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全国版一轮复习课件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_第1页
高考历史全国版一轮复习课件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_第2页
高考历史全国版一轮复习课件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_第3页
高考历史全国版一轮复习课件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_第4页
高考历史全国版一轮复习课件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商鞅变法(一)变法背景1.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1)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2)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形成且力量壮大,要求掌握政权,发展封建经济,纷纷进行改革变法。(3)军事上:春秋争霸,战国兼并,诸侯割据混战,使富国强兵成为各国改革的内在动力。(4)文化上:文化繁荣,百家争鸣,其中法家学说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改革变法的思想武器。2.具体原因:(1)各国纷纷变法,以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2)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3)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4)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二)变法内容(三)评价1.积极作用(1)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2)经济上: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3)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2.历史局限(1)轻视教化,刑法严苛,鼓吹轻罪重罚。(2)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3)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四)变法成功的原因1.改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本原因)2.改革符合秦国的实际情况。3.法律一经制定就坚决实施。4.秦孝公的鼎力支持。(重要因素)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1)社会动荡:北魏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2)有利条件: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社会环境较为安定,民族融合加强。(3)个人作用:冯太皇太后和孝文帝深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

2.概况3.作用(1)促进北魏经济的复苏和繁荣(2)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民族矛盾。(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走向统一创造了条件。4.全面认识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1)这一政策的具体措施表现为均田制、移风易俗和实行汉制等内容。对鲜卑族来说,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就中华民族而言,更加丰富、发展了汉族文化。(2)从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来看,是为了加强鲜卑族的统治;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来看,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多民族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3)该政策体现了落后民族必然被先进民族文化所征服的历史规律,从这个角度讲,孝文帝的汉化政策自觉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值得肯定。(4)从本质上说,汉化政策既是落后文化学习先进文化的过程,又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三、王安石变法1.背景(1)社会危机①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尖锐;辽和西夏威胁着北宋的安全,民族矛盾尖锐。②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宋初集权导致“冗官、冗兵、冗费”现象,造成并加剧了积贫积弱的局面。③封建统治出现危机: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

出。(2)有利条件①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②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2.概况3.改革评价(1)根本目的: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增强对外防御、对内弹压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统治。改革实质上是地主阶级推动的封建生产关系内部的部分调整。(2)显著成效: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①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势力。②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使财政收入增加,改善“积贫”的局面。③使军队战斗力增强,改善了“积弱”的局面。(3)不足:①指导思想上偏重于谋求开辟财源,违背客观经济规律。②新法实行过于急进。四、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改革背景(1)内忧:①政治: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导致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②经济:落后的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国家。③思想:出现了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十二月党人反对沙皇封建专制,主张废除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2)外患:克里米亚战争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2.改革酝酿(1)目的:化解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2)酝酿:①亚历山大二世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坚持推行改革。②报纸公开讨论,舆论力量化解阻力。③成立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并拟订改革法令。3.改革内容(1)政治上: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2)经济上:农民可赎买一块份地,并承担各种临时义

务,份地的多少和义务由地主决定。(3)组织上: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付清赎金后,经村社同意可脱离村社。4.性质封建地主阶级主持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5.评价(1)进步性:①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②农民获得一块份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③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2)局限性:具有不彻底性、掠夺性和欺骗性。①不彻底性:农民仍受由地主控制的村社管理。②掠夺性:高额赎金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掠夺。③欺骗性:改革后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6.特点(1)从政治方面看,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并享有公民权

利,说明其具有资本主义民主的性质。(2)从经济方面看,土地仍归地主所有,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具有不彻底性。同时,高额的赎金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掠夺。(3)从整个内容来看,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沙皇统治,实现富国强兵。7.改革影响(1)经济近代化: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政治近代化:使俄国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3)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4)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

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5)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即时点拨】

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认识1861年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

