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祥云祥华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测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9小题,总计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在叙事上采用了曲折复义的表达方式,明确说小说故事是假语存(贾雨村)、真事隐(甄士隐),在真假、有无、虚实之间,《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艺术空白点,也就是“不写之写”。“不写之写”应该主要从美学修辞学上来理解,从文本学的角度来理解,而不是从索隐或随意联想的角度来理解。遗憾的是,“不写之写”大多数情况被属于历史学范畴的考证或非文学立场的索隐派笼罩。一部艺术作品,所能写到的东西相对于无始无终、波澜壮阔的生活来讲总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不写之写”在“写”和“不写”之间有一个辩证关系。对作家来说,“写”什么是值得反复思量和推敲的,“写”是主要的,是呈现给广大读者和观众的,是他们能够直接感知和认知的,是直接诉诸读者直觉经验的。至于“不写”,则属于并不完全由作家掌控的部分,由“写”唤起人们对“不写”的感知、认知,这对作家来说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技能,对阅读来说不是轻易能获得的效果。但这些艺术中的“不写之写”,在《红楼梦》中是显著存在的。那么作家和作品中的“不写之写”究竟该怎么理解?作家的“不写之写”,应该是服务于其艺术目的的或者一定的艺术目的的。作家通过作品写出来的东西,虽然是局部的,但可以意识到它的整体,这才是“不写之写”。换言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而并不是所有的空白、笔触不到的都叫“不写之写”,不是在阅读过程中随意生发、随意联想到的内容都是“不写之写”。从《红楼梦》的文本举例,如第三十五回宝玉与薛宝钗丫鬟莺儿的对话。莺儿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上的人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宝玉见莺儿娇憨婉转,语笑如痴,早不胜其情了,那更提起宝钗来!便问道:“好处在哪里?好姐姐,细细告诉我听。”莺儿笑道:“我告诉你,你可不许又告诉她去。”宝玉笑道:“这个自然的。”正说着,只听外头说道:“怎么这样静悄悄的!”二人回头看时,不是别人,正是宝钗来了。既然这个秘密是莺儿不能告诉宝钗的,此时在莺儿和宝玉对话时当事人宝钗闯了进来,莺儿当然不能当着宝钗的面给宝玉说了,况且是秘密呢。薛宝钗究竟有什么别人都没有的好处,读者也就无法知道了。这个“不写之写”,是永无直接答案的。不是宝玉以后没有机会再向莺儿求证求解,而是作者“不写”了。薛宝钗作为典型的封建淑女,确实有许多的好处,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得清的。但是,这不是说这个“不写之写”无解,而是我们能够根据文本感受到、理解到薛宝钗的通晓时务、克己隐忍、善于决断等性格特点。“不写”使文本具有了开放性,使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来丰富和确认,在阅读理解中让薛宝钗的性格丰富起来。而《红楼梦》的叙述又是具有文本的自足性、自洽性的,作家“写”了很多,“写”又限定了我们的理解和联想。薛宝钗有世上人少有的好处,作家为了让你关注、揣摩他的艺术描写,从设置悬念和激发阅读动力与兴趣来说,也是不会轻易直接告诉你的。可以说,薛宝钗的进来打断了对话,这符合生活里的一般情景,同时也符合艺术家匠心独运的“不写之写”修辞的运用。急于求解问题的答案有,也没有,莺儿接下来要说的成了文本的“空白点”,这就是“不写之写”的妙处。这样的“不写之写”,构成了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但具有理解的合理性。因为这些“不写之写”,是读者可以根据上下文,根据对人物一贯的性格、行为逻辑、情感取向推测到的,但又不能完全说明白,不能完全“意于言表”,从而使艺术具有含蓄隽永、味之无穷的韵致和品格。为什么这些属于“不写之写”?