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8篇)_第1页
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8篇)_第2页
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8篇)_第3页
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8篇)_第4页
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8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需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调配等环节。我们应当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我辛苦为大家带来的一班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最新8篇),倘若能帮忙到您,我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小学一班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认得12个字,会写一、二、三3个字。认得1种笔画一、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知道表示数的多少可以用阿拉伯数字写,也可以用汉字写,以及各自使用的不同场合。【教学重点】知道写字的笔顺规定:从上到下。【课件设计】课文的插图生活中各种数字。【课时布置】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得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美妙的画面。【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一、导入小伙伴们,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比赛,从1到10看谁数得准。二、认得1至10的汉字写法小伙伴们看,这十位小伙伴正准备练习投篮。[出示身穿球衣的十位小伙伴,衣裳上印有1至10的数字字样]这里有十个篮球,[图片出示的篮球上面写有一至十的汉字字样]哪位小伙伴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使球上的数字和他们身上的号码相符合?三、学习古诗古代有位诗人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了一首诗里,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一)读准字音,把握节奏1、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动。2、师范读,同学听,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3、同学自读,师生交流,正音,引导,朗读。(二)了解诗意1、小伙伴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到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认真,眼前看到的景物也就越多。2、依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1)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2)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并确定两种理解都可以。3、请小伙伴看看图,读读诗句;读读诗句,再看看图。4、请两位小伙伴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5、能用手势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吗?点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6、还有什么问题?(三)配乐诵读全诗1、给诗加上题目,并引导诗题与诗句之间要停顿的读法。2、背诵全诗,并设问:(1)小伙伴都能背这首诗了,真了不起,那你在一边背诗的时候一边看到了什么呢?(2)这个小山村热闹吗?(这是一个静静的小山村)(3)你来到这个山村,觉得它美吗?(4)师总结:小山村真美啊,请小伙伴们一起背,就相似走进了小山村。四、写字这节课我们来写三个字(出示一、二、三),这三个字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1、都是由横构成的。引导写好一(顿一顿,横过去,再顿一顿,回一回。要稍稍往上斜)。2、察看二字的两横有什么不一样。3、察看三的三横长短变动,并与二中两横间的距离作比较,得出结论:三横之间要稍靠紧些。4、你是怎么记住这三个字的?一就是一横,二就是两横,三就是三横,(师自言自语)四就是四横,五就是五横。