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部分 思想文化模块检测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必修历史试题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部分 思想文化模块检测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必修历史试题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部分 思想文化模块检测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必修历史试题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部分 思想文化模块检测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必修历史试题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部分 思想文化模块检测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必修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想文化模块检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0·江西临川一中适应考)《孔子家语·致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告知)于君,发仓以赈之而私(自)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凸显)己之德美矣。”孔子此番言论意在强调()A.救助饥民与否值得商榷B.儒家思想应得到统治者的重视C.等级秩序应该受到推崇D.国家统治中“仁”的核心地位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而私(自)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的意思是担忧个人实施救济会损害到国君的权威,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故选C项。材料内容体现谁来救助饥民,应是政府组织救助,并不是“救助饥民与否值得商榷”,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儒家思想应得到统治者的重视”,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了“仁”的思想,但不能体现位于国家统治的核心地位,D项错误。2.(2019·湖南长郡中学模拟)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两汉私人讲学的历史叙述。记叙出处(吴章)治尚书经,……教授尤盛,弟子千余人《汉书·云敞传》(疏广)明春秋,家居教授,学者自远方至《汉书·疏广传》(夏恭)习韩诗、孟氏易,讲授门徒常千余人《后汉书·文苑列传》(刘茂)习礼经,教授常数百人《后汉书·独行列传》由此可见,当时()A.官学制度遭到一定破坏B.重学风气推动士人阶层壮大C.经学世族传承中华文脉D.四书五经的社会影响力扩大答案B解析表格主要反映了两汉私学的发展,但不能说明当时的官学制度遭到破坏,故排除A项;根据材料“弟子千余人”“学者自远方至”“讲授门徒常千余人”“教授常数百人”可知,两汉私学发展,重学风气的浓厚推动了士人阶层的壮大,故选B项;表格内容体现了个人性质的私学,没有体现经学的世族传承和四书五经的社会影响力,且“四书”由朱熹汇辑而成,在南宋才出现,故排除C、D两项。3.(2019·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模拟)顾炎武在《日知录·周室班爵禄》中写道:“为民而立之君,故班爵之意,天子与公、侯、伯、子、男一也,而非绝世之贵……故班禄之意,君、卿、大夫、士与庶人在官一也,而非无事之食。”这一主张()A.强调了爵禄制度的合理性B.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C.继承发展先秦的民本思想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答案C解析顾炎武将爵禄制度的目的解释为“为民”,他认为周朝天子与各级贵族并不是天生的尊贵,他们要为民服务,管理国家事务以取得俸禄,靠劳动吃饭。这便要求君主及各级官吏,不要对百姓任意妄为,不要厚取于民以供自我享乐。可知顾炎武的主张继承和发展了先秦的民本思想,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当时西方启蒙思想反对专制、主张民主,与材料不符,B项错误;明清时期进步思想是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没有动摇儒学正统地位,故D项错误。4.(2019·山东德州期末)汉代《氾胜之书》记载小麦选种“择穗大强者”;北朝《齐民要术》记载利用不同种的树木进行嫁接来提高果树结实和改良品质;南宋《农书》记载种桑“择美桑种椹”“唯取中间一截”“以种即其干强实,其叶肥厚”。这说明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A.形成了系统的科学体系B.和社会生产密切相关C.推动了近代进化论产生D.与经济重心南移同步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汉代《氾胜之书》记载小麦选种”“北朝《齐民要术》记载利用不同种的树木进行嫁接来提高果树结实和改良品质”“南宋《农书》记载种桑”可知,中国古代的科技注重实用性,与社会生产紧密相连,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科技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体系,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科技与近代进化论无关,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经济重心的转移,故排除D项。5.(2020·湖北部分重中起点考)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道教修行方式包括:大量抄写经文,积累修为;想象自己仙境遨游,并把这些经历用“一笔疾书”的方式记录下来。这在当时有利于()A.印刷术的普及 B.市民文化的兴起C.道教的正统化 D.