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百鸟朝凤》电影观后感_第1页
2024年《百鸟朝凤》电影观后感_第2页
2024年《百鸟朝凤》电影观后感_第3页
2024年《百鸟朝凤》电影观后感_第4页
2024年《百鸟朝凤》电影观后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2024年《百鸟朝凤》电影观后感《百鸟朝凤》电影观后感1

《百鸟朝凤》讲的是唢呐匠的故事。唢呐作为一种中国乐器,是古时候的礼制的延续。红白喜事,不同场合、不同社会地位,排场和所奏曲目也不同。普通人家过世,吹四台,富贵人家吹八台,而德高望重者过世才可吹奏“百鸟朝凤”——一首难度高、气势浑厚的大悲之乐。

电影开始时的1983年,还是唢呐匠备受尊重的年代。但与其说尊重的唢呐匠,不如说尊重的是“礼”,观后感《百鸟朝凤观后感》。那时候的婚礼请唢呐班来演奏,是要对唢呐师行迎师礼的。主角焦三,就是这样一位备受尊重的唢呐匠。因为在无双镇,只有他的焦家班会吹“百鸟朝凤”。

但焦师傅逐渐老去,他需要把手艺传给一个“把唢呐吹进骨头缝儿”里的人。这个人就是他刚收的小徒弟,游天鸣。游天鸣十几岁到焦师傅家,从吸水学起,到学会用唢呐惟妙惟肖地模仿各种鸟叫,最终二十几岁学成“百鸟朝凤”,从师傅手中接过焦家班,自立门户为游家班。

游天鸣自立门户应该是在1995年左右,那时候改革开放已经十几年了,全国都在搞经济建设,大家一致向“钱”看。老辈儿的规矩,婚礼丧礼的礼制,都没人在意了。唢呐匠作为礼制产物,自然也不再有当初的江湖地位。游鸿明自立门户后的第一次活儿,是小学同学的婚礼。演奏时的太师椅变成了长板凳,入门时的迎师礼变成了大红包。导演用钞票,展现了物质对精神的侵蚀。

有人看过电影后说备受鼓励,要开始保护民族文化,复兴民族文化。我当然不否认这点,唢呐是非常有特色的中国民俗乐器,更不用说背后的礼制曾经是非常先进的国家、社会制度。但看过电影中令我感触颇深,几次落泪的不是因为这是中国的文化,而是我看到当一个人心中有了“应该怎样”的信念的时候他的人生状态有什么不同。

如果你准备去看这部电影,你不要想着这是一部拍中国唢呐匠的电影。你可以把唢呐换成小提琴,换成油画笔,甚至换成寿司。不要去挖掘“民族”的东西,不要去从唢呐中找“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感,就仅仅是看一个人喜欢一个东西喜欢到极致,是一种什么状态。

电影中两个场景触动我最深,恰好体现了这种匠人和个人的精神。

第一个场景,是游天鸣和小师弟蓝玉在草房里睡着了不慎失火。天鸣从火中抢出了师弟的唢呐,但火势太大,天鸣来不及拿自己的唢呐。焦师傅闻声赶来,看到天鸣手中空无一物,蓝玉手里的唢呐完好无损,愤怒难忍给了天鸣一个耳光,厉声说道:“告诉你的唢呐离口不离手,唢呐呢!”天鸣老实不敢说话,蓝玉见状向师傅解释到,自己的唢呐是天鸣从火力抢回来的。焦师傅听完便消了气。

这里面的道理是:手艺人要把自己的事儿当成事儿。重要的不是唢呐在不在,而是是否把唢呐当回事,唢呐匠不把唢呐当回事儿,就是不把自己当回事儿。回到真实生活中看看,不成事儿的人,都是不把自己做的事当回事儿,又埋怨别人不把自己当回事儿。举个最显而易见的例子:服务员。很多服务员自己就瞧不起自己做的工作,觉得服务员低人一等,于是对待工作也不较真,对待客人也不热情。于是恶性循环,客人看到服务员这么“牛逼”,也开始较上劲来。举个截然不同的例子:在日本便利店,如果找零有硬币,服务员给顾客钱的时候会把一只手放在顾客手的下面,防止万一硬币掉落顾客不方便。你说,我是尊重一个把硬币扔在桌子上的服务员,还是尊重把手放在顾客手下的服务员?

