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时作业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时作业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时作业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时作业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时作业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23·湖北襄阳高一下期末]到20世纪30年代,欧洲人已在非洲建立起大量的种植园和农场。摩洛哥主要种植甘蔗类经济作物,黄金海岸主要生产可可,利比里亚和安哥拉主要生产咖啡,埃及、苏丹、乌干达等地主要种植棉花……这一经济格局使非洲()A.增加了其对西方经济的依附性B.巩固了传统农业生产结构C.摆脱全球化过程中的发展困境D.民族经济得到了良性发展2.[2023·江苏常州高一下期末]如图是全球殖民地占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情况表。关于该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①阶段英国人击败荷兰人成为海上霸主B.在②阶段进行殖民扩张的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C.在③阶段美国成为新崛起的世界殖民大国D.在④阶段殖民扩张促使世界体系逐步形成3.[2023·福建南平高一下期末]16世纪拉美地区甘蔗、棉花、可可、烟草等作物得到推广种植,而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只能限度生产,葡萄酒、亚麻、橄榄油等被禁止生产。这种状况()A.使印第安人因粮食匮乏而灭绝B.阻碍了物种在世界各大洲的交换C.带有比较浓厚的殖民主义色彩D.推动了当地的经济结构趋向合理4.[2023·广东深圳高一下期末]1881年,英、法等国为确保奥斯曼帝国偿还高额债务,主导成立专门机构监督后者用政府年收入中的大部分来支付利息、赎回债券。这反映了()A.奥斯曼帝国的解体B.列强维护资本输出的利益C.世界殖民体系形成D.早期资本主义的扩张手段5.[2023·山西太原高一下期末]鸦片战争后,东印度公司从中国学习种茶、制茶技术,并在印度大力发展制茶业,大约在19世纪末实现了茶叶生产的机械化,到20世纪上半叶印度茶取代中国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印度茶的崛起说明()A.鸦片战争摧毁了中国茶产业B.英国大力扶植印度经济发展C.印度开始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殖民成为历史不自觉的工具6.[2023·江苏泰州高一下期末]德国作为欧洲后起之秀,在1871年击败法国,实现统一后,便力图通过各种方式来展现自己的大国实力,以达到威慑效果。于是海外殖民成为战争之外的另一种显示国家力量的途径。以下最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地图上作业”的柏林会议召开B.德国出兵山东青岛强租胶州湾C.德国积极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德国组织三国同盟挑起一战7.[2023·山东济宁高一期末]如图为18世纪秘鲁金银矿的作业场面(绘画作品)。该作品可用来说明()A.工业文明的扩张性B.拉丁美洲工业的发展C.西班牙的殖民掠夺D.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8.[2023·江苏扬州高一下期末]1909—1913年任美国总统的塔夫脱提出“金元外交”,鼓励和保护美国在拉美的投资和贸易,在不进行直接军事干预的情况下扩展美国商务。这一政策旨在()A.加强与拉美国家的友好往来B.推动与拉美国家的平等贸易C.武力迫使拉美国家听命于美国D.谋求美国在拉美的经济霸权9.[2023·辽宁高一下6月考试]19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纷纷成立赴非洲内陆考察的探险队,诸如英国的“非洲内陆考察协会”、法国的“巴黎地理协会”等多达70多个,它们在考察的同时还建立了新的殖民地。这些探险活动()A.旨在进行自然科学研究B.为入侵非洲创造了条件C.落实了“有效占领”原则D.改变了非洲的落后状态10.[2023·云南昆明高一下期末]17世纪,墨西哥土生白人最大愿望是到欧洲游学后回本地谋得政府职位,欧印混血人则将获得土生白人的法律身份作为一生的追求。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欧印混血人社会地位最低B.拉丁美洲教育水平比欧洲低C.墨西哥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D.殖民改变了墨西哥社会结构11.[2023·山西太原高一下期末]从1780年始,东印度公司允许印度办报,其中1835年至1842年两任总督新闻政策最为宽松。“不能对印度报刊实行歧视性控制……将英国的统治建立在压制印度人思想自由之上的做法是不持久的,这样的统治终将垮台。”这种政策()A.严重地违背了其殖民初衷B.客观上有利于印度社会进步C.根本上缓解了英印的对立D.极大地促进了英印文化融合12.[2023·江苏如皋高一考试]从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加快了亚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化。