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镜的一般应用_第1页
皮肤镜的一般应用_第2页
皮肤镜的一般应用_第3页
皮肤镜的一般应用_第4页
皮肤镜的一般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皮肤镜简介下结构,如可以很好观察到表皮、表皮皮肤镜种类-偏振光(我科现有皮肤镜)-接触型(需要涂抹浸润油后拍摄)-非接触型(水、乙醇、矿物油、凝胶)我科现有皮肤镜皮肤镜是一种无创检查手段,具有放大作用,可以透过表皮角质层,显示表皮和真皮浅层的色素和血管结构,与组织病理表现有一定对应关系。皮肤镜最初应用于诊断色素性肿瘤,近年来皮肤镜检查已经推广到更广泛的领域,如红斑鳞屑性皮肤病、良性或恶性非色素性皮肤肿瘤、血管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毛发及甲病等。皮肤镜在临床应用的目的皮肤镜学的基本特征皮肤镜学的基本特征•皮肤镜学的基本特征是通过皮肤镜观察到的色素性皮肤病的基本形态学表现,是学习、应用和研究皮肤镜学的基础。皮肤镜学特征

上排从左至右依次是:点状血管、小球状血管、发夹状血管、环装血管;下排从左至右依次是:线状血管、分支状血管、非典型血管、精子样血管图1部分血管结构示意图血管结构示意图炎症性皮肤病感染性皮肤病银屑病和玫瑰糠疹临床图像传染性软疣图像传染性软疣(本科室)(寻常疣原图)寻常疣(1.2倍)寻常疣(本科室)脂溢性皮炎皮肤镜特征表现为点状血管及黄色鳞屑,而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性玫瑰痤疮典型表现模式为多边形血管。盘状红斑狼疮及面部肉芽肿最常见特征为毛囊异常及线状分枝血管毛囊(本科室)

白癜风(王志石)治疗次数上次照射剂量每次递增剂量本次照着剂量递增比例10.40.10.525%20.50.10.620%30.60.10.716.6%40.70.10.814%50.80.10.912.5%60.90.1111%710.11.110%81.10.11.29%91.20.11.38%101.30.11.47%治疗次数上次照射剂量每次递增剂量本次照射剂量递增比例10.40.20.650%20.60.20.833%30.80.21.025%41.00.21.220%51.20.21.416.6%61.40.21.614.3%71.60.21.812.5%81.80.2211%920.22.210%102.20.22.49%治疗次数上次照射剂量每次递增比例本次照射剂量递增剂量10.420%0.480.0820.4820%0.580.130.5820%0.690.1140.6920%0.820.1350.8220%0.980.1660.9820%1.170.1971.1720%1.40.2381.420%1.680.289220%2.40.4102.420%2.880.48

皮层扩散抑制(CSD)学说

定义:

各种因素刺激使大脑皮质局部去极化,导致皮质电活动的抑制,由刺激部位向周围组织呈波浪式扩展。作用机制:

-对中脑、蓝斑等中枢疼痛处理通路有显著作用。

-引起偏头痛有关递质的释放(NO、CGRP)。

-引起与痛觉过敏和疼痛有关基因的表达(NGF、环氧合酶2等)。

发病机制5-HT能神经元异常:

大脑本身有调节自身循环的能力。通过蓝斑的儿茶酚胺能神经元及中缝核的5一羟色胺(5-HT)神经元通路调节大脑的微循环。在血液中5-HT位于血小板致密体中,血小板活化时释出。5-HT使血管壁产生无菌性炎症,并通过一种类型的受体使脑血管收缩导致局部脑血流量(rCBF)下降引起头痛。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

SP,CGRP,VIP硬脑膜神经源性炎症(血管扩张、血浆外渗、肥大细胞脱颗粒)致痛物质大脑皮层或下丘脑丘脑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血管

反射学说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一般特征儿童和青年期(10~40)女>男,多有家族史有先兆者约10%,恶心、呕吐、畏光或(和)畏声、倦怠等是常见伴发症状发作频率从每周至每年1次至数次不等无先兆性偏头痛有先兆偏头痛伴典型先兆的偏头痛性头痛;偏瘫型;基底动脉型;视网膜型偏头痛常为偏头痛前驱的儿童周期综合征主要临床类型最常见类型,占偏头痛的80%缺乏典型先兆常为双颞部及眶周疼痛常与女性生理周期有明显的关系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表现

1:先兆期:数分钟至1小时,复杂性偏头痛时间较长视觉先兆躯体感觉运动障碍有先兆偏头痛的临床表现2:头痛期:多一侧眶后或颞部搏动性或钻痛,可一侧或双侧额部、全头部及枕部。2~72小时,儿童2~8小时常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颞动静脉突出等活动或摇动头颈部加重,睡眠后减轻有先兆偏头痛的临床表现3:头痛后期疲劳、倦怠、烦躁、注意力不集中、不愉快感等症状,1~2天。有先兆偏头痛的临床表现并发症1:慢性偏头痛2:偏头痛持续状态:持续时间大于72小时3:无梗死的持续先兆4:偏头痛性梗死5:偏头痛诱发的癫痫发作诊断偏头痛的发作类型家族史神经系统的检查,通常可以作出临床诊断无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伴典型先兆的偏头痛性头痛诊断标准无先兆的偏头痛诊断标准:1符合下述2~4项,发作至少5次以上;2头痛发作持续4——72小时(未经治疗或治疗无效);3具有以下特征,至少2项:

a单侧性;

b搏动性;

c中重度影响日常活动;

d活动后头痛加重

国际头痛协会(2004)诊断标准国4发作期间有下列之一;恶心和呕吐;畏光和畏声;5排除引起继发性头痛的各种原因;国际头痛协会(2004)诊断标准有先兆的偏头痛符合下述2项,发作至少2次1、具有以下特征,至少1项,但无运动无力症状:a完全可逆的视觉症状;b完全可逆的感觉异常;c完全可逆的言语功能障碍2.排除引起继发性头痛的各种原因。

国际头痛协会(2004)诊断标准国丛集性头痛:少见的发作性眶周剧烈头痛。特点是反复,密集成串(数周至数月),几乎每次同时间同侧发作,20~50岁常见,男性居多,每次数分~2小时,头疼剧烈,伴结膜充血、流泪等交感神经刺激症状。治疗有吸氧,镇痛药,麦角,激素,睾丸素。鉴别诊断紧张性头痛:双侧枕部或全头部紧缩性或压迫性头痛

常为持续性,很少伴有恶心、呕吐,部分病例也可表现为阵发性、搏动性头痛鉴别诊断

Tolosa-Hunt综合征

痛性眼肌麻痹:海绵窦的特发性炎症。头痛表现为眼球后及眶周的顽固性胀痛、刺痛和撕裂性疼痛,伴恶心和呕吐,数日后出现同侧眼肌麻痹。数日或数周缓解,可复发,激素有效。症状性偏头痛药物过量使用性偏头痛鉴别诊断治疗1、一般治疗

生活规律,增强体质。应避免可诱发偏头痛发作的因素如含酪胺的食物,直接日晒等。2、发作时的治疗

发作时宜静卧于光线较暗的房间内。可选用下列药物:治疗(1)麦角胺制剂:

阻止去甲肾上腺素再吸收,防止其与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