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信网络基础(李建东盛敏)课后习题答案
L1答:通信网络由子网和终端构成(物理传输链路和链路的汇聚点),常用的通信网
络有ATM网络,X.25分组数据网络,PSTN,ISDN,移动通信网等。
L2答:通信链路包括接入链路和网络链路。
接入链路有:(1)Modem链路,利用PSTN电话线路,在用户和网络侧分别添加Modem
设备来实现数据传输,速率为300b/s
和56kb/s;(2)xDSL链路,通过数字技术,对PSTN端局到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线路
进行改造而成的数字用户线DSL,x表示不同的传输方案;(3)ISDN,利用PSTN实现数
据传输,提供两个基本信道:B信道(64kb/s),D信道(16kb/s或64kb/s);(4)数
字蜂窝移动通信链路,十几kb/s〜2Mb/s;(5)以太网,双绞线峰值速率
10Mb/s,100Mb/s»
网络链路有:(1)X.25提供48kb/s,56kb/s或64kb/s的传输速率,采用分组交换,
以虚电路形式向用户提供传输链路;(2)
帧中继,吞吐量大,速率为64kb/s,2.048Mb/s;(3)SDH(同步数字系列),具有标
准化的结构等级STM-N;(4)光波分复用WDM,在一根光纤中能同时传输多个波长的光信
号。
1.3答:分组交换网中,将消息分成许多较短的,格式化的分组进行传输和交换,每一
个分组由若干比特组成一个比特串,每个分组
都包括一个附加的分组头,分组头指明该分组的目的节点及其它网络控制信息。每个网
络节点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来实现分组的交换。
1.4答:虚电路是分组传输中两种基本的选择路由的方式之一。在一个会话过程开始
时,确定一条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逻辑通路,在
实际分组传输时才占用物理链路,无分组传输时不占用物理链路,此时物理链路可用于
其它用户分组的传输。会话过程中的所有分组都沿此逻辑通道进行。而传统电话交换网
PSTN中物理链路始终存在,无论有无数据传输。
L5答:差别:ATM信元采用全网统一的固定长度的信元进行传输和交换,长度和格式
固定,可用硬件电路处理,缩短了处理时间。为
支持不同类型的业务,ATM网络提供四种类别的服务:A,B,C,D类,采用五种适配方
法:AAL1〜AAL5,形成协议数据单元CS-PDU,再将CS-PDU分成信元,再传输。
1.7答:0SI模型七个层次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
层,物理层。TCP/IP五个相对独立的层次为:
应用层,运输层,互联网层,网络接入层,物理层。
它们的对应关系如下:
OSI模型TCP/IP参考模型
1.10解:Xt2cos2tY2Y2cosY
X(l)20
X12cos
应用层111
~~表示层应用层
~~会话层..............
~运输层i三输匚
~网络层_______~~斤.在网公_
~数据链路层______网_络_接入层
~~物理物1硬件1
11,
P1/21/2
EX1
12
2
12
01
Xt2X12cos2Y2cosY
EXtlXt2EX0X1E2cosY2cosY4EcosY
2
1212
4102
22
1.11解:
mXtEXt
Acoswetfd
A2
cosw
c
td0
RXt,tEXtXt
Acosw
c
wctdtAcos
12
d
A
2
A
2
2cos2w
X
1
c
twc2coswc
2
coswc
EX(t)
2
R
0
A
2
2
显然,Xt的均值为常数,相关函数仅与时差有关,且为二阶矩过程,所以该随机
过程是广义平稳的。
Xt1.i.m
T
12TA2T
T
T
wetdt1.i.mAcos
T
A2T
cosw
T
T
c
tcossinwetsindt
1.i.m
T
cos
T
T
coswctdt1.i.m
T
AcossinwcT
wcT
0
XtXt
1.i.m
T
A
2
2
2T
T
T
T
coswetcoswetdt
twe2coswcdt
1.i.m
T
A
4T
cos2w
T
c
12
Acoswc
2
故Xt的均值和相关函数都具有各态历经性,Xt是各态历经过程。
L12解:定义:称计数过程Nt,t0是参数为0的Poisson过程,
如果:(1)N00;(2)Nt,t0是平稳的独立增量过程;(3)t0,
Nt服从参数为t的Poisson分布,
PNtk
tk
k!
t
k0,1,2,
k1
tt
te
k1k1!
