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病理性谋杀的生物学基础第一部分遗传易感性的作用 2第二部分神经递质失衡的机制 4第三部分杏仁核-前额叶功能紊乱 8第四部分冲动控制障碍的病理基础 10第五部分激素失调在攻击性中的作用 12第六部分成像技术揭示的脑结构异常 15第七部分早期创伤经历的影响 17第八部分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19
第一部分遗传易感性的作用关键词关键要点单基因突变
*某些单基因突变,如COMT酶的Val158Met等位基因,与攻击性行为和病理性谋杀易感性有关。
*这些突变可能导致神经递质多巴胺的失调,影响前额叶皮质的功能,从而损害情绪调节和冲动控制。
*然而,单基因突变的遗传性较低,仅能解释一小部分病理性谋杀病例。
多基因变异
*多个基因的共同作用,包括那些参与神经递质代谢、神经发育和冲动控制的基因,可以增加病理性谋杀的风险。
*这些基因变异通常具有较高的遗传性,但其个体影响较小,需要同时存在多个变异才能产生显著效果。
*研究表明,多基因变异与病理性谋杀中攻击性和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表型有关。
拷贝数变异
*拷贝数变异,即基因片段的异常复制,可影响病理性谋杀的易感性。
*X染色体上的MAOA基因重复与暴力行为和反社会人格障碍风险增加有关。
*然而,拷贝数变异的遗传性较低,并且证据尚不确定,需要进一步研究。
表观遗传变化
*表观遗传变化,如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在调节基因表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童年创伤、虐待等环境因素可以通过表观遗传变化影响暴力行为的易感性。
*这些变化可导致基因表达的失调,损害神经递质系统和神经发育。
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
*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病理性谋杀的风险。
*遗传易感性可能使个体对某些环境因素更加敏感,例如童年创伤或社会经济压力。
*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机制非常复杂,需要持续的研究以阐明其在病理性谋杀中的作用。
神经神经化学机制
*病理性谋杀的遗传基础可能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系统和神经发育的分子通路来发挥作用。
*异常的神经递质水平,如多巴胺、血清素和GABA,与攻击性和冲动控制受损有关。
*神经发育异常,例如前额叶皮层的发育延迟或异常,也与病理性谋杀的风险增加有关。遗传易感性的作用
遗传因素在病理性谋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响个体对环境因素的易感性。双胞胎和领养研究提供了证据,表明遗传倾向与攻击性行为和暴力犯罪之间存在关联。
遗传因素对攻击性的影响
遗传因素估计占攻击性行为变异的40-60%。单基因突变和多基因遗传因素均被认为会增加攻击性。单基因突变,如单胺氧化酶A(MAO-A)基因的30碱基重复多态性(VNTR),与攻击性增高相关。
多基因遗传
除了单基因突变外,还有大量针对候选基因和基因组范围关联研究(GWAS)的研究揭示了与攻击性相关的多基因遗传基础。候选基因研究调查了已知与侵略或暴力有关的基因,而GWAS研究则评估了整个基因组中与性状相关的变异。
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
遗传因素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受环境因素调节。例如,研究表明,MAOA-HVNTR等位基因与攻击性之间关联性在逆境环境中更为明显。童年虐待、忽视和社会经济劣势等环境因素可以影响基因表达,增加对攻击性行为的遗传易感性。
神经生物学机制
遗传因素通过影响神经生物学机制在攻击行为中发挥作用。遗传变异会影响神经递质系统、杏仁核和前额叶皮层等脑区的结构和功能。例如,MAO-A基因的低活性导致血清素水平降低,这与攻击性行为增加有关。
研究证据
以下证据支持遗传易感性在病理性谋杀中的作用:
*双胞胎研究:同卵双胞胎比异卵双胞胎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领养研究:被收养后表现出攻击性行为的孩子比没有被收养的孩子更有可能有暴力犯罪的生物亲属。
*分子遗传学研究:单基因突变和多基因遗传因素与攻击性行为和暴力犯罪相关。
*神经影像学研究:攻击性个体表现出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这可能是遗传因素造成的。