因为这些留白、空白是艺术家通过艺术描写限定的,根据叙述逻辑或性格逻辑可以推演,也是作家个性和风格的延展,是属于作品的内在构成的内容,是可以通过比较、揣摩、反思意识到的内容。换言之,对这些留白、空白、“不写之写”不做引申、联想、填补,就不算是合格的阅读、欣赏、品鉴。(摘编自孙伟科《〈红楼梦〉中的“不写之写”》)材料二: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曹雪芹在叙事上采用了曲折复义的表达方式,因而《红楼梦》是伟大的作品,创设了大量的艺术空白点,故事在真假、虚实之间。B.艺术作品能写的东西是有限的,如果考证派和索隐派用非文学立场来研究《红楼梦》,这就忽视了其“不写之写”的美学意蕴。C.“不写之写”是指通过作品局部的内容可以关联整体,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而非所有的空白。D.小说创作中制造空白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随意而为,而是对已有内容的适度限制和对未写内容的有意设置,审美意趣更加含蓄隽永。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就“写”与“不写之写”而言,“写”是主要的,“不写之写”则是建立在“写”的基础之上的,二者有机统一,相得益彰。B.“写”限定了读者的理解和联想,“不写”可以设置悬念和激发阅读兴趣,作者可以自由决定“写”与“不写”的内容。C.“不写之写”构成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合理解读,不仅受作者影响,同时也受读者理解能力的影响。D.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如果不能对作品的留白、空白、不写之写做出合理的联想、填补,便有可能误解、曲解作品的应有之义。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不写之写”艺术手法的一项是()(3分)A.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B.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C.不着一字,尽得风流。D.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第二段的行文脉络。(4分)5.材料二是《红楼梦》中写众人笑态的经典场面,宝钗也在现场,但她的神态却“缺席”,请结合两则材料分析曹雪芹这样处理的原因。(4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刀削面闫耀明刘连武的刀削面做得好,堪称一绝,可他并不是山西人。刘连武小时候离开高桥镇,随父亲去山西做生意。回来时,他已经由一个青涩少年变成了壮实的汉子。他比较内向,话语不多,干活儿爱琢磨,手也巧。回来的当年秋天,刘连武的面馆就开张了。这时,高桥镇人才知道,刘连武在山西这些年没白待,学到了做刀削面的手艺。南方米北方面,高桥镇人喜面食,但花样不多,大都是蒸花卷、馒头或擀面条。用刀子将面团削成面片煮了吃,高桥镇人没见过,觉得新鲜,便都来尝。面馆开张的第一碗面,是镇长肖大喇叭吃的。肖大喇叭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吃过南甜北咸各大菜系,却偏偏没有吃过这山西特色传统面食刀削面。坐在桌前等着刀削面出锅时,肖大喇叭破例没有大声大气地嚷嚷。只是用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地敲打,眼睛盯着厨房里忙碌的刘连武。只见刘连武将和好的面团托在左手上,表情凝重。他右手捏着一把白白亮亮的削面刀,弧形,手掌心里是削刀的手柄。他用大拇指和食指固定住削面刀,在面团上削。刘连武的动作并不快,每一下都削得沉稳而有韧劲,手腕灵活,蝶翅翻飞一般。面片从刀下飞出,飞入面前的铁锅里。锅里是开水,散着热气,很快将飞落的面片吞噬。刘连武削面削得很安静,似带有表演的性质。肖大喇叭敲打桌面的手指停下来,他看直了眼。那面团上飞出来的面片,第一片已落入沸水中,第二片飞在空中,第三片刚飞离面团。均匀的节奏,飞舞的面片,让刘连武那张憨厚的脸变得光彩照人。肖大喇叭真的看直了眼。接下来是吃面。刘连武用勺子舀出已经调好的调料,放入碗中。鸡蛋卤,配着木耳香菜,撒一层辣椒面,淋两羹匙老陈醋,还没吃,肖大喇叭就闻到了一股香气。他抄起筷子,并不夹面吃,而是慢慢地搅。