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工程施工变形监测_第1页
测量工程施工变形监测_第2页
测量工程施工变形监测_第3页
测量工程施工变形监测_第4页
测量工程施工变形监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1.变形监测的内容、等级划分及精度要求 413.1.1.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 413.1.2.变形监测的等级划分 413.1.3.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 513.2.变形监测控制测量 513.2.1.一般要求 513.2.1.1.变形监测控制网的组成 513.2.1.2.变形检测控制网布设形式 513.2.1.3.变形监测控制网的复测 613.2.2.沉降位移检测控制测量 613.2.2.1.沉降位移检测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方法 613.2.2.2.基准点标石类型和埋设 613.2.2.3.高程控制网精度要求 613.2.2.4.高程控制网的基本测量方法 713.2.2.4.1.水准仪器型号和标尺类型的选择 713.2.2.4.2.水准观测技术要求 713.2.2.4.3.水准作业要求 813.2.2.4.4.水准观测成果的重测和取舍 813.2.3.水平位移检测控制测量 813.2.3.1.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的布设要求和方法 813.2.3.1.1.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的布设要求 813.2.3.1.2.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的布设方法 913.2.3.2.基准点、工作基点标志的形式及埋设形式 913.2.3.3.平面控制的测量精度要求 913.2.3.3.1.精度设计原则 913.2.3.3.2.一、二、三级平面控制网技术要求 913.2.3.3.2.1.平面控制网技术要求 913.2.3.3.2.2.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1013.3.变形监测控制 1013.3.1.沉降位移监测 1013.3.1.1.建筑物场地沉降观测 1013.3.1.1.1.相邻地基沉降观测点的设置 1013.3.1.1.2.场地地面沉降观测点的设置 1113.3.1.1.3.建筑场地沉降观测的周期 1113.3.1.2.基础工程沉降观测 1113.3.1.2.1.基坑支护结构检测 1113.3.1.2.1.1.监测点布设和精度要求 1113.3.1.2.1.2.检测方法 1113.3.1.2.1.3.检测周期 1113.3.1.2.2.基坑回弹观测 1213.3.1.2.2.2.回弹观测精度要求 1213.3.1.2.2.3.观测时机 1213.3.1.2.2.4.观测方法 1313.3.1.3.建筑物沉降观测 1313.3.1.3.1.沉降观测点埋设位置 1313.3.1.3.2.沉降观测标志 1313.3.1.3.3.沉降观测精度 1413.3.1.3.4.沉降观测点的观测周期和观测时间 1413.3.1.3.5.沉降观测点的观测方法和技术要求 1413.3.1.3.6.变形特征值的计算 1513.3.2.水平位移监测 1513.3.2.1.建筑主体倾斜观测 1513.3.2.1.1.观测点位的布设 1513.3.2.1.2.观测点标志设置 1613.3.2.1.3.观测点精度 1613.3.2.1.4.观测方法 1613.3.2.1.4.1.从建筑物或构件的外部观测 1613.3.2.1.4.2.利用建筑物内竖向通道观测 1713.3.2.1.4.3.间接测定建筑物整体倾斜 1713.3.2.1.5.观测周期 1713.3.2.2.建筑物水平位移观测 1713.3.2.2.1.观测点埋设位置和形式 1713.3.2.2.2.观测精度 1813.3.2.2.3.观测方法 1813.3.2.2.3.1.观测点在特定方向位移 1813.3.2.2.3.2.观测点任意方向位移观测 1913.3.2.2.4.观测周期 1913.3.2.3.基坑壁侧向位移观测 1913.3.2.3.1.观测点位置 1913.3.2.3.2.观测点标志 1913.3.2.3.3.观测方法 2013.3.2.3.4.观测精度 2013.3.2.3.5.观测周期 2013.3.2.4.挠度观测 2013.3.2.4.1.观测点布设 2013.3.2.4.2.观测方法 2013.3.2.4.3.观测周期与精度 2113.3.2.4.4.挠度值机跨中挠度值的计算 2113.3.2.5.裂缝观测 2113.3.2.5.1.观测标志 2113.3.2.5.2.测量方法 2213.3.2.5.3.