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一自然地理基础探究活动题答案_第1页
选择性必修一自然地理基础探究活动题答案_第2页
选择性必修一自然地理基础探究活动题答案_第3页
选择性必修一自然地理基础探究活动题答案_第4页
选择性必修一自然地理基础探究活动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一自然地理基础探究、活动题答案地球运动第一节地球的自转——P2探究——【活动目标】通过对真实情境的探究,了解地球自转速度特征,感悟地球自转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活动建议】根据图文材料,结合相应的教学视频,引发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但不要急于抛出问题答案,尽力做到“引而不发”,把悬念留到相关学习内容(地球自转速度)之后,再来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纬度变化对卫星发射基地选择的影响。【参考答案】1.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发射火箭,发射时就有了一个该纬度上的线速度,利于火箭的成功发射,且坠落的火箭残骸会落在发射点以东。文昌以东为广阔的海域,朝向大海发射,安全性较高。2.文昌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火箭发射时初速度快。——P4活动——【活动目标】通过模拟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地球自转的周期——太阳日和恒星日的差异,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建议】根据图文材料,在课堂内进行模拟实验,按教材中的演示步骤进行操作。实验中的小球体也可以直接找另外两名同学来代替,活动开始前这三名同学站成一条直线,一名同学演示地球运动,另一名同学演示太阳,最后一名同学演示遥远的恒星,其实验效果会更好。参考答案)【参考答案】2.名称地球自转的角度时间长度应用价值太阳日360°59’24时0分日常生产、生活使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恒星日360°23时56分钟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P5活动——【活动目标】通过计算,学生了解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特点,理解线速度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规律;探究地球自转速度变慢的可能原因,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意识。【活动建议】根据图文材料,准确计算表格中各纬度的线速度,绘制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示意图,小组讨论对珊瑚化石的研究如何表明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参考答案】纬度0°30°45°60°90°线速度/(千米/时)16671444117983402.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60纬线上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同一纬度,海拨越高,线速度越大。3.减慢。对于地球自转速度变慢的原因,至今科学家还未有定论,导致其变化的原因可能有潮汐运动、地壳运动、海平面变化、人类发射人造卫星等。——P6活动——【活动目标】通过昼夜更替的演示活动,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状况和周期,理解晨昏线的分布与运动特点,学会晨(昏)线的判定方法。【活动建议】按照活动步骤,边演示边总结。建议活动时地球仪和手电筒等道具多准备几个,便于全班同学都能动手参与。【参考答案】1.昼夜交替随着地球仪的自转而产生。5秒钟代表一日。2.演示过程略。感受晨(昏)线的分布与移动特点: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入昼,为晨线;由昼入夜,为昏线。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晨(昏)线自东向西推进。3.可以。——P.8活动——【活动目标】通过对世界时区分布图的观察,了解世界时区的划分,学会判定某地经度位置所在的时区。【活动建议】读图18,说一说世界时区是如何划分的。同学间相互找出一条经线,计算其所在时区。【参考答案】1.结合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自转周期。以伦敦所在的0经线作为中时区的中央经线,向东向西各跨7.5°为中时区。以中时区为界,每向东或向西15°划分一个时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以180°经线为中央经线合为一个时区,叫作东西十一区。2.已知经度除以15°,所得的余数与7.5°对比,若大于7.5°,则所得的商加1,即为时区数:若小于7.5°,则所得的商即为该经线所在时区数。例如:73°E除以15°,所得的余数为13°大于7.5°,则在所得的商4基础上加1,即73°E位于东五区。——P8~9活动——【活动目标】通过相关问题的计算,了解时差的产生,掌握时间计算的方法。【活动建议】运用地球仪,让学生理解“劣弧原则”判定两点的东西方位,然后教给学生时间计算的一般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计算。【参考答案】1.如果两项相加超过了24小时,即日期加一天,时间减24小时;如果两项相减不够减时,时间加上24小时,日期减去一天。2.城市按照乙地在甲地的西边计算按照乙地在甲地的东边计算日期时间(区时)日期时间(区时)甲:北京设定:9月8日设定:10时设定:9月8日设定:10时乙:纽约计算:9月7日计算:21时计算:9月7日计算:21时3.结果相同,计算过程不同。问题是若经过日界线,需要考虑日期加一天或者减一天的计算步骤。时间计算过程中,关于“东西方位”有三种情况:一是两地同为东时区,则时区数越大越偏东,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二是两地同为西时区,则时区数越大越偏西,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三是两地不在同一时区,则一般认定东时区比西时区时间更早,即东时区的区时数值更大,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若超过了24小时,即日期加一天,时间减24小时;若出现负数,则时间加上24小时,日期减去一天。学法指导:区时计算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00东西方向的判定:两地同为东时区,则时区数越大越偏东;两地同为西时区,则时区数越小越偏东,两地一个东时区一个西时区,则东为东,西为西。加减判定:知东求西用减法;知西求东用加法。时区差的计算:同时区大减小,异时区两相加。地方时计算公式: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60东西方向的判定:两地同为东经度,则经度数越大越偏东;两地同为西经度,则经度数越小越偏东,两地一个东经度一个西经度,则东为东,西为西。加减判定:知东求西用减法;知西求东用加法。时区差的计算:同经度大减小,异经度两相加。计算结果说明:经度差×4÷60不能约分,商为整数是小时数,余数为分钟。说明:这两个公式在应用时都不过日界线,日期的变更看计算结果。——P9~10活动——【活动目标】通过相关问题的讨论,了解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分布,掌握两天日期分界线的特点,学会“今天”与“昨天”的判断;通过“用观测日影的方法,估测学校所在地的经度”这一实践活动,理解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的差异,学会时间计算的方法,并提升地理实践力。【活动建议】运用示意图,观察两条日期分界线(日界线与0时经线)的特点,简单演示“今天”与“昨天”的更替过程。“用观测日影的方法,估测学校所在地的经度”的活动,建议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在学校操场上进行。【参考答案】1.(1)如果是向东“穿越”了国际日界线,日期上减一天,时间要加上穿越的时长;如果是向西“穿越”了国际日界线,日期上加一天,时间要加上穿越的时长。(2)该时区即为东西十二区,特殊在时间相同,日期却相差一天。2.(1)国际日界线是不断移动的,向东移动。(2)绘图略。(3)全世界处在同一天。当180经线地方时为0时的时候,全球同属“今天”。3.略。第二节地球的公转——P11探究——【活动目标】从阿布·辛拜勒神庙的“太阳节”引人,引发学生对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进行思考,激发探究欲望。【活动建议】本探究活动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新课的导入素材,设计的问题只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问题的热情,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教师可以运用该材料导出课题,对于涉及的两个问题,教师没有必要探究。等到本节内容上完以后,回过头来再进行探究。【参考答案】1.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至春分日的天数为28天,秋分日至登基日的天数为28天。表明在一年中,这两天日出的方位是一致的。2.不会。因为太阳直射点在不断移动。——P12活动——【活动目标】了解地球公转轨道的特点、公转线速度的特点,提高思维能力。【活动建议】教师可借助地球公转Flash,让学生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不是正圆,而是一个椭圆,椭圆有两个焦点,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地球在其轨道运行,有时经过近日点,有时经过远日点。然后再引入开普勒第二定律,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面积速度相等,所以当地球经过近日点时,地球运动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最大,运行到远日点附近角速度和线速度都最小。【参考答案】1.北半球夏半年(自春分日至秋分日),经过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公转轨道长1000多万公里,冬半年(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经过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故夏半年比冬半年多出7天。2.主要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关。近日点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为冬季;远日点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为夏季。