只见刘连武削出的面片个个中间厚,边缘薄,苗条匀称,形状似柳叶。更绝的是,每一片面片都是一样大小,绝无变形。他小心地夹起一片,放在嘴里,嚼。面片外滑内筋道,软,却一点儿不黏,越嚼越香。香味儿冲进鼻子里,顿时让肖大喇叭感到鼻腔通透,食欲如那酸香味道一般,止不住地往上蹿。他不再细品,而是痛痛快快地吃掉了一碗面,连汤汁也喝了个精光。放下碗筷,肖大喇叭只喊出一个字:“爽!”第二天,肖镇长又来了,还带来一个穿长袍戴眼镜的人。此人清瘦,说话的声音有点扭,似站不稳。俩人坐下来吃面,小声说话。肖大喇叭小声说话,不常见。每隔两三天,清瘦的戴眼镜男人都要来一次面馆,吃一碗面。刘连武仔细观察,发觉他吃面很慢,分明是在品,在享受。刘连武的媳妇说:“这个戴眼镜的家伙叫依田。”她是去买菜时听说的。“日本人?”刘连武一惊。日本人占领了高桥镇,将高桥女子中学的校园作为兵营,戒备森严,没人敢靠近。前些天的后半夜,兵营附近有枪声响起,响了一袋烟的工夫才静下来,听说是八路军来偷袭日本兵营。刘连武沉静的脸上多了一丝隐忧。媳妇说:“依田再来,不给他削面。”刘连武沉默良久,说:“来的都是客呢。”这是刘连武做生意的一条规矩,不管是谁,踏进面馆吃面,就是他的客人。即使这个人是他的仇家,也不能伤害,要以礼相待。这是对客人起码的尊重。媳妇说:“依田是日本人,也尊重?俺弟就是死在日本人手里的。”刘连武没有回应,媳妇骂他迂腐。刘连武收拾厨房,说:“规矩,是不能破的。”第二天傍晚,依田又来了。这次,他没有穿长袍,而是穿着日本军服。刘连武看出,依田是个军官。也许是执行任务刚回来。饿了,依田吃面没有品,吃得很快,有点狼吞虎咽的意思。厨房里,媳妇拿着菜刀,欲趁着依田吃面砍了他,被刘连武拦住。“来的都是客呢。”刘连武说。媳妇说:“这会儿砍了他,神不知鬼不觉。”刘连武说:“来的都是客呢。”依田吃完面,走出面馆,步履匆匆地走进黑暗中。刘连武手里拿着削刀便追了出来,拦住依田:“先生,还没给面钱呢。”依田一愣,手往衣兜里掏,摸出钱,交给刘连武。依田吃了面,刘连武收了钱,面馆与食客之间的关系结束了。刘连武的脸上便现出异样的表情,他从削刀的手柄里拔出一把匕首。一道寒光闪过,刘连武无声地将匕首刺进了依田的肚皮里。揉面削面的手,劲儿很大。刘连武还将匕首拧了拧。依田一声没吭,表情痛苦,手上的枪却响了,砰的一声,似在高桥镇的街面上跳了一下。刘连武死在了媳妇的怀里。闭眼前,他告诉媳妇:“赶紧趁黑逃走,日本人会报复的。”刘连武的削面刀手柄里藏着一把匕首,这是他的一个秘密。兵荒马乱的年月,刘连武想此妙招,防身用的。死的时候,刘连武沉静的脸舒展开了,笑得很灿烂,两眼眯成了柳叶状,如两片苗条匀称的刀削面。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的“可他并不是山西人”,暗示刀削面是山西传统名吃,又能引起读者对他是何处人的猜测,有激发阅读兴趣的作用。B.“蝶翅翻飞一般”的比喻,把刘连武用刀削面时的手的动作比作蝴蝶翻飞时翅膀的扇动,生动形象,如在目前,给人强烈的美感。C.依田平时吃面都是“品”,是享受,最后一次却“吃得很快”,暗示他担心自己危险,急欲离开,但最终他还是被刘连武杀死了。D.小说最后一句的描写,暗含刘连武做刀削面的厨师身份,同时照应了前文“苗条匀称,形状似柳叶”之语,有勾连前后文的功能。7.关于描述肖大喇叭吃面情形的一段文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肖大喇叭“慢慢地搅”的动作,说明他此时仍沉浸在刘连武削面的动作之美里。B.把“放在嘴里”和“嚼”用逗号隔开,意在以肖镇长动作慢凸显其做事从容不迫。C.“越嚼越香。香味儿冲进鼻子里”用的是顶真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香味之浓郁。D.虽然肖大喇叭只用了一个“爽”字,但其吃面时的痛快感觉,已表达得淋漓尽致。8.肖镇长虽是次要人物,但在小说中作用比较大,请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9.请分析小说在刻画刘连武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个性特征。(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本题共8小题,总计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唐俭)从猎洛阳苑,群豕突出于林,帝射四发,辄殪四豕。一豕跃及镫,俭投马搏之。帝拔剑断豕,顾笑曰:“天策长史不见上将击贼邪,何惧之甚?”对曰:“汉祖以马上得之,不以马上治之。