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陂小学各学科教案_第1页
车陂小学各学科教案_第2页
车陂小学各学科教案_第3页
车陂小学各学科教案_第4页
车陂小学各学科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车陂小学各学科教案

数学教案

执教教师:郝淑儿

执教班级:二(1)(2)

2010学年第二学期

2010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学期教学计划

车陂小学二年级备课组

郝淑儿欧阳权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小朋友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

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

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习

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

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有点麻木,不

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需要更

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

到学习当中来。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数与代数

(1)、在把若干个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剩余“现象,理解余数的含

义,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规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会列竖式计算

有余数的除法。

(2)、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学具操作认识千位,知道计算单位百和千的关

系,掌握三位数的组成,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会口算整百数

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会对千以内数的大小进行简单的

估计和判断。

(3)、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探索三位数加、减笔算的方法,掌

握计算要领,并会进行相关的估算和验算。

(4)、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并掌握算法,会口算整十数

乘一位数和不需要进行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会估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的范围。

2、空间与图形

(1)、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能根据给定的

东、南、西、北某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七个方向。能运用方位词语清楚地描述

物体所在的位置,能看懂、会设计简单的路线图。

(2)、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会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

初步认识直角,会用直角判断锐角和钝角。

(3)、在测量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

会恰当选用长度单位计量并表述物体的长度,会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3、统计与概率

(1)、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会对同一组数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

(2)、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块都是呈现统计结果的方法,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

简单的判断、联想和预测。

(二)、数学思考方面

1、通过认识千以内的数,进一步提高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

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的能力。通过有关口算、笔算和估算内容的学习,

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方式、方法和技巧的理解,逐步学会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

结实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发展数感。通过探索和发现数、计算以及平面图形中的

一些简单规律,进一步提高比较、归纳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符号感。

2、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感受统计的必要性。通过简单的实际调查

以及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的活动,进一步积累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经验,体会分类

方法的多阳性,更加客观地理解统计结果,从而发展统计观念。

3、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中,继续发展推理能力,学习有条

理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

(三)、解决问题方面

1、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从日常生活、问题情境和各种数学现象中发现

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如把•瓣蒜头放入盛有少量水的盘子里,测量并记录发

芽后一周内每天蒜叶的长度,并通过观察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2、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积极尝试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理

解和分析问题,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如分析从公园里…

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可以有儿种不同的路线,每条路线各自的特点,选择哪条路

线比较好。又如在探索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时,主动运用模拟演示、摆学具、

画图等不同手段,并通过比较和交流,选择合适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初步的反思和评价。如学习过

程中在教师的提醒下经常想•想:刚才是怎样得到问题答案的?用什么方法验证

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

4、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体会合作的益处,提高参与合作交流的积极性。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从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内容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进一步提高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学好数学的

信心。

2、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当中,进一步体验数学思考的价值和魅力。在教师

和同伴的帮助下,主动发现自身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及时作出调整。

三、教学具体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

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

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

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教材通过数小正方体

木块,10个是一长条,100个是一层,这样的10层就是一千个,有这样10个大

正方体就是一万个,体会''千”“万”的实际含义。利用自制的方向板,在教室

内或操场上辨认方向。通过数学游戏你问我答,神奇的“495”练习万以内加减

法,通过设计图案复习认识图形,通过实验泡黄豆,填写和绘制统计图表等,激

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再如:开展''分

一分”的活动,在大量平均分的过程中,体验除法的含义,等等。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

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

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

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

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

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

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

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

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

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

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

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

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8、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册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

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技能。例如,估计一筒花生有多少粒,一篇

文章有多少字等。在进行万以内加减法计算时,先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再进

行计算。在学习测量时,先估计测量的物体有多长,再实际测量,这样做,都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计技能。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探索计算方法时,必然算法是多样的,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

四、教学进度

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四册教学进度安排表

教参建议计划

单元周次备注

课时数课时数

解决问题451、2

除法的初步认识13142、3、4

图形与变换445

用7、8、9的口诀求商336、7

解决问题448

整理和复习228

万以内数的认识81010

克和千克2210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79n、12

(-)

统计3313

找规律4414

总复习4615、16、17

合计6068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解决问题课本P2-12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

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生用两步计

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

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小括号的使用。

2、综合算式的应用。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景,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

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

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

1、能从较复杂的现实情景(图)中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2、正确解决问题并能展示,交流思路。

单元教学难点:小括号的教学

第一节

教学内容:准备

教学目标

1、复习已学过的解决问题,为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2、认识小括号,知道其作用,并掌握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学会把两个有关系的一步计算算式列成综合算式

教学难点:认识小括号,掌握起作用

教学重点:学会把两个有关系的一步计算算式列成综合算式

教学过程:

一、铺垫促学

1、独立解决:

(1)原来有19人在看电视,又来了8人,现在看电视的有多少人?