展,但不能说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沙皇迫于统治危机被迫进行的,虽然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但沙皇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沙皇专制统治。五、明治维新1.历史背景(1)政治:各阶层对幕府统治的不满情绪高涨,天皇也想利用倒幕力量恢复统治地位,幕府面临统治危机。(2)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3)外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入侵,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民族危机加剧。(4)前提:倒幕派推翻幕府体制,建立并巩固了明治政府的统治。2.主要内容(1)政治:①废藩置县,把全国划为3府72县,把地方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②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了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特权。③通过公债补偿的形式逐步收回华族与士族的俸禄与禄米,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体制建立起来。(2)经济:①改革币制: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②土地改革: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立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③地税改革: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新土地税以货币支付。④“殖产兴业”:建立近代企业,政府引进西方先进的技

术、设备和人才,把私人资本引向发展近代工业的道路。(3)文化:倡导“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生活习俗推进西化。(4)军事:建立近代军事体制并辅以武士道教育。(5)法制: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3.实质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改革运动,是日本近代社会发展的转折点。4.历史影响(1)积极作用①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加速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富国强兵。②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的国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③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④其成功经验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2)局限性①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形成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日本近代天皇制。②日本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给亚洲邻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六、戊戌变法1.历史背景(1)社会根源:①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大规模对中国资本输出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②清政府的腐败,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2)经济基础: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4)思想渊源:19世纪70年代早期改良思潮出现,康有

为、梁启超将其发展为维新思想。(5)政治基础:维新变法得到了光绪帝和一部分官僚的支持。(6)组织基础:强学会、保国会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团体的纷纷建立。(7)推动因素: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中国面临被瓜分危险。2.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1)康有为:①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寻找理论依据,提出人类社会进化过程的三阶段理论,即“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和“太平世(大同)”。②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系统阐发变法理论。(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主张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

度。(3)谭嗣同:发表《仁学》,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4)严复:借进化论阐明变法主张,认为只有变法,才能“自强保种”。3.变法过程(1)开始: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共同领导“公车上书”,维新运动转入政治实践,揭开了维新变法改革的序幕。(2)准备:①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重申了国家面临的严重危机,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引起光绪帝的强烈共鸣。②保国会的成立:1898年春,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了保国会,在其影响下,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相继成立,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3)高潮——百日维新①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②内容、作用:4.结果:失败(1)标志: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2)失败原因:①封建顽固势力对新政的破坏和镇压,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②变法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较为薄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③改革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涉及农民问题,也就不可能广泛发动群众。④国际环境方面,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改革面临着不利的国际环境。5.历史影响(1)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2)政治: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3)思想: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4)经济: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5)文化: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推动了近代文化(传媒)和教育事业(新式学堂)的发展。(6)习俗:摒弃陈规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新

风。一、正确理解商鞅变法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商鞅变法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突出表现在其变法的内容上。1.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商鞅新法把官爵和军功结合起来,增强了士兵作战的勇气,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新法还同时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2.废除井田,奖励耕织。商鞅在全国范围内废除井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制度。新法废止“田里不鬻”的原则,准许民间买卖土地,承认土地私有权。3.推广县制,强化中央集权。新法规定,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县制。而国君直接任免官员,则使从地方到中央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力集中于国君一人,强化了中央集

权,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两个阶段的重点1.第一阶段:改革重点是创建新制(1)目的是用新制取代不适应统治需要的旧制度。(2)主要内容有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3)影响: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政权,为后期改革奠定了基础。2.第二阶段:改革重点是移风易俗(1)目的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

式,促进鲜卑贵族接受汉族文化。(2)主要内容有迁都洛阳和包括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及改籍贯在内的移风易俗。(3)影响①迁都洛阳使北魏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统治,而移风易俗则加快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②孝文帝改革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三、孝文帝改革的特点、成功的原因及启示1.特点: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

面、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2.成功原因:(1)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2)他严格执法、惩治贪污,即使是亲戚也不讲情面,致使官吏们人人小心谨慎,改革得以较为顺利地进行。从整顿吏治入手,使改革有一个良好的前提环境。(3)内容全面,措施得力。不仅进行政治、经济改革,而且还重视文化习俗的改革。3.启示:(1)先进必然战胜落后。(2)改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民意。(3)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具有曲折性。四、王安石变法的“富国”和“富民”政策1.王安石变法是为了解决政府财政危机,缓和社会矛