——P14活动——【活动目标】学会绘制“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回归运动图”;学会分析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特点;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活动建议】教师演示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flash动画,让学生发现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对太阳直射点移动有感性认识之后,教师通过板图的方式,绘制黄赤交角示意图,边绘制、边讲解,让学生明白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根本原因,而且黄赤交角的度数就是太阳直射点的最高结度,最后再让学生动手绘制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强化对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的认识。【参考答案】1.(1)(2)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春分日一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夏至日—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太阳直射在南半球,秋分日—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冬至日一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2.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方位始终在南方;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秋分日至春分日正午太阳方位在南方,其他时间正午太阳方位会有在北方的时候。——P15~16活动——【活动目标】学生通过自主计算、观测等活动,运用所学平面几何知识,推导正午太阳高度公式,学会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学会地理图像的表达方式,培养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活动建议】探究过程共有三个活动,并采用递进的方式安排,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第1题,让学生根据图116和图117的正午太阳高度数值,在图118上用小黑点标出,再用折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该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特点有感性认识,建议教师在学生画完后,让学生说出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基本规律。第2题,前面的活动已经积累了一些数据,让学生根据三角知识,判断出正午太阳高度。第3题,首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太阳高度,什么是正午太阳高度,在经线圈上怎么画太阳光线和地平面。先让学生根据所学几何知识计算与直射点在同一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然后计算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后归纳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参考答案】1.由于黄赤交角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纬度和季节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2.H=arctana3.(1)略。学法指导:正午太阳高度H=90°-纬度差(同半球大减小,异半球两相加)(2)地点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夏至日春分日、秋分日冬至日北京约40°N73.5°50°26.5°海口约20°N86.5°70°46.5°(3)略。——P17活动——【活动目标】以实验模拟的手段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观察地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极昼极夜现象的分布规律。【活动建议】在实际操作中,有可能模拟效果不是很好,因为不是在黑暗的背景下,晨昏线不是很明显,在进行该实验时,建议把教室的灯光调暗,背光一侧和向光一侧才明显。为了更好地呈现极昼极夜现象,可以折成一个半径和地球仪相当的圆纸筒代替手电筒,从手电筒和地轴垂直开始逐渐倾斜,代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当纸筒和地轴不垂直时,极地附近部分区域随地球自转—周,始终在纸筒内,说明其出现了极昼现象;极地附近的某些区域随地球自转一周始终在纸筒以外,说明其出现了极夜现象。【参考答案】1.世界各地昼夜等长。2.有,在南北极圈及其以内没有昼夜交替现象,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3.大阳直射的纬度白昼消失的地区黑夜消失的地区简要说明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极夜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极夜——P18活动——【活动目标】通过绘图活动,加深对地球昼夜长短变化的理解,提高综合思维能力。【活动建议】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115和图117中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南北半球,分析得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大于12小时,纬度越高白昼越长。然后让学生根据图中不同纬度的昼长状况分别绘出冬至日和二分日的昼长分布状况,强化认识昼夜长短变化的分布规律。教师在进行昼夜长短季节变化的教学时应掌握两个变化,l个是同一时间随纬度的变化,另一个是同一纬度随时间的变化,引导学生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论是哪个半球,夜长变为0时出现极昼现象,昼长变为0时出现极夜现象。随纬度的升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变大,赤道地区终年昼长都为12小时。【参考答案】1.(1)(2)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北半球昼大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内发生极昼,南半球夜大于昼,纬度越高,夜越长,南极圈及其以内发生极夜:冬至日,南半球昼大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南极圈及其以内发生极昼,北半球夜大于昼,纬度越高,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内发生极夜。2.丹霞:因为不同的季节,昼长不同,日出日落时间不同。经纬:就地方时来说,赤道各地日出日落时刻每天一样,6:00日出,18:00日落。——P20活动——【活动目标)理解四季更替的原因;复习巩固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特别是晨昏线的特点。【活动建议】本活动共有三个主题,一个是四季更替的原因分析,一个是回顾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点,最后一个是回应本节开头“探究”情景的问题。对于三个不同问题,教师应区别对待,四季的更替是本节最后一个内容,四季是因地球公转引起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结果,所以该知识点安排在最后,建议教师先引导学生了解四季划分的标准,即夏季是一年当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冬季相反。第2组活动主要复习巩固本节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球自转的方向、角速度和线速度、晨昏线的判读、地轴的分布等,在进行该活动探究时,可以先让学生回顾相关知识点,然后再通过绘图的方式进一步巩固。第3个问题,如果本节导入时选择了教材的情景,当时只是为了导入新课,教材设计的问题还没解决,当本节内容结束时,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释原来留下的问题,让学生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参考答案】1.(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2)主要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关。近日点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为冬季;远日点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为夏季。2.(1)晨昏线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为自东向西,角速度为15°/时。(2)图略;晨昏线(圈)上太阳高度为0°。(3)P1、P2纬度位置变化范围为66.5°~90°,Q纬度位置变化范围为23.5°N~23.5°s,P1、P2纬度值与Q点纬度值互余。3.神庙大门朝向一个方位,一年中有两天太阳直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不包括南北回归线)的同一纬度上,故一年中有两天清晨太阳的人射方向是一致的并从神庙大门射入。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一节岩石圈物质循环——P.22探究——【活动目标】通过活动顺利导入教学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了解化学元素、矿物、岩石等基本概念。【活动建议】教师首先展示“后母戊鼎”的实物照片或视频,增强视觉冲击。适当拓展材料信息,简单介绍人类利用青铜器的历史。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借助互联网,分组查找关于青铜器的资料,总结归纳人类利用金属矿的历史。教学中重点探究第1问,第2问建议放到本节内容学习完成后总结。【参考答案】1.人类最早利用的铜来自孔雀石,这在历史上人类居住地比较常见,但天然铁矿石非常稀少,人类最早发现的铁是从天空落下来的陨石;铜的熔点比铁低很多,当时主要燃料燃烧提供的温度不能达到炼铁的程度;铁容易氧化生锈,冶炼技术比铜复杂,生铁质地脆,只能做粗笨的器具,铜加工相对简单。2.四者关系如下图:——P.24活动——【活动目标】了解矿物的结构特征,提升学生对常见矿物的认知水平,掌握鉴别矿物的基本方法。