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教材简析【12篇】_第1页
《悯农》教材简析【12篇】_第2页
《悯农》教材简析【12篇】_第3页
《悯农》教材简析【12篇】_第4页
《悯农》教材简析【12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悯农》教材简析【12篇】《悯农》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意思。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3、进一步巩固给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4、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1、同学们,谁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能给大家背一背吗?2、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首,板书课题:悯农(二)二、学生自学1、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2、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三、相互交流学习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粒、颗、闲、夫、饿、死”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纠正。2、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死:第四笔是点,第五笔是撇。饿:熟字“我”加上“饣”就是饿。颗:熟字“棵”去掉木字旁,换上页字旁,就是“一颗星”的“颗”。闲:里外结构(或半包围结构),先写“门”,再写“木”。注意最后一笔是“点”。3、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李绅是唐代诗人。《悯农二首》是李绅流传下来的最杰出的作品,思想内容深刻,对比鲜明,富有哲理。5、理解字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粒:像米一样细小而成颗粒状的东西。粟:谷子,小米。这里泛指粮食的种子。颗:小而圆的东西。闲:无事可做;空闲。夫:和农组成农夫,意思是:农民。犹:还。饿:肚子里没有食物。死:没有了生命。四海:我国古代认为中国大地四面有大海,所以用“四海”或“四海之内”指全国或全世界。6、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春种一粒粟:春天种下一粒谷物的种子。秋收万颗子:秋天收下千颗万颗的粮食。四海无闲田:天底下没有一亩闲荒的土地。农夫犹饿死:仍然还有不少农民吃不饱肚子而被饿死了。7、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8、请学生在全班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四、指导朗读1、听配乐朗读,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2、与小组成员一起练习朗读,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朗读竞赛,然后评议出最佳选手。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五、练习巩固1、练习按照田字格书写汉字。粒:左窄右宽,“立”字略短。颗:左右﹑宽窄﹑高低﹑长短一样,“果”字的最后一笔是点。“闲、夫、饿、死”让学生说说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写下来。天xx拉xx一颗夫xx粒xx一棵xx3、背诵古诗(1)自己练习背诵(2)指名背诵六、总结本课学习情况七、布置作业1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2、背诵古诗,让家长评分,记录在书上。附:板书设计:《悯农》篇二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知故事中的韵律美。2.培养幼儿从小懂得爱惜粮食,珍惜成人的劳动。二、活动准备:悯农图一张,小朋友吃饭图一张。三、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观察图片,猜图意提问: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你觉得这是什么时候?(请幼儿说说图上的内容)((二)基本部分感受古诗特点,理解古诗内容1、帮助幼儿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师;这幅图可以用一幅图来表达,他的名字叫《悯农》。