(2)商店有23台电视机,顾客买走了7台,还剩多少台?

(3)跳绳比赛,小红跳了52下

小明比小红多跳8下,小明跳了多少下?

小丽比小红少跳3下,小丽跳了多少下?

(4)小东今年7岁,爸爸今年34岁,爸爸比小东大几岁?

(5)每个教室里有6扇窗,9个教室一共有多少扇窗?

(6)一支圆珠笔的价钱是8元,一个笔盒的价钱是圆珠笔的6倍,一个笔盒要多少

钱?

3、说出理由,并小结:

(1)根据两个有关联的条件能解决一个问题,要解决一个问题必须要找两个有关联的条件。

(2)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方法解决

二、主动探究

1、口算:7+8—628-8-1014+4+30(读算式)

小结:运算顺序

2、出示算式,观察上下有什么联系:

15+13=2814-2=1229+11=4063-10=5354+8=62

28-8=2012+9=2140T3=277+53=6090-62=28

2、介绍写综合算式的方法(方框图)

4、当运算顺序要改变时(第5组),要引入小括号(教学生读算式),指出小括号的作用:

改变运算顺序,题目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4、尝试:13+27=4070-40=30

5、计算有小括号的算式:30-(14+6)41-(50-30)22-(18+2)

三、总结评价

四、作业

1、预习P2、3、4

五、教学反思:本课复习了已学过的解决问题,为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做好了准备,

为新课扫清障碍。让学生认识了小括号,知道其作用,大部分学生掌握有小括号的算式

的运算顺序,并学会把两个有关系的一步计算算式列成综合算式。

第二节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主题图创设情景,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

决问题。

2、使学生学会根据已有的素材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

生活。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学会根据已有的素材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铺垫促学

1、口算

2、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上画了什么?

3、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一步的立即解决,两步的暂时留下)

4、揭示课题: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从今天开始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我们首先

来关注看木偶戏的同学。

二、主动探究

1、静态出示例1的图,收集信息,提出“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并说出理由

3,汇报,说出理由,订正

4、对比;

(1)两种分步方法的对比(同位):相同是都用两步计算(突出今天学的是用两步计算

来解决问题),最后求的都是现在有多少人,不同的是第一步所求的(具体说明)

(2)分步与综合的对比(引导):相同是思路•样,不同在于分步算式是写成两个一步

计算的算式,而综合算式是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综合成一个算式。

5、看书小结,质疑

三、巩固深化

1、P6第l题

2、《五星级》P2第2、4题

四、总结评价

五、作业

1、预习P5

教学反思:

1.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并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做事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3、通过主题图创设情景,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

决问题。要重视有序看图和说清楚图意。在现阶段应重点训练从条件出发分析。大部分学生

学会根据已有的素材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第三节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例2

教学目标:

1.学会用身边的素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铺垫促学

1、根据分步算式写出综合算式:

(1)15+13=28(2)15+13=28

28-20=840-28=12

小结小括号的作用

2、算一算:34+(16-9)=70-(41-8)=

小结带有小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3、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二、主动探究

1、出示例2主题图,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还剩多少个?”

2、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并说出理由

3,汇报说出理由

4,对比:

(1)两种方法的对比(同位):相同的是用两步计算,最终求的是“还剩多少个”,不同

的是第一步所求的

(2)分步与综合的对比(小组讨论):思路一样,不同在于分步算式是写成两个一步计

算的算式,而综合算式是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综合成一个算式,但由于要改变运算顺序,

所以要加小括号。

5、对应练习P7第3题

6、看书质疑

三、巩固深化

1、P6第2题与《五星级》P1第1题、P2第3题

2、带50元去买奖品(彩色笔12元,笔盒8元,卷笔刀5元,三角板2元)还剩多少元?

