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伦理学教程(第四版)课件 第12章 公共政策伦理_第1页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四版)课件 第12章 公共政策伦理_第2页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四版)课件 第12章 公共政策伦理_第3页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四版)课件 第12章 公共政策伦理_第4页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四版)课件 第12章 公共政策伦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四版)张康之王锋主编

第12章

公共政策伦理12.1

公共政策伦理概述12.1.1

公共政策的含义与本质特征1公共政策的含义公共政策是由一定的社会公共权威以解决特定公共问题为目的,经由政治过程对群体利益所做出的规范性安排,其本质是对公共利益的权威性分配。12.1

公共政策伦理概述12.1.1

公共政策的含义与本质特征1公共政策的含义表现为法律规范、行政规范、司法规范、策略与计划等外延包含政府的“作为”与“不作为”行为特征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本质

12.1

公共政策伦理概述12.1.1

公共政策的含义与本质特征

2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第一,权威性第二,社会性第三,公共性

12.1

公共政策伦理概述12.1.2

公共政策与伦理价值的相关性

公共政策本身就包含重要的伦理价值,科学与价值统合于政策过程的始终。

其一,公共政策也直接体现和反映社会的伦理价值。

其二,公共政策对伦理价值发挥着导向作用。

其三,价值分析构成了政策分析的一个基本方面。

12.1

公共政策伦理概述12.1.3

伦理价值对政策制定的影响

1伦理价值如何影响政策制定政策制定是政策过程的首要环节,也是政策科学的核心主题。决策者不可避免受到他自身已经形成的思维习惯和个人好恶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就是价值因素,其与伦理道德相关。一项公共政策的出台必然包含着政策主体的价值选择,体现政策主体的价值观。

12.1

公共政策伦理概述12.1.3

伦理价值对政策制定的影响2伦理价值对政策制定的具体影响

伦理价值观影响着政策目标的确定伦理价值观影响着政策问题的建构与政策议程的设定伦理价值观影响着政策方案的设计与选择

12.2

政策制定中的价值要求12.2.1

政策科学的产生1主要阶段1社会背景与需求阶段2学科奠基阶段3实践应用阶段4学科成熟阶段

12.2

政策制定中的价值要求12.2.1

政策科学的产生1主要阶段(1)社会背景与需求阶段:战后美国政治、社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社会问题复杂多样,政府决策面临困境。公众对特殊政策问题的关注度提高,需要一门新的学科来辅助政府解决这些问题。(2)学科奠基阶段:

1951年,拉斯韦尔与勒纳的《政策科学:范围与方法的新近发展》一书问世,标志着政策科学的诞生。该书对政策科学的学科任务、性质、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系统阐释。

12.2

政策制定中的价值要求12.2.1

政策科学的产生1主要阶段(3)实践应用阶段:

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推广“规划项目预算”(PPBS),引入私人部门管理技术。PPBS的推广促使政策研究成为政府和研究机构的关注重心。政策科学得到了快速发展。(4)学科成熟阶段:

1970年代起,政策科学领域的研究刊物、专著和手册相继出版,如《政策科学》杂志、《政策研究手册》和《政策科学百科全书》等。政策科学作为一门学科逐渐成熟,被提出作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生命的科学。

12.2

政策制定中的价值要求12.2.1

政策科学的产生

2政策科学的范式特征政策科学具有一系列区别于其他学科的范式特征:一是跨学科、交叉学科、综合性研究的取向;二是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产生方式;三是着力于实践应用;四是注重价值分析与价值评价。

12.2

政策制定中的价值要求12.2.2

理性主义的缺陷1理性主义的特征理性主义最突出的特征是把理性逻辑绝对化。理性主义充实了政策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在政策制定中,突出地张扬了理性精确、科学性的一面,强调从确定性的客观事实中用理性建构政策。