(生发觉错误)古时候有个故事,那里面有个人就闹了这么个笑话,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想听吗?小学一班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篇二一、课前准备同学唱单韵母歌。二、教学儿歌,认得生字1、师:同学们唱得真好听,为了嘉奖大家,李老师放一首儿歌给你们听,好吗?但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小耳朵(竖起来)听清晰,这首儿歌里面有哪些数字?(生:这首儿歌里有十个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赞扬:你看得真认真。2、师:这节课,我们通过识字(一)第一课:一去二三里去认得这十个生字,它们还介绍两个汉字伙伴给我们,请大家翻开书本44页,齐读课题。3、察看图画:(1)师:李老师带来一幅画,请大家一块儿看看吧。黄昏的时候,太阳快要下山了,远处有一座座亭台,山里住着几户人家,路旁,树上长着美丽的花朵,小孩子赶着回家吃饭,看到这样的美的景色,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说啊,这儿真美。(2)师:小伙伴,你认为哪里的景色美呢?(3)师:诗人看到这样美的景色,写下了一首童谣。(师范读)(4)问:你会读吗?(指名读)赞扬:我们班的同学真是聪慧,读书又洪亮。我们全班同学一起来,好吗?读得真棒,赞扬本身。(5)师:你们读得这么好,请跟本身的同桌说静静话,读一读这首诗。(唱:123)(6)师:现在,我们来比赛读书,看谁拿的红苹果大?(拿出人像)这是男同学,这是女同学。谁先来?4、认得生字。(1)师:这节课,我们要认得12个生字,它们藏在诗歌里,我们一起把它们找出来好吗?请一位同学来帮帮老师。(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2)师:我们借助拼音来读读这些字。(3)师:现在,大家把你本身做的生字卡片拿出来,认一认这些字。(唱:123)(4)师:我们来一个男女识字大赛好吗?谁认得上面的字,把卡片放在这下面。(赞扬)5、我会画。师:我们比赛完了,你想不想画画?拿出你的图纸,给生字找出相应的音节涂上你喜爱的颜色。(赞扬:我们班的同学都是画画的天才。)6、我会唱。(1)师:正当我们画画的时候,有一群打篮球的男孩子来跟我说,要跟同学们较量一下,怎么样,你们敢不敢跟他们唱一唱对数歌呢?(赞扬:你们都是英勇的孩子。)(2)师:我说一,谁对一,哪个最爱把脸洗?(小猫最爱把脸洗)我说二,谁对二,哪个尾巴像把扇?(孔雀开屏像把扇)我说三,谁对三,哪个驮着两座山?(骆驼驮着两座山)我说四,谁对四,哪个满身都是刺?(刺猬满身都是刺)我说五,谁对五,哪个头上长小树?(小鹿头上长小树)我说六,谁对六,哪个爱在水里游?(鸭子爱在水里游)我说七,谁对七,哪个叫人早早起?(公鸡叫人早早起)我说八,谁对八,哪个唱歌呱呱呱?(青蛙唱歌呱呱呱)我说九,谁对九,哪个会用头顶球?(海狮会用头顶球)我说十,谁对十,哪个学话有本领?(鹦鹉学话有本领)(3)师:同学们真有礼貌,这节课你们的表现特别杰出,你们都是好同学。小学一班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篇三一、教学设计思想本课是识字教学的第一课,课文内容大多同学在学龄前已经接触甚至已经会背诵,因此本教学设计旨在培育同学自读、自悟理解古诗意境的学习本领,为同学以后的古诗教学奠定坚固结实的基础。同时,激发孩子识字的乐趣,培育他们良好的写字习惯。本教学设计捉住古诗教学的特点,采纳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忙同学理解课文。教学过程中以帮忙同学识字为启程点,积极调动同学的手、口、脑等感官的参加性,注意在识字教学中调动同学的参加性。通过一些有趣味的游戏激发孩子们识字的爱好,使学习气氛活跃起来;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采纳新字复习旧字,旧字巩固新字的方法扩大识字量,让同学学得轻松、快乐,记得坚固、坚固结实。二、教案〈一〉教学要求1、认得12个字,会写“一、二、三”3个字。认得一种笔画“一”。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数数拍手游戏。2、师:1—10是十个有趣味的数字,古代有位诗人把它们写进了一首诗,咱们一起去读一读吧!(二)学习古诗1、请小伙伴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想:读音的时候你有什么新发觉?2、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随机提示“一”的变调。3、图文对比:再读课文,然后在图上找一找烟村、亭台、花朵,指给你的学习伙伴看一看,还可以和他一块儿交流一下。4、假如你就是画中的孩子,你想怎样告知大家本身所看到的景象?(读古诗或着简述诗的大意)5、老师范读(配乐朗诵):小伙伴闭着眼睛体会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6、交流感受7、课间操8、与学习伙伴合作,一位读古诗,一位指图中的内容,轮换合作,边读边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山村?9、小节过渡,配乐齐读古诗体会意境。