2、比较张王乐府。3、比较元白乐府。4、白居易闲适诗有什么样的特色?五、论述1、简述白居易的诗歌革新理论。2、简述白居易《新乐府》创作的得与失。3、简述《长恨歌》、《琵琶行》的艺术成就。4、结合作品谈白居易诗的主要成就。第八章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一、解释:1、古文2、韩柳二、填空1、唐代散文文体文风的改革,自内容言,是 ,把散文引向政教之用,和当时的政治形势有密切的关系;自形式言,是 由而 ,是散文自身发展的一种要求。2、在韩柳以前,初唐的 ,盛唐的 ,中唐的 等人,均曾努力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韩柳的古文革新活动准备了条件。3、中唐士人中兴的愿望促成了 的复兴,促成了政治改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体文风的改革得到了发展。换言之,是 的需要促成了文体文风改革高潮的到来。4、韩愈的杂文《 》以千里马比喻贤才,寄寓了作者心中的不平。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是 所作的《 》一文中的句子。6、晚唐讽刺小品继承柳宗元 的传统,在晚唐尖锐的社会矛盾下产生的,其主要作家有 、 、 等。三、简答1、唐代骈文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2、韩愈说:“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这里所谓的“道”指的是什么?3、韩柳在散体文创作上有众多的开拓,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古文衰落的原因是什么?四、论述1、简述韩愈的散文文体文风革新理论。2、简述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成就。3、韩愈《马说》浅析。4、柳宗元《捕蛇者说》浅析。第九章唐传奇和变文一、解释:1、唐传奇2、俗讲3、变文二、填空1、敦煌遗书中有大量的文学作品, 与 ,就是其中重要的两类作品。TOC\o"1-5"\h\z2、敦煌变文是指在敦煌发现的唐代 和 讲说故事的 。3、变文的内容,大体上可分为讲唱 故事和讲唱 故事两类。4、《伍子胥变文》是 变文的重要作品,它取材于相传为赵晔所作的《 》。5、唐传奇《游仙窟》是 时期的作品,《离魂记》是 时期的作品。6、唐传奇中反映豪士侠客生活的作品, 的《 》、 的《 》、 的《 》等篇颇有影响。7、现存唐传奇大部分收录在《 》一书里, 辑录的《唐宋传奇集》,廓清了明清书商“妄制篇目,改题撰人”的流弊,是一个较好的辑本。三、简答1、唐传奇比六朝志怪小说有何根本性变化?2、《莺莺传》的思想局限性。3、《霍小玉传》的主要故事情节。4、唐人小说产生的基本模式。5、俗讲的主要来源是什么?6、变文的形式特点。7、变文对后代文学形式的影响。四、论述1、简述中唐传奇中爱情小说主要代表作的基本内容。2、简述唐传奇的艺术成就。第十章晚唐诗歌一、背诵篇目:《贾生》、《安定城楼》、《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锦瑟》、《夜雨寄北》、《登乐游原》。二、解释:1、“小李杜”2、“温李”3、无题诗4、朦胧诗三、填空1、李商隐思想中, 、 、 的成分兼而有之。他有“匡国”用世之心,也有过“愿为打钟扫地,为清凉山行者”的出世念头。2、“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是李商隐诗《 》中的名句,王安石晚年喜吟之,以为“虽老杜无以过”。3、李商隐抒情之作中,最为杰出的是以. 为中心的爱情诗。李商隐诗的朦胧,与亲切可感的常常统一在一起。4、齐梁诗主要兴趣在描写闺阁楼榭与女子的容貌体态服饰,重 而乏 。李商隐的爱情诗,侧重于感情领域的表现,摆脱了以满足 为特征的庸俗情调,以其 把这一题材的诗境推向高峰。四、简答1、中唐后期之后,诗歌创作中出现了什么样的走向?2、李商隐诗的多义性产生的原因。3、李商隐诗歌创作的重大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五、论述题1、结合《锦瑟》谈李商隐朦胧诗特点。2、结合《春雨》,谈李商隐抒情诗幽美情调的特点。第十二章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一、背诵篇目:[菩萨蛮]“小山重叠”、[虞美人]“春花秋月”、[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二、解释:1、词2、“温韦”3、“花间词人”4、“伶人之词”和“士大夫之词”三、简答1、燕乐的特点是什么?它对词的体制有什么影响?2、早期民间词与文人词比较。3、“花间词人”为什么要推崇温庭筠为其鼻祖?