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5篇[优选]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教学准备:1.有关“曾侯乙编钟”的音响资料教学内容:通过老师介绍和视频资料了解曾侯乙编钟的故事教学目标:了解编钟的故事,感受我国悠久的文化艺术魅力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调整情绪带着愉快的心情开始上课用歌声进行师生问好二、介绍青铜器(边看课件边介绍)1.青铜器的类别2.青铜器的用途a农具与工具b兵器c饪食器d酒器e水器f乐器a兵器b礼器在等级社会中,一部分青铜器被用于贵族间各种礼仪活动三、介绍编钟1.通过课本图片了解中国古代乐器―编钟,激发学生的兴趣2.将收集到的《国宝档案――曾侯乙编钟》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1.对编钟这个中国古代青铜器乐器有初步了解3.通过视频资料了解曾侯乙编钟的故事a曾侯乙编钟的挖掘、历史b编钟的构造、发声c编钟的复制、保护视频时间较长,分上、中、下三部分,根据课上时间灵活安排。四、小结带领学生回顾这一课时所了解到的曾侯乙编钟的内容第三单元第二课时教学时间:六(1)(2)(3)(4)3/24~3/25教学准备:有关“曾侯乙编钟”、“金编钟”的音响资料教学内容:通过老师介绍和视频资料了解曾侯乙编钟、金编钟的故事教学目标:了解编钟的故事,感受我国悠久的文化艺术魅力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调整情绪用歌声和老师进行问候二、曾侯乙编钟的故事老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曾侯乙编钟的历史和它的挖掘工作。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往下看。回忆上集的内容和老师一起观看中集、下集了解曾侯乙编钟的构造、发声以及编钟的复制、保护节选15分钟左右三、金编钟的故事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一套金编钟,它是乾隆80大寿时送的大礼,关于这套编钟的故事让我们一起通过短片了解一下。了解“金编钟”的故事15分钟左右四、小结编钟知识小竞赛用竞赛的形式检验一下自己对编钟的了解。#、#分页标题#e#教学准备:1.编钟的音响资料2.铜鼓舞的图片及音响资料教学内容:1.听赏乐曲《楚辞》片段2.了解铜鼓舞教学目标:1.听赏编钟音乐作品片段,感受其音乐特有的声音效果,了解我国古代音乐知识,感受悠久的文化艺术魅力。2.认识铜鼓舞,并简单了解它的历史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和老师用歌声进行问候二.欣赏乐曲《楚辞》1.学生视唱歌谱2.对较难的小节进行重点练习有相似的乐句,找一找,再对比唱唱3.听听编钟与众不同的音色4.编钟的演奏特色5.再欣赏,跟唱旋律慢速视唱歌谱一遍难点小节大家一起练习解决全曲有八行,每两行的节奏、音都比较相似欣赏编钟的音色它属于变音打击乐器,发音类似钟声,清脆悦耳,延音持久具有东方色彩跟唱旋律(唱歌谱)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节选一些乐句唱三.欣赏铜鼓舞1.欣赏表现舞蹈主题的青铜器作品2.了解《奏舞》3.先今的腰鼓舞、长鼓舞、太平鼓舞和莲湘舞等都由《奏舞》演变而来a周代青铜壶b战国青铜圆壶是一种与祭祀礼仪有关的舞蹈,它原来用于祭祀,后来也用于群众性的自娱和表演四.欣赏壮族等少数民族铜鼓的表演欣赏少数民族的铜鼓舞表演五、小结鼓励有兴趣地学生可以再自己收集一些资料小学音乐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冬妈妈和麦苗苗》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体验,能较准确地理解、表现本单元音乐作品的情绪与意境。2、初步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小雪花》、《冬妈妈和麦苗苗》,能背唱《过新年》,并能较流利地模唱《过新年》的.歌谱。3、通过欣赏《乘雪橇》,能从音乐中初步感受冬季的异国风情。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导入新课自己创编节奏朗读:过新年,喜洋洋,敲锣打鼓鞭炮响。狮子舞,雪人唱,祝愿祖国更富强。四、学唱歌曲《冬妈妈和麦苗苗》1、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下雪吗?下雪天我们可以做哪些事呢?你们知道冬雪对农作物的作用吗?2、听录音范唱,边听边按三拍子缓缓晃动身体,感受三拍子的韵律3、听老师跟节奏朗读歌词4、听老师范唱,请小朋友用打击乐器伴奏5、跟琴轻声哼唱歌词(提示学生尽量唱完四小节后再换气,以免破坏旋律的连贯性)6、试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比较,哪种比较适合该歌曲(柔和)7、有感情的演唱(启发学生唱出对雪花的赞美之情)8、自编动作,边唱边舞五、欣赏《乘雪橇》1、初听全曲,不揭示曲名,要求学生专注聆听,并闭上眼睛随音乐展开想象。2、揭示曲名,复听,找出重复最多的地方。感受音乐的力度变化。3、再听,体会乐曲所表现的人们欢乐的心情。六、小结。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雪”的音乐作品。小学音乐教学设计3教学内容:1、唱:《树叶儿飘飘》2、动:露一手“绘画创作”教学目标:1、优美地演唱《树叶儿飘飘》,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2、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创设画面,尝试创作的乐趣,培养创新能力。3、初步掌握全音符的时值。教学重点:1、优美地唱歌。2、掌握全音符。教学难点:1、歌曲的难点是切分音。2、根据想象创设画面。教学用具:钢琴,音响资料,录音机,头饰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小树叶》,学生进入音乐教室,并哼唱歌曲。2、提问:你们还记得这首歌吗?学生回答。3、师:是呀,这是我们在一年级学的《小树叶》,秋天到了,树叶就会离开大树妈妈,飘落下来,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一首关于秋天树叶飘落的.新歌《树叶儿飘飘》。(二)新歌教学1、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内容2、解决节奏难点:切分音3、听唱法学唱歌词4、指导学生唱出节奏的韵律5、仔细聆听范唱6、优美地演唱这首歌7、认一认:全音符8、请学生戴上头饰,分角色配乐朗诵9、请学生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三)露一手1、提供素材,引发学生创造思维2、在《树叶儿飘飘》的音乐声中,学生以"美丽的秋天"为题,开始创作想象画3、交流观赏作品4、请学生利用双休日收集树叶,制作书签小学音乐教学设计4教学内容:1、唱《学做解放军》2、听《我是人民小骑兵》教学目标:1、学会唱《学做解放军》,感受进行曲的特点,体验“解放军”的自豪情绪,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现这种情绪。