四、总结评价

五、作业

1、预习P8

教学反思:

1、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并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做事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3、大部分学会用身边的素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知道小括

号的作用。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能力。

第四节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从具体的生活素材中发现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能力和解答能力。

教学重点:解决中间问题

教学过程;

一、铺垫促学

1、算一算,比一比

34+10-670-30-20=

34+(10-6)70-(30-20)=

2、口答:比23多7的数是多少?比65少9的数是多少?

8的9倍是多少?7的4倍是多少?

小结:求比一个数多(少)几是多少用加(减)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解决。

二、主动探究

1、出不:

班别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总人数

一(1)比女生多7人16

引导学生观察,明白题意

2、小组讨论

3、汇报说出理由,重点问中间问题

4、小结:由于要求总人数,必须知道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但是男生人数不知道,所以先

求出女生人数,再求总人数,分两步计算

5、改变题目:

一(2)比女生少8人21

一(3)是女生的2倍9

独立解决,汇报说理由

6、对比:这三道题的第一步都是求男生的人数,为什么所用的方法不同?(小组讨论)指

出认真分析关键句,准确选择方法来计算

7、新课小结:跟前两节课一样,都是两步计算,不知道的要先求出来,不同在于第一步计

算要根据关键句去分析。质疑

三、巩固深化

1、P7第4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义,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用两步计算?

2、独立解决P11第4题

四、总结评价

五、作业

1、《五星级》P2第4题

教学反思、1、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并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做事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3、大部分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素材中发现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能力和解答能力.学困生要个别辅导。

第五节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素材发现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

法.

2、学会解答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能力和解答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解答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铺垫促学

1、选择

(1)参加溜冰组的女生有23人,男生比女生多19人,溜冰组有多少人?

23+19=42(人)23+19+23=65(人)

(2)鱼缸里有黑金鱼7条,红金鱼的条数是黑金鱼的2倍,一共有多少条金鱼?

7X2=14(条)7X2+7=21(条)

小结:这种题目可以从条件或问题去想,碰到有个条件未知要先求出来(根据关键句去想解

决方法)。

2、出示例3主题图,收集信息,提出“一共有多少人?”的数学问题。

3,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二、主动探究

1、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2、汇报,说出每一步的意思

3、小结:认真审题,根据问题,看图找出有几个相同加数,还剩几,就可以先算几个几,

再加剩数。

4、对应练习:P10第1题,说出理由

5、新课小结,质疑

三、巩固深化

1、P10第2题,为什么要减15?

2、P11第3题,思路是怎样,每一步分别求什么?

3、P9做一做

四、总结评价

五、作业:预习P67、68、69

教学反思:通过小组的活动交流,让学生学能从具体的生活素材发现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

的步骤和方法,会解答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能力和解答

能力、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并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做事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一)课本P13〜36页。

单元教才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

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

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

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

内容。

单元教学要求: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

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

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

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出发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

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一教学使学t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爰护大门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

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节

教学内容:平均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

3、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学会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

教学准备:每人带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理解含义

1、分练习本,把9本分给3个同学,分别是2、3、4,你们觉得怎样?(不公平)

2、怎样才公平呢?每个人都得到同样多的3本,这叫平均分

板: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3、看书例1,判断哪个分法才是平均分,强调分出的结果是同样多

二、动手操作,掌握分法

1、出示例2,理解分什么,怎样分,怎样才能使得每份同样多呢?独立思考后个别示范,

指出把15个橙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

样多。

板:把15个橙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3个。

2、独立操作P13做一做和P14做一做,首先理解题意,分什么,怎样分,然后独立操作并

汇报分法,小结分法

板:把1()个面包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2个

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4瓶

3、看书小结: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平均分时要注意分什么(分的总数),

还要看清怎样分(平均分成多少份),最后检查分得的结果是否同样多。质疑问难

三、巩固深化

1、P16第1题,说出题意,是要把12朵花平均插在3个花瓶里,求每个花瓶里可以插几枝

花?让学生用圈的方法来解决

2、判断P16第2题,问:平均分时要注意什么?(既要看分的份数,又要看分的结果)

3、检测P16,用圈的方法

四、总结评价

教育学生吃完的糖果纸、果皮和和矿泉水瓶要分类放,不要乱丢垃圾,耍爱护环境。

五、作业

1,预习P152、带12根小棒

教学反思: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培养学

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本课还注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并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做事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二节

教学内容:平均分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能力,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铺垫促学

1、把6个萝卜平均分成3份,哪种分法对?为什么?

