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EC血管腔内技术第一章血管造影技术第一节动脉造影
动脉造影包括造影剂的注射和图像序列的采集。注射造影剂后,应该在造影剂到达靶血管前
就开始采集图像。开始采集图象后,应当嘱患者保持静止不动以防止出现伪影。造影剂的注
射量根据术者对靶血管流量、流速估计进行调整。在管径较大的血管内,需要选择短时间内
打出足够剂量造影剂的造影导管。在管径较小的血管内,单孔的选择性导管即可。在阻力较
高的血管内,可调小造影剂的注射速度,延长注射时间。图像采集速率也可根据血流速度进
行调整。
一、头臂动脉的造影
特点:(1)距离股动脉穿刺点较远,需用较长的导管、导丝;(2)存在中风风险(导管、导
丝操作、微气泡、导管内血栓引起)。
使用造影导管超选进入主动脉弓各分支动脉时,导管头端应当进入分支动脉内数公分或更多
以防止造影时导管弹回主动脉弓。如果主动脉弓部或弓部分支血管开口处存在明显闭塞性病
变,导管操作引起中风的风险将很大,应当考虑为患者安排其它影像学检查。
1、颈动脉造影颈动脉造影可以使用高压注射器,要保证导管头端距离病变足够远,进入分
支血管要足够深,避免注射时导管头端弹出,同时需注意要用肝素盐水冲洗导管避免血栓形
成并反复核查防止小气泡进入。对颈动脉分叉部位的观察可采用正位、斜位和侧位。颅内动
脉的显影常用汤氏位和侧位。
在无名动脉中,造影注射速度4-8ml/秒,持续3-4秒,图像采集4帧/秒,投照角度通
常为右前斜位(RAO):颈总动脉造影造影剂注射通常为3-5ml/秒,持续2-3秒。颈动脉分
叉常采用前后位(AP)和侧位投照。由于分叉部位和颈内动脉近端病变常位于动脉前壁,需要
采取斜位、侧位投照以更好的显示管径狭窄。造影时嘱患者屏住呼吸,肩下沉。
2、锁骨下动脉造影
经股动脉穿刺锁骨下动脉造影的第一步是主动脉弓部造影,主动脉弓部造影通常就很好的评
估锁骨下动脉。但如果锁骨下动脉存在严重病变,与其它分支相比,其显影将非常缓慢,从
而需要选择造影评估。导管置入锁骨下动脉后,抽吸检查有无微气泡、使用肝素盐水冲洗,
尔后与高压注射器连接。造影剂注射速度为4-6m"秒,持续3-4秒,图像采集4帧/秒。
注射造影剂时应远离疾病或椎动脉开口以防止动脉夹层形成或栓塞。多数情况下,锁骨下动
脉造影足以评估椎动脉情况。当需要进一步明确椎动脉情况时,可以超选进入椎动脉低压注
射造影剂,注意推动极易痉挛。当存在锁骨下动脉窃血时,图像采集需延时直至显示椎动脉
有反向血流进入锁骨下动脉。锁骨下动脉造影还可以采取同侧肱动脉穿刺入路。导管置入后,
手推4-8ml造影剂通常就能很好完成锁骨下动脉造影。但如果锁骨下动脉病变严重,血流较
小,穿刺肱动脉是极为困难的,这时需要超声引导。
二、主动脉弓造影
穿刺股动脉,置入标准的4F或5F股动脉鞘,进导丝直至其头端位于升主动脉内,注意避免
导丝进入左心室或冠状动脉导致心律失常,然后沿导丝进入90cm长的猪尾导管,管头端置
于升主动脉。图像采集范围应当包括主动脉弓、颈动脉和推动脉颅外段。调整投照角度充分
展开主动脉弓(LAO位)。撤出导丝,猪尾导管连接高压注射器。嘱患者造影开始后屏住呼吸,
避免吞咽动作。造影剂注射速度通常为15mmi/秒,持续2秒钟,图象采集速度为4帧/
秒,持续6-8秒或直至造影剂流空。
三、内脏动脉和肾动脉造影
造影的特点:(1)内脏动脉和肾动胁容易痉挛,从而引起器官缺血;(2)这些动脉的位置受
呼吸和膈肌运动的影响很大:(3)从股动脉入路进入内脏和肾动脉的角度较锐,某些病例中
需要选择近端肱动脉穿刺入路。
1、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
股动脉穿刺,置入导丝,沿丝置入4F或5F的猪尾导管至膈肌水平。使用高压注射器以8-12ml
/秒的速度,持续3秒行腹主动脉造影。选择眼镜蛇导管进入内脏动脉开口至少l-2cm,以
防止膈肌运动或推造影剂时导管弹出。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的造影造影剂注射速度为
4-6m"秒,持续3秒,图像4帧/秒。侧位投照时,腹腔干和肠系膜开口显示最清楚楚,
但其远端分支在前后位(AP)或斜位上显示最为清楚。
如果导管需在内脏动脉中停留数分钟,可给予硝酸甘油防止血管痉挛。
2、肾动脉造影
先行肾动脉附近的主动脉造影(导管头端位于肾动脉开口附近),透视下将导丝送至T12
水平。置入猪尾导管,手推少量稀释造影剂以证实导管位于腔内。应用高压注射器,分别取
正位、右前斜和左前斜位投射。这三种投射角度都可以确定肾脏血管解剖,还可以估计肾脏
的大小和形状。通常以15ml/秒的速度注射40ml造影剂,体重较轻的患者,12ml/秒的速
度注射30ml足够。可以调整导管位置,以避免造影剂反流进入肠系膜上动脉,干扰左肾动
脉开口的显示。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可以提供肾脏血管解剖的详细分布。将眼镜蛇导管送至肾
门,门区,部分退出导丝使尖端重新塑形,导管尖端向目标侧沿主动脉壁滑行。多数情况下,
导管可弹进肾门。如果导管不能挂住肾动脉,用亲水导丝辅助送入导管。肾动脉开口于主
动脉侧壁稍偏后,通常被主动脉壁遮挡,同侧前斜10。就能很好观察肾动脉开口情况。
造影剂速度3-6ml/秒,持续2-3秒。,导管如果需停留在肾动脉内数分钟,提前进行全身
肝素化,跨过痛焚陌给予硝酸甘油防止血管痉挛。
四、主骼动脉造影
主骼动脉造影的常用导管为4F或5F的猪尾导管或Omni-flush导管。导管头端置于肾动脉
开口附近。如果考虑行多个支架治疗时,选用标记导管,第一个标记置于肾动脉下缘,图
像范围向下包至胸12-腰1水平,横向包括双侧肾脏。嘱患者屏住呼吸,造影剂注射6T5ml