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解释古诗的含义:中午太阳红红照在地上,农民在松土除草,汗水一点一点禾苗下面的土地里,谁知道碗里的饭呀,颗颗粒粒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2、教育幼儿要懂得爱惜粮食、尊重劳动成果。提问;听了这首古诗后你有何感想?小朋友以后进餐时该如何做?我们今天吃的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出力、流汗种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爱惜粮食,热爱农民伯伯。3、学习依据对古诗的理解,用不同的声调、语气朗诵古诗1.根据图片,幼儿跟着教师朗诵。2.幼儿有感情地、完整的朗诵古诗。3.请部分幼儿表演朗诵古诗。(三)结束部分分析人物行为,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教育出示图片二,观察图上小朋友的行为,说一说她这么做对不对?为什么?我们该怎么做?(幼儿讨论)小结:我们要爱惜粮食,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四、延伸活动比一比以后谁吃饭最干净,不浪费粮食?比一比以后谁洗手不浪费水?《悯农》教案篇三目标:1、大胆表现农民收割的辛劳,表达个人对古诗《悯农》的感受。2、尝试打破已有直立人物的造型习惯,初步把握低头弯腰的人物动态。准备:1、欣赏作品:书法作品、优秀绘画作品。2、比较辨别人物动态画面数张。3、印有稻穗的长条纸、打印的古诗《悯农》、勾线笔、白纸。过程:一、吟诵古诗,再现经验1.出示书法作品,吟诵古诗。2.谈论这首古诗的意思,逐句解释。3.农民除了种大米还种些什么?(教师协助归类——粮食、水果和蔬菜)了解我们经常吃的水果、蔬菜和粮食都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二、欣赏艺术作品1.欣赏画面一(拾穗者):收割的时候,农民怎样在田野的劳动?发现农民整天在田地里,低着头弯着腰不停地劳动,不丢弃一颗粮食,多辛苦啊12.欣赏画面二(田问儿童):画面上的小朋友也在田野里,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拾土豆的呢?小妹妹在干什么?了解小妹妹年纪小,不能干这样累的活,所以哥哥姐姐就让她帮着捧卜豆。三、比较、判别——从四张相似的动作中判别IE确与错误,说出原因,设法纠正。1、四个小朋友第一次到农村学做小农民,从动作上分辨谁干得好。2、对不会干农活的小朋友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进行纠错。四、操作表现1、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本画古诗《悯农》的书,了解老师已经把古诗打印在每一页上,由小朋友来画低头弯腰地辛占劳动的农民。2、四位幼儿为一组,各用勾线笔将农民劳作的情境画在白纸上,并适当涂色。3、依次粘贴在图画书的内页上。五、观赏诵读1、观赏每个小组的图画书,找一找哪几个小组的小朋友最勤劳。2、用自制的图画书颂读占诗。延伸:开展庆丰收的运动游戏,学唱歌《悯农》。纠错——儿童主动学习的好方法美术教学活动离不开美术技能的学习,美术教学活动时常会出现教师不教幼儿则学不会画,教师教了幼J乙又学死了的两难境地,如何来解决这一矛盾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我结合美术教学活动为古诗《悯农》画插图,尝试采取“纠错”这一教学方法,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悯农》是一首幼儿较易理解的古诗,但是在表现农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情景中,必须把握低头弯腰的动态,这对习惯表现直立人物动态的幼儿来说有较大的挑战。我在教学时采用了纠错的方法,通过观赏、分辨、解释、纠正等步骤,引导幼儿自己来发现错误纠正错误,自如地表现个人的感受。一、观赏选择众多农民劳作的实景照片和《拾穗者》和《拾土豆》两幅欣赏作品,引导幼儿通过欣赏强化印象,发现问题:在观赏实景照片,重现生活情景以后,首先出示了一幅米勒的作品《拾穗者》,这是一幅非常经典的艺术作品,画面生动地表现了农民们在烈日下收割粮食的情境,激发了幼儿对农民劳动的敬佩之情,体会到农民伯伯每天在田里长时间低着头弯着腰的辛苦,也强化了他们对弯腰这一动作的直觉印象。接着又拿出第二幅画:《三个拾土豆的孩子》一。农村的孩子们也在帮助成人干活。在欣赏中提出:三个小朋友都在拾土豆吗,引导幼儿从人物弯腰和直腰两种不同的姿态中发现哥哥姐姐在忙着拾土豆,小妹妹年纪小,只能帮着捧3=-豆,将动作和内容建立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动作的意义。二、分辨在活动前,从幼儿日常作品中寻找表现弯腰的画面,发现一般都会出现以下图像:1、身体垂直,腿弯曲,双手距离地面很远(尚未摆脱画直立人的习惯)。2、身体水平,四肢垂直,如同动物一般(尚未把握身体的倾斜与四肢弯曲)。3、身体倾斜,腿从身后像管子一样弯曲到地上(尚未把握人物动作时各部位活动的特点)。我们将这些错误图像和许多其他正确图像放在一起,提出“这些第一次到田间的小朋友,他们都能拾到稻穗吗’’的疑问,引导幼儿一一对应地比较和判断,找出错误图像。有了比较,就降低了找出错误图像的难度,也使他们发现表现弯腰动作同样可以创造无限丰富的图像。