(1)OOOOOO

(2)OOOOOO

(3)OOOOOO

指出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而且平均分时要注意既要看分的份数,又要看分

的结果。

2、出示例3的主题图,改为“8人要租几条船?”,收集信息,明白此题也要进行平均分,

揭示课题

二、主动探究

1、独立思考后,个别出来演示分,板:

8人租船,每4人租一条船,要租(2)条船。也就是求8里面有(2)个4

2、改为24人,同位合作分,并回答

24人租船,每4人租一条船,要租()条船。也就是24求里面有()个4

3、找出两例的相同点:都是把这些人按每份4个来进行平均分

4、做一做,一双有几根?独立分,汇报,指出12根筷子,按每份2根来分,能分6位,

也就是12里面有6个2

5、小结:都是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来进行平均分,平均分时要注意分什么(分的总数)

和怎样分(每份几个)

6、质疑问难

三、巩固深化

1、P17第4题,注意引导收集有效信息:有16个红萝卜,每只兔子分4个,用圈的方法来

解决

2、P17第5题,此题是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

3、P17第6题,对比异同:把15个长方体进行平均分,不同在(1)平均分成5份,求每

份是多少(2)按每份3个来分,可以分成多少份

四、总结评价

教育学生要爱护动物,不要滥杀、吃野土动物。

五、作业

1、预习P19

2、写口算

3、教学反思:本课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能力,并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同时让学生

通过身边的事物和身边的生活经验,生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学

会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节

教学内容:除法例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

2、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及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铺垫促学

1、口算表内乘法

2、出示P19例5,理解分什么,怎样分,独立操作

3、汇报如何分,指出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5)盘,也就是求20里面有()

个4

4、像这样的问题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揭示课题

二、主动探究

(-)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读法、写法

1、列出除法算式,说说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2、介绍各部分名称及读法,做一做P19第2题

(二)除法的含义

1、像刚才求20里面有几个4,就用除法计算(齐说过程)

2、P19做一做第1题,要求边摆边填

3、汇报,说出各式每部分表示什么,说出含义(齐说过程)

(三)小结

1、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都知道分的总数和每份的个数,求分的份数,也就是求一个数里

面有()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2、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3、质疑问难

三、巩固深化

1、P20第1题读法

2、P20第4题,用圈的方法来得出结果,说出每部分各表示什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3、P21第6题,如何找出被除数与除数和商,说出含义

四、总结评价

教育学生要爱护花草树木,不要乱采、乱摘。

五、作业

1、背口诀

2、预习P18,写口算。

教学反思:1、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并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做事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四节

教学内容:除法例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铺垫促学

1、口算表内乘法

2、P21第5题,及“12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3、小结:各部分名称,除法的含义

二、主动探究

1,出示P18例4,对比题目结构的异同后,动手操作

2、指出此题也可以用除法计算,让学生写出除法算式,说出各部分表示什么

3、强调“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列式是12+4=3(齐说过程)

4、P18做一做,边动手操作,边填算式,汇报时说出含义,齐说过程

5、小结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都知道分的总数和平均分的份数,求每份是多少,也就是把

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的多少,用除法计算

6、对比复习题,都是平均分,所以都用除法计算,只不过复习题是知道每份是多少,求分

得几份,而今天所学的是知道分的份数,求每份是多少

7、质疑问难

三、巩固深化

1、P20第2题,如何找出被除数和除数与商

2、P20第3题,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四、总结评价

五、作业

1、背口诀

2、写口算

3、教学反思:本课让学生通过小组的交流活动及相互的动手操作,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

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

第五节

教学内容:除法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初步了解除法和乘法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加深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感知乘、除法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P22第9题,巩固乘法口诀

2、操作并写出算式:

(1)把10个圆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2)10个圆片,每5个份,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3、P21第7题,写出除法算式(读法、各部分名称、含义)强调用除法计算的两种情况

二、深化练习

1、P22第10题,独立完成后说出含义,小组讨论三道题的题目结构和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异

同(相同:同一事理,同一副图,都有每条船的人数,船的条数,总人数。不同:知道

每条船的人数和4条船,求总人数即求4个3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知道总人数和每条船

坐的人数,求船的条数,即求12里面有几个3用除法计算。知道总人数和船的条数,

求每条船坐的人数,即求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板:每条船的人数船的条数总人数

34?3X4-12(人)

?412124-4=3(人)

3?12124-3=4(条)

教行学生大自然很美丽,我们要爱护环境,不要破坏荚好的环境。

2、做一做

(1)每串有5个鱼蛋,4串共有几个?