/秒,持续2-3秒,图像4帧/秒,直至造影剂流空。前斜30度投照可展开对侧能动脉分
叉和同侧股动脉分叉。
五、下肢动脉造影
造影导管置于肾动脉水平,图像采集范围包括主动脉至双足,即所谓“步进”技术。另外
一种方法是先行主能动脉造影,再行股动脉造影,以此类推,造影至双足背动脉。
“步进”技术要点:透视下使患者靓、双膝和双足位于一直线,向头移动造影床,避免横
向移动,确定开始和结束采集图图像的造影床位置并锁定,先手动从腹主动脉至双足移动一
次造影床,采集图像供减影用。嘱患者保持不动,造影床退回原位,注射造影剂,控制造影
床追踪造影剂至双足获得肾下主动脉-下肢动脉造影图像,造影剂注射速度7T0m"秒,持
续8-12秒。使用“步进”技术可以在注射造影剂的同时得到造影剂流经范围的长距离造影
图像。但是当某一侧的动脉存在闭塞或狭窄病变,双下肢动脉的造影剂流速将存在差异异,
从而导致某一侧下肢动脉评估不充分。此外,由于病变的存在,主动脉内注射的造影剂可
能无法到达足背动脉等远端动脉,此时需要超选进入胭动脉、胫动脉行进一步造影。
股动脉及膝下动脉造影股动脉造影
股动脉造影入路有对侧股动脉穿刺“翻山”和同侧股动脉穿刺两种。造影可使用标准造影导
管或鞘管。造影剂既可手推也可机注。股动脉造影的最简单方法是分4-5次分别推注6-10ml
造影剂分段采集下肢动脉图像。
在股胴动脉部位,胫动脉、足背动脉脉存在闭塞性病变的患者则需要超选胭以卜动脉造影,
•般选用长、直、带多个侧孔的导管,导管尽量向远端放置。
足背动脉造影
通常在腹主动脉注入的造影剂很难使足背动脉清晰显影。当需要获得足部动脉的详细信息
时,要尽量将导管放置在胭动脉中,在一2秒内手推5-10ml造影剂,完成造影。造影一般
采用觎关节外展,膝关节放松的体位。当同侧股浅动脉存在闭塞病变时,造影剂注入股总动
脉,造影剂的量要足够大使其能够到达足部。造影剂注入后会导致缺血一侧的下肢不适,引
起肢体活动,影响造影质量,但这同时.也提示我们造影剂从注入到到达缺血肢体的时间间
隔。在严重缺血的患者,造影剂从股动脉注入后,一般要延迟20秒才能到达足部。造影剂
到达缺血足部的感觉对患者来说较为难受,在行选择性足背动脉造影前可适当给予镇静剂。
四、主动脉瘤的主动脉造影
主动脉造影不能精确的评估估主动脉瘤的真实最大瘤径,以及瘤体的整体形态。然而,造
影用于评估流入流出道是非常有用的。腹主动脉瘤造影要在肾动脉上方机注造影剂,不能在
瘤腔内注射造影剂,以避免将瘤腔内的血栓吹散,造成异位栓塞。斜位或特殊角度有助于对
动脉瘤颈的显示。造影剂到达瘤体远端时往往已经被稀释,因常需要再作一次造影以评估远
端流出道道的情况。
各部位动脉的造影剂注射量及特点见下表:
第二节静脉造
影
一、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
【适应证】
检查下肢深静脉通畅与否,静脉阻塞性质、范围、程度以及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了解交
通支静脉功能及深静脉瓣膜情况。
【禁忌证】
1、确诊或高度怀疑有急性肺动脉栓塞者.
2、确诊或高度怀疑有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
3、血液高凝状态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仰卧于X线机平台上,用12〜16号血管穿刺针向近心端穿刺患肢足背浅静脉,对不
易穿刺或穿刺失败者可做静脉切开。
2、头高足低位,倾斜30度-45度,延缓造影剂回流速度。
3、踝部环扎橡皮止血带,以阻断浅静脉为度。
4、嘱病人用健肢踏在X线机踏板上,患肢处于悬垂位,稍向内旋,持续均匀地注入造影剂。
5、在监视器观察下,跟随造影剂,自距小腿(踝)关节到盆腔部位全程摄正位片。
6、深静脉通畅者,可按压病人腹部,并令病人憋气、鼓腹让其做Valsalva运动,观察深静
脉反流情况。
7、撤除止血带,让病人平卧,缓慢注入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
【注意事项】
1、前需做碘过敏试验,对比剂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目前有优维显和碘海醇,肾功能不
全者可采用副作用较小的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
2、虽然少数人碘过敏试验阴性,但造影时仍有不同程度的变态反应,此时仍要给予必要的
治疗。
3、老年病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甚至所有拟行造影的病人在造影前后均可进行24
小时水化。造影后鼓励病人多喝水,以利于对比剂的排泄。对血液黏稠度高者,术后可酌
情给予抗凝和祛聚治疗,避免血栓形成。
二、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
【适应证】
逆行造影可以清楚的显示骼、股静脉情况,可以补充下肢深静脉顺行性造影的不足,同时
准确的显示深静脉瓣膜的位置、形态,判断功能不全的深静脉瓣膜的类型和程度等。
【禁忌证】
1、确诊或高度怀疑有急性肺动脉栓塞者。
2、确诊或高度怀疑有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
3、血液高凝状态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仰卧位,消毒大腿、会阴和下腹部皮肤。在患肢腹股沟韧带动脉搏动内侧0,5cm
处局部麻醉尖刀挑开皮肤一小孔,以Seidinger方法穿刺股总静脉。
2、头高足低位,倾斜60度.