ENt
k
k0
tk
k!
e
t
k
k1
tk
k!
t
e
t
tee
t
ttODNtDNtEN
2
tENt2
NtENtNt1ENt
t
EN
2
tENtNt1
kk1
k0
2
t
tk
k!
e
tte
2
2
t
tk2
t
k2!k2
te
DNt
e
t
ttt
2
t2ttt
不妨设st,则
RNs,tENsNtENsN0NtNsNs
ENsNONtNsEN
2
s
2
ENsENtNsDNsENs
stsss
2
2
2
2
stsstmins,t
s,tstmins,tRN
L13解:由Nt,t0是强度为的poisson过程及题设知,Yt,t0
和Zt,t0是一零初值的平稳的独立增量过程。
又t0,
PYtk
PNtiPYtkNti
i0
ik
ti
i!e
e
t
Cp1p
k
i
k
ik
ptk
k!
e
e
t
1ptikik!ik
ptk
k!
t
m0
1ptm
m!
ptk
k!
Pt
k0,1,2
即t0,Yt'pt,故Yt,t0是强度为p的poisson过程。
PZtk
PNtiPZtkNti
i0
ik
ti
i!
e
t
c
k
i
1P
k
P
ik
1ptk
k!
e
t
ptikik!ik
1ptk
k!
e
t
m0
ptm
m!
1ptk
k!
1Pt
k0,1,2
即t0,Zt^Ipt,故Zt,tO是强度为1p的
poisson过程。
1.14解:PNtk
3
tk
t
k0,1,2,
(1)PN40e
t
t=4
e12
(2)定理:设Nt,t0是参数为0的Poisson分布,
n,n1,2,是其到达时间序列,贝ijnn1,2,服
从分布,即n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ttn1
0eftn1!n0t0
f1t3e
Ft13tett
tOtedeOde1ett0
Ft131e3tt0
1.15解:知道过程现在的条件下,其“将来”的分布不依赖于“过去”。状态转移图
如下:
1>当甲有一个球时,状态转移图如下:
fJt"
2>当甲有两个球时,状态转移图如下:
3>当甲有三个球时,状态转移图如下:
0c1o4/910
1/0•一
一步转移概率矩阵如下:
0
1/90014/94/9004/94/91001/90
4>当甲有四个球时,状态转移图如下:
3/4QV4
。二。二O
5>当中有五个球时,状态转移图如下:
1.16解:
Prim—Dijkstra:
r
o
o
Q---Q---O
OO---io
2.1答:有三种,分别是面向字符,血向比特,采用长度计数的组帧技术,其中采用长
度计数的组帧方式开销最小。
2.2答:接收字符串为:COCO103687DBDCDBDCDCDDDBDDCO7C8DDCDB
DCCO
恢复为:第一帧:空.第二帧:7C8DDCCO
2.3答:插入后:恢复:FlagFlag
2.4答:在接收端,收到015后,如果下一位是“0”,就将该“0”删去,如果
是“1”,就表示一帧结束。按此规则:
015015Flag。5答:
校验规则
S1s2S,Gc.Cj
1001011
c,=s1©s:©sy
0101101
c2=s2©s、
0011110
1100110Jc3=Qs.1&s3
10i0101
c4=s,©s2
1111000
0000000
0110011
该码的最小距离为4。2.6解:DSDD
4
4
D
3
D1DDD
754
D
3
D
4
DD1D
2
3
D
DDDIDODDDOD
4
4
2
7
6
5
4
33
DODDDDD
3
76543
DSD3
余数为D
gD
iLDiLDDi
2.7证明:(1)已知CDRemainderRemainder
gDgD
一个任意的数据多项式SDSKID
K1
K1
SK2D
K2
SIDSO
1
S
i0
Di
i
KliL
SiDDLSDDi0
CDRemainderRemainder
gDgD
其CRC多项式
iL
K1D
RemainderSi
gDi0
K1
S
i0
i
C
i
D
SCD中,得
ii
iOK1
(2)将C
i
DCLID
iL1
i
L1
CIDCO代入到CD
ii
CD
SCD
i
iOK1
K1
L1
CIDCO
K1
ii
K1
SiCLID
i0
i
L1
i0
SiCL2D
L2
i
L2
i0
SiCID
1
K1
i0
SiCO
i
又有CDCLID
L1
CL2DCIDCOK1
