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检测题_第1页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检测题_第2页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检测题_第3页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检测题_第4页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检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检测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小楷(kǎi)彷徨(fáng)污秽(huì)深恶痛绝(wù)B.哽住(gěn)选聘(pìn)元勋(xūn)气冲斗牛(dǒu)C.无垠(yín)赫然(hè)涉猎(shè)鲜为人知(xiǎn)D.挚友(zhì)衰微(shuāi)惩罚(chéng)锲而不舍(qì)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轻捷云宵鉴赏人声鼎沸B.感概绽开争执疲倦不堪C.悔恨激荡奥秘花团锦簇D.拼凑企盼寻觅小心冀冀3、下面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B.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狂妄自大的表情.C.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D.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催生了世界大国战略博弈的新格局。B.未成年学生玩手机的危害应该得到有效引导和管理。C.我国拟把足球学习情况纳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D.通过考古发掘、征集和捐赠,甘肃省博物馆获得历史文物藏品近82000多件。5、对下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⑴一声声的问候,一份份不期而至的礼物。都是用真情渲染的一幅一幅美丽的图画。⑵一轮圆月缓缓爬上树梢,将它的清辉洒落在屋前的谷地上。⑶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的印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⑷不是每一次奋斗都有祝福,不是每一次付出都有感激,不是每一次进步都有肯定,不是每一次成功都有掌声……可他们仍然不放弃奋斗,不停止付出。A.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B.拟人夸张比喻排比C.比喻夸张拟人排比 D.夸张比喻排比拟人6、下列选项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要有追赶思维,更要有探索精神。以往我们强调追赶思维,为了追赶别人定下的目标,努力向前,但是,,,因为你会对前方的路一无所知。而探索精神可以让我们看清前方的路,找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实现突围。A.如果没有追赶思维,就有可能落后B.如果只有追赶思维,就不可能领先C.只要拥有追赶思维,就不可能落后D.只要没有追赶思维,就有可能领先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①秋风萧瑟,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②日中不至,__________。(《陈太丘与友期行》)③非人哉!与人期行,__________。(《陈太丘与友期行》)④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⑤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⑥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①《咏雪》中,谢道韫的“__________”被后世称为咏雪佳句。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借暮春景象,透出一种黯然、凄楚的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词(1)期行(_____)(2)尊君在不(_____)(3)相委而去(_____)(4)下车引之(_____)(5)尊君(_____)(6)家君(_____)2.仿照例句,补出下列句子中缺省的部分。例句:(陈太丘与友)期日中,(友)过中不至。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②()待君久不至,()已去。