3、血液高凝状态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仰卧位,消毒大腿、会阴和下腹部皮肤。在患肢腹股沟韧带动脉搏动内侧0.5cm处
局部麻醉,尖刀挑开皮肤-小孔,以Seidinger方法穿刺股总静脉。
2、头高足低位,倾斜60度。
4、静脉导管放置于器外静脉F(内,注入造影剂,观察骼静脉、下腔静脉通畅情况。4、将
导管缓慢退至股骨头水平,注入造影剂,同时按压病人腹部,并让其做Valsalva运动,向
下观察深静脉反流和静脉瓣膜情况。
5、在监视器观察下摄正位片。
6、经导管缓慢注入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
7、拔除导管,穿刺点局部压迫止血。
8、术后卧床、抬高患肢,24h后下床活动。
【注意事项】
与下肢深静脉顺行性造影相同。
三、上肢静脉造影
常用的方法是经肘正正中静脉或外周手背静脉入路,手臂外展5-10度,要求患者屏住呼吸,
在5秒内注入50ml造影剂。造影剂注入后嘱患者手臂抬高60度,持续3秒。在注射10
毫升造影剂之后,要求患者屏气,一旦获得足够的图像,造影剂的注射就停止。
四、下腔静脉一骼静脉造影
股静脉入路:穿刺后置入5F鞘管,0.035英寸导丝置于骼总静脉,5F的猪尾导管或腔静脉
导管进入能总或下腔静脉进行腔静脉/骼静脉造影。
颈内静脉入路:0.035英寸导丝通过右心房到下腔或骼总静脉。手推造影剂速度10ml/秒,
总量20ml。
五、肠系膜上静脉和门静脉造影
肠系膜匕静脉造影可以间接地由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完成,也可通过经颈静脉肝内穿刺或经
皮肝穿刺的方法直接进入肠系膜上静脉造影来完成。由肠系膜上动脉注射形成的静脉相能够
提供肠系膜上静脉区域流入门静脉系统的影像。建立动脉通路之后,4F造影导管置入主动
脉,选入肠系膜上动脉,手推造影剂确定导管位置,机械注入造影剂,注射速多,5ml/秒,
总量10ml1,
经皮肝穿刺的方法是一种直接进入门静脉系统的有效技术。在超声引导下,在皮肤上标记右
侧门静脉与右侧肝静脉重叠于同•平面,且门静脉更靠近超声探头的一点,用18号穿刺针
无菌条件下穿刺右侧门静脉,可进行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的造影,以及溶栓、血管成形、
支架置入等治疗。
六十年代Rosch发明了经颈静脉肝内穿刺的门静脉造影方法,改变了肝穿刺的技术,并发
展为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o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最好在全麻或者静注
大剂量镇静剂下进行。10F的鞘管通过右颈内静脉放入下腔静脉,应用弯头造影导管选入肝
静脉,鞘管的尖端进入肝千静脉,选择合适型号的经颈静脉穿刺针自肝静脉通过肝实质进入
门静脉分支。0.035英寸加硬导丝置入肠系膜上静脉,穿刺针换成5F多孔造影导管,置于
门静脉进行造影。
六、布加综合征的血管造影可以经股静脉或经颈静脉入路。应用Simmons1导管或者眼镜蛇
导管从腹股沟进入肝上下腔静脉,选入肝静脉。直的或成角的导管很容易从颈静脉放入肝流
出道。手推5T0ml造影剂,以显示闭塞的肝静系统特殊的蜘蛛样影像。某些情况下,例如
下腔静脉阻塞,成像的最佳方式是下腔静脉造影。猪尾导管放置在远端下腔静脉的水平,速
度15ml/秒,总量30ml。
第二章鞘管、导丝及导管第一节鞘管
一、鞘管的操作技巧
鞘管根据其长短可分为长鞘、短鞘,单纯造影的一般用短鞘即可,根据其治疗需要还有翻山
处理对侧下肢的翻山鞘、处理颈动脉的长Shuttle鞘,处理肾动脉的肾动脉Guiding鞘以及
至的抗折鞘等。鞘管具有一侧边连通接口,可在术中抽取血样、压力监测、注入扩血管药物
或造影剂。
放置导丝的时候,最好使导丝尖端伸出穿刺针管腔,并且保证其进入动脉的部分距离穿刺针
的尖端足够的远,以保证导丝尖端较软的部分伸出动脉穿刺点。穿刺后先行透视,之后将导
丝导入理想位置。之后拔除穿刺针,拔除时需压迫穿刺点。导丝最好用肝素盐水冲洗。
选择一个合适的鞘管,用肝素盐水浸泡鞘管和与之配套的扩张器,并冲洗其管腔。开始操作
时,关闭鞘管侧臂的开关。扩张器底座需锁死,防止其在鞘管进入时退出。检查皮肤穿刺点
是否需要进行预扩张,并确认导丝硬度是否足以使鞘管进入。使用鞘管相配套的导丝以保证
鞘管的进入。如果鞘管较粗较长,或是腹股沟区有瘢痕,则要选用硬度更大的导丝。无论用
哪种导丝,都要确保导丝足够长,以保证导丝尖端较软的部分置于动脉内,而导丝主干较硬
的部分在动脉穿刺针内。
术者用一只手轻柔的压迫穿刺点,另一只手推动脉鞘管顺着导丝进入皮肤,然后进入动脉。
在鞘管置于动脉内期间,必须要持续对穿刺点进行压迫。皂。必须逐步推动鞘管著近端部位
位使得鞘管逐渐进入动脉,以防止鞘管在进入组织的过程中发生弯折。鞘管在皮下前进或是
后退时都需寄旋转鞘管进行操作。鞘管进入时,将鞘管的侧管放于方便操作的部位,通常是
向着术者的方向。如果在鞘管进入的时候,扩张器的底座松动并退出,那么鞘管的开口端就
会强行进入组织并可能对对鞘管本身及动脉造成损伤。这时应该将鞘管重新组装并重新进行
操作。期间需压迫动脉穿刺点直至感觉到鞘管进入动脉,这样可以防止皮下淤血。在鞘管尖
端进入动脉后,要减少进入时的大力度。推动鞘管开女始进入动脉时会感觉到阻力,之后的
进入就会很容易、平滑。如果阻力持续存在,也许是操作有误差,可以行透视检查。
鞘管置入后,用肝素盐水冲洗。在用鞘管进行造影后,应该经常冲洗鞘管管腔。应该在任何
操作之后都立即冲洗管腔。在对大血管或是较迂曲的血管进行操作时,最好用缝线将鞘管固
定于皮肤上,以防止鞘管可能会在较粗或是口1迂曲的血管中发生滑动。如果使用的导管
与鞘管是同一型号(例如5F的导管置于5F的鞘管中),那么导管将完全阻塞鞘管管腔,将
不能通过鞘管侧臂注射造影剂及肝素盐水。在进腔内操作时,应明确鞘管尖端的位置,防止
球囊或是支架没有伸出鞘管而不能释放。如果股动脉穿刺点钙化较严重或是其周围有很多瘢
痕组织,导丝可能会很容易的进入动脉,但是扩张器或是鞘管进入会非常困难。这种情况
下,扩张器的尖端可能会被较硬的动脉壁弹回,整个穿刺系统,包括导丝及鞘管,可能在皮