2、通过听赏《我是人民小骑兵》,使学生感受进行曲的节奏特点,以及速度力度的变化在音乐中表现作用。教学分析:由于本单元的第一、二课时教授了歌曲《小海军》,所以第三课时一开始我选用了欣赏教材,介绍四种乐器,先动后静,掌握木琴的.敲奏,及吹喇叭的姿势,用歌表演的形式学习歌曲《学做解放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学重点:学会用自豪饱满的声音演唱《学做解放军》。教学难点: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进行曲的风格。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邀请了几位朋友来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能听出它们是谁吗?(请三位同学在教室的角落分别敲击锣、鼓、小喇叭、木琴,其他同学听辨并说出乐器的名称。)2、师:其中有四种乐器我们已经认识了,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出示木琴)3、师:我们别看它是由几片竹片组成,比较简单,可由它弹奏出来的乐曲别提有多好听了。(听赏音乐《我是人民小骑兵》)(多煤体出示骑兵图)4、师:启发学生用简短的语言表述乐曲表现了哪些内容。5、复听音乐《我是人民小骑兵》在听赏重点之处作一点简要提示,如速度、力度以及情绪的变化。6、每组学生发一只木琴,让学生边敲边感受速度、力度的变化,让学生初步了解渐强、渐弱的概念,启发学生感受强、弱、快、慢的变化所造成的不同情绪、不同情景。7、最后一遍一边听,一边请学生敲击木琴,表现小骑兵骑着马过来,又渐渐远去。二、学唱歌曲1、师:上节课我们学做了小海军,今天我们来学习做一下解放军好吗?2、请学生上台表演解放军。(播放歌曲《学做解放军》)3、出示歌曲谱例在相同的节奏下做标记。(解决附点节奏)在模仿喇叭声处,用小喇叭标记。4、师:让我们一边吹喇叭,一边学唱这首歌曲。5、学会歌曲后,抬头挺胸行进,并以吹小喇叭的姿势来演唱这首歌。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听辨和尝试敲打木琴,帮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感受木琴不同敲打方法产生的不同音色,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辨能力和探究音乐的兴趣。歌曲学习采用适用于低年级的图画标记,让学生在模仿和体验中学习。小学音乐教学设计5教学内容《表情歌》教学目标1、学会用明亮饱满、有跳跃感的声音演唱歌曲,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歌曲的情绪。2、通过游戏歌曲的.的学唱、听赏和游戏活动的展开,学生的音乐视野得以拓展。重点;学唱新歌、音乐游戏。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复习歌曲《包子、剪子、锤》四、学唱《表情歌》1、导入:请同学分别表演快乐、生气、着急、高兴四种表情。2、听录音范唱,听出哪里会有小间奏。3、听录音范唱,根据歌曲的提示进行表演。4、轻声哼唱歌词(注意最后一句六度音程的跳进,把音唱准,不喊叫)。5、齐唱并试着背唱(小间奏里的四拍节奏要稳些,不要偏快)。6、边唱边表演动作。五、音乐游戏:丢手绢。1、听音乐,并唱会。2、游戏规则:全体同学围成圆圈蹲下,面朝圆心。请一个同学拿好手绢在圈外跑,其余学生听音乐按节拍拍手。圈外的同学在歌曲结束之前要偷偷把手绢扔在一个蹲着的同学的背后,在被他发现并绕圈逐捉到之前占据他的位置则为赢,反之为输,输的人表演节目。3、题目内容:听辨声音;唱歌;节奏模仿;自由表演。六、小结小学音乐教学设计6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四季童趣》2、表演歌曲《四季童趣》3、欣赏乐曲《我们多么幸福》教学目标: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四季童趣》,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四季童趣》,并进行表演。三、引导学生聆听《四季童趣》《我们多么幸福》,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四季童趣》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3:器乐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演奏so、la、mi三音进行练习)二:新课学习:1、导入:(请小朋友看看谁有四季童趣?有四季童趣的小朋友笑得怎样?)2、听录音(学生交流,可动可唱)3、再听录音,你能听出是一二还是一二三吗?(随音乐拍手感觉)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1)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部分学生演奏乐器、部分学生模唱;轮换进行)。用LU哼唱:重点:3106│30│5305│60│5、节奏朗读歌词(重点读准:左边0一│个0│右边0一│个0│读准八分休止处)6、录音,轻声跟唱。7、教师范唱(学生边轻声随唱边拍手)。8、分别用稍快、中速、慢速让学生试唱,说说用哪种速度表达长有四季童趣甜美、可爱的小朋友,喜悦的心情?9、轻声用甜美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10、分组排练表演唱。11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我们多么幸福》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三、聆听《我们多么幸福》1、导入:回忆童年开心吗?你们觉得幸福吗?下面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我们多么幸福》。2、听歌曲说说歌曲情绪?几拍子?(感觉象即可)幻灯出示歌词3、介绍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4、复听,学生轻轻地随录音哼唱,即兴舞蹈。5、谈谈对歌曲的感受6、编创与活动师:歌曲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兴高采烈?当你听到时用动作或打击乐表示。也可用竖笛参与演奏。8、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我们多么幸福》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第二课草原(三课时)第一课时《草原上》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草原上》2、表演歌曲《草原上》3、音乐知识:四分、二分音符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小学音乐教学设计7教学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第7册第七课《山谷静悄悄》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力度记号"PP、P、MP"和渐弱渐强记号,并能准确地运用。