书法艺术的发展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魏晋南北朝社会动乱,佛道盛行,出现了抄写经文以及“一笔疾书”记录的现象,这有利于书法艺术的发展,故D项正确。最早的雕版印刷术出现于唐朝,排除A项;市民文化兴起与商品经济发展相关,材料未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情况,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没有居于正统地位,排除C项。6.(2019·江西吉安质检)有学者指出:当时中国传统社会,既夜郎自大,又一盘散沙,就像一辆“破车”。要拉动这辆“破车”,洋务运动只能算是一个“小脚女人”。该学者认为洋务运动()A.“中体西用”导致失败B.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C.学习西方以适应列强D.除旧布新遭政府阻挠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洋务运动的作用是“小脚女人”拉“破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即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和道德的前提下,以吸收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就像“小脚女人”一样,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具有保守性与封建性,故A项正确。“师夷长技以自强”不能表现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B项错误;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不是适应西方,C项错误;洋务运动获得了清政府一定的支持,不是阻挠,D项错误。7.(2020·河南南阳一中开学考)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孙中山成立了兴中会,已经开启了救亡运动的历程,故A项错误;上海是较早开放的通商口岸,社会风气相对较为开放,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是否废除帝制之争,所以不能确定为都主张废除帝制,C项错误;根据材料“尚不知革命为何物”可知,当时革命还没有成为社会主流,当时社会主流依然是改良,故D项正确。8.(2020·湖北沙市中学双周练)早年,孙中山认为:“农政有官则百姓勤,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十月革命后,孙中山进一步指出:“所谓得民心,最主要的是得农民之心……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A.认识到农民阶级是国民革命的主力军B.以民生主义作为三民主义的核心C.对农民的关注由经济层面上升到政治层面D.实现了救国思想向社会主义转变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早年,孙中山主要关注农政、农务与农事,这是对农业经济的关注;而十月革命后,孙中山则开始强调在政治革命中争取农民支持的重要性,这种转变表明孙中山对农民的关注由经济层面上升到政治层面,故C项正确。A、B两项材料并未体现,故排除;孙中山是资产阶级代表,其救国思想不可能向社会主义转变,故D项错误。9.(2020·安徽月考)1952年3月,毛泽东在修改中共中央统战部的一个文稿时写道:“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即允许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存在的时期”,“不允许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有自己的立场和思想”的想法,是“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是一种幼稚可笑的思想”。这表明毛泽东()A.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重大的发展 B.认识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C.承认当时国内存在阶级对立和斗争 D.认为资产阶级应该保留自己的立场答案B解析材料认为,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允许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存在以及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自己的立场和思想,这一认识符合过渡时期的基本思想,是符合实际的,同时可以看出毛泽东认识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这种认识是符合国情的,但谈不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故B项正确,A项错误。承认当时国内存在阶级对立和斗争、认为资产阶级应该保留自己的立场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排除C、D两项。10.(2020·河南南阳一中开学考)邓小平从列宁那里找到了新思路,给中国改革开放找到了新航向。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实际上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有继承也有超越,“超越”主要表现为()A.利用市场手段恢复国民经济B.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C.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突出位置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答案D解析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的超越,而利用市场手段恢复国民经济、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以及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均是对新经济政策的继承而非超越,故选D项,排除A、B、C三项。11.