观测周期 2213.4.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与资料整理 2213.4.1.数据处理 2213.4.1.1.观测数据的检查和限差验算 2213.4.1.2.平差计算 2213.4.1.3.变形监测分析 2313.4.1.3.1.基准点稳定性分析 2313.4.1.3.2.观测点变化分析 2313.4.1.3.3.变化趋势分析 2313.4.1.3.3.1.监测曲线形态判断法 2313.4.1.3.3.2.回归分析 2313.4.2.成果整理 2413.5.全站仪自动跟踪测量方法 2513.5.1.仪器设备要求 2513.5.2.测站和变形观测点要求 2513.5.3.观测与数据处理要求 25PAGE13.1.变形监测的内容、等级划分及精度要求13.1.1.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变形监测对象内容建筑基坑基坑回弹观测、基坑侧向位移观测、建筑场地滑坡观测等建筑物主体沉降观测、水平位移观测、倾斜观测、挠度观测、裂缝观测建设环境中的建筑场地和周边已有建筑物沉降观测等超高层、高耸、钢结构等的特殊变形监测日照变形、风振变形等13.1.2.变形监测的等级划分变形等级测量适用范围特级特高精度要求的特种精密工程的变形测量一级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的建筑物的变形监测;二级地基基础设计为甲乙级的建筑物变形监测;场地滑坡测量;管线变形测量;三级地基基础设计乙丙级的建筑物变形监测;地表、道路、管线的变形测量;13.1.3.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变形测量等级沉降观测位移观测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mm)观测点坐标中误差(mm)特级±0.05±0.3一级±0.15±1.0二级±0.5±3.0三级±1.5±10.013.2.变形监测控制测量13.2.1.一般要求13.2.1.1.变形监测控制网的组成1控制网由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组成;2基准点应埋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之外;3当基准点能满足变形观测要求时,则直接利用基准点进行变形监测;4当基准点密度不够,不能直接监测时,应加密工作基点;5监测时可利用工作基点对检测对象上能反映变形情况的变形监测点进行变形监测;6变形监测控制网的标石、标志埋设完后,应在其达到稳定后开始观测;7标石、标志稳定时间要根据观测要求和地质条件确定,一般不少于15d;13.2.1.2.变形检测控制网布设形式1变形监测控制网一般为独立网;2有条件时应与当地测量控制网联测,通过联测以了解监测对象在所采用的当地平面和高程系统中的变形情况;13.2.1.3.变形监测控制网的复测1在变形测量期间,变形监测控制网应定期复测,复测周期应视基准点的稳定情况确定;2一般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宜1-2月复测一次,点位稳定后宜每季度或每半年复测一次;3在变形监测过程中,当观测点的变形测量成果出现异常,应及时进行复测,并对其稳定性、可靠性进行分析和评价。13.2.2.沉降位移检测控制测量13.2.2.1.沉降位移检测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方法1进行垂直位移变形监测时,高程控制网布设一般采用高精度水准测量方法;2对于精度要求为二、三级的变形监测高程控制也可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3建立沉降位移检测高程控制网的具体做法为:A在建设场地外围埋设控制点,构成闭合路线,B变形监测基准点布设个数不应少于3个;13.2.2.2.基准点标石类型和埋设1标石可采用混凝土水准标石、墙角水准标石、基岩水准标石、深桩水准标石和深层金属管基准点标石五种;2标石类型和埋设方法参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13.2.2.3.高程控制网精度要求等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每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特等0.50.070.150.2一等0.50.150.300.4二等1.00.300.600.8三等2.00.701.402.0注:n为测站数13.2.2.4.高程控制网的基本测量方法1采用水准测量方法13.2.2.4.1.水准仪器型号和标尺类型的选择等级仪器型号标尺类型DSZ05、DS05DSZ1、DS1DSZ3、DS3因瓦尺条码尺区格式木质标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13.2.2.4.2.