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金华婺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1页
2024年浙江省金华婺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2页
2024年浙江省金华婺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3页
2024年浙江省金华婺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4页
2024年浙江省金华婺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第二学期调研抽测试题卷九年级语文考生须知:1.全卷共五项活动,21小题,满分为12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人间最美四月天,正是读书好时节。欢迎你参加九(1)班“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研究活动!活动一了解“之江好书节”(10分)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2024“之江好书节”如约而至。第一小组打算做一个读书活动研究,请你一起参与。第一部分研究目标了解“之江好书节”的活动内容和意义,推动同学们主动阅读,爱上阅读,让阅读浸润身心。第二部分研究内容研究内容涉及浙江省新华书店官方网站、特色活动展览,主要内容记录如下:【官方网站资源】“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浙江人文荟萃,底蕴深厚。而书店是城市的窗口,传递守护着文化的温度。今年之江好书节,浙江省新华书店以“城市阅读基因”为主题,各地新华书店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呈现能代表当地读书文化、文人特色的展示活动,焕醒浙江读者的城市阅读“DNA”。南孔圣地衢州将举办儒学讲堂,侠骨潮城海宁对话百年金庸,文润山海临海开办朱自清文学节,人文水乡桐乡挖掘丰子恺、茅盾、木心等文人气韵,嵊州带你重走浙东唐诗之路……充分彰显“以城化文、以文养城”的交融之美。读者还可参与“一城一本代表作”城市书单推介,选出自己心目中的“城市代表作”。这些活动让浙江各地的人文底蕴变得“可阅读”,擦亮一颗颗地域文化明珠。1.小组成员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形做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因为表达是“优秀的人物或精美的东西会集、聚集”的意思,所以“荟萃”一词中有错别字。B.因为表达是“有使之觉醒”的意思,所以“焕醒”一词中有错别字。C.因为表达是“深入开发,探求”的意思,所以“挖掘”一词中有错别字。D.因为表达是“事物的交汇融合”的意思,所以“交融”一词中有错别字。【特色活动展览】为便捷社会公众玩转之江文化中心,打卡心仪的活动和展览,特别推出之江活动展览一周推荐系列。01之江公共艺术长廊展览时间:长期展览地点:之江文化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展览介绍:本周,之江公共艺术长廊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盛宴——洞头渔民画精品展览。洞头渔民画是浙南地区特有的一种美术形式,蕴藉于海洋,发展于海洋,源于海洋,承载着渔民们对大海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无比的热爱。02浙江图书馆之江馆【图书馆之夜】霓裳风华诗意书香活动时间:4月20日18:30活动地点:浙江图书馆之江馆一楼知识之殿活动介绍:一卷《清明上河图》,一部《东京梦华录》,繁花似锦的北宋东京在世人面前徐徐展开。文献与古卷中的服饰,是宋代风俗的一部分,亦是宋代美学精神的重要载体。让我们跟随着书模的脚步,感受扑面而来的活色生香,细品书中宋韵;穿一袭宋制改良华服漫步西湖,打卡之江文化中心新地标,在快节奏的时代,体味宋人舒缓优雅的“慢生活”。03浙江文学馆“中国科幻的源流与未来”主题讲座活动时间:4月25日14:30—16:00活动地点:浙江文学馆一楼多功能厅主讲简介:宝树,科幻作家,浙江海盐人。活动介绍:围绕中国科幻的源流与未来,宝树老师将带您领略科幻文学的扑朔迷离,探寻中国科幻文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分析当代科幻作家们的创作理念与风格。同时,宝树老师将分享他对科幻文学创作的见解与建议,为有志于投身科幻文学创作的朋友们提供宝贵的启示。让我们在宝树老师的引领下,走进中国科幻文学的秘境,开启一段奇幻之旅。2.文段中“藉”“载”“模”都为多音字,下列各项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jièzàimó B.jièzǎimú C.jízàimó D.jízǎimú3.你检查文段中使用的成语后发现,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别开生面 B.繁花似锦 C.扑面而来 D.扑朔迷离4.