下组织中发生弯折。如果患者体态偏胖且动脉有瘢痕组织,则更容易发生上述情况。术者
应导入扩张器并使皮下的导丝伸直。在扩张器放入之后,根据病情或是输送鞘管的需要,可
能需要更换硬度更大的导丝。
二、鞘管基本型号
导丝的直径单位是英寸。“035”代表导丝的直径是0.035英寸。可供选择的导丝直径有
“010、014、018、025、035及038”。每一款导丝的直径都有与之相配套的导管。最常用
的导丝规格是“014和035”。
导管的单位是“French"。该单位是对导管周长的描述。“French”系统是以圆周率为基础
的,圆周率就是一个圆的周长和这个圆直径的比值。用导管或鞘管的“French”尺寸除以
圆周率或是除以3,即可得到导管或鞘管管的直径。例如,6F的鞘管,其直径是2mm,24F
的鞘管,其直径是8mm。除以3即可转换“"French”尺寸,得到的结果就是动脉穿刺点的
直径。扩张器和导管都是用外径(0D)描述的,而鞘管是用内径(ID)描述的。鞘管的内径表示
可以通过其管腔的器材的尺寸,如5Fr的鞘管适合5Fr的导管。标准的5Fr鞘鞘管其外径为
6或7Fr,也就比血管穿刺点大l-2Fr,但其实际临床意义不大。鞘管有多种直径,常见直
径在4-6Fr,因为大,大多数诊断及球扩导管适合这一大小。放置支架通常需6-8Fr的鞘管,
骼动脉和股浅动脉(SFA)多选择6T2Fr,主动脉则需22-25Fr。
鞘管有多种长度:3-5cm,10-12cm,22-25cm,30-40cm和90T00cm010-12cm是标准长度,|适
合大多数外周血管诊断和介入操作,3-5cm通常应用于血透通路。中等长度则适用于对侧器
动脉或股动脉及肾动脉。此类鞘管有预成形的头部或抗扭曲的特性,有助于进入主动脉分叉。
某些厂商会在鞘管末端安置不透光标记以利荧光下显影。这在介入操作中尤为重要,比如在
释放支架前可以了解支架是否已完全伸出鞘管。最长的鞘管可完成颈动脉和对侧胫动脉的介
入操作。
三、使用鞘管的注意事项:
1、使用鞘管前,应先行用肝素盐水冲洗并擦拭鞘管及扩张器。
2、关闭鞘管侧管的开关。
3、反复确认鞘管型号。
4、将扩张器完全锁定或插入至鞘管管底座。
5、预扩皮肤入路点。
6、检查导丝类型及位置。
7、用扩张器预扩入路隧道。
8、进行鞘管装置交换时应对穿刺点进行压迫。
9、鞘管及扩张器一起输送至体内。
10>输送导丝。
11、插入鞘管时手持鞘管主体进行操作。
12、旋转鞘管并轻柔进入皮下组织。
13、压迫动脉穿刺点直至鞘管尖端进入动脉。
14、鞘管的侧管向着术者的方向。
15、检查鞘管上的扩张器以确认其不会退出.
16、如果输送中有阻力,马上停止前进并检查。
17、插入鞘管直至其底座。
18、鞘管放置完成后,拔除扩张器,对鞘管进行抽吸并冲洗。
19、如果鞘管周围有渗血,可以换较大的鞘管。
20、切忌没有扩张器单独使用鞘管进入。
21、如果鞘管尖端受损或不规则,需及时更换。
22、将鞘管缝于皮肤上防止其滑出(一般不用)。
23、如果导管完全充满鞘管管腔,不应向侧管内注入液体。
24、应该明确鞘管尖端在血管腔内的位置。
+++++++++++++++++
CEC论坛系列《血管腔内技术》(培训教材)第一章造影技术
CEC血管腔内技术
第一章血管造影技术
第一节动脉造影
动脉造影包括造影剂的注射和图像序列的采
集。注射造影剂后,应该在造影剂到达靶血管前就开始
采集图像。开始采集图象后,应当嘱患者保持静止不动
以防止出现伪影。造影剂的注射量根据术者对靶血管流
量、流速估计进行调整。在管径较大的血管内,需要选
择短时间内打出足够剂量造影剂的造影导管。在管径较
小的血管内,单孔的选择性导管即可。在阻力较高的血
管内,可调小造影剂的注射速度,延长注射时间。图像
采集速率也可根据血流速度进行调整。
一、头臂动脉的造影
特点:(1)距离股动脉穿刺点较远,需用较长的导
管、导丝;(2)存在中风风险(导管、导丝操作、微气
泡、导管内血栓引起)。
使用造影导管超选进入主动脉弓各分支动脉时,导
管头端应当进入分支动脉内数公分或更多以防止造影时
导管弹回主动脉弓。如果主动脉弓部或弓部分支血管开
口处存在明显闭塞性病变,导管操作引起中风的风险将
很大,应当考虑为患者安排其它影像学检查。
1、颈动脉造影颈动脉造影可以使用高压注射器,要
保证导管头端距离病变足够远,进入分支血管要足够深,
避免注射时导管头端弹出,同时需注意要用肝素盐水冲
洗导管避免血栓形成并反复核查防止小气泡进入。对颈
动脉分叉部位的观察可采用正位、斜位和侧位。颅内动
脉的显影常用汤氏位和侧位。
在无名动脉中,造影注射速度4-8ml/秒,持续3-4
秒,图像采集4帧/秒,投照角度通常为右前斜位
(RAO):颈总动脉造影造影剂注射通常为3-5ml/秒,
持续2-3秒。颈动脉分叉常采用前后位(AP)和侧位投照。
由于分叉部位和颈内动脉近端病变常位于动脉前壁,需
要采取斜位、侧位投照以更好的显示管径狭窄。造影时
嘱患者屏住呼吸,肩下沉。
2、锁骨下动脉造影
经股动脉穿刺锁骨下动脉造影的第一步是主动
脉弓部造影,主动脉弓部造影通常就很好的评估锁骨下
动脉。但如果锁骨下动脉存在严重病变,与其它分支相
比,其显影将非常缓慢,从而需要选择造影评估。导管
置入锁骨下动脉后,抽吸检查有无微气泡、使用肝素盐
水冲洗,尔后与高压注射器连接。造影剂注射速度为
4-6ml/秒,持续3-4秒,图像采集4帧/秒。注射造影
剂时应远离疾病或椎动脉开口以防止动脉夹层形成或栓
塞。多数情况下,锁骨下动脉造影足以评估推动脉情况。
当需要进一步明确椎动脉情况时,可以超选进入椎动脉
低压注射造影剂,注意推动极易痉挛。当存在锁骨下动
脉窃血时,图像采集需延时直至显示椎动脉有反向血流
进入锁骨下动脉。锁骨下动脉造影还可以采取同侧肱动
脉穿刺入路。导管置入后,手推4-8ml造影剂通常就能
很好完成锁骨下动脉造影。但如果锁骨下动脉病变严重,
血流较小,穿刺肱动脉是极为困难的,这时需要超声引
导。
二、主动脉弓造影
穿刺股动脉,置入标准的4F或5F股动脉鞘,进导
丝直至其头端位于升主动脉内,注意避免导丝进入左心
室或冠状动脉导致心律失常,然后沿导丝进入90cm长的
猪尾导管,管头端置于升主动脉。图像采集范围应当包
括主动脉弓、颈动脉和椎动脉颅外段。调整投照角度充
分展开主动脉弓(LAO位)。撤出导丝,猪尾导管连接高
压注射器。嘱患者造影开始后屏住呼吸,避免吞咽动作。
造影剂注射速度通常为15mml/秒,持续2秒钟,图