12.2

政策制定中的价值要求12.2.2

理性主义的缺陷2政策科学中的理性主义缺陷(1)忽视价值判断:理性主义倾向于将政策制定视为一个纯粹的技术过程,追求客观真理和最佳方案,而忽视了价值观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2)过度简化现实:理性主义假设决策者能够获取完全信息,并预测所有方案的后果。然而,在现实中,信息的获取是有限的,预测也存在不确定性。

12.2

政策制定中的价值要求12.2.2

理性主义的缺陷2政策科学中的理性主义缺陷(3)忽视多元主体参与:理性主义强调技术专家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忽视了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公众、利益集团、媒体等)的参与。(4)过度追求最优化:理性主义追求最优化的政策方案,然而在实践中,往往难以实现。(5)导致“一刀切式执行”:理性主义强调政策的一致性和可复制性,可能导致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一刀切式执行”现象,忽视了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

12.2

政策制定中的价值要求12.2.3

政策制定中价值分析

1价值分析的内涵公共政策价值分析的重点是明确何种价值观在政策制定中起作用,谁的利益得到了反映。

政策制定中的价值分析在于确认何种政策目标值得为之争取,采取的手段是否能被接受以及改进系统的结果是否“良好”;它要回答的问题包括:因为什么、出于什么目的、为谁、许诺什么、多大风险、应优先考虑什么等等。

12.2

政策制定中的价值要求12.2.3

政策制定中价值分析

2价值分析的缘起1951年,塞尔指出公共行政中的价值重要性的认知得到了显著增强1972年的美国“水门事件”以及各国现实政治中出现的诸多伦理问题带来了伦理精神的回归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公共政策的伦理学方面或价值分析受到人们的重视,公共政策伦理学、行政伦理学以及公共管理伦理学逐步成为政策分析和公共行政学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

12.2

政策制定中的价值要求12.2.3

政策制定中价值分析

3价值分析的基本原则

第一,公平原则。公平是一种行为指令和评价标准,对个人、团体、政府起引导和规范作用,表现为人们对某种社会秩序的渴望。第二,正义原则。正义是对政治、法律、道德等领域中的是非、善恶所做出的肯定性判断,公共政策本身所追求的最重要的价值目标。第三,民主原则。行政伦理的民主原则要求行政行为以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为出发点。

12.2

政策制定中的价值要求12.2.3

政策制定中价值分析

4

价值分析原则的运用

一、公平原则在政策制定时,要充分考虑受决策影响的人们在得到好处和承担代价方面的公平。避免决策成为强势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而是追求使所有人受益和承担责任的平等性。

二、正义原则在政策制定中,正义意味着确保分配的公平和权利的平等。这要求政策不仅要追求社会整体的利益最大化,还要确保个体和群体之间的权益得到公正对待。

12.2

政策制定中的价值要求12.2.3

政策制定中价值分析

4

价值分析原则的运用

三、民主原则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民众应被赋予讨论、协商、表达意见和辩论的权利。这要求政策制定者倾听公众声音,促进主体间的协商对话,实现政策的合作建构。此外,政策制定过程应尽可能公开透明,确保公众能够了解并参与决策过程。

12.3

公共政策制定的道德原则12.3.1理性与情感1理性的含义理性作为一种目的性认知活动,是指行动者有意识地去实现一个给定的目标,借助精确计算和逻辑推理等手段达到预期效果的最大化。理性的一大特征是可计算性,最典型的就是定量分析及其技术。*理性基础可划分为五类:(1)技术理性(2)经济理性(3)法律理性

(4)社会理性(5)实质理性。

12.3

公共政策制定的道德原则12.3.1理性与情感2情感的含义情感通常是指人在感知外部世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态度体验,既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也离不开特定文化环境的建构,具体表现为热爱、感激、钦佩、忠诚等积极形式,以及羞耻、厌恶、妒忌、仇恨等消极形式。

