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从永磁体谈起》(分层练习)原卷版_第1页
16.1 《从永磁体谈起》(分层练习)原卷版_第2页
16.1 《从永磁体谈起》(分层练习)原卷版_第3页
16.1 《从永磁体谈起》(分层练习)原卷版_第4页
16.1 《从永磁体谈起》(分层练习)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1从永磁体谈起一、单选题1.为了便于研究磁场,物理学中引入了“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的分布情况,下列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此相同的是()A.认识电流时,我们可以用水流来类比B.用光线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C.研究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分电阻关系时,用一个电阻代替几个分电阻D.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如图,是有关“磁场和磁感线”的实验。通过实验获得的物理观念,符合物理规律的是()①借助小磁针感知磁场的存在,运用的科学方法是转换法;②磁场的方向是没有规律的;③磁感线是磁体周围空间实际存在的曲线;④磁感线越密集的位置,磁场越强。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3.世界上最早发现“地理两极和地磁两极并不重合”这一现象的是我国宋代学者()A.沈括 B.张衡 C.祖冲之 D.毕升4.下图能正确表示条形磁铁磁场的磁感线的是()A.

B.

C.D.

5.司南是我国古代早期的指南针,如图所示。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意思是:放在水平且光滑的铜板表面上,自由转动的磁性杓子,静止时杓柄总是指南,其原因是()A.由于杓柄带有负电 B.铜板表面具有磁性C.杓子具有较小密度 D.杓子受地磁场作用6.用易于观察的科学现象来显示不易观察的科学事实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例如:我们可以用小磁针的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下面属于这种方法的是()A.探究动能和哪些因素有关时,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显示钢球动能的大小B.根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C.研究电流时,用水流与电流对比D.研究磁场时,用磁感线描述空间磁场的分布情况二、填空题7.如图所示,将载有条形磁铁的两辆小车紧靠在一起后再同时由静止释放,两小车将迅速分离。此现象说明:相互排斥。

8.条形磁体周围的磁场情况如图所示,则条形磁体的左端是极。

9.小磁针静止时N极会自动转向地球的(选填“北”或“南”)方,因为地球本身就相当于一个巨大的磁体,它的形状跟条形的磁场相似,如图所示,是描绘某一磁体周围磁场的部分磁感线,若在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选填“P”或“Q”)。

10.如图,小磁针的极指向地理北极。

11.为了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探究小组选用两辆小车、两块条形磁体按如图所示方式开展科学探究,他们用手将装有条形磁体的两辆小车相互靠近后,A车不动,松开B车,观察到B车向右运动;复位后,使B车不动,松开A车,观察到A车向左运动。为了进一步证明其相互作用,你建议接下来的操作为:,以上探究能得到的结论为:。12.如图甲所示是我国早期的指南针——司南,小明想用图乙的天然磁石仿制司南。根据图乙所示,该磁石的D端为极;将该磁石的D端磨成勺柄,制成司南,放在水平光滑的“地盘”上,司南静止时,勺柄指向地球的。三、实验题13.转换法是物理研究的常用方法之一,它主要是将不易观察、不易测量的物理量转换为容易观察、容易测量的物理量。下列实验都用到了转换法,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实验,实验中选用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用相同规格的加热器加热,观察水和食用油温度升高的快慢来判断它们的吸热能力强弱,该实验中用(选填“加热时间”或“水和食用油升高的温度”)来间接反映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2)如图乙所示为“奥斯特实验”的装置图,该实验中是通过小磁针的转动来间接反映通电导体周围是否存在磁场的。若将小磁针拿走,则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将(选填“消失”或“仍然存在”)。14.为辨别钢棒是否有磁性,小明设计了以下方案进行探究。(1)如图甲所示,小磁针与钢棒M端相互吸引,则钢棒的情况可能是;A.原来就具有磁性,M端为N极B.原来就具有磁性,M端为S极C.原来没有磁性,被小磁针磁化后,M端成了N极D.原来没有磁性,被小磁针磁化后,M端成了S极(2)如图乙所示,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磁铁,下端为N极。水平向左移动钢棒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持续变大,小明由此判断,钢棒原来一定具有磁性,且M端是极(选填“N”或“S”)。本实验若把磁铁换成软铁块,情况又会怎样?。

一、单选题1.如图展示了几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都涉及到一定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土火箭”点火后在大气压作用下升空B.图乙:杆秤测量物体质量利用杠杆原理C.图丙:孔明灯升空时只受到空气浮力作用D.图丁:司南能够指示南北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2.下列有关磁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

条形磁体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B.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C.