陛下神武定四方,岂复快心于一兽?”帝为罢猎。(节选自《新唐书·唐俭传》)材料二:圣宗即位,皇太后称制,(马得臣)兼侍读学士。上阅唐高祖、太宗、玄宗三《纪》,得臣乃录其行事可法者进之。及扈从伐宋,进言:“降不可杀,亡不可追,二三其德者别议。”诏从之。俄兼谏议大夫,知宣徽院事。时上击鞠无度,上书谏曰:“臣窃观房玄龄、杜如晦,隋季书生,向不遇太宗,安能为一代名相?臣虽不才,陛下在东宫,幸列侍从,今又得侍圣读,未有裨补圣明。陛下尝问臣以贞观、开元之事,臣请略陈之。臣闻唐太宗侍太上皇宴罢,则挽辇至内殿:玄宗与兄弟欢饮,尽家人礼。陛下嗣祖考之祚,躬侍太后,可谓至孝。臣更望定省之余,睦六亲,加爱敬,则陛下亲亲之道,比隆二帝矣。臣又闻二帝耽玩经史,数引公卿讲学,至于日昃。故当时天下翕然向风,以隆文治。今陛下游心典籍,分解章句,臣愿研究经理,深造而笃行之,二帝之治,不难致矣。臣又闻太宗射豕,唐俭谏之;玄宗臂鹰,韩休言之;二帝莫不乐从。今陛下以球马为乐,愚臣思之,有不宜者三,故不避斧钺言之:窃以君臣同戏,不免分争,君得臣愧,彼负此喜,一不宜。跃马挥杖,纵横驰骛,不顾上下之分,争先取胜,失人臣礼,二不宜。轻万乘之尊,图一时之乐,万一有衔勒之失,其如社稷、太后何?三不宜。傥陛下不以臣言为迂少赐省览天下之福群臣之愿也。”书奏,帝嘉叹良久。(节选自《辽史·马得臣传》)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傥陛下A不以臣言B为迂C少赐D省览E天下F之福G群臣H之愿也11.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何惧之甚”与《烛之武退秦师》“何厌之有”两句中“何”字的含义不相同。B.度,限度,与《答司马谏议书》中“度义而后动”的“度”含义不相同。C.季,指一个朝代(时代)的末期,或同辈中最年幼者,等等。“隋季书生”指隋末的书生。D.“数引公卿讲学”与《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两句中“数”字的含义不相同。12.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俭认为唐太宗不应对斩杀一头野兽感到快意,唐太宗听从了唐俭的劝谏,停止狩猎。B.讨伐宋朝时马得臣建议对投降的、逃走的、反复无常的采取不同措施,皇帝对此表示赞同。C.马得臣劝谏辽圣宗效仿唐玄宗,也全用家人之礼与兄弟们欢饮,亲睦六亲,增加敬爱。D.唐太宗、唐玄宗耽玩经史,当时读书之风盛行,马得臣希望辽圣宗也能够潜心钻研典籍。13.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臣窃观房玄龄、杜如晦,隋季书生,向不遇太宗,安能为一代名相?(4分)(2)陛下尝问臣以贞观、开元之事,臣请略陈之。(4分)14.臣认为“陛下以球马为乐”有哪“三不宜”?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观魏博何相公【注】猎[唐]张祜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注]何相公:即魏博节度使何进滔。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叙事,交代了晨猎的时间、地点及布阵,为全诗铺写了一个壮阔宏大的背景。B.颔联对狩猎阵势作进一步具体描写,红旗猎猎生风,白马飞奔疾驰,色彩艳丽、阵势宏大。C.尾联著一“寒”字,既点出时令,又渲染出苍穹的高旷清冷,强化了鸿雁被一箭命中的悲伤气氛。D.全诗取材精当,描写线条明快,突显了骑射场面中的关键人物,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仰慕之情。16.诗人是如何塑造何相公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华在读《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时,由书中的“故意合则胡越为昆弟;不合则骨肉出逐不收”这句话联想到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2)《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有力地驳斥了司马光关于“拒谏”的指责。