【活动建议】教师首先需要提供部分矿物标本,介绍矿物的基本特征;学生分组合作观察矿物,并借助网络查询、利用鉴别工具等途径选取合适的矿物鉴定方法。【参考答案】1.石膏:硬度低,指甲可刻动,可撕成薄片,呈纤维状、粒状。方解石:小刀易刻动,锺击成菱形碎块,滴加稀盐酸后冒泡。石英:不能被小刀划出刻痕,滴加稀盐酸后不会冒泡。在实验室环境下,还可以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内部结构来区分它们。2.赤铁矿带红色,磁铁矿显黑色。用磁铁能吸引的是磁铁矿。3.表面颜色:黄铁矿为浅铜黄色,黄铜矿常带绿色调,自然金常带红色调。条痕颜色:自然金为金黄至浅黄,黄铁矿为黑色,黄铜矿为黑色。摩斯硬度:自然金2.5~3,小刀极易刻画,其次黄铜矿3.5~4,小刀易刻画,性脆,最大是黄铁矿6~6.5,小刀不能刻画。相对密度:黄铜矿最小(4.1~4.3),黄铁矿其次(4.9~5.2),(自然)金最大(15.6~19.3)。——P.27~28活动一【活动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加深对花岗岩、板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特征的了解。通过解决真实情景下的复杂地理问题,培育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能力。【活动建议】该部分活动的开展建议教师提供花岗岩、板岩和大理岩标本,结合矿物识别工具首先认识这些岩石的基本特性,为活动的顺利推进提供直观感受。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条件的学校提供网络资源查询的机会,对活动中的问题进行知识的整理与归纳,并结合岩石的成因推断其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依据,体现综合思维的能力要求,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活动。【参考答案】1.硬度高,岩石致密,抗压能力强;耐磨不褪色,抗风化能力强;稳定性好,不易受外界温度影响,且抗腐蚀能力强;颜色多样,色泽美丽,装饰性好。2.(1)在点苍山变质岩中,大理岩富含钙镁质碳酸盐类如石灰岩、云灰岩及白云岩等,是受到强烈的地壳运动应力场和热力场的复杂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大理岩呈白色,但由于富含有色矿物质(矿物元素或矿物离子)致色,呈现的颜色较为丰富,经过亿万年的地质变化,在各种合力作用下呈纹层、条带或团块排列,构成绮丽的花纹和变幻莫测的图像。凭借各种矿物质相互渗透晕染的天然画面,经锯片、切割、打磨、抛光等,大理石画便成为名贵的天然图画艺术。(2)只有沉积岩中才有可能存在化石。因“老石片儿”是大理石画,大理石为变质岩,所以其中不可能含有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3.(1)泥质灰岩。石灰岩是沉积岩的一种,其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一般呈灰色或白色,含杂质较多可呈深色。有致密状、结晶粒状、生物碎屑等结构,性脆,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泡。(2)泥质灰岩层理分明,易剥离成片状。石灰岩具有良好的加工性、磨光性和很好的胶结性能,不溶于水;当地为喀斯特地貌,石灰岩众多,获取便利,就地取材。(挑选好合适的开采地点,按需要的尺寸画线,然后用凿予沿线凿出凹槽,等下雨过后石层之间浸透了水,用工具一撬即可成材。)(3)泥质灰岩致密而不透水,能有效地阻挡雨水的侵袭。贵州比较潮湿,多年经过雨水的冲刷,石头性脆容易发生危险;雨水中含有酸类物质,久而久之会使石灰岩发生化学反应;多年经过雨水冲刷,石头上可能会有裂缝,使房屋出现漏雨情况。在降雨多、湿度大的环境下,泥质灰岩易风化,石板多年后需要更换。【解析】(1)贵州属于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石灰岩,石灰岩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盐岩;有时含有白云石、黏土矿物和碎屑矿物,有灰、灰白、灰黑、黄、浅红、褐红等色,硬度一般不大,性脆,与稀盐酸有剧烈的化学反应;石灰岩结构较为复杂,有碎屑结构和晶粒结构两种。(2)石灰岩具有导热性、坚固性、吸水性、不透气性、隔音性、磨光性、很好的胶结性能以及可加工性等优良的性能,既可直接利用原矿,也可深加工应用;加工方式简单,加工成本地,用作房屋的砌块或瓦片,能防潮、抗风,具有保温性;当地为喀斯特地貌,石灰岩众多,获取石灰岩便利。(3)贵州气候湿润,降水量丰富,比较潮湿,用作瓦片和墙面的板岩长期暴露在外,再加上石灰岩性脆,易被风化和侵蚀,容易发生危险;雨水中含有酸类物质,长时间的雨水冲刷会使得石灰岩发生化学反应,石头上可能会有裂缝,使房屋出现漏雨的情况,影响居住。——P.30~31活动——【活动目标】加深对岩石转化与岩石圈物质循环概念和过程的理解,培养知识整合与分析能力,以及“图图转换”能力。【活动建议】根据课堂教学时间,上述活动教师可以选择性开展,如作为课堂巩固性活动或作为课后练习性活动。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出其他新颖别致的“岩石圈物质循环图”与“和田玉籽料形成过程图”(如参考答案中所示),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提升创新能力。【参考答案】1.(1)①从形成条件和分布位置看,侵入岩是岩浆沿裂隙侵人岩层中冷却凝固而成,分布位置一般较深;喷出岩是岩浆沿断裂带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形成,分布于地表。②沉积物必须经过埋藏和固结成岩作用才能变成沉积岩。③变质岩形成的条件,原先形成的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等作用下满足一定的温度和定的压强,出现变质作用。④要使岩石实现转化,需要具备的条件包括能量来源:地壳内部的放射能转化而成的热能和外部的太阳能;物质运动:地质循环和外力的搬运,是岩石转化的链条;地质作用:外力作用、变作用、岩浆上升冷却、地壳运动、高温熔化等。⑤略。(2)①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岩浆岩、沉积岩、岩浆、变质岩(其中沉积岩与变质岩的位置可以交换,按照图223信息,丹霞设计的图有点小瑕疵,即沉积岩被抬升到地表后可以再次被外力作用形成新的沉积岩,变质岩在变质作用下也同样可以形成新的变质岩,具体可以参考下文中的创意设计)。依据: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凝而成;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在变质作用条件下可形成变质岩;出露地表的各类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形成新的沉积岩。②A岩浆上升冷却凝固,B外力作用(或变质作用),C变质作用(或外力作用),D重熔再生。③创意设计如下图:2.(1)按时间排序为②白云岩、④白云质大理岩、⑤和田玉石、①和田玉山料、③和田玉籽料。(2)变质岩。从高中水平看,两者的矿物成分相同,均以方解石为主,因为和田玉石是白云质大理岩受到岩浆侵人影响,经过一系列变质作用形成。但从更高知识层面看,两者存在明显区别,白云质大理岩是柱状粒状细粒变晶结构,主要成分包括80%的方解石和20%的透闪石,和田玉石矿物组成以透闪石和阳起石为主,具有典型的纤维交织结构,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3)如下图:地表形态的变化——P.32探究——【活动目标】通过对台湾野柳地质公园真实情境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问题的深度思考,了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风化与侵蚀的关系,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通过小组辩论活动,提升学生的地理辩证思维能力。【活动建议】对第—个问题建议教师组织学生查找资料,在了解区城背景的基础上探究颈部变小的原因。对于第二个问题建议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主题辩论”活动,辩论双方分别设置为“保存组”和“逝去组”,并确定好主持人、“裁判组”和“大众评审团”,裁判组和大众评审团通过投票支持某一方辩手,程序按照辩论赛的方式开展。【参考答案】1.长期遭受风化、侵蚀导致颈部明显缩小。2.人为手段保护,独特的地貌景观,科研价值大;在加固保护过程中会形成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对游客有较强吸引力;是当地的重要标志,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自然逝去:应奠循自然规律,减少人为干扰;自然风化、侵蚀后,还会有新的地貌景观形成;加固保护成本高,形象也不再自然,跟竖个雕像没什么区别。——P.35活动——【活动目标】了解世界主要板块的分布,理解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观点,并能模拟板块运动所造成的地表形态变化,促进知识内化,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活动建议】建议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图228、图229中的板块分布,板块运动方向以及大陆板块、大洋板块的基本特征。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板块构造模型、设计模拟实验或用多媒体演示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变化,让学生感性认知板块运动对地形的影响。【参考答案】1.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后,因都属于大陆板块,地壳受挤压后褶皱隆起,形成大山脉。2.模拟实验略,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太平洋西部边缘处于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大洋板块因位置较低,碰撞挤压时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在俯冲带形成海沟,在大陆板块一侧受挤压后上拱形成岛弧链。——P.36活动——【活动目标】了解背斜顶部和向斜槽部的受力情况,感悟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综合影响。理解断层的概念,了解断层地貌的特点。【活动建议】背斜谷和向斜山的成因分析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可先采用实验的方法:用竹片的弯曲观察其受力状况,或用手肘弯曲感受背斜顶部和向斜槽部的受力状况;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通过讨论分析,理解背斜谷与向斜山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运用“粉笔受力产生断裂运动”的演示实验,或收集典型断层地貌的影像或图片资料,加深学生对断层概念的理解。【参考答案】1.