对应可得CjSCi
i0ij0JL
2.8
A
AB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时延的影响,分组B出错却导致分组C重发,最终分组B丢失。
2.9证:根据停等式ARQ协议,当序号采用模2表示时仍可正常运行。描述如
下:
发端A:(1)置SN=O;(2)若从高层接收到一个分组,则将SN指配给该分组,若没
有分组则等待;(3)将第SN个分组装入物
理帧中发送给接收节点B;(4)若从B接收到RNWSN,则符SN模2加1,返回(2),
若在规定时间内,并未收到B
的RNWSN的应答,则返回(3)。
收端B:(1)置RN=O;(2)无论何时从A端收到一个SN=RN的分组,将该分组传送
给高层,并将RN模2加1;(3)在接收到分
组的规定有限时长内将RN放入一帧的RN域发送给A,返回(2)。
2.10解:设任意一个分组平均需要发送N次才能成功,而一个分组发送i次成功
的概率为1i1,从而有
N
ili1il
成功发送一个分组所需要的时间为NTr,故maxINTrTr
2.11与课木上图2—11的a,c图基本相同,只需将A,B名字交换。
2.13答:TP3200641030.05sTACK
4128641030.002s0.015s(1)820
TPTACK2
82010个(2)TPTACK26119个
(3)当节点连续发送时,可以发送的帧最多
b.8200.05820
0.05216400帧0.082s后可收到应答;15769帧0.134s后可收到应答。
2.14答:停等式ARQUmax1Pl2
1P
1n1Pn12返回n-ARQUn1Pn12
121nIP
1Pn12选择重传ARQUn1Pn12
12
71P812即2ARPANETARQU81P78
12即212
这里TP
TD,所以U与误帧率及信道传播时延与数据帧的传输时延的比值
有关。
当n12时,U1P
12与U1P
n1P均小于1P;
当n12时,1P
121P
121n1Pn1P
12
所以,当n和8均大于1+2时,选择重传式ARQ和ARPANETARQ链路利用率都最
高,当n8时选择重传式ARQ链路利用率高,当n8时,ARPANETARQ链路利用率高。
2.18答:(1)在没有发生任何差错的情况下如下图所示:
t
INITDISC
ACKIACKDDOWN
在各种可能的差错下:
XXX
DISC[DISCIDISC
ACKD|ACKD|ACKD
可见,不论发生哪一种差错,每个节点最终都会认为链路处于DOWN状态。(2)有两
种可能情况
2.19答:(1)
|D1SC]故部[DISC|「,Tl|故障|DISC[「、丁[IID°[故除[DISC|[INTI]」
[ACKD]|ACKD|ACKI|jRNI|
(2)
2.20解:假定有n个节点交换机,在题中所给的条件下,传输一个分组(从
源端到目的端)需要(nT)T秒,传输两个分组需要(n+l)T秒,如此类推,传输m个分
组需要(n-l+2(m-l))T秒,速率为m/(nT+2(m-l))T.若m»n,可以认为分组交付给目的
地的速率最快为1/2T分组/秒。
2.21答:(1)采用收数据一转发一发确认的机制,假定B做完第二件事即转发后出现故
障,则A由于没有收到B发回的确认,在定时器溢出后将重发上一分组,B将这个分组作
为新分组转发给C,但C已在B出故障那次收到了该分组。因此,造成C接收重复分组。
(2)采用收数据一发确认一转发的机制,假定B做完第二件事即发确认后出现故障,
则B不会向C转发该分组。而实际上A又收到了B发回的确认,所以A继续发送下一分
组。由此造成C丢失B故障前的那个分组。
只有采用端到端的发确认消息的方法,在AC之间建立起一对SN,RN(在运输层,参看课
本P77),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数据都能从A经B正确无误地交付到C。在第一种情况
下,即使A重发B故障前那一分组,C收到后也能根据AC之间的SN,RN辨认出这一重复分
组而将其丢弃。在第二种情况下,只要A没有收到C对B故障前那一分组的确认,就会重
复发送这一分组,直到收到C对这一数据的确认。
2.23解:设窗口为nkb,则吞吐量为
120n
TD2TPnn
25620.128
解出窗口为n58
2.24答:经六次变化后窗口为11KB。
12
拥塞窗口长度/KB96
3
超时后门眼窗【
门做置IJ
24传送次数/次9KB8