2、指导学生用不同力度演唱歌曲《山谷静悄悄》,表现音乐形象。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景和对地质工作者的敬佩之情。教学重点:1、注意歌曲的力度记号,整首歌曲用轻柔的声音演唱。2、能够把握歌曲的力度变化,有感情地演唱教学难点:歌曲中八分休止符、切分节奏、附点音符节奏的掌握。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创设氛围师:同学们,春天天气真好,想去郊游吗?(想)那么就请带上你们的好心情和我一起到美丽的大山谷去看一看吧!(出示课件,背景音乐贯穿始终)引导学生聆听《郊游》音乐律动进课堂。二、巧用媒体,传授新知师:瞧!多媒体播放一段录像画面:崇山峻岭中,淡淡的烟,薄薄的雾,亮闪闪的红梅花和紫杜鹃,活蹦乱跳的小野兔慢慢的,慢慢的消失,飞奔而下的溪流渐渐地趋于缓和。1、换气和发声练习师: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这里真美!让我们深深的吸一口山谷中清新的空气,(启发学生在吸气时如在闻花香或在用麦管吸水)再慢慢的吐气!(吐气时让学生想象是在缓缓地用嘴吹蜡烛上的火苗,让它晃动而不息灭)再一次!吸气的时候感觉你的小腹部在慢慢的膨胀,保持状态,不要松懈,再慢慢的吐气。(吸气的时候不要耸肩,摸着自己的小腹)师:山谷里静悄悄什么在飘飘?(生:薄薄的雾,淡淡的烟)这么舒服的空气里,你还可以看到天上飘着淡淡的雾,我们用“wu”的.声音把它表现出来。我们来看音符演唱5—6—|5————|练习长音Wu(用手势表示音高,左手无伴奏)师:雾越飘越高了5—6—|7————|Wu(用手势表示音高,左手无伴奏)师:下面请女同学用声音表现飘在上面的雾,男同学表现飘在下面的雾。(分开练习后再进行二声部合唱,两手分开弹主旋,注意听男声的音准。)(或分高低声部进行)2、学习运用力度记号渐强“<”和渐弱“>”(1)表现力度由弱渐强师:让你们的云雾都向我飘过来,越飘越近,越飘越近。(强调云雾是由远及近,语气由弱到强,琴声控制由小到大,加入手势渐强)太美了,你们是怎样做到的?(师总结从力度上由弱渐强)(2)表现力度由强渐弱师:现在云雾从我身边越飘越远了,一起来唱。(语气由强到弱,琴声控制由大到小,加入手势渐弱)你们是怎样做到的?(师总结由强渐弱)(3)认识两种音乐力度记号渐强“<”和渐弱“>”(课件演示)师:刚才你们用声音表现出了两种音乐记号,谁认识?师:我们再次用声音表现渐强和渐弱。(琴声音量控制,用手势和肢体语言)3、启发诱导,传播力度记号(PmpPP)(1)录音播放一段音乐片段(音乐选自歌曲中的前奏、间奏、尾声)师:你听到了什么?这声音像什么?每一处的"叮咚"声有什么不同呢?师引导生回答,像敲击声。(第一处是远听的很轻。第二处近听的稍重。第三处是从近到远的,"叮咚"声由强到弱的变化。)师:这样的声音,这样的画面,我们用什么样的记号来表示呢?(2)出示力度记号(PmpPP)师:用上这些力度记号以后,你的脑子里会出现什么样的形象呢?(生:人走远了,叮咚声渐渐远去了……)三、教学歌曲,深入体验1、课件播放《山谷静悄悄》,学生欣赏全曲师:刚刚我们用声音表现了山谷上面云雾的飘荡,现在我们就到音乐中去领略山谷的魅力吧!(欣赏全曲)这首歌就叫《山谷静悄悄》,你感觉歌曲的情绪怎样?(优美、柔和、宁静,又有点激动的)2、教师范唱,学生默唱并想象这么美的歌,我也想来唱一唱!在我演唱的过程中,大家在心里默唱,认真听这静悄悄的山谷里有什么?你感受到了山谷中的哪些景象?(对学生说出的答案给予评价)师:山谷中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景色?我们再来听一下刚刚大家说到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出现的?(播放歌曲前三段并出示歌词)3、多种形式学唱前三段(1)有节奏地朗读歌词(课件出示歌词)师:“什么在飘飘?”生:“薄薄的雾,淡淡的烟。”师:“什么在闪耀?”生:“紫杜鹃,红梅花。”师:“什么在奔跑?”生:“小溪流,小野兔。”(2)对歌:你们来唱每一段的问句,我来唱答句,试一下!(师注意引导用什么样的声音和表情来演唱)(3)互换角色,生来问师来答!(统一“的”“得”读音,用手势解决低音不准问题)(4)三段歌词完整演唱一遍。师:你觉得应该用什么声音来表现歌曲呢?你能边唱边想象歌中描绘的美丽山谷吗?用你们的美美的声音告诉老师,好吗?4、指导学唱第四段并进行思想教育(1)播放歌曲第四段,学生欣赏师:听!在这充满生机欢乐的山谷里又传来了什么声音?是谁发出的?(地质队叔叔)说说地质队叔叔师干什么的?(2)解决难点: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师:地质队叔叔们啊可是大自然的音乐师,他们敲击出的“叮咚”声可是有节奏的!你们听!(课件出示条幅谱,范唱)(0叮咚叮咚0︱0叮咚叮咚0︱0叮咚—︱咚0叮咚0︱)师:我们来看旋律中多次出现了什么符号?(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我们先来把这条节奏读一下,休止符的地方我们读“空”(标出节拍数字,给一小节速度,慢速的读节奏)师:这遍休止符的地方我们在心里空出来!(给一小节速度慢速读节奏,用划拍解决长音和八分休止符的难点或用一个动作解决八分休止符)师:看看上面的音符,大家都认识么?(师点个别音符)我们一起来唱唱,要注意休止符的地方要在心里空出来。(琴慢速左手无伴奏)(3)唱唱“叮咚”乐句师:想想地质队叔叔用铁锤敲击岩石的声音是什么样的?用声音告诉我。(学生唱)师:地质队的叔叔们一边敲击着岩石一边走向远方了,你们再来唱唱!(师伴奏时运用肢体语言含胸表示渐弱,琴声由大到小)师:你们是怎样用声音表现出来的?想想用我们刚刚学过的哪个记号来表示?我们再来唱一遍!(4)完整演唱第四段师:我来唱歌词你们来唱“叮咚”(交换角色再唱)师:地质队叔叔的出现啊,彻底打破了山谷的寂静,使山谷变得更加有生机了!下面我们把这首歌完整的演唱一遍,注意声音和表情!(播放课件伴奏)(课堂调控:看到山谷中这么多美丽的景色,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表情和声音来演唱呢?用歌声告诉我。结尾时的渐弱记号你们表现出来了么?)师:还记得我们模仿云雾的声音吗?(出示课件二声部)来复习一下。(先分别指导男生,女生,再二声部一起,琴声要弱,达到要求后再唱)师:下面就把它加到歌曲的前面作为引子,用你们的声音把听课的老师们带进这个美丽的大山谷中吧!准备好了吗?(课件伴奏)四、巩固练习,实践运用1、处理整首歌曲,完整演唱师:你觉得这首歌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静”!(梳理一下这首歌的内容,让学生想象歌中的意境。)老师唱,请学生说说歌曲有什么起伏没有。歌曲第一部分“静悄悄”;地质队叔叔来了之后“叮咚”声响起,变得热闹起来,后来地质队叔叔走后山谷又恢复了静悄悄。(学生唱)2、乐器演奏,再次表现歌曲师:泉水的叮咚声出现了几次?(谱子)三次的感觉一样吗?让你用打击乐来表示,你会选择什么乐器?(学生发言,教师及时评价)(分组用乐器演奏歌曲)3、课件演示,歌词填空山谷里,静悄悄,什么在?雾,烟,高。山谷里,静悄悄,什么在?紫,红,俏。山谷里,静悄悄,什么在?小,小,跳。