(三)学习拓展,游戏巩固游戏:(1)分发篮球:把篮球送给小伙伴,使他们球衣号码与篮球上的数字相符。(同学移动鼠标在计算机中完成)(2)找伙伴:带着数字头饰的小伙伴站在台上问:“我的伙伴在哪里?”拿着相应生字卡片的小伙伴应答着跑上台:“你的伙伴在这里。”然后大家齐读。(3)用攀高峰:认读由本课生字构成的词语。你还会说一(二、三、四、.。.。.)什么?(四)引导写字1、出示田字格,认得横中线、竖中线和小格的说法,再拍手配儿歌记一记。2、请小伙伴把三个生字在书中描一描,边描变想:这三个字都有怎样的笔画,长短一样吗?3、认得笔画“一”,老师范写,同学在田字格中练习。4、练写“一”字,老师巡察引导,评议典型作业。小学一班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篇四一、教学目的1、认得12个字,会写3个字。认得笔画“一”。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字和写字。难点:辨别“八”和“入”。三、教学方法比较记忆法、以读代讲法四、教具准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数字卡片、音乐磁带五、课时布置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课1、谈话:前面我们学了汉语拼音。今日开始我们就要乘着汉语拼音的快车到汉字王国去找汉字做伙伴,有了汉字伙伴,我们就能看书、读报、学到更多的学问。2、出示课题:今日我们学习第一课。3、同学读课题,解释“里”。(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相当于围着我们学校的围墙走大约一圈。)4、《一去二三里》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本,听老师读课文。二、讲授新课㈠、初读课文。1、师范读课文。2、你们想不想也把课文读一遍呢?生练读,师正音。(重点强调“一”和“亭”的读音。)(“一”的本音读“yī”,但在词语或句子中会变音,有时读二声,如“一块地”、“一片海”;有时读四声,如“一棵树”、“一朵花”。本课读二声。)3、同学自由读课文,老师指名读。㈡、看图说话1、谈话:我们不仅要会读儿歌,而且还要读懂它,知道它讲了什么意思。2、(出示挂图)图上画着谁?(两个小伙伴)这两个小伙伴在路上看到了什么?(引导同学从远处往近处看)。(这幅图上画的内容比较多,我们一部分一部分地看。先看最远处。)3、最远处有几座亭子。什么是“亭子”呢?4、出示挂图:亭台这就是“亭台”,也叫亭子。你在哪儿看到过亭子吗?它有什么用?(亭子是盖在路边或山上让人们休息用的,面积比较小,只有顶,没有墙。)5、书上哪一句诗是描写这些亭子的呢?————生齐读:“亭台六七座。”6、再往近一点画着什么呢?(一树盛开的花。)7、几树红花点缀着村庄,使村庄变得更美了,哪句诗是描写图中的花的?———(生齐读)“八九十枝花。”8、你从近处看到了什么?(几座房子)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一个小村庄)那你知道现在大约是什么时候?(吃饭的时间)为什么呢?(由于家家房顶上都飘着做饭时冒出的烟。)9、是呀,煮饭的炊烟围着整个村子,所以诗人就把村子称为“烟村”。10、这个村子离两个小伙伴远不远呢?(不远)所以诗人说———(生齐读)“一去二三里。”11、一路走去,在不远处有个小村庄,四五户人家升起了袅袅炊烟,这就是书上说的————(生齐读)“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12、多美的山村呀!村民居住的房子被炊烟缭围着,简直就象在神话中,那六七座亭台又为村庄加添了几分秀丽。远处还有粉红的桃花。粉红的桃花点缀在村庄中,使小村庄变得更美了!㈢、生练读1你觉得这样的景色怎么样?(美)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你本身亲眼看到了这幅美景。看到这样的美景,你有什么感觉?你心里会怎么想?你的心情怎么样?(轻松、喜悦)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这样的心情美美的读一读这首诗。2、师范读,同学感悟读法。3、同学本身练读。4、指名读,集体评价。5、老师与同学赛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㈣、自同学字1、谈话:同学们读得都不错。下面老师请同学们看一幅画。2、出示课文插图2.图上画的谁?他们在干什么?你还发觉了什么?(每一位小队员衣裳上的号码都对应我们今日学的一个生字。)下面请同学们拿起铅笔把课文再读一遍,一边读,一边用铅笔把生字画出来。(对比板书)3、本身读生字,读精准后,再把它读给同桌听。㈤、检查自学情况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2、谈话:我们本身学了生字,也知道了我们今日的十个生字是表示数字的汉字。下面,老师要让同学们来做一个“找伙伴”的游戏,看看同学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他们。3、做游戏:找伙伴。三、扩展活动1、谈话:清代画家郑板桥有一首《咏雪诗》也用上了我们今日学的十个汉字,请大家试着读一读。2、教读生字:芦、总。(强调“不”的读音)3、出示小黑板:《咏雪诗》四、作业设计1、今日我们学了10个表示数字的汉字。