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调查(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件)_第1页
森林调查(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件)_第2页
森林调查(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件)_第3页
森林调查(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件)_第4页
森林调查(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业生产条件调查学习目标了解林业生产条件调查的内容掌握林业生产条件调查的方法能进行林业生产条件的调查12林业生产条件调查的概念林业生产条件调查内容3林业生产条件调查方法林业生产条件调查的概念一生产条件:就是影响林业生产发展的一些客观因素。调查林业生产条件的目的,在于了解森林经理对象的客观条件,掌握林业生产中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为森林经理工作编制经营方案提供依据。对林业生产条件进行系统周密的调查和科学的分析是森林经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环,是能否设计出既符合客观实际又能指导实践的森林经营方案的关键。二林业生产条件调查内容自然条件调查社会经济条件调查林业经营活动调查调查方法1)自然条件是指对当地森林生长发育和经营利用活动有影响的各种自然因素,包括地形地势、地质、土壤、植物、动物以及气象水文等。需调查和收集自然条件中各项有关因素,以便对森林的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生态效益,扩大再生产条件及经营利用森林的原则、方式、方法等提出科学分析,作为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重要技术依据。1.自然条件的调查

2)自然条件的调查与资料收集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地形地势水文条件气候条件土壤条件1)经济条件:经济是基础,经济发达有利于林业的发展,林业的发展增加国民经济收入。2.社会经济条件的调查1)林业生产活动:是指林场或经营单位的森林资源变化、采伐、更新、抚育、保护、改造等活动,以及林区多资源利用情况、天然林保护、生态工程建设情况等。2)林业生产活动调查的内容:为了合理的确定经营措施,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对调查地区过去经营情况的调查很有必要。3.林业生产活动的调查林业生产条件调查方法学习目标了解林业生产条件调查的内容掌握林业生产条件调查的方法能进行林业生产条件的调查12林业生产条件调查的概念林业生产条件调查内容3林业生产条件调查方法三林业生产条件调查方法收集现有的文字材料调查访问实地调查林业生产条件林业生产条件的调查首先应从收集现有文字资料开始。对现有文字资料,应尽量收集齐备。1.收集现有的文字材料访问当地有关部门和群众是常用的调查和收集资料方法。2.调查访问3.实地调查在收集现有文字资料和调查访问的基础上,还不能解决或不能满足调查要求时,应采取实地调查的方法。影响林业生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和以往经营活动的基础,同时又有方针、政策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错综复杂的,往往又同时对林业生产起着作用。林业专业调查作用母树林、种子园调查(六)

母树林和种子园是培育良种的基地。种子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人工林的生产率和质量。调查方法可采取标准地调查法或全林每木调查法。母树林打小种子园苗圃调查(七)

苗圃是生产苗木的基地。采用先进的育苗技术,提高苗木的产量和质量,是林业生产的重要环节。

苗圃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苗圃类别、经营面积、区划情况、育苗种类、年产苗量、育苗方法、成本、现有设备、劳动组织及主要指标等。野生动物调查(八)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是森林资源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对林区出现的野生动物资源进行调查。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可采用抽样调查或典型调查的方法,样地面积不少于动物栖息地面积的10%。但也可以采取下列方法:①直接调查法②间接调查法③动向估测法林业经济调查(九)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经济、林业经济情况、森林经营利用情况的调查,为林业生产应采取的技术经济政策和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林业经济调查主要调查社会经济基本情况、林业经济基本情况以及森林经营利用情况等方面的内容。珍稀植物资源调查(十)珍稀植物资源调查的任务是查清调查地区珍稀植物资源的种类、大致数量、分布、生长环境、蕴藏量、培育和利用状况,以及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必要的保护措施等。森林多种效益调查(十一)森林多种效益计量调查与评价的目的,在于正确认识和评价现有森林在保护国土、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和人类生存环境,以及森林在当地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制定林业政策,进行林业区划、合理划分和调整林业布局,编制与当地社会经济及自然条件相适应的林业发展规划、科学经营和综合利用森林资源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造林典型设计调查(十二)规划设计编制森林经营方案需进行造林典型设计,它是林业专业调查技术工作体系中的典型、类型设计系统。为了提高造林、营林科学水平和造林成活率,并为林木的生长发育打下良好基础,需编制造林典型设计。森林经营类型设计调查(十三)规划设计编制森林经营方案需进行森林经营类型设计,它是林业专业调查技术工作体系中的典型、类型设计系统。森林经营类型设计,是在森林分类的基础上,分别经营类型进行编制。