2.26答:在差错控制时,ARQ协议用于保证分组的正确传输,它侧重于分组的
内容:在流控时,ARQ用于减缓网络中分组的发送速度,侧重于网络的状
态。
3.1解:顾客到达率为=5人/分钟
平均每个顾客的服务时间为T=5+0.5200.5015分钟
根据little定理,得快餐店内的平均顾客数为NT75人
3.5解:(1)①10个相等容量的时分复用系统:
对于一个session而言,平均服务时间为1
1000
510315s,分组到达率为150
605
2分组/秒。在系统中的平均分组数为:N
5/2
55/2
N112
5根据little定理,得分组的平均时延为:T5/2s队列中的平均分组数为:
NQWT
15211
2552
②统计复用:平均服务时间为
1
10005010
3
150
s,分组到达率为10
15060
25分组/秒。
255025
1T
125
s
1111
NQWT2525502
(2)①时分复用:
对于分组到达率为250分组/分钟的session,平均服务时间为
1000510
3
15
s,分组到达率为
25060
256
分组/秒。
N
25/6525/6
5T
N
525/6
65
s
1256125NQWT6556
对于分组到达率为50分组/分钟的session,平均服务时间为
1
1000510
3
15
s,分组到达率为
5060
56
分组/秒。
N
5/655/6
15
T
N
1/55/6
625
s
15611NQWT625530
②统计复用:平均服务时间为
1
10005010
3
150
s,分组到达率为
256
5
56
525分组/秒。
255025
1T
125
1
NQWT
11125
25502
3.13证明:设第i个用户到达系统时,第1个用户正在接收服务,其剩余服务时间为
Ri,此时等待队列中有Ni个用户。设第k个用户的服务时间为X
,用户i的等待时间为:
i1
k
WiRiNi个用户的服务时间Ri
X
kkiNi
i1求平均WiERiExkERiXENi
kiNi
令i,WlimWi,有i
WRXNQR1NQR1WRW
WR
假定系统有稳态解,且具有各态历经性,则剩余服务时间r可用下图表示:
r(T
RtItt
OrdItMti112Xi2
Mt
Ri12Mt
tXi2
i1
Mt1
2X21
21
2
1
W21
2
1
21
3.17解:ACE:100个/分ADE:200个/分
BCEF:500个/分BDEF:600个/分
E
一一,
O卜
sxs1002005006001400个/分703个/秒AC100个/分200个/分
BC500个/分
BD600个/分CE600个/分DE800个/分
EF1100个/分
ij50kb/s60slOOObit3000个/分
N
NAC1003000100DE129NCE14NEF1119114ADN4
11NBD14NBD15
N
i,jNij1291
41
144
111
51
411
191.748个
TN
r1.748个
70
3个/秒=0.075s
分组的平均时延:TT2ms0.077s
11TACENACACAC112msNCECECE
2ms
1111112ms2ms0.050s
50295050450
TADE0.053sTBCEF0.087sTBDEF0.090s
4.1答:固定多址接入协议可以保证每个用户之间的公平性(每个用户都分配了固定的
资源)以及数据的平均时延。它适合于恒定比特流的业务的传输,对于用户数较少且数量
大致固定,每个用户业务量较大的情形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对于突发性数据业务的传
输,通常会有较大时延。若已分配固定信道的用户没有通信,那么这些资源就会浪费,若
有限的信道资源被分配完毕,那么新的用户将不能通信。
4.4解:每个节点发送数据的速率是:10bit/s100s
10.184纯ALOHA系统最大通过率为2el000bit
有效的信道速率为N1766.4
1096000.1841766.4bit/s176个
1
e0.368时隙ALOHA系统的最大通过率为
有效的信道速率为N3532.8
1096000.3683532.8bit/s353个
4.5答:稳定的多址协议是指对于给定到达率,多址协议可以保证每个分组的平均时延
是有限的。
伪贝叶斯算法的时隙ALOHA协议对任何1
e的到达率都是稳定的。根据该算法,Gn1,其稳定的最大通过率为1
