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点突破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链接教材】《李凭箜篌引》以惊人的想象贯串神仙世界和人间世界,并把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体验熔铸于一炉,营造出一种神出鬼没、石破天惊的独特意境。《望海潮》和《扬州慢》都以城市为表现对象,但意趣亦相异。前者开头总览杭州的优越位置和悠久历史,接着描绘此地风景的优美、市井的繁华以及人民生活的平和安乐,采用的是铺叙的写法,以点带面,虚实相间,渲染烘托,形成一种畅达流利的气势。后者则聚焦于扬州今昔盛衰的对比,词人一面描摹眼前景象,一面想象杜牧重游故地的震惊和悲哀,强化了兵火劫后的沉痛心情。考向分析表达技巧是指诗人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是个宽泛概念,与“手法”“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特色”“表达手段”等都属同义语。考向(一)鉴赏抒情手法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下面分别加以讲述。1.直接抒情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抒发了李清照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含蓄地批判了南宋朝廷一味投降、偏安江南的懦弱行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文天祥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典例1(2023·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破阵子陆游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这首词是如何表现词人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我的分析】题干要求分析这首词是如何表现词人闲适心情的,词人在词中表现出的闲适心情,既可以从具体字眼看出,也可以从词人描绘的生活情景看出来。(1)分析“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____________(开篇言志,表明自己看轻尘世浮名,直抒胸臆。)(2)分析“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____________(“蜡屐登山”“筇杖穿林”“闲题诗句”等都是用词人自由自在的行为表现自己的闲适状态,一说是借事抒情。)(3)分析“菱唱遥闻烟外声”____________(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一种闲适的氛围。)【答案】示例:①直抒胸臆,结合“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直接表达自己不被尘世、浮名牵绊的闲适。②词人的行为,结合“登山真率饮”“穿林自在行”用词人自由自在的行为表现词人的闲适。③通过环境描写,“菱唱遥闻烟外声”渲染出一种闲适的氛围。2.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指借助景、物或事来抒发情感。(1)借景来抒情类别诠释举例即景抒情即触景生情,是指遇到眼前的景物或场景油然而生感慨(先景后情)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人听到折柳曲的笛声,不禁产生浓浓的思乡之情寓情于景即移情于景,是指把感情融入或转移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先情后景)晚唐张泌的《边上》写道:“千里暮烟愁不尽,一川秋草恨无穷。”“暮烟”“秋草”是没有感情的,所谓“愁”“恨”是诗人感情寄寓或转移到了所写景物上情景交融指景与情交互共生,融合在一起(景情共生)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对明月、清泉和浣女、渔舟的描写,蕴含着对山居生活的热爱,景和情融合在一起以景结情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结束诗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第三句说道“边愁听不尽”,那么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来表现“不尽”呢?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景情关系乐景乐情正衬哀景哀情乐景哀情反衬哀景乐情(很少)(2)借物来抒情类别诠释举例托物言志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托物言志重在言志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表面上咏物,实际上言志。这首诗借咏梅花来表达诗人的思想和品格借物抒情是把自己所要抒发的感情借助于某种事物抒发出来。借物抒情重在抒情如骆宾王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通过对鹅情态的描摹,抒发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象征是一种托物寓志的表现手法。在特定的事物中,寄托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理比如,梅花象征坚贞,兰花象征高洁,牡丹象征富贵,竹子象征气节,红豆象征相思,浮云象征游子,秋扇象征弃妇,子规象征悲愁(3)借事来抒情类别诠释举例即事抒情又叫即事感怀、借事抒情、叙事抒情,是通过交代有关情况,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抒发作者的内心感受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开头二句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如今,遭受动乱的唐王朝从盛转衰,杜甫辗转漂泊。在江南落花时节又巧遇这位老相识,抒发了对国事凋零、故人颠沛流离的感慨借古讽今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封建社会中许多有识之士,感慨生不逢时,特别是揭露时弊、指斥朝政又不便明说,于是从历史人物和事件中去寻求载体,以便委婉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心曲如刘禹锡的《台城》:“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与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用典抒情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引人联想等作用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引用典故来形容李凭弹箜篌之妙,增强了诗词的艺术表现力。