第二个场景,是游天鸣第一次赚钱后到师傅家。师徒俩酒过三巡,焦三起了兴致,拿起唢呐开始即兴吹奏。情绪所至,唢呐吹得也动人。酒醉后的焦三在睡着前说了一句话:“唢呐不是吹给别人的,是吹给自己的。”

如果非让我在整部电影中选一句“金句”,我一定选焦三说的这句。虽然有点俗气,但这句话代表了人而为人的最高追求。这也是为什么我不想让大家把这部电影当成倡导民族文化的电影,因为民族是狭隘的,人性才是广阔的。这句话重要的原因有两点:1、你喜欢或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要获得别人的认同。2、你不喜欢或认为没价值的东西,不一定对别人没价值。这是焦三在醉酒时说出的话,却是最清醒的一句话。醒来后的焦三,开始为唢呐的没落苦闷。吹给自己的唢呐,成了酒后空谈,这才是唢呐没落的真正原因。如果这唢呐是吹给自己的,那便不该沦为“礼制”的工具,不该以他人认可、尊重为评价标准。唢呐的没落,在于焦三只有在醉酒时才为自己吹奏唢呐,其他的时候要么是为了红白喜事,要么是为了传艺。而那些真正传世的音乐,无一不是为了表达个人的情绪,却激荡了万千感同身受的人们。

电影最终以焦三的病逝结束。在焦三行将就木时,他跟游天鸣说:“我死了,给我吹四台就行。”游天鸣说:“我给您吹百鸟朝凤。”焦三说:“使不得,使不得。”为什么使不得?因为心中有敬畏。这敬畏,源于悬在头顶心间的“百鸟朝凤”。这份敬畏让我感叹,若人人心中皆有一份敬畏,至少不至于公德沦丧至今;当也让我感伤,因为这份敬畏,焦三原封不动的传承唢呐匠的规矩,却没能从这份敬畏中走出崭新的灵魂,没能让悦耳的唢呐吹奏出新世界的心声,彻底禁声于一片嘈杂。

推荐这部电影。是希望我们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唢呐,并记着,唢呐是吹给自己的。

《百鸟朝凤》电影观后感2

影片的导演吴天明,今天的年轻影迷知道得不多,却是新中国电影史上不可忽略的风云人物。作为导演的吴天明,拍出过《人生》、《老井》、《变脸》等荣获国内外大奖的名作,在上个世纪—十年代可谓领一时之风骚。而吴导更为人所称颂的,是他成人之美的伯乐风范。担任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期间,他亲手扶持了田壮壮、张艺谋、陈凯歌等导演拍出各自的成名作。可以说,没有他也就不会有第五代导演的崛起。说到开拓风气、扶持新人,吴天明是他那一代电影人中的翘楚。正因为如此,他于3月逝世的消息几乎震动了整个中国影坛。

《百鸟朝凤》作为吴天明的遗作,其实在20xx年就已经完成,并夺得了当年金鸡百花电影节的评委会特别奖。然而由于农村艺人的题材实在与商业流行太过格格不入,难以找到发行者,拖延至今年才得以公映。缺乏艺术院线的发行渠道是今日中国电影市场的一大弊病,这造成《百鸟朝凤》这样的艺术电影无法定位合适的观众群,也使有心的观众难得接触到这类佳作。

影片讲述了传统唢呐艺术在新时代的遭遇。表面上,剧情的主角是年轻艺人游天鸣,他的学艺和成长贯穿了整个故事,而实际上,一代唢呐艺人焦三爷才是电影的真正主角。通过徒弟的视角,老艺人对传统音乐的热忱,以及面对新时代的焦虑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实力派演员陶泽如饰演的焦三爷可谓形神兼备,将一个农村艺人朴实外表下的脉脉温情和铮铮铁骨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是一个真正将唢呐“吹到骨头缝里”的艺匠,也正是千千万万这样的民间艺人,延续了中国传统民乐的精神和灵魂。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吴天明这代导演的心结。可以说,关于国家和民族精神的思考贯穿了第四代导演和受他们影响的第五代导演的全部创作。在他们崛起的八十年代,中国刚刚走出动乱的阴影,反思的浪潮主导着整个社会。“什么才是中国的?”和“中国该往何处去?”这样的问题远不仅仅是形而上的思辨,更是关系到每个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吴天明的《老井》、陈凯歌的《黄土地》、张艺谋的《红高粱》……长长的名单里,洋溢着的都是导演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乡土大地、传统艺术、祖先传承等都是他们热衷于表现的意象,主导了中国影坛十余年的创作历程。