三、解释在请幼儿谈论错误的原因时,却发现幼儿有着与成人完全不同的解释:1、身体垂直,腿弯曲,双手距离地面很远。幼儿的解释:这是蹲着,没有弯腰,他一根麦穗也没拾着,倒马上要摔跤了。2、身体水平,四肢垂直,如同动物一般。幼儿的解释:这是动物,添上耳朵和尾巴就可以画成小花猫、小狗,还有……,小动物怎么能当农民呢?3.身体倾斜,腿从身后像管子一样弯曲到地上。幼儿的解释: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是残疾人啊?从以上解释中不难看出幼儿与成人不同的视点和思维方式,成人总是善于从具体事物中寻找抽象的规律(例如:关节活动的特点),幼儿则是用直觉生活经验解释一切。由此领悟到以前在讨论后教师惯用的简短总结,自以为很清晰,实际上时常不自觉的拉大了和幼儿的距离,只有让幼儿自己去发现问题、解释问题,才会让幼儿信服。四、纠错发现和解释错误以后,纠正错误就成了幼儿最关注的问题,于是,我们发动幼儿一起来想办法,由幼儿说方法教师操作,对以上三张错误作品逐一进行修改,帮助三位朋友一起参加劳动:1、将“身体垂直,腿弯曲,双手距离地面很远”修改为把身体垂直改为向下倾斜。2、将“身体水平,四肢垂直,如同动物一般”修改为四肢弯曲或倾斜。3、将“身体倾斜,腿从身后像管子一样弯曲到地上”修改为表现双腿的前后位置,并找出“找到身下的衣角画双腿”的办法。师生的共同修改,使幼儿发现即便错误的图像,也不是全盘皆错,只要局部稍加修改,就能创造出另一个图像。也使我们发现,在操作讨论时,多听取幼儿的意见(而不是勉强幼儿顺从自己的做法),哪怕有些看法并不十分合理,只要有可取之处,教师也应加以考虑,努力创造平等对话的氛围,才能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因势利导。纵观幼儿的绘画过程,面对这一极有挑战的尝试,竟然没有一位幼儿束手无策。幼儿笔下的拾穗者也立刻鲜活起来了,不再是千篇一律。幼儿作品中创造的众多拾稻穗的图像,虽然并不像成人那样结构合理,却多了几分大胆与自信,同时保持了儿童的稚拙。我体会到把主动权交给幼儿以后,他们所表现的惊人创造力,相信幼儿在今后观赏、比较、判断和纠错中会越来越有自己的新发现。《悯农》语文优秀教案篇四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意思。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3、进一步巩固给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4、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1、同学们,谁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能给大家背一背吗?2、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首,板书课题:悯农(二)。二、学生自学1、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2、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三、相互交流学习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粒、颗、闲、夫、饿、死”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纠正。2、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死:第四笔是点,第五笔是撇。饿:熟字“我”加上“饣”就是饿。颗:熟字"棵"去掉木字旁,换上页字旁,就“一颗星”的‘颗’。3、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李绅是唐代诗人。《悯农二首》是李绅流传下来的最杰出的作品,思想内容深刻,对比鲜明,富有哲理。5、理解字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粒:像米一样细小而成颗粒状的东西。粟:谷子,小米。这里泛指粮食的种子。颗:小而圆的东西。闲:无事可做;空闲。夫:和农组成农夫,意思是:农民。犹:还。饿:肚子里没有食物。死:没有了生命。四海:我国古代认为中国大地四面有大海,所以用“四海”或“四海之内”指全国或全世界。6、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春种一粒粟:春天种下一粒谷物的种子。秋收万颗子:秋天收下千颗万颗的粮食。四海无闲田:天底下没有一亩闲荒的土地。农夫犹饿死:仍然还有不少农民吃不饱肚子而被饿死了。7、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8、请学生在全班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四、指导朗读1、听配乐朗读,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2、与小组成员一起练习朗读,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朗读竞赛,然后评议出最佳选手。