再如李商隐《贾生》反用历史典故,“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反用汉文帝接见贾谊的故事,讽刺了汉文帝不能真正重用贾谊,这实则慨叹自己的怀才不遇》典例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绵谷①回寄蔡氏昆仲②罗隐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注】①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②蔡氏昆仲: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诗歌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我的分析】题干要求分析诗歌中间两联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应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首联叙事,字里行间流露喜悦之情。锦江是名胜之地,能去游一次,已是很高兴、很幸福的了,何况是“一年两度”,又是在极适于游览的季节。(1)分析颔联内容及手法____________(颔联写连绵不尽的芳草好像友人一样,对自己依依有情,似乎有意绊着马蹄,不让离去;美丽的云彩也很富有感情,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有意把楼台层层遮掩。“碍马”“遮楼”,不说有人,而自见人在。这两句采用移情于景(或寓情于景,或拟人)的手法,用笔简练含蓄,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2)分析颈联内容及手法____________(颈联写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极言别去之难。在离人眼里,锦江的山好像因自己之离去,而牵绕着别恨,锦江之水也似乎带着离情,同样采用了移情于景(或寓情于景,或拟人)的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恋难舍之情。)【答案】示例:移(寓)情于景或拟人手法。颔联诗人将人的感情赋予芳草和好云,说它们像友人一样,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而有意绊马蹄、遮楼台,表现了朋友对客人(自己)的热情和殷勤。颈联说山牵着“别恨”,水带着“离声”,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恋难舍。考向(二)鉴赏修辞手法这里重点介绍古代诗歌所运用的修辞手法。1.比喻运用比喻,在写景状物时能突出生动的意象,强化特定意境的渲染;说理抒情时能使抽象的情与理生动形象,耐人寻味。例如:“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秦观《鹊桥仙》)2.比拟比拟是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及行为,或者赋予甲事物以乙事物的行为动作,从而使描写生动形象,使画面鲜明灵动,使表情达意更别致、更隽永。例如:“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通过比拟把春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灵性,饶有情趣。3.借代借代在古诗词中运用得最广泛。称人时可用籍贯、官职、做官地等来代称,称物时可用一些有特征的或相关联的另一类事物来代称,有的代称甚至相沿成习。借代在诗词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很多,或得体,或含蓄,或形象,或别致。例如:“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衣冠”代指晋代士族,即名门望族,因为他们以戴高高的帽子、穿宽大的衣服招摇过市而显耀自己的身份。4.排比排比是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如:“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苏轼《行香子》)5.夸张夸张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更强烈,更鲜明,更能感染读者。例如:“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上邪》)少女以五件不可能出现的事为誓,表达了对爱情的热烈坚贞和无所顾忌的追求,人物形象鲜明。6.对比古代诗人在创作时经常通过对比来表明自己对事物、对世事的喜恶或憎悯。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富豪之家酒香肉味飘出深宅大院,而外边却饿殍塞道,对比何等鲜明,反映了当时贫富对立的社会现实。7.对偶对偶是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例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浑圆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可以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8.双关古典诗词讲究含蓄美,因而双关手法运用较多,双关又分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双关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更有趣。例如:“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南朝乐府《西洲曲》)“莲子”谐音双关,指“怜子”,即“爱你”之意。9.互文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就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既是秦时明月秦时关,又是汉时明月汉时关,也是今时明月今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的悲剧。这里需要注意:判断表达技巧要立足整体,即把所给的判断材料当作一个整体来看,不是只看其中的一个片段。如判断“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整体所用的修辞手法,就不能单看“城中桃李愁风雨”这一句而认为是“拟人”,而应把两句联成一个整体看,为“对比”。》