因此《百鸟朝凤》所展现的,绝不只是一群艺人的人生故事,更是吴天明导演对整个中国文化的思考。“金木水火土”五个村庄簇拥着的“无双镇”,象征了传统中国的空间格局。唢呐乐班与西洋乐队的交锋,象征了传统中国与西洋文明、市场大潮的冲突和对峙。《百鸟朝凤》背后象征的传统道德的衰落则指涉了几十年来的礼崩乐坏和人心不古。甚至男主角“天鸣”(原著如此)也与导演的名字谐音,夫子自道之意跃然银幕之上。可以说,吴天明导演的收官之作延续了他从《老井》到《变脸》一以贯之的人生思考,依旧在用影像讲述着他心目中的那个“中国”。

然而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影片折射出了这种思考的局限。主角练习吸水时,两个路人的对话泄露出关于“传统艺术”的真相——在所谓的“传统社会”里,乐户本是贱民。在科举、通婚方面饱受社会歧视的这一阶层,与娼妓、乞儿、皂吏等同流。在焦三爷口中从道光年间就风光无限的这个行当,其实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想像。一面受着东家“接师礼”的叩拜,一面坐在太师椅上吹奏《百鸟朝凤》的待遇,很可能只在—结束之后的短短十几年里才有。再往前,“破四旧”的魔爪无所不在,往后,市场化的大众娱乐潮流席卷城乡,唢呐匠都没有好日子过。只有在这段时间里,由于精英文化的破碎,大众娱乐的匮乏,才能孕育出天鸣的父亲那样将唢呐匠当做高贵职业的农民,也才能营造出扶老携幼争听唢呐的草根氛围。

由此可见,吴天明真正怀念的或许并非“传统”,而是那个刚刚走出浩劫,百废待兴的八十年代。那是个还没有被商业力量所吞噬,一切尚有可能的年代。老唢呐匠和唢呐的命运,恰与吴导和这部遗作的命运相映成趣,一样令人唏嘘。

影片自然也有一些局限,例如在配乐方面,西洋乐器吹奏的画面和声音时有脱节。在表现压轴曲牌《百鸟朝凤》的时刻,响起的却是中西合璧的电影配乐,这都不免令人失望。还有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例如在焦三爷逝世的199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还没有进入官方的文化工程。民间艺术的转机,还得再等十年才能到来。

当然,这些缺点瑕不掩瑜,都不妨碍这部电影成为一部佳作。不夸张地说,撇开“土气”的外形,这部电影的镜头语言、桥段设置、人物塑造都完胜90%以上的院线电影,包括好莱坞产品,文化内涵就更不用说了。在致敬青春、拜金时髦的城市题材电影霸占了主流影坛的今日,去看看上一代导演对于电影的独特理解,看看他们眼中“原生态”的另类中国,或许才是这几天最时尚、最非主流的选择。

《百鸟朝凤》电影观后感3

上个周末,陪孩子去看《美国队长》,座无虚席,我们只买到了第二排偏角的位子,仰脖子看,不到五分钟就睡了,一直睡到影片结束。期间,我挣扎着醒来几次,不到一分钟就又睡去,在震天动地的打斗声中,这是我睡得最好的片子。出场时瞥见电梯拐角一张海报“大师绝唱——百鸟朝凤”,吴天明导演的遗世之作。心里开始惦记这片子。

看到《大唐玄奘》已经快下线,担心《百鸟朝凤》也会同样命运,看过玄奘第二天不歇气地看了《百鸟朝凤》。观感如是:

情怀,是不争的事实。看片前我曾和朋友讨论什么是“情怀”,不为名利只为理想去做一件事情,这就是情怀。能去拍摄《百鸟朝凤》这样的电影,行动本身就是一种情怀。此片的题材、它想告诉人们的东西,在当今这个环境非常难得。传统文化的失落不仅是文人关心的,大众更应该有所知觉,最好的东西并不是流行的东西,而一部电影是连接大众最好的桥梁。作者想说的不仅是这些,音乐失落的背后有传统道德规范的失落,人们在不同阶段对唢呐艺人的尊重与轻视对比鲜明,令人痛心。

坚守,是它的主题。当焦三爷选择唢呐传承人的时候,估计大多观众猜错了,人们一般会认为主角不会那么一帆风顺地当上传承人,一定得历经磨难方才修成正果。这时候大家还沉浸在对唢呐的崇拜氛围中,想不到未来变故,更想不到此片并非一个传艺故事那么简单。焦三爷如先知一般,放弃了技艺更好的蓝玉,选了木讷踏实的天鸣,传了看家曲目百鸟朝凤。能够把传统技艺坚守到最后的必然是天鸣这样的人。

