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上期期中五年级教情学情诊断语文语言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写词语。(1)山洪bàofā(),冲垮了那座hónɡwěi()的jiànzhù()物。(2)那位歌手yǔnnuò()的事情没有做,还jùjué()道歉,结果人设bēnɡtā(),现在hòuhuǐ()也晚了。【答案】①.暴发②.宏伟③.建筑④.允诺⑤.拒绝⑥.崩塌⑦.后悔【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读拼音写词语。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书写时要注意“暴”“塌”“悔”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选择题。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1)您要是强(qiánɡqiǎnɡ)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2)执拗的他非用这些烂花生榨(zhàzhā)油不可。(3)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wànmàn)蒙盖在鸟笼上。(4)秦王叫人拿出地图,把答应划(huáhuà)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蔺相如看。【答案】(1)qiǎng(2)zhà(3)màn(4)huà【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1)“强”是多音字。qiáng释义1.弓有力。2.健壮;使健壮。3.强大;使强大。4.使用强力。5.强者。6.坚定;刚毅。7.横暴。8.程度高。9.好;优越。10.有余。qiǎng释义1.硬要;迫使;勉强。组词强逼勉强牵强附会强颜欢笑更多jiàng释义1.态度强(qiáng)硬;执拗。故“强逼”中“强”的读音为“qiǎng”,意思是:勉强逼迫。(2)榨油[zhàyóu]:压榨植物籽而取得油。

(3)“蔓”是多音字。màn释义1.具有攀缘茎或缠绕茎的植物的枝茎。2.滋长;扩展。wàn释义1.细长不能直立的茎。mán释义1.[蔓菁(jing)]即芜菁。草本植物。块根可做蔬菜。故“垂蔓”中“蔓”的读音为“màn”,意思是:垂挂的枝蔓。(4)“划”为多音字。huá释义1.拨水前进。2.小船。3.合算。4.用尖利的刀在物体表面刻。5.擦;抹掉。huà释义1.把整体分开。2.谋划;拟定做事的办法和步骤等。3.(把账目或钱物)分出来拨给。4.同“{画}”。现通常写作“画”。huai释义1.见“㓦划”,处置;安排。故“划归”中“划”的读音为“huà”,意思是:1.归…管理。2.使从属于…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路不拾遗哀鸿遍野流离失所生灵涂炭B.国泰民安正通人和孤掌难鸣直言不诲C.饮水思原富丽堂皇声明远扬玲珑剔透D.功无不克完璧归赵呕心沥血别出心栽【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经常也是易错字。B.有误。正通人和——政通人和: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直言不诲——直言不讳: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没有丝毫顾忌。C.有误。饮水思原——饮水思源:喝水的时候想起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不忘本。声明远扬——声名远扬:名气很大,传播到很远的地方。D.有误。功无不克——攻无不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别出心栽——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故选:A。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戴其苍,地履其黄。(踩、踏)B.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所以)C.但悲不见九州同(相同)D.九州生气恃风雷(依靠)【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好积累,对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分类做好整理。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A项,“天戴其苍,地履其黄”意思是“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履:踏着。B项,这句话意思是“因此当今时代国家存亡的大任,不再是其他人的,全部都寄予在我们的少年身上。”故:因此、所以。C项,“但悲不见九州同”意思是: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同:统一。D项,九州生气恃风雷:只有风雪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恃:依靠。5.与“这里落了两个字,应该填上”中的“落”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落不是 B.落叶 C.丢三落四 D.落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多音字。“落”读作“luò”时,有掉、降之意;读“là”时,意为遗漏。读“lào”时,意为得到;坠落、降落之意。故“这里落了两个字”的“落”读音是là。A.“落不是”中“落”应读“lào”。B.“落叶”中的“落”应读“luò”。C.“丢三落四”中“落”应读“là”。D.“落枕”中的“落”应读“lào”。故选:C。6.按要求改写句子。(1)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这种好事难道我们不应该去做?(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2)修改下面的病句。①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和嘹亮的歌去秋游。____________________②李玟学习非常勤奋,被光荣地评为“十佳学习标兵”的称号。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这种好事我们应该去做。②.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嘹亮的歌去秋游。③.李玟学习非常勤奋,被光荣地授予“十佳学习标兵”的称号。【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对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掌握

由题可知,是反问句改陈述句: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分为四步:①将反问句中的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④将句子梳理通顺。原句: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这种好事难道我们不应该去做?为反问句。将句中的反问语气词“难道”去掉;把问号改为句号。最后改为陈述句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这种好事我们应该去做。(2)本题考查修改病句。①原句: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和嘹亮的歌去秋游。“队伍”可以是排的整齐的;“嘹亮的歌”不能是排的整齐的。二者搭配不当。在“嘹亮的歌”前面加上动词“唱着”,“和”去掉改为“逗号”。