象采集速度为4帧/秒,持续6-8秒或直至造影剂流空。
三、内脏动脉和肾动脉造影
造影的特点:(1)内脏动脉和肾动胁容易痉挛,从
而引起器官缺血;(2)这些动脉的位置受呼吸和膈肌运
动的影响很大:(3)从股动脉入路进入内脏和肾动脉的
角度较锐,某些病例中需要选择近端肱动脉穿刺入路。
1、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
股动脉穿刺,置入导丝,沿丝置入4F或5F的猪尾
导管至膈肌水平。使用高压注射器以8-12ml/秒的速度,
持续3秒行腹主动脉造影。选择眼镜蛇导管进入内脏动
脉开口至少l-2cm,以防止膈肌运动或推造影剂时导管
弹出。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的造影造影剂注射速度为
4-6ml/秒,持续3秒,图像4帧/秒。侧位投照时,腹
腔干和肠系膜开口显示最清楚楚,但其远端分支在前后
位(AP)或斜位上显示最为清楚。
如果导管需在内脏动脉中停留数分钟,可给予硝酸
甘油防止血管痉挛。
2、肾动脉造影
先行肾动脉附近的主动脉造影(导管头端位于肾动
脉开口附近),透视下将导丝送至T12水平。置入猪尾
导管,手推少量稀释造影剂以证实导管位于腔内。应用
高压注射器,分别取正位、右前斜和左前斜位投射。这
三种投射角度都可以确定肾脏血管解剖,还可以估计肾
脏的大小和形状。通常以15ml/秒的速度注射40ml造影
剂,体重较轻的患者,12ml/秒的速度注射30ml足够。
可以调整导管位置,以避免造影剂反流进入肠系膜上
动脉,干扰左肾动脉开口的显示。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可
以提供肾脏血管解剖的详细分布。将眼镜蛇导管送至肾
门,门区,部分退出导丝使尖端重新塑形,导管尖端向
目标侧沿主动脉壁滑行。多数情况下,导管可弹进肾门。
如果导管不能挂住肾动脉,用亲水导丝辅助送入导
管。肾动脉开口于主动脉侧壁稍偏后,通常被主动脉
壁遮挡,同侧前斜10o就能很好观察肾动脉开口情况。
造影剂速度3-6m"秒,持续2-3秒。,导管如果需停留
在肾动脉内数分钟,提前进行全身肝素化,跨过痛焚陌
给予硝酸甘油防止血管痉挛。
四、主能动脉造影
主骼动脉造影的常用导管为4F或5F的猪尾导管或
Omni-flush导管。导管头端置于肾动脉开口附近。如果考
虑行多个支架治疗时,选用标记导管,第一个标记置于
肾动脉下缘,图像范围向下包至胸12-腰1水平,横向
包括双侧肾脏。嘱患者屏住呼吸,造影剂注射6-15ml/
秒,持续2-3秒,图像4帧/秒,直至造影剂流空。前
斜30度投照可展开对侧骼动脉分叉和同侧股动脉分叉。
五、下肢动脉造影
造影导管置于肾动脉水平,图像采集范围包括主
动脉至双足,即所谓“步进”技术。另外一种方法是
先行主骼动脉造影,再行股动脉造影,以此类推,造
影至双足背动脉。
“步进”技术要点:透视下使患者畿、双膝和双足
位于一直线,向头移动造影床,避免横向移动,确定
开始和结束采集图图像的造影床位置并锁定,先手动从
腹主动脉至双足移动一次造影床,采集图像供减影用。
嘱患者保持不动,造影床退回原位,注射造影剂,控制
造影床追踪造影剂至双足获得肾下主动脉-下肢动脉造影
图像,造影剂注射速度7-10ml/秒,持续8-12秒。使用“步
进”技术可以在注射造影剂的同时得到造影剂流经范围
的长距离造影图像。但是当某侧的动脉存在闭塞或狭
窄病变,双下肢动脉的造影剂流速将存在差异异,从而
导致某一侧下肢动脉评估不充分。此外,由于病变的
存在,主动脉内注射的造影剂可能无法到达足背动脉等
远端动脉,此时需要超选进入胴动脉、胫动脉行进一步
造影。
股动脉及膝下动脉造影股动脉造影
股动脉造影入路有对侧股动脉穿刺“翻山”和同侧
股动脉穿刺两种。造影可使用标准造影导管或鞘管。造
影剂既可手推也可机注。股动脉造影的最简单方法是分
4-5次分别推注6-10ml造影剂分段采集下肢动脉图像。
在股胴动脉部位,胫动脉、足背动脉脉存在闭塞性
病变的患者则需要超选胭以下动脉造影,一般选用长、
直、带多个侧孔的导管,导管尽量向远端放置。
足背动脉造影
通常在腹主动脉注入的造影剂很难使足背动脉清晰
显影。当需要获得足部动脉的详细信息时,要尽量将导
管放置在胭动脉中,在1-2秒内手推5-10ml造影剂,完
成造影。造影一般采用微关节外展,膝关节放松的体位。
当同侧股浅动脉存在闭塞病变时,造影剂注入股总动脉,
造影剂的量要足够大使其能够到达足部。造影剂注入后
会导致缺血一侧的下肢不适,引起肢体活动,影响造影
质量,但这同时.也提示我们造影剂从注入到到达缺血
肢体的时间间隔。在严重缺血的患者,造影剂从股动脉
注入后,一般要延迟20秒才能到达足部。造影剂到达缺
血足部的感觉对患者来说较为难受,在行选择性足背动
脉造影前可适当给予镇静剂。
四、主动脉瘤的主动脉造影
主动脉造影不能精确的评估估主动脉瘤的真实最大
瘤径,以及瘤体的整体形态。然而,造影用于评估流
入流出道是非常有用的。腹主动脉瘤造影要在肾动脉上
方机注造影剂,不能在瘤腔内注射造影剂,以避免将瘤
腔内的血栓吹散,造成异位栓塞。斜位或特殊角度有助
于对动脉瘤颈的显示。造影剂到达瘤体远端时往往已经
被稀释,因常需要再作一次造影以评估远端流出道道的
情况。
各部位动脉的造影剂注射量及特点见下
表:<imgtitle="CEC论坛系列《血管腔内技术》
(培训教材)第一章造影技术”
name=//image_operate_12811322026322437,"all="CEC论坛系列
《血管腔内技术》(培训教材)第一章造影技术〃
src=z,http://sl4.sinaimg.cn/midd1e/7207d3cagb26034b7643d
&690〃
real_src=,,http://sl4.sinaimg.cn/middle/7207d3cagb26034b
7643d&690〃>
第二节静脉造影
一、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
【适应证】
检查下肢深静脉通畅与否,静脉阻塞性质、范围、程度以及
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了解交通支静脉功能及深静脉瓣膜情
况。
【禁忌证】
1、确诊或高度怀疑有急性肺动脉栓塞者.