(1)按照岩层走向顺势绘制。(2)岩层受挤压后向上拱起形成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岩层下凹形成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2.(1)略。(2)岩体破裂不一定形成断层,断层是在岩层破裂基础上两侧岩块沿破裂面产生了明显的位移。(3)断层线上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P.37活动——【活动目标】了解火山的形成、分类,理解火山带分布规律和火山地貌的形态特征。【活动建议】建议在板块运动和宏观地形教学时穿插该部分活动。教师可以收集几种不同类型的火山喷发视频,让学生观察并归纳不同的地表形态。【参考答案】1.火山是岩石圈断裂而导致岩浆喷出地表的现象。这些地带处于板块的边界处,地壳活跃,板块在碰撞挤压和张裂过程中,容易造成火山喷发现象。2.活火山: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夏威夷岛基劳埃阿火山,意大利维苏威火山,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非洲刚果(金)尼拉贡戈火山,日本富士山等。死火山:中国山西大同火山群、阿根廷阿空加瓜山。休眠火山:中国长白山天池、黑龙江五大连池。3.火山多由熔岩组成,从地貌形态看有盾形、穹形、锥形等火山锥,另外有些火山只有低平火山口、没有形成火山锥,还有形成熔岩高原。在火山口里常积水成湖。(绘图略)——P.39~40活动——【活动目标】理解风化作用及其空间差异,学会从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角度分析风化壳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活动建议】风化作用过程缓慢,内容较抽象,活动中教师可通过展示—些风化的景观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模拟观察温度变化情况下的岩石风化过程。【参考答案】1.风化作用深受气候影响(如P.66图),气温、光照、降水、风等气候要素不同,风化方式与风化强度各不相同。气候决定了风化作用的类型,冰冻气候带:冰劈作用,基本无化学风化:干旱、半干旱区:温差风化(物理风化)为主,化学风化作用微弱;温暖潮湿区:化学风化显著,生物风化发育;炎热潮湿区:化学风化、生物风化强烈、彻底。2.风化壳的厚度取决于气候、地形、构造等许多因素,一般说来,在气候湿热、地形平坦、构造活动比较稳定的地区,风化作用较强,剥蚀作用较弱,风化残余物质易于保存,故风化壳厚度较大(如下图)。——P.42~43活动——【活动目标】通过对案例的阅读分析,认识河流的溯源侵蚀现象和河流袭夺现象,从流水的侵蚀、沉积作用角度分析河流袭夺之后造就的地貌形态。能通过对三角洲地貌的形成条件分析,感知自然地理各要素相互之间的紧密联系,加深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活动建议】建议播放河流袭夺过程的动画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地质作用过程;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比如河流地貌的类型、河流特征等,最好能参与到学生的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多种呈现形式来展示研学成果。【参考答案】1.(1)在河流上游地区,地形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对河床的侵蚀作用强,长期的溯源侵蚀使恶沟切穿分水岭,在地淤沟附近夺取了另一条河的上游河段。(2)旋峰峪附近河流上游被袭夺后河流径流量减少,搬运能力削弱,导致大量沙砾石和亚沙土沉积下来。(3)发生袭夺后,恶沟的径流量增大。地貌变化:袭夺处形成袭夺湾,在袭夺湾附近有时形成跌水,在被袭态的哑口处,保留冲积砾石或谷形,称为风口:在原沟谷的基础上发生侵蚀形成反坡,在反坡上会发育形成反流河。使恶沟延长,流域范围变大。2.形成三角洲的物质条件:河流挟带的泥沙。动力条件:河水流速、海潮能、波浪能、地壳升降等。——P.44~45活动——【活动目标】(1)认识黄土的成因和黄土地貌的基本特征与形成过程,并能依据区域环境特征提出科学的治理对策。(2)理解沉积岩的基本特征,能从地质作用对岩石和地表形态的影响角度理解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3)通过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认识,发现其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形成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利用自然的意识,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4)从世界著名地质景观中感知自然之美,感悟地理之因,培育学习热情,树立人地协调观。【活动建议】真实、复杂的情境问题,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思维量,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原理来说明客观事实,有利于地理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在活动开展时,建议教师根据活动的难易程度加以区别对待,“动”“静”结合,既有活跃的课堂讨论和小组展示,也有安静的独立思考与总结整理。如活动1的(1)、(2)两小题可以采用学生独立思考学习、同学和老师补充完善的方式开展,(3)小题设问具有开放性,应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组内讨论,形成统一答案后加以展现,由小组之间相互判断分析各组答案的可行性、可信性和有效性等。活动3、4可以提前布置,让学生收集相关的典型图片资料,在课堂上用多媒体展示,并进行对比分析、讨论。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观点,甚至可以让学生针对不同观点开展辩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参考答案】1.(1)①黄土覆盖在多种成因的、形态起伏显著的各种地貌类型上,且覆盖的厚度差不多;②黄土高原自西北向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厚度从沙漠边缘向外逐渐变薄;③黄土的矿物成分与所堆积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的戈壁、沙漠矿物成分相同,与所在地方的各种岩石成分极不相似,且有在水中不稳定矿物存在;④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使地表面形成许多沟壑,在持久的流水作用下,地面破碎,冲沟进一步发展、深切、变宽,顶部面积减小,此时形成长条形地形称为黄土墚。随着水土流失的继续,更多的土壤被冲走,地面更加破碎,呈现出更多的沟壑和一块块馒头状的小丘,此时的地形称为黄土峁。由黄土墚到黄土峁,其实质是黄土高原不断被侵蚀的过程。(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主要有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安排农、林、牧业生产;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恢复地表植被;合理放牧;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安排生产生活;采取打坝淤地,修筑梯田;保塬、护坡、固沟;平整土地,修建水库;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可以归纳为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三个角度。它们在治理水土流失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它们是一个整体,在实施过程中不可分割,缺一不可。2.(1)该地区至少发生过3次地震;这3次地震的顺序是CBA;地震从该地区地壳深处发生,之后造成的裂缝会随着岁月流逝慢慢被沉积物覆盖,使在裂缝上面形成新的沉积岩层,然后当下一次地震发生时,新的裂缝穿过的沉积岩层将比前一次更多,再之后裂缝又被上面更新的沉积物覆盖形成更新的沉积岩层,以此类推可判断地震的先后顺序。(2)该区域处于沉积环境之中,强烈的地震会对岩层产生裂缝,当裂缝产生后,该地区接受了新的沉积,沉积物会慢慢地将地表裂缝覆盖。所以在地面上难以找到古地震留下的痕迹。(3)该地区经历的地质演化过程依次是沉积层1的沉积,发生第一次地震C,沉积层2沉积,沉积层3沉积,沉积层4沉积,发生第二次地震B,沉积层5沉积,发生第三次地震A,沉积层6沉积(如下图所示),目前在沉积层6表面表现为外力作用。3.(1)防洪:首先通过鱼嘴将岷江分为内外江,外江用于泄洪。其次通过位于鱼嘴分水堤尾部、靠着宝瓶口的飞沙堰,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灌溉:修筑分水堰鱼嘴,迫使大量江水流入宝瓶口,使内江水流向成都平原。内江窄而深,外江宽而浅,这样枯水季节水位较低时,部分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内江,保证有足够的生产生活用水。(2)通过内江的弯道,让江水形成环流,加强对宝瓶口一侧河道的侵蚀,洪水中夹带的泥石由飞沙堰流入外江,减少通过宝瓶口进入灌区的泥沙。4.(1)澳大利亚波浪岩:地质时期剧烈的岩浆活动使部分岩浆侵入地壳冷凝形成花岗岩,后被抬升,外力将其侵蚀而出露。经过长期的风吹日晒、昼夜温差的变化,花岗岩表层剥蚀,且经风力吹蚀把较下层的外表挖去,留下成蜷曲状的顶部。雨水将矿物质和化学物沿岩面冲刷,同时产生化学作用,留下一条条红褐色、黑色、黄色和灰色的条纹。美国波浪谷:沉积过程中,下层沉积物不断被一层层浸渍了地下水的红沙覆盖,水中的矿物质把沙凝结成砂岩,形成层叠状的结构,后随地壳抬升,砂岩层次逐渐清晰地呈现出来,形成流畅的纹路,宛如波浪一般。略。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P.47探究——【活动目标】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感悟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该怎样改造不利的地表形态以求得可持续发展。【活动建议】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中的文字材料、观察教材中的景观图片,获取相关地理信息,思考后回答挂壁公路修建前后对郭亮村的影响。同时也可让学生列举自己熟悉的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案例。【参考答案】1.该地位于太行山深处,山高坡陡,险峻的地形限制了该村与外界的联系,也限制了该村社会经济的发展。2.