(2)20个鱼蛋平均分成4串,每串有几个?

(3)每串有5个鱼蛋,20个鱼蛋可以分成儿串?

要求说出依据

3、观察上面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

4、看图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P21第8题

三、总结评价

四、作业

1、预习P23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初步了解除法和乘法之间的

关系。把例3放在“除法”后教学比较恰当,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后,用除法来解决问题就

水到渠成。新课后要注意加强对比,总结:把一个(总)数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同时注

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第六节

教学内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例1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理解有关平均分的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

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

3、培养学生观察及口语表达能力。

4、渗透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条件提问题

教学过程:

一、铺垫促学

1、对口令

2、口答,说说用哪句口诀想出来的

2X()=65X()=40()X6=12

4X()=123X()=188X()=8

二、主动探究

(-)学会提出数学问题

1、出示例1的主题图,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第(1)与(2)小题的条件,让学生小组讨论如何选择问题

(1)可以分给几只小猴?(2)每只小猴分几个?(3)一共有几只小猴?(4)一共

有几个桃?

3、汇报,指出根据数量关系来提出问题

4、教育学生要爱护野生动物,不要滥杀、吃野生动物。

(-)探究求商方法

1、独立解决,小组交流如何想商

2、汇报时,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重点问怎样求商?并优化方法

3、指出用乘法口诀求商准确并简便,口述求商过程

4、P25第1题,怎样想商?小结: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

5、新课小结,质疑问难

三、巩固深化

1、P25第2题,先想提出什么问题,然后独立完成,汇报用哪句口诀求商

2、P25第3题,抽几道说说怎样想

四、总结评价

五、作业

1、背口诀、写口算

2、预习P24

3、教学反思:本课让学生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理解有关平均分的解决问题的

数量关系.经历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同时注重培

养学生观察及口语表达能力。

第七节

教学内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例2

教学目标:

1、加深对用乘法口诀求商思路的理解,进一步了解乘除法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用乘法口诀准确求商

教学难点:乘除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铺垫促学

1、对口令

2、说出用哪句口诀求商

94-3124-454-142+6354-520+4124-2304-6484-6

3、提问题,并说出依据,并口头列式

(1)一年(3)班的36个学生排队,平均排成4行,——?

(2)动物园为20只兔子造屋子,每4只兔子一间,——?

(3)每行载4棵,可以载6行,——?

小结如何根据数量关系提出问题

二、主动探究

1、小组讨论,能否根据(3)与主题图,把(3)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解决问题”

2、汇报,指出根据乘除法的关系去改编

3、独立列式解答,在小组内说说如何求商,汇报

4、由于乘法算式中的枳就是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除法算式

中的商和除数,所以可以根据“四六二十四”来解决这两题的商

5、做•做P24第2题,指出如果要准确并迅速求商,就要熟记乘法口诀

6、新课小结,教育学牛.嬖爱护花草树木,不要乱砍伐树木,多植树。要维持生态平衡。质

疑问难。

三、巩固深化

1、P26第4题,汇报时要求说出算式表示什么?

2、P26第5题,如何求商。

3、P24做一做第1题,观察上下两题,可以如何求商

4、比一比P26第6题,引导观察“除数相同,被除数不同,商就不同”“从上往下看,被

除数越来越小,商也越来越小,从下往上看,被除数越来越大,商也就越来越大。”