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语病,请你帮助修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研究结论本次“之江好书节惠民阅读活动”,以“书香浙里,阅创未来”为主题,精选28家出版社,为广大读者呈上集“淘书、看书、买书”于一体的特色文化市集。踏入这个市集,仿佛走进了广袤的知识旷野。每一个热爱阅读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心灵的归宿。该系列活动将一直延续至年底,为广大浙江人民营造良好的文化胜境,让阅读抵达更广阔人群。让我们____________。5.结合语境,请你帮助组员在横线处填上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破开心中的冰海 ②一起探寻那无尽的远方③紧握书籍这把利斧 ④奔赴这场阅读的盛宴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②④① D.①③④②活动二探讨“阅读的意义”(23分)快节奏的今天,阅读还有意义吗?第二小组打算做一个“阅读的意义”探讨活动,现在请你一起完成任务。在快节奏的当下,我们为什么依然要坚持阅读?①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本书。②这本书可能是《小王子》,陪伴了你度过最孤独的时刻。也可能是《活着》,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这些书籍犹如璀璨的星辰,驱走了我们内心的幽暗,伴随我们度过人生的起起落落。书与人类,犹如鱼与水,相辅相成,共同演绎着绚丽多彩的文明之歌。一言以蔽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未来的憧憬。③然而,如今有种论调甚嚣尘上——④“当代人,不爱读书了。”⑤事实果真如此吗?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____________。⑥即使是日常生活已经被工作填满的打工人,也并没有放弃阅读。根据《2023年全国职场人阅读报告》的统计,有超过75%的职场人日均阅读时长高于半小时,近34%的职场人日均阅读时长高于1小时。⑦在追求快节奏的当今社会,我们为什么依然要坚持读书?⑧有人说,读书是为了开拓视野,跨越眼前的苟且。书籍如同一扇扇通向无尽智慧的窗户,让我们得以窥见世间万象,领略千古风情。有人说,读书是为了滋养心灵。在字里行间,我们邂逅着伟大的思想,感悟着深沉的情感,从而让内心得以丰润。有人说,读书是对自我的找寻。在书的世界里,我们“以人为镜”,得以参透人性的复杂与多样,进而找到真正的自我。⑨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为什么要读书”,有一点原因是毋庸置疑的——读书这件事,可以让人安心。“培养阅读的习惯就是为你自己构建一座避难所,让你得以逃离人世间几乎所有痛苦与不幸。”毛姆的这句话,振聋发聩。⑩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一种人文的修炼。它让我们在浮躁的世界中,拥有一份宁静;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坚守一份纯真。(节选自“之江文化中心”2024.04.18)任务一:图文联读6.请你依据“2010—2022年中国人人均阅读量”统计图,补出文中画线处的信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小组同学计划把这幅漫画放入文中,请你判断应该放入哪一段?并说明理由。(3分)A.第②段 B.第⑧段 C.第⑩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二:勾联名著8.组员们计划在学校布置“读书文化长廊”来推广阅读活动,请你协助完成。(8分)展板一:读书典故展板二:读书名言展板三:读书策略孙权劝学:①________________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英国·培根【快速阅读】快速阅读可以帮助我们尽快地把握全书内容,例如在阅读《海底两万里》这样的科幻小说时,读者很急切地想知道故事或者人物的结局,可以抓住主要线索,有所取舍,进行快速阅读。宋濂嗜学:②________________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西汉·刘向【摘抄与笔记】摘抄就是选摘、抄录原文的内容,笔记可以是提要,也可以是心得。比如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可以摘抄、笔记有关保尔面对磨难的句子和内心独白,更好地理解保尔坚韧不屈的钢铁意志。韦编三绝:孔子对《易经》非常着迷,反复阅读并做了许多注释,由于频繁翻阅,使得用来串联竹简的牛皮带子断了三次,孔子不得不多次更换新的牛皮带继续使用。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北宋·苏轼A.精读与跳读B.圈点与批注③________________(1)仿照示例,请在①②处各补充一则“读书典故”。(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根据你的阅读经验,结合名著,在③处选择一种读书策略简要概述。