4.6答:CSMA协议的基本原理是:节点在发送分组之前先侦听信道,判断是否有用户正
在传输,进而确定信道的忙闲状态,然后再决定分组是否发送。
CSMA是ALOHA协议的改进,它采用了附加的硬件装置,每个节点都能检测到信道上有无
分组传输。如果一个节点有分组要传输,它首先检测信道是否空闲,如果信道有其他分组
在传输,则该节点可以等待信道空闲后再传输,这样可以减少要发送的分组与正在传输分
组之间的碰撞,减少发送的盲目性,提高系统利用率。
4.8答:CSMA方法要求收发共享一个信道,时延小。
因为卫星信道的传播时延非常大,因而在不同的监测点上同一信号出现或消失的时刻是
不同的。在CSMA协议中,影响系统性能的最重要的参数是载波检测时延,因此CSMA不
适于卫星信道。
4.9解:由于吞吐量是关于归一化载波侦听时延的函数,所以只要LAN和MAN有相同
的就会有相同的吞吐量。
一、填空题
1、移动通信方式的种类有集群移动通信、公用移动通信、卫星移动通信、无绳电话
和寻呼系统。
2.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的多址方式主要有FDMA、TDMA和CDMA。
3.移动通信网络的服务区域覆盖方式一般分为大区制、小区制和蜂窝式的小区制。
4.根据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可将其划分为以下三代。第一
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第三代数字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
5.数字蜂窝移动电话系统GSM标准的制定是由移动特别小组完成的。该小组成立于
1982年,它要求制定900MHZ频段的公共欧洲电信业务规范标准。
6.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交换网络子系统NSS、无线基站系统BSS和移动台MS
等三大部分组成。
7.移动台有车载式、手提式、便携式等三种形式。
8.移动电话系统的漫游方式有两种,一是自动漫游方式,二是人工漫游方式。
9.CDMA移动通信系统由扩频、多址接入、蜂窝组网和频率再用等几项技术结合而
成。
10.在SIM卡中存储有用户的密钥和个人信息算法。
11.66、空分多址方式是指在卫星上安装多个天线,覆盖区分别指向地球表面上的
不同区域。
12.VSAT,意译应是甚小口径天线地球站。
13.通信系统的三大硬件设备是指交换系统、传输系统、终端设备。
14.电信网的拓扑结构主要是星型网、网状网、复合网和蜂窝网。
15.蓝牙技术产生于1994年Ericsson推出了解决无线连接问题的技术开发计划,
产生了推进无线连接与个人连接的想法。
16.“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的代称,蓝牙的实质内容就是要建立通
用的无线电空中接口及其控制软件的公开标准。
17.T接线器的作用是完成某HW线上的信号从一个TS到另一个TS的搬移。主要由话
音存储器SM和控制存储器CM组成。
18.S接线器的功能是完成各复用线的交换。
19.S接线器由电子开关阵列和控制存储器CM组成。
20.电话通信网是以电路交换为基础,以电话业务为主体的电信网。
二、选择题
1.全分散控制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取消了(A)。
A、中央处理机B、区域处理机C,功能处理机D、信息处理机
2.程控交换机中,向用户终端提供接口电路,完成用户话务的集中和扩散,以及对用
户侧的话路进行必要控制的模块是(A)
A、用户模块B、中继模块C、信号设备D、数字交换网络
3.程控交换操作系统中,对系统中出现的软件、硬件故障进行分析,识别故障发生原
因和类别,决定排除故障的方法,使系统恢复正常工作能力的是(C)
A、维护程序B、管理程序C、故障处理程序D、消息处理程序
4.当A用户正与B用户通话,C用户试图与A用户建立通话连接,此时给A用户一个呼
叫等待的指示,表示另有用户等待与之通话。这种业务是(A)
A、呼叫等待B、三方通话C、转移呼叫D、截接服务
5.数字交换机在表示模拟用户接口电路的功能时,字母“B”表示的是(A)。
A、馈电B、过压保护C、振铃控制D、监视