山谷里,静悄悄,谁在把鼓敲?4、音乐接龙:指名上台领唱,其他同学接唱(根据歌曲内容,问什么答什么)5、回声唱法:一部分同学唱歌,其他同学做回声,对最后一行的声音做回声处理五、课堂小结,加深印象师:美妙的声音,奇妙的大自然,让我们长大后,也能象地质队叔叔一样,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让我们乘上小火车,再次唱起《山谷静悄悄》来结束我们今天的山谷之行吧!(学生在课件伴奏中乘火车出活动室)小学音乐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1、学会演唱《小雨沙沙》。2、能与他人合作表演《小雨沙沙》,从中体验歌曲表演的乐趣。3、聆听童声合唱曲《春雨沙沙》时,能随着歌曲的旋律,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演欲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验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教学难点:能自主的创编动作,在表演中表现出种子的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dvd.教学光碟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听一听(放录音)听《春天在哪里》音乐,律动。2、激情导入师:春天来了,在上学的路上你看到了什么?生:桃花、绿叶、燕子……师:听到了什么?生:小鸟叽叽喳喳地叫、春雷轰隆隆、小雨沙沙……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学唱歌曲《小雨沙沙》。二、歌表演《小雨沙沙》1、学唱歌词。师:小朋友们,下面跟老师一起来学习歌词。(2)师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歌词。方式如下:师:“小雨、小雨”。生:“沙沙沙、沙沙沙”。师:“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生:“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哟哟,我要发芽。”2、学唱歌曲出示《小雨沙沙》的歌词,播放歌曲。(1)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轻唱歌曲。(2)在学唱过程中,老师及时纠正错误,反复演唱。(3)引导学生完整演唱歌曲。(4)指导学生注意歌曲节奏。(5)师生接龙唱,生生接龙唱。(6)师生齐唱。3、参与表演(1)师:小朋友们边听歌曲《小雨沙沙》,边想一想编一些什么动作来表现歌曲,要把种子在雨水的`滋润下破土而出的喜悦之情表达出来。(2)以2人为一组进行表演,一生扮演“小雨”,一生扮演“种子”(头饰)。(3)全班分三大组进行练习:一组伴唱,一组自邀伙伴进行歌表演,一组用抖动树叶模仿下雨时的声音。(4)生互换角色进行表演。三、听赏《春雨沙沙》1、初听全曲。2、复听全曲。生边听边欣赏《春雨沙沙》,边用抖动树叶或声音来模仿雨的声音,并引导学生用动作参与表现。四、小结今天,这节课小朋友们的表现都很不错。我们不仅知道了种子生长离不开雨露,也看到了色彩艳丽,生机盎然的春雨画面。放学的时候,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春雨的美景吧!播放音乐《春雨沙沙》。小学音乐教学设计9《采山》:教材分析《采山》是一首活泼、轻快的少儿歌曲。歌词形象地描绘了乡村孩子在雨中采山的形象,歌中描述了小朋友在蒙蒙细雨中去采山的愉快的心情,表现了小朋友光着小脚丫采山灵巧的身影,灵活的手指,采来蘑菇、木耳、野果、山菜丰收的喜悦香甜在心中的感受,连梦中都需要笑出声来。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采山这种愉快的劳动乐趣,能随乐进行身势律动。2、能准确掌握重难句的节奏型,并能利用节奏更好地学习歌曲。3、能认真倾听和学唱歌曲,能完整、准确、连贯地演唱完歌曲。4、能在演唱的同时加上身势动作的律动来配合表演歌曲。5、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使孩子懂得了劳动的意义,激发学生做一个爱劳动的孩子。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欢快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1、歌曲中十六分音符和休止符的掌握和运用。2、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的态度和情绪的把控。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图片、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老师手提竹篮干什么去?2、让歌曲告诉你,播放《采山》音乐,学生聆听。【设计意图】利用游戏减轻师生的心理压力,形成一种轻松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调动情绪,带着愉快的情绪开始音乐课。同时,初步感知歌曲。二、初步感受、表现歌曲。(一)感知歌曲1、播放音乐,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采山。2、再听音乐,学生体会歌曲情绪。3、老师有哪些收获?(播放《采山》)学生回答。4、老师采了这么多东西,心情怎么样啊?你们用表情和肢体告诉老师好吗?(播放《采山》)【设计意图】让学生视听结合,体会歌曲情绪。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反复聆听和感知歌曲。5、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句?唱一唱好吗?生唱,师及时给予表扬。(二)学唱歌曲1、节奏训练(1)_____|___0_____0|_____0(2)将节奏连起来读一读拍一拍。采呀采蘑菇0|采呀采木耳0|采来山菜|嫩又鲜0||花呀花满篮0|果呀果满篮0|彩裙飘飘|也带甜0||【设计意图】进行节奏训练,为后面的十六分音符打基础,从而降低歌曲的难度。2、歌词教学(1)师教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2)齐读歌词。【设计意图】通过以上两种方式,使学生加深对歌词的理解,更于无形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为学生学唱歌曲打下基础。3、唱歌教学(1)跟音乐哼鸣,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2)用“噜”随音乐唱,加强发声练习。(3)用“啦”随音乐唱,进一步加强发声练习。(4)放慢速度,跟琴轻唱歌曲。【设计意图】学生跟琴轻唱、自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5)跟歌声旋律轻声感受。(6)师生接龙,并对学生所学进行指导纠正。(三)处理歌曲(1)画旋律线,引导学生准确完整演唱全歌。(2)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并演唱。(四)拓展与升华1、师问生答。歌中小朋友帮妈妈采山,你们放心后帮妈妈干什么呢?(扫地板、洗衣服等)我们把它编到歌曲中试唱2、我们把它编到歌曲中试唱。