(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远观阿房宫盘结交错的建筑群,它们犹如密集的蜂房和旋转的水纹,接着作者感叹“________________”,建筑之多,让人不能分辨东西方向,是因为这些建筑“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总计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陈毅如今不一样了!你推开窗子往外看一看吧,窗外的世界已经发生了①__________的变化。10月1日,已经②__________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科学也有了光明的前途。如今建国伊始,③__________,正是齐先生实现多年梦想,大有作为之时。所以我特地屈驾前来,请齐先生出山,为发展新中国的医药事业做出贡献!齐仰之你们真的要兴办药厂?陈毅人民非常需要!齐仰之希望我也……陈毅当然,否则我怎会深夜来访?齐仰之(兴奋得不知如何回答)这……陈毅我知道齐先生是学者,是专家,只可就见,不可屈致,所以我才亲顾“茅庐”;如一顾不成,我愿三顾!齐仰之不不不,陈市长一片赤诚,枉驾来访,如此礼贤下士,已使我深为感动。在此以前我之所以未能从命,一是我对共产党人的革命化学毫无所知,二是⋯⋯也许我这个知识分子有着不少酸性⋯⋯陈毅我却有着不少碱性,这样你我碰在一起就④__________了!齐仰之(大笑)妙,妙!陈市长真不愧是共产党人的化学家。你的光临没想到使我这个多年不问政治、不问世事也起了化学变化!陈毅我哪里是什么化学家哟!我只是一个剂,是个催化剂哟!18.请在文中横线处①③处填入恰当的成语,②④处填入恰当的实词。(4分)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19.文中画横线句子,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所以我特地屈驾前来,请齐先生出山,为发展新中国的医药事业做出贡献!B.我知道齐先生是学者,是专家,只可就见,不可屈致,所以我才亲顾“茅庐”。C.陈市长一片赤诚,枉驾来访,如此礼贤下士,已使我深为感动。D.我哪里是什么化学家哟!我只是一个剂,是个催化剂哟!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2(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经过200多年的观测,人们证实地球逐渐转慢了,时间也跟着慢了,有时还会突然减慢很多。1959年7月,许多地方都记录到地球自转速度减慢的情况。①__________,我们的感官根本觉察不出来;但长期积累下来,就可观了。有人认为20亿年前,一昼夜仅相当于现在的8小时。②__________?许多人认为这是潮汐的影响。因为在涨潮退潮时,潮水都要和地面发生巨大的摩擦。大气和地面的摩擦也可能使地球自转速度减慢;此外,地球体积的膨胀和收缩,地球内部物质因为运动而发生的密度变化,③__________。尽管以上种种看法都还值得讨论,但时间在变却是事实,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时间是不是在变呢?这就需要一种最标准的钟来校正。当然这种钟不能是常见的普通的钟,需要利用自然界中别的东西作为计算时间的标准。人们发现,气体分子的振动频率总是固定不变的,这是一种比地球自转速度更可靠的时间标准。能准确地起着“摆”作用的还有石英片,将它连接在电路中,它便会产生可以调节时钟行程的振动,这种石英钟的准确性比前一种方法要差一点,但比普通的钟表准确了许多。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6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2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的”字可以删除的一项是()(3分)A.这就需要一种最标准的钟来校正B.能准确地起着“摆”作用的还有石英片C.它便会产生可以调节时钟行程的振动D.但比普通的钟表准确了许多四、写作(本题共1小题,总计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有人说,青春要敢于创新,正所谓“惟创新者进”,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也有人说,年轻人应夯实基础,踏实做好每一件事,久久为功,方能成就美丽青春。