典例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①韩元吉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注】①蛾眉亭:据《安徽通志》载,蛾眉亭在当涂县北二十里,据牛渚绝壁。前直二梁山,夹江对峙,如蛾眉然。上阕写景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举出两种并作简要赏析。【我的分析】题干要求分析上阕写景运用的修辞手法,“多种”表明修辞手法在三个左右,举两种赏析即可。应回归文本进行分析。(1)分析上阕运用的修辞手法一____________(开头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牛渚山峭壁如削、倚天而立、直插江中的雄奇壮美之景。这两句一仰一俯,一上一下,雄伟壮丽,极富立体感。)(2)分析上阕运用的修辞手法二____________(运用比喻的手法,写东、西梁山似两弯蛾眉,横亘西南天际,突出了青山的秀美。)(3)分析上阕运用的修辞手法三____________(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两弯蛾眉仿佛凝聚着无限的忧愁与怨恨。由此想到金兵进逼,故土沦陷。“几时极”三字,用时间的无穷无尽,状心事的浩茫广漠。)【答案】示例:(1)夸张。“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牛渚山峭壁如削、倚天而立、直插江中的雄奇壮美之景。(2)拟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句运用拟人手法,写青山似女子蛾眉不展,凝愁带恨,寄寓作者内心的愁苦。(3)比喻。“天际两蛾凝黛”句将江天之外两座夹江而立的远山比作女子蛾眉,突出青山的秀美。考向(三)鉴赏描写手法等1.衬托(正衬、反衬、侧面烘托等)(1)正衬①景物相衬,如米芾的《望海楼》:“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所咏的是望海楼,却先写铁瓮城耸立云间,临近青天,这样就烘托望海楼的高峻。②以景衬情,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三、四句用深千尺的桃花潭水烘托出了汪伦对诗人的真挚纯洁的深厚感情。(2)反衬①从景与情的角度看,有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等,如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以梦写现实,以梦的美好反衬现实的残酷,二者是“天上人间”的差别。②从动与静的角度看,有以动衬静、以静衬动等,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歌以动衬静,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又通过动更加突出了春涧的寂静。(3)侧面烘托正面描写是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侧面烘托是用对其他事物的描绘来烘托所要着力表现的对象,从而使这一对象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这种方法也叫侧面描写,它往往与正面描写相结合,在正面描写的基础上加以运用。它的好处就在于能调动读者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对所要表现的主体事物进行再创造。如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中有一段对秦罗敷美貌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一段即用侧面烘托之法。》典例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耒阳溪夜行戎昱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本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我的分析】题干要求分析最后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应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1)理解前六句诗的内容____________(第一句中的“归”字是本诗的感情基础,漂泊在外的游子,在夕阳中登上归家的船,心里自然充满了喜悦,作者把这种喜悦之情融入一幅清幽独绝的月夜旅行图里。路转船行,来到幽深的溪谷,明月已升起,挂在高高的山岭的树梢上,万籁俱寂,只有溪水在船下静静地流淌。岚气飘入船间,霜华沾湿了衣服,诗人也没察觉,或者说没有去理会,完全沉浸在回家的喜悦中。)(2)分析最后两句诗的内容及表现手法____________(即使是猿凄惨的叫声,在这归家的晚上,唤起的也不再是离愁别绪,这是运用了衬托或反衬或以哀景写乐情的手法。)【答案】示例:最后两句诗运用了衬托(反衬或以哀景写乐情)的手法。猿声凄惨,但在这归家的晚上,听到它,唤起的不再是离愁别绪,从而衬托出心中的喜悦之情。2.动静(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等)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1)或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如王籍的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声写静,以动衬静。(2)或一动一静,动静结合,相辅相成,如戴叔伦《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诗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典例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试从“静”“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我的分析】题干要求赏析这首诗歌,赏析角度为“静”“动”角度,应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1)从动静角度分析前两句诗____________(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2)从动静角度分析后两句诗____________(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3)从动静角度分析整首诗____________(这首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答案】示例: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3.