12.3

公共政策制定的道德原则12.3.1理性与情感3理性与情感的关系公共政策制定应当坚持合理性与情感性的有机统一。理性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基础。纯粹的理性分析往往忽视了人的主观感受和道德价值。因此,在公共政策制定中,情感因素同样不可忽视。理性情感

12.3

公共政策制定的道德原则12.3.1理性与情感4理性与情感在政策制定中实现统一(1)充分认识理性与情感在决策中的作用:决策者应该明确理性分析的重要性,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情感因素在决策中的不可或缺性。(2)加强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通过收集更多的信息和数据,可以为决策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3)引入公众参与和多元利益主体协商:公众参与和多元利益主体协商可以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需求和利益,使政策更加符合社会的整体利益和人们的实际需求。

12.3

公共政策制定的道德原则12.3.2事实与价值

1事实的含义事实命题是对可观察的世界及其运作方式的描述,常常以“是”或“不是”作为系词,这类命题可以凭经验进行观察、判断,或通过实验加以验证进而辨别真伪,其本身无所谓善恶也无所谓好坏,或者说是价值无涉的。

12.3

公共政策制定的道德原则12.3.2事实与价值2

价值的含义价值命题与事实命题具有完全不同的属性,它经常与“应该”“值得”“最重要”之类的陈述联系在一起,不揭示任何事实关系,也无法通过经验逻辑进行检验。价值命题的判定取决于人的本性及其自然倾向。

12.3

公共政策制定的道德原则12.3.2事实与价值

3事实与价值的关系政策分析中的事实要素与价值要素也总是相互关联、交织在一起的,即政策分析是事实要素和价值要素的统一。具体而言,事实与价值的矛盾关系给公共政策制定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第一,政策应是公共利益的体现。第二,政策价值判断要以事实为根据。第三,历史地看待政策评价标准。事实价值

12.3

公共政策制定的道德原则12.3.2事实与价值4事实与价值在政策制定中的要求(1)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政策制定的首要原则应当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政策制定者需要将其作为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2)事实为价值判断提供依据:事实要素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技术和知识。政策制定者需要在充分了解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确保政策符合公共利益。(3)政策评估与调整:政策制定不是一次性的过程,而是一个持续循环的过程。政策制定者需要根据事实对政策效果进行调整。

12.3

公共政策制定的道德原则12.3.3理想与现实

1理想与现实的内涵理想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面向未来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美好想象和追求。公共政策理想是社会理想的集中表达,反映公众对政策过程的期望和对未来发展的设计理念,以及对公平、民主、自由的社会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公共政策理想产生的现实基础是社会实践,现实是面对的需要解决的公共问题,同时现实的改造充满了不确定性。

12.3

公共政策制定的道德原则12.3.3理想与现实

2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理想能够指引并改进现实;理想的作用是向现实挑战,但绝不意味着它是脱离现实的,也不能将其理解为现实的对立面。公共政策必须考虑现实,现实是解决当前问题、实现未来理想的基础,要使现实成为政策分析和治理的起点。理想现实

12.3

公共政策制定的道德原则12.3.3理想与现实3理想与现实在政策制定中实现统一(1)政策理想的转化:政策理想作为社会的定向因素和精神支柱,规定了政策动机、目标、方向和指导原则。进而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人们的政策行为。(2)面对现实挑战的策略:政策制定者需要在维护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权衡各种价值,寻找实现政策理想的最佳路径。(3)不断完善政策实践:政策制定者应该密切关注社会现实的发展动态,不断调整和完善政策理想,及时调整政策目标和策略,以确保政策实践能够不断接近政策理想。本章小结公共政策是一定的公共权威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出台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实现一定群体利益的规范性安排,其本质是要对公共利益做出权威性分配。政策制定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必须以价值判断或价值观为基础。公共政策与伦理价值具有相关性,政策分析不能避开伦理分析,可以说,公共政策制定是伦理价值实现的途径。不管是在政策目标的确立、政策问题的建构与政策议程的设立,还是在政策方案的设计与评估以及抉择中,都会受到伦理价值观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