水准观测技术要求水准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等级视线长度(m)前后视距差(m)前后视距累计差(m)视线高度(m)特级≤10≤0.3≤0.5≥0.8一级≤30≤0.7≤1.0≥0.5二级≤50≤2.0≤3.0≥0.3三级≤75≤5.0≤8.0≥0.2水准观测限值等级基辅分化读数之差(mm)基辅分化所测高度之差(mm)往返较差及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单程双测站高程交差(mm)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mm)特级0.150.2≤0.1≤0.07≤0.15一级0.30.5≤0.3≤0.2≤0.45二级0.50.7≤1.0≤0.7≤1.5三级光学测微法1.01.5≤3.0≤2.0≤4.5中丝读数法2.03.013.2.2.4.3.水准作业要求1水准仪、水准尺检验:A水准仪、水准尺应定期检测;其中i角用于特级观测的仪器≯10″,对于一二级≯15″,碎玉三级≯20″。B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的补偿误差△绝对值≯0.2″,水准尺分划线的分米分划线误差和米分划间隔真长与名义长度之差,对线条式因瓦合金标尺≯0.1mm,对于区格式木质标尺≯0.5mm。2水准测量作业要求:A水准作业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和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B每测段往测与返测的测站数均应为偶数,否则应加入标尺零点差改正。C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标尺应互换位置,并重新整平仪器;D在同一侧张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E转动仪器的倾斜螺旋和测微鼓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应为旋进13.2.2.4.4.水准观测成果的重测和取舍1水准观测成果超出限差规定时,均应进行重测,并根据实际情况复测13.2.3.水平位移检测控制测量13.2.3.1.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的布设要求和方法13.2.3.1.1.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的布设要求1基准点不少于3个,工作基点根据需要设置;2基准点、工作基点的设置要便于检核;13.2.3.1.2.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的布设方法1平面控制测量采用边角测量、导线测量及GPS测量等13.2.3.2.基准点、工作基点标志的形式及埋设形式1对特级、一级及有需要的二级位移观测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应建造观测墩或埋设标石。如下图所示,并根据使用仪器和照准标志的类型,配备强制对中装置(误差不超过±0.1mm);2照准标志具有明显几何中心或轴线且图像反差大、图案对称和不变形;13.2.3.3.平面控制的测量精度要求13.2.3.3.1.精度设计原则1要求边角网、导线网或GPS网的最弱边长中误差,不应大于所选级别观测点坐标中误差;2工作基点相对于临近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相应级别观测点点位中误差;3用基准线法测定偏差值的中误差,不应大于所选等级的观测点坐标中误差;13.2.3.3.2.一、二、三级平面控制网技术要求13.2.3.3.2.1.平面控制网技术要求等级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测距中误差(mm)最弱边长相对中误差一级200±1.0±1.01:200000二级300±1.5±3.01:100000三级500±2.5±10.01:5000013.2.3.3.2.2.导线测量技术要求等级导线最弱点点位中误差(mm)导线长度(m)平均边长(m)侧边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一级±1.4750C1150±0.6C2±1.01:100000二级±4.21000C1200±2.0C2±2.01:45000三级±14.01250C1250±6.0C2±5.01:17000C1、C2为导线类别系数,对附合导线C1=C2=1;对于单一导线C1=1.2、C2=2;对导线网导线总长系指附合点与结点或结点间的导线长度,取C1≤0.7、C2=113.3.