促进了该地与外界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拓宽了该地的旅游市场,促进其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P.48活动1——【活动目标】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了解平原聚落和山区聚落的差异,并能从地形角度分析两种聚落差异性的形成原因,提升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活动建议】让学生通过观察教材中的景观图片,获取相关地理信息,并通过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不同地形条件下聚落分布的差异,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聚落的位置(如山区多位于山间盆地或谷地)、聚落的密度(如平原地区聚落相对密集,山区聚落则相对稀疏)、形态、规模等方面进行描述。差异性成因的分析主要从建造成本、交通便利、生活方便和经济发展水平来综合分析。【参考答案】(1)图252是山区聚落,图253是平原聚落。山区聚落规模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多位于河谷地区;平原聚落规模大,多呈团聚型、棋盘状。(2)山区地形崎崛,耕地面积小而分散,对人类生产、生活不利,因此人口稀少,聚落规模小而分散,且多位于河谷地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耕地广阔,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因此人口密度大,聚落规模大,日多呈团聚型、棋盘状。——P.49活动2——【活动目标】利用相关材料,分析丽江古城独特的地形地势所形成的小气候对聚落形成与分布的影响,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准确运用地理术语表述地理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活动建议】教学中可提供一些丽江古城布局的视频或图片资料,以增强学生对丽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还可以提供丽江和相近纬度地点的气候数据,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其独特的地形地势所形成的独特小气候,并分析地形、气候对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参考答案】(1)丽江古城北面和西面有山地阻挡西北寒冷气流,且其纬度相对较低,因此冬无严寒;夏季因其坐落于云贵高原,地势相对较高,夏无酷暑。(2)地处丽江坝子(小盆地),地形平坦,利于聚落建设。地势较高,北、西两面依山,可阻挡冬季风,东、南两面开阔,利于夏季风从东南方向进人;同时,小盆地地形也有利于源于玉龙雪山的水源在此汇聚,方便居民用水。——P.47活动3——【活动目标】借助材料,分析影响塔里木盆地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活动建议】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问题做以下拆分:(1)简述山前冲积扇、洪积扇分布特点及其成因。(2)分析山前冲积扇、洪积扇为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3)分析城镇与交通线之间的关系,并阐述交通线对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作用。让学生分析山前冲积扇、洪积扇对水源、土壤、交通、农牧业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这些因素对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盆地中的某一块放大,让学生对该地冲积扇的分布有更直观的认识。【参考答案】塔里木盆地聚落的分布主要受地形和水源的影响,城镇大多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冲积扇、洪积扇上。这些地方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河流流经,水源条件好,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有利于城镇的形成和发展。城市的发展促进了铁路和公路线建设,而交通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城镇的发展。——P.51活动1——【活动目标】看图说出我国地势分布特点和交通线路密度分布特征,得出地势起伏小、地势低的地区线路密度大,而地势崎岖、地势高的地区线路密度小,并引导学生从利于生产、方便生活的角度探究成因,以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表资料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活动建议】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图257,同时可以补充中国地形分布图,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先分析我国地势和交通线路密度的分布特征,再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原因的分析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从不同地形对建设技术、投资大小、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等方面进行考虑。【参考答案】(1)交通线路密度第三级阶梯最大,第二级阶梯次之,第一级阶梯最小。(2)整体表现出西部稀疏、东部稠密的特点。我国第三级阶梯为平原与丘陵交错分布区,也是我国各大平原所在地,此地工业、农业、聚落和人口集中,同时该地建设交通线路的难度较小、成本较低,因而这里各类交通线路较多,线路密度也最大;第二级阶梯地区海拔多在1000~2000米之间,为我国高原、盆地、山脉相互交错分布区,与第三级阶梯地区相比自然条件较差,工农业发展条件较差,聚落分布较稀,交通线路建设的难度较大、成本较高;第一级阶梯由广阔的青藏高原组成,平均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是谷岭并列的高寒地区,生存条件恶劣,有广阔的无人区,交通线路建设难度大、成本高。——P.51活动2——【活动目标】要求学生结合图文材料,概述四川省东部与西部交通线路的布局特点和形态特征,并分析其成因,引导学生领悟地形对交通建设的巨大影响,树立人类活动必须因地制宜的意识,谋求人地和谐发展。【活动建议】教材中设计的问题较大,教学过程中可将问题拆分成若干子问题,用追问的形式来启发学生讨论,层层深入。该探究活动可分解成以下问题链:(1)读图想一想,从地形角度考虑,四川省可以分成哪两个不同地区,地形各有什么特点?(西部高原山地,地势起伏大;东部四川盆地,地势平坦开阔。)(2)简述两大地形区内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态特征的差异。(川西高原交通线沿谷地分布,线路稀疏,呈线状分布;四川盆地线路密集,呈网状分布。)(3)分析两大地形区内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态特征差异的原因。(在四川盆地内,交通线路分布受地形影响较小,布局主要考虑连接城镇,方便人们出行,盆地内人口、城镇密集,经济发达,建设难度小,所以线路多,呈网状分布;川西高原的交通线路布局主要考虑避开高大山脉,减缓道路坡度,多沿山谷延伸,且沿线地区人口、城镇少,经济活动少,建设成本高,技术难度大,所以线路少且多是过境的,呈线状分布。)【参考答案】四川省西部为山地高原地形,地势起伏大,线路布局主要考虑避开高大山脉,减缓道路坡度,多沿山谷延伸,且沿线地区人口、城镇少,经济活动少,建设成本高,技术难度大,所以线路少且多是过境的,呈线状分布;东部为四川三盆地,地形平坦,交通线路分布受地形影响较小,布局主要考虑连接城镇,方便人们出行,盆地内人口、城镇密集,经济发达,建设难度小,所以线路多,呈网状分布。——P.54活动——【活动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对兰州城区卫星影像图的判读,了解其地形特征,领会地形对城市分布和交通线路走向的影响。该活动的实施要求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对相关信息做出处理分析后得出问题结论,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活动建议】本活动可按照教材所设计的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理解人类活动要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形,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并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应对地形对交通线路走向的影响进行小结。【参考答案】1.兰州所在区城,地形崎岖,而黄河谷地较宽阔,地势相对平坦,黄河水又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因此兰州城市布局沿黄河分布。2.受地形和城市形态的影响,兰州市城区主干道应呈东西走向。3.地形影响聚落和交通线路的形态、密度、分布、规模等。——P.56活动1——【活动目标】理解人类对地表形态合理的改造有利于自然环境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借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活动建议)让学生进行活动前,可补充梯田的概念(梯田是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的田地),同时提醒通过观察教材中的景观图片,获取相关地理信息。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小结人类对地表形态进行合理的改造是有益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再列举一些生活中这方面的例子,做延伸扩展。【参考答案】在开垦的梯田上耕作更有利于水土保持。修梯田后,同一水平梯田在同一等高面上,田地的坡度减小,水的流速减慢,侵蚀作用减弱;同时田埂稍高于梯田面,使水肥不易流出,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P.56活动2——【活动目标】理解人类对地表形态改造,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随意改造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借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活动建议】可以补充山东半岛蓬莱地理位置图、景观图、海冰分布图等,帮助学生进行区域定位,引导学生通过解读图文材料,明确该地海岸被严重侵蚀的原包括自然和人为两方面。本活动所设置的第二问和第三问,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可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课前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案例,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参考答案】(1)该地风浪大,尤其是冬春季节在偏北风的影响下风浪对沿岸的侵蚀作用更明显;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潮位抬高,波浪的侵蚀作用加大;浅滩被开挖,深度加深,丧失防浪作用,因此该地海岸被严重侵蚀。