结论
遗传易感性在病理性谋杀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影响着个体对环境因素的反应。遗传变异与攻击性和暴力犯罪之间存在关联,通过影响神经生物学机制发挥作用。遗传易感性的识别可以帮助确定高危人群,并为预防和干预病理性谋杀提供依据。第二部分神经递质失衡的机制关键词关键要点单胺神经递质失衡
1.单胺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在情绪调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病理性谋杀者往往表现出单胺失衡,包括血清素水平低、多巴胺水平高以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异常。
3.这种失衡会影响冲动控制、情绪调节和认知功能,导致攻击性行为增加。
谷氨酸能失衡
1.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参与认知、记忆和行为调节。
2.病理性谋杀者可能存在谷氨酸能失衡,导致谷氨酸水平异常升高或谷氨酸受体功能受损。
3.这种失衡会引起神经毒性作用,破坏神经元并导致攻击性行为加剧。
GABA能失衡
1.伽马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在抑制神经元兴奋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2.病理性谋杀者可能存在GABA能失衡,导致GABA水平降低或GABA受体功能异常。
3.这种失衡会减弱对攻击性行为的抑制,导致冲动控制丧失和暴力倾向。
丘脑杏仁核通路异常
1.丘脑杏仁核通路在大脑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病理性谋杀者可能存在这一通路异常,导致杏仁核对威胁性刺激的过度反应和防御性攻击行为的触发。
3.这种异常可能涉及丘脑结构和杏仁核神经连接性的损害。
前额叶皮层功能障碍
1.前额叶皮层在冲动控制、情绪调节和认知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病理性谋杀者可能存在前额叶皮层功能障碍,导致冲动控制减弱、情绪不稳定和认知缺陷。
3.这种功能障碍可能源于前额叶皮层神经元活性的异常、连接性受损或神经递质失衡。
遗传和环境因素
1.神经递质失衡和脑功能异常与病理性谋杀的发生存在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2.某些基因变异可能影响单胺代谢、谷氨酸能和GABA能功能,增加神经递质失衡的风险。
3.环境因素,如幼年创伤、药物滥用和社会剥夺,可能与神经递质失衡和病理性谋杀行为的发生有关。神经递质失衡的机制
神经递质失衡是一种神经化学失衡状态,其中大脑中特定神经递质的水平异常。在病理性谋杀中,这种失衡与暴力和攻击性行为有关。
多巴胺
多巴胺是一种参与奖励、动机和运动协调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失衡与冲动行为、侵略性和暴力的风险增加有关。暴力犯罪者的大脑扫描显示,他们在眶额皮质中多巴胺水平较低。
血清素
血清素是一种调节情绪、睡眠和食欲的神经递质。血清素水平低与抑郁症、焦虑症和自杀行为有关。研究表明,血清素水平低可能与冲动攻击性和暴力行为增加有关。
去甲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与应激反应、警觉性和注意力相关的儿茶酚胺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与焦虑、敌对和冲动的风险增加有关。研究表明,患有间歇性爆发性障碍的个体在攻击性事件中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
谷氨酸
谷氨酸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在大脑中异常的谷氨酸活性可能导致神经毒性、神经元损伤和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表明,谷氨酸系统失衡与暴力和攻击性行为升高有关。
γ-氨基丁酸(GABA)
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负责抑制大脑活动。GABA失衡与焦虑、惊恐发作和睡眠障碍有关。研究表明,GABA水平低可能与冲动攻击性和暴力行为增加有关。
临床上发现的神经递质异常
暴力犯罪者的大脑扫描和神经化学分析显示,他们存在以下神经递质异常:
*多巴胺水平低(眶额皮质)
*血清素水平低
*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攻击性事件期间)