内容包括组织经营类型、森林经营设计、森林生长量和收获量预估及经济效益评价等。三林业专业的调查方法

在调查前首先要收集和研究以往的调查材料(包括有关图面材料)。在开展调查前还应进行一次踏查。通过踏查可以了解调查地区内的基本情况及工作条件等,以便部署工作。主要采取标准地(或样方)调查、标准木或样木调查以及路线调查与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学习要点

根据各内容的知识要求进行实践调查,填写调查报告。

要求具备吃苦耐劳的职业素养,团结合作的互助精神。林业专业调查学习目标熟悉林业专业调查的内容、方法掌握林业专业调查的概念能确定专业调查的内容12林业专业调查的概念林业专业调查的方法3林业专业调查的内容林业专业调查的概念一根据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需要,在林业生产条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森林资源调查的同时,对于某些林业调查项目有时需要专门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重点详细的调查,即所谓林业专业调查。林业专业调查是森林经理调查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从林业专业调查内容看,有些项目和林业生产条件调查内容相同,但它们在调查的要求和精度上是有区别的。林业专业调查要求更详细些。在实际调查中二者一般是结合在一起的,不作重复调查。各林业局或林场具体进行哪些林业专业项目的调查,应根据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需要而定。二林业专业调查的内容(一)立地类型调查1.概念:立地类型亦称立地条件类型。所谓立地条件是指对林木生长有影响的各个环境因子的综合,它包括地形地势、小气候、土壤、植被等。立地类型则是有相同立地条件的各个有林地和宜林地段的总体。进行立地调查的目的,是通过立地类型的调查,正确地划分林业用地的各种土地种类的立地类型,评价立地质量,为林业区划、规划、总体设计和开展林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立地类型调查一般采用路线调查和标准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2.立地调查的目的(二)林业土壤调查林业土壤也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分为概查和详查2种。调查时可结合小班调查和立地类型进行调查。

在实际调查中,土壤厚度等级根据土壤A层+B层厚度确定。2.林业土壤调查的方法土壤厚度等级表(三)森林病虫害调查一般采取路线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的方法。对个别严重地段或小班,可专设样地,调查病虫害种类、危害程度及发生的原因等。2.病虫害调查的方法(四)森林生长量调查

进行森林生长量调查,掌握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规律,可为确定合理采伐量、预估森林资源的变化以及评价森林经营措施效果提供可靠的数据。森林生长量可分为林区生长量和林分生长量。(五)森林更新调查1.天然更新调查天然更新评定标准表2.人工更新调查人工更新调查包括未成林造林地和人工幼林调查。造林保存率等级评定

采用路线调查和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未成林造林主要调查不同情况造林地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并作出评定。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调查多采用标准地和小样方的调查方法。小班调查方法二类调查的工作任务是将资源数字落实到各个山头地块即小班。只有将各小班的地况因子和林况因子调查填写清楚,才能因地、因林制宜,合理组织经营。因此,小班调查是二类调查中设计地域最广、基础性最强、最主要的调查工作。12小班调查方法各种地类小班的调查3小班调查内容小班调查卡片填写要求4小班调查方法一小班调查方法样地调查法回归估计法目测调查法(一)样地调查法样地实测法是指在预定的范围内,通过随机、机械或其他抽样方法,布设圆形、方形、带状或角规样地,在样地内实测各项调查因子,以推算总体的方法。标准地调查法样地调查法角规调查法1.标准地法标准地调查方法属典型抽样调查方法,是人们主观地在小班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块进行调查,用以推算全小班的调查方法。标准地的形状多采用带状,带状标准地应设在与高等线成垂直或成一定角度,通过全小班且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带宽一般为4-6m。标准地的实测比例:一般人工林为2%-3%,天然林或整齐的成、过熟林为3%-5%,复杂混交林或不整齐成、过熟林为6%以上。在标准地内实测各项调查因子后,根据标准地所取得的各项数据来推算整个小班的各调查因子数据。优点:速度快,方法简单易行,效率高缺点:观测时操作要严格、认真,如掌握不好,往往会出现较大偏差。