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五、练习巩固1、练习按照田字格书写汉字。粒:左窄右宽,“立”字略短。颗:左右﹑宽窄﹑高低﹑长短一样,“果”字的最后一笔是点。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写下来。3、背诵古诗(1)自己练习背诵(2)指名背诵六、总结本课学习情况七、布置作业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2、背诵古诗,让家长评分,记录在书上。《悯农》语文优秀教案篇五目标:1、大胆表现农民收割的辛劳,表达个人对古诗《悯农》的感受。2、尝试打破已有直立人物的造型习惯,初步把握低头弯腰的人物动态。准备:1、欣赏作品:书法作品、优秀绘画作品。2、比较辨别人物动态画面数张。3、印有稻穗的长条纸、打印的古诗《悯农》、勾线笔、白纸。过程:一、吟诵古诗,再现经验1.出示书法作品,吟诵古诗。2.谈论这首古诗的意思,逐句解释。3.农民除了种大米还种些什么?(教师协助归类——粮食、水果和蔬菜)了解我们经常吃的水果、蔬菜和粮食都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二、欣赏艺术作品1.欣赏画面一(拾穗者):收割的时候,农民怎样在田野的劳动?发现农民整天在田地里,低着头弯着腰不停地劳动,不丢弃一颗粮食,多辛苦啊。2.欣赏画面二(田问儿童):画面上的小朋友也在田野里,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拾土豆的呢?小妹妹在干什么?了解小妹妹年纪小,不能干这样累的活,所以哥哥姐姐就让她帮着捧卜豆。三、比较、判别——从四张相似的动作中判别IE确与错误,说出原因,设法纠正。1、四个小朋友第一次到农村学做小农民,从动作上分辨谁干得好。2、对不会干农活的小朋友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进行纠错。四、操作表现1、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本画古诗《悯农》的书,了解老师已经把古诗打印在每一页上,由小朋友来画低头弯腰地辛占劳动的农民。2、四位幼儿为一组,各用勾线笔将农民劳作的情境画在白纸上,并适当涂色。3、依次粘贴在图画书的内页上。五、观赏诵读1、观赏每个小组的图画书,找一找哪几个小组的小朋友最勤劳。2、用自制的图画书颂读占诗。《悯农》教案篇六活动名称:语言活动内容:古诗《悯农》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听古诗的兴趣,理解大意;2、使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活动准备:幼儿教材准备一些米和面活动过程:一、谈话爱惜粮食1、提问:小朋友你们每天都吃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出米饭和馒头等。2、观察与体验,区分米和面(1)、提问:香喷喷的米饭和馒头是用什么做的'?(2)、粮食是从哪里来的?鼓励幼儿大胆发言(3)、教师总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每一粒米都应该珍惜。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悯农》二、教师将书发给幼儿三、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四、背诵古诗,情景表演1、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背诵;2、集体背诵。《悯农》教案篇七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课前说说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二、学习古诗《锄禾》1、出示古诗图文: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禾:禾苗。锄未是什么意思呢?3、讲读诗句第1句。(l)自读。看图:图上画了什么?(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汗:汗水。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内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4、讲读第2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2)指名说一说。(3)指导朗读。(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三、巩固诗意,练习背诵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2、轻声地和老师一起说。3、指名说。4、背诵表演古诗。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四、指导写字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粒左窄右宽。