*谷氨酸系统失衡
*GABA水平低
机制
神经递质失衡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导致暴力和攻击性行为。例如:
*多巴胺失衡可能损害眶额皮质的功能,该区域在大脑中负责抑制冲动行为。
*低血清素水平可能增加冲动和侵略性。
*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能引发应激反应和敌意。
*谷氨酸系统失衡可能损伤大脑区域,这些区域负责情绪调节和冲动控制。
*GABA失衡可能损害抑制性神经通路,导致冲动行为和攻击性。
值得注意的是,神经递质失衡不是病理性谋杀的唯一原因。社会、心理和环境因素也可能发挥作用。然而,神经递质异常可能为暴力行为增加风险,并为治疗和干预措施提供潜在目标。第三部分杏仁核-前额叶功能紊乱关键词关键要点【杏仁核-前额叶功能紊乱】:
1.杏仁核是大脑中处理恐惧和威胁等情绪反应的关键区域。在病理性谋杀者中,杏仁核的活动异常,导致他们对恐惧和威胁反应过度。
2.前额叶负责调节情绪、冲动和认知功能。在病理性谋杀者中,前额叶的功能受损,导致他们难以抑制冲动和控制行为。
3.杏仁核和前额叶之间功能性失联会进一步削弱对冲动的控制和社会规范的遵守。
【前额叶-岛皮层异常】:
杏仁核-前额叶功能紊乱
杏仁核-前额叶网络在病理性谋杀行为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杏仁核是一个杏仁状结构,位于大脑颞叶中,参与情绪加工,特别是恐惧和焦虑等消极情绪。前额叶皮质位于大脑额叶中,负责执行功能,如决策、计划和冲动控制。
在病理性谋杀者中,杏仁核-前额叶网络表现出功能紊乱,导致以下变化:
杏仁核过度激活:
*异常增大的杏仁核体积和活动性
*对威胁刺激的过度反应,导致焦虑和恐惧增强
*情绪调节受损,难以控制消极情绪的表达
前额叶皮质功能低下:
*减少的前额叶皮质体积和活动性
*冲动控制受损,难以抑制攻击性行为
*决策能力受损,难以权衡犯罪行为的后果
*共情能力降低,难以理解受害者的感受
杏仁核-前额叶连接性受损:
*杏仁核和前额叶皮质之间的功能连接减弱
*信息在两脑区之间的传递受阻
*导致情绪调节和行为控制的困难
此外,研究还表明,以下因素与杏仁核-前额叶功能紊乱有关:
*遗传因素:遗传易感性,如单胺氧化酶A(MAOA)基因的低活性,与杏仁核-前额叶功能紊乱相关。
*环境因素:早期创伤经历,如虐待或忽视,可以通过改变杏仁核-前额叶网络的发育而导致功能紊乱。
*神经化学因素:失衡的神经递质水平,如血清素和多巴胺,可能影响杏仁核-前额叶功能。
综上所述,杏仁核-前额叶功能紊乱在病理性谋杀行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度激活的杏仁核和功能低下的前额叶皮质共同导致了情绪调节受损、冲动控制能力下降和共情能力降低,这为病理性谋杀行为创造了神经生物学基础。第四部分冲动控制障碍的病理基础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神经递质失衡
1.血清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失衡会导致冲动行为。
2.多巴胺失调与寻求刺激和奖励敏感性增强有关。
3.谷氨酸能和GABA能失衡影响大脑兴奋性和抑制性过程。
主题名称:额叶功能障碍
冲动控制障碍的病理基础
冲动控制障碍(ICD)以缺乏抑制冲动行为的能力为特征,通常涉及冲动性攻击行为。病理性攻击性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的领域,涉及神经解剖学、神经化学和遗传学因素的相互作用。
神经解剖学基础
研究表明,ICD个体的某些脑区域存在结构和功能异常。其中最一致的发现与前额叶皮层(PFC)的损伤有关,PFC负责执行功能,如工作记忆、注意力和冲动控制。PFC与眶额皮质(OFC)连接紧密,OFC在社会行为和决策中发挥关键作用。
神经化学基础
神经递质在调节冲动行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血清素(5-HT)被认为在冲动控制中发挥关键作用。5-HT水平低与攻击性和冲动行为增加有关。
多巴胺(DA)也参与冲动行为调节。DA系统过度活跃会导致寻求刺激、冲动和攻击性。
去甲肾上腺素(NE)是一种参与警觉性、注意力和冲动控制的兴奋性神经递质。NE失衡与焦虑、抑郁和冲动行为有关。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ICD的病理生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某些基因变异与攻击性和冲动行为增加有关,包括:
*单胺氧化酶A(MAO-A)基因:MAO-A编码一种酶,分解5-HT和NE。MAO-A基因的某些变异与攻击性和冲动行为增加有关。