(背着书包回家走,小小脚丫跑得欢,扫呀扫地板、洗呀洗衣服、我帮妈妈做家务,等着妈妈回家来,妈妈脸上笑哈哈。)【设计意图】充分给予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更好地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三、小结同学们表演得真棒!通过你们的表演老师能感受到采山的快乐和这种劳动给我们带来的乐趣,所以我们平时在生活中热爱劳动,要主动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自立、懂事热爱劳动的好孩子,好吗?(随音乐走出教室)#、#分页标题#e#教学内容:1、唱《木瓜恰恰恰》2、听《快乐恰恰恰》教学目的:1、能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木瓜恰恰恰》,并在学唱过程中感受欢快、热烈的情绪。2、认识二分音符并能在实际演唱中唱准时值。3、了解印度尼西亚的相关文化。4、在欣赏过程中获得热烈奔放和欢快诙谐两种不同情绪的体验,并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不同的感受教学重点:活泼欢快的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弱起小节、节奏X.X的演唱教材分析:《木瓜恰恰恰》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民歌,歌曲欢快、热情,旋律简洁,多以同音进行和模进为主。节奏规整,以XXOX.XXXXXOX00O贯穿全曲,极具舞曲风格。歌词表现人们围坐在水果滩边,叫卖、选购、品尝、夸赞水果的热闹场面。特别是“恰恰恰”的加入,更是体现了恰恰舞的轻松明快,活泼热情的特点。这首歌曲的第十一小节为不完全小节,与最后一小节时值,相加构成不完全小节。教具准备:课件(或录音机、磁带、图片和自制卡片)。教学过程:一、准备阶段1、学生听音乐拍手进教室,师生问好2、出示世界地图。介绍中国在地图的位置,引出印度尼西亚国家。3、简介印度尼西亚国家二、综合练习1、律动《小火车》(出示印度尼西亚水果丰收的图片)导言:印度尼西亚是盛产水果的国家,每年都会举行水果节。你们想去吗?让我们乘上火车出发吧!2、初听歌曲《木瓜恰恰恰》导言:看,我们已经到了印度尼西亚。哇,当地的人多热情啊!他们唱着歌,跳着舞欢迎我们的到来。3、导言:小朋友们,刚才当地的族长跟我说,他们欢迎我们的到来,不过也提出了一些要求。只有完成以下几项任务的小朋友才能参加水果节。听音乐,想一想,在乐曲中出现恰恰恰的地方可以做什么动作?看谁想的多,看谁跳的美?a、第一项任务是学生听乐曲在“恰恰恰”的地方律动。师:祝贺你们出色完成了第一项任务。(掌声)b、出示一只装满各种水果的篮子,每中水果上有一种节奏,分别是:×―×××××××.×(四种水果)师:篮里的节奏有哪些我们已经学过了?(引导学生复习后面四种节奏.)并引出新授二分音符×―师:瞧,这是什么?……引出第二项任务听节奏,拿水果师:老师打节奏,小朋友听一听是什么水果的节奏,就拿什么水果。XX│X.XXXXX│X-│(带领学生读一读)(表扬)给刚才听到的节奏谱用水果名创编一句话c、第三项任务(先引导学生说一说各种水果名称,再进行创编。)三、歌曲学习导言:太棒了,小朋友们已经成功的完成了印度尼西亚人民交给你们的任务。我们去参加水果节喽!(听歌曲出发)1、出示水果集市图片(说一说,有哪些水果.了解印度尼西亚是水果之国,水果品种繁多)2、出示歌曲师:瓜农们一边卖瓜一边唱着歌,他们是多么开心呀,让我们也来学一学这首歌。3、看歌片,发现这首歌曲的节拍与原来所学歌曲的节拍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第一小节只有1拍,最后小节只有三拍)师讲解弱起小节该怎样演唱,再听歌曲,边听边感受4、读一读5、唱一唱(齐唱再变换形式演唱)6、创编歌词引导学生用其他水果名创编歌词唱一唱。7、用新歌词表演唱(边唱边跳)四、欣赏乐曲《快乐恰恰恰》师:刚才小朋友们用多种形式愉快的表达了今天参加印度尼西亚水果节的快乐心情,下面我们再听另外一首同样表达欢快情绪的“恰恰恰”舞曲。让我们动起来,跳起来吧!五、下课:律动《小火车》师:幸福的歌儿唱不完,快乐的舞蹈跳不完。小朋友让我们和印度尼西亚的新朋友说再见,开着小火车一起回家!教学反思:歌曲《木瓜恰恰恰》是一节以欣赏切入的情景式音乐课。这首印度尼西亚歌曲,它通过“叫卖”的形式,以欢快、活泼的旋律唱出了卖瓜人的喜悦心情。由于歌曲运用了恰恰恰的弱起节奏以及连续的切分节奏,给歌曲的演唱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本单元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通过熟悉外国的民间音乐,了解世界个地的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因此,教学前,我采用了课前欣赏拉丁舞表演,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恰恰舞的欢快的韵律,通过无目的的听赏歌曲《木瓜恰恰恰》在此基础上展开话题直接进入歌曲的教学。通过观赏印尼的风光,了解恰恰舞的起源,并进一步熟悉歌曲音乐,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歌曲的兴趣.在教学歌曲这一重点环节中,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启发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体验,通过情景式的解析歌词,使学生不仅了解歌词内容,更明白了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并把音乐知识的教学灵活渗透到歌曲的情绪表现中,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用自己的歌声来表达歌曲。尤其是在拓展教学这一环节中,我搜集了歌曲《卖报歌》《卖汤圆》等儿童歌曲,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段,更明确地使学生了解了“叫卖”这一艺术形式,并大大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表现欲望,为本节课的教学掀起一阵小小的高潮,从而使歌曲的演唱技能进一步得以提高。最后,通过为歌曲设计打击乐伴奏,达到渲染课堂气氛的目的结束本课。当然,本节课中也出现了许多不足的地方:如:我在设计欣赏及情景引导的目的,本想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现象空间,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提高学生想象的能力,但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是很理想。由于教师的语言组织不够精练、缺少应有的启发性,教学方法也较呆板,导致学生表现平淡,学生情绪表现不够活跃,加之在要求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时,由于学生对歌曲还不够熟练,他们更多的是专注于手上的节奏动作,而忽略了耳边的音乐,造成了歌曲演唱拖拉现象,以及打击乐伴奏活动的无实效果性,更是影响了课堂教学气氛。