请大家课后找一找,说说看我们四周有哪些地方用上了这课的生字,譬如教室里的课程表、座次表、教室门上的班级标牌,家里的日历、报纸……比比看,看谁找得多。2、课后找一找带有本课生字的诗或儿歌读一读。五、板书设计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第二课时一、复习1、出示生字卡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里、去。小组抽读、指名读、开火车读。2、出示“八”和“入”,比较。二、引导写字1、出示田字格,讲解。2、出示:一、二、三、师示范写,同学察看:老师写字的笔顺怎样?3、教学笔画“一”(横)。4、引导同学先描红,发觉字的特点。5、同学在生字本上练习。三、背诵课文1、同学们,我们来到了郊外,看到了什么?请你依照由远到近的次序说一说。(我们来到郊外,一眼望去,二三里远的'地方有一座小村庄,只有四五户人家,树林里有几座亭台,路边开满了粉红色的桃花,真美呀!)2、发挥想象说说看到的画面,为背诵做铺垫。3、练习边背诵古诗边想象山村的画面。4、指名背诵。5、集体背诵。四、试编儿歌1、今日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诗里一共有十个数字。你能用数字编一首儿歌吗?2、小组合作编儿歌。3、小组汇报。五、作业设计1、练习写字。2、找一找,哪些儿歌或古诗里有数字?一班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五【教学目标】1、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正确认读十二个生字。2、在写字过程中,初步认得“横、横折、横折钩、横折弯钩、竖、竖弯钩、撇、捺”等八种基本笔画。3、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尽量做到有感情。4、通过诵读,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欢乐。【教学重点】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引导同学借助图画和生活阅历识字。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美妙和生活的欢乐。【教学难点】1、能自主读写生字,培育同学的识字爱好。2、通过学习,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美妙和生活的欢乐。【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数字引趣,谈话导入师:今日老师请了几个小伙伴到我们班来做客。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几位小伙伴?请同学认读十个阿拉伯数字,老师重在引导发音。二、认得汉字一到十1、这十个小伙伴准备进行一次篮球比赛(出示十个分别印有一到十汉字的篮球),哪个小伙伴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小伙伴,使小伙伴身上的号码和他们篮球上的数字相符合。2、认读十个汉字让同学建立数字与汉字之间的关系。3、师:小伙伴,古代有一位诗人,他很美妙地把这些数字写到了一首诗里。那就是今日我们要学习的《一去二三里》,让我们到课文中去认得这些数字伙伴吧!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老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同学从整体上感知诗歌。2、之后老师请同学以他们喜爱的方式自读诗歌,要求同学读准字音,画降生字词,引导同学在朗读中识字,同时让同学想一想课文的插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你看到了什么呢?四、生字教学1、老师请小组同学交流合作学习,并请同学汇报学会了哪几个生字?你在哪里见过它?小组派代表当小老师教大家同学字。2、学习写字(1)认得田字格画面出示田字格,依次向同学介绍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老师用拍手歌帮忙同学认记:“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2)认得笔画老师出示汉字(“一二三”)并问同学这三个字有什么特殊的地方?(都由横构成)老师播放资源,显现笔画“一(横)”,老师向同学介绍笔画的名称并跟说几遍。3、引导写字“一”(1)出示生字卡片“一”,让同学说出“一”的笔画名称,并认真察看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老师播放媒体资源上的示范书写,让同学认真察看“一”的运笔方法。(3)同学描红(老师提示同学注意握笔姿态、写字姿态)。4、引导写字“二”(1)让同学说说“二”由几笔构成,并说说这两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长短的不同。(2)同学尝试描红,老师巡回引导。(3)老师示范,指出同学书写时的简单显现错误到的地方。5、引导写字“三”(1)小组讨论,说说该怎么写。(2)同学交流,老师播放媒体资源上的书写示范,提示同学注意三横的不同写法。