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小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海滨小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海滨小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海滨小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海滨小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滨小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海滨小城》教案

【教学内容】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

【教材分析】

《海滨小城》是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文章。本单元以“祖国河山"为主题编排课文,旨在让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美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海滨小城》主要描写了海滨小城的景色,用词丰富,句式多样,语言清新,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找出课文描写的主要景象,想象画面,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与整洁,品味、积累写得好的语句。

2.找出第4~6自然段的关键句,借助关键句理解段落的意思,体会并初步尝试运用这一写法。

3.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唤起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田字格里板书“滨"),看老师写一个字,三点水旁,你一定猜到这个字和水有关系,右边是宾客的“宾”,认识这个字吗?“哈尔滨"这个名字是从满族语转化而来的。其实,“滨”这个字的主要意思是水边,靠近水的地方,那么,河边就叫做——河滨,江边就叫做——江滨,海边就叫做——海滨(板书:海)。

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很多城市都想在“最美城市"评选中一展风采,有一座海滨小城也不甘示弱(补充板书:小城)。著名散文家林遐为自己家乡这座海滨小城写了一篇文章,想请我们帮忙,根据这篇文章策划拍摄“最美海滨小城”的风光宣传片,你们愿意帮忙吗?

同学们真是乐于助人,那么咱们家乡参加最美城市评选的工作可怎么办啊?那就让我们先去助人为乐,并从中学习一些经验,再为我们自己的家乡参选贡献自己的力量,好嘛?

二、初读课文,了解特点

任务一:研读文案

先让我们通过阅读文本看看海滨小城什么样。请同学们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海滨小城有什么特点?

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说说海滨小城的特点吗?(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作者在结尾用一句话点明了海滨小城的特点,就帮助我们理解了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多么清楚。

任务二:确定场景

策划第一步,选择取景地。我们要展示海滨小城的美丽可以选取哪些地方进行拍摄呢?请你再读读课文,看看作者写了哪些地方的景物,可以用笔圈一圈。(板贴:海上、海边、庭院、公园、街道)

三、精读课文,展示特点

任务三:再读文案

海滨小城,大海带给这座小城独特的美是最大的特色,倒是很多城市里面都大同小异,所以,怎么展示这座小城里的美就是个难题,我们得仔细看看作者是怎么写小城的。请你默读4-6自然段,想想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有些句子很重要,能帮助你理解这一段话的意思,如果你发现了这样的关键句请用横线把它画下来。

屏幕出示三个段落,根据学生汇报标画关键句。

作者唯恐我们不能捕捉到小城的特点,在每段开头都写了一个关键句,帮助我们理解整段话的意思。我们把这三个关键的句子读一读。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小城的公园更美。

小城的街道也美。

既然这关键句能帮助我们理解整段话的意思,是这一段的中心,那只保留这三句话做宣传文案行不行?为什么呢?

小结:中心句可以很清楚地帮我们理解整段话的意思,但仍需要从不同方面的详细描写,这样可以使中心意思更具体,也为我们接下来的策划提供了依据。

任务四:策划指导

接下来就请各位策划、各位导演、演员就位,以小组为单位,商量着在4-6自然段中选择一段,结合这一段文案进行纪录片拍摄的策划,通过细致研读文本,讨论讨论,比如拍摄什么景物,选谁做作为配音演员,并对配音演员进行朗读指导等等,看看哪组的策划最有创意,哪组的配音效果最好。

汇报提纲:我们组为第段文案做策划,目的是体现这个场景___的特点。我们打算拍摄___,因为___。

任务五:展示排演

请各组进行汇报:你们组为哪段文字做策划,最想体现这个场景的什么特点,打算拍摄哪些景物,为什么。

场景一:庭院

①小组汇报。(板书:种类多、叶香浓、花如云)

②这满街满院的树叶的香气可怎么展示出来呢?通过表演表现出沁人心脾、芳香扑鼻的感觉。

③想象一下花开得“热闹"是怎样一番景象,你想到了形容花开得旺、开得热闹的哪个词?(花团锦簇、竞相开放、争奇斗艳、花枝招展……)

④这段主要围绕着庭院里的树很多来写,看看你们的配音能不能让我们感受到树真的很多。(通过本组导演现场指导和其他组同学指导、老师指导读好“满街满院”“都是"“一片片”等词语体现庭院树多的特点。)

⑤师生合作读,梳理结构脉络。

庭院这一段是围绕这句话写的——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作者从三个方面来写庭院里树多,我们策划通过三组镜头进行展示。

首先,展示树的种类多——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树真多)

然后,展示浓郁的香味,初夏,你会闻到——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树真多)

最后,展示花开得多么繁茂,远远望去——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树真多)

⑥海滨小城的庭院美吗?在帮助海滨小城发现美、展示美的同时,你有没有想到我们自己的家乡?类似的景色我们家乡哈尔滨也有啊。你有没有联想到我们哈尔滨的市花——丁香,无论是数量,还是香气,还是颜色,我们的丁香花毫不逊色,让我们学着课文,围绕着“哈尔滨是丁香之城"夸夸我们家乡哈尔滨。

指名回答:哈尔滨是丁香之城。____________。

⑦我们集思广益,以“哈尔滨是丁香之城。”为中心句,从数量、颜色、香气等多个方面展示了丁香的美,我们哈尔滨真是名副其实的丁香之城。

场景二:公园

①小组汇报。(板书:榕树人们)

②各位策划、各位导演,你们见过榕树吗?那怎么拍摄啊,根据作者的描写想象一下大榕树是什么样的(郁郁葱葱像大伞一样,枝叶繁茂,绿绿的、绒绒的、密密的。)

③辨图识别。文字可以帮助我们建构画面,根据文字我们在脑海中已经想象出了榕树的样子,看看这些图,是不是你想象中的榕树?

④配音展示,指导朗读。

任务六:补充文案

①补写小场景,感受惬意生活。

“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那在拍摄这一场景的时候,石凳上坐着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呢?请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这个中心句合作着把这个场景补充得更具体。

②小组汇报,合作读展示完整画面。

③小结:多么和谐、安逸的画面,这样的公园多美。

场景三:街道

①小组汇报。(板书:路面、干净)

②动听的声音也是一种美,请你试着读出这美妙的声音。

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

③生活在海边的作者觉得踩在细沙上咯吱咯吱的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生活在冰城哈尔滨的我们,这“咯吱咯吱”的声音你不觉得很熟悉吗?你觉得好像踩在——

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一样。

小结:经历不同,感受不同,感受不同,表达就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