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A.经济技术方面探素 B.政治制度方面探索 C.思想文化方面探索 D.军事强国方面探索2.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在此背景下1519—1522年能够出现的历史现象是A.《最后的晚餐》问世 B.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C.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出现 D.无产阶级运动风起云涌3.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这个“转型”的表现有()①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出现②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中出现雇佣关系④农材中富裕农民逐渐成为早期的农业资本家④城市中的市民阶层中的一部分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4.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林肯拯救了美国。其中“林肯拯救了美国”是指()A.打败英国殖民者,赢得民族独立 B.制定宪法,建立联邦制国家C.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 D.组建大陆军,起草《独立宣言》5.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两者最根本的相似之处是()A.都是在战后经济困难时推行的B.都把对工业的调整作为中心措施C.都允许多种经济并存D.都采取了国家强制干预经济的方式6.老子在《道德经》中,勾画了这样的理想国“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在来”。在这样的理想国中,老子主张A.以德治国B.施行仁政C.无为而治D.依法治国7.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据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8.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通知,2017年春季教材中将“八年抗战”的表述转变为“十四年抗战”。对此改变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完整还原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B.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C.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D.有利于反映中国人民的苦难,以博取世界的同情9.下图的隋唐历史时间轴中①②依次是A.安史之乱、贞观之治B.贞观之治、安史之乱C.澶渊之盟、安史之乱D.贞观之治、澶渊之盟10.甘地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下列对甘地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甘地是印度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大会党的领袖B.甘地对英国殖民统治者从不抱有合作态度C.甘地主义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D.他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坚实基础11.奥运会的奥运火种来自西方文明之源。西方文明之源指的是A.古埃及 B.古希腊 C.古罗马 D.古巴比伦12.史学家徐中约曾说:“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该“制度”最有可能是A.分封制 B.禅让制C.皇帝制 D.科举制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在中国古代历史的舞台上.涌现出许多封建帝王,他们为人类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图示人物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请说出图片中的人物是谁?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他们各自取得的成就或贡献。14.举出阿拉伯帝国疆界的东西南北四至。15.历史总是在不断的斗争中前进。结合所学知识,回容问题。请举出一例发生在古代罗马的历史事件来说明奴隶反抗奴隶主。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以谁为首的雅各宾派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18世纪北美人民通过哪次战争实现国家独立?当时美国受哪国的殖民统治?1871年,法国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名称是什么?是在哪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通过对以上四组斗争的探究,你感受到了哪些精神鼓舞?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二次反思开始于政治制度的探索,表现为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因此B正确。A、D属于第一次反思,学习西方器物,包括先进技术与军事技术,表现为洋务运动。A、D错误。C属于第三次反思,学习西方思想文化,表现为新文化运动。C错误。综上故选B。2、B【解析】

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在此背景下1519—1522年能够出现的历史现象是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1519年—1522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麦哲伦率领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B正确;ACD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B。3、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4世纪中叶以后,西欧出现了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一些富裕农民通过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转租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租地农场有了雇主、雇工的不同。同时手工工场兴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者,所以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中出现雇佣关系。农材中富裕农民逐渐成为早期的农业资本家,城市中的市民阶层中的一部分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所以这个“转型”的表现有①②③④,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4、C【解析】

依据学过的知识可知,1861—1865年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美国的统一。ABD和美国南北战争有关,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5、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都有国家干预经济和宏观调控。A项是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B项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C项是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故选D。6、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老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的思想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C项符合题意;“以德治国”和“施行仁政”是儒家学派的观点,AB项不符合题意;“以法治国”是法家学派主张,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7、C【解析】

依据图片信息可知,康有为和谭嗣同都是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时务报》是维新派创办的宣传变法思想的刊物,所以他们学习的主题是戊戌变法,故C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评】注意对图片的解读,识记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及影响。8、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我国将“八年抗战”的表述转变为“十四年抗战”有利于完整还原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D项利于反映中国人民的苦难,以博取世界的同情表述错误,我们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博取世界的同情。所以对此改变的理解不正确的是D,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表述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9、B【解析】

依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故B符合题意;澶渊之盟指的是辽与宋之间的议和,故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0、B【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918至1919年,印度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在甘地的领导下,印度走上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道路。甘地被尊称“圣雄甘地”,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印度国民大会党领袖。甘地是印度国父,也是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现代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他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坚实基础。由此AC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甘地对英国殖民统治者从不抱有合作态度的表述错误,甘地并不是完全排斥英国殖民者。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点睛】解答本题时需要学生对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能准确的理解,尤其注意掌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内容。从四个选项来看,B选项存在知识性错误,可以很容易的将其排除并得出答案。11、B【解析】

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地中海沿岸平原狭小,不利于农业发展。但地中海在古代各国就可以广泛联系,故商业和殖民活动发达,便形成海洋开放型的商业文明,即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起源。故选B。12、D【解析】

根据材料“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普通老百姓凭借自己的才识可以有机会进入政府任职。故B正确。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制度,分封的是天子的亲属和功臣,故排除A项。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时期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一种制度,故排除B项。皇帝制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项。故选B。【点睛】本题材料选择题,解答材料选择题要尊重原材料的意思,主张材料中的中心语句。本题的中心语句是“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根据这一语句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图(1)是秦始皇,图(2)是唐太宗。图(1)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图(2)唐太宗统治期间,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贞观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图(1)是秦始皇,图(2)是唐太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图二唐太宗:(2)唐太宗统治期间,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土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因此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14、西至西班牙,东至印度河流域与唐朝接壤,北至黑海、里海一带,南至阿拉伯河。【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最大时,西至西班牙,东至印度河流域与唐朝接壤,北至黑海、里海一带,南至阿拉伯河。15、(1)斯巴达克起义。(2)攻占巴士底狱。罗伯斯庇尔。(3)美国独立战争。英国。(4)巴黎公社。马克思主义。(5)不畏强权敢与反抗、敢于创新等。【解析】

(1)据所学知,公元前73--公元前71年,斯巴达克起义是在斯巴达克领导下,罗马共和国爆发的一次最大的奴隶起义,这是古罗马最大的一次起义,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