(2019·江苏盐城二模)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人类战争形态正发生着重大变化。在苏联领导人眼中,以人力、兵力为主要战斗力的中国军事力量已不值一提。赫鲁晓夫说:“民兵,对于有现代化武器的我们来说,这不是军队,这是一堆肉。”为此我国()A.发展“两弹一星”计划,应对大国挑战B.研制高性能计算机,增强军事实力 C.开展科教兴国战略,提升综合国力 D.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打赢现代战争答案A解析二十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为提高我国的国防能力,我国发展“两弹一星”计划,应对大国挑战,A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银河”巨型计算机投入研制,排除B项;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提出,排除C项;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排除D项。12.(2019·广东百校联考)下面是1951-1959年《中国青年报》中新闻漫画题材比例变化的折线图。这些变化()A.说明现实环境对艺术创作影响较大B.表明“双百”方针得到顺利贯彻执行C.反映了新闻题材创作形式的多元化D.弱化了报刊与杂志的政治宣传功能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新闻漫画题材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社会生活中的比例呈现曲折发展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实环境对艺术创作影响较大,A项正确。“双百”方针确立于1956年,无法解释材料中“1951-1955年”新闻漫画题材的发展和变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新闻题材创作形式的多元化,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弱化了报刊与杂志的政治宣传功能”,排除D项。13.(2019·湖南益阳期末)1971-1976年全国中等技术学校情况年份197119721973197419751976学校数9557351058123413261461学生数97980147094264321348896405030385521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是()A.“文革”刺激了职业教育的兴起B.职业学校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C.“文革”后期职业教育有所发展D.职业教育中的政治倾向感不强答案C解析根据表格可知,“文革”后期全国中等技术学校学生数尽管有起伏,但总体来看有一定增长,说明“文革”后期职业教育有所发展,故选C项。“文革”前夕形成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排除A项;从学校数来看,1972年低于1971年,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职业教育中的政治倾向,排除D项。14.(2019·山东临沂质检)在古希腊服饰设计中,女式腰带的设计使用凸显了上下身的比例关系;男子希顿长袍的下摆只到膝部,而腿部的黄金分割点恰恰就位于膝部。这反映了古希腊()A.崇尚理性之美 B.平等自由理念C.开放包容精神 D.注重功利实用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古希腊的服饰设计注重体现人体本身的比例美感,反映出当时希腊崇尚理性之美,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自由平等理念,也无法体现开放包容精神,故排除B、C两项;古希腊的服饰设计注重审美,而非功利实用,排除D项。15.(2019·福建福州期末)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在1222年成立时,只有宗教法、民法、医学三种科目。1399年帕多瓦大学分化为两所大学:UniversitasIuristarum(主要教授民法、宗教法和神学)和UniversitasArtistarum(主要教授医学、哲学、文法、辩证法、修辞学和天文学)。这反映了这一时期()A.神学不再占据统治地位B.城市经济空前繁荣C.近代自然科学已经产生D.人文精神开始勃兴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399年意大利正在进行文艺复兴运动,但当时的意大利神学依旧占据着统治地位,故排除A项;帕多瓦大学的分化无法体现当时意大利城市经济的空前繁荣,故排除B项;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于1543年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发表,故排除C项;根据“UniversitasArtistarum(主要教授医学、哲学、文法、辩证法、修辞学和天文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意大利人文精神已经开始勃兴,故选D项。16.(2020·河南非凡联盟调研)法国科学家笛卡尔(1596-1650)指出,科学的本质是数学。他说:“我尤其对数学推理的确实性与明了性感到高兴。”他强调科学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类”,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这种认识()A.揭示了自然科学的本质B.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兴起C.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D.消除了人们的宗教信仰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并结合所学可知,笛卡尔的认识有助于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发展,有助于人们摆脱教会神权的束缚,从而推动思想解放,故C项正确。自然科学是研究大自然中有机或无机的事物和现象的科学,数学是其方法之一,但不是自然科学的本质,A项错误;自然科学兴起的标志是1543年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B项错误;笛卡尔的学说并没有消除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D项错误。