德行,是另一个主题。死者能不能受用百鸟朝凤,标准不是钱而是雇主的德行,就这一点,唢呐匠在旧时代拿住了尊严。选传承人也要德艺双馨,以德为重。

情怀,坚守,德行,这三条正是现今最稀缺的东西,就凭这,电影是立住了,值得一看,更何况吴天明第五代导演教父的名头,陶泽如那荡气回肠的演技,根本不用发行人在微信里给人下跪!求求大家进电影院看吧,我都不知道这是在为传统文化流泪还是在打文化的脸?!

以上三条是不争的事实。此外,从电影作品的角度看,唢呐艺术的魅力渲染稍嫌不够,特别是百鸟朝凤这个曲子,之前做了那么多烘托,当师傅教两孩子在树林里分辨各种鸟叫声的时候,我是多么期待这些鸟叫到最后可以众星捧月般地出现在百鸟朝凤压轴曲里。影片最后,百鸟朝凤曲出现了两次,一次由焦三爷领衔在村长葬礼上演奏,一次是游天呜在师傅坟前吹奏,两次演奏均没有达到预期的强烈效果。这里可以参考的是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的斗琴桥段,即便是我这种不懂音乐的也被震惊得瞠目结舌。做为一部音乐主题片,音乐气氛让人颇感遗憾,此片如果作曲或音乐监制换成赵季平,做故乡的音乐一定会增色很多。三十年前吴天明导演、赵季平作曲的《人生》忽然萦绕耳际,那熟悉的旋律,是乡土的、忧愁的、动人的,成为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

焦三爷是成功的,而作为新旧传承核心人物的游天鸣,性格塑造不甚完整,他所面临的迷惘不够深刻,他对艺术的爱也有点莫棱两可,先是为了圆他爸的梦,后来又是谨尊师命,似乎他的坚守只是对焦三爷的承诺,跟自己的内心没啥关系,或者他的内心始终没向观众坦露。缺乏一个契机让人物实现成长并达到完整。从头到尾,主人公游天鸣是一个沉闷的角色,影史上有内涵的沉闷角色很多,比如《简爱》的罗彻斯特,沉闷却充满内涵与激情。而天鸣的沉闷中只有沉闷,没内容,没激情。此处可以参考去年的获奖影片《爆裂鼓手》,里面的年轻人也非常本色,成长的力度却很大,你感到这个故事改变了他的一生,使他成为了他自己。头号人物没立起来,我认为不能怪演员,要怪也只能怪故事,年轻演员的形象其实很本色、很到位。从故事结构来说,他承载的甚至是第一主角的重担,结果因为这个人物有些弱,使人们误以为焦三爷是第一主角。在主题表达上,社会性有余,人性层面的开掘失之不足,县文化馆领导找他们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段有点突兀,和整个影片的悲剧基调不符,以至于我老怀疑是为了拿龙标过审故意加上的。

最后,对民族音乐的前途探讨不够过瘾,并非不满他的悲观——吹索呐的变成要饭的在西安城墙上表演。悲剧自古以来就是真正的正剧,伟大的`作品都在批判现实,都是悲剧。但是,此片对民乐前途的表达有点简单和草率。相比导演之前拍摄的《人生》《变脸》《老井》,这部电影并没有突破自已。然而吴老以70多岁的高龄导演了这部情怀之做,令人佩服,值得尊敬,对当今浮燥的电影市场来说,是一部表率之作。吴老,一路走好!

我在上周三观影的时候,坐者寮寮,今天是周日,一周的口碑效应开始显现。在给爸妈订票的时候,我惊喜地发现,院线对这部片子的排片已经增加到从早到晚每小时一场的密度,尽管是在小厅放映,但面对《美国队长》这一强劲的挡期对手,它的表现已经获得院线的青睐。

我将这部值得一看的电影推荐给爸妈,他们又邀请了一对夫妇朋友一同观看,四位老人怀着兴奋的期待走进影院。此刻,我正坐在影院里的影吧一边写影评一边等待他们出场,回家的路上听听他们的想法吧。

《百鸟朝凤》电影观后感4

昨天带儿子去把《百鸟朝凤》看了。谢谢方励那一跪,我家门口的影院也上了排片表。

有人抨他这是道德绑架,破坏商业规则。明明是土的掉渣的剧情片,还硬要和商业片去抢档期。

你跪一个我看看,能不能改变什么?