③()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能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三、现代文阅读。(30分)1、享福与吃苦何仲英①现在我国人的大毛病,是只图享福,不愿吃苦。有许多青年人看见人家享福,羡慕得很;勉强他们暂吃辛苦,而他们的欲望,他们的希冀,总是对准享福的方面去进行。只望“做得人上人”,不愿“吃得苦中苦”。这种观念,虽不敢说普遍存在于一般青年的脑海当中,但至少有一部分,甚至有一大部分,我们不得不注意,不得不觉悟。②我们不必希望做“人上人”。我既是人中一人,就当尽人的一份责任。没有农夫,哪里有饭吃?没有瓦匠、木匠,哪里有房子住?没有工、商,哪里有物品?没有效命沙场的战士,哪里可以克服敌人,保护我们的安全?没有呕心绞脑的学人,哪里会有发明、发现和著述,安慰我们的精神?我们一时一刻的需要,都有无数的劳动者——无论是劳心或劳力——辛辛苦苦地来供给,而我们坐享其福;我们若不是也吃一点苦,也尽一点责,我们非但对不起他们,也何以对得起自己呢?③我们须知最可敬爱的,是世上最大多数的平民,他们尽管做一天人,干一天事,他们的生命,总是完全靠吃苦来撑持的。吃苦的人多,社会国家自然富强;吃苦的人少,社会国家自然衰弱。若是都要享福,不愿吃苦,国家未有不亡,享福也就等于泡影,终致吃苦而已!④我们翻开历史来看,古今中外,几多圣贤豪杰,哪一个不是从吃苦磨炼出来的?孔子一车两马,周游天下,宁受天下人揶揄,而救世之心,终不稍减,奔波之苦,迄未挂怀。这种吃苦的精神,尤其是我们应该崇尚的。再看看晋朝名臣陶侃,他怕生活过于松散,每天要搬砖头;英国名相格兰斯顿,每日午饭后要劈一个钟头的柴。难道他们一个要做瓦匠,一个要做火伕吗?笑话,笑话,他们决不是的。他们不过借此锻炼吃苦的精神,恐怕身体安逸了,将来不能做事,他们的用心,是很深的。⑤《论语》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大学》又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王阳明解说道:“闲居时有何不善可为,只有一种懒散精神,漫无着落,便是万恶渊薮,便是小人无忌惮处。”前清末年,京城里旗人个个总靠一份口粮,舒舒服服过日子,个个都是整日地拿着一个雀笼,口里哼着几句京腔,这种暮气的现象,哪里还能够支持得住国家!⑥我们不怕享不到福,只怕吃不到苦。享福、吃苦,都是有代价的。以吃苦始者,多以享福终。吃一己之苦者,享一己之福;吃众人之苦者,享众人之福。真正会享福的,先要备尝艰苦,而后苦尽甜来,始有滋味。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磨炼意志的最好机会,这是鼓励吃苦的不二法门。⑦我们虽不必有范文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气概,但至少要有陶侃、格兰斯顿的勤恳不懈的精神。我们虽不见得有什么大苦可吃,但至少要屏除一切奢侈浮靡的不良习惯。做人要从吃苦做起,吃苦要从微处做起。“吃得苦中苦,做得人中人。”这是对诸位的一点贡献。(有删改)1.结合全文,梳理并概括作者的论证思路。2.文章④⑤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各有什么作用?3.请在古今中外的名人中选取一个事例(本文事例除外)论证作者的观点。2、炊烟是乡村的水墨画刘世河①描写故乡的文章,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魂牵梦绕”这四个字了,而能体现出这四个字的景象,非家乡的炊烟莫属。②“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身居都市已久,我曾一度对陶渊明笔下的“归园田居”十分向往,如今人到中年才如梦初醒,其实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就是在这样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度过的。③我的老家在鲁北平原,村东-条小河蜿蜒而过。过河不远便是--个高高隆起的沙土岗子,岗子上的白杨树枝繁叶茂,一到夏天便绿树浓荫,成了我们这帮孩子玩耍的天堂。有时候玩累了,我就坐在岗顶上静静地望着小村,努力在那些模样都差不多的院落中寻找自己的家。④起初总是眼花缭乱,后来望着望着就有了经验:看炊烟。父亲患有胃病,医生叮嘱要三分治七分养,吃饭须有规律,还得是热乎饭,不管多忙,一日三餐母亲都会准时生火做饭,所以村里升起的第一缕炊烟多半就是我们家的。⑤母亲常说:“这炊烟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日日有饭香就是好日子。”彼时年幼,对母亲的话一知半解,在意的只是制造炊烟的灶台上母亲又做了什么好吃的饭。正所谓,饥望炊烟眼欲穿,一心只想肚儿圆。⑥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暮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⑦早晨的炊烟风轻云淡,就像天边薄薄的晨曦,清灵疏朗,昭示着庄稼人早饭的简单,熬一锅小米粥或玉米糊糊,几个馒头就着一碟小咸菜就齐活了。