变形监测控制13.3.1.沉降位移监测13.3.1.1.建筑物场地沉降观测13.3.1.1.1.相邻地基沉降观测点的设置1对相邻地基进行沉降观测的观测点可选在建筑物纵横轴线或边线的延长线上,或选在通过建筑物重心的轴线延长线上。2其点位间距应视基础类型、载荷大小及地质条件确定,一般为10-20m。3点位可在建筑物基础深度1.5-2.0倍距离为半径的范围内,由外墙附近向外由密到疏布设。4相邻地基沉降观测点标志位浅埋标志,埋深1.-2m;13.3.1.1.2.场地地面沉降观测点的设置1应在相邻地基沉降观测点布设线路之外的地面上均匀布设。2布设时根据地质地形条件选用平行轴线方格网、沿建筑物四周辐射网法或散点法等;3场地地面沉降观测点的标识与埋设,应根据观测要求确定,采用浅埋标志;13.3.1.1.3.建筑场地沉降观测的周期1对于基础施工相邻地基沉降观测,一般在基坑降水时和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每天观测一次;2混凝土底板浇筑完10d以后,每2-3d观测一次,直至地下室顶板完工和水位恢复;3此后每周观测一次至回填土完工;13.3.1.2.基础工程沉降观测13.3.1.2.1.基坑支护结构检测13.3.1.2.1.1.监测点布设和精度要求1变形监测的点的点位根据工程规模、基坑深度、支护结构和支护设计要求合理布设。2普通建筑基坑,变形观测点为宜布设在基坑侧壁顶部周边的冠梁上,点位间距以10-20m为宜;13.3.1.2.1.2.检测方法1采用水准测量方法。13.3.1.2.1.3.检测周期1根据施工进程确定;2当开挖速度或降水速度较快引起变形速率较大时,应加密观测,当有变形量接近预警值或事故征兆时,应持续观测;13.3.1.2.2.基坑回弹观测13.3.1.2.2.1.回弹观测点1布设回弹观测点,应根据基坑形状及地质条件以最少的点数能测出所需各纵横断面回弹两为原则。2对于矩形基坑,沿对称轴的一半的纵横断面布设,在基坑中央纵横轴线上布设,间隔纵向每8-10m,横向3-4m。3对不规则基坑,可与设计人员商定;4基坑外的观测点,应在所选坑内方向线的延长线上距离基坑深度1.5-2倍距离内布置。5当所选点位遇到旧地下管线或其他构筑物时,可将观测点设定在与之对应方向线的空位上;6回弹标志应埋设在基坑底面以下20-30cm,根据开挖深度和地质情况,采用钻孔法或深埋法埋设。根据埋设与观测方法采用辅助杆压入式、钻杆送入式或直埋式标志。713.3.1.2.2.2.回弹观测精度要求1根据预估的最大回弹两作为变形允许值,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相关规定进行观测点的测站高差中误差估算后,选在相应精度级别。2最弱观测点相邻工作基点的高差中误差不得大于±1.0mm13.3.1.2.2.3.观测时机1回弹观测不少于3次,其中第一次应在基坑开挖前,第二次在基坑挖好后。第三次在浇灌基础混凝土之前。2当基坑挖完至基础施工的间隔时间较长时,应适当增加观测次数。13.3.1.2.2.4.观测方法1基坑开挖前的回弹观测:A采用水准测量配以铅垂钢尺读数的钢尺法进行观测;B基坑较浅时,采用水准测量配辅杆垫高水准尺读数的辅助杆法进行观测;C测前与测后应对钢尺和辅助杆长度进行检定;2基坑开挖后的回弹观测:A基坑开挖前在坑底一角埋设临时工作点,使用与开挖前相同的观测设备和方法将高程传递到坑底的临时工作点上;B挖出各回弹观测点,按所需观测精度,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测出各观测点的标高。C为防止回弹点被破坏,应挖一点测一点,当全部挖出后,再统一观测一次;13.3.1.3.建筑物沉降观测13.3.1.3.1.沉降观测点埋设位置1一般在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级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础上;2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交接处的两侧和沉降缝、伸缩缝两侧;3基础埋深相差较大处;4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交接处;5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6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每个或部分柱基础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13.3.1.3.2.沉降观测标志1标志的立尺部位应加工成半球形或有明显的突出点,并涂刷防腐剂;2标志的埋设应避开雨水管、窗台线等并应视立尺需要离开墙柱面和地面一定距离。3隐蔽式沉降观测标志的形式如下图:13.3.1.3.3.