知道方励,是看了韩寒的那部《后会无期》以后才听说有那么一位的。然后又看了他的演讲《感谢你给我机会上场》。

但这片子和方励没一点关系,就是他觉得那么好的片子拖了两年才上映,又撞上有胸有颜有盔甲的美国队长,是个发行商就知道该投那个赚钱。他觉得要替吴天明老师做点事,不然过不了自己这关。

这一跪,不是求“你们去看看这部片子吧”而是求“你们多给几个档期吧”。何来的道德绑架?拿来作为话题进行商业炒作不是没有可能,可翻翻方励的简历,六十多岁的成功人士为了个素未谋面的老导演,一分钱好处没有的当众下跪磕头。

这是被逼急了,真的急了。

我想去看这片子的原因是吴天明导演。其实讲真,他之前的片子我没看过,一部都没有。我就看了部他主演的电影《飞跃老人院》,话说这也是部非常好看但是注定没有票房的电影……。里面那个精力充沛整天乐呵呵的光头黑胖子就是吴天明。

记得那时候我还写过影评,把《飞跃老人院》和《涉外大饭店》做了对比,一样都是老人在陌生环境开始新生活的题材,虽然都是活的乐观精彩,但又是完全不一样的结局。

为了那么个热爱电影的老头,也得买票进去看看,更何况这是他的绝唱。

因为带了儿子,所以特地选了个靠边的座位。没想到片子开始的时候座位居然全部坐满,还有不少和我一样是带着小孩来的。

这片子前半部挺适合带小孩来看,大段的镜头就在描述焦三爷怎么教自己的两个徒弟天明和蓝玉吹唢呐。里面有天明他爸因为自己儿子资质一般,怕三爷不肯收,一脚踹倒天明然后用水漂劈头盖脑的一顿狠揍。

我看了看儿子,用眼神告诉他“这才叫揍儿子”。儿子惊恐的看了看我“多谢下手留情了”。

片子的男一号焦三爷是陶泽如演的。

此片一出,完爆一切所有我见过的国内男艺人。我看陶泽如演的第一部戏是管虎导演的《生存之民工》(我就知道没什么人看过),那时候就觉得导演哪找来的群演,太生动和本色演出了。这民工大爷要红啊!后来才知道人家是老演员……。

第二次看到他,是顾长卫的《最爱》。这片子也让我真正知道了,一个好导演是可以把演员调教成他需要的角色的。那个骑着猪走街串巷土的完全认不出的蒋雯丽,一脸奸诈只认钱的濮存晰,还有蹲在墙角蓬头垢面的郭富城,通通转粉了。

陶泽如角色的不是最出挑,但是戏份极重。他是村里小学的校长,是让全村人得上艾滋病罪魁祸首的父亲,他要替儿子背上这债,和隔离开的病人同吃同住的照顾他们。

尽管这样,他家的狗,甚至是最小的小孙子还是让人毒死了。

哎?不是在说百鸟朝凤吗?嗯,都是用心在演的人,他懂吴导的心思,吴导知道他演的有多好。

其实唢呐我还是觉得真没那么好听……,但片子里的三爷在醉酒以后吹得那段小曲确是和别的音调不一样。从心里往外的欢乐,吹得人摇头晃脑,满身的欢喜从眼睛,从头发,从手指,从嘴里往外喷涌。边上坐的师娘听的更是神采飞扬,一脸红光的的幸福和自豪。

还有就是三爷最后吹的那段《百鸟朝凤》,嘴里的血顺着唢呐往下滴,即使自己没了半点力气这样也要逼着自己徒弟吹完。

《百鸟朝凤》原本是大喜的调子,从三爷的嘴里说出来却成了大哀。

三爷的坟是埋在了黄河边,正对着水庄。天明吹起唢呐,恍惚间看到三爷出现,坐在太师椅上闭眼听完,背着手顺着路一个人离开,全剧终。

这要是徐浩峰拍的片子准的加上一句“从此人间再无《百鸟朝凤》”。徐导也是牛,拍《师傅》“咏春拳绝了!”拍《柳白猿》“从此再无柳白猿!”