(2)认同“有时对地表形态的微小改变,所引发的灾难往往意想不到”这一观点。结合活动材料加以说明或列举身边的案例加以说明。(3)学生自主在网络上查找“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资料。大气的运动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P.58探究——【活动目标】借助真实问题引发学生对“自然现象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理解风的形成过程及原因。【活动建议】根据情境材料信息,让学生说出“马纬度”所在的纬度带;教师提供欧洲至美洲运输马匹的帆船航行路线图及相关文字介绍,增强学习的情境感;同时,根据材料,让学生明白风并不是时时刻刻到处都有的,风的形成是有一定条件的,相关活动的答案可在本部分知识学习完后由学生来完成。【参考答案】1.地表受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形成水平气压差,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形成风——大气的水平运动。2.该区域这几周受移动至此的副热带高气压的作用,盛行下沉气流,所以平静无风。——P.60活动一—【活动目标】通过图像的判读分析,理解气压梯度含义:学会风速和风向的判断方法,并能分析影响风向和风速的主要因素,学会在等压线示意图上标绘风向。【活动建议】教师提供阶梯等高线分布疏密与坡度大小的关系示意图,让学生通过类比,正确理解气压梯度的概念,得出气压梯度决定风力的大小。由此判断图35、图36中四地的风力大小,并得出风力与等压线疏密的关系。再要求学生依据受力状况的差异,画出风力最大处的风向。教师要提醒学生根据气压值的大小,图35是高空位置、图36是近地面位置。【参考答案)1.将等高线看作等压线,阶梯坡度好比气压梯度。(言之有理即可)2.(1)风力最大的是,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等压线密度与风力呈正相关);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作切线).风向为东北风(绘图略)。(2)风力最大的是C,理由是等压线较为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大。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风向为偏南风(绘图略)。——P.61活动—一【活动目标】通过示意图的绘制,理解三个假定条件下单圈环流的形成过程,通过讨论探究,理解赤道与极地之间的闭合环流是不能维持的,引出“三圈环流”出现的必然性。【活动建议】教师要向学生明确三个假定的条件:1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即地表均一,不考虑海陆差异;2地球静止不动,即大气运动不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太阳终年直射赤道,即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一直呈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绘图活动过程中教师给予及时的引导,绘图完成后请同学们进行成果的展示交流,并结合第1问引出第2问,便于接下来三圈环流的教学活动开展。【参考答案】1.见下图。2.赤道与极地之间的闭合环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不能维持。以北半球为例,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南风逐渐向右偏转成西南风;到达北纬30附近上空时,风向偏转成了西风。这样,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不能再继续北流。赤道上空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过来但又不能继续北进,便在北纬30附近积聚下沉,赤道与极地之间的闭合环流被破坏而难以维持。在地球表面会呈现出三圈环流态势。——P.62~63活动——【活动目标】通过绘制示意图,宏观把握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状况;根据图像信息归纳整理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方法;通过对北半球三圈环流的知识整理,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成果展示互评,进一步巩固完善知识体系。【活动建议】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可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其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作动态的演示,让学生直观感知其运动的过程。教师应强调大气运动的先后顺序和语言表达的逻辑思维。在成果展示互评环节,教师可给予适度的引导点评,并做归纳性小结。【参考答案】1.如图所示。(2)略。——P.66~67活动——【活动目标】通过绘制夏(冬)至日气压带和风带在地球上的纬度分布情况,了解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控制纬度范围:通过对比南北半球1月和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理解海陆分布因素(热力性质的差异)的作用下,全球气压中心的分布特点;通过对冬、夏季亚洲大陆和太平洋上气压分布的特点的比较,掌握亚洲东部季风环流的成因,冬、夏季风的风向和性质;通过大气环流学习路径的整理,对整节知识进行归纳提升。【活动建议】教师在活动1中可借助信息技术制作二分一至日对应的气压带风带动态图,便于学生直观感悟气压带、风带的大概移动幅度和控制范围。在活动2中,教师要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强调比较思维和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教师应充分利用活动3引导学生对全节内容进行自主梳理、总结和诊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参考答案】1.2.(1)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在海洋上,大陆上出现冷高压中心(如亚洲高压):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较为完整接近带状分布。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大致呈块状分布在海洋上,大陆上出现热低压中心(如亚洲低压);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较为完整接近带状分布。(2)项目1月7月东亚西北风东南风南亚东北风西南风亚洲冬季风来自高纬度的大陆,性质干冷;夏季风来自低纬度的海洋,性质暖湿。(3)冬季,在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上,副极地低压带被欧亚大陆的冷高压切断,在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保留在海洋上,在北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夏季,在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在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副热带高压保留在海洋上,在北太平洋上形成了夏威夷高压(北太平洋高压)。亚洲东部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东部,而且面向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南濒印度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巨大。因此,形成季风的气压梯度大,范围广,加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冬季东亚盛行西北季风,南部盛行东北季风;夏季亚洲东部盛行东南季风,南部盛行西南季风,在亚洲东部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环流。3.(1)图313对大气环流内在逻辑线索的把握准确。从三个假设条件开始逐一否定,实现从理想模式到现实的思维演变,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逻辑思维,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把握准确到位。(2)形成复杂的天气变化和典型的季风气候。(3)略。第二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P.68探究——【活动目标】通过情境问题的探究导入教学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对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形成及食草动物迁徒的影响。【活动建议】根据文字情境材料,让学生在区域地图上找到相关位置并大致绘出迁徙方向,教师提供非洲草原野生食草动物大迁徒的视频影像,便于学生更直观、形象地感知探究活动的情境,让学生明白食草动物的迁徒是有一定规律性和形成条件的。【参考答案)】1.东非草原食草动物的迁徒主要是因为逐水草(食物)而迁徒。2.在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的交替控制下,东非草原呈现干湿季交替的现象:赤道低气压带季节性移动至此,降水量大,水草充足,食草动物逐水草而迁徒至此;赤道低气压带移走信风带移动至此,降水稀少,草原荒芜,食草动物迁徒离开。因此,东非草原食草动物的迁徒是追逐水草的一种自然地理现象。——P.71活动——【活动目标】通过活动探究,能够从地理位置、地形等角度理解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原因;通过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特征的对比分析,理解热带雨林气候的内部特征差异及其形成原因;通过亚马孙河、刚果河和马来群岛河流水文特征的比较分析,理解热带雨林气候特征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活动建议】考虑活动问题解决的需要,让学生在相关区域地图中找出亚马孙平原、马来群岛、刚果盆地等地理事物的相关地理位置。教师在活动中尺可能为学生提供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分布位置图及地形分布图:提供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图及相关气候特征数据等学习资源,增强学生对问题情境的直观感知,有效辅助学生完成相关问题的探究。参考答案)1.