总体说来,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基本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并顺利完成。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0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感受歌曲美好的情境,并有感情地表现歌曲的内容。2.关注学生音乐技能识谱能力的发展,尝试用音乐要素表现歌曲旋律,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二)过程与方法1.歌声整齐,吐字清晰灵巧,合唱初步和谐。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体验在雪橇上急速飞奔时舒畅的心。(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培育学生热爱自然、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并能在歌声和面部表情中表现出来。2.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3.通过不同版本(美国、韩国、中国)的《铃儿响叮当》的欣赏,把握不同的音乐要素所带来的音乐形象与情绪的不同。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节奏、强弱的对比。(二)教学难点对歌曲的情感把握。三、教学方法体验法、对比法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乐谱、各种打击乐器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听音乐进教室(播放斯克斯版铃儿响叮当,让学生一进屋感受圣诞气氛)师:同学们,每年的12月25日,我们的大街小巷跟平时有什么不同?同学们知道那是什么节日么?学生回答:圣诞节!师:有一位白胡子的慈祥老爷爷,他叫什么名字呀?学生回答:圣诞老人!师:谁能描述一下圣诞老人的装扮?学生回答:略。师:大家想不想要圣诞老人的礼物呀?学生回答:想!好,那我们的圣诞老人从美国出发了,来给我们中国的小朋友送礼物!(二)整体感知1.多媒体出示美国圣诞节图片,播放温馨的美国版《铃儿响叮当》2.多媒体出示韩国圣诞节大街小巷的图片,播放时尚的韩国版《铃儿响叮当》3.多媒体出示中国圣诞节图片,播放教学歌曲《铃儿响叮当》(边听边打拍)(用不同形式反复聆听歌曲,让学生在聆听中体会歌曲情绪)1.练声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要想唱,先练声。现在,跟着老师一起,先练练声吧!注意我们平时的要点,口腔要打开,声音竖起来,保持住你的'气息。2.学唱歌曲我们先跟着音乐小声的哼唱一遍,感受歌曲的旋律。刚刚老师已经听到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大声的唱了起来,看来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真高啊!下面让我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唱一遍,注意把握歌曲的节奏。3.学习合唱,给每句话结尾加上“叮叮当”曲谱,着重学习弱起小节与“×××|×××|×××.×|×-|”部分。按节奏读歌词,注意弱起小节。试唱歌曲《铃儿响叮当》,注意弱起小节的演唱特点。熟练后,节奏变快,有情绪的演唱《铃儿响叮当》。用C调出奏歌曲“×××|×××|×××.×|×-|”部分。初步聆听歌曲《铃儿响叮当》感受歌曲韵味。(三)思考探究(播放《铃儿响叮当》,思考问题:1.歌曲是几拍子?2.这些孩子的心情是怎样的?教师提问学生,并加以总结,回顾四二拍强弱规律并板书。【思考】假如我们坐在雪撬上会是怎样的心情?学生回答,老师加以肯定、小结。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这种勇敢、自信、乐观的精神。强调:要求用明亮、欢快、有弹性的歌声来演唱,把坐在雪橇上的感觉唱出来,跟着歌曲合唱。(四)拓展延伸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形式来表现对歌曲的喜爱?下面让我们分几个小组,分别用你喜欢的形式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吧!小组合作如下:1.舞蹈组,配合音乐编舞蹈2.伴奏组,选择器乐给歌曲伴奏3.合唱组,用歌声合唱。师:同学们的形式丰富多样,让我们一起合作,来一场音乐的盛宴吧!各小组准备,舞蹈,伴奏,合唱一起。同学们,你们表现的真好!这一遍,同学们无论是在音准上还是节奏上,都表现得都非常到位,老师都被你们感染了,为你们点个赞!六、教师小结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今天的音乐课就上到这里,让我们再一次聆听欢快的《铃儿响叮当》走出教室吧!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1教学目标1.冬雪给大地带来严寒,雪景给我们带来银白世界的欢乐。这一自然现象给音乐文化提供资源。虽然祖国各地很多地方未能观其美景,但我们可以从歌曲、乐曲、京剧的音乐声中去寻找体验、去获得乐趣。2.初步学习模进方法创作旋律。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唱《堆雪人》;听《乘雪橇》。第二课时:唱《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听《踏雪寻梅》、《打虎上山》。第一课时一、表演《雪花带来冬天的梦》1.解题导入:“雪花”、“梦”有关系吗?这里的“梦”由谁在做?是小朋友?还是小动物?做什么“梦”?这就是本歌要告诉你的内容。オ2.聆听范唱。听完范唱,对歌名能理解了吗?雪花-梦-小动物-春风-梦醒。3.再听一遍范唱,在“告诉小××”的间奏处,请大家轻轻随音乐拍手(XX)。4.解决两处难点:“#2”的音高要*近“3”,这样“#2”就能唱准。注意弱起的节奏,用划拍法唱准。5.自学歌曲的曲调。6.歌曲表演时,注意两个乐段的对比,第一乐段注重叙述性,平稳而口语化,尤其是四个“告诉”,要体现对小动物的保护的.环保意识。第二乐段是全曲的高潮,注重抒情性,表现对小动物的亲切和热情。7.讨论:设问:(1)歌曲告诉了我们什么知识?(生物科普知识——冬眠)(2)还有哪些动物也冬眠?(知识的拓宽与延伸)8.带着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意识,有感情地唱好本歌。9.小结:冬雪带给我们的益处——生态平衡。二、聆听《踏雪寻梅》オ1.这是我国近现代作曲家黄自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首歌曲。简介黄自的生平。2.欣赏《踏雪寻梅》。边听边看书上的歌词,如能将歌谱也同时展示,效果会更好。3.讨论歌曲表现的内容。(歌曲抒发了主人翁在冬天,踏雪寻梅、勤奋读书、追求好时光的心情。)4.再次聆听。鼓励学生看着歌谱,轻轻哼唱。5.小结:这是20世纪30年代以描绘雪景为题材的歌曲。三、聆听《打虎上山》1.初听《打虎上山》。介绍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剧情中的《打虎上山》唱段的背景。