利用角规可以采用角规绕测和角规控制检尺2种方法。2.角规调查法采用角规调查应注意如下几个技术问题:1)选择适宜的角规常数每个样点的观测株数一般稳定在10-20株的范围较适宜。角规常数确定表采取典型选样的方法时,角规点数应根据林分类型、小班面积大小和龄组不同而异。用材林角规样点设立的数量规定如下:≤1.0hm22-3个,中近熟龄以上3-4个;1.1—3.0hm24-5个,其中近熟龄以上5-6个;3.1—7.0hm25-7个,其中近熟龄以上6-8个;>7.0hm26-10个,其中近熟龄以上8个以上2)角规点数的确定防护林、特用林的角规点数量可适当减少。对于公益林、无蓄积量的幼龄林小班,其点数可按要求减少50%。角规点的选设可采取典型或随机选设2种方式。

典型选设就是角规观测点设置在有代表性的地点。若采取随机选设的方式,则角规点的设置应本着随机原则,在遥感图片或地形图上布设,然后在现地用罗盘仪定向,用皮尺或测绳量距确定各点的位置。一个角规点应进行2次观测,2之差不得超过1/10。2.目测调查法目测调查方法就是调查人员凭目测能力并配合使用一些辅助工具和调查用表对各种调查因子进行计测的方法,当林况比较简单时采用此法。此方法简便迅速,但要求调查员有较高的技术水平。目测练习的主要任务是:1)统一小班目测调查方法及有关技术规定,积累各项调查因子的经验;2)熟悉调查地区的植被、树种,掌握鉴定立地因子的方法;3)检查、校对调查用表为了在练习时评价目测精度,规定了下列允许误差标准:1)树种组成系数:±1;2)树高:±5%;3)林木平均高:±10%;4)平均直径:10%;5)平均疏密(郁闭)度:±0.1;6)地位级::±1级;7)林龄;Ⅵ-龄级以下者为1个龄级,Ⅵ龄级以上者为2个龄级;8)出材率(用材):±10%;9)蓄积量:±10%。为了提高目测精度,可利用角规样地或固定面积样地以及其他辅助方法进行实测,用以辅助目测。

目测调查点数视小班面积不同而定目测调查点数规定表3.回归估计法回归估计法是用其他方法的测定值与小班实测值建立回归关系,推算小班单位面积蓄积量等因子的数量值的方法。小班调查内容12小班调查方法各种地类小班的调查3小班调查内容小班调查卡片填写要求4小班调查一般与小班区划结合进行。小班调查内容二1.小班基本情况包括小班地点(林班、小班号及地名)、小班面积、小班变化原因等。2.小班立地情况包括小班地貌、土壤、植被、立地类型、立地质量等级。3.小班林木情况包括小班地类、林种、树种、起源、林龄、树高、胸径、株树、蓄积、郁闭度、生长类型等。树种组成:以十分数表示,“四舍五入”,0.2-0.5用(+),不足0.2用“-”表示

例:马尾松占3.5,杉木3.1,荷木1.6,红锥1.3,黎蒴0.3,山乌桕0.15

应表达为:4马3杉2荷1红锥+黎蒴-山乌桕龄组划分: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4.小班经营情况包括小班山林权属、人工造林、人工造林成林、天然更新成林、森林保护、林木采伐等。调查详细内容以“江西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小班因子记录表”的内容顺序讲解说明。各调查因子~~5.流域名称赣江水系-11抚河水系-22信江水系-33饶河水系-44修河水系-55直接注入鄱阳湖-66直接注入长江-77省外湘江水系-88省外珠江流域-99各调查因子~~6.地貌类型在10平方公里范围内按下列标准划分所属地貌类型。中山:海拔高在1000-3499米的山地高丘:海拔高在250-499米的山地低丘:海拔高100米以下山地和台地低山:海拔高在500-999米的山地中丘:海拔高在100-249米的山地平原:平坦开阔,起伏很小7.平均海拔高:小班重心的高程,以m为单位,取整数。各调查因子~~8.坡向方位角68°~112°方位角158°~202°方位角248°~292°方位角338°~22°方位角23°~67°东坡~3南坡~5西坡~7北坡~1东北坡~2方位角113°~157°方位角203°~247°方位角293°~337°坡度<5°东南坡~4