6.在数字交换中表示模拟用户接口电路的功能时,字母“H”表示的是(C)。
A、馈电B、测试控制C、混合电路D、编译码和滤波
7.模拟交换机在交换网络中传送的是(A)。
A、模拟信号B、数字信号C、增量调制信号D、脉码调制信号
8.数字交换机在交换网络中传送的是(B)。
A、模拟信号B、数字信号C、增量调制信号D、脉码调制信号
9.IP电话业务泛指利用(A)协议,通过IP网络提供或通过电话网络和IP网络共同
提供的电话业务。
A、IP网络B、IPX网络C、通信网络
10.电话网从设备上讲是由交换机、(A)和用户终端设备三部分组成的。
A、传输电路B、用户线C、局间中继电路
11.话务量是用来定量地表示电信系统中设备或通道承受的负荷,也用来定量地表示用
户对(A)需求的程度。
A、通信业务B、电话业务C、电信网
12.电话网的编号方案规定第一、二位号码(A)为国际长途全自动冠号。
A、00B、01C、10D、11
三、名词解释
L频分多路复用(FDMA):是指把传输频带分割成若干部分,每个部分均可作为一个独
立的传输信道使用,每个用户所占用的仅仅是其中的一个频段
2.时分多路复用(TDMA):是指把传输信道按时间分割成若干部分,每个部分均可作为
一个独立的传输信道使用,每个用户在信道上所占用的仅仅是其中的一段使用信道时间。
随着复用技术的发展,还有码分多址、空分多址等方式。
3.码分多路复用(CDMA):码分多路复用CDM又称码分多址它既共享信道的频率,也共
享时间,是一种真正的动态复用技术,也是一种共享信道的方法,每个用户可在同一时间使
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但使用的是基于码型的分割信道的方法,即每个用户分配一个地址
码,各个码型互不重又叠,通信各方之间不会相互干扰,且抗干拢能力强
4.空分多址(SDMA):所谓空分多址就是利用天线波束将空间分割出互不重叠的多个逻
辑信道,以满足同频、同时向多点通信的目的。注意这里的逻辑信道和物理信道都是指无
线电信道。
5.电路交换:电路交换(CircuitSwitching)是指按照需求建立连接并允许专用这些连
接直至它们被释放这样一个过程。
6.报文交换:报文交换(MessageSwitching)又称为存储转发交换,与电路交换的
原理不同,不需要提供通信双方的物理连接,而是将所接收的报文暂时存储。报文中除了
用户要传送的信息以外,还有目的地址和源地址
7.分组交换:分组交换也称包交换,它是将用户传送的数据划分成一定的长度,每个
部分叫做一个分组。在每个分组的前面加上一个分组头,用以指明该分组发往何地址,然
后由交换机根据每个分组的地址标志,将他们转发至目的地,这一过程称为分组交换。
8.蓝牙: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一般是10m之内)的无线电技术。能在包
括移动电话、PDA、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相关外设等众多设备之间进行无线信息交换
9.CDMA移动通信系统:CDMA系统,即采用CDMA技术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简称
CDMA系统。它是在扩频通信技术上发展起来的。
10.GSM移动通信系统:GSM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TDMA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GSM是
世界上第一个对数字调制、网络层结构和业务作了规定的蜂窝系统。
四、简答题
1.简述模拟用户接口电路的7项基本功能。
馈电,过压保护,振铃控制,监视,编码和译码,混合电路,测试
2.什么是集中式控制,分散式控制和分布式控制?
集中控制『系统通常由两台或更多台处理机组成主备用工作方式,每台处理机均
装配全部相同的软件,完成相同的控制功能,可以访问所仃的资源。分散式控制
就是在给定的系统运行要求和工作环境卜,用于拌制的每台处理机只能访问一部
分资源和完成部分功能,分布式控制架构中饵调能电路板上都配有单片机和相
关的处理程序,自身构成一个完整的基础模块.%过与其他模块相互.通信和对消
息加工处理.一模块化方式独立完成自己在一个呼叫处理进程中所承担的功能或
作用.