沉降观测精度变形测量等级沉降观测位移观测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mm)观测点坐标中误差(mm)特级±0.05±0.3一级±0.15±1.0二级±0.5±3.0三级±1.5±10.013.3.1.3.4.沉降观测点的观测周期和观测时间1建筑施工阶段的观测,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2一般在基础完工后或地下室砌筑完后开始观测,大型、高层建筑在基础垫层或基础底部完成后开始观测;3民用建筑每加高1-5层观测一次;4施工过程中如暂时停工,应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每间隔2-3个月观测一次;13.3.1.3.5.沉降观测点的观测方法和技术要求1对特级和一级观测点,按相应控制测量的观测方法和技术要求进行;2对二级、三级观测点,除建筑物转角点、交接点、分界点等主要变形特征点外,可允许使用间视法进行观测,但视线长度不得大于相关规定;3采用短边三角高程测量法进行二级三级精度精度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其测量方法如图:4在建筑物上分别固定标志1和2;在建筑物之间安置精密光学经纬仪,测定竖直角α1、α2、当α1及α2很小的情况下,标志的高程H按下列公式计算:则两个标志之间的高程h即可求得;13.3.1.3.6.变形特征值的计算1基础或构件倾斜度α:2基础相对弯曲度fc:13.3.2.水平位移监测13.3.2.1.建筑主体倾斜观测13.3.2.1.1.观测点位的布设1主体倾斜观测点要沿建筑物竖直线布设,对于蒸汽倾斜按顶部、底部上下对应布设,对分层倾斜按分层部位、底层上下对应布设。2当从建筑物外部观测时,测站点或工作基点的点位应选在与照准目标中心连线呈接近正交或呈等分角的方向线上,距照准目标1.5-2.0倍目标高的固定位置处。3当利用建筑物内竖向通道观测时,可将通道底部中心点作为观测站。4按纵横轴线或前方交汇布设的观测点,每点应选设1-2个定向点。13.3.2.1.2.观测点标志设置1采用埋入式照准标志形式;2位于地面的测站点和定向点,根据不同的观测要求,采用带有强制对中设备的观测墩或混凝土标石;3对于一次性倾斜观测项目,观测点可采用标记形式或直接利用符合位置与照准要求的建筑物特种部位,测站点可采用小标石或临时性标志;13.3.2.1.3.观测点精度1主体倾斜观测的精度可根据给定的倾斜量允许值,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相关规定进行观测点的坐标中误差估算后,选择相应级别精度;2当由基础倾斜间接确定建筑物整体倾斜时,按沉降观测要求测站高差中误差估算后选择相应级别。13.3.2.1.4.观测方法13.3.2.1.4.1.从建筑物或构件的外部观测1投点法:观测时在底部观测点位置安置水平读尺等设备,在每测站安置经纬仪,按正倒镜法以测定每对上下观测点标志间的水平位移分量,按矢量相加法计算水平位移值和方向;2测水平角法:每测站的观测应以定向点为零方向,以所测各观测点的方向值和至底部中心的距离,计算顶部中心相对底部中心的水平位移分量。对矩形建筑物可在每测站直接观测顶部观测点与底部观测点或上层观测点与下层观测点之间的夹角,以所测角值与距离值计算整体的活分层的水平位移分量和方向。13.3.2.1.4.2.利用建筑物内竖向通道观测1激光铅垂仪观测法:在顶部位置安装接收靶,在其垂线下的地面安置机关铅垂仪,按一定周期观测,在接收靶上直接量取顶部的水平位移和方向。2吊锤球法:在顶部观测点位置处,直接或支出一点悬挂适当重量的锤球,在垂线下的地步固定毫米格网读数板等设备,直接读取上部观测点相对底部观测点的水平位移量和方向。13.3.2.1.4.3.间接测定建筑物整体倾斜1测斜仪观测:监测建筑物上部层面倾斜时,仪器可安置在建筑物顶层或需要观测的楼层的楼板上,监测基础倾斜时可安置在基础面上,以所测楼层或基础面的水平角变化反应和分析建筑物倾斜的变化程度;2测定基础沉降差法:在基础上设置观测点,采用水准测量方法,以所测各周期的基础沉降差换算求得建筑物整体倾斜度及方向;13.3.2.1.5.观测周期1主体倾斜观测的周期可根据倾斜速度每1-3个月观测一次。2当遇到基础附近因大量堆载或卸载、场地降雨长期积水等原因导致倾斜速度加快时,应增加观测次数;3主体倾斜观测应避开日照和风荷载影响大的区域;13.3.2.2.建筑物水平位移观测13.3.2.2.1.观测点埋设位置和形式1一般在墙角、柱基础及裂缝两边等;2观测点可采用墙上标志13.3.2.2.2.观测精度1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相关规定进行观测点的坐标中误差估算后,选择相应精度级别13.3.2.2.3.观测方法13.3.2.2.3.1.观测点在特定方向位移1视准线法:A小角法:基准线按平行于待测建筑物边线布置,观测点偏离视准线的偏角不超过30″。