2、确诊或高度怀疑有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
3、血液高凝状态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仰卧于X线机平台上,用12〜16号血管穿刺针向近
心端穿刺患肢足背浅静脉,对不易穿刺或穿刺失败者可做静脉切
开。
2、头高足低位,倾斜30度一45度,延缓造影剂回流速度。
3、踝部环扎橡皮止血带,以阻断浅静脉为度。
4、嘱病人用健肢踏在X线机踏板上,患肢处于悬垂位,稍
向内旋,持续均匀地注入造影剂。
5、在监视器观察下,跟随造影剂,自距小腿(踝)关节
到盆腔部位全程摄正位片。
6、深静脉通畅者,可按压病人腹部,并令病人憋气、鼓腹
让其做Valsalva运动,观察深静脉反流情况。
7、撤除止血带,让病人平卧,缓慢注入生理盐水或肝素盐
水。
【注意事项】
1、前需做碘过敏试验,对比剂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目
前有优维显和碘海醇,肾功能不全者可采用副作用较小的等渗
对比剂碘克沙醇。
2、虽然少数人碘过敏试验阴性,但造影时仍有不同程度的
变态反应,此时仍要给予必要的治疗。
3、老年病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甚至所有拟行造影
的病人在造影前后均可进行24小时水化。造影后鼓励病人多喝
水,以利于对比剂的排泄。对血液黏稠度高者,术后可酌情给
予抗凝和祛聚治疗,避免血栓形成。
二、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
【适应证】
逆行造影可以清楚的显示鹘、股静脉情况,可以补充下肢深
静脉顺行性造影的不足,同时准确的显示深静脉瓣膜的位置、
形态,判断功能不全的深静脉瓣膜的类型和程度等。
【禁忌证】
1、确诊或高度怀疑有急性肺动脉栓塞者。
2、确诊或高度怀疑有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
3、血液高凝状态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仰卧位,消毒大腿、会阴和下腹部皮肤。在患肢腹
股沟韧带动脉搏动内侧0,5cm处局部麻醉尖刀挑开皮肤•小
孔,以Seidinger方法穿刺股总静脉。
2、头高足低位,倾斜60度.
3、血液高凝状态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仰卧位,消毒大腿、会阴和下腹部皮肤。在患肢腹
股沟韧带动脉搏动内侧0.5cm处局部麻醉,尖刀挑开皮肤一小
孔,以Seidinger方法穿刺股总静脉。
2、头高足低位,倾斜60度。
4、静脉导管放置于骼外静脉F(内,注入造影剂,观察器
静脉、下腔静脉通畅情况。4、将导管缓慢退至股骨头水平,注
入造影剂,同时按压病人腹部,并让其做Valsalva运动,向
下观察深静脉反流和静脉瓣膜情况。
5、在监视器观察下摄正位片。
6、经导管缓慢注入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
7、拔除导管,穿刺点局部压迫止血
8、术后卧床、抬高患肢,24h后下床活动。
【注意事项】
与下肢深静脉顺行性造影相同。
三、上肢静脉造影
常用的方法是经肘正正中静脉或外周手背静脉入路,手臂外
展5-10度,要求患者屏住呼吸,在5秒内注入50nli造影剂。造
影剂注入后嘱患者手臂抬高60度,持续3秒。在注射10毫升
造影剂之后,要求患者屏气,一旦获得足够的图像,造影剂的注
射就停止。
四、卜腔静脉一骼静脉造影
股静脉入路:穿刺后置入5F鞘管,0.035英寸导丝置于骼
总静脉,5F的猪尾导管或腔静脉导管进入骼总或下腔静脉进行腔
静脉/能静脉造影。
颈内静脉入路:0.035英寸导丝通过右心房到下腔或骼总静
脉。手推造影剂速度10ml/秒,总量20ml。
五、肠系膜上静脉和门静脉造影
肠系膜上静脉造影可以间接地由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完成,也
可通过经颈静脉肝内穿刺或经
皮肝穿刺的方法直接进入肠系膜上静脉造影来完成。由肠系
膜上动脉注射形成的静脉相能够提供肠系膜上静脉区域流入门
静脉系统的影像。建立动脉通路之后,4F造影导管置入主动脉,
选入肠系膜上动脉,手推造影剂确定导管位置,机械注入造影剂,
注射速多,5ml/秒,总量10ml,
经皮肝穿刺的方法是一种直接进入门静脉系统的有效技术。
在超声引导下,在皮肤上标记右侧门静脉与右侧肝静脉重叠于同
一平面,且门静脉更靠近超声探头的一点,用18号穿刺针无菌
条件下穿刺右侧门静脉,可进行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的造
影,以及溶栓、血管成形、支架置入等治疗。
六十年代Rosch发明了经颈静脉肝内穿刺的门静脉造影方
法,改变了肝穿刺的技术,并发展为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TIPS)»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最好在全麻或者静注大
剂量镇静剂下进行。10F的鞘管通过右颈内静脉放入下腔静脉,
应用弯头造影导管选入肝静脉,鞘管的尖端进入肝干静脉,选择
合适型号的经颈静脉穿刺针自肝静脉通过肝实质进入门静脉分
支。0.035英寸加硬导丝置入肠系膜上静脉,穿刺针换成5F多孔
造影导管,置于门静脉进行造影。
六、布加综合征的血管造影可以经股静脉或经颈静脉入路。
应用Simmons1导管或者眼镜蛇导管从腹股沟进入肝上下腔静
脉,选入肝静脉。直的或成角的导管很容易从颈静脉放入肝流出
道。手推5T0ml造影剂,以显示闭塞的肝静系统特殊的蜘蛛
样影像。某些情况下,例如下腔静脉阻塞,成像的最佳方式是下
腔静脉造影。猪尾导管放置在远端下腔静脉的水平,速度15ml/
秒,总量30ml。
・相关主题
•热门主题
•楼主新帖
•高血压患者应如何养生?