3.什么是卫星通信?卫星通信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卫星作中继站转发无线电信号,在每个地球站之间进行的通信。
特点:(1)覆盖区域大,通信距离远。一颗同步通信卫星可以覆盖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一
域
区
,因而利用三颗同步卫星即可实现全球通信。它是远距离越洋通信和电视转播的主要
段
手
。
(2)具有多址连接能力。地面微波中继的通信区域基本上是一条线路,而卫星通信可在
通信卫星所覆盖的区域内,所有四面八方的地面站都能利用这一卫星进行相互间的通信。
我们称卫星通信的这种能同时实现多方向、多个地面站之间的相互联系的特性为多址连
接。
(3)频带宽,通信容量大。卫星通信采用微波频段,传输容量主要由终端站决定,卫星
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取决于卫星转发器的带宽和发射功率,而且一颗卫星可设置多个(如
IS-VI1有46个)转发器,而我国目前在轨的鑫诺卫星有36个转发器,故通信容量很大。
例如,利用频率再用技术的某些卫星通信系统可传输30000路电话和4路彩色电视。
(4)通信质量好,可靠性高。卫星通信的电波主要在自由(宇宙)空间传播,传输电波
十分稳定,而且通常只经过卫星一次转接,其噪声影响较小,通信质量好。通信可靠性可
达99.8%以上。
(5)通信机动灵活。卫星通信系统的建立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地面站可以建立在边远
山区、海岛、汽车、飞机和舰艇上。
(6)电路使用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地面微波中继或光缆通信系统,其建设投资和维护
使用费用都随距离而增加。而卫星通信的地面站至空间转发器这一区间并不需要投资,因
此线路使用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
(7)对卫星通信系统也有一些特殊要求:一是由于通信卫星的一次投资费用较高,在运
行中难以进行检修,故要求通信卫星具备高可靠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二是卫星上能源有
限。
4.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VSAT是VerySmal1ApertureTerminals(小天线地面站卫星通信系统)的英文缩写。
VSAT系统(网络)是由一个主站和若干个VSAT终端组成的卫星通信系统。
特点:
(1)经济效益好。VSAT网在通信距离远、范围大的情况下,一般比其它通信手段便宜
20%〜50%,并且系统拥有的远端小站越多,其单位成本越低,规模效益越好。
(2)组网灵活,在VSAT网络中增加、减少或搬迁VSAT站都十分容易,网中用户不受
地理位置及复杂的通信线路限制。
(3)信道误码率低,容易构成端对端的独立专用通信网。
5.什么是VC链路、VP链路?二者的关系是什么?
VC虚信道:在一个虚通路连接VPC中传输的具有相同的虚信道标识符VCI的信元所占有
的信道叫做VC
VP虚通路:在一条通信线路上具有相同VPI虚通路标识符的信元所占有的信道叫VP
VC、VP表示ATM信元的两种逻辑子信道,都用来描述ATM信元单向传输的路由。
6.电信系统三大硬件设备各包括哪些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商务服务外包合同
- 的三方入股合作协议书
- 2025年云南货运从业资格考试题目
- 2025年泰安道路货物运输从业资格证考试
- 电子产品点胶代加工协议书(2篇)
- 2024年高考历史艺体生文化课第八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经济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8.20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课时分层作业13结构图含解析新人教B版选修1-2
- 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赵州桥教案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 员工物品交接单
- 《应急管理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职管理规定》知识培训
-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华西医院案例
- 2024年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
-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餐厅服务项目全国选拔赛技术工作文件
- 合同签订执行风险管控培训
- DB43-T 3022-2024黄柏栽培技术规程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时政热点专题新人教版
- 【压缩式落叶清扫机设计(论文)6900字】
- 教育管理学教程褚宏启课后问题及补充完整版
- 水利水电工程工地试验室建设导则(征求意见稿)
- 理发店美容美发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