(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组员们还拟举办“名著联读”活动,请你参考以下示例,帮助策划组拟定阅读主题,推荐阅读书目,并说明推荐理由。(5分)等待与希望:《海底两万里》《骆驼祥子》冒险与生存:《基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______________参考主题:【磨难与成长】【责任与担当】【讽刺与隐喻】……任务三:迁移生活10.小语同学不愿参加“名著联读”活动,他认为:临近中考,平时学习很忙,没有多余时间阅读;而且觉得书中的故事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对自己没有什么意义。请你结合以上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写一段话劝说他。150字左右。(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推荐一部好书(20分)第三小组同学在“好书·我来荐”读书会上向同学们隆重推出《契诃夫短篇小说选》,下面是其中的一篇,请你一起阅读并完成相关任务。万卡①契诃夫万卡·茹科夫,一个九岁的男孩,三个月前被送到靴匠阿利亚辛的铺子里来当学徒。圣诞节的前夜,他没有上床睡觉。等到老板夫妇和几个师傅出外去做晨祷后,从老板的立柜里取出一小瓶墨水和一支笔尖上了锈的蘸水笔,在自己面前摊开一张皱皱巴巴的纸片,准备写信。“亲爱的爷爷,康斯坦丁·马卡雷奇!”他写道,“我给你写信。祝您圣诞节快乐!我没有爹,也没有娘,只剩下您一个亲人了。”万卡的眼睛转向黑洞洞的窗户,窗玻璃上映出蜡烛的光影。于是他生动地想象出爷爷康斯坦丁·马卡雷奇的模样。爷爷在日瓦列夫老爷家当差,做个守夜人。别看他长得瘦小,动作却出奇地灵活。他大约六十五岁,脸上总是带着笑容,眼睛老是醉醺醺的样子。白天他在仆人的厨房里睡觉,要不就跟厨娘们开玩笑;到了夜晚,他就披上肥大的羊皮袄,围着庄园巡逻走动,手里还敲着梆子。……万卡叹了一口气,把笔在墨水瓶里蘸了蘸,接着往下写:“昨天,我挨了一顿打。老板抓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抽我。他们的娃娃睡在摇篮里,他们让我摇晃他,都怪我不小心睡着了。这个星期,老板娘吩咐我清洗一条鲱鱼,我先收拾鱼的尾巴,不料老板娘抄起那条鲱鱼,就用鱼头戳我的脸。师傅们取笑我,打发我到饭馆去买伏特加,怂恿我偷老板的黄瓜吃,老板抓到什么就用什么打我。没有什么吃的东西……好爷爷,求您发发慈悲,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吧,我再也没有办法忍受啦……我跪下求您了,把我从这儿带走吧,再不走我就要死啦……”万卡的嘴角往下撇了撇,他用乌黑的小拳头擦了擦眼睛,抽抽搭搭地哭了。“我会替您揉碎烟叶,”万卡接着往下写,“要是我不听话,您就抽我,就像狠狠地抽打那只山羊一样。要是您嫌我没活儿干,我就去求管家让我擦皮鞋,要不就代替菲季卡去放羊。好爷爷,我再也受不了啦,只有死路一条了。我想过逃跑,跑回村子去,可是我没有靴子,我怕冷。等我长大了,一定报答您这份恩情,我会养活您,不许任何人欺负您。”万卡不安地叹了口气,目光又停在了窗户上。他想起爷爷每次去森林为老爷砍枞树,总是带着他。那时候多么快活呀!爷爷发出啊啊的叫声,万卡看着爷爷和树木,也放开嗓子啊啊地高声大叫。在砍倒一棵枞树之前,爷爷往往先抽一袋烟,然后闻很长时间鼻烟,笑眯眯地望着脸蛋冻得通红的万卡……不知从什么地方冷不防钻出一只兔子,沿着雪堆箭似的飞跑……爷爷忍不住大声喊叫:“抓住它,抓住……抓住!嘿,短尾巴鬼!”……“好爷爷,快来吧!”万卡接着写,“求求您带我离开这里吧。可怜可怜我这个不幸的孤儿吧。要不然,所有的人都打我,整天饿得要命。我难过得没法说,一天到晚总是哭。前几天,老板拿鞋楦子砸我的脑袋,砸得我晕倒在地,好不容易才清醒过来。我的日子苦极了,连狗都不如……您的孙子万卡·茹科夫,好爷爷,快来呀。”万卡把信纸叠成四折,放进一个信封,那是他昨天花一个戈比买来的……随后他又想了想,用笔蘸了点儿墨水,写下了地址:寄到乡村祖父收他抓了抓后脑勺,想了想,又加上了几个字:康斯坦丁·玛卡雷奇令他感到高兴的是,写信的时候,没有人来打扰。他戴上帽子,没顾得披上羊皮袄,只穿着一件衬衫,就跑到街上去了……头天晚上,他问过肉铺的伙计,人家告诉他说,信件都得投进邮箱里去,再由喝得醉醺醺的马车夫从邮箱里取出来,送到各个地方去,一路上车铃铛叮当叮当响个不停。万卡跑到就近的一个邮箱,把那封珍贵的信从缝隙里塞了进去……美好的希望使他感到满足,过了一小时,他安稳地睡着了……他梦见了炉灶,梦见爷爷坐在炉台上,垂着两只光脚丫,正给厨娘们念信。泥鳅围着炉灶转来转去,不停地摇着尾巴……(选自《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有删改)【注释】①万卡:万卡是个孤儿,母亲死后,他就被送到下人的厨房里,跟爷爷一块儿住。往后,又从厨房里被送到莫斯科,送到鞋匠阿里亚辛那儿做学徒。【小说·情节】11.阅读选文,完成下面思维导图。(2分)【小说·语言】12.阅读下面语句,联系选文内容,按括号中的要求答题。(4分)(1)万卡的嘴角往下撇了撇,他用乌黑的小拳头擦了擦眼睛,抽抽搭搭地哭了。(从描写的角度赏析这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梦见了炉灶,梦见爷爷坐在炉台上,垂着两只光脚丫,正给厨娘们念信。