・胆固醇高的危害
・中风后遗症的疗法
・底痹病名及其证治规律的研究一焦树德
•请问茶色素对中风后遗症是否有疗效?
・中西医诊断点滴
•极端气温可显著增加中风死亡风险
・高血压病人最佳服药时间
收藏分享
回复引用
此,举报使用道具
2zhbwxy2#沙发
UID口发表于2012-3-1
主题
精华15:36只看该作者
贡献分CEC论坛系列《血管腔内技
鸡蛋术》(培训教材)第二章鞘
专业分管、导丝及导管
性别第二章鞘管、导丝及导管
来自
在线时间第一节鞘管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鞘管的操作技巧
鞘管根据其长短可分
为长鞘、短鞘,单纯造影的
一般用短鞘即可,根据其治
疗需要还有翻山处理对侧
下肢的翻山鞘、处理颈动脉
超级版主'的长Shuttle鞘,处理肾动
外科区总斑竹脉的肾动脉Guiding鞘以及
积分至的抗折鞘等。鞘管具有一
848
侧边连通接口,可在术中抽
帖子
取血样、压力监测、注入扩
16589
鲜花血管药物或造影剂。
7639
职称放置导丝的时候,最
医师认证电
好使导丝尖端伸出穿刺针
但管腔,并且保证其进入动脉
的部分距离穿刺针的尖端
足够的远,以保证导丝尖端
较软的部分伸出动脉穿刺
e点。穿刺后先行透视,之后
符导丝导入理想位置。之后
拔除穿刺针,拔除时需压迫
穿刺点。导丝最好用肝素盐
水冲洗。
选择一个合适的鞘
管,用肝素盐水浸泡鞘管和
与之配套的扩张器,并冲洗
其管腔。开始操作时,关闭
鞘管侧臂的开关。扩张器底
座需锁死,防止其在鞘管进
入时退出。检查皮肤穿刺点
是否需要进行预扩张,并确
认导丝硬度是否足以使鞘
管进入。使用鞘管相配套的
导丝以保证鞘管的进入。如
果鞘管较粗较长,或是腹股
沟区有瘢痕,则要选用硬度
更大的导丝。无论用哪种导
丝,都要确保导丝足够长,
以保证导丝尖端较软的部
分置于动脉内,而导丝主干
较硬的部分在动脉穿刺针
内。
术者用一只手轻柔的
压迫穿刺点,另一只手推动
脉鞘管顺着导丝进入皮肤,
然后进入动脉。在鞘管置于
动脉内期间,必须要持续对
穿刺点进行压迫。皂。必须
逐步推动鞘管著近端部位
位使得鞘管逐渐进入动脉,
以防止鞘管在进入组织的
过程中发生弯折。鞘管在皮
下前进或是后退时都需寄
旋转鞘管进行操作。鞘管进
入时,将鞘管的侧管放于方
便操作的部位,通常是向着
术者的方向。如果在鞘管进
入的时候,扩张器的底座松
动并退出,那么鞘管的开口
端就会强行进入组织并可
能对对鞘管本身及动脉造
成损伤。这时应该将鞘管币:
新组装并重新进行操作。期
间需压迫动脉穿刺点直至
感觉到鞘管进入动脉,这样
可以防止皮下淤血。在鞘管
尖端进入动脉后,要减少进
入时的大力度。推动鞘管开
女始进入动脉时会感觉到
阻力,之后的进入就会很容
易、平滑。如果阻力持续存
在,也许是操作有误差,可
以行透视检查。
鞘管置入后,用肝素
盐水冲洗。在用鞘管进行造
影后,应该经常冲洗鞘管管
腔。应该在任何操作之后都
立即冲洗管腔。在对大血管
或是较迂曲的血管进行操
作时,最好用缝线将鞘管固
定于皮肤上,以防止鞘管
可能会在较粗或是口1迂
曲的血管中发生滑动。如果
使用的导管与鞘管是同一
型号(例如5F的导管置于
5F的鞘管中),那么导管
将完全阻塞鞘管管腔,将不
能通过鞘管侧臂注射造影
剂及肝素盐水。在进腔内操
作时,应明确鞘管尖端的位
置,防止球囊或是支架没有
伸出鞘管而不能释放。如果
股动脉穿刺点钙化较严重
或是其周围有很多瘢痕组
织,导丝可能会很容易的
进入动脉,但是扩张器或是
鞘管进入会非常困难。这种
情况下,扩张器的尖端可能
会被较硬的动脉壁弹回,整
个穿刺系统,包括导丝及鞘
管,可能在皮下组织中发生
弯折。如果患者体态偏胖且
动脉有瘢痕组织,则更容
易发生上述情况。术者应导
入扩张器并使皮下的导丝
伸直。在扩张器放入之后,
根据病情或是输送鞘管的
需要,可能需要更换硬度更
大的导丝。
二、鞘管基本型号
导丝的直径单位是英
寸。“035”代表导丝的直
径是0.035英寸。可供选择
的导丝直径有“010、014、
018、025、035及038”。
每一款导丝的直径都有与
之相配套的导管。最常用的
导丝规格是“014和
035”o
导管的单位是
“French"。该单位是对导
管周长的描述。“French”
系统是以圆周率为基础
的,圆周率就是一个圆的
周长和这个圆直径的比值。
用导管或鞘管的
“French”尺寸除以圆周
率或是除以3,即可得到
导管或鞘管管的直径。例
如,6F的鞘管,其直径是
2mm,24F的鞘管,其直径
是8mm。除以3即可转换
“"French”尺寸,得到的
结果就是动脉穿刺点的直
径。扩张器和导管都是用外
径(OD)描述的,而鞘管是用
内径(ID)描述的。鞘管的内
径表示可以通过其管腔的
器材的尺寸,如5Fr的鞘管
适合5Fr的导管。标准的
5Fr鞘鞘管其外径为6或
7Fr,也就比血管穿刺点大
l-2Fr,但其实际临床意义
不大。鞘管有多种直径,常
见直径在4-6Fr,因为大,
大多数诊断及球扩导管适
合这一大小。放置支架通常
需6-8Fr的鞘管,器动脉和
股浅动脉(SFA)多选择
6-12Fr,主动脉则需
22-25Fr»
鞘管有多种长度:
3-5cm,10-12cm,22-25cm,30
-40cm和
90-100cm010-12cm是标准
长度,I适合大多数外周血
管诊断和介入操作,3-5cm
通常应用于血透通路。中等
长度则适用于对侧骼动脉
或股动脉及肾动脉。此类鞘
管有预成形的头部或抗扭
曲的特性,有助于进入主动
脉分叉。某些厂商会在鞘管
末端安置不透光标记以利
荧光下显影。这在介入操作
中尤为重要,比如在释放支
架前可以了解支架是否已
完全伸出鞘管。最长的鞘管
可完成颈动脉和对侧胫动
脉的介入操作。
三、使用鞘管的注意
事项:
1、使用鞘管前,应先
行用肝素盐水冲洗并擦拭
鞘管及扩张器。
2、关闭鞘管侧管的开
关。
3、反复确认鞘管型
号。
4、将扩张器完全锁定
或插入至鞘管管底座。
5、预扩皮肤入路点。