西南坡~6西北坡~8无坡向~9各调查因子~~9.坡位

3.中坡

2.上坡

4.下坡

5.山谷(或山洼)

6.平地

1.脊部山脉的分水线及其两侧各下降垂直高度15m的范围三等分的中坡位三等分的下破位从脊部以下至山谷范围内的山坡三等分后的最上等分部位汇水线两侧的谷地,若样地处于其它部位中出现的局部山洼,也应按山谷记载处在平原和台地上的样地

7.全坡10.坡度

<5°

6~15°

16~25°

26~35°

36~45°

Ⅰ级为平坡

Ⅱ级为缓坡

Ⅲ级为斜坡

Ⅳ级为陡坡

Ⅴ级为急坡

≥46°

Ⅵ级为险坡11.成土母岩花岗岩~1红粘土~6千枚岩~4成土母岩石灰岩~7砂岩~5板岩~2页岩~3片麻岩~8指土层下的岩石。可在周围自然崩缺口中观察。12.土壤名称江西省土壤类型主要有以下10种:水稻土~152沼泽土~151黄棕壤~111黄壤~104红壤~103为丘陵地区主要土壤类型,广泛分布于我省丘陵和山地布于中山山地中上部海拔700~1200米之间,植被现状多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与落叶阔叶林混交林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分布在地面过于潮湿的地段,一般第一层为黑色泥炭层任何自然土壤或耕种土壤,一经种植水稻,在水耕熟化作用下,都可发育成水稻土。典型水稻土具有耕作层,犁底层、心土层或底土层。山地草甸土~191风沙土~185石灰土~182紫色土~181草甸土~167分布在鄱阳湖周围的平坦阶地和长江、赣江、抚河、信江、修河、饶河等江河及其支流沿岸的河漫滩和阶地分布在赣州、抚州和上饶地区的丘陵地带,其他丘陵区也有小面积零星分布。常与丘陵红壤交错分布组成复区零星见于彭泽、德安、袁州、万载、萍乡、新余、瑞金、会昌、南康、全南、龙南、崇义等县市的石灰岩山地丘陵区。是风砂地区成沙母质上发育的土壤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顶,现状植被为禾本科高草,深黑色,土层浅薄,一般只有30厘米左右,由多种母质发育而成13.土层厚度根据A+B层的总厚度确定,划分标准为:>80厘米<40厘米40~80厘米土层厚度中层薄层

厚层14.腐殖层厚度根据A层(黑土层)的厚度确定;若有AB层,则A层的厚度为A+1/2AB。其划分标准为:厚层Diagram2Diagram3>5厘米

2~4.9厘米Diagram2Diagram3薄层中层<2厘米15.植被总盖度包括乔、灌、草总覆盖度,用%表示,取整数。16.水土流失类型水土流失是指地表土壤及母质、岩石受到水力、风力、重力和冻融等外力的作用,使之受到各种破坏和移动、堆积过程以及水本身的损失现象。水土流失类型分片蚀、沟蚀、崩塌蚀、石漠化、丹霞地貌几种。水土流失类型划分标准

类型

依据强度片蚀~1沟蚀~2崩塌蚀~3植被盖度%侵蚀沟面积占细班总面积%崩塌面积占细班总面积%轻度71~90<10<10中度30~7010~2510~20强度<3026~5021~30剧烈>50>30注:植被盖度达90%以上,林地内无侵蚀沟或崩塌面积,则属无水土流失。石漠化~4石漠化即喀斯特荒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石灰岩地区)及其发育的背景下,受人为活动的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溶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丹霞地貌~5丹霞地貌是发育于中上、白垩系红色陆相砂砾岩地层中,由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其地貌特点是红色砂岩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