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下)_第1页
阿长与《山海经》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下)_第2页
阿长与《山海经》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下)_第3页
阿长与《山海经》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下)_第4页
阿长与《山海经》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以双重眼光——儿时的眼光和现时的眼光,回忆了自己的保姆阿长。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期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是一个没文化的粗人,却又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她对“我”倾注了一片心血,是值得“我”怀念和感激的人。课文前一部分用抑笔写阿长的所谓“缺点”;写阿长买《山海经》一部分,作者又极力褒扬她“伟大的神力”。学习这篇文章,在整体感知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着重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体会鲁迅对保姆阿长的深情厚谊。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中带感情色彩的词句,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2.体会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3.体会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同情和赞美之情。教学重点1.品味语言,体会“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2.学习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学习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3课时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相关课件。2.学生:熟读文章,复习上节课字词,完成上节课的作业。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练习导入1.下列各个选项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A.震悚(sǒng)孤孀(shuāng)憎恶(zèng)B.疮疤(chuāng)诘问(jié)哀悼(dào)C.霹雳(lì)粗拙(zhuō)守寡(guǎ)D.倘使(tǎng)繁琐(suǒ)惧惮(dàn)2.找出下列语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①……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母。(姆)②都是些烦锁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琐)③但当我衰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哀)(慕)④书的摸样,到现在还在眼前……(模)3.本文对长妈妈的刻画用了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细节描写,指出下列各句运用了什么描写。①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肖像、动作、神态、语言描写)②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细节描写)在上节课中,我们通过文章记叙的事件了解了鲁迅先生塑造的阿长形象,这个有着个性色彩的人物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她给儿时的鲁迅买《山海经》的情节更是令人难忘。二、精读课文精读买《山海经》部分1.作者用相当多的篇幅写了买《山海经》之前的事:“我”念念不忘,渴望得到绘图的《山海经》:远房的叔祖找不到;别人又“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自己去买又没有机会……这是不是过于罗嗦了?把它删去可以吗?不可以。这些内容烘托“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也突出了长妈妈“伟大的神力”。2.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起什么作用?“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阿长不识字,没文化,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更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也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心情,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烘托后文长妈妈买来《山海经》的“神力”。3.“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哥儿”指谁?“三哼经”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不写正确的书名?“哥儿”指少年鲁迅。“三哼经”就是《山海经》,长妈妈不识字,所以说错。作者这样写,不但富有情趣,更强调了阿长不识字,却做到了识字的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强调她的“伟大的神力”。4.当阿长说“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映?表现出怎样的心情?“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说明“我”听到以后很震惊,很感动,别人做不到的事,这样一个不识字的普通人居然做到了,“我”由此对她“发生新的敬意了”。5.“我”为什么因此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我”对她根本没抱希望,她却给“我”弄来了最想要而又最难弄的《山海经》,这在孩童的眼里,似乎“有伟大的神力”。6.“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很大的震动;而且也确是当时“我”渴慕已久的。7.一个没有文化,连书名都会叫作“三哼经”的农村妇女,短短几天内她是如何买到这书的呢?请发挥想象,描述一下这个情景。示例1:我仿佛看见阿长四处打听“三哼经”,但每个书店老板都无奈地摇头摆手,不知道她说的是什么,她只好继续一个店铺一个店铺挨个地询问。示例2:可能会一本书一本书地翻,看看是不是有迅哥儿说的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翻得久了,或许还被书店老板不耐烦地打发走。示例3:我觉得阿长一定经历了很多次失败,最终找到的时候肯定如获至宝,带着那种满足了孩子愿望时的喜悦,着急地赶回来。8.根据你的理解说一说长妈妈为什么有“伟大的神力”。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做成功。这一切源于对“我”的爱,对“我”的热心和忠诚,这便是“伟大的神力”!她真心实意地关心着“我”、为“我”好。这就是“我”的长妈妈啊!“我”由此产生了新的敬意。这个“新”,便点出了“我”对阿长给予的爱的顿悟。三、梳理情感1.找出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体味作者童年时期和成年后对长妈妈情感的变化。(用笔作上记号,要品出感情)对于阿长的平常举动,“我实在不大佩服她”。对于阿长所懂得的许多规矩,“我”也是“不耐烦的”。尽管在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时,“我”也曾“发生过空前的敬意”,但那后来也“逐渐淡漠”了。知道她谋害隐鼠之后,从此完全消失了。为我买来《山海经》,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童年阶段】不大佩服(①常喜欢切切察察②限制我的行动③睡觉时挤得我无法翻身)认为麻烦(④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空前敬意(⑤讲长毛攻城时护城的故事)憎恶怨恨(⑥谋害我的隐鼠)新的敬意(⑦为我买《山海经》)【中年时期】尊敬、喜爱、很怀念、很感激。尤其课文的结尾“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深切怀念。祈祷地神赐福于她,让她的灵魂得以永安。2.儿时的“我”对阿长的许多行为是讨厌的,甚至是憎恶的,但文章却时时流露出对阿长的同情,尤其结尾部分更是表达对阿长的怀念与祝福。既然这样,作者为什么要在文中大写自己对阿长的讨厌呢?这样欲褒先贬的写人的手法叫做欲扬先抑,使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使得文章有层次,形成跌宕。欲扬先抑是一种写作技巧。指利用事物现象与本质之间的矛盾来刻画人物的一种手法,多用于表现正面人物和作者要加以肯定和赞扬的事物,也用于烘托气氛。先给读者以假象,把读者的判断引向相反的方向,到一定时候揭示真相,使读者突然醒悟,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3.既然作者这么尊敬她,为何题目直呼阿长?①本文前一部分多用抑笔,对她“不大佩服”“讨厌”,又是“不耐烦”“麻烦”,倘用“妈妈”称呼,名不符实。②将“阿长”与《山海经》连接,看似矛盾,却令人好奇。③用“阿”字有亲昵的意味,符合作者当时已经是四十六岁的中年人的口气。四、课堂小结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处处响彻着抒情的乐曲,处处充满着诗的意境。对于长妈妈这个人物,先生是倾注着内心深处最为柔和与深沉的情感的。请同学们一起诵读文章的结尾部分,再次体会先生对长妈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