虚实(以实写虚、以虚写实、虚实相生,想象,对面落笔等)(1)虚实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实”是指图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而在诗歌中,所谓实,就是正面写,直接写,写眼前所见所闻;所谓虚,就是侧面写,间接写,写想象中的,写所感。虚实相间,相辅相成,就能避免方法上的刻板平直,更能准确传情达意。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前三句写眼前所见,是实写;第四句以银河比喻庐山瀑布,为虚写。(2)对面落笔又称对写、一笔写两面。诗人在写人叙事时不从自己角度着笔,而从对方角度入手,进行悬想揣测,从而曲折达意,收到委婉旁衬的艺术效果。杜甫的《月夜》运用的正是这一技巧。安史之乱,杜甫妻离子散,自己身在长安,妻儿却远处鄜州,两地阻隔,生死莫测,牵肠挂肚,何时相逢,诗人的内心情感激荡,如波汹涛卷;但在表达这种情感时,他却从对面落笔:“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此诗的构思,正应了前人的评论“忌直贵曲”。》典例6(2023·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临江仙晁补之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浅酒欲邀谁共劝,深情唯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词的结尾两句被后代评论家称赞为“绝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我的分析】(1)分析结尾两句的意象和用词的巧妙____________(词句选取春日的“柳影”和“梅花”作为意象,用动词“垂”“谢”赋予景物动态的美感,写出杨柳的婀娜多姿和梅花绽放后的零落之态。)(2)分析结尾两句运用的表达技巧____________(运用虚写的手法,想象在秀丽的春季邀约友人同去东溪岸边,去观赏依依杨柳映在水面的倒影和枝枝梅花在白雪中纷纷零落。)(3)分析结尾两句所表达的情感____________(通过想象未来再聚之景,表达了对即将再会的期盼,安慰即将远离的友人,更表达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和乐观豁达的情愫。)【答案】示例:①用动词“垂”“谢”赋予“柳”“梅”动态的美感,运用虚写的手法,想象在春季邀约友人同去东溪岸边,去观赏秀丽的春景。②此句以春光美景收束全词,通过想象未来再聚之景,表达了对即将再会的期盼,安慰即将远离的友人,更表达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和乐观豁达的情愫。4.点染、渲染与白描点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国画家作画,往往用中锋点出景物,然后再用侧锋加以层层渲染,使画面显得更有立体感。运用到诗词创作上,“点”就是正面点明主旨,“染”就是加以具体、细致地描绘、铺写,使诗歌的形象更丰厚,意味更浓郁,而不至于使诗意过于单调枯瘦。一般说,点出的是内在情感和诗歌主题,而渲染用的是外在的环境和景物形象。如中唐诗人韦应物《休日访人不遇》:“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上句点出诗思很清,但“诗思清”还显得抽象,下句就用寒流与雪来加以渲染,这样,诗的情意韵味就通过渲染笔墨得到了加强。再如温庭筠的《梦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洲!”前三句刻画场景,描绘女主人公的动作与神态,第四句再以斜晖、江水加一层渲染,最后才点出“肠断”二字,浓化了全词要表现的思念之情。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例如,汉乐府民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诗中“鱼戏莲叶东”等四句的渲染描写,使得全诗生动活泼,音调优美,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白描,本是一种国画技法,纯用线条勾画,后指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例如,聂夷中《田家》:“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全诗以小见大,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典例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送王昌龄李颀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夜来莲花界①,梦里金陵城。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注】①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我的分析】题干要求已经明确这首诗运用的手法,还提到《雨霖铃》同样运用了点染手法,降低了考生对点染手法的理解难度,应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1)紧扣点染手法分析标题及前两句诗____________(诗歌标题点明该诗为离别诗,第二句“送君多暮情”点明伤别之情。)(2)紧扣点染手法分析三到十二句诗____________(接下来的十句详细地描写了景物,把暮景层层铺开,幽淡惆怅,有力地渲染烘托了离别之情。)(3)紧扣点染手法分析最后两句诗____________(诗歌最后“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离别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了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依依不舍之情。)【答案】示例:①“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②“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③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之情。5.点面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柳宗元在《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鸟飞绝”“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典例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行香子过七里濑①苏轼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②。