*5-HT转运蛋白(5-HTT)基因:5-HTT编码一种转运蛋白,将5-HT从突触间隙转运回前神经元。5-HTT基因的某些变异与5-HT水平低和攻击性增加有关。
*多巴胺受体D2(DRD2)基因:DRD2编码多巴胺受体。DRD2基因的某些变异与多巴胺敏感性增加和攻击性有关。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被认为在ICD的病理生理中发挥作用。创伤性经历、虐待和忽视等不利经历会影响大脑发育并导致冲动控制障碍。
整合模型
病理性攻击性行为的病理基础是一个复杂的整合模型,涉及遗传易感性、神经解剖学和神经化学异常以及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大脑回路中失衡,从而损害冲动控制。
关键数据
*大约30%的ICD个体有攻击性行为病史。
*5-HT水平低与攻击性增加有关。
*MAO-A基因的某些变异与攻击性增加相关。
*不利的生活经历会增加ICD的风险。
*ICD的治疗通常涉及药物、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的结合。第五部分激素失调在攻击性中的作用关键词关键要点性激素与攻击性
1.雄激素(如睾酮)水平升高与攻击性增加有关。
2.雌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影响攻击性,尤其是在更年期和经前综合症期间。
3.睾丸酮与侵略行为之间的关系受多种因素调节,包括遗传易感性、社会环境和认知过程。
神经激素与攻击性
1.血清素水平低与攻击性增加有关,特别是在冲动攻击中。
2.多巴胺与攻击性和冲动性有关,但这种关系是复杂的。
3.催产素是一种与社会联系和信任相关的激素,它可能具有减少攻击性的作用。
甲状腺激素与攻击性
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攻击性增加有关,这可能是由于神经化学变化和认知功能障碍所致。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也可能导致攻击性增加,这可能是由于焦虑和易怒所致。
3.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异常与攻击性之间的关系受多种因素的调节,包括病因和伴随的精神疾病。
皮质醇与攻击性
1.慢性应激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这与攻击性增加有关。
2.皮质醇激活杏仁核和其他脑区,导致恐惧和攻击性反应。
3.皮质醇和攻击性之间的关系受个体差异、应激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的影响。
神经递质与攻击性
1.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异常与攻击性行为有关。
2.神经递质系统的不平衡可能导致冲动性、攻击性和暴力。
3.靶向神经递质系统可以用作治疗病理性攻击性的干预手段。
其他激素与攻击性
1.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等其他激素也可能在攻击性中发挥作用。
2.生长激素水平升高与攻击性增加有关,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
3.胰岛素水平降低与攻击性增加有关,这可能是由于葡萄糖代谢障碍所致。激素失衡与攻击性
激素是一种化学信使,在调节身体各种过程,包括攻击性行为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病理性谋杀中,激素失衡可能导致侵略性倾向的极端表现。
*睾酮
睾酮是一种雄性激素,与攻击性行为密切相关。研究发现,攻击性较强的个体往往具有较高的睾酮水平。然而,睾酮与攻击性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并且受其他因素(如社会环境和神经化学)的影响。
*血清素
血清素是一种神经递质,与情绪调节有关。血清素水平低与攻击性增加有关。研究表明,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等抗抑郁药可以通过增加血清素水平来减少攻击性。
*多巴胺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与奖励和动机有关。多巴胺失调与冲动和攻击性增加有关。多巴胺激动剂(例如可卡因和安非他明)可增加攻击性,而多巴胺拮抗剂(例如抗精神病药)可减少攻击性。
*皮质醇
皮质醇是一种压力激素,与应激反应有关。慢性压力会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这与攻击性增加有关。皮质醇还可与睾酮相互作用,增强其攻击性效应。