对此表述正确的是()A.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掠夺印度财富B.葡萄牙是殖民侵略亚洲的主角C.奥斯曼帝国完全沦为俄国的殖民地D.英国从葡萄牙手中夺得好望角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14分)13.[2023·辽宁沈阳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为保证其忠心,西班牙王室对总督的挑选格外严格,他们必须是最深得西班牙王室信任的名门望族,他们的决策最终决定权被紧紧地握在国王和西印度事务委员会的手上。殖民地不能擅自与别国有任何的经济往来,只能和自己的宗主国进行贸易,哪怕区域间的互通有无也要受到严格的控制。在整个殖民体系中,教会与司法、行政三足鼎立,教会不仅手握神权,还掌握政治经济权力,他们除了管理教中事务,也涉及俗世问题的审判。——摘编自许昌财《西班牙通史》材料二西班牙利用得来的资源发展了海上力量,提高了国际地位,因其不停地发动侵略战争,一度吞并葡萄牙,成为世界霸主。1815年拿破仑战争以后,英国意识到穷途末路的西班牙已经无法继续维持它在海外的庞大殖民地,开始采取支援殖民地斗争来加速西班牙殖民帝国崩溃的政策。英国从西班牙帝国后期失败的殖民体系中吸取经验,采取了不同于西班牙的“直接统治”的殖民模式,即让当地的贵族作为自己的“代理人”,给予他们一定的政治统治权力,降低了对殖民地的殖民强度。——摘编自张家唐《拉丁美洲简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班牙在拉丁美洲殖民统治的主要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西班牙在拉丁美洲殖民统治的影响,并说明西班牙殖民帝国崩溃的原因。(14分)14.[2023·山东省泰安市高一下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侵略亚洲概况简表殖民国家被侵略和占领的国家、地区英国土耳其、阿富汗、伊朗、印度、缅甸、马来半岛、中国法国土耳其、越南、老挝、柬埔寨、中国俄国土耳其、伊朗、中国德国土耳其、中国美国菲律宾日本朝鲜、中国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瓜分非洲概况简表殖民国家被侵占的国家和地区面积(平方千米)人口英国埃及、苏丹、尼日利亚、中南非许多地区880多万4000~5000万法国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索马里、马达加斯加、法属刚果等1090多万约3000万比利时比属刚果230多万1500多万德国喀麦隆、西南非洲等250多万1000万葡萄牙安哥拉、莫桑比克208万500万意大利利比亚等地225万100万西班牙在西非、北非侵占一些地区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在亚洲、非洲的殖民扩张进行阐释。(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参考答案1.解析:据材料“到20世纪30年代,欧洲人已在非洲建立起大量的种植园和农场。摩洛哥主要种植甘蔗类经济作物,黄金海岸主要生产可可,利比里亚和安哥拉主要生产咖啡,埃及、苏丹、乌干达等地主要种植棉花”可知,非洲沦为欧洲国家的原料产地,对西方经济的依附性增强,故选A项;非洲属于种植园经济,与传统的农业生产结构并不一样,排除B项;这一格局加剧了非洲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发展困境,排除C项;单一的种植园经济不利于民族经济的良性发展,排除D项。答案:A2.解析:④阶段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该时期全球殖民地占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最高,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殖民国家加紧了对外扩张的步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故选D项;17世纪中后期,经过三次英荷战争,英国取代了荷兰的海上殖民强国地位,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与①阶段时间不符,排除A项;在②阶段进行殖民扩张的主要是荷兰、法国和英国,在①阶段进行殖民扩张的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排除B项;③阶段美国刚刚建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成为新崛起的世界殖民大国,排除C项。答案:D3.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拉美地区沦为殖民地后被迫成为欧洲殖民主义者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所以不符合宗主国需要的农产品被禁止生产,带有浓厚的殖民主义色彩,故选C项;印第安人近乎灭绝的主要原因是殖民者的屠杀和奴役,排除A项;甘蔗、水稻等作物原本产于旧大陆,如今在新大陆推广有利于各大洲之间的物种交流,排除B项;殖民主义者人为地干预拉美地区农作物的种植,导致当地经济结构长期单一,不利于经济的良性发展,排除D项。答案:C4.