17.(2019·福建泉州单科质检)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出版,引起社会广泛反响,《英国科学协会会报》刊登了攻击性的评论,达尔文的老师塞治威克教授对自己学生提出的异端学说,深感愤怒。人们开始开猴子玩笑、唱猴子歌,书报上也出现了许多猴子漫画(如右图)来讽刺达尔文主义。这反映了当时()A.天主教会的影响涉及社会生活各方面B.科学和理性精神尚未被社会广泛接受C.工业革命的发展极大解放人们的思想D.科学理论的发展引发了社会重大变革答案B解析材料“达尔文的老师……深感愤怒”“人们开始开猴子玩笑、唱猴子歌,书报上也出现了许多猴子漫画来讽刺达尔文主义”说明,许多人不能接受生物进化学说,反映出这一时期科学和理性精神尚未被社会广泛接受,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人们对生物进化学说的态度,且“各方面”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许多人的思想没有获得解放,排除C项;根据材料可知,人们的思想观念没有发生改变,科学理论在当时没有引发社会重大变革,排除D项。18.(2019·贵州适应性考试)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科学是一个用来为“生命的利益和价值”服务的工具,应该为改善人类的条件提供帮助。爱因斯坦说:“我们大脑的创造物对人类将是一种祝福,而不是一种诅咒。”他们都认为()A.应该理性运用科学技术B.科学技术能够改变世界C.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发展D.科学发展引领人类未来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科学……应该为改善人类的条件提供帮助”“是一种祝福,而不是一种诅咒”可知,培根和爱因斯坦都主张理性地应用科学技术,主张运用科技为人类谋福利,而不是给人类带来灾难,故A项正确。19.(2019·山东德州期末)19世纪30年代,巴尔扎克发表小说《欧也妮·葛朗台》:葛朗台明白克罗旭和格拉桑两家对欧也妮的求婚是为他的财产而来,但加以利用。葛朗台太太去世后,葛朗台让女儿签署文件放弃母亲遗产继承权。该作品()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D.批判了拜金主义的风气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30年代”“为他的财产而来”“让女儿签署文件放弃母亲遗产继承权”可知,《欧也妮·葛朗台》刻画了葛朗台对金钱的渴求,批判了拜金主义的风气,属于现实主义风格的文学作品,故D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对资本主义政治腐败的批判,故排除A项;材料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并未揭露专制体制的腐朽,故排除B项。20.(2020·河北辛集中学开学考)1898-1908年,法国盛行野兽主义绘画,该派画家发现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并将它们介绍给毕加索。而毕加索改造了原始艺术并用其摧毁了古典绘画传统。这反映出()A.返璞归真是现代艺术的追求B.现代画派具有共同源头C.现代主义有反理性的特征D.世界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法国盛行……非洲及大洋州……”“毕加索改造了原始艺术并用其摧毁了古典绘画传统”可知,世界文化之间的的交流与碰撞,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各种文化之间的交融,没有体现现代艺术的追求和源头,故排除A、B两项;材料没有涉及到现代主义的特征,故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第21题22分,第22题26分,第23题12分,共60分。21.(2019·河南信阳高中期末)中国历史上,宋代和20世纪初都曾兴起过“疑古”思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儒通过对经典的研究,发现经典并非“圣道之全”,经典中还有不少阙文。不仅秦始皇焚书造成五经残缺,儒家经典在流传过程中也产生很多错误,影响了人们对圣人之道的理解。此外,不少宋儒还认为经典有牴牾之处,经典所记与历史事实有出入,经典中的一些内容立意并不高远,值得怀疑。有些人还指出六经之中的一些观念,也与社会现实有矛盾。宋儒还通过总结汉唐以来经学的种种误区,指出治经应以切于实用为目的,应以讲明圣道、求得义理为旨归。因此,面对异质文化的严峻挑战,首先要起来维护儒家主体文化的神圣性,特别是发掘儒家文化的内在价值,这是一场保卫“圣人之道”的文化战争。——整理自人民网《宋代疑古思潮简论》材料二随着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史学界“疑古”思潮再兴,对以司马迁《史记》为代表所记载的夏、商、周三代以及五帝时代的历史提出诸多怀疑。1919年,胡适提出:“对于东周以前的中国古史,只可存一个怀疑的态度。”20世纪20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学派,通过疑古书、疑古事、疑古人的方式,提出以往的古史都是“层累地造成的”,从而彻底否定了司马迁古史体系的真实性。顾颉刚否认夏禹的存在,他通过对古史传说及《说文》的考证,认为“禹不是人而是一种动物——虫”。——整理自刘毓庆《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疑古思潮及其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宋代“疑古”思潮的背景和特点。(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指出两次“疑古”思潮的不同点,并简要评价20世纪的“疑古”思潮。(12分)答案(1)背景:儒学经典的缺失;儒学自身的缺陷;社会矛盾尖锐;佛、道思想的冲击;儒者捍卫圣道的责任意识。(8分,任答四点)特点:打破了汉唐儒学传统,重建以“理”为核心的理论体系。(2分)(2)不同:宋代的疑古主要是在经学的范围之内疑古,20世纪疑古是建立在史学方法上的疑古;宋代疑古以维护传统为目的,近代疑古则彻底否定传统。