*催产素
催产素是一种神经肽,与母性行为和社会联系有关。研究表明,催产素水平低与攻击性增加有关。催产素补充剂已显示出可减少攻击性,尤其是在具有精神病或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个体中。
*个体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激素失衡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人而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神经化学因素等因素都会影响个体对激素失衡的反应。
研究证据
大量研究揭示了激素失衡与攻击性之间的联系。例如,一项研究发现,睾酮水平高的男性在暴露于挑衅性刺激时表现出更具攻击性的反应。另一项研究发现,血清素水平低与攻击性罪犯中暴力行为的增加有关。
临床意义
了解激素失衡在攻击性中的作用对于病理性谋杀的理解和治疗至关重要。通过靶向调节激素水平,临床医生可以制定干预措施,以减少攻击性行为并提高病理性谋杀个体的适应性。激素补充疗法、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等治疗方法已显示出减少冲动和攻击性的有效性。
结论
激素失衡是病理性谋杀的生物学基础的一个重要方面。睾酮、血清素、多巴胺、皮质醇和催产素等激素的失调与攻击性行为的增加有关。了解激素失衡的机制对于开发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预防和治疗病理性谋杀至关重要。第六部分成像技术揭示的脑结构异常关键词关键要点脑结构异常
1.前额叶皮质异常:病理性谋杀者表现出前额叶皮质体积减小、皮质厚度减薄和功能异常,这与冲动控制、判断力和道德推理受损有关。
2.颞叶异常:颞叶,尤其是杏仁核和海马体,在罪犯的行为抑制、情感处理和记忆形成中发挥关键作用。在病理性谋杀者中,这些区域存在异常,导致共情缺陷、攻击性增强和冲动行为。
3.胼胝体异常:胼胝体连接大脑的两个半球,在整合信息和协调认知功能中发挥作用。病理性谋杀者胼胝体较薄,表明两半球之间的沟通受损,这可能导致决策和行为出现异常。
4.边缘系统异常:边缘系统参与情绪和动机的调节。在病理性谋杀者中,边缘系统发育不全或功能受损,导致情感不稳定、攻击性爆发和决策能力受损。
5.多巴胺系统异常:多巴胺是神经传递物,参与奖励、动机和兴奋行为。病理性谋杀者的多巴胺系统可能过度活跃,导致寻求刺激、冲动和侵略性。
6.血清素系统异常:血清素是神经递物,参与情绪调节、冲动控制和睡眠。病理性谋杀者的血清素系统可能功能低下,导致情绪失调、冲动行为和睡眠障碍。成像技术揭示的脑结构异常
神经影像学技术,如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提供了探索病理性谋杀者大脑结构异常的宝贵工具。研究发现,与非罪犯相比,病理性谋杀者的脑部存在以下异常:
前额叶皮层异常:
前额叶皮层参与决策、计划和抑制冲动。研究表明,病理性谋杀者前额叶皮层中的灰质和白质体积减少,这与冲动控制和决策能力受损有关。
杏仁核异常:
杏仁核是大脑中与情绪和恐惧反应有关的结构。病理性谋杀者杏仁核体积减小,杏仁核-眶额皮层通路受损,与情绪处理和恐惧调节障碍有关。
海马体异常:
海马体在大脑中负责记忆形成和空间导航。病理性谋杀者海马体体积减小,与记忆和情景记忆障碍有关。
眶额皮层异常:
眶额皮层是大脑中与社交认知和道德推理有关的区域。病理性谋杀者眶额皮层灰质减少,额极眶额皮层与杏仁核的连接异常,与移情和道德判断损伤有关。
胼胝体异常:
胼胝体是大脑两半球之间的主要白质连接。病理性谋杀者胼胝体体积减小,与两半球之间的沟通障碍有关。
额顶叶皮层异常:
额顶叶皮层参与注意力、工作记忆和计划。病理性谋杀者额顶叶皮层灰质减少,与注意集中和计划能力受损有关。
纹状体异常:
纹状体是大脑中与奖励和动机有关的结构。病理性谋杀者纹状体体积减小,与缺乏同理心和对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有关。
这些脑结构异常在病理性谋杀者中具有以下特征:
*出现得更早,在童年或青春期即可见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持续存在
*不能通过环境因素完全解释
*与其他精神疾病或人格障碍共存
总体而言,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病理性谋杀者大脑中存在明显的结构异常,这些异常与冲动控制、情绪处理、道德推理和社交认知等认知和情感功能的损伤有关。第七部分早期创伤经历的影响关键词关键要点【早期创伤经历的影响】:
1.童年逆境经历(ACE),如虐待、忽视和家庭暴力,与病理性谋杀风险增加显着相关。