辛、苦: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2、师范写禾、粒、辛、苦3、生描红、临写。教学后记:学生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学会要爱惜粮食。第二课时:一、课前说说:我们吃的粮食来之不易,平时要怎么样做?二、指导看图问:这幅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三、讲读诗句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粟:小米。泛指谷拉。子:这里读第三声,也指谷粒。2、体会春——秋、种——收、一粒粟——万颗子的对比,感受农民一年到头的辛劳和取得丰收的不易。(指导朗读)3、联系词句,学会扩展成语,积累成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精耕细作、千仓万箱4、可是面对一片丰收,农民为什么会出像诗句中的悲惨象呢?5、学习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四海:普天下,全中国。无闲田:没有丢弃不种的田地。犹饿死:还是饿死了。6、指导朗读。体会无闲田与犹饿死的强烈对比,让学生感受遍地丰收景象与农民怕死荒野这两幅图,在心中激起为什么的疑问。7、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什么?想问什么?8、小结:农民在黑暗的社会里受到剥削阶级的残酷剥削,过着悲惨的生活。三、巩固诗意,指导背诵四、指导写字1、收:左窄右宽。夫:注意撇捺的舒展与平稳。闲:门字框要写得舒展些。2、师范写,生描红,仿写。教学后记:学生对旧社会的农民的悲惨生活,懂得粮食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要爱惜粮食,不吃剩一粒米饭。《悯农》教案篇八教学目标掌握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诗歌。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赏析诗歌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代劳动人民悲惨生活,教育学生尊敬劳动人民,尊敬劳动成果。教学重难点尝试自读,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导入1、复习《悯农(一)》2、板书课题,学习“悯”字。(设计意图:《悯农》是一首组诗,联系旧知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悯”字的学习意在培养高年级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和习惯。)二、初读求节奏1、谁来给大家流利地读读古诗?2、古诗文是有韵律的,自己试着有节奏地读一读。3、配乐范读古诗。(初读环节通过流利读、节奏读、配乐读这三个坡度地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三、品读悟情感1、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有哪些学习古诗的好办法。2、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注释。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试着读懂诗句的意思。4、交流汇报(1)交流一、二行诗①指名读,交流诗句的意思。②赏析诗句的语言特点,我们还知道哪些含有数字夸张的诗句?③语言训练:仔细观察图,说说从春种到秋收需要经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④男、女生轮读这两行诗。(2)交流三、四行诗①交流诗句的意思②这两行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我们还知道哪些含有对比的诗句?③创设情境对话:粮食都到哪儿去?④观察图,了解时代背景。⑤语言训练:被活活饿死的农民,临死前会说什么?我们发出了怎样的感慨?⑥有感情地朗读这两行诗。(在学生读懂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引入时代背景、链接相同写法的诗句,意在引导学生感悟诗歌语言特点,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表达的情感。语言训练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与文本对话、激发情感。)四、小结1、师小结2、布置作业《悯农》教案篇九活动目标:1、理解古诗的内容,能按古诗的韵律、节奏朗诵,体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2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活动准备:古诗挂图,小朋友的书。活动过程一、分组引导幼儿讨论1白米饭从哪里来的?2是怎么来的?容易吗?二、教师朗诵古诗,解释诗意。