四、论述李煜词的真性情特点在词的发展史上的地位。第五编宋代文学绪论一、填空1、“四大书院”指 、 、 和。2、提出“以俗为雅”命题的有 、 、 。3、叶夑《原诗》说:“ 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 、 、 、 、 ,皆愈之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二、简答1、简述宋代的“文以载道”说。2、简述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革新。3、简述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通变。4、简述宋词的突出艺术成就。第一章宋初文学一、填空TOC\o"1-5"\h\z1、宋初诗歌三体指 、 和 。2、晚唐体的盟主是 。3、《山园小梅》的作者是 ,其中“ 、 ”一联被称为咏梅绝唱。4、王禹偁散文代表作有 、 和 等。二、简答1、什么是白体?2、王禹偁诗的特点是什么?3、什么是晚唐体?晚唐体有哪些主要诗人?4、什么是西昆体?三、论述1、简述宋初散文复古的思潮。2、简述西昆体主要艺术特征及缺陷。第二章柳永与北宋词风前期的演变一、背诵篇目: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二、填空TOC\o"1-5"\h\z1、“北宋倚声家初祖”是 ,其“情中有思”的代表作是 。2、在宋代词史上, 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其 最能体现清新明畅的风格。3、欧阳修词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抒发作者 ,如著名的《朝中措·平山堂》。4、成为后来豪放派滥觞的词人是 ,其代表作是《 》( )。5、“张三中”得名是因写“ , , ”;“张三影”得名是因写“ ”、“ ”和“ ”。6、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视张先词为“ ”。7、王安石的怀古、咏史词是《 》、《 》。8、近人夏敬观指出慢词“始盛于 ,大成于 。”9、清人冯熙说欧阳修词“疏俊开 ,深婉开 。”10、“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 的《 》( )。三、简答1、欧阳修词的开拓。2、张先词新变的主要方向。3、柳词对慢词的贡献与影响。四、论述1、柳永词的体式、内容和语言有哪些创新?2、柳永词的主要艺术表现方法有哪些创新?影响如何?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新一、背诵篇目:《醉翁亭记》。二、填空1、欧阳修议论文《 》揭露批评高若讷的卑劣行为,《 》针对保守势力驳斥了其谬论;其记叙文如《 》一类历史散文言之有物,其亭台记代表作是《 》,其文赋代表作是《 》;其散文中《 》最为简洁流畅、纡徐委婉、平易自然。2、梅尧臣论诗说“ , ”。3、宋诗畅尽而“ ”的特点,在苏舜钦诗中已见端倪。4、王安石散文风貌被清人刘熙载称为“ ”。5、王安石咏史诗的代表作是《 》、《 》。三、简答1、“太学体”的产生与消亡。2、欧、梅等人的诗歌主张。3、王安石诗歌前后期的变化。4、“三十六”体。四、论述欧阳修的文论和散文创作有哪些主要成就?第四章苏轼一、填空TOC\o"1-5"\h\z1、苏轼《自题金山画像》:“问汝平生功业, 。”2、韩愈文依靠 和 、 等手段来取得气势的雄放,而苏轼文却依靠 、的方式达到了同样的目的。苏文 ,而语言却 ,这是宋文异于唐文的特征之一。3、“不识庐山真面目”、“雪泥鸿爪”出自苏轼的 、 。4、清人赵翼评苏诗:“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 , 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瓯北诗话》)5、苏轼在《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中以“ , ”来比喻多元审美情趣和对各种不同风格的欣赏倾向。6、近人陈衍说:“余谓诗莫甚于三元, 、 、 也。”(《石遗室诗话》)7、苏轼《祭张子野文》说张先“ , 。”8、金人元好问认为东坡词“ , 。”(《新轩乐府引》)9、苏词既向 开拓,也朝 拓展。10、苏轼较成功的“以诗为词”表现手法有二:一是 ,二是 。11、宋人胡寅《酒边集序》称苏词:“ , , , , , 。”即揭示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类作品所创造的一种新美学风范。12、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说:“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而作歌, , ,弄笔者始知自振。”