亚马孙平原大部分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终年高温多雨。亚马孙平原面积广阔,南北侧为高原,西面是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平原东面口子向大西洋敞开,利于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从大西洋携带大量的水汽西进,受西部高大山脉阻挡气流抬升,形成大量降水。从而形成世界上面积最大、发育最为充分和典型的热带雨林区。2.刚果盆地位于非洲大陆内部,距海较远,且地形较为封闭,因此其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大陆性较强。马来群岛多为岛屿,陆地面积狭小,周围海域广阔,深受海洋影响,所以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海洋性较为明显。3.亚马孙河、刚果河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较小,水位较为稳定,无结冰期,含沙量小,流速较缓。马来群岛的河流径流量相对较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含沙量较小,无结冰期,但流速快。亚马孙河、刚果河和马来群岛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形成原因是:热带雨林气候区,以雨水补给为主,年降水量大,且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较小导致三者径流量大、季节变化较小;热带雨林广布,水土保持能力强,含沙量较小;位于热带气候区,无结冰期。亚马孙河、刚果河和马来群岛河流水文特征差异形成的原因是: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流域面积大,流经平原和盆地,地势平坦,流速缓慢;而马来群岛的河流流域面积较小,地形起伏较大,流速较快。——P.73活动——【活动目标】能够结合示意图和文字材料信,学会气候特征归纳的方法和成因分析;能够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形成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利用自然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活动建议】考虑问题解决的需求,教师提供图示虚线框内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或着区城气气候具体数据与自然景观图,便于归纳气候特征与成因分析。根据探究主题,提供鱼洄游河流位置和路线图,有可能的话可补充鱼在图示特定区域每年9月洄游到河流上游的视频信息,让学生感知真实情境,利于活动相关问题分析。教师尽可能提供柯莫德熊的生存受到威胁的视频、图片或者相关数据,布置好小组合作要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获取结论和保护措施,然后再进行交流与评价。【参考答案】1.虚线区域位于北纬50到北纬60大陆的西岸,冬季受来自海洋暖湿的盛行西风影响,且该区域东侧为高大的山脉,西风遇地形阻挡气流抬升,多地形雨;东侧山脉阻挡来自高纬大陆的冷干气流的影响,且西侧沿海暖流又有增温增湿作用。因此,在多要素的综合作用下,虚线区域内形成了冬季气候温和多雨的特征。2.9月中旬该区域河流水温适宜、降水量较少,河流进入枯水期,流量较小,流速较慢,鮭鱼洄游阻力较小,利于其洄游到河流上游。3.人类过度的商业性采伐破坏了柯莫德熊生存的环境,导致栖息地减少;鲑鱼洄游减少,食物数量减少;人类过度猎杀等原因导致柯莫德熊数量减少。完善并落实法律;设立自然保护区;禁止砍伐森林,恢复生态环境;禁止猎杀柯莫德熊等。——P.77~78活动——【活动目标】通过对景观图的判读,认识气候对植被景观形成的重要意义;通过读图与填图活动,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掌握主要气候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列举世界某一区域的气候类型,能够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活动建议】根据问题情境,教师可提供世界气候分布图,将温带的三幅植被景观图落实到对应的气候区内,引导学生从气候特征的角度分析植被景观的形成。结合世界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从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的角度把握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经推理分析后,确认不同气候类型。让学生列举某一特殊气候类型名称,如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的热带雨林气候,说明其形成还受地形、洋流等下垫面状况的影响,从而认识到气候形成的综合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下垫面状况等。【参考答案】1.三幅植被景观均位于温带地区,其景观特征的差异主要因降水量不同所致。2.(1)(2)根据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可以将这11个气候类型进行分类,热带的有①②③④,亚热带的有⑤⑥,温带的有⑦⑧⑨,亚寒带的有⑩,寒带的有⑪。在根据降水量分类,全年多雨,且全年受西风带影响的气候为⑦,全年多雨,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气候为,降水随季节变动,受赤道低气压带移动影响的为①,受来自海洋的季风影响的为③⑤⑧,冬雨夏干的为⑥,全年少雨,受高气压带影响的是②⑪,因地处内而少雨的是⑨⑩,再根据各自的气压带分析,对号入座。(3)气候的形成除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的影响外,还受到地形、洋流、海陆位置等下垫面状况的影响。例如在地形因素的作用下,高大的山地或高原形成高原山地气候;在洋流的作用下,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延伸到了北极圈以北地区;在海陆位置因素的作用下,中亚、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形成了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地形和暖流等作用下,马达加斯加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等纬度相对较高的地方出现了热带雨林气候。天气系统——P.79探究——【活动目标】通过对真实情境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了解冷锋过境时的天气特征,提升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关注、描述和解释能力。【活动建议)学生先自主学习文字材料,找出重要信息,然后分组讨论上述问题。【参考答案】1.曹军在一夜之间能够筑成坚固营寨的原因,主要是寒冷的北风带来强降温,使泼在沙土上的水冻结形成坚固营寨。2.冷锋。理由:北风(冷气团)主动南下,出现阴云、降温、降雪等天气。——P.82~83活动——【活动目标】通过读图和列表比较,加深理解冷锋、暖锋的天气特征,掌握地理比较法。通过对锋面活动过程的感悟,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关注生活,学会用地理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从而提升学以致用的能力。【活动建议】活动1: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观察锋面示意图,学会用动态的服光思考锋面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观察锋面过境时雨区的主要位置。其中的(3)题,教师可以补充逆温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正确读图和析图,从而得出结论。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读图、读材料,仔细审设问,要求学生独活动2:针对(1)、(2)题,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读图、读材料,仔细审设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3)题,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例子,讨论冬季冷锋过境时我们容易患哪些疾病、会去哪些科室看这些病。【参考答案】1.(1)项目时段冷锋暖锋天气特征过境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睛朗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过境时大风、降温、雨雪天气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湿度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2)冷锋的降水区域主要在锋线之后的冷气团一侧,暖锋的降水区域主要在锋线之前的冷气团一侧。(3)两图中均会出现逆温现象。因为当冷暖气团相交,出现锋面时,暖空气会沿锋面向上运动,运移到冷空气之上,形成上暖下冷的形势,如果锋面上下冷暖空气的温度差较大,则形成逆温现象。这种现象一般会出现在冷锋锋线后,暖锋锋线前。2.(1)冷锋。依据: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2)次日14时前一段时间,云层逐渐增厚,风速逐渐增大;次日14时左右,冷锋过境,出现雨、雪天气;冷锋过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3)气温突然下降,对老人和婴幼儿不利,易患感冒、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故儿科、内科门诊的就诊人数会增加。冷锋过境气压变化大,易造成脑溢血等,故神经内科或脑外科的就诊人数会增加。——P.86~87活动——【活动目标】通过绘图的方法,理解高、低气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征及其天气状况。通过比较南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差异,加深理解和巩固气旋、反气旋的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天气实例、学会阅读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地理实践力。【活动建议】活动1:教师指导学生参考教材的图338,学生独立绘制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示意图,然后按活动要求列表比较南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差异。活动2: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完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绘出不同位置的气流运动情况,并让学生观察分析出各个位置的天气特点。