盾,是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出发点的。2.“富国”和“富民”是不相同的:“富国”政策主要是解决政府的财政收入问题;“富民”政策主要是要使天下百姓丰衣足食。五、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1.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引起他们的阻挠和破坏。宋神宗死后,司马光做宰相,废除了新法。这是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2.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变法的开始阶段,宋神宗支持王安石,使改革能顺利进行;后来宋神宗的态度动摇,王安石被迫辞职,变法法令陆续废止。3.变法指导思想的缺陷和新法推行的不当。在变法的指导思想上,王安石偏重于谋求开辟财源,获取尽可能多的国家财政税收,一些措施甚至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而且新法的实行也显得过于急进。六、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异同1.相同点(1)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2)变法都得到了王权的支持。(3)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4)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5)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2.不同点(1)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2)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3)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七、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评价1.进步性: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改革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1)性质: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①经济上: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②政治上:沙皇专制政权逐步变成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因此,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地位: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改革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质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此后,俄国的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3)作用: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2.局限性:资产阶级改革任务并没有完成。(1)“解放”法令是妥协的产物。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了一些“让步”。(2)从农奴获得“解放”的实际情况看,改革具有残暴的掠夺性和欺骗性。(3)不彻底性。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这使俄国历史日后具有军事封建主义的特点,所以彻底肃清封建残余仍是俄国民主革命的重要任务。八、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九、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异同1.异(1)直接原因不同。俄国:对外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农奴制的危机。日本:民族危机加剧了社会矛盾,导致幕府统治被推翻。(2)内容不同。俄国主要是废除农奴制度;日本主要围绕富国强兵、文明开化来进行。(3)领导力量不同:俄国是以沙皇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

级;日本是以倒幕派为核心的改革派。(4)目的不同:俄国旨在缓和社会矛盾;日本是为了摆脱民族危机,建立欧美式资产阶级国家。2.同(1)时代相同:都处在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本国落后的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

展。(2)性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3)结果相同: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十、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相同点及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1.相同点(1)从背景看:两国都是闭关锁国的落后封建国家;商品经济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社会矛盾十分尖锐,都出现了大规模的反封建斗争;都面临着极其严重的民族危机。(2)从方式和性质看:都通过最高统治者颁布诏书加以实施,都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3)从内容看:都注重学习西方,发展教育,振兴工业。(4)从作用看: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结果不同的原因(1)国际环境不同。明治维新时,资本主义仍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并且当时西方各大国对日没有一致的政策,给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而戊戌变法时,资本主义已处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迫切需要扩大海外市场和殖民地,再加上当时西方列强已形成宰割中国的同盟,所以招致列强的干涉。(2)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日本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逐渐成为一种政治力量。而戊戌变法前,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仅得到初步发展,力量薄弱。(3)群众基础和改革的推动力量不同。明治维新前,以中小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为主体的改革派势力强大。戊戌变法前,民族资产阶级尚未形成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宣传变法的仅仅是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仅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在脱离群众的情况下进行变革,必定失败。(4)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弱不同。在幕藩体制下,大名、将军由封建社会的支柱转变为反幕府的力量。而中国的封建制存在时间长,力量强大,慈禧太后牢牢控制内政外交,所以,戊戌变法时面临的是一个强大的对手。(5)改革的进程不同。明治维新时在倒幕派推翻德川幕府,建立新的政权后发布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新政策能得到贯彻执行。而戊戌变法者不仅手中无实权、无兵权、无财权,而且在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前提下进行,要想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6)改革的措施不同。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既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实行民主宪政的精神,又充分考虑到了日本的具体国情。中国戊戌变法虽然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维新派的妥协退让,缺少民主宪政精神。且一些措施操之过急、全面出击,便利了顽固派的反扑。【考情精析】1.考查的主题不拘泥于国家《考试大纲》的“考试范围”和教科书内容,其选取的标准主要源自《课程标准》——不是具体的模块学习内容要点,而是整个模块的学习指向——“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只要能承载这一目标的素材均可进入命题人的视野之中。2.突出对“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的考查。由于试题材料选取的依据不是所学的具体知识和特定知识,而是随机选取的、学生普遍感觉陌生的、教材之外的不确定知识,因此题目重点考查的并非对特定陈述性知识的简单再认、再现能力,而是在具体学习过程中积累总结提升而来的程序性知识——分析同类问题的方法、能力及规律性认识,也就是对历史学科本身所固有的学习规律和学科素养的运用能力。3.从材料呈现方式看,以文字材料为主,较少采用一手材料尤其是整段的文言史料,材料通常以缩写、改写、摘编的方式呈现,层次大多为“补充介绍背景—列举改革措施内容—交代结果影响”的三段式结构,不在阅读上设置人为障碍,重点考查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和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4.频繁使用“概括”“指出”“说明”与“简析”(“分析”)等设问提示语,求答语则多集中于“背景”“原因”“内容”“作用”“意义”和“影响”上,总体聚焦在概括(指出)改革的背景(原因)、特点或内容,以及简析改革的作用(意义、影响)上,以深刻认识改革内容与时代背景、历史影响之间的互动关系。【考向探究】考向一考查某一改革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影响【典例1】