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注】①七里濑:又名七里滩、七里泷,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城南三十里。两岸山峦夹峙,水流湍急,连绵七里,故名七里濑,与严陵濑相接。濑,沙石上流过的急水。②严陵:东汉人,曾力助刘秀起兵。刘秀称帝后,他拒官隐居,终日垂钓富春江上。世人多讽严陵钓鱼是假,沽名是真。概括上片前六句的画面特点,并简要分析其运用的表达技巧。【我的分析】(1)概括上片前六句的画面特点____________(上片前六句画面具有活泼清灵、生机盎然的特点。)(2)简析上片前六句运用的表达技巧一____________(动静结合。天空碧蓝,水色清明,波平如镜,此为静景;水中游鱼,时跃江面,白鹭翔集沙洲,此为动景。动静结合,共同表现清澈宁静的江水之美。)(3)简析上片前六句运用的表达技巧二____________(点面结合。水天相接,澄澈清明的广阔之景为“面”;水中的游鱼、汀上的白鹭的具体景象为“点”,为这片广阔之景点缀了无穷的生机。)【答案】示例:第一问:上片前六句画面具有活泼清灵、生机盎然的特点。第二问:①动静结合。天空碧蓝,水色清明,波平如镜,此为静景。水中游鱼,时跃江面,白鹭翔集沙洲,此为动景。动静结合,共同表现清澈宁静的江水之美。②点面结合。水天相接,澄澈清明,而水中的游鱼、汀上的白鹭为这片广阔之景点缀了无穷的生机。6.细节描写中国古代诗词一般篇幅短小精悍,这样就不像叙事性作品那样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但是,即使是短小的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也同样不能忽视了其中的细节描写。这一点特别需要加以注意。古诗中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也能获得“见微而知著”的效果。如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中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补写,生动地写出诗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而微妙的心理,透露出浓浓的乡思之情。》典例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待储光羲不至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①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②不相顾,临堂空复情③。【注】①欲:好像。②了自:已经明了。③空复情:自多情。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我的分析】(1)明确诗人表达的情感____________(全诗表达了诗人盼望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或诚挚之情,以及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失落之情。)(2)分析一、二句运用的细节描写____________(清早就已经打开屋门迎接友人,急切地等待着;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可见诗人期待之切。)(3)分析三、四句运用的细节描写____________(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却原来是自己弄错了,流露出诗人久候友人不至的怅惘失落之情。)【答案】示例:①全诗表达了诗人盼望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或诚挚之情,以及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失落之情。②清早就已经打开屋门迎接友人,急切地等待着;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可见诗人期待之切;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却原来是自己弄错了,流露出诗人久候友人不至的怅惘失落。7.其他表达技巧(1)以小见大以小见大,言微旨远。往往以眼前景物反映重大内容。如《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写昔日人来人往的朱雀桥,今天荒凉冷落了。“野草花”往往象征衰败,“野”字增添了荒凉景象。“乌衣巷口夕阳斜”,夕阳西下,再点上一“斜”字,何其惨淡。“旧时王谢堂前燕”,把“燕子”想象成历史的见证人,似乎信手拈来,却足以使人想起乌衣巷昔日的繁荣。“飞入寻常百姓家”,“寻常”突出了今日与往日之不同,寄托着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全诗落笔于眼前的“野草花”“夕阳”“堂前燕”等细小景物,却反映了一个深刻的主旨:封建权贵势倾一时,终究逃不脱衰亡的命运。(2)欲扬先抑与欲抑先扬欲扬先抑,也叫欲扬故抑,是指不从正面平铺直陈,先从反面着手,宕开一笔,欲擒故纵,而后才透露自己的真实意图,从而制造悬念,形成波澜,造成鲜明对比,达到突出某个人物或某种思想的目的。这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在其中,“扬”是最终目的,“抑”只是一种手段,是为“扬”蓄势的。如纪晓岚的祝寿词:“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生个儿子去做贼,偷得仙桃献母亲。”大清乾隆朝王翰林为母亲做寿,请纪晓岚即席作个祝寿词助兴。老纪也不推辞,当着满堂宾客脱口而出:“这个婆娘不是人。”老夫人一听脸色大变,王翰林十分尴尬。老纪不慌不忙念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顿时全场活跃、交口称赞,老夫人也转怒为喜。老纪接着高声朗读第三句:“生个儿子去做贼。”满场宾客变成哑巴,欢悦变成难堪。老纪喊出第四句:“偷得仙桃献母亲。”大家立刻欢呼起来。全诗欲扬先抑,收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欲抑先扬又叫先扬后抑,即诗势先高扬后下抑,或文意先褒扬后贬抑,好像瀑流从高处飞泻而下。如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包含对贾生的赞叹。可是读了后面两句,才恍然大悟,原来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虚席”,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从全诗所表达的意思来看,前几句围绕“求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而结尾却陡然下落,点明“求贤”的真正用意,可谓“抬得高,摔得响”。