最后改为“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嘹亮的歌去秋游。”②原句:李玟学习非常勤奋,被光荣地评为“十佳学习标兵”的称号。“评为”指机构或组织评比后授予,认可的一些头衔。带有一个组织性(集体的评价后的荣誉)的评比结果。“授予”指郑重地给予。在原句中“授予”更为合适,故将“评为”改为“授予”。

最后改为:李玟学习非常勤奋,被光荣地授予“十佳学习标兵”的称号。7.根据“实在”的不同意思造句。(1)诚实,不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的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他做事很实在,让人感到很放心。②.这道题我实在不懂。【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造句。结合“实在”这一词语的不同含义分别造句。(1)含义为“诚实,不假”,根据此含义可以造的句子有:①他是个实在人,总是说到做到。②爸爸为人很实在,说话办事一是一二是二。③我们要做一个实在的人。(2)含义为“的确”,根据此含义可以造的句子有:①这件事我实在无能为力。②这场比赛中国队实在赢得太漂亮了。③身为教师,在学生面前说粗话,实在有失体面。8.把“津津有味”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虽然这种食物大家都不太喜欢,但是王明却吃得非常香甜。只见他大口大口地嚼着嘴里还不时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情景写话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就是要描写吃东西吃得很有味道。如:小军非常喜欢吃妈妈做的红烧肉,只见他坐在餐桌前两眼放光,迫不及待往嘴里塞了一大块,大口大口地嚼着,还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9.积累填空。(1)“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面对时光的流逝,陶渊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飞也谆谆教诲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_________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__________。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__________。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这幅画可以命名为___________图。(3)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后,为我们身在__________的国家而自豪,同时也同情那些处在战乱中__________的乌克兰人民,世界需要和平。(4)讲述民间故事,为了让故事更有新鲜感,可以来点儿小创作: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一条)【答案】①.盛年不重来②.一日难再晨③.莫等闲④.白了少年头⑤.空悲切⑥.孤独⑦.很悠然⑧.嗜好⑨.白鹭远望⑩.政通人和⑪.流离失所⑫.把自己设想成故事中人物【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诗词名句以及课文的填空。(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翻译: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意思是:不要虚度年华,花白了少年黑发,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出自《满江红·怒发冲冠》(2)“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出自《白鹭》短文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描写了白鹭的外形和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3)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后,为我们身在繁荣昌盛的国家而自豪,同时也同情那些处在战乱中无家可归的乌克兰人民,世界需要和平。(4)讲述民间故事,为了让故事更有新鲜感,可以来点儿小创作:加上头饰,让故事中的人物更加生动。10.语言表达。请谈谈你对下面这种现象的看法:现在有很多同学追求名牌,穿的、用的,非名牌不可,你认为这种做法对不对?你是怎么看待追求名牌的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个做法不正确。