(2020·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熙宁二年(1069年),宋廷开始精简军队,压缩编制,到元丰八年(1085年)禁、厢军总数减为80万左右,比原先减少30多万。熙宁七年,开始实行“将兵法”,把当地各部分禁军以及有战斗力的厢兵、蕃兵、乡兵等,混合编组为“将”,下设“指挥”。每“将”自2000多人至1万多人不等,通常为5000人左右,设正、副将为长官,选择有作战经验和才能的人担任。诸将长官统领并训练本将士兵,以达到将知兵、兵知将的目的。将兵多数戍守本路,在本路辖区内更戍,但也有一部分将兵到指定的别路更戍。——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实行将兵法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将兵法改革。【解析】

第(1)题,由材料“宋廷开始精简军队,压缩编制,到元丰八年禁、厢军总数减为80万左右,比原先减少30多万”得出冗兵众多,老弱兵士多;由材料“诸将长官统领并训练本将士兵,以达到将知兵,兵知将的目的”得出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由材料“熙宁二年1069年”结合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得出战斗力低下,积贫积弱。第(2)题,由材料“把当地各部分禁军以及有战斗力的厢兵、蕃兵、乡兵等,混合编组为将,下设指挥,每将自2000多人至1万多人不等”得出改变了宋军的编制,提高了军队战斗力;由材料“精简军队,压缩编制”“禁、厢军总数减为80万左右,比原先减少30多万”得出减少军费开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压力;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得出未从根本上解决北宋的社会危机。【答案】

(1)冗兵众多,老弱兵士多;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战斗力下降,积贫积弱。(2)改变了宋军的编制,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减少军费开

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压力;未从根本上解决北宋的社会危机。考向二运用改革的有关理论考查陌生的改革事件【典例2】

(2019·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汉承秦制,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周礼》,设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的“封邑”,爵位由子孙承袭。“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由此,面向文武官员的“五等爵”制确

立。通过五等爵分封,司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摘编自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二十等爵”制和曹魏末年“五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二十等爵”和曹魏末年“五等爵”的授予对象,并简析两种爵位制的各自作用。【答案】

(1)“二十等爵”制反映了法家思想;“五等爵”制反映了儒家思想。(2)对象:“二十等爵”主要授予军人;“五等爵”主要授予官员。作用:“二十等爵”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激发了军队斗志,促成秦统一;“五等爵”制壮大了司马氏力量,为晋朝建立奠定基础。考向三以“史鉴功能”为抓手,隐性考查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典例3】

