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之规律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古诗鉴赏之规律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古诗鉴赏之规律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古诗鉴赏之规律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古诗鉴赏之规律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鉴赏之规律1/56注意利用联想、想象

诗歌鉴赏是一个再创造。再创造主要方式是联想、想象,如2/56作者没有描写邻家院子景色,但写了“蜂蝶纷纷过墙去”这一实景。假如紧紧依傍这一诗句,透过言在此而意在彼重重迷雾,会联想到邻家春色美不胜收,如此景致,连路人都会驻足观望,更何况是喜花蜂蝶呢!王驾《雨晴》: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3/56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4/561.意象:

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表示之物,这客观“象”与作者借景抒情“情”、咏物所言“志”完美结合。5/56古诗词中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比如:“梅花”是高洁品格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柳”送别

、留恋

、伤感、春天美好“鸿雁”是传书信使等等。6/5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这首曲叠用九个名词,描写了富有特征而又互有联络景物,并以概括而巧妙艺术构思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昏暗色彩秋郊夕阳图。暮色思归乌鸦,安逸自适人家,旅途劳顿老马,衬托出浪迹天涯游子思念故乡彷徨悲苦情怀。

7/562.意境(人、景、事、气氛、情):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友好、辽阔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情思而形成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艺术境界。优异古诗词都创造了含有辽阔艺术空间意境。与诗歌意境(情景)关系比较多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8/56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9/56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易水送别》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陆游《卜算子.咏梅》雄浑苍劲慷慨悲壮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10/56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11/56古体诗:乐府诗、五言古风、七言古风近体诗(格律诗):律诗与绝句,律诗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四联名称分别为首、颔、颈、尾;绝句分五言绝句与七言绝句。词(长短名、诗余):婉约(柳、李等)与豪放(苏辛)两派,按篇幅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6字),长调(96字以上),词有词牌,题目.内容分上下片或上下阕.曲:盛行于元代.12/56

三、把握不一样诗作题材(诗歌内容)13/56就诗作题材内容不一样,古诗词可分为1、写景诗: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14/562、咏怀诗(送别.思乡.感时伤怀等):叙事抒怀,经过详细事件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作品。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春望》。

15/563、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咏叹,普通融进了诗人独到见识,怀古讽今、怀古伤怀、怀古感叹。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作者。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16/5617/564、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物”多是含有特定意义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一样意象有不一样内蕴。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南宋.郑思肖《寒菊》

菊:清高隐士,坚贞不屈志士18/565、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开山,南朝谢灵运是山水诗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19/566、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还有一系列与边塞相关东西形成于盛唐,最高成就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20/56四、分清各种格调流派

“格调”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利用等方面形成创作特色。如陶渊明诗恬淡平和,王维诗诗中有画,李白诗豪放飘逸,杜甫诗沉郁顿挫。流派主要指诗歌流派和词流派。21/561.诗歌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准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经典环境经典人物。源头:《诗经》;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陆游等。

22/56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语言、奇特想象和夸大手法、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源头:《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贺、龚自珍等。

23/562.词流派:豪放派、婉约派

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24/5625/56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代表人物:柳永、姜夔、秦观、李清照。

26/5627/56五、注意分析各种表示技巧

28/561、如推敲方面炼字、炼句、炼意。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齐巳《早梅》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29/562、虚实结合(实景是诗人描写现实客观景物,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虚景是诗人经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景物,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虚实结合往往是营造古诗词意境基本方法。

30/563、反衬:古诗词表示技巧中反衬是相对“正衬”而言一个表示技巧。在作品中为了使对某事物描写更清楚、突出,而采取相反、相对立事物从旁陪补方法。它与“对比”不一样,对比两个事物间关系是并列,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反衬却能够显著地分出衬托事物和被衬托事物,突出被衬托一方。31/56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韦庄《题金陵图》以声衬静以乐景衬哀情32/56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前两句写景,简直是一幅令人目迷神驰风景画,然而诗人旨意不在此,而在后面两句:“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今春”之景不可谓不美,但“看又过”包含着时光流逝,归期遥遥,观春景非但引不起游玩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感伤。这么看来全诗更主要技巧是以乐景衬哀情,极写春景之美,更能衬出归心殷切和乡思之深。

33/564、动静结合:有时可了解为“以动衬静”,“动静相对”。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第四句“鱼跳”更衬托出前三句景物“静”34/565、结构方面对比:对比是指在作品中把两个相互对立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两方面并举出来一个方法。这种方法适于突出形象特征,揭示形象意义,对于主题表示也易产生犀利、深刻效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35/56李约《观祈雨》: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其前两句讲是饱受旱灾之苦农民到龙王庙去请求下雨;后两句说是富人们不希望下雨,他们担心下雨会使乐器受潮影响看歌舞。统治阶级醉生梦死,丝毫不理会百姓死活残酷由此可见。李约在诗中未置一评,但其意褒贬立现。

36/566、结构方面设问与悬念。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阿鲁威《蟾宫曲.咏史》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文分层次叙述三国人物英雄业绩。37/567、寓意方面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意在言外,等等。

生看成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愿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古讽今借古抒怀38/56古诗词艺术手法在更多情形下,并不都是单一,往往是综合地利用。我们在鉴赏时候,要注意在详细语境、整体诗境中分析艺术特点,不要简单地陷入术语、概念怪圈,有时候还要依据不一样题型,不一样题干要求,从要求角度,作出正确判断。注意:39/56六、注意品味各种语言格调

40/56(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奇,不落俗套。(王维、孟浩然)(2)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取确切字眼直接陈说,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陶渊明)(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词藻、绚烂文采,奇幻情思。(李商隐、李贺)(4)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白居易)(5)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经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波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唐人七绝)(6)简练。就是洁净利落,言简意赅。

1、古诗词语言格调41/56其实一个语言格调不是那一个诗人所独有,大部分诗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而已。实际上,在做题时候,我们往往不能单独析出一个特点,而往往连在一起说,比如简练明快,清新平淡等等。而诗语言格调也远不是这些词所能够概括。比如:

1、简练又表述为: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

2、浅显、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

3、质朴清新、淡雅、自然,

4、词藻华丽

5、明快:明白通畅。

6、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还有雄健、雄浑:雄壮、健壮、浑厚等,这普通是用在诸如杜甫、辛弃疾、陆游等人身上。

注意:42/56要把握特殊语法现象:

为了合乎作诗词规则,所以往往有变式句存在。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词中词类活用现象也要引发注意,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等等。

在语言结构上,倒装普通表强调,比如: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西江月》辛弃疾)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秋兴八首》杜甫)

43/56七、注意明辨各种修辞手法44/561、比喻:最惯用技巧。写同一事物还能够用不一样比喻。如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了“似春水”“愁之多,之源源不停”。

45/5646/562、通感: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暗香浮动月黄昏”,用视觉“暗”写嗅觉“香”、突出梅香特点。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宋.林逋《山园小梅

》47/563、借代:如用“帆”代“船”,“朱门”代“权贵豪门之家”。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温庭筠《忆江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48/564、互文:在连贯性话语中,将本应含在一起词语,分别安排在上下两句,或一句上下段中,既省字又表意。如白居易“主人下马客在船”,实际是说:“主人下马在船,客人下马在船”。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