(3)同学描红、临写,老师巡察,给优秀作业贴上五角星。给优秀作业加星这对老师说来是举手之劳,可对孩子的激励作用是相当大的,大人或许并不在乎这个,但孩子都很在乎,这一设计足够同学的'情感需要。小学一班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篇六【课时目标】巩固复习生字。了解数字的不通用处,了解基数和序数。能背诵有关的诗歌、儿歌。【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注意矫正四和十的读音。)2、听写:一、二、三、倘若你还能写其他数字也可以写其他数字。二、认读笔画横三、认读儿歌。上节课,我们学习十个生字,还会写了三个字,你们真的都学会了吗?1、出示绕口令,比比谁读得又准又快。(练时注音)绕口令: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谁说四十是细席,他的舌头没用力;谁说十四是适时,他的舌头没伸直。认真学,常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2、先由老师带读,再同学依据刚才学习的情况跟读。同学互读。齐读了解数字使用的不同场合。3、真是不看不知道,简单的数字也有那么多讲究,我们再来读读《一去二三里》齐读。你在这诗歌中找到了哪些数字?倘若我们都把他们改为数学的阿拉伯数字,你看合适吗?(不合适,这是中国古代的诗歌,他已经成为了一种特定的格式。)谁知道一般汉字的数字和数学的阿拉伯数字使用在什么不同的场合?(一般在文章中都使用阿拉伯数字,除了在特殊稳重的场合,如文件的题目、标语;或者是古诗,古词。)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到街上去看一看。看投影片日常生活中数字的使用。了解基数和序数。还有一种特别的情况必需用汉字的数字,那就是数字是表示事物先后次序。譬如第一、第二等等。那么反过来,一般1、3这样的数字就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四、小结学问,拓展课外今日,我们学习有关数字的很多学问,其实有关数字的学问还有许多,只要我们留意四周的生活,就会发觉。小学一班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篇七教学目的:1、能按肯定的次序察看图画。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3、学会5个生字和4种基本笔画并能正确书写。教学重点: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生字。教学难点:在田格中正确书写“四”,特殊注意字的笔顺。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看图读拼音识字第1课,认得了5个生字,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卡片:一、三、五、七、九,今日我们再来学习几个生字。板书:看图读拼音识字2二、有次序察看插图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本课插图:提问:你们看看这幅图的远处有什么景物?再看看近处有什么?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三、朗读儿歌1、同学自由读儿歌,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精准。读不准的音节旁边画上?号。2、质疑读不准的音节,请同学解疑。3、再自由读儿歌,把字音读精准。4、同桌小伙伴相互读一读。5、指名读。边读边借助插图大致了解儿歌内容。6、老师范读,读出乡村孩子们欢乐的心情,强调“一去、烟村、亭台、八九”后面要停顿。7、同学练习朗读。四、学习生字(一)学习生字的音1、读儿歌,用“”画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比比谁读得最精准?3、抽读生字卡片,老师矫正èr(二)的读法。4、找伙伴游戏,巩固生字的音做。老师发给同学5个生字的卡片和生字的音节卡片,做找伙伴游戏。如:拿着èr的卡片来到讲台,说:“我是èr,谁是我的好伙伴?”手里拿着“二”字的同学,边说边走到讲台:“我是二,我是你的好伙伴。”然后把卡片贴在黑板上。(二)了解字义1、回忆昨天学习的“一、三、五、七、九”这几个生字是表示什么的?是什么数?2、让同学知道今日学习的生字也是表示数字的,是双数。3、引导同学分别用这些字练习口头组词、说句,加深对字义的理解。(三)分析字形结构1、学习四种基本笔画:(1)出示卡片认得新笔画:横折钩、竖弯、点、捺(2)书空新笔画,知道这些笔画都是一笔写成的。(3)引导同学练习书写4种笔画。2、请同学借助书中P51页“写一写”的笔顺,跟随说说每个生字的笔顺和笔画。3、请同学说说生字的笔画和笔顺。老师强调:“二、六”是先上后下的笔顺;“八”是先左后右;“十”是先横后竖。由于“四”笔画多,笔顺简单错,共同学习“四”的笔画及笔顺。4、电脑演示(1)请同学跟着电脑博士书空“四”字。“四”的笔画依次变成红色,同学随着边书空笔顺边说笔画。有的同学往往把“四”的第二笔“横折钩”当成“横”和“竖钩”两笔,老师要特殊强调,此外,“横折钩”的“钩”要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