2.聆听引子音乐,体验“莽莽林海、广阔雪原”的壮丽景色。3.复听全唱段。学习杨子荣的英雄气概。4.小结:这是京剧描绘的雪景及英雄穿林海跨雪原深入匪巢消灭匪徒的豪情壮志。ケ硌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2结合“太谷学习”谈一些自己对新课改教学的体会谈到新课改,我已接触它有五个年头,一直处在模仿、探索当中,一直边教边思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具体应该怎么做。这学期学校又指派我到山西省太谷县二中学习长达20天,感受颇深,想抒发一些自己在教与学方面的感想,一直无从下手,最近,终于按捺不住,还是把这些不成熟的想法写出来吧,望各位专家批评指正。我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阐述我的观点:一、简述一些名校能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模式的发展背景——课改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学校发展能形成良性发展,课改初现成效,原因是多方面的,影响它的因素实在太多了。比如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本校校长的背景。有了既定的软实力,就会得到社会支持,尤其是政府支持,能拉来投资、贷款,请来专家,这样一来,学校面积扩大了,各种各样的硬件配备齐全了,专家对学情也研究清楚了,进而定出了适合该校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如此一来社会看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源吸引过来了,清华北大有材料了,只需过3-6年,整个学校声誉极速提升,家长、社会更放心了,好学生源源不断进入学校,学校收费水涨船高,学校配备更加齐全,教师的绩效和福利越来越丰厚,机制也越来越完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越好,教研活动就会搞的有声有色,各项工作都会做的尽职尽责,从而形成模式,形成习惯,开始良性循环。总而言之,学校有良好的发展,能形成模式化教学与管理,真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重而道远,应分各种情况去看待和分析。二、简述“教学理念”——作为一个教师必须要遵从的作为一个教师,必须深刻领会教学理念的内涵,根据所听所学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不要一味的去追求形式的照搬与模仿。重点应该是提升自我修养与素质,对高中数学的教学能触类旁通,驾轻就熟,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忌夜郎自大,眼高是低,自以为是、自以为满、自以为优、自以为标。要成为一个好的数学老师,首先要明白教学理念;第一,要“依标施教”。应该认真的去研究“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近五年高考命题的规则与趋势”。研究课标,就会准确把握每一章、每一节、每一个知识点的地位,到底属于“了解、理解、掌握”中的哪一类。教学时、命题时就会有的放矢;研究教材,就会准确把握各块知识的纵横联系,知道每一块知识学习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研究教师教学用书,就会准确的把握重点、难点,以及该重点怎样突出,该难点怎样突破;研究高考命题规则与趋势,就会准确把握历年的命题规律,从而掌握命题趋势,真正体现“一题多元、多题一源、纵横联系、以不变应万变”的目标。第二,要“以学定教”。即认真研究学生的情况,根据实际学情,确定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第三,要“先学后导”。先让学生自主的学,充分发散思维、暴露问题,形成结构化预习的要求,最后合作探究出共性问题,从而在课堂上经老师诱导、引导,进而解决问题(做习题也一样)。第四,要适时的进行“问题评价”。即从三维目标着手进行评价。只有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去把握,认真注意了这些,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处理的历程、达到的目的。这就是教学理念,我认为,只有从理念上认识了,才能谈得上教学模式。三、阐释两个“模式”——准确、全面的把握所受内容以及具体应怎样解题模式一:“139思维模式”。它的主要作用是在课前书写课题解读的。具体操作步骤是“一个课题,三个方面,九个落点”。它的含义是针对一个具体的课题,应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这个三个方面去书写。“是什么”包括四个落点,即该课题的“构成要素是什么、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要素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要素与整体的本质与内涵是什么”,“为什么”包括两个落点,即学习该课题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怎么用”包括三个落点,即在该课题的学习中以及学习后应把握的'“规程、规范与规律”。当一个老师从这九个具体方面对一个课题进行解读了,我相信,每一节都可以从三维目标上都能得到很好的实现。模式二:“123试题解析模式”。因为有些比较难的问题,仅仅从已知上或所求上根本找不到任何思路。所以这种模式的的主要作用是面对一道数学试题,应该怎样去解决它。它的含义是“一道试题,已知与所求两个切入点,三种或多种结合点”。即对于一道数学试题,应该同时从已知与所求两个方面寻找突破口,由已知条件尽可能的寻找其所有的必要条件,看能得到什么结论,由所求尽可能的去寻找使之成立的充分条件,当这些所有能找到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都找到后,认真观察它们之间的联系,寻找结合点,一个结合点就是一种解题途径,有时可能找到好几个结合点,此时我们就可以合理选择,从中优化出一种解决该问题的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如此一来,很多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只要你基本素养较高的话,都可以可到解决。四、结合我校实际,具体谈一下我对新课改的想法没有有效的教研,就没有有效的课改,所以,课改的前提是要做起有效的教研活动来。提前两周通过“同课异构”,共同研讨课题内容,集思广益,达成共识,然后分组安排课题解读、学案、周检测题的制作。在有效教研的保证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教学任务。(一)课题解读、教学设计的书写。要书写课题解读,必须参考“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近年的高考命题规律”。