(这句话连用两个“梦见”有什么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说·视角】13.选文与《我的叔叔于勒》都通过儿童视角来写,探究儿童视角看世界的妙处。(4分)文本叙述视角探究妙处《万卡》从万卡这个童工的角度来写(1)________________《我的叔叔于勒》通过若瑟夫这个孩子的视角讲述故事(2)________________【小说·主题】14.小明同学读了选文后认为,题目“万卡”改为“一封寄不出去的信件”更好,请你结合文本,帮他阐明理由。(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老师说:“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之上的。”请你联系选文与《简·爱》,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四走进诗文天地(24分)第四小组打算做一个“学经典诗文,悟文人情怀”素养展示活动,现在请你一起完成任务。【任务一】整理古诗文16.古诗文中含精神。根据下表中的提示,写出最恰当的古诗文名句(连续的两句)。(10分)情怀古诗文名句作者与出处虽然年老体弱,我仍想守边疆。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远在日暮南山,我心悠然淡泊。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兄弟相隔万里,我寄美好祝愿。⑤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国危急人孤立,我选舍生取义。⑦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身处泥淖之中,我也洁身自好。⑨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任务二】拓展古诗文材料一:读书〔宋〕陆九渊①读书切戒在慌忙②,涵泳③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④放过,切身⑤须要急思量。【注释】①陆九渊:抚州金溪人,字子静,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②慌忙:匆匆忙忙,急于求成。③涵泳:边吟诵边思考,慢慢琢磨消化。④权:暂且。⑤切身:对己有关系之处。材料二:好书三病明·谢肇淛①好书之人有三病:其一,浮慕时名,徒为架上美观,牙签锦轴②,装潢衒耀,骊牝③之外,一切不知,谓之无书可也。其一,广收远括毕尽心力但图多蓄不事讨论,徒涴④灰尘,半束高阁,谓之书肆可也。其一,博学多识,矻矻⑤穷年,而慧根⑥短浅,难以自运⑦,记诵如流,寸觚⑧莫展,视之肉食面墙,诚有间矣,其于没世无闻,均⑨也。夫知而能好,好而能运,古人犹难之,况今日乎!(选自《五杂俎》)【注释】①谢肇淛(1567—1624):字在行,明代文学家、藏书家。②牙签锦轴:用象牙做的书签,用丝绸装裱的轴。③骊牝:指外表。骊,黑色;牝,公马。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④涴:玷污,弄脏。⑤矻矻(kūkū):勤奋不懈的样子。⑥慧根:本佛家语,指人天赋的聪明才智。⑦运:运用。⑧觚:古代写字用的木板,这里指书的内容。⑨均:形容恰当。【字词理解】17.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3分)(1)徒:____________ (2)谓:____________ (3)好:____________【内容梳理】18.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三处)(3分)广收远括毕尽心力但图多蓄不事讨论19.两则材料中作者都提到了读书中的不好习惯,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探究】20.结合两则材料,联系《论语》内容,请你说说古代文人在读书中寄托着哪些情怀?(4分)链接材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五挖掘汉字之妙(4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汉字真奇妙,“稳”中藏“急”。“稳”字,分开来看,一边是个禾字,一边是个急字。从字面理解,就是“手里有粮,心中不慌。”而作家陈鲁民认为:该稳的时候,要稳如泰山,稳如磐石,“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该急的时候,要急如星火,急似雷电,“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以上文字,引发了你哪些感悟与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2023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调研试卷语文参考答案书写(3分)略活动一了解“之江好书节”(10分)1.(2分)B(B项中“焕醒”应为“唤醒”)2.(2分)A3.(2分)D(D项中“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这里强调的是科幻文学的“独特魅力”,所以不适合此语境。)