四、总结评价

五、作业

1、口诀卡片

2、教学反思:通过小组之间的竞赛,让学生加深对用乘法口诀求商思路的理解,进一步了

解乘除法的关系。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第八节

教学内容: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计

算除法算式中的商。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准确求商

教学难点:用除法计算初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求商练习

1、对口令

2、P27第9题,用什么方法解决,如何求商

3、比一比P28第11

4、用除法解决问题

(1)P28第12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2)补充练习

20个

?个?个?个

二、乘除法关系

1、P27第7题,根据一句口诀写出除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2、P28第10题

3、P27第8题,说出每个算式表示什么

4、补充图,编出乘除法应用题

三、总结评价

四、作业

1、口算卡片

2、预习P29

教学反思:1、本课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

运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算式中的商。通过同学之间的竞赛活动,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乘

法口诀计算除法算式中的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八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

并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做事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九节

教学内容:用除法解决问题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学会用除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提出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铺垫促学

1、根据一句口诀说出除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2、口算除法算式

二、主动探究

1、出示例3的主题图,告诉了我们什么?(共有15个小朋友,分成了3组,每组有5个

人)

2、分小组学习: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并解决

3、汇报,并板书:15人做游戏

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几人每组有5人,可以平均分成儿组?

强调根据数量关系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4、独立解决“如果又来了3人,每组平均应有儿人?”说出每一步解决什么,如何求商

5、做一做P29,为什么要找“有12个苹果”的条件?根据已知的条件和问题来找出缺少的

条件教行学生.要爱护花草树木,不要乱采乱摘。

6,新课小结,质疑

三、巩固深化

1、独立完成P30第1、2题,强调如何看图,如何找出有用的条件

2、提问题P30第3题

3、填条件:

(1)有20支笔,------------,每人可以分几支?

(2)有16块饼干,------------,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3),买3辆同样的玩具车,每辆要多少钱?

说出依据

四、总结评价

五、作业

预习P31第4题

教学反思:1、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并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做事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十节

教学内容:用乘除法解决问题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铺垫促学

1、口算:34题8小结:要看清运算符号,口诀要熟练。

2、每辆小汽车要4元,买5辆应付多少钱?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出示例4的主题图,知道了什么?(汽车的价钱遮住了),出示“我想买5辆小汽车”,

小明想买什么?再出示“12元可以买3辆小汽车”,售货员有没有直接告诉小明小汽车

的价钱?说了什么?要求“应付多少钱”能一步计算吗?

二、主动探究

1,小组讨论解决步骤,汇报,板书:(1)买一辆小汽车用多少钱?(2)买5辆应付多少

钱?

2、独立解决,个别板演

3、订正时说出每步的依据

4、对比复习题,同样是求“买5辆小汽车应付多少钱”,为什么复习题一步计算,而这题

要两步计算?指出有一个条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就要先把它求出来,指出可以从条件

去想,也可以从问题去想,全体口述过程(分析法)

5、做一做P32第2题,要求5张纸可以做多少朵花,必须先求什么?

6、新课小结,指出用乘除法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揭示课题,质疑

三、巩固深化

1、P31做一做“用这些花可以摆多少个图案”已经有什么信息数据,还缺了什么?从哪里

找?所以第一步先算什么?

2、独立完成P32第1题

四、总结评价

五、作业

1、口算

2、教学反思: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乘法

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学困生对找中间问题有一定的困难,平时要多进行提问

题的练习、找最有关系的两个信息的训练。在教学中要注意借助生动的现实情景发现解

决问题的方法,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并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做事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十一节

教学内容: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乘除法去解决问题,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2、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一步计算与两步计算的对比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P33第6题

2、小红乘公共汽车上学,三天要花6元,5天要花多少钱?

口述分析过程,强调未知要先算

3、揭示课题

二、深化练习

1、一步计算与两步计算的对比

(1)有9只兔子,每只吃2个萝卜,一共需要多少个萝卜?

(2)P32第4题

小组讨论为什么计算方法不同?强调要求问题的两个条件已知,就一步计算,如果有一

个条件未知,就要把它先求出来。

2、做•做

(1)P34第9题

(2)我们班女同学有6人,男同学的人数是女同学的5倍。如果6人一个小组,可

以分成几个小组?

说一说(1)为什么用一步计算?而(2)要用两步解决?