6、检查导丝类型及位
置。
7、用扩张器预扩入路
隧道。
8、进行鞘管装置交换
时应对穿刺点进行压迫。
9、鞘管及扩张器一起
输送至体内。
10、输送导丝。
11、插入鞘管时手持
鞘管主体进行操作。
12、旋转鞘管并轻柔
进入皮下组织。
13、压迫动脉穿刺点
直至鞘管尖端进入动脉。
14、鞘管的侧管向着
术者的方向。
15、检查鞘管上的扩
张器以确认其不会退出。
16、如果输送中有阻
力,马上停止前进并检查。
17、插入鞘管直至其
底座。
18、鞘管放置完成后,
拔除扩张器,对鞘管进行抽
吸并冲洗。
19、如果鞘管周围有
渗血,可以换较大的鞘管。
20、切忌没有扩张器
单独使用鞘管进入。
21、如果鞘管尖端受
损或不规则,需及时更换。
22、将鞘管缝于皮肤
上防止其滑出(一般不用)。
23、如果导管完全充
满鞘管管腔,不应向侧管内
注入液体。
24、应该明确鞘管尖
端在血管腔内的位置。
第二节导丝
一、导丝的结构及基
本特性导丝的基本特性包
括导丝硬度,操控性、柔顺
性和光滑性。理解导丝现有
的设计和基本结构有助于
选择合适的导丝完成手术。
1、结构
导丝的基本结构包括内部
的坚硬轴心和外部紧紧缠
绕的弹簧圈。内部轴心导
丝称为轴丝,保证了导丝的
硬度,其向尖端逐渐变细,
使尖端较柔软。轴丝外部山
不锈钢弹簧圈缠绕而成。导
丝内含有一较细的安全导
丝,其作用是连接轴丝至外
部弹簧圈的顶端,防止两者
分离。通常在导丝表面涂上
亲水性聚合物,如聚四氟乙
烯以增加其光滑度。这种特
性有利于导丝前进以及导
管/导丝的交换。
导丝的头部形状对其通过
性能起主要作用,“J”
型头创伤最小,不容易形
成夹层或导致血管穿孔,但
此形状难以通过严重狭窄
的病变。导丝头部可塑形为
所需形状,塑形的头部使导
丝易于进入分支血管。导丝
配备一个扭转装置,此装置
可提供1:1的旋转比
率。
2、分类
导丝根据头端形状可分为
“J”形头、直头、成角等
不同类型。根据导丝的直径
可分为0.035英寸、0.038
英寸、0.018英寸、及
0.014-0,018英寸微导丝
等。根据导丝的作用可分为
穿刺导丝、选择性导丝换导
丝等。每种导丝有不同长度
规格(如
80cm.145cm.180cm.
260cm.300cm等)。交换
导丝的标准长度为145cm
到300cm,145cm长的导丝
可用于输送导管进行常规
的造影检查。180cm长的导
丝用于主动脉分叉的翻山
操作,可以输送导管至对侧
股浅动脉。260-300cm长的
导丝用于进行主动脉弓、颈
动脉造影及主动脉支架置
入等长距离操作。
(1)穿刺导丝
(Startingguidewires)尖
端非常柔软,常用于输送导
管及进行无创性操作。
Bentson导丝(Cook,Inc、
U,S.A.)是一个比较理想
的选择,它具有柔软的尖
端,主体为钢化结构,直径
为0.035英寸,标准长度规
格为145cm,特殊病变时还
可选择更长的导丝。
(2)选择性导丝操控
性好,表面涂有亲水涂层。
在通过狭窄病变或不规则
病变时,带亲水涂层的导丝
非常有用,它可以循血流
通路走行。亲水涂层的导丝
遇水时非常光滑,使术者感
觉导丝会在操作时向前滑
动,实际上这种导丝非常稳
定。当需要通过亲水导丝
交换不同的导管,最好选择
较硬的又不易滑动的导丝。
(3)交换导丝具有坚
固的内芯,因此较其他导
丝更硬。将导丝换作交换导
丝会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如
果腔内治疗装置的入路较
曲折,或是装置较粗大,
那么此时就应考虑使用交
换导丝了。交换导丝明显增
强腔内治疗装置的通过力
量,可以轻松的输送腔内治
疗装置,并且可以控制腔内
治疗装置顺利通过扭曲病
变或是远端病变通路。
Amplatz,Rosen和
Lunderquist是几款比较
合适的交换导丝。加硬导丝
不应在最初通过病变部位
时使用,因为它可能会对血
管腔造成损伤。在进行复杂
的腔内操作时;如进行复杂
的、多支架重建血管或释放
移植血管时,加硬导丝对操
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阅读启迪心灵小学生的成长之路
- 母婴用品销售中的用户体验优化策略汇报
- 清明节扫墓应急预案
- 预防为主早期小儿肺炎识别与护理措施
- DB4415T 55-2025香芋南瓜-紫云英-香芋南瓜轮作生产技术规程
- 交通监控项目工程合同
- 上海市大数据中心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合同
- 个人小额信贷合同范本
- 个人购销合同示例
- 买卖合同的卖方: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
- “5E”教学模式下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 急救药品知识培训内容
- 人教版初中英语单词大全七八九年级(带音标) mp3听力音频下载
-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附参考答案
- 营销策划 -嘉华鲜花饼「正宗」战略重塑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英语试题(含解析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高级计量经济学》-上课讲义课件
- 玩转数和形课件
-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128条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 天然饮用山泉水项目投资规划建设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