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谈谈“创新”与“夯基”的关系,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祥云祥华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答案1.A(“因而”错误。“在叙事上采用了曲折复义的表达方式”与“《红楼梦》是伟大的作品”之间没有因果关系)2.B(“作者可以自由决定‘写’与‘不写’的内容”错误。根据材料一“至于‘不写’,则属于并不完全由作家掌控的部分”可知,“不写”并不完全由作家掌控的部分)3.D(“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意思是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在西窗下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诗句想象未来之景,并已将场景具体描绘出来。不符合含蓄隽永、味之无穷的观点)4.①开头总写要从美学修辞学、文本学的角度来理解“不写之写”,不能从索隐或随意联想的角度来理解。②然后具体分析“写”与“不写”的辩证关系,“写”的内含是什么,“不写”的内含是什么。(每点2分)5.①宝钗神态的“缺席”,成了文本的空白点,属于“不写之写”,读者可以利用自己的阅读经验,根据对人物一贯的性格、行为逻辑、情感取向进行推测。②读者可以根据薛宝钗稳重平和、冷静克制的性格推测出她在这一场合的反应,这种“不写”使文本具有了开放性,可以收到含蓄隽永、味之无穷的艺术效果。(每点2分)6.C(“暗示他此次担心危险,急欲离开”错误。原文“也许是执行任务刚回来。饿了,依田吃面没有品,吃得很快,有点狼吞虎咽的意思”并不能表明“暗示他此次担心危险,急欲离开”)7.B(“意在以肖镇长动作慢凸显其做事从容不迫”错误。不是表现肖镇长做事从容不迫,而是写他对这饭食十分喜爱,不舍得急吃,要先欣赏一番)8.①作为高桥镇人的代表,与刘连武交往,构成了文中人物活动的环境。②以其观感和吃面的表现,突出刘连武做刀削面技艺之高,使主人公形象变得丰满。③引出另一人物依田,推动情节发展。(每点2分)9.①内向,喜欢思考。他不爱说话,能够把刀削面技艺琢磨透,在战乱时期巧备匕首防身。②坚持原则。妻子要杀依田,他以违背“对客人要以礼相待”的原则而不予同意。③有强烈的爱国心。他知道八路军来偷袭日本兵营的事后,非常关心八路军的安危。后来亲手杀死日本人依田。④做刀削面技艺高超。他做刀削面动作美,有艺术性,面好吃。(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满分)10.CEG(“为迂”指的是“臣言”,中间不能断开,“臣言为迂”作“以”的宾语,宾语后断句,所以C处断句;“天下之福”与“群臣之愿也”句子结构一致,单独成句,所以EG处断句)11.D(A.正确。为什么/什么。B.正确。限度/考虑。C.正确。D.错误。含义相同。都是“屡次、多次”的意思)12.C(“马得臣劝谏辽圣宗效仿唐玄宗,也全用家人之礼与兄弟们欢饮”错误。马得臣列举唐玄宗用家人之礼与兄弟们欢饮,是为了劝说辽圣宗能够友善亲人,不是说一定要效仿唐玄宗的做法)13.(1)臣私下里考察房玄龄、杜如晦,隋末的书生,如果没有遇到唐太宗,怎能成为一代名相?(“窃”,私下里;“向”,如果;“安能”,反问句。每点1分,句意1分)(2)陛下曾经拿贞观、开元之事询问我,请允许我简略地陈述。(“尝”,曾经;状语后置;“略”,简略;“陈”,陈述。每点1分)14.①君主臣下共同游乐,难免会有争夺,会影响君臣情谊。②君臣不宜不顾尊卑等级,争先求胜,不合君臣之间应恪守的礼仪。③君主轻君王之尊、贪一时之乐,可能会遇到意外和危险,有害于亲人、社稷。参考译文:材料一:唐俭跟从太宗出猎洛阳苑,一群野猪从林中突然窜出,太宗连发四箭,就射死了四头野猪。一头野猪跳到帝鞍鞋下,唐俭跳下马与野猪搏斗。太宗拔剑砍死了野猪,回头笑着说:“天策长史没见过上将杀贼吧!为什么如此害怕?”唐俭回答说:“汉高祖用武力得到天下,不用武力治理天下。陛下用神武平定四方,怎么可以为了一时高兴而与野猪搏斗呢?”太宗为此停止了打猎。(节选自《新唐书·唐俭传》)材料二:圣宗即位后,皇太后临朝称制,马得臣兼侍读学士。皇上阅览唐高祖、太宗、玄宗三位皇帝的《本纪》,马得臣便摘录这三位皇帝的有可效法的行为处世记载进呈。等到随从皇上讨伐宋朝,向皇上进言对投降的不可杀,逃走的不可追,但是对于那些反复无常的小人另当别论。诏令依他所说去做。不久兼任谏议大夫,知宣徽院事。