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并不重合D.

司南静止时长柄指向南方是受地磁场的作用3.2021年10月11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明召开,据悉,云南在亚洲象北上过程中做了大量的保护防范措施,利用无人机跟踪定位亚洲象,并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无人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无人机在加速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守恒B.无人机的磁力计发挥了类似指南针的功能,是利用了地磁场的缘故C.遥控器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号控制无人机的D.无人机升力的产生利用了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的原理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B.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在电子产品中有极广泛的应用,利用超导材料做成的C.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D.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5.关于磁体、磁场和磁感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和铝都能够被磁体吸引 B.磁感线从磁体的S极出来,回到磁体的N极C.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 D.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6.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鱼”是它的一种形态。将一块形状像鱼的薄铁片磁化后,浮在水面上,它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指南鱼能指南北是因为其受到地磁场的作用B.指南鱼鱼尾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的地磁场方向C.指南鱼周围存在磁感线D.指南鱼的腹部磁性最强二、填空题7.《论衡》中有关于用布摩擦过的琥珀吸引轻小的干草和天然磁石吸引铁针的记载。这是因为用布摩擦过的琥珀带了,天然的磁石具有。8.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司南能辨别方向,是因为受到了的作用;如图是一款磁悬浮音箱,它能悬在空中是因为同名磁极相互。

9.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扬子江》一诗中著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诗句,这里磁针石的北极指向地理的(选填“南”或“北”)方,磁针石之所以能指南北,是因为受到的作用。10.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条形磁铁的两个磁极,弧线是部分未标方向的磁感线,根据图中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甲是,乙是(均选填“N极”或“S极”)。

11.一磁铁置于水平桌面上,将两枚硬币竖放在磁铁上,用手使硬币相互靠近,如图所示。松手后,两枚硬币的上端会分开,这是由于磁化后的硬币上端为同名磁极而相互的缘故。

12.如图所示是某种磁悬浮列车示意图,轨道线圈上端是S极,要使列车悬浮起来,车身线圈上端应是极,列车是靠电磁铁(选填“同名”或“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而悬浮起来。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球的(选填“北极”或“南极”)附近。三、作图题13.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请在图中标出小磁针的N极及磁感线的方向。14.如图所示为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图,小磁针静止在A点。请在图中标出磁极的名称以及小磁针的N极。四、实验题15.小强用实验探究“磁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当甲磁体不动,乙磁体逐渐靠近甲磁体时,他观察到悬挂乙磁体的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随之变化,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实验现象,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科学问题;对于该问题,你的猜想是。16.磁铁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小蕊和小昌同学想探究磁体对铁钉的吸引力的大小与放入它们之间物体的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参与探究并解决一些问题。(1)如图,保持磁体和纸片间的距离一定,在纸片上放入不同的物体时,通过比较纸片下面能吸附的铁钉数量,显示磁体对铁钉吸引力的大小;铁钉的放置有图中的甲、乙两种方法,依据的原理,铁钉在磁场中某点受到的吸引力等于它的重力,应选择图中的方法;(2)选择正确的方法后,他们在纸片上分别放入形状、面积和厚度相同,材料不同的铁板、铝板等,观察能吸引的铁钉个数,多次实验后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磁体与纸片之间放入的物体不放物体铁板镍板铝板陶瓷板玻璃板塑料板吸引铁钉数量/个4113333①分析数据,可以得出,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放入铁板或镍板,吸引铁钉的数量较少,说明铁板和镍板对吸引力的影响,即对磁性屏蔽效果明显;②铁、镍、铝都是导体,而铝对磁性屏蔽效果不明显,原因可能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