教师可以补充锋面气旋的相关知识。活动3:利用生活中的天气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教师提供冬季我国的风向分布图,指导学生读图并分析出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吹西北季风、江南地区吹东北季风的原因。活动4:学生通过自学高压脊、低压槽的资料,绘出槽线或脊线。引导学生正确判读地面天气图和卫星云图,找出图342中呈现出的天气系统,分析出图343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的天气状况。【参考答案】1.(1)绘图略。气流状况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状况水平方向北半球逆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旋转流入顺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旋转流出南半球顺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旋转流入逆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旋转流出垂直方向上升下沉风向北半球东部偏南风偏北风西部偏北风偏南风南半球东部偏北风偏南风西部偏南风偏北风2.气旋东部吹偏南风,北上与冷空气相遇形成暖锋,气旋西部吹偏北风,南下与暖空气相遇形成冷锋。由于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尤其是锋面上气流上升更为强烈,故锋面的东部、西部往往会产生云、雨,甚至造成暴雨、雷雨、大风等天气。而气旋中心的气流由于做上升运动,故形成阴雨天气。反气旋均为中心气流下沉,天气晴朗,风力小。东侧吹偏北风,气温相对较低,天气晴朗;西侧吹偏南风,气温相对较高,天气晴朗。3.(1)7—8月,长江流域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流做下沉运动,降水少,多晴朗天气,气温高,蒸发旺盛,形成伏旱。每年秋季,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受高压(反气旋)控制,降水少,晴朗天气多,出现“秋高气爽”的现象。(2)冬季,欧亚大陆上形成高压中心,尤以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最为强大,而我国东北、华北地区主要位于高压中心的东部及东南部,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吹西北季风;而我国江南地区主要位于高压中心的南部,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吹东北季风。4.(1)画图略。(在图中找到高压中心、低压中心,按照P.82设问中的提示绘制即可。)(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冷锋系统、暖锋系统、锋面气旋系统等。(3)甲为阴雨天气,甲云团比较浓厚,位于冷锋中冷气团一侧;乙为阴雨天气,乙云量较多,位于锋面气旋中心附近;丙为晴朗天气,丙无明显云团,位于高压脊附近;丁为阴雨天气,丁云量多,位于暖锋中冷气团一侧。第四章陆地水与洋流第一节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一P.89探究——【活动目标】以新加坡为探究案例,通过对新加坡的主要水体类型、各种水体相互转化关系、淡水资源不足的成因等问题的探究,引发学生知晓陆地水体的类型,理解陆地水体间相互转化关系。通过活动,学生认识陆地水体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逐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活动建议】根据新加坡的地理位曾和永循环的和关知识,增断出新加坡的主要水体类型及水体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发现新加员永休类烈较多并日午降永景丰宫,但是新加坡淡水资源短缺,形成认知思维的冲突。在认知冲突形成后,根根图中信息,特别是抓住他理环境的整体性及缺水的本质,按地方综合角度加以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崽维能力.【参考答案】1.海泮水、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2.海洋水通过水汽蒸发、水汽输送、降永等环节,降水至新加坡陆地上,转化为河流水或湖泊水;:有些湖泊成为河流的源头,将湖泊水转化为河流水:部分降水、河流水、湖泊水下渗至地下,转变为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注人海洋,转变为海洋水。3.新加坡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新加坡国土面积小、缺乏河湖的蓄水,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用水量大。——P.91活动——【活动目标】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关注雨水补给类型的河流及其径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关注不同地区的径流量差异,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能力。【活动建议】可以给出中国地形、河流分布图,标出活动中涉及的河流,引导学生结合河流的位置和给出的各个区域的降水资料,从降水的量与变化角度分析河流径流量与降水的关系。【参考答案】1.我国东部河流流量及其变化与流域内降水量及其变化关系十分密切,主要受降水量的多少,降水的季节分配、降水的年际变化影响。长江、西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流域内雨季长,降水量多,因而它们的径流量大,夏汛长;黄河和松花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流域内雨季短(集中7、8月),降水量少,因而它们的径流量小,夏汛短;松花江还存在因冬春季节降雪,春季融雪补给河流而出现春汛。2.气候区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季节变化小。因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降水量季节变化小因季节变化小。因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降水量季节变化小季节变化大。因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具有明显的干湿两季,降水量季节变化大季节变化大。因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具有明显的早雨两季,降水量季节变化大——P.92活动——【活动目标)通过活动,学生可以较全面地掌握影响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因素,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能力。【活动建汉)结合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思维,综合分析影响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因素。分析过程中,可以提供东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四川盆地的气候资料及河流径流量图,要求学生根据图像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参考答案】1.我认为该观点不准确。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不仅需要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且有降雪,还需要春季气温回升时能达到积雪可融化的温度,否则积雪不融化,不能形成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2.东北地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占年径流量比例最大,因为东北地区较黄河中下游和四川盆地冬季平均气温低且有大量积雪,春季气温回升快,积雪大量融化,形成春汛;并且夏季降水比黄河中下游和四川盆地少,雨水补给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山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在时间上滞后,因为在山区太阳辐射和气温的变化受地形的影响,气温较原低,且阳坡与阴坡积雪融化不同步,致使山区积雪融化面积比平原的小、融化速度比平原的慢,因此,山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在时间上滞后。——P.93活动——【活动目标】通过活动,了解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的分布、径流量变化特点,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能力。【活动建议】该活动应充分利用图中信息,适当补充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状况的分析思路,抓住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和图中河流的分布,结合该区域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综合分析两者对河流分布、河流补给方式的影响。在分析过程中可以补充该区域河流的径流量曲线图,结合径流量变化与气候的关系,分析其主要补给类型。【参考答案】1.河流较少月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山容地区,多为内流河。河流主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流量大,为夏汛。2.西部地区深居内陆,降水较少,雨水对河流补给少。西部地区山地较高,存在山地冰川,夏季温度急剧升高,冰川三大量融化,形成汛期。3.相同点: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与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都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不同点: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春初时节,气温升高,积雪融化,河流形成春汛: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在夏季,气温急剧升高,冰川大量融化,河流形成夏汛。4.主要发生在夏季。若夏季(7、8月份)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