解析:据材料“主导成立专门机构监督后者用政府年收入中的大部分来支付利息、赎回债券”可知,列强设立专门机构加强对奥斯曼帝国的控制,以维护其利益,故选B项;据所学,奥斯曼帝国是在一战后解体,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据所学,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是在20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据所学,早期资本主义的扩张手段主要是商品输出,而材料主要是资本输出,排除D项。答案:B5.解析:根据材料“大约在19世纪末实现了茶叶生产的机械化,到20世纪上半叶印度茶取代中国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可知,东印度公司通过学习中国的种茶、制茶技术,然后与自身的机械化优势相结合,最终使印度茶取代了中国茶的国际地位,说明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扩张客观上促进了印度制茶产业的发展,故选D项;“到20世纪上半叶印度茶取代中国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制茶业一度取得过重要地位,排除A项;英国支持印度茶的发展主要目的是扩大自身在印度的利益,而不是扶植印度经济发展,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后,印度逐渐遭到欧洲殖民主义国家的侵略,开始逐步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答案:D6.解析:据材料“1871年”“海外殖民”“战争之外”可知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与德国相关的非战争的海外殖民活动。1884年英法德等国召开柏林会议,会议确定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因而称之为“地图上作业”,故选A项;德国强租胶州湾使用了战争方式,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是战争方式,排除C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战争方式,排除D项。答案:A7.解析: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大量掠夺殖民地的贵金属。18世纪的秘鲁处于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中,材料中金银矿的作业场面体现了西班牙对秘鲁的殖民掠夺,故选C项;工业文明的扩张性指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而材料是殖民掠夺,排除A项;秘鲁的西班牙殖民者强迫印第安人在矿山劳动,不属于拉丁美洲工业的发展,排除B项;19世纪中后期,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把亚洲和非洲的广大地区变成了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排除D项。答案:C8.解析:由题干中的“鼓励和保护美国在拉美的投资和贸易,在不进行直接军事干预的情况下扩展美国商务”可得,美国“金元外交”的目的是利用美国的经济优势,谋求在拉美地区建立经济霸权,故选D项;美国扩展在拉美地区的商务,目的是加强对拉美的经济控制,而不是与拉美国家的友好往来,排除A项;由于拉美国家与美国处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发展水平各异,所以“金元外交”的目的并不是推动与拉美国家的平等贸易,而是谋求在拉美地区的经济霸权,排除B项;“金元外交”属于经济手段,主张“在不进行直接军事干预的情况下扩展美国商务”,所以其目的不是武力迫使拉美国家听命于美国,排除C项。答案:D9.解析:据材料“西方国家纷纷成立赴非洲内陆考察的探险队”可知,19世纪中后期西方国家对非洲内陆展开探索,之前其在非洲沿海地区建立了众多殖民地,此时对内陆的探索,有助于其后展开对非洲内陆的殖民统治,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对非洲几乎瓜分完毕,故选B项;根据材料可知,其虽然名为地理协会等,但多是以地理考察为名,考察非洲内陆山川形势,助其推行殖民统治,排除A项;1884年柏林会议上提出“有效占领”原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列强对非洲的入侵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非洲地区的近代化,但材料中仅涉及考察活动,并未改变非洲的落后状态,排除D项。答案:B10.解析:据材料“17世纪,墨西哥土生白人最大愿望是到欧洲游学后回本地谋得政府职位,欧印混血人则将获得土生白人的法律身份作为一生的追求”可知,土生白人社会地位高,结合所学,西班牙殖民统治下墨西哥社会结构发生改变,故选D项;材料中欧印混血人地位次于土生白人,但并不是最低,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对比拉丁美洲与欧洲的教育水平,无法得知谁高谁低,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墨西哥欧印混血人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并不涉及法律制度的完善,排除C项。