角度观测的精度和测回数按要求的偏差值观测中误差估算,距离按1/2000精度量取,偏差值按下列公式计算:B活动砧牌法:视准线的两个端点为基准点,变形点1、2、3···布设在AB点连线上,变形点相对于视准线偏移量的变化及时建筑物再垂直于视准点方向上的位移;两侧偏移量的设备为活动砧牌,砧牌图案可左右移动,移动量可在刻画线上读取。当图案中心与竖轴心重合时,读数为零,这一位置为零位。2测边角法:对主要观测点,可以该观测点位测站测定对应基准线端点的边长和角度,计算偏差值,对其他观测点,可选适宜的主要观测点位测站,测出对应其他观测点的距离和方向值,按坐标法计算偏差值,角度观测测回数与长度的精度要求,根据要求的偏差值观测中误差确定。13.3.2.2.3.2.观测点任意方向位移观测1根据观测点的分布情况,采用前方交会法、方向差交会及极坐标法等;2单个建筑物可采用直接测量位移分量的方向线法,在建筑物纵横轴线的相邻延长线上设置固定方向线,定期测出基础的纵横向位移。13.3.2.2.4.观测周期1对不良地基土地区的观测可与一并进行的沉降观测协调确定;2对受基础施工影响的观测,应按施工进度的需要确定,可每日或隔数日观测一次,直至施工结束。13.3.2.3.基坑壁侧向位移观测13.3.2.3.1.观测点位置1观测点沿基坑周边桩顶每隔10-15m布设一点;2当采用测斜仪方法观测时,测斜管宜埋设在基坑每边中部及管件部位;3对变形较大的区域,应适当加密观测点位和增设仪表。13.3.2.3.2.观测点标志1宜布置在冠梁上,采用铆钉枪射入铆钉或埋设膨胀螺栓;2对于较高安全监测要求的基坑,变形观测点宜布设在基坑侧壁的顶部、中部及变形较敏感的部位;3采用测斜仪观测时,测斜管宜布设在围护结构桩墙内或其外侧的土体内。4埋设时将管绑扎在钢筋笼上,同步放入成孔或槽内,通过浇筑混凝土后固定在桩墙中或外侧。测斜管的埋设深度与围护结构入土深度一致。13.3.2.3.3.观测方法1主要方法有:视准线法、测小角法、前方交会法、极坐标法等2当采用测斜仪观测方法时,测斜管安装完后须停留一段时间,使测斜管与土体或结构连为一体,观测时,可由管底开始向上提升测头至待测位置,或沿导槽全长每隔500mm测读一次,测完后将测头旋转180°再测一次,两次观测位置应一致,合起来为一测回,每周期观测可测回两测回,每个测斜导管的初测值应测四测回,观测成果取中数值13.3.2.3.4.观测精度1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相关规定进行观测点的坐标中误差估算后,选择相应进度级别。13.3.2.3.5.观测周期1基坑开挖期间2-3d观测一次,位移量较大时应每天1-2次;2在观测中应视其位移速率变化,以能准确反映整个基坑施工过程中的位移及变形特征为原则相应的增减观测次数13.3.2.4.挠度观测13.3.2.4.1.观测点布设1建筑基础观测点要沿基础的轴线或边线布设,每一轴线或或边线上不得少于3点2建筑主体观测点按建筑结构类型的各不同高度或各层处沿一定垂直方向布设。13.3.2.4.2.观测方法1建筑基础挠度参考建筑沉降观测方法进行;2建筑主体挠度观测可参考建筑倾斜和位移观测方法进行;3独立建筑物的挠度观测,除可采用建筑物主体挠度观测要求,当条件允许时,可用挠度计、位移传感器等设备直接测定挠度值。13.3.2.4.3.观测周期与精度1挠度观测的周期与精度应根据荷载情况并考虑设计、施工要求确定。13.3.2.4.4.挠度值机跨中挠度值的计算1挠度值示意图2挠度值fc3跨中挠度值f13.3.2.5.裂缝观测13.3.2.5.1.观测标志1应具有可测量的清晰端面或中心。2观测期较长时,可采用镶嵌或埋入墙面的金属标志、金属杆标志等;3观测期较短时,可采用油漆平行线标志或用建筑胶粘贴的金属片标志。4当要求较高、需要测出裂缝纵横向变化值时,采用坐标方格网板标志。13.3.2.5.2.测量方法1对于数量不多、易于测量的裂缝可根据标志型式采用比例尺、钢尺等工区定期量取标志间距计算裂缝变位值,活用方格网板定期读取“坐标差”计算裂缝变化值。2对于较大面积且不便于人工两侧的众多裂缝可采用近景摄影测量方法;3当须连续监测裂缝变化时,可采用测缝计或传感器自动测记的方法观测。13.3.2.5.3.观测周期1应根据裂缝变化速率而定;2通常开始可半月测一次,以后一月一次;3当发现裂缝加大时,增加观测次数,直至几天或逐日观测13.4.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与资料整理13.4.1.数据处理13.4.1.1.观测数据的检查和限差验算1根据测量内容按规范要求分别对水准测量、导线测量和GPS观测数据进行检查和限差计算。13.4.1.2.平差计算一般基准点应单独设置控制网,每次对基准点都应进行复测,并应对其单独进行平差计算,确定基准点稳定后利用其对观测点进行检测并作为起算点。观测成果计算和分析中的数据取位要求如下等级角度(″)边长(mm)坐标(mm)高程(mm)沉降值(mm)位移值(mm)一二级0.010.10.10.010.010.1三级0.10.10.10.10.10.113.4.1.3.变形监测分析13.4.1.3.1.基准点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