(4分)评价:积极:有利于打破旧思想、旧传统的束缚,促进思想启蒙;辨伪存真的科学态度对后世史学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4分)局限:存在绝对化倾向,既有悖于科学精神也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4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经典中还有不少阙文”“儒家经典在流传过程中也产生很多错误”“经典中的一些内容立意并不高远,值得怀疑”“面对异质文化的严峻挑战”“要起来维护儒家主体文化的神圣性”并结合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宋儒还通过总结汉唐以来经学的种种误区,指出治经应以切于实用为目的,应以讲明圣道、求得义理为旨归”提炼得出。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疑古的内容、目的分析不同点。第二小问,根据20世纪的“疑古”思潮的内容分析影响,进一步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思考回答。22.(2019·河南郑州一模)上海是近代中国电力工业的发祥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82年,英商立德尔等招股筹银5万两,组建上海电气公司,并从美国购得发电设备创办了中国首家发电厂。7月26日试灯的亮灯盛况标志着中国电力工业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充足的电力“不仅供应城市照明,而且为新兴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提供动力,大大促进了城市的工业化,成为鼓舞中外资本在上海向近代工业投资的重要推动力”。材料二租界内应用越来越广泛的电灯,上海人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反映。有识之士对之赞赏,称之为“奇异的自来月”,咏诗加以称颂;而地方官吏却认为“电灯有患”,如有不测,将焚屋伤人无法可救,一度下令禁止租界里的华人使用电灯,并照会英国领事馆停用。……1897年秋,新任上海道台蔡钧与上海县令黄承暄决意效仿租界,拨银4000两,创设南市电灯厂,从英商沪北怡和洋行租来一套发电机,仿照租界的办法,用洋松木制成电杆,沿着新辟的外马路(今中山南路)树起30盏路灯。1936年,上海的城市人口已逾300万,跃居为“世界第五、远东第二、中国第一”的国际性大都市。此时,上海的发电设备容量已达26.62万千瓦,占到全国总容量的45.5%。每至入夜,上海滩灯火通明,恰似诗中所描绘的“水晶帘映宝灯明,海上移来不夜城。”“不夜城”随之成为了上海的又一代名词。——以上材料摘编自《上海档案》(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电力技术传入我国的特点并分析其传入的原因。(1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电力技术传入我国的影响。(10分)答案(1)特点:传入时间较早;租界内率先使用;国人先抵制后接受;发展迅速;上层人物的倡导。(8分,任答四点)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或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民族工业的不断发展,或近代化工业发展的需要;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或社会观念的进步;外资企业的刺激。(8分)(2)影响:电力工业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充足的电力供应城市照明,大大促进了城市的工业化;为近代民族工业提供动力;促进了思想观念的转变;鼓舞中外资本在上海向近代工业的投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上海成为国际大都市。(10分,任答五点)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1882年,英商立德尔等招股筹银5万两,组建上海电气公司,并从美国购得发电设备创办了中国首家发电厂”、材料二“租界内应用越来越广泛的电灯”“有识之士对之赞赏,称之为‘奇异的自来月’,咏诗加以称颂;而地方官吏却认为‘电灯有患’,如有不测,将焚屋伤人无法可救,一度下令禁止租界里的华人使用电灯,并照会英国领事馆停用”“新任上海道台蔡钧与上海县令黄承暄决意效仿租界,拨银4000两,创设南市电灯厂,从英商沪北怡和洋行租来一套发电机,仿照租界的办法,用洋松木制成电杆,沿着新辟的外马路(今中山南路)树起30盏路灯”“上海的发电设备容量已达26.62万千瓦,占到全国总容量的45.5%”等,从传入的时间、地点、国人及上层人物的态度、发展速度等方面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二,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以及外商企业的刺激分析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从对电力工业、城市的工业化及城市的发展、民族工业发展、思想观念的转变、人们的生活的影响角度分析。23.(2019·河北唐山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表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撰《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的部分人物序号人物备注2牛顿(1642-1727)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4孔子(前551-前479)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6蔡伦(?-121)中国造纸术的重大改进者。8世纪传入阿拉伯,12世纪传入欧洲9哥伦布(1451-1506)发现美洲新大陆10爱因斯坦(1879-1955)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11马克思(1818-1883)和恩格斯一起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18秦始皇(前259-前210)开创了中国政治和文化统一的局面20毛泽东(1893-1976)领导共产党夺取政权并在以后的27年中,对这个大国进行相当规模的改造23马丁·路德(1483-1546)发动了宗教改革运动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