答案:D11.解析:根据材料“不能对印度报刊实行歧视性控制……将英国的统治建立在压制印度人思想自由之上的做法是不持久的,这样的统治终将垮台”可知,英国驻印总督一度放松了对印度的思想控制,客观上有利于印度的思想解放和近代化发展,故选B项;殖民总督放松对印度的思想控制主要目的是缓和英国与印度之间的关系,进而稳定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排除A项;英国与印度之间的民族矛盾并不会随着短期的思想控制放松而消失,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英印文化融合,排除D项。答案:B12.解析:英国在对外殖民扩张的过程中,对印度的掠夺主要是通过东印度公司,采取直接抢劫、侵占土地、强征巨额土地税、种植并走私鸦片等手段,掠夺了大量财富和巨额利润,故选A项;从17世纪开始,英国、荷兰和法国是殖民侵略亚洲的主角,排除B项;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法、俄等国纷纷在奥斯曼帝国扩大势力范围,分割领土。奥斯曼帝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排除C项;荷兰从葡萄牙手中夺得好望角,且好望角不在亚洲,排除D项。答案:A13.解析:(1)据材料一“他们必须是最深得西班牙王室信任的名门望族”“握在国王和西印度事务委员会的手上”可得王室具有最高权威;据材料一“殖民地不能擅自与别国有任何的经济往来,只能和自己的宗主国进行贸易,哪怕区域间的互通有无也要受到严格的控制”可得垄断殖民地贸易;据材料一“教会不仅手握神权,还掌握政治经济权力,他们除了管理教中事务,也涉及俗世问题的审判”可得宗教成为殖民统治的重要工具。(2)第一小问影响,据材料二,由“一度吞并葡萄牙,成为世界霸主”可得增强了西班牙的国力;由“英国从西班牙帝国后期失败的殖民体系中吸取经验……”可得促使后继的殖民者改变统治政策;据所学,殖民者带来的先进生产力及生活方式冲击了印第安人的社会生活,大量贵金属涌入西欧引发价格革命并最终导致西班牙帝国衰落。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由“英国意识到穷途末路的西班牙已经无法继续维持它在海外的庞大殖民地,开始采取支援殖民地斗争来加速西班牙殖民帝国崩溃的政策”可得英国支持殖民地的斗争;据所学,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启蒙思想传播使殖民地人民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强,法国大革命严重削弱了西班牙对殖民地的控制,美国的独立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答案:(1)主要特点:王室具有最高权威(或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垄断殖民地贸易;宗教成为殖民统治的重要工具。(6分)(2)影响:冲击了印第安人的社会生活;增强了西班牙的国力;引发价格革命,最终导致西班牙帝国衰落;促使后继的殖民者改变统治政策。(6分,答出三点即可)原因:拉丁美洲经济的发展;启蒙思想传播,殖民地人民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法国大革命严重削弱了西班牙对殖民地的控制;美国独立的鼓舞;英国支持殖民地的斗争。(8分,答出四点即可)14.解析:根据材料及题干内容可知,该题目要求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在亚洲、非洲的殖民扩张”这一问题进行“阐释”,属于“历史解释”类,在作答该类型题目时,首先要从材料中所给的历史史实中提炼出历史现象,然后从“背景”和“影响”两个方面进行阐释。具体到本题目,我们应该先明确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即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亚洲和非洲的狂潮,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然后作答产生该“历史现象”的背景,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为扩大和抢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场所和海外市场,列强在亚洲和非洲进行疯狂的侵略扩张,抢占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把亚非广大地区变成了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最后作答该“历史现象”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的影响应该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作答:其一是“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即一方面,殖民扩张为西方列强提供了广阔的原料供应地、海外市场和投资场所,掠夺了大量财富,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对世界统治的确立,出现东方从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