百鸟朝凤不会绝,只是用生命去拍戏的导演……绝了。

最后补充几个细节,片子里出现的村庄名字用的五行里的字,有“水庄”“土庄”“火庄”“木庄”唯独没有“金庄”而在小说里是有的。

天赋出众但德行不如天明的蓝玉被劝出师门的时候还是个孩子,三爷却说“红白事的曲子你都拿的下了,走吧”。甚至都没有收到焦家班里,他也不想耽搁了这孩子的前程。

哪怕是学成了唢呐,并不能改变什么。无双镇要最好的焦家班班主三爷在没有活的时候也得下地干活。天明的父亲送孩子去学唢呐的时候哪怕是摔的头破血流都得陪着笑脸,但当村里庄里再没人看得起唢呐班的时候,朝着正在擦拭宝贝的儿子讽刺说“理那破烂玩意干什么”他忘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有多渴望能有师傅教自己这门手艺。

片子里所有学艺的镜头里都没有谱子,师傅吹一段,徒弟学一段。像三师兄那样万一断了手指就再也传不下去了。所以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焦三爷听到有文化馆的人要来给唢呐录像的时候拼着叫“让他们拍!让他们拍!”

传统未必都是每个人都认同的,但一定要有人继承。

《百鸟朝凤》电影观后感5

吴天明导演的这部电影两年前就上映了,我昨天才在网上观看。也许是我孤陋寡闻,演员一个都不熟悉,没有一线大牌,却让我感到十分顺畅自然,没有一丝一毫的做作,感受不到表演的痕迹,相当真实感人同时也有艺术升华,就连少年时期的游天鸣和他的师弟蓝玉,两个孩子都演得那么好。可见真正的好作品,不一定非要请什么著名影星,不一定花费巨额的投资,尽管可能票房不那么好,但是只要肯于精心打磨雕琢,它必定是埋藏在浮华乱石堆中的一块宝玉。正如电影主人公所坚守的唢呐艺术一样,有一天很可能会被人们遗忘,但是那种热爱、专注、极致并为之付诸一生的精神,永远能直击人们的灵魂深处。

学艺先学做人

早年的陕北黄土高原上,老百姓红白大事都要请唢呐乐队演奏,唢呐班很受人们的敬重。游天鸣的父亲为了圆自己的梦,把儿子送到无双镇最出名的焦三爷家里学艺。可是这支看起来简单的唢呐,却没那么容易学。终日枯燥的肺活量练习,师弟蓝玉被师父的夸奖,小天鸣内心遭受了巨大的挫败感,他偷偷溜回家来,可是偷听到父亲对他的自豪和愿望,又让天鸣转身坚持下来。经过用心的勤学苦练,终于他学会了吹奏各种鸟的叫声,并成为了师父的接班人,焦家班也改称了游家班。

天鸣一直不明白师父为什么把班主的位子交给了自己,而不是天资和技艺更高于自己的师弟蓝玉。后来天鸣在演出之余回去看望师父师母,师父高兴喝了几杯酒,告诉他:“当初你爸送你来学艺,我知道你天分差了些,但是你知道我为什么同意收了你么?”天鸣回答道:“您是怕我爸把我打死?”师父说:“不是,我是看到你爸跌倒后你慌忙去搀扶,你眼里流出的一滴泪。”

学艺先学做人,这是焦师父一直传授给弟子的核心价值观。在这个行当里,一般根据家属出钱的多少确定演出规模,四个人组成的小型演出叫“四台”,八个人组成的叫“八台”,最高级别的一首曲子叫《百鸟朝凤》,焦师父一直坚持这首曲子只能吹奏给德高望重的逝者,哪怕给钱再多,只要生前人品有问题,焦师父也会断然拒绝。一位老村长过世了,家里穷,请不起八台,焦师父知道他曾经带领群众打过鬼子,一直为村里大事小情做贡献,为了表达对逝者的敬重,亲自带队给老村长演奏了这首曲子。

师父送给天鸣和蓝玉一人一支祖传的唢呐,并叮嘱他们一定要”唢呐离口不离手”。一次演出后睡觉时孩子踢倒了油灯点着了柴禾,蓝玉拉起天鸣就跑,天鸣惦记着唢呐,蓝玉说别管了逃命要紧,可是天鸣还是奋不顾身从火堆里抢出一支唢呐来。天鸣接班后,蓝玉十分嫉妒,愤然离开师父转行了。多年以后,见到天鸣,道出了心声:“师父多亏把唢呐班交给了你,他是看中了你的人品,不然我这没长性的人,遇到你这些困难早坚持不下去了。”

专注极致,一生只够做好一件事

在别人眼里,他可能不过是个“唢呐匠”,但是焦三爷把这件事作为毕生的艺术与事业。为了让天鸣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