13、苏诗不仅影响 的诗歌,而且对明代的 和清初的 有重要启示;苏轼的 直接为南宋 所继承,形成了与 平分秋色的 ;苏轼的小品文,是明代 散文的渊源,直到清代的 、 散文中仍可时见苏文的影响。二、简答1、简述苏轼人生观及主要经历。2、简述苏轼的散文文论。3、简述苏轼诗歌的题材类型。4、简述苏轼诗歌在元祐诗人中的特点。5、简述苏轼的意义与影响。三、论述1、苏轼散文的主要类型及艺术成就是什么?2、苏轼诗歌的艺术成就及主要风格是什么?3、苏轼的词学观是什么?4、苏轼对词境的开拓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苏词的“以诗为词”表现手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五章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一、解释:江西诗派二、填空2 1、江西诗派“一祖三宗”是指 、 、 、 。2、陈师道以冥心孤往的苦吟形成了 诗风,正是“有意为拙”的典型例子。3、曾季貍《艇斋诗话》说“后山论诗说 ,东湖论诗说 ,东莱论诗说 ,子苍论诗说 。入处虽不同,然其实皆一关捩,要知非 不可。”自身的演变同时也代表着北宋诗风向南宋诗风的转变。和 都是江西诗派诗风转变的关键人物。6、“新体”指 晚年诗风的主体风格。三、简答1、简述黄庭坚诗歌的特点。2、简述“黄庭坚体”(或“山谷体”)。3、简述“江西诗派”4、简述江西诗派的演变过程。四、论述1、黄庭坚诗歌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2、黄庭坚诗歌创作有哪些鲜明的艺术特点?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一、填空1、苏门词人群以 为领袖,还有 、 、 等,此外 和 也与苏门词人过从甚密。2、大晟词人群以 为主帅,还有 、 等。3、苏轼重抒情言志的自由,其词 胜于 ;周邦彦重词的协律可歌,对 的追求重于对的开始。其后 就是沿这两种方向分别发展。4、晏几道词艳而不俗,浅处皆深,从 和 两个层面上把《花间集》以来的艳词小令艺术推展到了极致,故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说叔原“ 《 》, 。”5、秦观和晏几道一样,都是“ ”(冯煦《蒿庵论词》),淮海词妙处在于 。秦观和晏几道皆长于情景结合,但二人取景角度有所不同,晏词多取 为意象,秦词常用 来铸境。6、苏轼开创了以词抒写 的新格局,而秦观另辟一途,把深沉的辛酸苦闷融注在 之中,即周济所说的“ ,又是一法”(《宋四家词选》眉批)。7、秦观词语言清丽淡雅,周邦彦得其 ,而发展为精雕细琢的 ,李清照得其 ,而朝更加 的方向发展。8、贺铸《青玉案》得名句是“若问闲愁都几许, , , 。”9、贺铸一方面沿着苏轼 的道路,写自我豪侠气概,开辛词先河,另一方面,又继承晚唐的语言风格,而影响到南宋 等人。10、周邦彦所作咏物词既多,又将身世之感等与所咏之物融为一体,为南宋咏物词开启了 的门径。二、简答1、简述黄庭坚词学习苏轼和柳永的情况。2、简述晏几道词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3、简述秦观词的主要特点。4、简述周邦彦词的主要题材和类型。三、论述周邦彦词的主要艺术特征是什么?第七章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一、填空1、继元祐词人而登上词坛的是以、 、 、 、 和 等为代表的南渡词人。2、李清照在理论上确立了词体的独特地位,提出了词“ ”之说。3、清人李调元《雨村词话》卷三说:“易安在宋诸媛中,自 ,不在 、 之下。”4、朱敦儒词继承和发展了 抒情自我化倾向,具有鲜明的 特点。5、南渡词风由柔丽婉向豪情悲慨的转变,以 最为典型。6、岳飞代表作是《 》( )。二、简答1、简述李清照词论的主要内容。2、简述李清照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3、简述李纲词代表作的意义和影响。三、论述李清照词有哪些独创性?第八章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一、解释:1、陆游2、诚斋体二、填空TOC\o"1-5"\h\z1、中兴四大诗人是 、 、 、 。2、陆游诗影响南宋后期诗人 、 、等人。3、杨万里最著名的小诗是《 》、《 》等。4、范成大诗中价值最高的是 和 。三、简答1、简述陆游诗歌的渊源。2、简述“诚斋体”3、简述范成大田园诗、使金纪行诗的主要特点。四、论述陆游诗歌的主要成就是什么?第九章辛弃疾和辛派词人一、填空1、12世纪下半叶,以 、 、 、 、 和 等词坛主将为代表的“中兴”词人群把词的创作推到高峰。