名牌有名牌的价值,有一定的质量保证,有条件用名牌当然无可厚非。但如果一味的讲名牌,为了面子,那就不可取了。因为那不是中自身的价值,而是讲体面。一个真正有用的人是不会靠名牌来吸引眼球的。【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据题目,首先据此现象表明自己看法:对于此种现象的做法一般来说是不正确的。最后,阐明一下自己的理由。这种一昧的追求名牌用的、穿的,的做法是不对的。因为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还是孩子,平时都是花的父母的钱,父母工作都很辛苦,所以我们不应该盲目的追求名牌衣服,而应该追求舒适简单的生活方式,注重自身的价值。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每天注意自己的整洁卫生,也会让我们看起来很美的。总之,这种一昧追求名牌的用的,穿的的做法是不对的。阅读理解与感悟。课内阅读。将相和(节选)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的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康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11.选文中划“”的有两个问句,第一个是_______句,第二个是________句。请将第二个问句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______________。12.文中划“”的句子,可以概括为一个成语__________。13.“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中蔺相如“往回赶”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读了这个语段,你认为廉颇是个什么样的人?蔺相如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①.疑问句②.反问句③.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12.负荆请罪13.如果他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蔺相如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赵国。14.廉颇是一个勇敢认错、知错就改的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是一个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人。【解析】【分析】【11题详解】考查句式判断。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是疑问句。“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是反问句。反问句改陈述句。首先要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否定词改为肯定词;然后可以将“怎么”、“难道”这种的反问语气词去掉;再将反问句最后的“呢”、“吗”等语气助词去掉;最后将问号改为句号。将“还会”改为“不会”,将“吗?”去掉。添加句号。【12题详解】考查词语概括。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负荆请罪,意思是背着剂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用于赔礼道歉的场合。【13题详解】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根据原文: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康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可知蔺相如是为避免两人发生矛盾冲突,影响国家安危。【14题详解】考查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分析需要从人物的言行举止以及人物所做的具体事件入手去概括。廉颇负荆请罪,可知他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避免与廉颇发生矛盾,可知他是一个胸怀宽广、顾全大局的人。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这是听来的一个西藏(cánɡ、zànɡ)故事。虽然已有好多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到一个肩披长发,浓密大胡子、脚蹬长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捕获猎物卖来的钱,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的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猎枪是因为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喝一杯酥油茶,突然瞅见几步之遥的对面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大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食。沉睡一夜的他立即来了一股劲,转身回帐篷拿来了猎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大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请求、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chōnɡ、chònɡ)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长泪从它的眼中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地松了一下。但他毕竟是个老猎手了,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上。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那天,老猎手没有像往日那样立即把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呈现、浮现)出给他跪拜的藏羚羊。他感到有蹊跷,他不明白藏羚羊为什么要给他下跪?这是他几十年来狩猎生涯中惟一见到的一次情景。夜里,他久久难于入眠,双手颤抖……次日,老猎手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藏羚羊进行了开膛扒皮。藏羚羊的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了,老猎手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这时候老人全明白了—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当天,老人没有出猎,他在山坡上挖了一个大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的孩子一起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猎枪……从此,老猎人消失在藏北草原上,没人知道他的下落。15.请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_____”上。16.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和音节,打上“√”。17.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接济()善良()清楚()消逝()18.仔细读3—6小节,理出事情的发展顺序,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发现藏羚羊→()藏羚羊→()藏羚羊→()藏羚羊19.为什么说“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_____20.“这时候老人全明白了……”老猎手明白了什么呢?_____21.文中哪句话给你印象最深?先用“﹏﹏”在文中画出来,再写出理由。_____22.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濒危动物,多年来有些人为了自己私利,肆意滥杀藏羚羊。请你结合读了这篇文章之后的感受,用几句话来奉劝这些人,要善待动物。_____【答案】15.神圣的跪拜16.zànɡ乞求chònɡ浮现17.①.救济②.慈善③.清晰④.消失18.①.猎杀②.解剖③.掩埋19.因为老人以前经常猎杀和捕获动物,但他却用捕获猎物的钱救济朝圣者。20.老人明白了,天下所有慈母的背叛,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这位羚羊母亲的跪拜,震撼了老人的心灵。21.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这句话让我十分感动,母羚羊为了孩子向猎人跪拜,而它死后仍然是跪拜的姿势,这种伟大的母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22.由于你们肆意滥杀动物,许多生物都已逐渐灭绝,地球和生物链都已遭到严重破坏,难道你们看到我们的地球妈妈变成这样,你们不心疼吗?如果再这样下去伤害的不只是大自然,也是我们人类自己。【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给文章拟标题的能力。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会救助朝觐的藏家人并握着杈子枪的老猎人猎杀了一只跪拜在地肥硕的藏羚羊,在解剖藏羚羊时,他才发现藏羚羊怀着孩子,才发现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后悔自己手中握着的杈子枪,杀害了多少生灵。赞美了崇高的母爱以及老猎人内心深处的慈善与厚道,也揭示了生命本质的强大震撼力,呼吁人们和动物应该和谐相处。故拟标题:神圣的跪拜。【1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字和字音的辨析。西藏:xīzàng。古称“蕃”,简称“藏”,首府拉萨,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冲着:chòngzhe。就是向着;对着;当着的意思。请求:说明要求,希望得到满足。乞求:请求给予。结合文中语境,可知是肥大的藏羚羊在请求猎人放了它的孩子。故答案为:乞求。呈现:显出;露出。浮现:(过去经历的事情)在脑子里显现。结合语境,故答案为:浮现。【1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接济:在物质上援助。近义词:援助、救助。善良: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和善,心地好。近义词:慈爱、慈善。

清楚: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和善,心地好。近义词:清晰、明白。消逝:消失。近义词:消失、消除。

【18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发展写作顺序的分析和理解。解答时要求写出相应的顺序即可,结合原文内容“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喝一杯酥油茶,突然瞅见几步之遥的对面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大的藏羚羊。”“但他毕竟是个老猎手了,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上。”“次日,老猎手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藏羚羊进行了开膛扒皮。藏羚羊的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了,老猎手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当天,老人没有出猎,他在山坡上挖了一个大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的孩子一起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猎枪……”可以得出全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是发现“藏羚羊→猎杀藏羚羊→解剖藏羚羊→掩埋藏羚羊”这四部分内容。【19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文段内容“这时候老人全明白了—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当天,老人没有出猎,他在山坡上挖了一个大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的孩子一起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猎枪……”进行分析,说“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是因为老猎人以前经常猎杀和捕获动物,但他却用多数捕获猎物卖来的钱救济朝圣者。【20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文段内容“这时候老人全明白了——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可以得出“这时候老人全明白了……”老猎手明白了老人明白了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母爱是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物种的。【21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文段中进行分析,找出文段中印象最深的句子即可,例如“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这句话让我十分感动,母羚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