2.ACEs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功能,导致压力反应异常,从而增加攻击性。
3.ACEs可能导致大脑发展异常,影响情绪调节、冲动控制和社会认知能力。
【神经递质功能异常】:
早期创伤经历的影响:病理性谋杀的生物学基础
引言
病理性谋杀是一种严重的暴力犯罪行为,以极端的残忍和不人道的手段为特征。对其生物学基础的研究表明,早期创伤经历在病理性谋杀者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早期创伤经历的定义
早期创伤经历是指儿童期经历的任何重大事故或环境,对个体的生理、心理或情感健康造成重大损害。这些经历可能包括身体虐待、性虐待、情感虐待、忽视和目睹暴力。
神经生物学机制
早期创伤经历会通过多种神经生物学机制影响大脑,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情绪调节能力:
*杏仁核过度激活:创伤经历会导致杏仁核(大脑中处理恐惧和威胁的部分)过度激活,导致个体对潜在威胁产生高度反应。
*前额叶皮层功能受损:创伤经历还会损害前额叶皮层(大脑中控制冲动和情绪调节的部分),导致个体难以抑制冲动行为。
*海马体损伤:创伤经历也可能损害海马体(大脑中与记忆和学习相关的部分),影响个体处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神经递质失衡:创伤经历还会干扰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平衡,影响个体的奖赏和情绪调节。
行为后果
神经生物学机制的改变会导致一系列行为后果,包括:
*攻击性增加:创伤经历的个体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因为杏仁核的过度激活会增强对威胁的反应。
*冲动控制能力减弱:前额叶皮层功能受损会减弱个体的冲动控制能力,导致他们更容易做出冲动的、富有攻击性的行为。
*情感调节困难:海马体损伤和神经递质失衡会影响个体调节情绪的能力,导致他们容易出现情绪爆发和行为失调。
*认知功能受损:创伤经历也会损害认知功能,影响个体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证据支持
大量研究支持早期创伤经历与病理性谋杀之间的关联。例如:
*一项研究发现,病理性谋杀者比非病理性谋杀者更有可能报告有童年创伤史。
*另一项研究表明,有童年创伤史的个体更有可能参与暴力犯罪,包括谋杀。
*一项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有童年创伤史的个体杏仁核活性较高,前额叶皮层活性较低。
结论
早期创伤经历是病理性谋杀发展的一个重大风险因素。通过神经生物学机制的影响,创伤经历会损害大脑功能,导致攻击性增加、冲动控制能力减弱和情感调节困难。对早期创伤经历的认识和干预对于预防病理性谋杀至关重要。第八部分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关键词关键要点【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
1.遗传因素和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务合同范本-工程合同模板
- 品牌策划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合伙协议书范文
- 2024房屋租赁居间合同
- 2024运输合同物流运输合同纠纷案例
- 2024设立有限责公司出资协议模板
- 2024年冷库转让协议合同书
- 深圳发展银行委托贷款操作流程
- 2024年学校食堂用工合同协议书样本
- 北京借款合同的范本2024年
-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第三章 代数式 数学活动
- 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教材逻辑分析与教学要点梳理
- 百果园品牌特许经营合同范本(2024年版)
- 中国古代刑罚
- 广东省佛山市2023届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二)化学试题
- 奇安信1+X考试附有答案
- CJ/T 109-2007 潜水搅拌机 标准
- 2024-2030年中国安胎药市场运营态势及未来销售规模建议研究报告
- GB/T 44158-2024信息技术云计算面向云原生的应用支撑平台功能要求
- 南京市育英外国语学校2022-2023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初试卷及答案
- 教育培训挂靠合作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