2、唐五代以来,词中先后出现了三种主要类型的抒情主人公,即唐代时的 ,北宋时的 和南渡初年的 。辛弃疾登上词坛则拓展出了 。3、张孝祥一方面学苏轼的“ ”,以“诗人之句法”抒发壮志豪情,另一方面融 的浪漫精神,以自在入神之笔表现其超迈凌云之气和潇洒出尘之姿。4、如果说辛弃疾是以文为词,那么 几乎可以说是“以词为文”。5、刘过的《龙洲词》第一次展现了南宋后期特殊的文士群体即 的形象精神。二、简答1、简述辛派词人的主要创作特征。2、简述宋代目录学文献对词体的认同。三、论述1、辛弃疾对词境有那些开拓?2、辛弃疾词的主要艺术成就是什么?第十章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一、填空、 、 和 、 等属辛派后劲人物。、 、 、 和 等以姜夔的“雅词”为典范,注重 , ,追求 的艺术情趣,词的题材以 为主,讲究 。融合了辛、姜二派的长处,而自成一家。4、浙西词派奉 词为圭臬,曾形成“家白石而户玉田”的盛况,使 、 一时黯然失色。5、“二窗”指 、 。与 并称“双白”二、简答1、简述姜夔恋情与咏物词的特点。2、简述姜夔词的主要风格和艺术特点。3、简述吴文英词的艺术特征。第十一章南宋的散文和四六一、填空TOC\o"1-5"\h\z1、岳飞政论文代表是《 》。2、胡铨政论文代表是《 》。3、辛弃疾政论文代表是《 》和《 》。4、陈亮政论文代表是《 》。5、南宋笔记散文记游的有陆游《 》和范成大《 》,学术论著中含生动有趣散文的有陆游《 》、洪迈《 》、罗大经《 》和周密《 》。6、南宋前期最重要的文选是 编的《 》,南宋后期是 编的《 》。7、南宋前期四六文的代表是 的《 》,此外 的《 》和的《 》,也很有个性。南宋末 、 的四六文词伟气壮,慷慨激越,一扫晚宋四六的衰弊之气。二、简答简述朱熹的文论。第十二章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一、解释:1、“永嘉四灵”2、江湖派二、填空1、永嘉四灵指、 、 、 等四人。TOC\o"1-5"\h\z2、江湖派诗人的主要代表是 、 。3、南宋末遗民诗人主要有 、 、 、 等。4、元好问诗最著的是“ ”。5、《颖亭留别》中的名句是“ , 。”6、元好问在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代表作是《 》。三、简答1、简述永嘉四灵派。2、简述江湖派诗人。3、简述宋末爱国诗人的两大群体。4、简述元好问的诗论及创作。第六编元代文学绪论一、解释:1、勾栏2、对棚3、末本4、旦本二、填空1、元代文学涵盖的时间,大致从年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中国起,到年朱元璋推翻元朝为止,其间约年。2、金末元初,文坛在唐代变文、说唱诸宫调等叙事性体裁的浸润和启示下,并与等表演要素结为一体,发展成 。由于宋金对峙,南北阻隔,便出现了 和 两种类型。当时,许多文人积极参与的创作,使这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成为文坛的主干。3、剧本包括、 、 三个部分。杂剧一般由折组成一个剧本,脚色可分TOC\o"1-5"\h\z三类,全剧只能由或一人主唱。南戏剧本由 若干“出”组成,脚色分为 、 、 、 、等类,在剧中 歌唱。杂剧和南戏的唱词多用以表现人物在特定场景中的 ,甚至直接透露作者的 ,具有强烈的 性。4、杂剧的曲调由 民间歌曲、 的乐曲和 传统的曲调结合而成;南戏的曲调由的民间音乐与 的传统的音乐结合而成、两者在音乐文化方面均由 传统衍繁,彼此 ;两者在音乐上的差别,实际是 差异的表现,加上区域 等文化上的差异,从而形成两大音乐系统。5、北方戏剧圈以 为中心,包括 以北的大部地区,流行 ;剧作多以 故事、故事、 传说为题材,多给人以 、 的感受。南方戏剧圈以 为中心,包括 地区,既流行 ,也演出 ;剧作更重视 的描写和 的宣泄。6、散曲是一种新体,押韵较灵活,可以平仄 ,句中可以增加 。作家纯以曲体 ,与 毫无联系。散曲的语言往往呈现 化以及曲体某一部分音节化的状态。散曲的艺术表现比近体诗和词更多采用“ ”的方式加以 、 。7、元代文学创作,均体现出 之美,与每以 为美的传统审美观大异其趣。三、简答1、为什么说元代文学具有划时代意义?2、元代戏剧创作的主要成就是什么?3、散曲为什么大盛于元代?为什么又会在元代走向衰微?4、王国维认为元曲的审美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王国维的看法是否可取?5、吴伟业说元杂剧“较昔之歌舞,更显而畅”,这“显而畅”的含义是什么?四、论述1、简析元代社会对元代文学发展的影响。2、简析元杂剧和南戏的异同。3、怎样认识元代的叙事文学和抒情文学?4、谈谈你对元代文坛审美情趣变化的看法。第一章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一、解释:1、说话2、话本3、入话4、正话5、平话6、说经7、诗话8、诸宫调9、搊弹词二、填空1、口传故事的传统,可远溯至上古 ,后来,人们以“ ”代指 的“故事”。