4.(2分)“蕴藉于海洋,发展于海洋,源于海洋”存在语序不当的语病,应改为“源于海洋,蕴藉于海洋,发展于海洋”。5.(2分)B活动二探讨“阅读的意义”(23分)任务一:图文联读6.(2分)例:2010年,我国人均阅读总量仅有4.98本,而到了2022年,人均阅读总数已经高达8.11本。7.(3分)示例:应该放入B(第⑧段)。这一段强调“读书可以开拓视野,可以滋养心灵,可以对自我的找寻。”图片中站在书本上的人就可以比不读书的人看得更远,视野更开阔,心胸更宽广,让自己有了更好的生命的意义。所以合适。[选A第②段、C第⑩段,言之有理最多得2分。]任务二:勾联名著8.(1)(4分)①孙权劝吕蒙要多读书,不是要求他治经为博士,只希望能够多多涉猎,了解历史,增长才能。②宋濂家贫,无法读书,所以他借书抄录,为了请教问题不顾寒冷的冬天跋山涉水去寻师,并且态度恭敬有礼,所以虽愚,但卒获有所闻。(2)(4分)精读是细读,如“三调芭蕉扇”展现了孙悟空嫉恶如仇、正义勇敢的形象,可精读。跳读是主动地舍弃以求更高的效率,如《西游记》中描写人物外貌、打斗场面或环境气氛的诗词可跳过。/圈点与批注是一种精读方法,例如在阅读《骆驼祥子》时,可以用不同的符号圈点出祥子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在旁批注祥子人物形象,由此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祥子形象的变化。9.(5分)示例一:【磨难与成长】《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面对瘫痪、失明,选择勇敢面对一切,并完成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苦难磨砺了保尔的意志,让他成长为一名钢铁战士;《名人传》中的贝多芬生活窘迫,疾病缠身,还失去了听力,但苦难让贝多芬喊出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出了许多不朽的作品。两部作品主人公都在磨难中成就了自我,符合主题。示例二:【责任与担当】《红星照耀中国》《西游记》。《红星照耀中国》中毛泽东、朱德、贺龙等人肩负历史使命,带领红军为建立一个新中国而爬雪山、过草地,历经千辛万苦;《西游记》中孙悟空从暴躁顽劣、缺乏耐心变为有责任心、有担当,在取经路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两本书的主人公都体现了责任与担当的精神,符合主题。示例三:【讽刺与隐喻】《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而疯,匡超人日渐堕落,周进撞贡门而哭,讽刺了当时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聊斋志异》中马骥游历罗刹国,讽刺隐喻了现实世界黑白不分,善恶颠倒。两本书都借讽刺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批判,符合主题。10.(5分)小语,虽然临近中考,学习比较紧张,但是参加“名著联读”活动对我们意义重大。首先,这个活动可以帮助我们复习语文名著知识,巩固已学内容;其次,我们还能通过阅读开拓视野,滋养心灵,劳逸结合,让自己安心宁静,更好地投入中考复习;最后,当在学习中面对挫折时,我往往会从书中去寻找力量,例如我会学习唐僧西天取经的精神,还会从保尔身上获取力量。书中的内容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书中传递的道理却让我们受益终身!一起来参加活动吧,相信你会收获满满!活动三推荐一部好书(20分)11.(2分)①倾诉悲惨学徒生活,哀求爷爷带他离开②把信塞进邮筒,梦中见爷爷念信12.(4分)(1)通过动作与神态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万卡处境的悲惨与内心的委屈,让人顿生怜爱之心。(2)连用两个“梦见”写出了万卡梦见爷爷与爷爷读信的美好,与现实的悲惨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万卡的不幸遭遇。13.(4分)(1)小说从万卡这个童工的角度来写,透过儿童的视角,借万卡之口,点明小主人公无依无靠的孤苦处境。从万卡向爷爷的诉苦与哀求中,足见其受压迫之深。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黑暗的童工制度的批判嘲讽。(2)若瑟夫是一个孩子,没有强烈的金钱意识和经济意识,既不像他的父母那样仅仅从金钱关系出发去看人,也不以严酷的道德眼光看待在这个物质世界中难以避免的人性弱点。这样就把小说主题集中在现实社会的金钱关系对人性的扭曲与破坏上,强化了小说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性。14.示例:“一封寄不出的信件”是万卡寄托了所有希望的求救信。在自己饱受师傅和老板的毒打和摧残之际,坚持不下去,无以言说,只能写信给唯一的亲人爷爷哭诉自己的心酸苦楚,又想起了和爷爷一起生活的美好时光,更体现了万卡无依无靠、可怜、十分渴望亲人关爱。而万卡没有写地址也没有贴邮票,信件是无法送达至爷爷那里,这说明万卡向爷爷的求救是无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