3、独立完成P32第3题,P33第5题,说一说第3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异同?(都要先

算•共有多少个气球,人数不同,每人分得的气球个数就不同,所以要看清条件来列式

解答)

4、检查P34第10题

三、巩固深化

四、作业

预习P37、38

教学反思:本课让学生在小组活动的交流及讨论中,进一步学习用乘除法去解决问题,了解

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精神。

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图形与变换课本P37〜47页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上册已学了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判断

角与直角。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平

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教材都是从现实

生活实例入手,抽象出数学概念,最后,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深入理解概念,体现了知识

形成的完整过程。

单元教学要求:

1、生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3、使学生通过看、说、百、分、画、互问儿互答等活动形式,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学会提出问题并运用一定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评价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直角、锐角、钝角。

2、知平移、旋转现象。

3、画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

单元课时安排:约3教时

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2、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3、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4、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5、时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第一节

教学内容:锐角和钝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2、从现实生活汇总感知角的图形和变换的思想

3、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辨认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将一个角和直角比较大小

教学过程;

一、铺垫促学

1、出示三角板,回忆角的特点和直角的特点

2、用三角板的直角去比较周围的角,发现了什么

3、汇报,如何判断比直角大或小,最后引导分类

二、主动探究

1、介绍名称: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板: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

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板: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2、质疑:如果给一个角,如何判断这个角是锐角或钝角?

3、看例题,并找出P37图中的锐角和钝角

4、用两支铅笔做一个钝角和锐角

5、画锐角和钝角P39第3题:先定顶点和一条边,再画出另一条边,然后用直角判断是否

对。

6、新课小结: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去公园玩不要乱采摘花草:树木.

三、巩固深化

1、P39第1,为什么

2、P39第2题,分类

3、P40第4题,能拼出什么角?

四、总结评价

五、作业

1、预习P41

2、背口诀

教学反思:、1、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并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做事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3、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并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内容:平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现象

2、了解平移需要两个参量:移动的方向、移动的距离。会在方格纸上画简单图形沿水平方

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理解含义

1、出示(缆车移动、升降机移动、开窗)课件,有什么感觉?(平平稳稳地移动)

2、揭示课题

3、再次感受缆车移动:看位置和方向有没有改变?

4、指出平移现象:方向不变、位置变(板书)

5、句出生活中的例子(滑梯、打算盘、开抽屉、拉链)

6、做动作:同位拿文具,设计一个平移动作,汇报

7、再次强调平移的现象

二、在方格纸上平移

1、出示P41向上平移的图,问:先什么地方平移?平移了几格?你是怎样想的?

指出抓住屋子的某一点数

2、再出示向右平移的图,独立想

3、小结:先判断方向,再判断格数。要数平移了几格,抓住物体的某一点来数格子。

4、独立练习P41

5、示范画在方格纸上画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P43第2题的其中•

个图,再独立完成,指出先定点,再连线

三、巩固深化

1、P44第4题,指出小鱼头尾方向相同就可以通过平移重合

四、总结评价

五、作业

1、预习P42

2、做P42,剪P129、131、133、135

教学反思:

结合实例,学生能初步感知平移现象,能了解平移需要两个参量:移动的方向、移动的

距离。会在方格纸上画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教学时应该注意了以

下几个问题: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丰富想像,感知和认识物体的平移,。活动

化教学,通过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建立模型,理解平移的概念.讨论式教学,让生在讨

论、争论、思考中从正、反角度对比地认识平移。加强双基教学,在讨论过程中,加强基础

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2、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并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做事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三节

教学内容:旋转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现象

2、初步渗透变换、组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过程:

一、理解含义

1、做P43第1题,指出先判断方向,再判断格数。要数平移了几格,抓住物体的某一点来

数格子。

2、出示例2的课件,有什么感觉?揭示课题

3、再次观察直升机的转动,围绕着一个轴作圆周运动,观察时钟分针和时针的转动,围绕

着一个点作圆周运动

4、指出旋转现象的特征是围绕这一个点或一个轴作圆周运动

5、举例

二、巩固深化

1、做P42,看变成了什么颜色,这是运用了什么知识?

2、P45第6题,在拼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注意图案的组合)

3、P45第8题,在感受旋转的同时,初步体会组合的思想

4、P45第7题,在感受平移的同时,初步体会组合的思想

三、总结评价

四、作业:整理第三单元

教学反思:

1、教师让学生感受生活的旋转,让生体会数学就在自己身边,通过展示旋转的物体,

通过观察它们旋转的方向,感知物体旋转的方向有两种.以此初步渗透变换、组合的数学思

、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并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做事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