(2020·海南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表1979—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进程(摘要)——摘编自昝馨《历史的往复:1978—1992年的中国公立医院改革》(1)根据材料,概括1979—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举措和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9—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背景。【规律总结】一、改革的含义和分类1.含义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做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2.分类(1)从程度上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2)从内容上看,分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3)从性质上看,可分为奴隶制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①奴隶制改革: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②封建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穆罕默德·阿里改革。③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欧洲的宗教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④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二、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3.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三大矛盾导致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4.改革力量:阶级条件——组织条件。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6.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三、归纳“改革结局”的一般方法1.如何评定“改革的结果”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注意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2.如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1)看是否适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2)看当时力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3)看改革的政治措施是否行之有效。(4)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5)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四、评价改革的原则及对改革规律性的认识1.原则(1)历史唯物主义的标准:放在其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不要以现代人的标准去衡量。应该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2)辩证唯物主义的标准:要辩证、全面地去评价。(3)社会发展的标准: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否促进了社会进步。2.认识(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3)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4)分析改革成败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5)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适合国情的改革之路。1.(2020·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清末新政时期部分商务法规、章程内容——摘编自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等(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新政在振兴商务方面采取的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的法规、章程对传统商业的突破性意义。【解析】

第(1)题,材料信息“设立商务总会”“设商务分会”,可见广泛组织商会;公司律规定“商办公司与官办公司、官商合办公司‘享一体保护之利益’”,可见制定商

律,保护商人开办公司的各项权益;结合“奖给商勋章

程”“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爵赏章程”的内容,可见对商人授予商勋和爵位。第(2)题,根据措施对商人授予商勋和爵位及所学知识,结合中国古代经济政策得出否定了抑商政策,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根据措施对商人授予商勋和爵位及所学知识,结合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得出动摇了传统义利观;根据材料“规定公司的创办程序、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商办公司与官办公司、官商合办公司‘享一体保护之利益’”及结合所学知识,结合中国古代商业组织形式商帮的发展得出突破了旧式商业组织。【答案】

(1)广泛组织商会;制定商律,保护商人开办公司的各项权益;对商人授予商勋和爵位。(2)否定了抑商政策,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动摇了传统义利观;突破了旧式商业组织的束缚。2.(2020·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农奴制改革前,俄国出口商品主要包括粮食、亚麻、兽皮、皮货、木材等,粮食占出口额的35%以上;进口商品主要为工业品,即工厂所需的机器和设备、颜料、皮棉、煤。从1822年起,俄国对进口商品实行高关税,对外国商品的输入进行限制,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出口结构中,农产品仍然占最大份额,粮食占出口额一半以上,主要出口美国,由于工业急需金属、机器和设备,俄国降低了保护关税税率,使进口机器的支出由1861—1865年的730万卢布增加到1876—1880年的4680万卢布。到90年代,与改革前相比,俄国对外贸易额增加2倍以上。——摘编自(苏)B.T.琼图洛夫等编《苏联经济史》(1)根据材料,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对外贸易的变

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对外贸易发生变化的原因。【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农产品仍然占最大份额,粮食占出口额一半以上”“使进口机器的支出由1861—1865年的730万卢布增加到1876—1880年的4680万卢布”可归纳出以粮食为主的出口数量和以机器设备为主的进口数量明显增加;由材料“由于工业急需金属、机器和设备,俄国降低了保护关税税率”可归纳出进口关税税率降低。第(2)题,据材料“与改革前相比,俄国对外贸易额增加2倍以上”得出改革促进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材料“农产品仍然占最大份额,粮食占出口额一半以上,主要出口美国”可知农业商品化发展,国际粮食需求扩大;从材料“由于工业急需金属,机器和设备,俄国降低了保护关税税率,使进口机器的支出由1861—1865年的730万卢布增加到1876—1880年的4680万卢布”可知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设备、资金和市

场,工业化进程加快。【答案】

(1)变化:以粮食为主的出口数量和以机嚣设备为主的进口数量明显增加;进口关税税率降低。(2)原因:改革促进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商品化发展,国际粮食需求扩大;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设备、资金和市场,工业化进程加快。3.(2021·广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710年,唐睿宗李旦登基,改年号为“景云”。其时,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以前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征的办法,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景云二年,唐朝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自此始有节度之号”。同年,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代表朝廷纠举、处理所在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纪行为,“风俗一变”。712年,唐玄宗正式即位,随后十余年间,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