有时无需专门书写,但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当然必须要将课题解读的各个方面渗透到教学设计中。(二)课型的确定及三单的制作。根据课题解读确定课型,进而确定需要制作几单,一般课型只需制作问题导读评价单,重点课型根据情况制作问题解决单和问题拓展单,通常情况下,问题拓展单在一章结束了制作一个针对本章的就可以了。(三)课堂前中后的具体操作。①课前下发导读单,完成结构化预习;②课中根据“新授课”与“习题课”的不同特点,以问题引领课堂,学生参与展示、讨论,教师总结评价;③课后安排作业,加强训练(先独学、独做,若自己解决不了在对学、群学,若经过这样的步骤还不能解决,及时收集、归纳、归置到每组的学科长,上交学术助理,呈递给老师,老师下节课引导共同解决)。(四)周检测题的制作实施。每周星期五安排老师主要针对本周所学内容,精选试题制作训练检测题,整个年级统一时间进行一次周训练。(五)课堂笔记的整理及正式作业的布置。虽有导读单、问题解决单,但课堂笔记绝不能取掉或不记;同时正式作业本必须要有,只不过必须注意书写的规范与规程。(六)作业的批改。每次由学术助理收缴各组学科长的作业于老师,老师当着学术助理和学科长进行面批面改,点评,指出应注意的各个方面,然后由学科长完成本组学生作业的批改任务。(七)七项技能的培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七项技能“阅读、思辨、变通、联想、记忆、类比类推和写作”的培养,尤其是阅读能力更应该加强训练。(八)“三维目标”的体现,将“问题评价”形成习惯。从知识与技能发面,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全不知”、“不全知”、还是“全知”,技能上,是“全不会”、“不全会”、还是“全会”。从过程和方法方面说,看过程“充分不充分”,过程充分了结论的得到就充分,否则就是肤浅的。方法上,看是“多元还是单一”,方法多元了,就会导致从多种解题途径中优化的问题,从而使得找到最佳、最简单的解题方式,否则可能就是一种最繁琐的解题方法。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说,学生的自信心、学习兴趣、理想等培养起来后,学习积极性上去了,爱学了,学习效率高了,成绩肯定会提高,反之,情感上受挫、态度上立刻会发生变化,价值取向上必定受到影响,从而整个学习效率、学习成绩将会大幅下滑,最终影响的就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说大一些,影响的就是学生的前途和命运。总之,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称职的老师,首先应明确“教学理念”,合理选择“教学模式”,及时进行“问题评价”。“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问题评价”三者在教学过程当中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共同形成有效教学的前提和灵魂。正所谓没有有效的教研,就没有有效的课改;没有有效的课改,就没有有效的教学;没有有效的教学,就无有效的成绩。从而对学生而言,就促不成全面的发展,对学校来说,就形不成特色,形不成模式,我们的教书育人就是不完整、不全面的。所以,探索适合本学校的有效的课改模式虽然任重而道远,但刻不容缓、迫在眉睫,只有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同心同德,集思广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才能在新课改的道路上开拓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一片天空。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3设计理念:1、以审美为核心:通过欣赏优美的图片、音乐,结合教师的讲解,学生走进美的意境,感受到风景美、歌曲美。2、鼓励音乐创造:通过山歌形式创编歌词,培养创编能力3、弘扬民族音乐:本首歌曲是广西壮族歌曲,通过学习鼓励学生更多的了解民歌,热爱民歌。教学目标:1、通过学歌山歌《什么结子高又高》感受壮族民歌的风格特点2、简单了解刘三姐,知道山歌的特点。3、弘扬民族音乐,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教学重点:用愉快的歌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启发创编歌词教学准备:PPT歌片多媒体电子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影片导入1、师:今天的音乐课老师想问一问同学们,你知道刘三姐的故事吗?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描写刘三姐的故事影片,请同学们欣赏一下。2、简单介绍关于刘三姐的传说(使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师: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被誉为“歌仙”,她聪慧机敏,歌如泉涌,八岁时就能把看到的东西唱出来。还善于把人们的心声用歌声表达出来,所以人们对她无比喜爱,有关她的.故事与记载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当成节日来纪念她。3、师:一部好的影片一定会有好的音乐来衬托,在这部影片中就有许多优美的歌曲,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播放《山歌好比春江水》)(引导学生感受影片的美、音乐的美)4、影片中的地方景色很美,是哪里呢?这就是刘三姐的家乡广西桂林(音乐伴奏结合图片简单介绍壮族风情。)三、了解山歌的特色1、师:这部影片中,刘三姐唱了许多山歌,那什么是山歌呢(提示学生,山歌在哪里演唱,曲调有什么特点,是即兴演唱还是经过创作)师小结:多在户外演唱,曲调高亢嘹亮,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的即兴演唱。四、学习新歌1、出示歌片聆听录音范唱师:《什么结子高又高》是这部影片中比较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池签字购销合同
- 宣传册印刷订购合同
- 人才借调三方协议模板
- 股权合伙合同模板示例
- 股东借款合同范本模板示例定制
- 2024旅游包车网简单旅游包车合同范本
- 日用化学产品口水鸡类考核试卷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企业战略规划与实施考核试卷
- 朋友宠物寄养合同模板
- 猪场转让协议合同范例
- 2023年中国收藏卡市场研究报告
- 中小学生劳动素养监测指标体系研究
- 妇产科副高答辩-进展部分
- 实验报告-平稳时间序列的建模
- 房屋租赁运营服务投标方案
- 2023年湖北恩施州发改委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不锈钢防护网墙施工方案
- 医疗差错、投诉、事故纠纷登记记录本
- 企业安全施工运行简历
- 《热气球上升的秘密》说课
- 地下害虫-蟋蟀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