因此,可以说,欲抑先扬的手法,使对孝文帝(对象)只知自己心无百姓的贬抑(情理)更为有力,加大了讽刺的力量。讽刺辛辣,感慨深沉,非抑扬而不能。【微知点】鉴赏表达技巧的三个步骤考向(四)鉴赏结构类技巧古代诗歌在行文安排与结构处理上都是挺讲究的。结构上的“起—承—转—合”,行文上的由“景”到“情”,由“景”到“理”,由“事”到“理”,都显示出诗歌行文结构上的艺术。即行文架构的严密、思路的清晰、写景抒情的浑然一体等。古诗中行文结构的考查角度,包括诗眼与诗题的暗合,上下诗句内容的衔接、过渡、铺垫,首尾或前后题意的照应,叙事与抒情议理的转折,以及近体诗的“起承转合”等。古诗行文结构的常用术语有:(1)开宗明义。直接点题,诗歌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直接点明题旨或表达情感。(2)曲笔入题。曲笔入题,造成悬念。诗歌开头先来一个开端,不直接触到本题,这样使作品有跌宕起伏之感,吸引读者。(3)承上启下。这是古代诗歌最常见的方法,指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转换。在文中起过渡作用的语句,使前后相邻的两层意思上下连贯,前后衔接,以保证诗歌结构的严谨。(4)伏笔照应。伏笔即在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作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好的伏笔能起到暗示、点题、沟通作品内部联系、逆转人物关系等作用,使文理通顺、合情合理。照应是篇章前后某点内容的衔接,又叫呼应。前面交代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面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代。照应能使诗意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5)卒章显志。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点明主旨。(6)画龙点睛。诗歌末尾点明主旨、亮明观点,让读者豁然开朗。(7)以景结情。相关内容见“考向一”。【微知点】鉴赏结构技巧的三个步骤》典例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张先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下阕前两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我的分析】题干要求分析下阕前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应回归文本进行分析。一般来讲,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在篇首有总启下文、作铺垫等作用,在篇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篇末有总结全篇、深化主旨等作用。(1)概述下阕前两句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____________(本题的这两句位于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2)简要分析下阕前两句是如何起到这种作用的____________(上句写云去山昏,游人散后,郊外一片空寂,为上阕白天赛龙舟、踏青的热闹场面作结;下句写笙歌已歇,喧嚣一天的池院显得分外清静,为下文写静谧优美的夜景作了铺垫。)【答案】示例:承上启下的作用。上句写云去山昏,游人散后,郊外一片空寂,为上阕白天赛龙舟、踏青的热闹场面作结;下句写笙歌已歇,喧嚣一天的池院显得分外清静,为下文写静谧优美的夜景作了铺垫。【微知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应“审”清以下方面:1.审题型从题干提问的形式来看,题目类型主要有两种:明考型就是直接要求答出表达技巧,题干中明确含有“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抒情手法”“表现手法”等信息;暗考型就是题干中不直接含有“表达技巧”“修辞手法”等提示,而是以“如何写”“怎样写”“如何表现”“赏析”等用语来提问。对于暗考型,答题时必须有表达技巧在其中。2.审范围指鉴赏范围的大小。依照范围大小,可分为局部型和全诗型。局部型是指对诗歌的某句、某联(片)等表达技巧的判断,全诗型是指对全诗的表达技巧的判断。分清范围对做题大有帮助。“整体看手法”,意谓鉴赏全诗的表达技巧首先从表现手法角度切入;“局部看修辞”,意谓鉴赏局部的表达技巧首先从修辞手法角度切入。3.审角度此类题的提问角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宽)角度,即题干直接提问表达技巧是什么;一种是小(窄)角度,即具体到描写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校联考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卷
- 菠萝幼儿课件教学课件
- 过渡合同范本(2篇)
- 股份协议书(2篇)
- 学生会培训演讲外联部
- 四川机电高级技工学校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路由交换技术》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简单专业分包合同(2篇)
- 南京工业大学《影视与影像(视听语言与创意表达)》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土质学与土力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电力工程施工行业分析报告
- 2023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 HYT 147.7-2013 海洋监测技术规程 第7部分:卫星遥感技术方法
- 化妆品市场微观环境分析
- MOOC 金羽飞扬-世界冠军的羽毛球课堂-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正式版)SHT 3075-2024 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材料选用规范
- 大学生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书《基于生活化的幼儿数学教学活动研究》
- 小班数学《认识数字4》课件
- (高清版)DZT 0270-2014 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规范
- 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个案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