吃罢早饭,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下田的下田,农家新一天的生活便拉开了序幕。⑧午间的炊烟是庄稼人匆忙的步履。不同于早饭的是,午饭虽然简单,但一定要吃得硬实扛饿。因此,午间的炊烟往往急速升起,瞬息消逝,一如庄稼人忙秋忙夏时脚不沾地的身影。⑨傍晚的炊烟是最美的,也最能体现农家生活的细致与温馨,晚饭是全家人的聚餐,也是庄稼人一天当中最悠闲的时候。庄稼人有个小习惯,就是越闲越吃,所以晚饭自然丰盛些。如若恰巧那天家里有喜事,更会杀鸡烧肉以示庆贺。乡下人干活是急性子,但吃饭蛮讲究,尤其懂得“想要肉更香,工夫必须长”的道理,小火慢炖,肉烂汤浓。因此,傍晚的炊烟是细水长流,从黄昏一直摇曳到夜幕降临。⑩炊烟如此缭绕生动,古诗词中自然少不了它的倩影。“乱云剩带炊烟去,野水闲将白影米”是辛弃疾笔下的炊烟;“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则出自柳永笔端。⑪写炊烟最多的当属陆游。“岭谷高低明野火,村墟远近起炊烟”和“遥望炊烟疑可愁,试从行路问村名”都是他的。可见放翁对田园袅袅飘逸的炊烟有多喜爱。后来又读到陆游“雾敛芦村落照红,雨余渔舍炊烟湿”的句子,禁不住疑惑,炊烟怎么会是湿的呢?⑫直到离家多年后,有一回在梦里又见故乡炊烟,醒来后却一枕清泪,才终于有悟。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又想起母亲当年对炊烟的比喻,突然觉得母亲就是一个十足的诗人。而在我的眼里,炊烟不但是庄稼人灶台上开出的花,它自由舒展,浓淡随意,更像是一幅黑白交织的水墨画,氤氲在乡村的上空,画中的奇妙意境只有看懂它的人才能体会得到。⑬而且这幅画的色调永远都是暖的,因为它的作者是母亲。(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8年第3期,有删改)1.请你概括一天中三个不同时段炊烟的特征。2.阅读下列语句,按要求作答。(1)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幕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2)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第⑩⑪段中引用关于“炊烟”的诗句有何作用?4.最后一段内涵丰富,请联系全文加以分析。四、写作题(40分)给自己一个笑脸,让自己拥有一份坦然;给自己一条退路,让自己拥有一份希望;给自己一个祝福,让自己拥有一份快乐……亲爱的同学们,你愿意给自己一个什么呢?请以“给自己一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一CCBCAB(1)①洪波涌起②则是无信③相委而去④潮平两岸阔⑤江春入旧年⑥夕阳西下(2)①未若柳絮因风起②杨花落尽子规啼二1.(1)约定(2)通“否”(3)丢下、舍弃(4)拉(5)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6)对人称自己的父亲2.①太丘友②家君家君③君君3.(陈太丘与朋友)约好正午碰头。4.参考答案:懂礼识仪,机智聪明,刚正不阿。客人无礼在先是事实,元方年仅七岁,懂得指出客人的不对,维护父亲的尊严,已属不易,不应对其要求过高。三1.首先指出青年人不愿吃苦,只图享福的现状;再分析吃苦的意义;接着论证吃苦的好处和不吃苦的危害;最后指出吃苦才能享福,要具有吃苦的精神。2.(1)举例论证。第四段列举圣贤豪杰,第五段举了京城旗人的例子,充分有力地论证了“吃得苦中苦,做得人中人”的观点。(2)道理(引用)论证。引用了《论语》《孟子》的话,有力地论证了懒散的危害。(3)对比论证。通过正(第四段)反(第五段)对比论证,强调了吃苦的重要性。3.示例一: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凭借勤学苦练,终成大书法家。示例二:明朝大学士宋濂,小时候家贫,借书后手自笔录,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但他仍坚持抄录。正是吃得苦中苦,终学有所成,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答案】1.早晨的炊烟轻淡;午间的炊烟急速;傍晚的炊烟悠长。2.(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早晨傍晚的炊烟比作晨钟暮鼓,形象地表现了人们按照炊烟作息的习惯。(2)“缠绕”本意是用带状物或条件状物盘绕其他物体,文中指炊烟和思念交织在一起,炊烟是故乡,是母亲,看到炊烟就会想起母亲,想起故乡,从而激发对母亲,故乡的思念;思念母亲、故乡,自然会想到炊烟。炊烟和思念紧密缠绕在一起,在魂牵梦绕中泪眼看炊烟,炊烟怎么能不浊湿呢。3.通过诗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