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竖向主框架计算_第1页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竖向主框架计算_第2页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竖向主框架计算_第3页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竖向主框架计算_第4页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竖向主框架计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竖向主框架计算㈠结构说明竖向主框架是由主框架单元节组装而成的。单元节包括主框架下节、主框架上节和主框架加长节。每一单元节均是利用导轨立杆、外立杆、小横杆、廊道斜杆、节点板和M20螺栓连接而成的定型框架。根据具体工程选用主框架单元节。每一单元节外排立杆一根;内排立杆两根(导轨简化为一根立杆),其中心间距为0.25m。竖向主框架的内、外立杆中心距为0.75m,大横杆的模数高度(即安装后的步高)为2.0m,竖向主框架的上端防护栏杆高度1.5m。竖向主框架单元节之间的连接采用同样的连接方法。内外排立杆采用套接,利用螺栓连接的方法。㈡计算说明1.竖向主框架杆件轴线在一个平面内相交于一点且承受跨度为6.0m的一榀架体的荷载。2.在使用工况下,竖向主框架与导向件有四处附着,包括上、下每层一个导轮组即四个导轮组和四道限位锁;导向件与每个楼层均有一根穿墙螺栓与结构附着。在升降工况下,提升电动葫芦承载,荷载包括恒载和作业层上0.5KN/m2的施工荷载。3.从荷载分析可知,竖向主框架承担荷载在使用工况下最大,因此,着重验算使用工况下的强度与稳定。根据《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计和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使用工况下,每层应设附着支承装置。对应导轨框架式爬架,在计算简图中,将上、下四个导轮组作为四个支座,其中导轮组可承受水平风荷载的作用,限位锁主要承受垂直荷载,但也可承受部分水平风荷载的作用。作为竖向主框架每个支座,风荷载作用下的支座反力按照弯矩分配法进行计算。综上,竖向主框架按照平面内单片进行内力分析计算;计算简化是根据可能出现的最不利情况进行的偏于安全的简化,根据上述简化求出的支座反力和最大弯矩、剪力、轴力的截面进行最不利组合,验算强度和稳定。㈢结构尺寸及简化计算简图【参见附图(4)】竖向主框架的总高度(不加防护杆)12.6m,防护杆按1.8米计算,内外排立杆中心距0.75m,组装后步高2m,最上一个导轮组以上的架体悬臂部分高度4m,小于4.5m。将导轮组和限位锁安装于结构楼层对应的架体2米步高的节点上。风荷载考虑水平作用于架体2米步高的节点上,以节点荷载考虑。㈣荷载计算(3)风荷载:QUOTE=QUOTE·QUOTE·QUOTE·QUOTE基本风压QUOTE=300N/m2(取当地基本风压)高度修正系数QUOTE=1.50(建筑物高度按100m,地面粗糙度按照C类)密目安全网挡风系数QUOTE=0.8(挡风系数QUOTE为挡风面积与迎风面积之比等于)QUOTE=QUOTE×1.3=0.8×1.3=1.04风荷载设计值:QUOTE=1×1.50×1.04×300=468N/m2节点风荷载计算

风荷载节点标准值风荷载节点设计值P1标=(1.0+1.0)×4.8=9.6kNP1设=(1.0+1.0)×6.36=12.72(kN)P2标=(1.0+1.0)×4.8=9.6kNP2设=(1.0+1.0)×6.36=12.72(kN)P3标=0.9×4.8=4.32kNP3设=0.9×6.36=5.72kN2.竖向主框架垂直荷载计算【参见附图(5)】①由水平支承框架传递给主框架的支座反力作用于主框架下面R内和R外。②竖向主框架自重按内外立柱分配系数2/3和1/3进行分配并简化到顶部由P1内和P2外均担。设计值计算:使用工况外立柱(kN)R外=3.5×(P使外上+P使外下)=3.5×(7.37+0.53)=27.65P1外=1.04内立柱(kN)R内=3.5×(P使内上+P使内下)=3.5×(10.07+0.61)=37.38P1内=2.08升降工况外立柱(kN)R外=3.5×(P升外上+P升外下)=3.5×(4.1+0.86)=17.36P1外=1.04内立柱(kN)R内=3.5×(P升内上+P升内下)=3.5×(3.42+1.27)=16.42P1内=2.08竖向主框架分配于内立柱的自重竖向主框架分配于外立柱的自重213.13×──=2.08kN3.13×──=1.04kN33㈤风荷载作用下的支座反力计算【参见附图(6)】综合计算得出:支座反力(合力A+B)RD=35.07;RB=-29.16RC=32.90;;RA=28.17㈥风荷载作用下杆件内力计算【参见附图(7)】800/2000=0.40;2000/800=2.5;2000/2154=0.92;2151/2000=1.08其中斜边计算长度:L=(20002+8002)1/2=2154mmN1-2=-8.34N2-3=23.56N2-4=21.9N3-4=0N3-5=65.7N3-6=47.23N4-6=21.9N5-6=8.76N5-7=-65.7N6-7=27.90N6-8=27.11N7-8=0N7-9=-18.27N7-10=-8.67N8-10=27.11N9-10=7.88N9-11=-18.75N10-11=69.66N10-12=43.81N11-12=0N11-13=90.15N11-14=-50.43N12-14=-47.81N13-14=7.88N13-15=90.15N14-15=(-40.35N14-16=-52.80N15-16=23.64N15-17=53.43N16-17=-58.31N16-18=0N17-18=27.97㈦最不利杆件垂直力与风荷载组合由竖向主框架内力图看出,压杆11-13、13-15内力值最大,只验算这几种杆件即可。简化到竖向主框架下部的垂直力R外有利于压杆11-13、13-15因此不用组合。验算压杆11-13/13-15强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