当时皇上沉迷蹴鞠,没有节制,得臣上书进谏说:“臣私下里考察房玄龄、杜如晦,隋末的书生,如果没有遇到唐太宗,怎能成为一代名相?臣尽管不才,陛下在东宫时,有幸列为侍从,现在又得以伴圣上读书,可惜对于您的圣明没有什么补益。陛下曾经拿贞观、开元的事情来询问我,请允许我简略地陈述。臣听说唐太宗事奉太上皇宴饮结束,就乘坐辇车到达内殿;玄宗和兄弟们喝酒喝得畅快,尽一家人的礼节。陛下继承祖先的大任,亲身侍奉太后,可以称得上至孝。臣仍希望皇上能在早晚向双亲问安之外,亲睦六亲,加倍爱敬,那么陛下敬爱亲人之道,就超过太宗玄宗二帝了。臣又听说二帝潜心爱好经史,多次引导公卿讲学,以至于日暮。所以当时天下纷纷向往,蔚成风气,因此得以兴隆文冶。现在陛下醉心于典籍,研习章句之学,臣希望陛下能研究经书之理,深加体会,诚心实行,那么像二帝那样的治世不难实现。臣又听说太宗射野猪,唐俭劝谏他;玄宗射鹰,韩休劝说他;二帝没有不乐于听从的。现在陛下以踢蹴鞠,骑马射箭为乐,依愚臣看来,有三不宜,所以不避刑罚陈说它们。我个人认为君与臣一同游戏,免不了会有争夺,为君的得手则为臣的愧赧,彼方败了此方高兴,这是一不宜。骑马挥杖,纵横驰骋,不顾上下之分别,争先求胜,失人臣之礼,二不宜。轻弃万乘之主的尊贵,贪图—时之快乐,万一在马上有什么闪失,那我们怎么向社稷和太后交代呢?此是三不宜。倘若陛下不以臣之言论为迂腐,能抽出时间看一下,这就是天下之福,群臣之愿了。”谏书上达,皇上嘉赏、感叹了好久。(节选自《辽史·马得臣传》)15.C(“强化了鸿雁被一箭命中的悲伤气氛”错误。“一雁落寒空”,尾联中的“寒”字,虽有点出时令的作用,但主要在表现高飞鸿雁虽凌绝苍穹,何相公却一箭命中的神奇)16.①直接描写和细节描写,“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细笔刻画射手的动作,一招一式的娴熟、灵巧;②侧面烘托,“白马骤迎风”,通过刻画白马洒脱的形象,烘托骑士的英姿;③“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通过描写围观者欢声雷动的场面和落于寒空的猎物,从侧面表现射手超凡卓越的技艺。(每点2分)17.(1)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2)辟邪说难壬人 (3)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高低冥迷18.①翻天覆地(或:天翻地覆)②宣告③百废待举(或:百废待兴)④中和19.A(“屈驾”是敬辞,用以称别人来临。此处是陈毅自称,不符合语境)20.应改为“没想到你的光临使我这个多年不问政治、不问世事的老朽(人)也起了化学变化!”(原句语病有:“你的光临没想到”语序不当。所以宜将“没想到”提前;“我这个多年不问政治、不问世事也起了化学变化”成分残缺。所以在“不问政治、不问世事”后加上“的老朽”或“的人”等。每点2分)21.①虽然这些减慢的数字是微小的 ②为什么地球自转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个人投资版证券交易委托合同
- 2025年度室内外装饰装修合同违约赔偿标准与环保检测协议
- 2025年度夜间搬运工劳动合同保障方案
- 2025年度个体工商户现代农业租赁服务协议
- 2025年度仓储物流行业劳动合同工伤赔偿及仓储安全协议
- 2025年度农业生态环境评估与合作协议
- 2025年度XX互联网企业股东退股及网络安全协议
- 咖啡厅装修简易合同模板
- 2025年度人体模特摄影作品授权使用协议
- 2025年江苏省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
- 中建(轮扣架)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 GB/T 17421.2-2023机床检验通则第2部分:数控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确定
- 小区燃气安全宣传新闻稿
- WORD一级上机题答案
- 合唱社团第二学期活动记录
- 264省道淮安段(原淮安楚州施河至涟水五港公路)环评报告
- 矢量分析和场论基础
- 进步粘滞流体阻尼器埋件的一次验收合格率
- (完整版)书籍装帧设计
- 第九章古典文献的检索
-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改革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