隋《启颜录》载杨素手下散官侯白,以“ ”而得杨器重,杨子玄感曾对侯说:“侯秀才,可以(与)玄感说一个好话。”这是目前所知关于“ ”的最早记录。2、宋代“说话”呈现出 化与 化特点。据宋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载当时,“说话”有 、 、 、 四家。3、小说话本突出的题材内容是 故事和故事。4、“讲史”只是一种概称,“ ”才是“讲史”的全貌。5、今存的说经话本只有《 》。6、《 》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三、简答1、宋元话本的成书情况可分为哪三类?2、宋元小说话本由哪几个部分构成?它们的作用是什么?3、宋元小说话本有哪些艺术成就?4、《五代史平话》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5、诸宫调与说话有什么关系?四、论述1、简论宋元小说话本的题材内容特点。2、简析《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意义。3、简论《西厢记诸宫调》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成就。第二章关汉卿一、重点阅读作品:《窦娥冤》(第三折)、《救风尘》(第三折)、《单刀会》(第四折)、背诵:《窦娥冤》第三折[端正好]、[滚绣球]、《单刀会》第四折[新水令]、[驻马听][离亭宴带歇拍煞])二、填空TOC\o"1-5"\h\z1、关汉卿,号, 人。至元、年间,活跃于创作圈中,是名震 的 领袖。他深受思想影响,但生活在 之路长期堵塞的元代,处于一种进则 ,退则 的难堪境地,不过他较能调适自己的。他的戏剧创作及其艺术风貌,呈现出 而 的特色。一方面对 十分关切、对 十分热爱;另一方面,在建立社会秩序的问题上认同 学说,甚至流露出对 生活的向往。他一方面写出感天动地的《 》,另一方面又编写了充满富贵气息的《 》。其文学创作的总体风格是 不脱、 不离。其创作态度,既贴切社会,敢于为大声疾呼,又不失厚 、正的旨趣。他是一位以 创作来干预积极 的作家,又是一位 的浪子,还往往流露出在现实中 之后解脱 、狂逸 的心态、这多层面的矛盾,是 来回激荡的产物。惟其如此,他才成为文学史上一位 的人物。他一生创作杂剧 种,今存种。其中 种是否是他原作尚有 。2、[新水令]大江东去 ,引着这 驾着这 。又不比 ,可正是千丈 。我觑这似 社。[驻马听]水山,年少周郎 ?不觉的灰烟。可怜转伤嗟,破曹的 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好教我 !(带云)这也不是,(唱)二十年流不尽的 !3、关剧中向黑暗现实奋起抗争的英豪,往往是弱小、《救风尘》中的、《望江亭》里的,本来都是的妇女,污浊的、恶劣的,激发了她们捍卫以及拯救的潜能、她们无意以自居,但是悲剧时代了她们,使她们在令人的生存空间中爆发出极为灼热的火花,照耀了漫漫 。《金线池》中的杜、《谢天香》里的谢。《玉镜台》中的刘在剧中更多的流露出对的不满,他们的忧愁苦恼虽然往往出于,而且最终以终场,但也曲折反映出封建时代女性地位卑下及其受摆布的命运。4、[端正好]没来由犯,不提防遭,叫声动惊!顷刻间先赴,怎不将也生。[滚绣球]有朝暮悬,有掌着权。也,只合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 :为善的受更,造恶的享又。 也,做得个 ,却元来也这般 。 也,你不分何为?也,你错勘枉做!哎,只落得。5、关汉卿的杂剧创作具有鲜明性,是名副其实的“之曲”。他在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 ”。很注意处理 的节奏,注意的冷热调剂,交替。擅于设置 。他的戏剧语言,向以著称。三、简答1、关汉卿的戏剧创作及其艺术风貌为什么会呈现出鲜明而驳杂的特色?2、《单刀会》构思上有什么特色?3、《西蜀梦》的主题是什么?4、《救风尘》、《望江亭》的旨意是什么?四、论述1、试论《单刀会》中关羽形象的意义。2、简析赵盼儿、谭记儿两个形象。3、简论窦娥的悲剧命运和性格特征。4、简论关剧的语言成就。第三章王实甫的《西厢记》一、重点阅读的作品:《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第四本第三折)背诵:第四本第三折[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一煞]、[收尾]五支曲词二、解释:1、《会真记》2、《董西厢》3、《王西厢》三、填空1、王实甫名,人,《录鬼簿》把他列入“”而位于之后,可以推知他与同时而略晚,在元成宗、 年间尚在世。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