1、“锄禾日当午”中的“锄”是锄草的意思;“禾”是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2、“汗滴禾下土”是农民的汗水一滴滴地到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动很辛苦。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盘”指碗,“餐”指粮食,“皆”是都的意思,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种出来的。三指导幼儿朗诵:1韵律节奏为:每一句的前两字相连,后三字相连,中间略停顿。2重音字为:日、午、土、餐、粒粒。辛苦。四.结合学古诗,带幼儿去田间观察农民劳动的情景,从而帮助幼儿自然而然地习得古诗。五、教育幼儿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悯农》语文优秀教案篇十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会尊重家民伯伯和他们的劳动成果。2、学习古诗《悯农》。活动准备:米饭、馒头、花卷等幼儿常见的`食物;农民伯伯和他们的劳动成果。基本过程:一、导入活动教师通过出示多种食物的图片引出活动的主题。出示图片后,教师请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二、关键步骤1、教师请幼儿观看农民耕种的FLASH的动漫,告诉幼儿粮食是农民辛苦种出来的。2、教师大志地、有韵律地朗诵古诗《悯农》。3、幼儿学习朗诵古诗《悯农》。三、结束活动师生共同朗诵古诗,结束活动。活动延伸:1、区域活动:泥塑区。在泥塑区投放采泥,指导幼儿学习团、搓、压、捏的技能,练习制作好吃的面食。2、其他活动:比比谁最节约粮食。制作一张大表格,写上小朋友的名字,谁吃的最干净就给谁盖上小印章。活动反思:1、孩子对哪些活动最感兴趣?为什么?2、你认为这个活动的成功之处是什么?3、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该如何改进?幼儿园《悯农》教案篇十一背景在讨论食物的营养时,我们提出了“粮食有营养吗?”给幼儿讨论,在讨论中很多幼儿了解了粮食均为谷类,能帮助我们长身体、长力气,是必不可少的食物,逐渐改变了认为粮食仅供吃饱没有什么营养的错误看法。秋季到周边农家乐的劳动,更使幼儿增加了许多直观体验,此时,我们不失时机地将一首古诗《悯农》教给幼儿,古诗寥寥数语的诗句,再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境,深得幼儿喜爱。但是,要画出农民在烈日下弯腰耕作的形象,对习惯于表现直立造型的幼儿具有很大的'挑战。过去,我们采用教师示范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其结果是幼儿只会画出和教师相同的图像。这种重复图像的画法,不但不可能形成幼儿自己的图式,反而会妨碍幼儿独立思考解决疑问的能力。为此,我们一方面借助幼儿对农民耕作的直观体验和对古诗的兴趣,另一方面又为幼儿提供了许多欣赏材料,给幼儿更多富有美感的直观感受。在讨论中,采取观察不同的人物造型,在分辨谁拾到了稻穗谁没有拾到的基础上纠错的方法,让幼儿用自己的图像进行表。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并不要求幼儿画得合理,而是鼓励幼儿自主地创造。目标:1、大胆表现农民收割的辛劳,表达个人对古诗《悯农》的感受。2、尝试打破已有直立人物的造型习惯,初步把握低头弯腰的人物动态。准备:1、欣赏作品:书法作品、优秀绘画作品。2、比较辨别人物动态画面数张。3、印有稻穗的长条纸、打印的古诗《悯农》、勾线笔、白纸。过程:一、吟诵古诗,再现经验1.出示书法作品,吟诵古诗。2.谈论这首古诗的意思,逐句解释。3.农民除了种大米还种些什么?(教师协助归类——粮食、水果和蔬菜)了解我们经常吃的水果、蔬菜和粮食都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二、欣赏艺术作品1.欣赏画面一(拾穗者):收割的时候,农民怎样在田野的劳动?发现农民整天在田地里,低着头弯着腰不停地劳动,不丢弃一颗粮食,多辛苦啊2.欣赏画面二(田问儿童):画面上的小朋友也在田野里,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拾土豆的呢?小妹妹在干什么?了解小妹妹年纪小,不能干这样累的活,所以哥哥姐姐就让她帮着捧卜豆。三、比较、判别——从四张相似的动作中判别IE确与错误,说出原因,设法纠正。1、四个小朋友第一次到农村学做小农民,从动作上分辨谁干得好。2、对不会干农活的小朋友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进行纠错。四、操作表现1、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本画古诗《悯农》的书,了解老师已经把古诗打印在每一页上,由小朋友来画低头弯腰地辛占劳动的农民。2、四位幼儿为一组,各用勾线笔将农民劳作的情境画在白纸上,并适当涂色。3、依次粘贴在图画书的内页上。五、观赏诵读1、观赏每个小组的图画书,找一找哪几个小组的小朋友最勤劳。2、用自制的图画书颂读占诗。《悯农》教案篇十二教学目标:1、学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